中國有哪些名頭很響卻已經散佚的古籍?
陸法言《切韻》成書於隋,入唐奉爲功令,於是增益補訂者甚多,以至於元本散佚。其中以唐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孫緬《唐韻》李周《切韻》、宋陳彭年《廣韻》等爲代表性傳本。
法言《切韻》的元書現已不可攷,據文獻記載和各類遺存殘卷可知全書共分上平聲、下平聲、上聲、去聲、入聲五卷193韻,收字約一萬兩千,註釋簡單。王《刊謬》是距陸元本較近的增訂本之一,以陸書爲底本未改變陸書體例和元貌,反切紐次幾乎完全相同,王書現傳三種唐寫本殘卷,即通常稱作《王一》《王二》《王三》的三寫本。
《王一》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稱敦煌本王韻,後爲法國人劫去,1934年劉半農先生遠赴法國巴黎國民圖書館抄錄回殘本。《王二》《王三》均是清皇室所有,在故宮博物院陸續被發現,其中《王三》卷尾有明洪武間宋濂跋語,故又被稱爲「宋跋本」,與其他兩版相比,它是隋唐五代流傳至今的唯一完整無缺的版本,學術價值極高。
《切韻》殘卷各家稱爲表如下:
(圖源 曹潔《裴務齊正字本〈刊謬補缺切韻〉研究》)。
《切韻》元書散佚,但是後世各朝增補切韻時都會恭謹地將陸法言自序留在卷首以顯不祧之宗,我們現在所見真正出自法言的也就如此數百字,正是序中所謂「亡者則生死路殊,空懷可作之嘆;存者則貴賤禮隔,以報絕交之旨」。
對各版對比研究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
1.龍宇純《唐寫本全書王人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香港大學,1968
2.邵榮芳《敦煌俗文學中的別字異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國語文》,1963年第3期
3.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
4.葉鍵得《十韻彙編研究》
散佚到乾乾淨淨的古籍要做到名頭很響太困難。再有價值的書,散佚了,別人看不到,過個幾百上千年,有名也成無名了,這些書的數量大概是數不盡的吧。我們現在能舉出例子的,基本是保存下來一部分,或被後人輯佚重新成書的。前面答主說的《夷堅志》《紅樓夢》都是典型的例子。我再舉幾種因為種種原因散佚了,導致現在知名度不高的古籍,這些書內容價值非常高,原本可以成為重要史料或學術經典的,也可以算作另一種「名頭很響」吧~
《大戴禮記》
本來很可能成為進入「十三經體系」的經典,木有遇到貴人,導致散佚大半。
準確說,這本書其實是漢代禮學家們傳習《士禮》(可以理解為如今《儀禮》的前身)而搜集、編寫的資料彙集。內容出於眾手、形成的時間也不同。畢竟年代久遠,文獻價值當然是大大的。當時這類文獻很多,流傳至今的主要是大戴禮(85篇)和小戴禮(49篇)。其實這兩種書都編定於東漢,與西漢的經學家戴德、戴聖(倆人叔侄)沒直接關係,所謂大戴小戴,都是後人的附會。後來小戴禮被大經學家鄭玄作了出色的註解,受人追捧,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大名鼎鼎的《禮記》;而大戴禮幸虧北周的學者廬辯為之作注,才得以流傳,但到了唐代又已散佚大半,現在只留存下39篇。中華書局出版過清人王聘珍的注本《大戴禮記解詁》,可以參看。
《魏延昌地形志》
清人張穆撰。張穆是清代歷史地理學的重要學者,生活在道光時期,距離現在並不遠。他精通訓詁、天文歷算、輿地,非常得當時著名學者阮元的賞識。可惜去世的時候才四十多歲,眾多著作還沒脫稿。後來經他的好友何秋濤多方搜集整理,方才成書。然而還沒來得及刊印,何秋濤又去世了。現在這部原本20卷的古籍,只留下目錄1卷,司州部分3卷。
這部書在後世的評價非常高,被認為是研究南北朝地理學最有價值的著作之一,也給後代人研究《水經注》開闢了門徑,沒能流傳下來好可惜,否則張穆的名氣一定比現在要響的多。目前留下來的部分《魏延昌地形志存稿輯校》已經由中華書局整理出版,安介生輯校。
《史籍考》
清人章學誠撰。章學誠不用多說,他的《文史通義》,有文史學科背景的人都知道。其實他還領銜編纂了一部巨著《史籍考》,仿照朱彝尊《經義考》的體例,專門搜集史籍文獻而編成目錄。據說這部書的編纂歷時多年,數次修訂,以章學誠的學術修為和治學態度,這部書的價值太可期了,然而咸豐年間在一場大火中燒沒了。。。。現在研究經學,《經義考》都是必須參考的基本文獻,而史學目錄中還沒有像《經義考》這樣集大成的著作,如果《史籍考》能留傳下來,那能彌補多大的損失啊~
寫到這裡感慨幾句,即便是張穆、章學誠這樣離我們現在並不久遠的學者,他們的著作都有可能無法流傳,更何況一兩千年之前的人呢。總之任何古籍能保留至今都是我們的幸運,也是編纂者的幸運~~~~~~~~~~~
補充一個:
陳大任《遼史》
金滅遼之後,曾兩次下令纂修《遼史》。一次是在熙宗皇統年間(1141—1149年)由耶律固主持修纂,由其弟子蕭永琪最後完成的《遼史》75卷,但未刊行;一次是在完顏璟(章宗)時期,因為皇帝的重視和支持,這次修《遼史》頗花了些功夫,時間長達17年之久,參加的史官除陳大任之外,還有党懷英、郝俁,移刺益、趙沨等十二人,最後泰和七年(公元1207年)由陳大任最後完成。後人一般稱此書為陳大任《遼史》。當時由於修史的所謂「義例」未定,主要是金朝繼承哪一朝的「帝統」問題還未解決。所以陳大任遼史也沒有經金朝批准刊行。到元修遼史時稿本已散佚無存。
1、《元實錄》、《金實錄》、《遼實錄》、《西夏實錄》
以上各朝實錄,明初神秘消失。
元之亡也,危素趨報恩寺,將入井中。寺僧大梓力挽起之,曰:「國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國史也。」素遂止。兵迫史庫,往告鎮撫吳勉輩出之,《元實錄》得無失。
《元實錄》是明朝修《元史》的主要依據,《元史》歷朝本紀基本就是照抄實錄,所以本紀算是質量感人的《元史》中比較有用的一部分,可惜明代修完《元史》之後給弄沒了。
《金實錄》除了金朝的幾個皇帝的實錄之外,還包括了完顏勖修的阿骨打之前部落領袖的《祖宗實錄》,紇石烈良弼修的追封皇帝完顏宗輔的《睿宗實錄》,完顏亮雖然被廢了皇帝之位,但是金世宗還是修了《海陵庶人實錄》,完顏匡修了追封皇帝完顏允恭的《顯宗實錄》,後來還試圖修《衛王實錄》,已經開工了,但是應該是沒修完,因國家多事而終止。以上這些金朝實錄在金朝亡國的時候被張柔獲得,後來元朝修《金史》便大量採取了這些資料,《金史·世紀》基本就是抄錄的《祖宗實錄》。失蹤的時間,上限不會超過元順帝至正四年,下限估計是在洪武時期。我個人懷疑跟《元實錄》的下落是一樣。
遼代也有實錄。《遼史》記載說:
(耶律儼)遷知樞密院事,賜經邦佐運功臣,封越國公,修皇朝實錄七十卷。
乾統三年十一月,詔監修國史耶律儼纂太祖諸帝實錄。
《遼實錄》在元末還是可見的,《遼史》便參考了《遼實錄》,而實錄在明朝後期甚至還可見,比如明朝藏書家陳第在他的私人圖書索引《世善堂藏書目錄》中記述說「《遼實錄抄》四本,耶律儼」,而陳第的書是在乾隆年間散佚的,這本目錄是萬曆年間成書的,可見遲至萬曆年間仍可見《遼實錄》,不過估計這時候已經是殘本了。
《西夏實錄》我也不知道具體情況,錢謙益說他曾經知道過下落,是不是真的知不道。
慶陽李司寇家有西夏實錄,其子孔度屢見許而不可得。——《牧齋有學集·黃氏千頃齋藏書記》
2、《宋實錄》、《五代十國實錄》
《宋實錄》包括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欽宗、高宗、孝宗、光宗、寧宗,理宗共14朝實錄。全部散佚。
元代蘇天爵曾稱:
宋自太祖至寧宗《實錄》,凡三千卷。國史凡六百卷,編年又千餘卷。
這麼大部頭的書,想完全消失是很難的,至少元順帝時期修《宋史》還參考過,可惜參考完就再也不見有記載了。
我說了,這種這麼大部頭的書想完全消失是很難的,所以現在還是可以看到一部分的,比如我手裡還有二十卷的殘本《宋太宗實錄》,算是僅存的《宋實錄》。
《五代十國實錄》是個總稱,包括了《五代梁太祖實錄》三十卷、《五代唐懿祖紀年錄》一卷、《五代唐獻祖紀年錄》一卷、《五代唐庄宗實錄》三十卷《五代唐明宗實錄》三十卷、《五代唐愍帝實錄》三卷、《五代唐廢帝實錄》十七卷、《五代晉高祖實錄》三十卷、《五代晉少帝實錄》二十卷、《五代漢高祖實錄》十卷、《五代漢隱帝實錄》十五卷、《五代周太祖實錄》三十卷、《五代周世宗實錄》四十卷、《南唐烈祖實錄》二十卷、《後蜀高祖實錄》、《後蜀主實錄》。以上全部散佚。
五代我不熟,不過關於五代實錄的問題,推薦一本南開大學楊燁琨的學士論文《五代時期實錄篡修問題的研究》,介紹的相當詳細。
3、《唐實錄》、《南朝梁實錄》
除《順宗實錄》外,其餘全部散佚,其中好幾部實錄在五代時就已經散佚不見了。《順宗實錄》要不是因為韓愈那邊備份了一本,也不見了。
《南朝梁實錄》包括《梁(武)皇帝實錄》2卷,《梁(元)皇帝實錄》5卷,《太清實錄》10卷,全部散佚。
4、《明睿宗實錄》(2017年11月9日補充:這本書確實還存在,天津那邊圖書館有。)
嘉靖皇帝那個好不容易才有了皇帝名份的爹——明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儉敬文獻皇帝朱祐杬,被他的寶貝兒子差人寫了一部實錄:《睿宗實錄》五十卷,《寶訓》十卷
嘉靖四年,大學士費宏言:「獻皇帝嘉言懿行,舊邸必有成書,宜取付史館纂修。」從之。
我特別想一睹這本書的風采,看看到底記載了他老人家什麼「嘉言懿行」。
可惜,明朝之後再無人見過,散佚不見。
《明熹宗實錄》
《明熹宗實錄》有幾個月的北人抽掉了,現在可見的好像是用《國榷》補的。
清順治初,降清的大學士馮銓又得入內閣,為明史總裁,因見天啟四年記事揭露其媚魏忠賢醜事甚多,遂抽去與己有關部分。故今所見的熹宗實錄均缺天啟四年與七年六月事。
5、《明史》初版,也就是那個傳說給弘光、隆武、永曆單獨設本紀,仿《宋史》記廣王衛王的那一版。
6、《國榷》初版——也就是被小偷偷走的那一部。
居然沒人提到《元和郡縣圖志》??這可是著名佚書啊。
這本書原著有「圖」和「志」,就是地圖和文字,但是如今只剩下「志」,「圖」的部分則完全散佚。
也就是說,《元和郡縣圖志》這部書實際上現在只能叫《元和郡縣誌》了。
《元和郡縣圖志》,40卷,唐人李吉甫所著,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古代總地誌。因為作於唐憲宗元和年間,因而得名。此書在總結前代總地誌的基礎上,完善了總地誌的體例,並且多有補充,對於我國唐以前的各地區的區劃沿革做以相當清楚的記錄,在學術界有相當高的實用價值。
遺憾的是,這部書的附圖完全散佚,使得許多直觀的歷史地理資料缺失,很多本來也許比較清楚的歷史區劃就此只能根據文字去考證。學過歷史地理學的應該知道這是多大的損失,這其中的差距就好比尋寶地圖和尋寶口訣,很多沿革問題就成了懸案。
此外,這部書的文字部分也有散佚,第19、20、23、24、26、36卷全部缺失,第18卷、25卷等也殘缺不全,有脫文的現象。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以下完全摘抄自百度百科,沒圖,書都沒了貼啥圖…………
----------------------------下面的都是從百度上抄的---------------------------------------------
當時另一位名士叫趙翼的,是清代有名的歷史學家,也是很有名的詩人,也是才子之一。他很不服氣,故意要來挖苦地。有一天趙翼到了南京,用紅帖子寫了自己的名字(唐宋時的名帖叫刺),親自拿著來訪袁枚。剛好袁枚不在,家人很客氣地招待趙翼:「請問趙先生來訪有什麼事嗎?」他說我沒有事,只是想來借兩部書。家人問他借什麼書,他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借去看看。袁子才回來知道他是來找麻煩的,便把門口的對聯拿掉了。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不要說現代人不知道,連我們當時的袁先生也弄不清楚。三墳是什麼?三墳就是三易:連山、歸藏、周易。五典呢?就是五經,或者說是《尚書》,洪範五福。八索就是八卦。九丘就是九疇,就是《河圖》、《洛書》的理數。老實說,這些東西袁子才也都讀過,但真要談研究《易經》,實在說,他也並不很內行。所以趙翼故意來整他一下,出他的洋相。
早在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相傳就出現了「檔案」,「三皇」時期的「檔案」稱作「三墳」,章太炎先生在《檢論·尚書故言》中說:「墳,丘十二,宜即夷吾所記泰山刻石十有二家也。」是說春秋時代齊國管仲將「三皇」時代泰山十二家石刻內容抄錄下來,即稱「三墳」。
「五帝」時期的檔案稱作「五典」,孔安國在《尚書·序》中稱:「五帝之書,稱之『五典』,吾常言也。」孔安國認為「五典」即「五帝」時期形成的檔案。
除了「三墳」、「五典」,《左傳·昭公十二年》又言,上古檔案還稱為「八索」、「九丘」。
關於「八索」,唐代學者孔穎達援引據傳是孔安國作的《尚書·序》云:「八卦之說,謂之八索。索,求其義也。」意為上古檔案的「八索」即為「八卦」之書。
至於「九丘」,孔穎達解釋為:「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他認為「九丘」檔案即中原九州之方誌。
傳說中的三墳五典如果不算在內的話,比較著名的幾部書有:
1.《尚書》的原始版本,據說有100篇,但是現存29篇,魯恭王古文尚書可能保存了先秦尚書的原貌,但是在漢朝今古文學派的論戰後便被遺失,現在的古文尚書58篇除了保留今文尚書29篇之外,其餘都是偽書,而最初的100篇尚書,幾乎無據可考;儒家經典除尚書外,六經中的《樂經》也已失傳,兩漢時期的詩經,除毛萇的毛詩流傳至今,韓詩剩餘一部分,當年的齊詩也已經失傳
2.《孫臏兵法》,也就是齊孫子,在銀雀山漢墓出土之前屬於散佚,現在僅有殘篇;
3.《東觀漢記》,東漢官方歷史,元朝散佚,後來輯佚得到22卷;
4.《竹書紀年》, 汲冢竹書的最大發現,記載了魏國歷史並且上溯到了五帝時期,作為上古史料中具有明確紀年的文獻,因為一些記載不符合儒家歷史觀而被排斥,最終在宋朝遺失,今本《竹書紀年》不是真實記錄,是後人結合一部分原文加上其他文獻偽造的;宋朝時期是我國文獻遺失的高峰期,除竹書紀年外,遺失的文獻還有《括地誌》、二十四史中李百葯《北齊書》的一部分、令狐德棻《周書》一部分和《元和郡縣誌》的圖,導致中原王朝第一部地理總志價值減少一半;
5.《永樂大典》原本22937卷,正本明末遺失(一說在嘉靖陵墓內),副本歷經明末,八國聯軍侵華和宮中失竊,目前遺存800卷左右;清中期編《四庫全書》翻閱《永樂大典》,使得二十四史中的《舊五代史》重見天日。
其實作為一個紅樓夢愛好者,最在乎的還是後40回去了哪兒啊。。。
《典論》,三國時代曹丕的一部學術著作,寫於曹丕做魏太子時期,原有22篇,後大都亡佚,只存《自敘》、《論文》、《論方術》三篇。 其中
《典論·論文》是我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專題論文。
綴術 祖沖之算圓周率
唐人看不懂,宋時失傳。
《白澤圖》
《 軒轅本紀 》中寫道:
帝巡狩,東至海,登桓山,于海濱得白澤神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因問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者,凡萬一千五百二十種,白澤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
白澤將天下的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種妖怪全部告訴了黃帝,黃帝命令圖寫了下來,給天下人看。這就是《白澤圖》,即是中國古代的「妖怪圖鑑」。這圖鑑里不但有妖怪的名字相貌,還有克制他們的方法,因此古代很多人家裡都收藏著一本,以便對付害人的妖怪。白澤也因此成為了辟邪的象徵,人們在門上貼「白澤像」,擺「白澤枕」來驅逐妖怪。
《搜神記》里有個故事,說諸葛恪出遊,遇到了一個小孩子樣貌的妖怪,伸手想拉人。諸葛恪說這傢伙叫「傒囊」,你和它拉手,把它拉離原地,它就死了。《白澤圖》里有記載的。可見在魏晉時期,《白澤圖》仍然存世。
遺憾的是,《白澤圖》還是散帙了。如今我們能看到的幾頁殘本也只是敦煌所藏的《白澤精怪圖》,不但殘缺不全,也和最初的《白澤圖》不同,但是哪怕這樣,我們也能從中一窺古人眼中的那個被妖怪纏繞著的世界。
被譽為天下文宗的司馬相如,漢書說他有29篇賦,只存世6篇,其中最有名的【長門賦】還一直真假爭議不明。(主流觀點認為是假的)。【美人賦】也存在一定爭議。
寫【博物志】的張華著有另外十卷的【張華集】
【搜神記】也不是原本,是明代人搜集殘章得來的,中間混入了很多不是原著的內容。《莊子》六十五篇被郭象刪到三十三篇。
《列子》八篇也是張湛輯軼的。原本下落不明。
六經之一的《樂經》,秦焚書以後亡佚。
西漢「孔壁中經」和西晉「汲冢竹書」,古代最重要的兩次出土文獻發現,前者亡於永嘉之亂,後者亡於唐宋之交僅存一篇《穆天子傳》。
明代《永樂大典》,中國最大的一部類書。
1.十八家晉史。
《晉書》九十三卷,晉著作郎王隱撰。隋代存八十六卷,今有湯球輯本十一卷。
《晉書》四十四卷,晉散騎常侍虞預撰。下迄於明帝。隋代存二十六卷,今有湯球輯本一卷、魯迅輯本一卷。
《晉書》十四卷,晉中書郎朱鳳撰。下迄於元帝,未完成。隋代存十卷,今有湯球輯本一卷。
《晉中興書》七十八卷,宋湘東太守何法盛撰。起於東晉。有湯球輯本七卷。
《晉書》三十六卷,宋臨川內史謝靈運撰。有湯球輯本一卷。
《晉書》一百一十卷,南齊徐州主簿臧榮緒撰。有湯球輯本十七卷、補遺一卷。
《晉書》一百零二卷,梁侍中蕭子云撰。隋代存十一卷,今有湯球輯本一卷。
《晉史草》三十卷,梁吏部尚書蕭子顯撰。有湯球輯本一卷。
《晉書》一百一十一卷,梁尚書僕射沈約撰。有湯球輯本一卷。
《晉紀》四卷,晉平原內史陸機撰,有湯球輯本三條。
《晉紀》二十三卷,晉散騎常侍干寶撰,下迄於愍帝,有湯球輯本一卷。
《晉紀》十卷,晉前軍咨議曹嘉之撰,有湯球輯本十三條。
《晉紀》十一卷,晉荊州別駕鄧粲撰,有湯球輯本一卷。
《晉紀》二十三卷,宋中散大夫劉謙之撰,有湯球輯本七條。
《晉紀》十卷,宋吳興太守王韶之 撰,有黃奭輯本一卷。
《晉紀》四十五卷,宋中散大夫徐廣撰,有黃奭輯本一卷。
《續晉紀》五卷,宋新興太守郭季產撰,有黃奭輯本一卷。
《晉紀》,卷帙不詳,宋太中大夫裴松之撰,有湯球輯本二條。
2.《十六國春秋》原本一百卷,北魏崔鴻撰。現在殘缺不全,主要存三種版本。
《十六國春秋》別本,即十六卷簡本,十六國各有一卷。
《十六國春秋》屠喬孫本一百卷,即屠本。明萬曆年間,屠喬孫、項琳之根據《晉書·載記》、《魏書》、《北史》、《冊府元龜》、《資治通鑒》以及《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涉及十六國史實的書籍補綴而成,仍提《十六國春秋》。
《十六國春秋輯補》湯球本一百卷。清湯球以十六卷簡本為底本,以《晉書》傳記及原書之散見於諸書者,重加輯補成《十六國春秋輯補》。
3.《續資治通鑒長編》南宋李燾撰,原本九百八十卷,散佚不少,經過清人校補勘正,改為五百二十卷。
4.《魏略》三國時魏國郎中魚豢撰,原本五十卷,現存輯本。
5.《吳書》三國時吳國韋昭撰,五十五卷,亡佚。
6.《東觀漢記》,原一百四十三卷,現僅存輯本。
7.《宋略》裴子野撰,亡佚。
8.《三十國春秋》蕭方等撰,亡佚,現存湯球輯本。
9.《樂經》
10.《吳起兵法》四十八篇,現存六篇。
11.《四民月令》原本亡佚,現存輯本。
河圖洛書,連山歸藏
最早版本的山海圖
就是山海經的山經部分搭配遊記的繪畫,以及海經荒經看圖說話所看的圖
如果真發掘出來的話,相信世人會極其震驚
我作為山海經按圖索驥大師也索過一些山海經里動物的原型
《孟德新書》
葉隆禮《契丹國志》,現存的是根據其他古籍雜抄的偽書。
趙志忠《虜廷雜記》,系統搜集遼朝的情報。
《辨鴂錄》,契丹譯語,一條都沒保存下來。如果有這本書,或許契丹語研究會更深入。
魏國信陵君兵法,
明代密探對東北的機密報告,被清代徹底摧毀,清摧毀一切自己的記錄,東北有不少空白記錄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夷堅志》是南宋筆記小說集、志怪小說集。
書名出自《列子.湯問》:《山海經》為"大禹行而見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堅聞而志之。"大意是指《山海經》中的故事是大禹看到的,伯益取的名,夷堅聽說後記載下來了。可見洪邁是以夷堅自謂,將其書比作《山海經》。
《夷堅志》取材繁雜,凡夢幻雜藝,冤對報應,仙鬼神怪,醫卜妖巫,忠臣孝子,釋道淫祀,貪謀詐騙,詩詞雜著,風俗習尚等等,無不收錄,大多神奇詭異,虛誕荒幻。
但也有不少故事反映了當時的現實生活,或屬於軼聞、掌故、民俗、醫藥,提供了不少可資考證的材料。
這些記述,似都照實筆錄,為研究宋代社會生活,保存了不少可貴資料。
全書原分初志、支志、三志、四志,原有420卷,今僅存二百零六卷《夷堅志》之繁浩,為後人嘆為不可及。
洪邁及其《夷堅志》
洪邁(1123-1202),字景廬,號容齋,晚號野處老人,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自幼即過目成誦,博極載籍,雖稗官虞初、釋老傍行,靡不涉獵。紹興十五年(1145)中博學宏詞科,授兩浙轉運司幹辦公事,入為敕令所刪定官。因其父洪皓曾忤秦檜,出為福州教授,秦檜死後,始得回京,累遷吏部郎兼禮部。紹興三十二年(1162),出使金國,書用敵國儀,金人令改「陪臣」二字,執不可,為金人所困辱,自旦至暮,水漿不進,卒遣還,竟以「使金辱命」罷職。隆興元年(1163),出知泉州,後歷吉州、贛州、婺州、建寧等州府,遷敷文閣待制,進敷文閣直學士。淳熙十三年(1186),任翰林學士。嘉泰二年(1202),以端明殿學士致仕,終年八十歲,謚文敏。洪邁以博洽受知孝宗,謂其文備眾體,供職史館後,予修《四朝帝紀》,又撰《四朝史》,著有《野處類稿》二卷、《容齋隨筆》五集七十四卷及《夷堅志》等行世。
《夷堅志》之書名,源出《列子·湯問篇》:「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其長稱焉,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翼若垂天之雲,其體稱焉。世豈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見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堅聞而志之。」《四庫全書總目》云:「是書所記,皆神怪之事,故以《列子》夷堅為名。」洪邁自比為與大禹、伯益同時的夷堅,而以其書與專記山川特產與珍禽異獸的《山海經》相比肩,「顓以鳩異崇怪」(《夷堅丙志序》),反映了洪邁與正統觀念相異的一面。他在《夷堅丁志序》中反駁那種說他「不能玩心聖經,啟瞷門戶,顧以三十年之久,勞動心口耳目,瑣瑣從事於神奇荒怪,索墨費紙,殆半太史公書,曼澶支離,連犿叢釀,聖人所不語,揚子云所不讀,有是書不能為益毫毛,無是書於世何欠」的指責時,亦舉太史公之書為自己辯解道:「彼記秦穆公、越簡子,不神奇乎?長陵神君、圯下黃石,不荒怪乎?書荊軻事,證侍醫夏無且,書留侯容貌,證畫工,侍醫、畫工,與前所謂寒人、巫隸何以異?善學太史公,宜未有如吾者。」在《夷堅支乙序》中又說:「老矣,不復著意觀書,獨愛奇氣習猶與壯等。」正是終生為這種「愛奇氣習」所溺,為之欲罷不能,加之他本來就博聞多識,又採用了「每聞客語,輒記錄,或在酒間不暇,則以翼旦追書之」(《支庚序》)的寫作方法,於是越寫越多,越寫越快,從二十歲開始,積六十年而不舍,終成《夷堅志》之煌煌大著。此書《直齋書錄解題》著錄為四百二十卷,原分初志、支志、三志、四志,每志又分十集,按天干順序編次,甲至癸二百卷,支甲至支癸一百卷,三甲至三癸一百卷,四甲四乙各十卷,有序三十一篇,冠於各志之首。今所存僅二百零六卷,約二千七百餘篇(則),有中華書局何卓點校本。
《夷堅志》歷來備受推崇,陸遊《題〈夷堅志〉後》云:「筆近反《離騷》,書非《支諾皋》,豈惟堪補史,端足擅文豪。」(《劍南詩稿》卷三十七)清陸心源《〈夷堅志〉序》更讚揚說:「自來志怪之書,莫古於《山海經》,按之理勢,率多荒唐,沿其流者,王嘉之《拾遺》,干寶之《搜神》,敬叔之《異苑》,徐鉉之《稽神》,成式之《雜俎》,最行於時,然多者不過數百事,少者或僅十餘事,未有卷帙浩瀚如此書之多者也。雖其所載,頗與傳記相似,飾說剽竊,借為談助,支甲序已自言之。至於文思雋永,層出不窮,實非後人所及。……信乎文人之能事,小說之淵海也。」洪邁是以段成式的《酉陽雜俎》為楷模的,他在《夷堅辛志序》中說:「初著此書時,欲仿段成式《諾皋記》,名以《容齋諾皋》,後惡其沿襲,且不堪讀者輒問,乃更今名。」(原序已佚,據趙以時《退賓錄》卷八轉述)《夷堅支甲序》又說,他本來是要以十二辰來名續書的,後「以段柯古《雜俎》謂其類相從四支,如支諾皋、支動、支植,體尤崛奇」,於是將《夷堅志》十卷以後寫成的書分別命名為支甲、支乙、支景(因避其曾大父洪炳之諱,不用丙,而按唐人所借,但稱曰「景」)之類。但是,《酉陽雜俎》的支動、支植,是出於作者的預先構思,其分類自有明確的內涵,各卷之間又有一定的照應;而《夷堅》所題之支甲、支乙,與內容毫無關係,純是一種胡亂的編排,顯得紊雜而蕪蔓,正如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所評論的那樣:「稗官小說,昔人固有為之者矣,遊戲筆端,資助談柄,猶賢乎己可也,未有卷帙如此其多者,不亦謬用其心也哉!且天壤間反常、反物之事,惟其罕也,是以謂之『怪』,苟其多至於不勝載,則不得為異矣。世傳徐鉉喜言怪,賓客之不能自通與失意而見斥者,皆詭言以求知;今邁亦然,晚歲急於成書,妄人多取《廣記》中舊事,改竄首尾,別為名字以投之,至有數卷者,亦不復刪潤,徑以入錄,雖敘事猥釀,屬辭鄙俚,不恤也。」少所見,則多所怪,而《夷堅志》有關卜問功名、陰德報應、人鬼艷遇之類的故事,重複出現,情節雷同,描寫粗糙,甚至強以為文,實難喚起讀者的新奇感,大抵屬於魯迅所說的那種「看到厭而又厭」的東西,諸人之言,實屬溢美。人們看重此書的,恐怕還是它的「補史」價值,受到較高評價的如《俠婦人》、《藍姐》諸篇,都非神怪小說。
洪邁學識淵博,著書極多,文集《野處類稿》、志怪筆記小說《夷堅志》,編纂的《萬首唐人絕句》、筆記《容齋隨筆》等等,都是流傳至今的名作。
作為一個勤奮博學的士大夫,洪邁一生涉獵了大量的書籍,並養成了作筆記的習慣。讀書之際,每有心得,便隨手記下來,集40餘年的成果,形成了《容齋隨筆》5集,凡74卷。
3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共《五筆》,74卷,1220則。其中,《容齋隨筆》16卷,329則;《容齋續筆》16卷,249則;《容齋三筆》16卷,248則;《容齋四筆》16卷,259則;《容齋五筆》10卷,135則。據作者宋朝洪邁自述,《容齋隨筆》寫作時間逾經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覽群書、經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1] 。
《容齋隨筆》是全書的總名,分為《隨筆》、《續筆》、《三筆》、《四筆》、《
洪邁《容齋五筆七十四卷》
洪邁《容齋五筆七十四卷》
五筆》。《隨筆》先後用了18年的精力,《續筆》用了13年,《三筆》5年,《四筆》不到一年;洪邁沒有說《五筆》寫了多少年,因為還沒有按原計劃寫完16卷,只寫到十卷便去世了。他為《四筆》寫序時,是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年)九月,那麼,自此以後至其嘉泰二年(1202年)去世中的五年左右時間,應當就是他寫作《五筆》的時間。
積40多年的時間寫出一部巨著,應該說是不多見的。之所以歷時長久,主要是尤其筆記體這一性質所決定的。顯然,必須費時讀千百部書,才能集腋成裘。
中國是典籍大國,歷代佚書很多,暫且來歸類按照時間總結一下:
- 先秦西漢時代散佚的史部書籍比較重要的有
楚國史書《檮杌》、鄭國史書《鄭書》、周、燕等國的《春秋》、晉國官方史書《乘》統稱為百國春秋
戰國時期山東六國的史書、除了除國外其餘五國的官方檔案文書
《尚書》原始版本,未刪節版
三墳五典八丘九索
《鄒氏傳》十一卷。
《夾氏傳》十一卷。有錄無書。
《左氏微》二篇。
《鐸氏微》三篇。楚太傅鐸椒也。
《張氏微》十篇。
《虞氏微傳》二篇。趙相虞卿。《公羊外傳》五十篇。
《公羊顏氏記》十一篇。
《公羊董仲舒治獄》十六篇。
《議奏》三十九篇。石渠論。
《國語》二十一篇。左丘明著。 (這一部是劉向整理前的原本)
馮商所續《太史公》七篇。
《太古以來年紀》二篇。
《漢著記》百九十卷。
《漢大年紀》五篇。
- 經部書籍比較重要的有如下
《長孔氏說》二篇。
《江氏說》一篇。
《翼氏說》一篇。
《後氏說》一篇。
《雜傳》四篇。
《安昌侯說》一篇。
《凡將》一篇。司馬相如作。
《急就》一篇。元帝時黃門令史游作。
《元尚》一篇。成帝時將作大匠李長作。
《訓纂》一篇。揚雄作。
《別字》十三篇。
《蒼頡傳》一篇。
揚雄《蒼頡訓纂》一篇。
杜林《蒼頡訓纂》一篇。
杜林《蒼頡故》一篇。
- 漢代亡佚的著名文獻典籍
比較重要的有劉向的《別錄》、劉歆的《七略》、《三秦記》、《哀牢傳》等
山海經的 圖
推薦閱讀:
※宋代常見的古籍裝幀方式是什麼?是線裝嗎?怎樣判斷《鉅宋廣韻》、《宋本廣韻》等的印刷出版時間呢?
※《山海經》裡面那麼多的怪獸,是古代的圖騰嗎?對這本書現在學術界有什麼看法?
※為什麼《聊齋》里的妖大都是狐狸變的呢?
※中國古話中最有道理的是哪句話?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文本典籍至今仍為後人所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