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如何系統地學習宋史?


不邀自來。
「系統」地學習宋史,這是個大題目。
《宋史》《宋史紀事本末》《續資治通鑒長編》《三朝北盟會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宋會要》這幾套書要讀完嗎?不用,這是「工具書」,僅此而已。更何況還有更多的浩如煙海的類似《涑水記聞》的宋人筆記。

如果想系統的學習宋史,那麼查一下宋史研究的文獻綜述就好,你查不到?那麼我來幫幫題主:

河南大學出版社「宋史研究叢書」:
第一批:
程民生著《宋代地域經濟》
苗春德主編《宋代教育》
王雲海主編《宋代司法制度》
姚瀛艇主編《宋代文化史》
周寶珠著《宋代東京研究》
第二批:
賈玉英著《宋代監察制度》
苗書梅著《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
周寶珠著《清明上河圖與清明上河學》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
第三批:
曹家齊《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
楊慶存《黃庭堅與宋代文化》
沈冬梅《茶與宋代社會生活》
王曾瑜《岳飛和南宋前期政治與軍事研究》
溫偉耀《成聖之道——北宋二程修養功夫之研究》
「宋代研究叢書」之「日本學者系列」:平田茂樹、遠藤隆俊、岡元司編《宋代社會的空間與交流》。

河北大學「宋史研究叢書」:
漆俠《知困集》、《探知集》
鄧小南《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
姜錫東《宋代商業信用研究》
王曾瑜《宋朝階級結構》、《金朝軍制》
李華瑞《宋代酒的生產和征榷》
楊倩描《吳家將》、《王安石&<易&>學研究》
郭東旭《宋代法制研究》
梁太濟《兩宋階級關係的若干問題》
裴汝誠《半粟集》
高聰明《宋代貨幣與貨幣流通研究》
王菱菱《宋代礦冶業研究》
楊渭生《宋代文化新觀察》

雲南大學「宋史研究叢書」:
林文勛《宋代商品經濟史研究》
龍登高《宋代東南市場研究》
吳曉亮主編《宋代經濟史研究》
王文成《宋代白銀貨幣化研究》
繆坤和《宋代信用票據研究》
黃純艷《宋代茶法研究》
張錦鵬《宋代商品供給研究》
林文勛、谷更有《唐宋鄉村社會力量與基層控制》

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宋代文化叢書」:
祝尚書《北宋古文運動發展史》
刁忠民《兩宋御史中丞考》
王曉波《寇準年譜》
舒大剛《三蘇後代研究》
王智勇《南宋吳氏家族的興亡》
向以鮮《超越江湖的詩人》
該所還長年編有《宋代文化研究》(論文集)

吉林文史出版社「宋帝列傳」:
毛元佑、雷家宏《宋太祖》
張其凡《宋太宗》
汪聖鐸《宋真宗》
黃燕生《宋仁宗、宋英宗》
仲偉民《宋神宗》
王菡《宋哲宗》
任崇岳《宋徽宗、宋欽宗》
王曾瑜《宋高宗》
方如金、陳國燦《宋孝宗》
虞雲國《宋光宗、宋寧宗》
胡昭曦、蔡東洲《宋理宗、宋度宗》
曾慶瑛、劉耕荒《南宋末三帝》

杭州市社會科學院南宋史研究中心「南宋史叢書」50冊,已出版的25部:
何忠禮《南宋政治史》
粟品孝《南宋軍事史》
何俊、范立舟《南宋思想史》
苗春德、趙國權《南宋教育史》
葛金芳《南宋手工業史》
張錦鵬《南宋交通史》
吳松弟《南宋人口史》
楊倩描《南宋宗教史》
羅炳良《南宋史學史》
龔延明《岳飛研究》
韓酉山《秦檜研究》
姜青青《馬擴研究》
鄒志方《陸遊研究》
束景南《朱熹研究》
邢舒緒《陸九淵研究》
辛更儒《辛棄疾研究》
周夢江、陳凡男《葉適研究》
張金嶺《宋理宗研究》
俞兆鵬、俞暉《文天祥研究》
徐吉軍《南宋都城臨安》
唐俊傑、杜正賢《南宋臨安城考古》
顧志興《南宋臨安典籍文化》
鄧禾穎、唐俊傑《南宋官窯》
杭州市社會科學院南宋史研究中心《南宋史研究論叢》(上、下)

另:
中國宋史研究會《宋史研究通訊》(雜誌)
中國宋史研究會《宋史研究論文集》(年會論文集)
中州書畫社《宋史論集》(論文集)
中華書局《宋遼金史論叢》第1輯
浙江古籍出版社《宋史研究集刊》
浙江人民出版社《沈括研究》
河南人民出版社《資治通鑒叢論》
周寶珠、陳振的《簡明宋史》
洪煥椿的《宋遼夏金史話》
楊樹森、穆鴻利的《遼宋夏金元史》
吳泰的《宋朝史話》
《中國通史》第5至7冊
《中國史稿》第5冊
《中國歷史大辭典》宋史卷
《宋明理學史》
《宋代社會研究》
《宋元時期的海外貿易》
《宋代說書史》
《宋元佛教》
《唐宋詞通論》
《宋詞散論》
《宋朝兵制初探》
《宋代經濟史》
《宋代四川經濟述論》
中華書局《唐宋史料筆記叢刊》 上海古籍出版社《宋元筆記叢書》
胡昭曦《宋末四川戰爭史料選編》
湯開建、劉建麗的《宋代吐蕃史料集(一)》

宋江研究:
吳泰《歷史上的宋江是不是投降派》
鄧廣銘、李培浩《歷史上宋江的面貌》、《歷史上的宋江不是投降派》
吳泰《再論宋江的幾個問題》
北郭《歷史上的宋江是投降派》
鄧廣銘《再論歷史上的宋江不是投降派》、《就有關宋江是否投降、是否打方臘的一些史料的使用和鑒定問題答張國光君》
馬泰來《從李若水的〈捕盜偶成〉詩論歷史上的宋江》
鄧廣銘《關於宋江的投降與征方臘問題》
(附:宋江研究問題:40年代余嘉錫《宋江三十六人考》、50年代張政烺《宋江考》)

岳飛研究:
倪士毅等《論岳飛》
《應該恢復岳飛的歷史地位》
徐渭平《論民族英雄岳飛》
史平《略論民族英雄岳飛》
周寶珠《岳飛冤獄及其平反昭雪前後的鬥爭》
汪槐齡《論岳飛的愛國主義》
鄧廣銘《「黃龍痛飲」考釋》、《〈鄂王行實編年〉所記朱仙鎮之捷及有關岳飛奉詔班師諸事考辨》、《岳飛的〈滿江紅〉詞不是偽作》、《論秦檜是殺害岳飛的元兇》、《關於岳飛的幾個問題》、《再論岳飛的〈滿江紅〉詞不是偽作》、《八百四十年前的一樁大冤案〈岳飛慘遭殺害始末〉》)、《紹興八九年內秦檜的賣國降敵和岳飛的堅決反抗》
王曾瑜《岳飛之死》、《岳飛幾次北伐的考證》、《關於岳飛的家世》、《岳家軍的兵力和編製》、《岳飛第一次北伐的考證》
王繼烈《評岳飛的忠君思想》
蔡棟《〈岳氏宗譜〉和岳飛後代》
王瑞來《歷史上的岳飛與小說中的岳飛》
豫嵩《關於岳飛的評價問題》
龔延明《也評岳飛的忠君思想》
張雲霄《岳飛與趙構的鬥爭》
劉大有《吳玠與岳飛》
龔延明《岳飛》
鄧廣銘《岳飛傳》
王曾瑜《岳飛新傳》

宋代農民起義研究:
白鋼《〈鐘相楊幺佚事〉及其史料價值》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王小波李順起義考述》
四川大學歷史系《王小波李順起義史料彙編》
楊渭生《方臘起義》
安徽師大歷史系《方臘起義研究》
白鋼、向祥海《鐘相楊幺起義始末》
《中國農民戰爭史論叢》
《略論方臘起義的社會背景》
《方臘起義大事記略》
雛飛《談談方臘起義的口號問題》
吳泰《關於方臘評價的若干問題》
陳振《方臘起義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楊渭生《〈容齋逸史〉獻疑》
朱瑞熙《論方臘起義與摩尼教的關係》
陳得芝《關於方臘的所謂「漆園誓師」》
朱瑞熙《「三面保義」辨》
吳泰《方臘出身問題考辨》
李祖德《曾敏行的〈獨醒雜誌〉與方臘起義》
李裕民《方臘起義新考》
楊渭生《關於方臘起義若干問題的再探索》
張海鵬、楊國宜《方臘研究中幾個問題的商榷》
朱瑞熙《關於〈容齋逸史〉的作者》
王冠倬《方臘起義軍攻佔州縣考》
白鋼《「聖公」考》
邱鳴皋《有關方臘的一則資料的辨正》
朱瑞熙《北宋王小波、李順起義的幾個問題》
吳天墀《王小波李順起義為什麼在川西地區發生》
周子云《王小波、李順里貫起義發祥地考辨》
閻邦本《關於王小波李順起義的幾個問題》
魯陽《王小波李順起義的起因是「販茶失職」嗎》
楊繼忠《〈老學庵筆記〉中王小波「自言」的兩個問題》
鄭從周《談鐘相楊幺起義的特點》
李文彬《「車船」、「拍竿」及「木老鴉」考》
曹典禮《鐘相起義事略》
陳守忠《試論北宋初年四川地區的士兵暴動和農民起義》
關履權《宋代的茶禁和茶戶、茶販的反抗鬥爭》
張明福《試論北宋慶曆年間的兵變》
向祥海《范汝為起義簡論》
裴汝誠《關於李金起義的幾個問題》
溫嶺(陳高華)《南宋末年江西建昌的佃戶暴動》
李文彬《南宋李接起義》

王安石變法研究:
鄧廣銘《王安石》
谷霽光《王安石變法與商品經濟》
裴汝誠《關於〈王安石變法與商品經濟〉的通信》
鄧廣銘《從一篇黑文看羅思鼎們對宋史和王安石變法的懵懂無知——對〈從王安石變法看儒法論戰的演變〉的批判》
顏中其《王安石變法同北宋封建社會各階級的利害關係》
任奇正《吏治改革的妥協性是王安石變法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王曾瑜《王安石變法簡論》
姜國柱《論王安石》
陳守忠《王安石變法與熙河之役》
李之勤《熙寧年間宋遼河東邊界交涉研究——王安石棄地數百里說質疑》、《最早誣衊王安石棄地的不是邵伯溫而是蘇轍》
楊渭生《王安石在鄞縣的事迹考略》
谷霽光、谷遠峰《王安石經濟思想若干問題試析》
林岑《略論沈括與王安石的關係》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鄧廣銘學術論著自選集》、《鄧廣銘治史叢稿》、《鄧廣銘學術文化隨筆》、《仰止集》
漆俠、喬幼梅「中國古代經濟史斷代研究」之六《遼夏金經濟史》
漆俠《求實集》、《知困集》
李華瑞《宋代酒的生產和征榷》
高樹林的《元代賦役制度研究》
梁太濟的《兩宋階級關係的若干問題》
王曾瑜的《金朝軍制》
裴汝誠的《半粟集》
徐規《宋史補正》
龔延明《宋史職官志補正》
何忠禮《宋史選舉志補正》
梁太濟、包偉民《宋史食貨志補正》
《徐規教授從事教學科研工作五十周年紀念文集》
徐規《仰素集》
周夢江《葉適與永嘉學派》、《葉適年譜》
林正秋《宋代生活風俗研究》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述論》
林文勛《宋代四川商品經濟史研究》
吳曉亮、林文勛《宋代經濟史研究》
龍登高《宋代東南市場研究》
程應鏐《流金集》
裴汝誠《半粟集》
《吳天墀文史存稿》
蔡崇榜《宋代修史制度研究》
劉復生《北宋中期的儒學復興運動》
胡昭曦、劉復生、粟品孝《宋代蜀學研究》
《胡昭曦宋史論集》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現存宋人別集版本目錄》、《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補編》、《中國地方志宋代人物資料索引》、《現存宋人著述總錄》、《宋人年譜集目?宋編宋人年譜選刊》
刁忠民《兩宋御史中丞考》
王曉波《寇準年譜》
王智勇《南宋吳氏家族的興亡》
舒大剛《三蘇後代研究》
祝尚書《北宋古文運動發展史》
向以鮮《超越江湖的詩人——後村研究》
李勇先《〈輿地紀勝〉研究》
張邦煒《婚姻與社會(宋代)》、《宋代皇親與政治》、《中國封建社會興亡史?兩宋卷》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
魏天安《宋代行會制度史》
安國樓《宋朝周邊民族政策研究》
酈家駒《韓酉山&<秦檜傳&>序》
王曾瑜《宋朝階級結構》
陳智超《解開「宋會要」之謎》、《宋會要輯稿續編》
郭正忠《宋代鹽業經濟史》、《宋鹽管窺》、《三至十四世紀的中國度量衡》
陳樂素《嶺南學者梁廷楠》、《宋元文史研究》、《歷史文獻與傳統文化》第1集、《宋史藝文志考證》、《陳樂素教授(九十)誕辰紀念文集》
常紹溫《北宋詩風士風與政治》、《略談南宋女詩人王清惠及其詩詞》
張其凡連續出版了《趙普評傳》、《五代禁軍初探》、《宋初政治探研》
關履權《宋代廣州的海外貿易》
王育濟《理學?實學?樸學》、《天理與人慾》、《宋太祖傳》
趙繼顏《中國農民戰爭史?宋遼金元卷》
王瑞明《宋代政治史概論》《宋儒風采》《文獻通考研究》
李涵、劉經華《范仲淹傳》
楊果《中國翰林制度研究》《宋代兩湖平原地理研究》
韓茂莉《遼金農業地理》
葛金芳《宋遼夏金經濟研析》
游彪《宋代蔭補制度研究》、《宋代寺院經濟史稿》、《正說宋朝十八帝》、《宋代特殊群體研究》點校了《續編兩朝綱目備要》
李華瑞《宋夏關係史》、《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宋夏史研究》
漆俠《宋學發展與演變》
姜錫東《宋代商業信用研究》、《中國經濟發展史?宋遼夏金》、《宋代商人和商業資本》(2002年)
郭東旭《宋代法制研究》、《宋朝法律史論》、《宋代法律與社會》
汪聖鐸《兩宋財政史》、《宋真宗》、《兩宋貨幣史》、《宋代社會生活研究》
王菱菱《宋代礦冶史研究》
王善軍《宋代宗族與宗族制度》
程民生《宋代地域經濟》、《宋代地域文化》、《神人同居的世界》、《中國北方經濟史》(、《宋代物價研究》
賈玉英《中國監察制度發展史》
張明華《&<新五代史&>研究》
馬玉臣《&<中書備對&>輯佚校注》
徐紅《北宋初年進士研究》
李裕民《&<司馬光日記&>校注》(1994年)、《宋史新探》、《宋史考論》
陳峰《武士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現象透析》、《宋史論稿》
劉復生《僰國與瀘夷——民族遷徙、衝突與融合》、
段玉明《大理國史》
蔡方鹿《一代學者宗師:張栻及其哲學》、《魏了翁評傳》、《宋代四川理學研究》(
張邦煒《宋代婚姻家族史論》、《宋代政治文化史論》
張金嶺《晚宋時期財政危機研究》、《宋理宗研究》
魏華仙《宋代四類物品的生產和消費研究》
方燕《巫文化視域下的宋代女性》
林文勛、黃純艷《中國古代專賣制度與商品經濟》
林文勛、谷更有《唐宋鄉村社會力量與基層控制》
張錦鵬《宋代商品供給研究》
楊果《宋代兩湖平原地理研究》
楊果、陳曦《經濟開發與環境變遷研究——宋元明清時期的江漢平原》
王瑞明《宋代政治史概要》、《馬端臨評傳》、《中國古代史考論》
張全明《宋太祖的人生哲學》、《中國歷史地理論綱》《朱熹集導讀》、《中華五千年生態文化》羅家祥有《朋黨之爭與北宋政治》、《宋代政治與學術論稿》
雷家宏《宋代社會與文化管窺》
葛金芳《土地賦役志》、《中國經濟通史》第五卷《宋遼夏金》、《宋代經濟史講演錄》、《南宋手工業史》主編《中國傳統社會探研》
曾育榮《中國歷史?五代》
李昌憲《宋代安撫使考》《司馬光評傳》《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宋西夏卷》
虞雲國《宋代台諫制度研究》、《細說宋朝》、《學史帚稿》
朱瑞熙《疁城集》
戴建國《宋代法制初探》、《宋代刑法史研究》
湯勤福《朱熹的史學思想》
范熒《上海的民間信仰研究》
黃純艷《宋代茶法研究》、《宋代海外貿易》、《宋代經濟譜錄》
朱瑞熙《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
朱瑞熙、程郁《(二十世紀)宋史研究》
燕永成《南宋史學研究》
包偉民《宋代地方財政史研究》、《傳統國家與社會(960-1279年)》
何忠禮《宋代政治史》)、《南宋政治史》
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岳飛評傳》、《中國古代職官科舉研究》、《中國歷代職官別名大辭典》
祖慧《沈括評傳》
方建新《二十世紀宋史研究論著目錄》
何俊《南宋儒學的建構》
何俊、范立舟《南宋思想史》
楊渭生《宋麗關係史研究》、《兩宋文化史研究》、《宋代文化新觀察》
梁太濟《唐宋歷史文獻研究叢稿》
倪士毅《中國古代目錄學史》
吳錚強《科舉理學化》
鄭學檬《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與唐宋江南經濟研究》
曹家齊《宋代交通管理制度研究》、《唐宋時期南方地區交通研究》、《宋史研究叢稿》、《北宋名臣余靖》
王棣《宋代經濟史稿》
李貴錄《三槐王氏家族研究》
郎國華《從蠻夷到神州:宋代廣東經濟發展研究》
金強《宋代嶺南謫宦研究》
韋祖松《帝國生存環境的詮釋——北宋國家安全問題研究》
張其凡《兩宋歷史文化概論》、《宋代史》(上下冊)、《宋代典籍研究》
范立舟則《理學的產生及其歷史命運》、《宋代理學與中國傳統歷史觀念》、《宋代思想學術論稿》
楊芷華《李昴英》
王曾瑜《荒淫無道宋高宗》、《盡忠報國:岳飛新傳》、《岳飛和南宋前期政治與軍事研究》、《凝意齋集》、《涓埃集》、《絲毫集》、《王曾瑜說遼宋夏金史》
陳智超《陳智超自選集》
沈冬梅《茶與宋代社會生活》
諸葛憶兵《宋朝宰輔制度研究》、《宋代文史考論》
李全德《唐宋變革期的樞密院研究》
皮慶生《宋代民眾信仰》
李曉有《宋代工商業經濟與政府干預研究》、《宋朝政府購買制度研究》、《宋代茶葉經濟》
吳松弟《中國人口史》、《中國移民史》宋代部分、《南宋人口史》
顧宏義《天裂》、《天平》
戴揚本《北宋轉運使考述》
方笑一《北宋新學與文學:以王安石為中心》
陳守忠《宋史論略》
胡小鵬《中國手工業經濟通史?宋元卷》
李清凌《西北經濟史》
劉建麗《宋代西北吐蕃研究》
張文《宋朝社會救濟研究》
穆鴻利《河朔集(宋夏元史論)》、松漠集(遼金史論)》
楊樹森《遼宋金史》
趙永春《金宋關係史研究》、《遼宋金元史論》、《金宋關係史》
楊國宜《包拯集校補》
蕭建新《宋代法制文明研究》、《&<新安集&>整理與研究》
吳曉萍《宋代外交制度研究》
韓酉山《張孝祥年譜》、《秦檜傳》、《韓南澗(元吉)年譜》、《秦檜研究》
蔡東洲、胡寧《安丙研究》
俞兆鵬《謝疊山大傳》、《求真集》、《史林雜俎》
方健《范仲淹評傳》
方如金、陳國燦《陳亮與浙東學派研究
陳國燦《浙江古代城鎮史研究》、《南宋江南城鎮研究》
周夢江《葉適研究》、《陳傅良先生文集》、《周行己集》、《薛季宣集》

香港地區宋史研究:
香港中國史研究會《宋史論文集?羅球慶老師榮休紀念專輯》
陳學霖《宋史論集》、《史學漫識》、《金宋史論叢》
鄒重華《士族與學術:宋代四川學術文化發達原因探討》
胡務《元代廟學:無法割捨的儒學教育鏈
胡務、粟品孝《宋代四川家族與學術論集》
胡務畢業後任教於西南財經大學,他的博士論文於2005年由成都巴蜀書社出版。
戴仁柱《宋代宮廷與家族:明州史氏研究》、《十三世紀中國政治與文化危機》、《新五代史英譯》、《劍橋中國史》第五卷《宋史卷?第一部分》的光宗、寧宗及理宗章節
戴仁柱、馬佳《伶人?武士?獵手:後唐庄宗李存勖傳》
梁天錫《北宋傳法院及其譯經制度》、《宋樞密院制度》、《宋代祠祿制度考實》、《宋宰相年表新編》、《宋宰輔研究論集》
區靜飛《西夏建國初期與北宋關係》
鄧熾安《南宋權相政治》
蘇基朗《福建南部的經濟發展(946—1276)《唐宋時代閩南泉州史地論稿》《唐宋法制史研究》
曾瑞龍《向戰略防禦的過渡:宋遼陳家谷與君子館戰役(986A.D)》、《北宋初年戰略決策研究:以宋太宗第二次經略幽燕(986)為例》、《北宋中葉拓邊活動的開端——慶曆朝水洛城事件發微》、《經略幽燕——宋遼戰爭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拓邊西北——北宋中後期對夏戰爭研究》、《北宋種氏將門的形成》
梁偉基《南宋高宗初年(1127—1142)財經官僚與權力結構的關係》、《先南征,後北伐:宋初統一全國的唯一戰略(969—976)?》、《南宋政權之建立與財經官僚:高宗初年的知臨安府(1127—1142)》、《從「帝姬和親」到「廢立異姓」:北宋靖康之難新探》、《南宋高宗朝呂頤浩執政下的官僚群體構造特質》
許振興《〈古今源流至論〉的宋朝〈寶訓〉資料》、《〈三朝寶訓〉與〈經幄管見〉——論宋代帝王學的法祖思想》、《宋紀受終考研究》
王章偉《河南呂氏家族研究》、《在國家與社會之間——宋代巫覡信仰研究》、《文明世界的魔法師——宋代的巫覡與巫術》
張志義《南宋福建路下四州佛教寺院與地區發展之研究》
周蓮弟《宋仁宗朝台諫制度研究》、《周必大(1126—1183)研究》
鄒陳惠儀《曾鞏(1019—1083)經世思想研究》
羅榮貴《陳傅良研究》
邱逸《宋代的&<孫子兵法&>研究》
吳錦龍《元代對宋詩評價之研究》
佘慧婷《王洙&<宋史質&>研究》
黃慧嫻《&<皇朝大事記&>與南宋科舉》
謝煒珞《歌妓與唐宋詞》
曾震宇《&<大金國志&>研究》
朱國源《章穎&<宋朝南渡十將傳&>研究》
朱芳《南宋詠梅詞研究》
潘正松《五代至宋初外戚與軍事關係研究》
黃珮玉《張元幹研究》
馮錦榮、趙令揚《亞洲科技與文明》
馮錦榮《北宋仁宗景祐朝的星曆與五行書》
何冠環《政治與朋黨:寇準及其同年進士》、《論太宗朝的趙普》、《宋初朋黨與太平興國三年進士》、《司馬光通鑒與金帝王學》、《宋初三朝武將的量化分析》、《宋太宗箭疾新考》、《金匱之盟真偽新考》、《論靖康之難中的种師道與种師中》、《論宋太宗朝武將之黨爭》、《論宋太祖朝武將之黨爭》、《敗軍之將劉平》、《北宋武將研究》
伍伯常《中唐迄五代的軍事傳統與北宋的統一戰略》、《南宋吏治對宋代社會及政治的影響》、《北宋初年的文士與豪俠:以柳開的作風形象為中心》、《北宋選任陪臣的原則:論猜防政策下的南唐陪臣》、《唐德宗的建藩政策:論中唐以來制御叛藩戰略格局的形成》
趙雨樂《唐宋變革期軍政制度史研究(一)——三班官制之演變》、《唐宋變革期之軍政制度——官僚機構與等級之編成》、《從宮廷到戰場:中國中古與近世諸考察》《唐宋變革期內諸司使之等級問題初探》、《試析宋代改武德司為皇城司的因由——唐宋之際武德使活動的初步探索》
黃富榮《從近年對宋初三先生的研究談到三先生對宋代理學的影響》、《狂士道學家——石介思想述評》、《孫復生平探索》、《試論胡瑗之改經——胡瑗經學特色之一》、《試論胡瑗的分齋教學法》
秦家德《北宋的后妃研究》
李家樹《宋程大昌&<詩論&>對&<毛詩序&>的態度》
李學銘《「至道三年避宋真宗諱」考》
何冠環《敗軍之將劉平》
許振興《&<古今源流至論&>的宋朝&<寶訓&>資料》
潘銘燊《宋代教育與印書》
黃富榮《試論胡瑗的分齋教學法》
河沛雄《宋代古文家的「尊韓」》
周蓮弟《論宋仁宗嘉祐時期富弼推行的政策》
鄒陳惠儀《曾鞏與王安石關係剖析》

以上。都要讀嗎?不不不,選你感興趣的。慢慢來,慢慢讀,慢慢學習。 其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希望沒嚇到題主


比如說吧,你要一點都不知道,先看上下五千年啊,圖說天下這些。
知道一些了,看百家講壇的,王立群講的宋太祖宋太宗,包括袁騰飛講的你也只可以看看,但不要全信畢竟裡面錯誤百出。還有我認為應該看看老版水滸傳,當然不是看故事啊,我認為它較好的展示了宋代各階層人的生活狀態
再深一步,快速讀如果這是宋史,系統的讀細說宋朝 。對於宋朝立朝的基本思路,發生過的事情都有了基本認識了。配合讀梁啟超的王安石傳,還有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國史大綱宋朝部分也要讀,不過錢穆的很多理論並不可全信。
再深,宋史紀事本末一定要細讀,因為作為一部整理過的史料它比宋史好讀一百倍。東京夢華錄可以配合著看看,各類文人筆記揀你認為重要的讀。歐陽,三蘇,王,曾這六大家加上司馬光 范仲淹的文章一定要仔細品讀,關鍵揭示其思想和思維方式的部分要做點讀書筆記。沈括的夢溪筆談挑著讀讀
再深,就是一些研究歷史人寫的書了,本人強烈推薦已故史學天才林嘉文寫的 憂樂為天下,宋代財政史,宋朝軍制初探之類的也須細讀。跟這些比起來,被譽為宋史第一人的鄧廣銘和李裕民的我認為並非必讀
最後,讀續資治通鑒長編,讀宋史(最難讀的就是宋史了),讀宋會要輯稿。具體怎麼個讀法,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研究歷史是一件苦事,很苦很苦,既要刻苦的學,也要盡你最大的努力去思考。史料中哪些內容可信,哪些內容不可信,有一個自己的判斷


本人是歷史專業哦。首先,先要學宋史,最好搞清楚唐宋時期變革,即要清楚唐代發生了什麼,才能明白宋代究竟革新了什麼。比如說,宋代是真正從世家大族的貴族社會走向了白衣公卿的平民社會。雖然很多人說宋代積貧積弱,戰鬥力低下,但是宋代的科技絕對值得讚賞。其次,歷史學習,講求第一手材料,最好還是讀讀全宋史,再讀大家的分析。內地學術界大家應該首推鄧廣銘先生。


不贊成說基礎史料不用讀完,到了四十歲,就要開始精讀一遍這些書了,不然研究肯定要出問題。人做學問,就是挖坑填坑的自我批判過程
另外,學習宋史,不懂五代史和遼金元史也是不行的


不請自來,歷史愛好者。最近在看《宋史通俗演義》作者是清朝蔡東藩。個人認為,看史書可以先從野史看起,看起了興趣,再讀正史。


我其實不懂的,長編、宋會要輯稿殺傷力實在太大,整個《宋史》又太長,我只是來發個傳送門希望能幫到題主

閱讀什麼書籍可以由淺入深地學習宋朝歷史?


我的觀點認為天朝無歷史,天朝的歷史在當下,現實就是歷史,天朝幾千年來無新事,我認為對於天朝的歷史不要太當真。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學渣再努力也只是一枚努力的學渣」?
如何複習平時摘錄的英語片語?
如何預習和學習 CFA?
怎麼把知乎上的回答轉化成自己的知識?
ADHD怎樣做到深入學習?

TAG:歷史 | 學習方法 | 歷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