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Quora、知乎這樣的網站直到2009年和2011年才誕生?

互聯網在1990年代向公眾開放。中國到2000年後,互聯網規模也迅速擴大。早期互聯網過度娛樂化,經歷十餘年的發展,到2011年才誕生知乎網。而知乎網是為了建立一個正經嚴肅的知識、見解和思想的交流平台。這種定位的平台從古至今在某一個群體內不都應該是十分活躍的嗎?

從互聯網行業發展、互聯網商業模式和社會思潮變遷等角度分析,是否必然要經歷這一過程才能誕生知乎網這種生態圈?

201401241450 update:
如果用『Quora2010年才誕生』作為解釋,請忽略提問中『中國』的視野限制,放眼到整個世界互聯網的角度去分析。

201401241958 update:
如果第一個補充說明不夠明確,這裡再次說明——問題可理解為:為什麼互聯網到2010年代才誕生Quora,知乎這類網站?不要揶揄口味的回答,Please.


很多年前,赫胥黎曾經預言過,在未來,人們不會因為信息封鎖而得不到信息,恰恰相反,會由於信息太多而使人得不到有效的信息。當互聯網上信息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會出現信息整合,信息導航,信息篩選。


Quora is a question-and-answer website where questions are created, answered, edited and organized by its community of users. The company was founded in June 2009, and the website was made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on June 21, 2010

不好意思,我匿名。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說得玄乎一點,類似於「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也可以說「信息基礎決定了信息交流平台」。人類生產的信息一直在增加,對應於這種「原料」的變化,「上層建築」也必然會發生變化,不僅僅是交流平台會變化(Quora和知乎等),信息採集、處理、存儲、檢索等技術也在隨之變化(搜索引擎、大數據技術、雲計算等)。
註:這裡說的「信息基礎」和「信息基礎設施」無關,我只是想找一個和「經濟基礎」較為類似的詞,方便理解。

以上是我的答案,以下分析較為冗長:
從古至今,人類對信息一直有需求,而信息獲取的方式無外乎三種:諮詢他人、書籍文獻、實地考察。也許古代的人在打獵時,會問問前輩:「哪些地方野兔子多?」,也許他看書看到地方志上記載了某片樹林常有野兔出沒。也許他實在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去摸索,一個月下來也大概對兔子的分布有了了解。在信息供給匱乏的年代,每一種獲取信息的方式都值得一試,有總比沒有好。
到現在的所謂「信息時代」、「互聯網時代」,信息獲取的方式依舊沒有質的變化,變化在於量和形式:

  • 實地考察變少了。這個僅以我個人經驗為例,小學時「科學」課想在網上抄答案不太容易,很多東西搜不到。現在基本上完全可以上網搜索解決(當然抄還是不好的,僅舉例為用)。這牽扯到了下面一點。事實上,科技成為人類感官的延伸,也使得人類不再願意使用肉體感官。
  • 「諮詢他人」和「書籍文獻」這兩種方式有了形式上的改變。諮詢他人在網路上有兩種變體,一是「百度知道」、「知乎」、各大留學網站諮詢平台這種較為規範的問答平台,二是零散見於BBS、貼吧等的個人提問和求助。書籍文獻的變體表現為數字資源,如原有的紙質文獻被數字化,以及網路日誌等的興起。 大量的信息不斷產生,亦即信息基礎、信息原料不斷發展變化。數字資源促成了專業信息檢索工具(搜索引擎)的產生,搜索引擎的產生又使得第一點繼續減弱。當前各大搜索引擎並沒有停止腳步,而是在不斷研發新的演算法,就是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信息基礎(如SNS的產生使得信息增長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搜索引擎必然要想辦法將其納入檢索範圍)。
  • 現在比較一下問答工具和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實際上是一種通用服務,在產生的一段時間內必然可以解決絕大多數人的絕大多數問題,但是這種結構化的檢索(利用關鍵詞檢索)並不能回答一些不符合規範的問題(如,哪家淘寶零食店的客服比較好調戲?)。這時候,就需要人工回答來獲得準確的信息。事實上,相對於搜索引擎而言,「問答」工具更像是一種個性化服務。搜索引擎中每一個關鍵詞都建立了對應了網頁索引,對每一個用戶都是相同的;而問答的每一個問題都是不同的,是個性化的(從人類歷史的大視野來看)。人的信息需求=共同信息需求+個別信息需求。共同信息需求決定了搜索引擎的產生,個別信息需求決定了問答工具的產生。任何服務提供商都傾向於先提供通用服務,再提供個性化服務。通用服務使得提供商賺大頭,而個性化服務則能賺「長尾」,賺消費者剩餘。交通運輸—私人快遞,教育系統—網路公開課,實體大賣場—淘寶小店。因此,放眼到整個信息發展史來看,也應該是先有搜索引擎,經過一段時間的信息基礎變化,再有問答工具。

接下來,自然,信息爆炸使得真實有效的信息愈發難以獲取,對於問答工具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Quora、知乎誕生也合情合理。如題主所說,「知乎網是為了建立一個正經嚴肅的知識、見解和思想的交流平台,」知乎的定位就限制了信息的需求和供給,它的初衷是希望有高質量的問題和高質量的解答(即高質量的信息)。這就像是先發展普通醫療,保證大多數人的生命(搜索引擎),而後有了牙醫專門診斷口腔疾病(百度知道),之後又有了私人牙醫,專門為某些人服務(知乎)。
信息生產和信息檢索一直處在動態抗衡中,信息生產一方面提供檢索的原料,一方面增加檢索的難度,而信息檢索就是為了從茫茫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一個製造冗餘,一個消除冗餘。我一直設想未來搜索引擎的發展,甚至是整個網路的發展。愚以為應該是人腦融入互聯網,或者互聯網接入人腦,利用好「人」這個分散式資源(可以稱得上人肉雲計算吧?),這種方式實質上將融合「搜索引擎」和「問答工具」。《失控》有一點不能贊一辭,生命和機器之間的界限將會慢慢消融。
Quora、知乎這類網站一定會誕生,但並非一定要在2010、2011年誕生,也許機緣巧合,早兩年晚兩年誕生都是說不準的事。
潮汐一定會掀起,只是月球可能還沒睡醒。


以前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
大概思考了下,如下的產品都有提問,討論的功能:

  1. 郵件列表
  2. 論壇(百度貼吧,豆瓣小組)
  3. stackoverflow等
  4. 百度知道(雅虎answer)
  5. 知乎(Quora)

所以 「提出問題,網路上的其他用戶參與討論」這種模式很早就出現了。 關鍵的問題就是知乎(Quora) 與其它產品的不同之處在哪? 什麼特點導致知乎(Quora)出現得晚?

我的答案是:知乎(Quora) 社交網路(social network)的特點;聯繫下facebook和twitter的發展歷程,09年才出現Quora並不算晚。 ps:06年那會兒發關於social network的論文都是很新潮的事;twitter建立於06年6月。

簡單分析下各問答產品的特點:
郵件列表,論壇,stackoverflow,百度知道等產品特點風格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還是以問題為主幹組織。在知乎(Quora)用戶間可以互相關注,信息流主要通過用戶對不同問題的關注或贊在一個網路中傳播。如果把每個問題看作一條條推文的話,知乎(Quora)很像是一個基於問題的twitter。

這個問題也提醒了我:看看還有哪些」舊社會的東西」沒有經過社會化改造的?也許就是下一個知乎了。

===============================================
分割線:以下是這個問題啟發我的一些問題,亂七八糟,留作備註與問題無關
同樣都是提問,討論的功能,為什麼產品間一些特點不同卻導致了最終產品「面貌」的極大的不同?
不同的特點導致產品也各有所長,各種特點都決定了哪些特色?
social network化對信息組織起什麼作用?什麼樣結構的信息適合於社交網路?


榕樹下,博客中國,豆瓣甚至天涯,凱迪,微博,這些網站所謂「正經嚴肅的知識、見解和思想的交流平台」一直都有的,只是不斷的改變形式。

知乎,現在無非就是一個論壇。


淺談幾句。

個人覺得主要原因是技術、經驗以及契機。
。。。。。。。。。
1.技術。

2000年後互聯網普及。但是不知大家有沒有印象,那個時電腦、網路不如今天普遍。挨家挨戶、或者隨處有網吧達不到(相比今天),還有網民少。網速慢。技術明顯不行(web2.0交互技術等)

不知大家有沒有感覺:在2005年,想在baidu上查東西相比今天要輸入更精確的字眼,而且遠遠沒有今天搜索到的多。這是技術的原因,也是我下面要說的經驗積累的原因。

2.經驗。

這類網站屬於新新媒介,新媒體。它融合了傳統媒體的優勢,當然自身也帶來了新的問題。

單就國內來舉例,經驗包括:

qq這樣的聊天軟體(站內私信功能);天涯等論壇(評論);
百度知道(提問);
微博(推送消息方式、關注);
baidu(搜索功能);
專欄(想特殊解釋一下,個人覺得這應該是知乎之於報紙的融合。作為一個知識性問答網站,個人胡亂猜想知乎本意是想讓大家寫自己專業相關的小感想,形成一系列有著個人風格的知識集…後來…);
大數據分析(知乎精選、日報等)
……
但每個網站有其自己的主打功能,比如qq,給人第一印象:它是聊天的。知乎這類網站也一樣,以傳播知識為理念。(雖然隨著開放註冊有些走形,但之前打下的根基、氛圍、用戶群以及用戶自覺度還是一股強大的力量)。但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經驗、分析、遠見卓識才能確定自己的定位,這是一條很艱難的路,艱難在他的用戶要求高素質、並且用戶願意分享這種高素質、還有自古文人相輕…(&>_
而且,這種網站不會停留在今天的層次,個人認為,從知乎逐步推出知乎日報、知乎專欄等產品,它今後會以一種更加新的形態呈現在人們面前。(類似於baidu,但並非baidu,因它的時事性以及大量用戶的情感故事)

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個人意見,歡迎指教…

3.契機。

當今,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一漸盛一漸衰。互聯網突破了傳統媒體的時間、空間限制,隨時隨地,並且反饋及時。不那麼扁平化了。這些是傳統媒體無法比的。且報業發展凄涼。這類網站還沒有過過多的嘗試。當然有個quora,還是外國的。

其實知乎這類網站說白了用戶主要干3件事:聞、問、文。聞和文都好做到。至於問,就要動腦筋了。知乎的修改、舉報、評論等功能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個漏洞。還有網站自身的實時性也是。實際上,這就是用戶反饋與用戶及時調整思路的體現。反饋與修改變得亦步亦趨,互相促進又互相制約。這是一個相比傳統媒體很大的進步。這需要用戶的自覺性。

談到這,發現了么?用戶調整文問聞,同樣反饋文問聞,由用戶生產、管理,無成本(非經濟學上的)。這些特點…分明就是自媒體的特點嘛!

那知乎這樣的網站扮演了什麼角色呢?個人覺得主要有四:提供平台、推送消息、言論管理、分析數據。
數據分析基於前三者,卻是最終目標。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使這類網站有了一個新方向。至於這類網站今後會是什麼樣,拭目以待…

僅僅為個人的胡言亂語,不帶任何抨擊色彩。歡迎批評指正。謝謝~


我覺得,在之前,這種嚴肅討論知識的網站不是沒有,而是太分散,太「正經」,試想一個專門討論量子理論的論壇,能有多少知名度呢,但現在人們的觀念更新,渴望獲取盡量多的知識時,知乎應允而生。


因為2009年後才誕生了了Quora 。


智能手機


因為quora出來的晚了


因為百度知道實在是做的太爛了,讓人無法忍受


「因為知乎山寨Quora,所以知乎晚了一年出現」。我不能說這種答案錯誤,但是我認為僅僅這樣回答並不能解惑。
知乎促使我們遠離用140個字就妄圖涵蓋宇宙真理的幻象,我們在這裡所作的交流更加深入。
當然了,知乎上也有不深的交流,或許這更多地取決於用戶關注的點各不一樣吧。
為什麼我們需要,通過互聯網的途徑,進行這種深度的交流呢?通過其他媒介,應該說也是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那麼,為何必須是互聯網?是有一批人,他們將網路作為獲取知識和經驗的首選。也正是他們的存在,這個網站的存在才有了意義。
這批人是誰啊?不是一杯茶一份參考消息能看一整天的傳達室大爺,不是退休在家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廣場舞大媽,就是你。
我,生於變革年代,成長在經濟大潮中,接觸過零星的傳統文化,渴望著更廣闊的世界。對自己始終樂觀,對一切保持好奇,不屈從於陳規,不滿足於現狀。也許我就是你。知乎正為你我而生。
我知道,有的用戶不過是在閑極無聊的時候點進來這個網站。儘管如此,你的每一次點擊,都在幫助知乎尋找它的價值。
那麼,知乎和Quora,是怎樣的關係呢?老實說,出現一個中國版的Quora,我不會感到驚訝。拿來主義並沒有什麼奇怪的,互聯網這個東西,基本上就是美國人做大做強的。以美國為榜樣是很正常的事情。知乎不僅是一個網站,它本身也是一個問題。我更關注,同樣一隻雞,吃不同的飼料,能下出怎樣不同的蛋。
突然想到,去年嫦娥上天,影響不小,但終歸比航天領域的「美國榜樣」晚了幾十年。那麼知乎呢?姑且說,是比Quora晚一年吧。差距越來越小,說明我們在追趕。會有出息的,堅持下去吧。


那你得問問當年貼吧,貓撲,天涯的專版


之前 就有過 新浪愛問。
算不算,剛才查了下,那是2004年
可能 主要是網民的關係


是不是報社工作沒弄完,還沒心思搞這個互聯網?


2000年左右討論話題用到是論壇,交友用到聊天室。
08年國內最早出現了sns,才有可能創造知乎這樣的網站。當然,開發應該半年就夠了,居然等過了三年才出現,稍微晚了點。


推薦閱讀:

怎樣使用知乎才稱得上是有效率?
知乎如何避免自己頂自己的問題?特別是在以後進來很多商家以後
對於這個山寨知乎網,真知乎人要怎麼處理?
在你看來,知乎做到什麼程度才算 「酷」 ?
新浪微博將要推出的「微什麼」會對知乎造成多大的衝擊?

TAG:知乎 | 互聯網 | Quora | 問答網站 | Quoravs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