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為什麼離開家鄉?

想聽故事。


答主不請自來。
作為一個懷鄉情結特別嚴重的人,題主這個問題很好。我反覆追問過自己【我為何離開我深愛的家鄉?】。
我出生在春城昆明,那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城市,沒有之一。20℃的溫暖伴隨著一年始終,冬天裡有成百上千的海鷗造訪此地,伴隨著冬日暖陽起舞,夏天裡有淅淅瀝瀝的太陽雨,落在身上非常舒服。春風勁吹,秋高氣爽。天總是很藍,人總是歡笑。
我為何要離開生我養我的故鄉?
昆明,再美也是童年的一場場回憶吧。雲南人別稱「家鄉寶」,忘好里說都是戀家的人,往壞里說,都是只能在本地生活的廢柴。其他地區我不清楚,然而高考那年,我們班近一半人選擇留下,雖然他們的成績足夠出省。老鄉聚會,外地畢業後回昆明工作的也十之六七八,昆明人,雲南人,到底是山民,走不出眷戀的山,離不開深藍色的天。
雲南人總給人悠閑自在的感覺,或者說懶,其實不是。
考入大學後,我才真正體會到雲南教育與外省巨大的差距,簡單在老鄉會調查一番就會發現,每個專業中成績靠後的人裡面,雲南人總可以占幾名。而考入武大的多半都是雲南省內數一數二的重點高中的學霸們,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差別人千萬里遠。進了大學才知道,在高中或者就可以過托福雅思的人有一大把;別人也不是書獃子,申請項目組織活動申請實習,行動力不是我們比得上的。然而,雲南人絕對不是懶,這群人真的很努力,很勤奮,大二大三當其他人在鬆懈的時候,我們正在奮起直追,我帶領過雲南老鄉會,據我所知,是武大唯一一個搞學習會的老鄉會。不出去看看山外面的世界,我們怎麼會懂得奮起直追?我們不是好吃懶做,有時候,其實是有點井底蛙。
雲南真的很窮,昆明看上去很富裕,然而昆明出去八十公里不到的地方,前幾年剛剛勉強可以吃上肉。也許生於昆明的我沒有太多發言權,但是我想我的很多朋友肯定比我清楚貧困的意義。這一點,和其他人一樣,不出去,如何改變貧困?
昆明很美麗,甚至有些富裕,發展也很快。但是,記憶中的家鄉,永遠是心裡的烏托邦。
懷揣著戀鄉情,我們走向異鄉他土。風風雨雨後,有朝一日葉落歸根,但願藍天白雲依舊。


初中的時候發現自己是同性戀,從初中開始就發現自己的人生,舉步維艱。想著,大城市更多包容,更多冷淡。並且相信未來的那個人也會一樣來到城市和我相遇。


近來越來越多人問我為什麼要離開家鄉,為什麼放棄了父母可以給予的工作與地位。我不知該如何回答,我也不想回答。
今天答案寫在這裡。
主要因為厭倦。
在深圳找到一家企業工作,薪資一般,算不上好,回家完全可以過比這個工資水平高兩倍甚至不止的生活待遇。父母經常打電話關心,也就要來深圳看望我,見我女朋友父母,順便看看工作單位。父母在電話中說「去你單位看看」我說好,帶你們看看我的工作環境,「我們再順便請你的領導吃個飯,我們從家裡帶些特產過去給他們」,我聽了很惱火,說:你們如果要這樣就別來了。
在東北,歷史上曾有闖關東,俄國,日本相繼入侵,戰亂,導致一個現象就是:國人抱團,大鍋飯,進而出現認識人好說話的氛圍,爭相奉承送禮。「我與你是兄弟,我們之間可以有一些簡單的問題解決方式」。這種現象及其嚴重。
日本的紀律性灌輸。官本位的準則。有很多家庭里因為有一個親屬是某個位高權重的高官,整個家族就像阿Q一樣喜歡奉承。表面我們親兄弟,實則你丫有官爵在身,你其實是我的天,我幹啥都靠著你。
找工作,我可以因為我認識人而從大量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不費吹灰之力。我所付出的只有一些錢財,或者一些走動,一些飯局。我的很多同學吹牛溜須拍馬可以脫口成章,不打草稿,多年來甚至沒拍過重樣的馬屁。
不勝枚舉。
活大半輩子都把精力熱情用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累不累?肯定累。想說句真心話,連和父母都不敢說。
到不了的是遠方
回不去的是家鄉
你問我不喜歡家鄉嗎?我喜歡,我熱愛。
我愛的深沉。


我是被江蘇高考給驅逐出來的


剛從城裡回到小鎮,劉醒其實不大適應。


小鎮不小,但很窮。劉醒從小住在這裡,儘管小時候的記憶模糊了,不記得怎麼個窮法,但這個"窮"是國家都承認的,容不得他不信。


小鎮有三寶:烤魚、奇石、水電站。劉醒以為,這烤魚在省內並不稀奇,到處都有的;這奇石嘛,他小時候看過展,也不大喜歡;至於水電站,據說發電量是很大的,但都供了城裡用,於是城裡大商場空調開得讓人夏天裡直打寒顫,小鎮卻在悶熱里三天兩頭斷一次電。


若只是窮,劉醒也不是不能忍受,畢竟他生長在這。比起他另一個故鄉整天瀰漫著的魚腥味,小鎮至少空氣要清新得多,畢竟這兒青山環繞著青山,自然極了。但他頗看不慣本地人的某些風氣,儘管這風氣也影響到了他:這裡的人潛在的自卑和敏感,還有莫名的高慢。大約是離省會只有兩個車程的緣故,小鎮是緊跟時尚的。但總有些尷尬,城裡人拿他們當鄉下人,鄉下人拿他們當城裡人,不上不下好難受。然而小鎮人兩者都不是。


劉醒上高中時,被一個同學嘲笑"宅男",他初聽也不惱,也不理會。那同學卻不依不饒,時不時就要嘲諷一句。次數多了,劉醒也惱了,不輕不重地刺了他一句,他便炸了,蒼白著臉:"你瞧不起農村人嗎!"天可憐見,劉醒哪曾提到半句關於農村的話!此後他便知這裡的人批評不得,只好逆來順受,權當找個清凈。

剛回到小鎮時,處處不方便。論出行,坐慣了Taxi和Bus的劉醒,自然不滿意被本地人稱為"三馬"的,雜訊極大又顛簸的有蓬三輪車。論吃,這裡沒有KFC、麥記,因此吮指原味雞和黃金脆皮雞爭鋒最熱的時候,他並沒有嘗過。但山寨版倒是層出不窮。開得最久的那家他很少去,味道不喜歡。


對於小鎮里的某些傳說,他是不以為然的。譬如說奇石館館長——他不知道是否確鑿有這麼個人,權當有吧——身家有四億多;又或者是本地幫派的勾心鬥角,又或者哪裡哪裡的網吧電死了人……諸如此類的消息,他聽得不少,但並不關心。但他記得小時候小鎮里的治安是很差的,經常有小混混勒索,只是不知道是那時候的小鎮這樣,還是對小孩來說都這樣。有一次他在黑夜裡奔跑,旁近處突然殺出幾個提著鋼管的小混混,那一刻他以為對方肯定會大叫"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然而到底沒有。因為他發現其中一個是同學,幸好同學不吃窩邊草,放他走了,只叫他別告訴老師。


說來說去,劉醒還是不滿意這小鎮,哪怕他從小生活在這裡。雖然如此,但他並不清楚小鎮的格局,不記得哪個局在哪個地方,本地人大都爬過的山,他也沒爬過。因為不喜歡本地的方言,所以他一句沒學,一句不會,口音也和本地人不同。他生長在這裡,卻成為了家鄉的異客。


劉醒剛進城裡時,最常考慮的是怎樣裝作經常坐Bus。那時他是很規矩的,在城裡的親戚家吃飯時,細嚼慢咽,輕聲細語。當他用筷子夾起雞腿無從下口時,親戚只好笑:"你太文明了,不像我們這樣粗魯。"劉醒一手抓起雞腿,如釋重負。過幾年再去時,劉醒早已身經百戰見得多了,吃飯之際還能跟親戚談笑風生。


儘管劉醒有諸多不滿,但他不得不承認小鎮確實在變化。他剛下車在車站邊發現小鎮也有公交車了,上面的電視放的還是《貓和老鼠》,比起城裡的公交要顯得進步。他記得小學時鎮里是有電影院的,學校也組織過去看電影,後來不知道什麼緣故,那影院不再開,從此小鎮的電影總比城裡要晚——等盜版也要時間的。不過近日小鎮確鑿新開了一家電影院,緊跟市場潮流。小鎮果然在變化,變得他快要不認識了。


但當劉醒一個人走在夜裡時,他路過學校的牆邊,會聞見一股洗髮水的氣味,很難說是什麼牌子的,因為所有學校都一樣。有時候還會有曬不幹的衣服發出的餿味,夾在洗髮水味中久久不散。回家時路過的人家,門前栽著夜來香,路過時花香撲鼻——這些氣味,這麼多年了,和童年時一模一樣。


劉醒見過這小鎮二十四小時中每一個小時的風景,他曾一個人走在凌晨四點空空蕩蕩的街道,看路燈維持著這裡的文明,也曾在網吧鏖戰一夜後走出來深深呼吸一大口寒冷的空氣。他突然明白,他不是不愛這裡,但他怕一輩子待在這裡。


我的家鄉太美。

寧靜、舒適,生活節奏緩慢,居民親切。

路邊有野花,有涼亭;水邊有石椅,有柳樹;屋外有小鳥,有綠地。坐在自家院子里可以看皓月繁星,坐在自家天台可以看日出日落,坐在自家窗前可以看風雲雨露。公路邊有佛教徒豎起的標語:「安全駕駛,阿尼陀佛。」

沒有光學污染,沒有水質污染,沒有雜訊污染,沒有空氣污染,沒有水土流失,百度百科上的航拍圖裡70%以上的地面都是植物和水,人口稀少。

偶爾隨處亂逛,可以找到一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築。而像祠堂、寺廟、涼亭這種比較受重視的建築,雖然常常翻新,該有的雕梁畫柱、漆畫琉璃、珍寶古董卻一樣都不會少。

整個小鎮三面環山,一面傍水,四季分明。

地廣人稀,人均佔地面積大,從不塞車。每家每戶都有足夠的空間來經營一個漂亮的小園子,種花種草種樹種菜,中年婦女們拍下自家園子里的花,在朋友圈互相點贊,商量著交換種子。過年期間,路上在我看來只有稀稀落落的幾個路人,但我爸已經無法忍受這種路況了,一直埋怨我愛拖延導致現在遇到「塞車」。

熊孩子在橄欖樹下鋪一塊毯子,擺上各種微型塑料餐具廚具,兇巴巴的4歲女孩開始扮演家庭主婦,強迫3歲的男孩讚美她用沙子做的「飯菜」。六歲女孩指著媽媽剛做的暗紅色指甲罵道:「妖精哪裡逃?!」八歲小學生擺弄著他們那飛不起來、一開動就往地上撞的自製飛機模型。

寬頻、4G信號等互聯網條件都狀況良好。這幾年,各種基建也漸漸完善起來。這是最美好的日子,過年回去短短兩個星期,我覺得我體會到了類似歐洲小鎮般的舒適生活。

如果可以,我永遠也不願意離開這裡。

但是,這裡恐同。


七夕怒答。在這個該想念戀人的時候,我在想故鄉。故鄉,在這個熟悉又不熟悉,不新不舊的城市裡,在孤獨一人的時候,在失去一些珍貴的東西的時候,在回首過去的時候。
它就特別清晰。特別的清晰。

我的故鄉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卻是最特別不過。
我想念外公房間里老電視機咿咿啊啊的唱戲聲,想念門口小池塘一朵朵的白睡蓮,想念每天早上外公帶回的幾尾彎彎的魚,想念外婆燒的香濃的花生。
我記得妹妹和我賭氣時漲紅的臉鼓著的小嘴,記得哥哥要見女朋友一臉羞澀的上樓來借定型啫喱。記得在竹馬的家裡看緊急迫降嚇得直哭,記得和附近的小丫頭們玩草花,她們教我玩撲克,偷偷拿出自己藏的夾心蘇打餅乾。

然而那個親切的,從來都熱熱鬧鬧招呼大家的外婆死後,這個家族分崩離析。
父親開始做生意了,我基本就是跟著父母到處跑,再好的朋友交情不超過三年,就換個地方。
家鄉的親戚家裡,近期也發生大變,鬧到了尋死覓活,絕交上法庭的地步了。我們家誰都不敢回去,不想回去。根本不能站在誰那一邊,幾乎是四下無親的地步。
而我也是個喜歡朋友交往發乎情止乎禮的人,同一件事不喜歡談第二遍。有了戀人後,更是把周圍的交際,都維持得淡如一壺泡了十幾泡的茶。知心的朋友也就那幾個,更覺心下孤單。

因為前男友的緣故我近乎偏執的留在了現在的這個城市,即使父親的廠並不在這個城市了,我還是考了這個城市的學校,半說半逼的讓父母買了這個城市的房子,就為了我自私無聊的愛情。
我說我不想回去。不要回去。
也許在這個城市發展是要比故鄉更好,但我還是覺得對不起父母,尤其是和前男友分手後,仔細想想以結婚為目的的我,早早當這段關係能永恆的我,真真是個痴兒。
謝謝他。
當下常在心裡冒出林姑娘的一句: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我腦內充盈的家鄉的水土,四時。想念可愛的鄉音,土到不行的話,想念幼時的玩伴,那些小公園,白蘭花樹,不可替代,無法比擬。
但故鄉有我留下的痕迹嗎?


求學,謀生,都還在與故鄉維持千絲萬縷的聯繫。
能讓人有信心就此與故鄉決別開的,只有可笑的愛情了吧。可是後來呢?
他是深思熟慮的,從與我相愛,到最後說出分手斷絕來往,他經歷了多少傷心難過,為我吃了多少苦,我也知道。
我不怪他。
日子每天都是舊的,人每天都是新的。
只是多了一個故人。
那麼這個城市有我留下的痕迹嗎?


酸甜紅果,青澀夏花。故鄉再美,也就是一段記憶。
相知相許,相看相守。故人再好,也只是一位故人。

噫,我想故鄉了。


【三土回鄉沉思錄】

1.我為什麼要花那麼大的代價離開家鄉?

答:關於這個問題,我之前幾年只是憑著自己的感覺行事,並沒有具體深入地思考過,那時候即使你問我,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就像還不會說話的嬰兒,被開水燙了,他只能哇哇哇的大哭π_π並不能告訴你他很疼!!!我們不能因為孩子不會說自己疼,而認為他不疼對吧?也只有真的被開水燙過的人,才能明白那種疼!!!

如果,我在我的家鄉生活得很幸福,很滿足,那麼我肯定不會選擇離開家鄉。導致我離開家鄉的根本原因是我感受到我和家鄉的主流文化價值觀的格格不入。在我小的時候,就有所覺察,但那時的我不知道為什麼?只是這種格格不入,隨著我的長大,越來越明顯!從而積蓄起了一股力量,直接推動我離開家鄉,去尋找屬於我自己的世界!

我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尋找或者構建出屬於我自己的世界,那個才是我的精神家園。很難理解對吧?那我打個比方吧!很多南方人,以為北方人喜歡吃面。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北方人都喜歡吃面。只是因為北方的環境適合種植小麥,盛產麵粉,所以吃面是迫於環境的主流選擇。

一個從來沒有吃過米飯的北方人是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吃米飯的。他可能一直在吃面,他甚至也覺得自己的確喜歡吃面。但是,當他吃了一次米飯之後,他的世界就有了改變的可能。他有可能仍然會喜歡吃面,但是也有可能他最喜歡吃的是米飯。

所以,不是所有的北方人都喜歡吃面,還有不少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喜歡吃米飯。當然,也有很多南方人最喜歡吃面,道理是一樣的。

―――――分割線――――――

在我沒有離開家鄉之前,我的世界就是我的家鄉。但當我離開家鄉之後,我突然意識到,我的世界已經沒有了具體的邊界。

走南闖北的我,不局限地屬於某個具體的地方。我的世界是多元包容的。對於這一點的感受和理解,沒有真正的離開自己家鄉生活的人是很難理解體會的。

我的世界已經不局限於家鄉或者某一特定的地方了,它一直在無限地擴大著自己的邊界,在有生之年,很難看到它的盡頭……

我走在路上很久很久了,也不可能再回去了,再也回不去了……

PS:如果你的經歷和我類似,那麼我想你能懂的,對吧?


年少輕狂,一時糊塗。


好吧,我承認我是特意來找問題的。突然很想說一說自己的故事,此時此刻的自己,正在去另一個城市的路上。內心充斥著對未知的恐慌,還有一點點的小期待,畢竟我這是第一次出省~~
對於要不要離開家鄉這個問題,我已經思考了很久很久了,久到去年放寒假那會兒,現在春節過完了,我卻還是有些糾結。
從一定程度而言,我其實是個特別戀家的人,對於家人,只說一個「愛」字於我而言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一直問自己要不要離開家,本質上是在問自己舍不捨得離開家人。我離不開他們,這一點我早已深有體會——我媽一不在家,我就會失去安全感。甚至現在,坐在車上,聽到音響里放著筷子兄弟的《父親》,眼淚就不自覺地掉落,我真的太愛太愛他們了。
就是因為這份愛,我許了諾。我曾對我媽說:你得好好的,健康地活著,我帶你和我爸去世界各地旅遊。我記得我媽當時笑得可燦爛了,她這麼回答我:我等著,等你帶我去北京,去天安門,看看毛主席。那笑容,便成了我一生的執念。我告訴自己,你許下了諾言,必須兌現。
為什麼不留下,不留在家人身邊,留在養我長大的故鄉,大概就是因為自己許下了諾言吧。要想諾言兌現,就得自己去努力,去大一點的城市,嘗試更多的新鮮事物,學習更多的東西。這樣,以後的以後,帶父母出遊的時候,我才能足夠驕傲和自信地說:跟著我走,放心。


其實我一直不想離開家鄉,在外奔波真的很累,倘若能在家鄉發展,為家鄉貢獻自己,該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為稻粱謀


當我知道回家能賺的錢還不夠我在外面賺的錢交稅的時候


出身川西農村,現在在離家六百公里某二線城市郊縣上班。不喜歡農村的要面子,家裡自建了房子,10個房間,,,兩個客廳,(家裡六口人),超過實際需要,還因此借了親戚錢。我希望爺爺奶奶也住進去,然而我父母並不願意。。。真是寒心。。。

趁雙十一給全家人網購過冬衣服,我父親打電話來說,不要再買這些沒用的東西。。。(自己不買也不讓我買???)看著爺爺奶奶過冬的衣服少也是揪心,才買的。。。

其他什麼酒文化,互相攀比,互相嘲諷的還很多很多。。。

待在在城市的壞處就是房價太高了,還漲得快,不敢想其它的了。。。


參加了17年浙江新高考的我,無奈離開家鄉。相當尷尬地出來讀書了……
希望能拼搏四年,回去……

入坑警戒自己


因為家鄉沒有金拱門



當時年少輕狂,以為外面的世界是多麼的美好。於是在高考之後我選擇了離家鄉1600km的城市上大學,還沒有之前對學校所在的城市十分期待,到了之後發現其實也就那麼一回事。過了幾個月越來越想家,甚至開始後悔離家這麼遠,小長假舍友都回家了 而我太遠回去也不方便 。整個宿舍就我一個人,那時候才感覺獨在異地是一個什麼感受


我愛我家鄉的一切,他給了我命,養育了我的童年,這世界上在沒有這樣一個地方讓我依戀

但是它是多麼的小啊!小到只要兩個小時步行就能走完城鎮的對角線,小到年輕人出去玩只有網吧可以去,小到沒有圖書館,沒有大商場,也沒有火車站

考上大學之後離開了家鄉,來到了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我就拚命努力學習,發誓一定要在大城市留下來,這輩子不能再回去

明明有那麼多不斷上升的機會,那麼多形形色色的人,那麼超前的思想,那麼尖端的信息,為什麼一定要在那種無比閉塞的,生活無比緩慢的小地方生活啊?為什麼要把自己放在一個毫無機會毫無進步的環境里去啊?一天天的日子,沒有任何變化不是么?我應該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或者試著創造點什麼價值,一想到在家鄉,就算老了生活也和現在沒區別,我就害怕自己白白度過了這幾十年。
哪怕是朝五晚九擠地鐵,哪怕是根本買不起房,哪怕是完全跟不上社會,我也覺得這才是年輕應該有的節奏,迎接挑戰哪怕失敗也比不接受挑戰進步的多

我不是家鄉最富有,最強勢的人,但我真的覺得,它太小了,支撐不起我的夢想,至少,得不到成長

沒有要來勵志,我只是描述一下自己到底是有多討厭自己的家鄉而不得不努力改變生活
這不是它的錯,但是我開始恨它了,恨鐵不成鋼的恨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光明。


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繼續高考地獄模式


推薦閱讀:

我是廣東的,為什麼有人說我長得像外省的女孩子?還說感覺上就不像廣東人?
你在非家鄉地因不了解風土人情做過哪些神操作?
身邊的人讓你最寒心的瞬間是什麼?

TAG:家鄉 | 外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