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信用寶」與別的支付產品有哪些不同?
12-27
謝邀,信用寶是希望可以利用社交網路進行數據挖掘和分析來獲取傳統徵信體系之外無法獲取到的信息與用戶特徵,利用這些特徵再去做一些信用管理的工作。但是由於微博本身並不是強社交關係的平台,用戶的真實身份、微博內容的真實性都存在一些不好判定的地方,所以從實際應用來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個人信用管理數據應用的角度來說,大陸與國外有非常本質的差別。由於在國外基礎數據的完善程度已經非常高,FICO等機構可以利用可信的公共數據進行基礎分析,再利用獲取到的其他數據進行附加分析,最後通過用戶行為評分等機製得出最終的評價結果。但是在大陸可信的基礎數據獲取難度是非常高的,例如客戶的個人收入評價依據中,在國外常用的納稅反推出收入的模式在大陸幾乎無法大規模應用,大陸地區納稅的可信度由於客戶自身的避稅行為以及個稅信息的獲取也很麻煩,幾乎沒有大的參考價值,更多的是依靠客戶提供銀行流水來進行收入和支出判斷。再例如房產信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更無法進行查詢。無法確保是可信數據,那就需要大量的交叉檢驗方式進行驗證,交叉檢驗的前提條件是需要對數據來源進行反覆比對還有與客戶的聯繫人進行溝通,通過電話照會中的話術技巧來進行驗證,這一切都是無法單純依靠互聯網完成的。
實事求是的講,在大陸從事個人信用管理工作,除去要看客戶償債能力外更要看重客戶的違約代價,微博本身並不是校內或微信這樣的強社交關係平台,客戶的違約成本到底有多大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綜上所述,新浪本身的數據價值並不足以支撐這個業務(百度、騰訊比新浪更合適),技術上沒有大的突破,違約後的制約能力也不夠強,所以我對信用寶的前景並不看好。與其說是一次互聯網金融的嘗試,還不如說是新浪在阿里的忽悠或者刺激下放出的一個倉促的產品。
謝謝邀請。
針對行業的B2B小額授信已經成熟並商用數年,如現在在航旅業內的信用支付,曾經一度在一線梯隊裡面成為必備產品。產品原理很簡單,支付公司授信給通過嚴格審核的航空代理人,代理人再用授信額度向同業平台或者航空公司進行採購。這過程中,支付公司會有縝密的風控手段監控被授信合作對象的資金狀況,一有異動即可封額度追款。
針對個人虛擬授信在國外已有成熟的範例,如Bill Me Later,但是都是構建在eBay本身良好穩定的用戶以及成熟的電子支付基礎上的,因此國內巨型電商基於自身的賬戶和支付體系的推出個人授信是順勢而為,沒有客戶基礎作為依託,沒有核心亮點吸引消費,想單純實現個人授信消費,還要各大小銀行的信用卡來幹嘛?國內的模式可參考 記我賬上
目前普及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個人信用的風控,對於善於專研的國人來說,如何有效保證授信後能有效還款是個技術活,這次不做深究,大夥都明白的。
至於信用寶,目前看不出大亮點,關鍵我有了授信我能在新浪干點啥?謝邀
2年前恰好在以前公司參與過一個類似項目,與新浪這個信用支付類似,根據用戶在互聯網上的行為以及社會關係授予信用,後來由於種種問題沒做起來;
這個實施的關鍵點在於,這獲取到用戶的真實社會關係以及身份信息。新浪做這個我不看好,他雖然有身份認證,但社會關係很難判斷真實性,做這個最優前景的應該是微信,況且新浪就是以產品能力差而著名....
看網上報道,是一個可以透支的支付產品。類似於支付寶之前想推的虛擬信用卡(後來怎麼沒消息了誰知道?)
個人不太看好這款產品。原因如下:1、信用寶的授信是「按照微博用戶的實名認證、V號、微博行為動態來做授信層級,並發放不等的授信額度」。這個授信標準對風險的把控能力很低,比如我給薛蠻子授信5000元,他是微博大V,出事前言論都很正義,肯定沒問題,但他現在出事了。2、信用寶的應用場景是吸引商家入駐,但商家如何在微博這個狹小的空間展示自己的產品?3、新浪此舉,可以理解為寄希望於通過信用寶挽回微博的頹勢?此款產品看來唯一的亮點是可以透支,但支付寶、微信支付一直可以使用信用卡支付透支啊!還有隻憑藉註冊資料和言論等授信,有可能跟之前漲粉絲一樣,只是成了少數摳門公知和大V玩的東西,廣大微博屌絲還是用不上,市場就無法打開。
很有意思的一個產品,保持關注。
謝邀。個人認為對於新浪微薄商業化有幫助。但是論徵信體系,跟銀行信用卡沒得比;論應用場景,跟阿里信用支付沒得比;論用戶關係強弱,背靠新浪微薄跟微信沒得比;論支付產品成熟度,目前看跟其他主流支付公司沒有更多優勢;總言之,感覺和新浪微薄一樣,不痛不癢。
感謝邀請,個人感覺這個產品的核心目的是未來幫助銷售人員更好的收取企業賬戶各種功能費用.
不是
通過在性浪微博用戶各種屬性、發言、轉帖、是否被禁言、是否造過謠、以及關注的人群、被關注的人群,再加上被關注人群以上信息,其實就是社交信息,進行組合分析,來識別用戶的信用等級,並給予一定的透支額度。
支付寶曾經的信用支付是根據用戶支付寶使用行為+開店數據來提供的。
目前性浪和淘寶合作,能識別出淘寶用戶,淘寶也給性浪開放了大量的數據介面,因此也會拿到用戶在淘寶的一些行為,並結合在一起。
至於是否看好這種業務,我不覺得好,尤其是性浪微博用戶活躍度在下降。遠遠沒有支付寶基於支付行為+商戶數據來的好。而且涉及追款問題,不是性浪自己能做的。
不過支付寶的信用支付暫時因為種種問題,暫停了。
不過這種模式,目前逐步轉化為小額貸款了。阿里在做,騰訊在做。相比這種針對個人的信用支付,這種小額貸款更好。
看到網上新浪推出信用寶的新聞,感覺像給每個微博用戶建一個虛擬信用卡賬戶。具體模式不太清楚。業務模式應該是(猜測)藉助現在的微博營銷,直接線上支付線下收貨之類的,與微信的支付在在線支付方式上可能相同,但不知道怎麼支持線下的商戶支付。而且這裡面的風險控制也很關鍵,因為是信用支付所以如何保證資金安全很重要。以下為猜測:用戶至少至少是實名認證的用戶,藉助於網路的公開性,公開支付的信用等級,是以面子作為抵押。
謝謝吶!!信息太少……不好評論!
謝謝受邀。錢包是要拿來用的。這個產品的目標對象是誰?使用場景怎麼樣?不是太清楚。總要有個方便的使用場景吧。 前面李弘毅的回答我覺得還是比較靠譜。更多是為企業號做服務。 不覺得是大眾化的一個產品。 因為新浪目前沒這個基礎。
瀉藥。。。
支付這個事情,參與者無外乎就是顧客,支付公司和商戶。
顧客要買東西,直接使用自己的錢,然後支付公司收款後,統一結算給商戶,這是傳統模式;
顧客要買東西,但口袋裡沒錢,支付公司提供授信,回頭再收錢,這個就是信用支付;paypal也有信用支付,bill me later,是針對會員的。支付寶前陣子也上線了一個會員信用支付。
傳統模式和信用支付模式的唯一區別,就是結算給商戶的錢,最初是誰出的。
信用支付的關鍵點,在於「信用」。新浪敢做這個事情,前提是ta有微博用戶的認證資料,不怕你跑了。這個是新浪做微博所產生的獨特信用評價資料,我覺得,這也是唯一區別於其他支付產品的地方。
謝邀。
區別就是可以透支。。。別得看不出來。
謝邀,但對這個事了解確實不多。但我嘗試下從公關的角度分析一下這件事:
從已經出的媒體報道看,最早的一篇報道是上海的新聞晨報,按道理這種消息性質的稿子不應該由平面首發,畢竟消息最靈通的應該是網路媒體,之後各家網媒才開始陸續跟進報道,內容大同小異,只是開頭都換成「有消息稱」這種類型。因此我猜測,這個新浪所謂的信用寶產品實際不會那麼具有顛覆性,做不到真正的按照你微博的內容、轉發數、點贊數、粉絲數等等綜合的社交數據判定一個人的授信額度。他要是真做到了,完全沒必要提前放消息,可以憋個大的,弄個發布會啥的。而且這個消息源,我覺得可能也並不一定是由新浪發出去的,稿子中提到的眾安保險可能性比較大。眾安保險在上海,因為阿里的關係,眾安同新浪微博還算兄弟公司,眾安發布會,新浪財經現場直播。
稿件中說「用戶使用微博錢包付款將不再需要充值,甚至不用再捆綁銀行信用卡或者儲蓄卡,只需登陸新浪微博賬號或手機號,即可直接透支消費,額度最高可達到5000元」,既然以新浪的技術實力不可能將社交數據同償貸能力做關聯,那我覺得可能會是新浪要求用戶同支付寶綁定,通過支付寶的購買記錄、藉助阿里的技術,實現授信。到時候他會說我已經將社交同金融關聯了,但這個授信額度裡面多少是和微博有關的,多少是和支付寶購物有關的,外面人不會知道。
新浪微博錢包推出之後,一直急於解決讓錢如何輕鬆的進來的問題。跟拉卡拉合作手機刷卡器,可以用手機刷卡器充值;但跟銀行的合作有限,我前期體驗的時候快捷支付都沒有,可以使用的場景除了買彩票我想不到其他的了。不管通過什麼形式,只要能夠讓微博活躍用戶的賬上有錢,他才有可能在商業化道路上邁進一步。
以上屬於猜測,畢竟信息有限。
互聯網公司的理解,估計會認為信用支付對信用卡的替代,類似支付寶的餘額寶對活期存款的影響一樣。這裡最大的變數是央行和銀監的政策態度。國外有不基於卡的信用支付產品是Bill Me Later,與阿里和新浪的信用支付區別在於,並沒有在線數據來對申請人評估信用,而直接和社保號綁定。
謝邀~~~對新浪的支付業務不太清楚,看了一下相關介紹,貌似是基於新浪自己的支付平台,針對新浪支付的部分個人用戶給予5000額度的金額授信,用於新浪支付的個人會員在接入新浪支付的授信支付渠道介面的商戶那使用新浪給予的授信資金來完成購買交易。相當於新浪先幫用戶墊付資金,後期用戶再將錢還回其在新浪的授信賬戶下就可以了。目前所知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中,支付寶又開始這個個人授信業務~~~其他公司目前沒聽說
國外好像已經有這類產品了,但是如何用大數據來做支撐,更全面掌握和了解用戶的信用程度還是不太清楚,如果有這類頂尖產品,倒是很希望能嘗試用一下。
謝邀,線上支付咱也就是個門外漢。既然是有消息稱,咱也不妨以看熱鬧的的身份來回答這個問題。試著做以下推理,歡迎摺疊。
在阿里巴巴沒有收購新浪微博之前,支付寶就放出風聲說他們要上信用支付,根據你在支付寶的消費情況來確定,可惜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這事到現在還是沒有一個定論。平地一聲雷,新浪的支付公司計劃著出信用寶。而這件事情發生在阿里巴巴收購了新浪微博之後。
在來看看之前馬雲同志講的信用支付的資金來源,是銀行給的錢,支付寶提供數據支持,相當於是銀行在線上發的一張虛擬的信用卡,總之還是要和銀行掛鉤。於是估計這個事情就不妙了,國內這麼多銀行,支付寶基本上得罪不起,你每家給人家銀行多少份額呢?平衡的不好,就極有可能出現,線下工行封殺拉卡拉的事件重演,那就得不償失了。
說回新浪的這個「信用寶」,是在是一個沒有創意的名字,網上一搜,一大把叫這個的貸款產品,估計新浪的人犯了懶,又需要和支付寶掛個鉤,有個「寶字」,於是有了這個寶裡寶氣的名字。乾脆用我的這個名字「關聯寶」好了。關聯你的微博,關聯你的淘寶,關聯其他平台購物... ....
從關係上說,眾安擔保,新浪微博屬於關聯公司,新浪支付和新浪微博是屬於兄弟公司之間的關係。而這款產品是新浪支付做的,新浪支付成立短短的時間,能有足夠的能力去開發一款如此複雜的產品,根據社交產品的數據去定義用戶的消費能力及償付能力,那簡直不可想像。
於是最可疑的對象,就是國內叫囂大數據最起勁的阿里了,阿里有人力,也有財力去運作一款這樣的產品,但是又不願意因為這款產品而去得罪各大銀行,至少在現階段還是不行的。
所以這款產品你可以姑且當做是阿里借道新浪支付對銀行的一次試探,也可以說是對大數據運用的一次小規模的測試。
做為一款支付產品,你有一個錢包(新浪錢包)付錢給商家,要有足夠多的人願意收你錢包里的錢行啊,要不然你錢包的錢花不出去,這是一個挺麻煩的事情。看了下新浪支付的招聘,沒有招商務,沒有招銷售,那誰去開發商家來使用新浪錢包呢?很明顯的「信用寶」只要接入阿里的平台,應用場景則無限廣闊。試想想,你在天貓上用「信用寶」買了東西,然後在自己的微博上為「信用寶」打一個廣告,在給天貓打一個廣告,在給天貓的 商家打一個廣告,看看阿里還是賺了的 。
最後說說有可比性的產品,微信5.0是綁定銀行卡來支付的,新浪這個產品將會綁定微博無疑了。一個深度綁定銀行,一個期望能用自己替代銀行(這個是阿里的夢想),區別就出來了。這個也算是拉仇恨么?
謝邀。。。
新浪的【信用寶】不是很了解,就不做任何說道了。據了解,支付寶也用類似的東西:信用支付,其實並沒有銷聲匿跡,應該是對部分賣家或者部分用戶開放的,今年的雙11好多用戶應該會使用,目前還是試運行階段,阿里還沒正式對外推廣。
做這個有一個前提就是:信用體系和風險模型的建立,一般的公司肯定是玩不了的,只有幾個巨頭才可以,而且目前阿里集合電商和支付一體,數據打通後應該是最具優勢的。比較看好。
受邀,不太了解此產品,按照我的理解,這個應該屬於阿里巴巴和新浪的社會化電商的其中一部分,可以理解為在線的信用卡吧。可以預計這個東西還能關聯支付寶賬戶,最後從商戶端收取手續費——這就是線下信用卡的模式。提供一個社會化電商的平台,給平台上人創造購買力,賺商家的錢。
謝邀……
下個月上線,目測沒有本質區別……
基於社交關係的支付場景,本來有很大的想像空間,但是新浪的企業文化和創新能力決定了【信用寶】不會有啥驚喜的……
推薦閱讀:
※蘭州拉麵,裡面放了蓬灰?
※在微博上遇到五毛圍攻怎麼辦?
※新浪微博之夜獲獎人的評判標準是什麼?現在有人開始質疑新浪的不公正了!
※新浪微博的大轉盤是什麼工作原理?真的公平嗎?
※為什麼知名的大流量網站(如網易、新浪等)網頁的 CSS 樣式都是寫在頁面內而不是外部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