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各種商品幾乎都在漲價,為什麼內地的書價不漲?

如一張電影票可換兩本好書。


.
有人曾經總結出一個有趣的現象,每一版《新華字典》的價格幾乎總是與當時的一斤豬肉價格差不多。

【圖片轉自網路】被遮擋部分的內容大致是:5.《新華字典》第 11 版,定價 19.9 元,目前肉價為 18 元/斤
.


說書價不漲的八成是不怎麼買書的人~

先說個大家都知道的,新華字典每版的定價不就是基本相當於當時一斤豬肉的價格么?豬肉的價格漲沒漲,不解釋了~

然後舉個典型的栗子,《月亮與六便士》,毛姆的重要作品,傅惟慈譯,我們來看看完全不變的同一譯版在上海譯文出版社的不同時期的價格吧:

月亮和六便士 (豆瓣)
1981年 平裝 ¥0.80

月亮與六便士 (豆瓣)
1995年 精裝 ¥15.80

月亮和六便士 (豆瓣)
1997年 平裝 ¥12.80

月亮和六便士 (豆瓣)
2003年 平裝 ¥14.00

月亮和六便士 (豆瓣)
2006年 平裝 ¥15.00

月亮和六便士 (豆瓣)
2009年 精裝 ¥32.00

月亮和六便士 (豆瓣)
2011年 平裝 ¥25.00

月亮和六便士 (豆瓣)
2012年 精裝 ¥52.00

由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此書每次新版只要換個封面就可以漲價(平裝和精裝請區別對待)。其中有兩版的頁數比其他明顯要多,但是其實內容沒區別,就是字大且字間距大且行間距大且留白邊寬……

以上。
————————
3小時後補充:
via@沒什蘑

2011小黃書,紙薄而重,印刷裝訂馬虎,裁切不整齊。不推薦

所以不光要看價格上漲,平裝書還有紙張、印刷、裝訂等質量下降的問題,這也算是一種變相漲價吧。


那麼也請你看一下現在很多書的紙質吧


漲價的問題已經明了,然後我要吐槽電影票。。。誰讓你不是周二周三團購各種app購票的。。。那些票價明顯比書便宜。團購最低19.8啊


書價不漲?
我覺得完全是同步漲價的
25~30年前的書我家有很多,基本都是1塊左右。
10年前的書,也沒像現在動則7、80啊


看看湛盧文化系列書籍的定價吧


5年前,在亞馬遜,¥100一般可以買6本平裝書;

現在,在亞馬遜,¥100一般只能買3-4本平裝書。

這裡的書指文學/社科這種典型的書。


天啊。。真心覺得LZ已經幾年沒買過書了,只能說書的漲價幅度和日常的生活必需品相比漲幅略小,而不是沒漲。而且我覺得還有一個因素制約了書的漲價幅度---就是盜版!如果書的漲價幅度過快那麼我認為盜版的銷量會更高進而影響正版書,讓正版保持一個相對不是那麼離譜的漲價幅度。


程序員都哭了。。隨便一本cpp都100+


好歹也算業內人士,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書價還是在漲的,但相比房價油價等,書價上漲的幅度基本和貨幣購買力貶值的幅度成比例的。原因很簡單,書價除去版稅,紙張、印刷、運輸、排版這些都要花錢,人工費和原材料費用一直在上漲,以上這些項目的花費自然要增加。而且現在讀者對書籍設計品相的要求也增加了,聘請設計師也要花錢,更不要說出版社自己的日常管理花銷也是免不了的。

其次,書價上漲不等於出版社賺錢或者說出版業的興旺,原因在於國內圖書價格相對其他商品比如食品、衣服、娛樂等是偏低的,有心的網友可以比較下香港台灣就會知道答案,與那裡的圖書定價相比國內的書價真心不貴,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用當地的麥當勞價格與書價對比。可能有人會反駁說,人家書價高因為紙張印刷質量好啊云云。國內出版社也想做高質量,但在有限的價格範圍內,做到目前的水平已經算是不易了,性價比應該是超過港台的。

雖然人工成本一直在上漲,但出版業從業人員的薪資水平在全行業中估計是排在中等偏下位置的,出版社的經營壓力也很大,一本書的利潤率如果能達到7~8%都算很不錯了。一本定價30元的書印一萬冊,總計能賺1萬元都已經謝天謝地了,更多的情況是利潤僅有幾千元,甚至幾百元。

為什麼不多漲漲價格呢?除去網店打折導致價格變虛和盜版這類老大難問題,最大的障礙在於書價已經相對便宜太久了,大多數老百姓覺得書就是不值錢的東西,憑什麼要花兩人看一場電影或吃一頓麥當勞二人餐的價格來買本書呢!估計很多題友捨得花100元去喝星巴克,但要是用100元買1~2本書就不情願了,這是消費習慣的問題,也是最根本的問題。


書越來越貴了。中華書局,繁體豎排版《史記》,原本是100左右,然後直接漲到150。技術書籍貴的嚇死人。文學類書籍則想方設法的「字大行稀,擴大邊白」,再不行就從裝幀上算計,故意用厚紙,做精裝,為了提價無所不用其極。雖然說總有廣告宣稱5折、3折,其實都是爛書,真正有價值的書從來不打折,而且還動不動就脫銷。

況且 孔夫子舊書網 都不斷提價,已然買不起書了。


只是書價漲的沒有其他的快,相比於油價,房價那些關係到溫飽的漲價,書價的上漲對生活的幾乎沒什麼影響。唯一讓我心疼的就是那些上學時候的教科書,那定價真心坑爹啊。


誰說書價沒漲,以前一本小人書才幾毛錢,現在一本正版書至少也要20-30.


不漲價都沒人買呢,漲價不更沒人買啊


大家可能沒太明白問題的意思,他的意思可能是內地很多商品絕對價格已經相當或趕超港澳台及歐美,比如房價,但書價卻比那些地方便宜很多。這一點對於沒在除大陸地區外買過書的人無法理解,上面有人說計算機書人民幣100出頭太離譜,那最簡單的方法請你去http://amazon.com(不是.cn)看看美國相同差不多的書賣多少錢?基本幾倍的價格。
剛到美國來時書費嚇死我了,尤其教材,對於剛從國內來的人,更是貴的離譜,一本講初級英語語法的書也要40、50刀,合200多人民幣,搶錢啊!國內最多30、40。
舉個例子:一本經典的《Thinking in Java(4th)》,Amazon上賣$43.07,還要加稅,加州這兒是8.375%

最後的價錢是這樣的,用的是標準郵3.99刀,一周到,如果用超過$25免費郵那種,要兩周才到。51.18刀合¥310+。

再來看看京東上的:原價漲到108了。。。我手裡這本2011年印刷的才79,尼瑪漲的是夠快的了。。。310/71約是4倍多吧,當然國內這個僅僅是個影印版,不是原版。

當然,這個比較不是特別科學,引進影印和原版也沒法比。但國內原著的東西和國外原著的東西內容不同更沒法比。總之簡單點說,相比於社會其它飛漲的商品來說,國內的書價不貴,但對於那些普通收入的人來說確實貴,真是矛盾。。。國內書不是沒漲,只是沒其它東東漲的快,而且對於大多人來說,書不像食品、房子,它不是必須品,沒那麼引人關注而已。。。一本上面這樣的書=一張電影票,有人毫不猶豫選前者,有人毫不猶豫選後者,貴不貴因人而異吧。。。 另:就像香港房子貴,但有公屋可住。國外,如美國,書雖貴,但有發達的圖書館系統可用。國內的同學們,堅持住。。。


1、同一時間出版的書不會像豬肉一樣在短時間內會賣完,因此書價也不會很快地改變,至少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是不變的。
2、書在中國不像豬肉那麼為人們所必需(真可悲),所以每次價格變動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加上變價周期長,更加不會。
3、每個時期都有人喊貴的。現在隨著教育普及,人民素質提高,買書的人多了,喊貴的人也就多了。以前也是,只是人少。況且,經常買書的人一般比較不在乎錢。對他們來說書比錢值錢。
¥¥:只要把時間周期拉長超過一版書的新陳代謝時間,書價是明顯扶搖直上的。


其實。沒什麼好抱怨的。中國的書。。已經相對來說夠便宜了。。


15年前,家裡有本杜甫詩集,售價0.25元。現在一本杜甫詩集,要35元。


要不你看看學習資料、技術書籍多少錢?


樓主你是不是以前去新華書店買書,現在在網上買書了?那確實沒怎麼長。。


推薦閱讀:

接手轉讓的蛋糕房店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薛之謙人設崩了之後,那些廣告金主應該怎麼辦?
把工程承包給親戚合適嗎?
如何辨別絲綢真假?
無策劃基礎,要如何學習策劃?

TAG:書籍 | 商業 | 漲價 | 產品定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