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有何感想?

請各位分享一下自己的讀書心得。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比極權主義更可怕的是自由意志的虛幻性,它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似乎擁有了「可以不做什麼」的自由,似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但真是如此嗎?想想我們自己所做的那些決定吧,學習,工作,賺錢,買房,結婚,生子......究竟是出自內心的真實想法還是僅僅為了過上他人眼中「正常的生活」?我們拚命工作,戴上面具進行各種表演,為了「責任」而放棄樂趣和幸福,難道真是為了不愧對自己這一生?

與外在權威相對應,弗洛姆把公共輿論和大眾意識稱為「匿名權威」,這股看不見的力量正是操控我們生活的幕後黑手,一舉剝奪了我們感覺,思考和意志的真實性。我們無可救藥地「按照他人的要求對自己的一切作出規劃,被孤獨感,恐懼感和各種直接威脅著我們的自由,生命和舒適的力量所驅使」;我們欺騙自己找到了為之拚命奮鬥的自我,最後卻發現那隻不過是社會的自我。

金錢,地位,權力,家庭,民族,偶像......支撐起了我們脆弱的生活,依靠這些外在的力量,我們獲得了安全感,當然同時也放棄了自由。但是,「這種安全感只是表面上的,一旦支撐它的那些因素不存在了,安全感也隨之消失」。 可是另一條路也布滿了荊棘,物質上的損失倒是小事,不被人理解的孤獨和不安定的生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坦然接受的。

弗洛姆給出的藥方是投身於自發性的活動,也即愛和創造性活動,在這種積極的自由狀態下,我們按自己內心生活,同時也能感知和世界,他人的緊密聯繫。他覺得藝術家和小孩子是積極自由的典型代表。

但我覺得弗洛姆太過理想化了,要不怎麼會在七十多年後的今天,很多人依舊會迷茫,會不快樂呢?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這就是一個殘酷的選擇題:逃避自由,還是忍受孤獨?而很多人還是會選擇前者,也正常,追尋自由的代價太大,倒不如糊塗一世來得安穩。「為自己而活」這幾個字說得輕巧,真要做到太不容易,所以每個人的選擇我也都能理解。只是可笑人們追尋了那麼久的自由,到頭來仍是鏡花水月。

但希望總是有的,正如弗洛姆說到自發性給我們帶來的歡樂:「我們多數人至少可以在剎那間察覺到我們自身的自發性,而正是在這剎那間,我們獲得了真正的歡樂。」

幸運的是,還有人願意堅持把這一剎那變為永恆。這樣的人從來都不會很多,但有這麼一群人就足夠了。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里一開篇就提出本書要解決一個問題,人在天生渴望自由之外,是否也有一種天生的臣服願望?這種臣服中是否隱含著滿足?其本質如何?一路下來,弗洛姆提到了三種逃避自由的機制,權威主義,破壞欲和機械趨同。他在「機械趨同「提到了幾種「偽自我」,從心理學角度,人認識世界的方式,感覺,知覺,思維,意志等等。那麼,人與外部世界打交道的這個自己是真的自己嗎?

1)偽認知,弗洛姆做了催眠的實驗,將不符合現實真相的事件在催眠過程中植入被試。實驗設定的這個催眠灌輸的認知和現實真相的反差來提醒,人的認知並不一定是你基於事實的認知,可能是一種灌輸到腦子裡的另外的東西。我們被灌輸的媒介很多,教育媒體談話都是;

2)偽思想,弗洛姆舉了個天氣預報的例子,遊客問路人旅遊地的天氣,路人A根據自己的基礎知識(風向溫度濕度)小心謹慎斟酌自己的理由,說出了他思想的結果,告知他對天氣的判斷;路人B說不準,坦誠自己知之甚少;路人C儘管一無所知但相信自己對天氣懂很多,將看來的天氣預報當成自己的看法告訴了遊客,並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認定那是他自己的觀點。我們不乏路人C, 因為「覺得自己應該有自己的觀點,在此想法的強迫下,忘記了自己只不過在重複另外某個權威的觀點」,在博物館裡看到一副名畫,讀到一本名著,去往一個旅遊地時,我們會根據別人(大眾的,或者權威)的評論(儘管我們實地看到了)來確定我們的判斷(很多情況下可能是無意識的),並非以我們的 實際經驗,慾望和知識作為基礎做出判斷的自然結果。我們怕什麼呢? 怕不準確,怕被人看出了無知?所以弗洛姆說,「關鍵不在於思想是什麼,而在於如何思想」,原創思想注重思想的過程,而偽思想注重於他的初始願望與思想結果的一致性,我表現了我的「有知」即可,至於知的啥,不重要。

3)偽情緒,在聚會上你快樂洒脫放聲大笑,可是一出這個場所,便是深深的悲哀和絕望。你的笑聲里隱含著聚會中對事業和婚姻的間接目的,隱含著對自己這種情緒錯位的羞恥感,對自己表現是否好壞的焦慮。

4)偽願望,在傳統、責任或明顯的壓力下,我們迫於將自己的期望與別人的要求保持一致,直到很自然的認為,這個願望就是自己的願望無疑。有時候即使是孩子,你問他願不願意上那些勞什子的學,他沒準也會告訴你,他願意。因為成人期待他的願意。

最後,弗洛姆說「偽活動取代思想、感覺和願望的原始活動,最終導致偽自我取代原始自我。原始自我是精神活動的原動力,偽自我這個代理,打著自我的旗號,卻代表著人被他人期望所扮演的那個角色。。。大多數人的原始自我都完全被偽自我窒息了。自我有時會出現在夢裡,幻想中,或者酒醉時,此時人會有多年未曾經歷到的感覺與思想。」

有意識的「偽」沒什麼好說的,潛意識的「偽」還是挺有意思的。日子久了,信息多了,人懶了,面子薄了,大家都這樣了,聽話了,乖了,自己就離自己遠了。

(微信公眾號 Psychology_CJ)


平靜,安心。
會因為知道自己為什麼空虛、為什麼焦慮,為什麼無聊而感到慶幸。
不覺得自己會奮發圖強,也不會要求自己努力向上。這本書,不是拿來勵志的,但可以安撫躁動。其實,人是註定要為自由而受苦受難的。無論是靠近文明,靠近集體,靠近社會去獲取溫暖和安全感,還是貼近自然,回歸本心,遠離塵囂來撫慰心靈和磨滅躁動。這些都是人生的選擇,不悲不喜,不可悲也不可喜。
一本書後,就是能夠站在更高的地方看我們與世界的關係。感覺自己很滄海一粟,卻又是撬動世界的支點。


1.通篇來看,這本書里弗洛姆都在對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進行調和,同時強調人的社會性。
2.深受尼採的權力意志學說的影響
3.在逃避的心裡機構里,強調擺脫孤立和無權力的焦慮是作為個體逃避自由的核心動機所在,極權主義、破壞性、機械趨同,都是個體尋求自由的手段。
4.人類的自由從積極意義來看,是在於獲得人性尊嚴及個人力量,即自我實現的需要。
5.自由的意義是動態變化的,從中世紀宗教改革到現代社會,除去宗教、經濟、社會等外部因素,仍有諸多內在因素阻礙了我們對於自由的認識,但是都伴隨著個人的孤寂感和和無力可施的苦悶。
6.絕大部分人選擇舍己的自動適應來調和自己與世界的矛盾,即完全去個性化、滿足他人期望,變得和他人完全一樣,藉以消除對於孤立和無權力的恐懼感和焦慮感。在《生命不可承受之輕》里,米蘭·昆德拉想要表達的媚俗也與此相通,「媚俗一旦失去其專橫的權力,它就像人類的任何一個弱點一樣令人心動。因為我們中沒有一個是超人,不可能擺脫媚俗。不管我們心中對它如何蔑視,媚俗總是人類境況的組成部分。」雖然昆德拉把媚俗超越極權與從眾,並且上升到一種「正當合法」的行為。但是究其本質,想要作為一個擁有獨立意志的人活著是多麼困難!
7.我們主觀上以為是我們自己的東西,包括希望、感覺、思想和器官感覺,都有可能是外界加諸於我們的(如催眠的暗示)。這也意味著,同時我們在順從權威的時候,也會以自己的思想加工,虛偽地欺騙自己這是自己思考的結果。
8在現代社會裡,我們也會不自覺的應用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的ABC理論(諮詢心理學中合理情緒療法重要的理論基礎),我們對被施加壓力行為A(activating event )以及結果C(consequence)的無力感轉嫁到信念B(belief)上,即通過認知的自我調整以達到行為及後果的合理化。從這個角度講,極權主義里被虐待狂對於虐待狂的依賴和認可、虛偽的思考,都是我們掩蓋行為真正的動機並將之合理化(即調和願望與現實)的過程。
9.喪失自我使得我們過分迎合他人期望,自動與他人同一化,這種互相促進的循環中,我們往往選擇服從新的權威,因為新的權威給予安全感並解除自我價值的懷疑。
10.我們逃避的不是自由,而是自由帶來的孤獨、懷疑與不安,為了尋求安全感,我們選擇被束縛,選擇逃避自由,但是這種安全感誕生於虛幻的自由意志,在自由與束縛的不斷交替中,本身是不堪一擊的。
11.匿名權威照顧了我們自以為的「自由意志」,免於我們對強迫性命令的執行,但是這種隱藏的不對等關係說服力更強,對於我們的自由危害更大。
12.唯有當我們有能力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時,表達我們想法的權力才有價值。唯有當內在的心理情況能使我們可以確定我們自己的個人地位,不受外在權威控制的自由,才能成為一項永恆的收穫。
13對於批判性思考的扼殺帶來的後果一是對於接觸的任何事情都抱有懷疑和譏誚的態度;二是幼稚地相信權威人士的話。這兩種態度是現代人的常見典型,結果都使得我們沒有勇氣自己去思考,自己做決定。比如早些年的雞湯浪潮和現在的反雞湯浪潮,大部分人都是覺得別人覺得雞湯有毒/有用,自己也媚俗地選擇陣營,缺少自己批判性地看待問題的習慣。比如資歷尚淺者教導人生哲理的常態以及發現雞湯表達的道理亦難以擺脫生活的孤獨和無權力感帶來的「幻滅」感(參加見伊坂幸太郎《死神的精確度》)
14.現代人在幻覺下生活,我們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獲得我們所要的,而大多數人從未懷疑這種行為的前提:即我們是否確知我們真正的需要。我們很難停下來想想,我們追求的目標,是不是我們想要的。
15.人們難以認清我們的希望,不是真正地屬於我們自己的,而是外界加諸於我們的。在現代史的過程中,教會的權威由國家的權威而代之,國家的權威又由良知的權威而代之,如今,良知的權威又由普通常識及輿論的匿名權威而代之。我們不曉得,我們已成為一種新的權威的犧牲者,在自由意志動物的幻想下生活著。
16.獲得自由的方法,是自我的實現,是發揮自己的個性-「積極性的自由在於整個而完整的人格的自發活動」。自發性活動是自我的自由活動,出於自由意志的活動。
17.我們最感到羞恥的事情莫過於,我們所作所為不是我們自己想做想為的,而最令感到驕傲和快樂的則是,我們所作所為是發自內心的。
18.活動的經驗是唯一能給予我們真正快樂的滿足感,然而現代文化中我們更強調事情的結果而不是過程,因此一旦我們自以為捕捉到幻覺似的成功時,我們就立馬開始厭倦。
19.在獨特的個人自我之上,沒有更高的權力,人是他的生活中心與目的;人類特有個性的成長與實現是未知的目的,絕不可拿其他假定更具尊敬的目的來取代此目的。
20.主觀的快樂經驗並非一定是衡量某種行為價值的標準。比如被虐待狂。
21.真正的理想的定義是:任何可以促進自我成長、自由與幸福的目標。也唯有在一個社會中-個人生長與幸福-是文化的目標,個人不必屈服外在的權威,也不必受外在權威的利用,以及,他的良知和理想是真正屬於他的,唯有在這樣的一個民主社會中,自由才會真正地實現。
22.民主制度和法西斯主義的區別在於,民主制度是一種創造經濟、政治及文化的條件,以便可以充分發展個人的制度。法西斯主義則是強迫個人服從外在目標,減弱個人個性的發展。


直抵「逃避」靈魂,破解「自由」真相||《逃避自由》

1

《逃避自由》是著名的德裔美籍心理學家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的社會心理學名著,出版於1941年。作者寫這本書的初衷,是出於對二戰期間德、意法西斯極權主義盛行的疑惑,即:一戰以後,西方已建立民主政治體制,為什麼人們還會對希特勒這樣的納粹領袖狂熱臣服並趨之若鶩?

圖:網路

作者按照下面的邏輯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

首先,沒有爭議的是,人類的近代歷史演進過程,是人的個體化和自由不斷加深的過程。

作者重點關注沒有「個人意識」的歐洲中世紀。在這個時期,每個人一出生就被賦予特定的社會角色,社會等級即先天註定的自然等級,人在社會體系中按照經濟地位限定的範圍活動,並通過教會與上帝聯接,獲得意識上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而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一方面,進步性的摧毀了中世紀的社會結構,喚醒了人的自我意識,使個人獨自面對上帝,為世俗活動的個體化做好了心理準備,每個人可以看似自由的選擇生活方式,擺脫了傳統經濟及政治紐帶的束縛;另一方面,隨著精神、經濟兩方面個體化程度的共同加深,個人逐漸意識到必須獨自面對來自富有威脅性的外部世界的競爭和壓力,意識到任何事情都只能依賴自己的努力,個人的微不足道感和無能為力感在加深,最終陷入孤獨和焦慮。

更為關鍵的是,隨著中世紀的結束,資本在社會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並最終確立了以個人活動原則、逐利原則和競爭原則為基本特徵的資本主義經濟。在這個過程中,貧富分化進一步加劇,缺乏安全感、時刻處於焦慮狀態的人們,不得不通過拚命勞動克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

緊接著,作者一針見血的指出,以積累資本為目的的勞動,客觀上對人類的進步意義非凡,主觀上卻使人通過瘋狂的努力工作讓自己逃避焦慮,成為「自己所造機器的僕人」。強迫性的義務感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人們看上去擺脫了外在權力強制,但由內在恐懼引發的強制卻比外在權威更加殘酷。

當個體化成為難以忍受的負擔,為了不被焦慮和微不足道感壓垮,人們只能通過以下兩種常見方式期冀重新獲得安全感:

A、放棄個人完整性,臣服於新式權威,比如納粹主義政府;

B、放棄個人自我,強迫自己接受公認的模式,把自己完全塑造成他人期望,成為機械趨同的「機器人」;

極端情況下,還有另外兩個選項:

C、毀掉他人以免世界再威脅自己,體現為破壞欲;

D、完全從世界上隱退,以便讓世界的威脅感徹底消失,最極端情況下體現為自殺。

因此,終於得到結論:當人類個體化進程所依賴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條件,不能為人積極實現自由發展和個性提供基礎,而人們同時又不得不面對個體化的孤獨和不安全感——所獲得的自由,就等同於缺乏方向與意義的生命。於是人便產生了逃避自由(實質為逃避自由帶來的孤獨、懷疑和不安)的強烈衝動,哪怕以個人自由為代價,哪怕傷害自己或他人,也在所不惜。

2

弗洛姆通過敏銳洞察力和深刻思考、分析得到的結論,在今天看來,仍具有振聾發聵的現實意義。

正如書中所說:「今天,尤其是中產階級,受到壟斷權力及資本強大力量的威脅,這種威脅通過強化個人的孤獨感和微不足道感,對社會中受威脅群體的精神和意識形態產生了重大影響。」

圖:網路

即使這本書當時只是著眼於對二戰法西斯極權威脅的研究,以及對兩次大戰後社會政治現狀的詮釋和批判,我相信,在當下這個社會,絕大多數人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依然會產生十分強烈的代入感。

老實說,這種閱讀的體驗其實並不算愉快,因為它赤裸裸的揭露了真相,而這個真相既殘忍,又難以改變,還必須被動接受。這樣的真相,直接導致這本不足200頁的書籍,我間斷花了兩個月才終於讀完。

在閱讀的時候,我的腦海中總忍不住浮現出這樣一個通過長期艱苦鬥爭,終於擺脫封建皇權幾千年專制和半殖民統治的苦難國家,在經濟建設取得舉世矚目偉大成就的今天,在社會變革面臨前所未有各種矛盾衝擊的今天,在邁入而立或已近不惑、人格日益獨立的所謂精英一代,內心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感全被弗洛姆精確預見的今天,組成她的那些一個個微不足道的個體,為了逃避自由所採取的各種大同小異的方式:

比如臣服於法西斯極權之外的權威——金錢和權力成了人的最大等價物。追求財富的成功,或追求權力的榮光,成為壓倒一切的嗜好。因為「他越覺得自己什麼也不是,便越需要擁有財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渴求權力並不根植於力量而是根植於軟弱。它是個人自我無法獨自一人生活下去的體現,是缺乏真正的力量時欲得到額外力量的垂死掙扎。」

比如不知疲倦的工作,同時始終不能放鬆自己、享受生活——通過內在的強迫性努力緩解對人生和未來的焦慮,獲得些許安心。而這種強迫性的瘋狂和焦慮往往還會影響到對下一代的態度,造就一大堆賺得盆滿缽翻的補習班,一大批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而被迫犧牲童年的小孩,一大幫為了素質教育和精英教育操碎了心的家長。

比如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而錯誤的以為積極行動就是行為自決的證據——其實這只不過是別人的期望,是外界意志的無形強加。上學時想有好成績,工作以後希望出人頭地,全部精力都花在如何實現目標上,但從未對目標本身提出過質疑。萬一偶爾產生了疑惑,多半會立刻打消它們,因為它們太令人煩惱了,於是接著追求自認為是自己想要的願望。

比如合群——通過與他人趨同獲得某些安全,因為如果與眾不同,就會被孤立,而孤立則意味著危險,意味著不可控。

比如麻木——個人的孤立和無能為力感是如此令人恐懼,所以必須讓自己選擇性的忽視它,將它「掩蓋在日復一日的固定活動中,掩蓋在與私人或社會關係中得到的肯定與認可中,掩蓋在事業成功中,掩蓋在任何一種分散這方面注意力的方式中,掩蓋在『娛樂』、『社交』、『升遷』中」。這樣的生活,看上去充實,實則迷茫。

接下來描述的這樣一幅場景,想必很多人可以感同身受:早晨衣冠楚楚擠地鐵,一身臭汗到公司,馬不停蹄開始工作,為完成績效向客戶陪笑臉說好話,為升職加薪向老闆獻殷勤表忠心,午間不忘人模狗樣喝杯咖啡配上旁邊的綠植或多肉自拍發朋友圈秀一下逼格,晚上是例行的加班或應酬,深夜回到家看一眼孩子倒頭就睡,鬧鐘響起又是打雞血的新一天。

只不過,會不會在某個時刻,對著洗手間鏡子中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自己輕輕問一句:你究竟是誰?

3

當然,逃避自由並不是屬於某個國家民眾的專利。放眼全球,從對權威主義的信仰,到由民族主義至民粹主義的演變,再到恐怖極端主義的猖獗,「法西斯分子鼓吹生命的目的便是為『高級』權貴、為領袖或民族共同體而犧牲,便是這種趨勢發展的巔峰」。

弗洛姆為解決這個問題開出了理想化的藥方,即,通過真正的自發活動建立積極自由,投身於真誠的愛和創造性的活動——這需要在一個高度發展的民主社會才可能實現。

在那樣的社會裡,文化的目標就是個人的成長和幸福,生命再不需要通過所謂的成功來證明。

圖:網路

當然,作者也同時指出,「給予所有人積極自由在人類歷史上還從未實現過」,因為缺乏發展真正個人主義的物質基礎:

需要廢除少數人的統治,建立民選且對人民負責任的政府,確保任何人不得挨餓,任何人不得因害怕失業和飢餓而臣服於他人或失去尊嚴。

還需要將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原則從政治擴大到經濟領域,建立為民眾利益服務的經濟制度,使人民不再成為按老闆吩咐行事的「僱員」,激發他們的創造才能,使他們將追求自我價值實現作為工作的意義。

——這樣的理想可以實現嗎?我不知道。

但我相信,即使終能實現,也必將首先經受漫長而艱難的挫折和考驗。

弗洛姆認為,人可以獲得真正幸福的途徑是,追求創造活動這個過程本身,帶給人的滿足體驗。簡單說就是「追求過程而非結果」

然而事實上,鮮見以為顧客提供令人愉悅的食物、而非以追求盈利為首要目的的餐館,鮮見以為讀者提供美好閱讀體驗的作品、而非以追求銷量為首要目的的作家。

那麼,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作為已經被個體化的社會成員中的一份子,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仍然不得不繼續面對無法克服的孤獨和無能為力感,臣服於令人恐懼卻又難以抗拒的權威,或自覺趨同於千篇一律隨大流的思想和行動。

畢竟,堅持自我的代價太大,自由的價值太昂貴,需要具備強大的經濟實力才能承擔得起。在弗洛姆筆下理想化的民主社會建立起來之前,為了建立允許堅持自我的經濟實力,人必須首先追求物質財富,立刻又陷入強迫性努力的死循環。

4

全書對我觸動最深的部分,是對失去真正自我,即憑藉「偽自我」來生存的現象的透徹剖析:

偽感覺——教育常常從早期開始就扼殺人的自發性和真箇性,比方說教導兒童要微笑待人,要熱情,兒童一旦擁有了這些根本不是「他的」習慣,便失去了辨別偽感覺與自發友善的能力。教育未完成的後續也會由社會壓力繼續完成,個人終將變得不帶真實情感去思想和生活,「有情感」反而會成為不健全、不正常的同義詞。然而情感不能完全被扼殺掉,於是電影和流行歌曲把廉價、虛假的多愁善感填塞給成千上萬患真實情感饑渴的顧客們。

偽思想——教育通過要求學生耗費大量精力和時間學習關於事實的知識和信息,通過推廣「真理都是相對的」這個觀念,阻礙人的原創性思維產生,減少人主動思考的慾望。而專家們則通過將諸如心理、經濟、政治、道德等基本問題複雜化,使人們陷入眼花繚亂的數據迷宮,不再相信自己有決策的能力,只能靜等專家來告訴自己怎麼做。這種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人們懷疑、諷刺所有的宣傳品印刷品,另一方面又天真的迷信權威的答案

偽願望——正如前文所說,弄清楚一個人真正想要什麼並不容易,它是人必須解決的最大難題之一。人們往往直接避開這項工作,而將人云亦云的目標裝作自己的追求。表面上一直樂觀進取,潛意識裡則被深深的無力感和痛苦控制。

隨著「偽自我」取代真實自我,人便成為他人期望的反映,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的身份特徵,從而被迫與別人趨同,妄圖通過他人連續不斷的贊同和認可,尋找自己的存在感。然而要真正認清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它與權威主義的問題密切相關。

要知道,雖然人的個體已經從教會、國家、領袖等舊式公開權威中解放出來,然而以倫理、道德、職責、義務、常識、輿論之類的名目偽裝的新式內在權威,卻比那些舊式公開權威能更有效的控制人的意識——就如同遭受看不見的敵人攻擊,毫無還手之力!個人會覺得這些命令都是自己給的,他怎能反抗自己?

圖:網路

當生活陷入日復一日的麻木,當我們必須依靠戴著面具才能生活,當我們最終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當我們認為責任感的壓力已經大到自己無法抵抗,當我們以犧牲自我的完整性為代價,讓自己變得看上去「正常」——不過分悲傷、憤怒,也不興奮,不再有濃烈的熾熱的情緒……我們終於變得成熟了,懂事了。我們最終適應了社會,也出賣了自己。

最後,我認為有必要將本書中使自己多次陷入沉思的一些句子摘抄在此,以表達對這位智慧、正直、真誠的人本主義哲學家的無上敬意:

「表達我們思想的權利,只有在我們能夠擁有自己的思想時才有意義。」

「人的批判思維往往很早便開始受到壓抑,因為人沒有希望保持它,即使保持了它,也會很危險。」

「無論我們意識到與否,最大的恥辱莫過於我們不是我們自己,最大的自豪和幸福莫過於思考、感覺和說出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

「生命只有一種意義:生存活動本身。」

必須承認,《逃避自由》是一本很特別的書,在閱讀的過程中,它引導我反覆陷入長時間的痛苦思索——雖然這無法解決任何實際問題,但卻能將我從「偽思想」中喚醒,督促靜下心來面對、檢視自身,哪怕僅局限於閱讀的短暫片刻。

它打開了一扇窗,讓我有慾望去體驗自發的真正的思考的意義和價值。

「我們多數人至少可以在瞬間察覺到我們自身的自發性,這也正是我們真正幸福的時刻。」

————————————

聲明:謝絕任何未經授權的轉載;謝絕先轉載後補申請授權;對不自重者將一追到底。


渴求權力並不植根於力量而是植根於軟弱,它是個人自我無法獨活下去的體現,是缺乏真正的力量時欲得到額外力量的垂死掙扎。
自卑感與軟弱感的根源在於,無力自發活動,無法表達真感覺和思想,其結果必然是用偽自我取代他人和自我,無論我們意識到與否,最大的恥辱莫過於我們不是我們自己,最大的自豪與幸福莫過於思考,感覺和說出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

「或許世上幾乎所有人都不追求什麼自由,不過是自以為追求罷了,一切都是幻想,假如真給予自由,人們十有八九不知所措,這點記住好了,人們實際上喜歡不自由。」《海邊的卡夫卡》


只有我覺得這本書的翻譯有點爛么?


明白了很多我們固執的行為,原來是出自自己深刻的無安全感。人們應該學會接受自身相反兩極的力量,但是學會升華它們,使得自我實現和超越成為可能。


雖然逃避自由出版得比較早1941年,但是他另一本書1962年版《在幻想鎖鏈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內容會相對來說更淺顯易懂些。
讀完後者,再回過頭去看《逃避自由》,我反而覺得這樣更容易懂些。


自由的代價很高,要求更高,絕大多數普通人達不到自由的條件。所以當自由與自身能力不匹配的時候很難承擔自由的代價,所以人類會重新走到壓迫、焦慮、規則去,會逃避自由。自由是個好東西,可是既然自身沒有擁有這份能力,那為什麼還要給我覺醒的意識呢?這樣的痛苦遠勝於規則的束縛,所以會逃避自由。如果我不得不戴著鐐銬跳舞,很有可能是我控制不住身輕如燕的自己……


自由是不會有的

自由跟大概跟永動機一個性質。我告訴你它長什麼樣子,你一一對號入座,然後發現根本做不到。大概就是聽過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的狀態。

我會幻想把一個人丟到深山老林里去,把他的概念全部打碎,只剩下簡單的生存技能,看他怎麼活。給他所謂的絕對的自由,無所謂積極或消極的自由。他不用跟任何人來往,不用聽取任何權威意見,就一個人在沒有任何同類和能與之產生情感交流的生物的地方活著。我就想要看看他會活成什麼樣子。在他不知道什麼叫自由和束縛的情況下,他的所謂自我,所謂自發性,所謂的個人長什麼樣子。

這本書有一件事很糟糕,它一邊問我我是誰,說我以為的我是別人期待的我,說精神病醫生把不與「正常」個人的傳統人格模式保持一致的人格特質或人格類型斥責為「幼稚」或者「神經病」是很危險的,因為沒有人能反擊「科學」,卻一邊說積極的自由在於全面完整的人格的自發活動。你他媽的,在我接受了這個世界那麼多概念之後,我怎麼知道我自發性是我的自發性。這根本就是一個沒有辦法走出去的懷疑圈。你要麼不要引誘起讀者的自我懷疑,要麼給一個完整的解決辦法呀,這些哲學家怎麼不解決問題凈是製造問題

我不是在說在人群里沒有自由,我是在說那麼純粹、絕對的自由稍縱即逝,它沒有辦法持續,因為走到大街上到處都是你要或主動臣服或被動屈服的對象。

最後,你覺得你自由,你就是自由,誰說的都不作數。你開心就好,不要追究這個概念是哪兒來的,它來了就來了,它在了就讓它在著吧。

這本書一直讓我想起《惶然錄》和《烏合之眾》。我看《惶然錄》學到的影響我最深的道理是,自由是不會有的。佩索阿說,自由就算給了你你也不敢要,因為人類自始至終都是生活的奴隸。他還說,問題從來不在空氣質量,問題出在肺。
#11


看完這本書很久了,但還是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弗洛姆說的所謂逃避自由與獨立的關係。弗洛姆的心理理論契合答主的經歷。因為想要追求獨立和積極的自主,而選擇拜讀這本書,同樣的心理書籍也推薦弗洛姆《愛的藝術》。最後,雖然沒有獲得獨立自主。推薦給想要了解自己的人吧。
附上它的一部分:「我們討論的主題將緊緊圍繞本書的主題:即人從人與自然的原始一體狀態中獲得的自由愈多,愈成為一個「個人」,他就無從選擇,只有在自發之愛與生產勞動中與世界相連,或者尋求一種破壞其自由及個人自我完整之類的紐帶與社會相連,以確保安全。」
無疑我們都需要擁有愛的能力,方能自由。


其實吧,這裡有一個基因的問題。我們的文化基因說起來是道家,法家和儒家只是工具,而不是內核。道家說個什麼事?就是沒有意志的自由啊,自然而然。儒法則是沒有自由的意志,意志完全是外來的;一個人在儒法體系里,意志的極限就是酷吏,沒有其他意志發揮的餘地。
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承不承認個人自己的意志?其實細細考察起來,我們個人的意志少的可憐;個人的意志沒有善惡之分,就是個人的生命力。我們的基因告訴我們,自己的意志要麼是沒有(道家),我們只是自然體系的一部分;要麼是外來的,比如給了名分的道德體系和社會體系。如果強調意志會怎麼樣?在基因的慣性下,很自然的就是你這個意志要以給予你意志的道德體系、社會體系為敵,不可調和。一個老好人就是不表現出慾望。
弗洛姆的書,是西方的舶來品。他們鼓勵自由意志,自然要研究自由的意志是個什麼樣,討論它的極限、範圍和容易誤解的地方。比如,你覺得安穩的時候,比如給了你名分,就擁有了全部意義,這是虛假的,是拋棄自由的行為。自由就是自己去面對不確定性,而不是讓體系或者他人代勞。比如下班回家,你想的是什麼?一天工作累的很,什麼都不幹?還是,想干點什麼?其實這是自律的一種表現,什麼自律呢?就是對自由本身有意識,這樣一種自律。有有自由的意識,更多的是意識到自己是誰,一種主體意識,因為意識到自己是誰,自然要去探索邊界。
但是自由本身這種意識,是要有代價的。一般人覺得有的吃有的穿,也就夠了,不必時刻意識到自己是誰。言外之意就是,只有到了缺衣少食的時候,才會想起自己是一個人,有動物屬性。快樂,也是分層次的,大部分人的快樂,都不在乎自由,也就是喜歡伸張動物屬性那一部分。
強調赤子,也就是天然如此,你生而如此,也就有了一個虛幻的概念,這是民族自豪的根源。一直落後的人,到了領先的時候,其實應該拋棄這種想法;以前是你行我也行,現在已經是我行,我看你行不行。但是我們文化的基因要給你加上這部分,外來的意志,它自證其合理性,在沒有對立面或者對立面換了的時候,是不穩定的。



前排大佬怎麼都在概括書的內容,不是寫感想嗎?個人感想只有,弗洛姆是個拽哥,很想了解他的具體生平,百科個坑貨只寫他的知識理論體系。他的書我沒辦法給別人概括,只能照搬原文,因為境界差太多了


得到自由的同時,也失去了安全感和歸屬感,孰輕孰重,看個體的感受


一個失去自由了心理學家的升華


推薦閱讀:

@李松蔚 自體心理學是精神分析中的一種么?地位怎麼樣?為什麼很少聽到?煩請告知。多謝!!?
為什麼拉康被精神分析協會除名?
精神分析對病人的治療有什麼用?
是否在任何情況下,咨客對心理諮詢師產生的愛慕都要歸為移情?
經常把吃的東西吐出來,是心理問題嗎?

TAG:人性 | 精神分析 | 自由 | 艾瑞克·弗洛姆 | 逃避自由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