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育競技的舉國體制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當今中國體育還需要「舉國體制」嗎?》

一、計劃經濟的餘暉


奧運會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關於是否還要延續競技體育的「舉國體制」這一話題又一次地熱議起來。不過看網上的討論不外乎「納稅人的錢啊」「運動員自由發展啊」「市場機制決定啊」這些老生常談的論調。我想從另外一些角度來談一談舉國體制的存廢問題。


我國的競技體育發展模式,也就是所謂的「舉國體制」,產生於計劃經濟時代,並在學習和借鑒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發展競技體育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那個時候我們並沒有「舉國體制」這種說法,因為計劃經濟體制下,各行各業都是這樣運行的。「舉國體制」這個詞是西方媒體發明的,因為蘇聯、東德等社會主義國家在奧運會上的長期強勢,他們提出「舉國體制」這種說法,一來是跟他們「市場培養運動員」的體系作區分;二來也是自我安慰一下,大致意思是我們奧運會搞不過你主要是因為我們根本不care這種事,不像你們社會主義佬們要用這種畸形的體制去培養運動員。


從84年開始,中國體育作為一股重要力量登上了奧運舞台,更在近十年來成為了美國在奧運會上最大的競爭對手,「舉國體制」這個帽子是逃不掉了。不過雖然有西方話語權下酸溜溜的成分在,我們官方也承認了「舉國體制」的這個說法,按照政府報告中的定義,舉國體制是「中國體育事業在一定時期內,為了一定的目標與需要,能夠有效地統一集中國家的力量,使某些方面迅速提高的體育發展機制及相應的一套組織機構等。」隨著2001年申奧成功,舉國體制更是被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2002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以新世紀我國在奧運會等重大國際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為目標,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持和完善舉國體制」。

正如上文所說,我國競技體育的「舉國體制」產生於計劃經濟年代,具有鮮明的計劃經濟特性。具體表現在體育發展資金來源上高度依賴於計劃手段和政府財政投入。在「舉國體制」下,中央與各級政府通過財政預算和財政撥款對體育發展提供各級體育部門的行政經費和人員工資福利、國家與省市兩級專業運動隊的訓練比賽經費及運動員薪金福利、體育訓練比賽場館建設經費等等。


同時,最為重要的是這個規定,這從計劃經濟年代一直保留至今:「凡自學校、農村或社會上正式參加到省、市、自治區優秀運動隊的運動員,自進入優秀運動隊之日起即算為參加工作,成為國家正式職工與國家職工享受同樣待遇」。這就造成中國的「優秀運動隊的運動員」既非一般的業餘運動員,也非西方國家的職業運動員,而是成為一類享受國家職工待遇、行政關係、戶口檔案、工資關係隸屬行政單位,以及勞保、福利、獎勵以及國家給予的其他物質待遇的特殊職業群體。

不要小看這一條,這意味著,這是社會的另一條上升渠道,為某些擁有良好身體素質或是肯下功夫苦練的底層群體提供了階級晉陞的機會。


就拿我國奧運會的傳統優勢項目來看,除了乒乓球這個更多的是「國球」和當年的政治因素起推動力,其他的如舉重、跳水、體操,是可以靠「吃苦」「從小訓練」「大量重複性練習」等因素是可以起決定性作用的。

(註:跳水算在游泳項目中)

普遍來看,山區、農村的孩子們,身體素質普遍優於腦力,這不是歧視,一來他們從小干農活、參加體力勞動,有良好的基礎,二來他們的父母文化水平程度都不高,農村教育資源也非常匱乏,根本無法在應試考試中與城市的孩子們一較高下。因此,「舉國體制」為他們提供了一條可供選擇的上升渠道。縱使數量非常稀少,但意義不容忽視。


隨便舉幾個例子,08年奧運會為祖國奪得首金的女子舉重冠軍陳燮霞,父母竟都是廣州番禺農村的農民。1992年9歲的陳燮霞被番禺業餘體校選中,為省2塊錢路費,其父從大坳村騎20公里自行車,把女兒送到體校。


本次奧運會的中國女子體操選手商春松,出生在湖南永順縣山區,上面有一失明哥哥,父母是建築工地的木工。她從小背負家庭重擔,十歲開始賺錢(主要是體操隊給的補貼),工資全交給母親。

北京奧運會上未滿18歲的湖南籍小將龍清泉一舉奪得男子56公斤級冠軍,並打破了抓舉和總成績的世界青年紀錄。家居湘西村寨里的龍清泉一家卻靠父親殺豬賣肉生活,龍清泉是邊訓練邊撿廢瓶賣謀生。


當年陳若琳的搭檔,女子雙人十米台的決賽奧運冠軍得主之一王鑫,其父母竟都是下崗工人,靠在漢口黃石路夜市擺地攤為生,房子小的只有24平米。小王鑫每次從少兒體校放假回家,都會跟著父母一起擺攤。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如果不是基層體校選拔了他們,如果不是運動隊會給運動員一定的生活補助,怎麼指望這些窮人家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靠好好學習走高考這條路?至少在我老家,一個村子裡讀完九年義務教育的都屈指可數,小小年紀就被父母拉去幫農活或者早早打工了。


一直以來,網路上都有一種「神化高考」的輿論趨勢,認為高考絕對公平、給所有人提供了機會,我一直對此持批判態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我幾個月前寫的關於高考的文章《高考,社會公平最後的遮羞布和致幻劑》。縱使高考能夠提供行之有效的篩選與競爭,但其僵化的應試模式也並非一種萬全之策和理想的選擇。高考有利於哪些人?——適合與「應試」的那些人。他並不一定付出了多少努力,但是大腦構造就是適合考試、會考試,我們可以看眾多關於高考狀元豐富的課餘生活、打遊戲看動漫之類的新聞報道。作為社會重要的上升渠道,我認為僅僅以「應試能力」而劃分,是不公平的,我們需要多元化的選拔手段。而「舉國體制」下對競技體育運動員的選拔,恰恰就是多元化的社會上升通道之一,縱使佔得分量很小,卻不容忽視。


我們的視角只是停留在「舉國體制」的上層,看到的是這種體製為我們獲得了多少塊金牌、增加了多少民族自豪感,但是我認為,這個體制更重要的意義是在下層,為眾多窮苦孩子提供了一種有效的上升渠道——即便達不到摘金奪銀的最頂層階級,但是依然能通過體育實現不錯的階級晉陞(比如從山區農民成為國家職工)。我們的社會能夠有除高考外多元化的上升渠道,是非常有意義的。


哈佛大學有一個著名的聲明:「……成績和考試分數從來都不是錄取的唯一標準。如果學術上的卓越成就是唯一的或佔主導性的標準,那麼哈佛學院就將失去很多活力和理智上的卓越成就……給所有學生提供的教育背景的品質也會受損……學生來自於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和馬塞諸塞州,城市居民和農場小夥子,小提琴家、畫家和足球運動員,生物學家、歷史學家和古典學者,有潛力的證券經紀人、學者和政客……教育的目的在於促進多樣性。」仔細體會一下這句話:「教育的目的在於促進多樣性。」

「舉國體制」還有一個很「計劃經濟」的特色就是——會通過出讓少數行業中卓越者的利益,來反哺行業中的平凡者。不要以為舉國體制中國家隊所有的花銷都是來自於稅收,還有相當一部分來源於最頂尖運動員的而商業收入。比如劉翔從2004年奧運會開始,先後代理過安利紐崔萊、維薩(VISA)卡、伊利、耐克、中國交通銀行、聯想、中國郵政、元太、奧康鞋業、杉杉服飾、雙錢、升達、白沙和中國移動通信的廣告。但是不一定他自己就願意接這些廣告,劉翔沒有經紀人,他的商業開發一直是由中國田協全權負責管理。根據中國田協在2007年對外公布的關於劉翔廣告收入的分配原則,劉翔可以拿到全部收入的一半,教練孫海平可以拿到15%,另外培養運動員的地方體育局能夠獲得其中的20%,剩下15%則屬於中國田協所有。這個分配原則也是參照國家體育總局的相關規定製定出來的。


每一個細分的項目都有優秀運動員商業開發的規定,再比如《國家游泳隊在役運動員從事廣告經營,社會活動的管理辦法》,在役運動員不得單方面與商業推廣單位及企業簽訂協議。不過,國家隊在簽約代言方面對明星運動員有特殊政策,並保證其待遇,游泳中心也參與分成。


是不是有一種「劫富濟貧」的感覺,在如今貧富差距愈演愈烈、兩極分化加劇的社會,「舉國體制」這種「國家培養運動員——選拔和支持優秀運動員——優秀運動員反哺普通運動員」模式,我認為是有不小借鑒意義的。

二、市場經濟的衝擊


隨著改革開放之後市場經濟改革的持續深入,計劃經濟對我們當今經濟生活、社會生活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是還是有一些「保留地」的,而我們作為普通老百姓,依然享受著這些計劃經濟餘暉帶來的福利。現今最大的三塊保留地是——教育、體育、醫療,恰好就是當年一起並稱的「文體衛」。在這其中,教育受到的市場衝擊最小,醫療衛生產業受到的衝擊最大,體育居中。中國的基礎教育建設在全世界都是最輝煌、最卓有成效的,這一點毋庸置疑。相比於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富人可以去條件優越的貴族學校、私立學校,窮人只能就讀群毆、搶劫、吸毒、濫交泛濫的社區公立學校,所謂「輸在起跑線上」就是一個投胎技術的問題。相比來看中國的「普世教育」實在是可愛得多了(最關鍵的是,有錢人都把子女送出國啦!)。至於醫療行業,在國外也是有錢人享受優質的私立醫院,沒錢的就自求多福吧,所謂「免費醫療」的神話大概就是發燒四十多度你還得排隊個三五天才能見到醫生。而我國,作為世界範圍內可能僅次於古巴的優秀「普世醫療」體系,目前由於老齡化壓力趨大,國家和社保對於醫院的支持漸漸不夠力了,許多公立醫院都開始了自負盈虧政策,這樣高昂的診療費、檢查費難免要轉嫁到患者身上,這也是醫患矛盾加劇的原因之一。之前寫過一篇關於醫療的文章最後的醫學生 - 人間正道是滄桑 - 知乎專欄,可以體驗一下什麼叫做「計劃經濟餘暉」。所以面對市場的衝擊教育最小、醫療最大,而體育行業所面臨的,與它們兩者又有所不同。


作為計劃經濟下的遺留產物,如今的「舉國體制」遭受的種種質疑與危機也在情理之中。人們對於「舉國體制」的質疑集中在如體育事業在資金上對國家和政府的嚴重依賴,抑制了社會辦體育的積極性,造成吃大鍋飯的現象,體育事業缺乏自我造血功能,發展要求與資金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這些矛盾點都已經充分討論過很多了,我來說點別的,比如:市場經濟是不講情面的,比如「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那群富人,不願意帶一帶那幫窮兄弟怎麼辦。


「商業收益國家參與分成」這件事,許多最頂尖的運動員心裡是犯嘀咕的。當年田亮就找了自己的經濟人,拉著郭晶晶做了不少代言拍了不少廣告,後來游泳中心追責,郭晶晶老實認錯上繳廣告收入,田亮死硬於是就從此退出國家隊了。

再比如寧澤濤,蒙牛旗下籤下了國家游泳隊的集體廣告和寧澤濤的個人廣告代言,但是寧澤濤扭頭有給伊利拍了廣告。於是游泳中心嚴厲警告,然而寧澤濤先是以罷練作為要挾,缺席了近一個月的訓練不下水,隨後遞交了退役申請。


非常有趣的,我再來講一個類似的故事:在市場經濟衝擊下完全改變的影視娛樂業。我看過一個郭蘭英的採訪,郭奶奶作為相當長時間國內演唱界的一姐,回憶自己當年表演一次只有五毛錢工資,後來慢慢加到了兩塊、五塊,到八十年代末也只有二十。跟現在明星演員動輒七八位數的出場費不可同日而語,而且就算影響力的話那個時候舉國上下沒有不知道郭蘭英的,現在你問問父母認不認識那幾個小鮮肉?跟體育中的最頂尖運動員一樣,這也是計劃經濟的一個特色,這也是為什麼當年能出那麼多影視精品——因為可以不考慮市場,只考慮藝術,一切有國家買單。


比如史詩級動畫片《大鬧天宮》,上海製片廠做完了之後國家是按照分鐘數收購的,第一受益有保障,第二反正全國都那樣也不可能有一夜暴富的想法,第三再加上老一輩文藝工作者對於藝術精益求精的情懷,就註定了我不需要為商業考慮只需要在藝術上、質量上做到最好就OK 了。再比如說像《三國演義》,能夠聚集當時全國在內幾乎所有的一線演員、編劇、製作人員,像唐國強、鮑國安等等這些「腕兒」,你現在要想把他們聚在一起也只有同樣靠行政力量的《建國偉業》。市場經濟下難免就要面對市場的局限性,比如我隨便找一個明星拍個屎一樣的片子餵給觀眾,照樣有人願意吃,照樣能賺的盆滿缽滿,那我為什麼要認真做質量呢。像一些超級大爛片如甄子丹的《大鬧天宮》、《富春山居圖》、《封神傳奇》之流,真是提起來就來氣。


《西遊記》幕後拍攝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我就不細說了,演員有多麼拼、條件有多麼苦、製作人員對於影片質量有多麼執著。我說一點非常有意思的事請,《西遊記》大火之後劇組紛紛「走穴」,「走穴」就是體制內的演員依靠知名度參加商業活動,在當時屬於不允許但是也沒人管的狀態,畢竟演員工資那麼低,大家都可以理解。當時師徒四人與因為經常偷偷請病假「走穴」經常被楊潔導演批評,最後他們四人背後動作將她踢出了前往新加坡表演團隊,楊潔導演心寒至極,甚至說出了「十年不看西遊記」的氣話。

(來自《楊潔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難》)


市場經濟好不好,當然好,效率高、收益大、運行便捷,有人提出用市場導向取代舉國體制,理由也是非常充分的,就用優秀運動員的高商業價值保障自己的訓練和生活,國家也省事、運動員也高興。但是我有一個問題,在逐利的純商業操作下,最頂尖的運動員無疑會得到最大的商業開發,但是逐利的商人們會不會用相當部分的收益去在山區、縣城建體校,會不會從小就大規模的培養前途並不明朗的農村苗子,對於不那麼優秀的普通運動員是否能有現在國家的支持力度,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我為什麼在這個事情上廢話了這麼多,因為我認為這不只是在體育或影視領域,當我們在經濟社會生活中面臨著效率與公平的矛盾、先富與後窮的矛盾,這些事情都可以以小見大,具有參考價值。


三、上升渠道的意義


競技體育作為窮人重要的上升通道,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如此的。比如巴西的貧民窟里光腳踢球的孩子們,都是在幻象者成為第二個羅納爾多改變人生。然而很遺憾的是,巴西沒有我們的舉國體制,巴西沒有眾多的基層體校、縣市體委能夠給這些貧民窟的孩子們以經濟保障,畢竟羅納爾多也就那麼三四個,絕大多數都是「泯然眾人」的群體。但是這些「泯然眾人」的群體基本生活無法保障,就會成為社會動亂的土壤。


這次里約奧運會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巴西的治安是多麼的不堪。而這些不穩定因素的根源,就是貧窮。暗無天日的貧窮、令人窒息的貧窮、無法擺脫的貧窮。對於巴西的統治階級來說,他們沒有任何動力去改變貧民窟中的現狀,我可以享受著昂貴的私人保安帶來的安全,而那些像狗一樣的窮人,給他們槍支和毒品,他們自然就會在自相殘殺中無限的內耗。萬一我要稍微改善一下他們的環境,萬一他們出了幾個有頭腦的人,萬一這些人裡面有一個切格瓦拉,怎麼辦,那是要革我的命的啊。


推薦一部經典電影,就是講里約熱內盧貧民窟的《上帝之城》。本片導演費爾南多·梅里爾斯,正是里約奧運會開幕式的創意導演。

「上帝之城」,是政府為了引導貧民遷徙而起的名字。也正是這個名字,讓整部電影滿滿地充斥著諷刺的意為。

具體影片內容就不講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看看本來或珍視親情、或有珍惜的愛人、或有虔誠的信仰的年輕人們,是怎樣被貧窮一點一點打垮、一點一點吞噬的,並最終在毒品、槍支與自相殘殺中成為腐爛的臭泥。


同樣,眾所周知的,由於歷史、社會的種種原因,美國的少數民族裔一直都是治安的不穩定因素。縱使美國在體育選拔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體系,但是我認為,如果參考我們社會主義光芒下的「舉國體制」,能讓洛杉磯街頭沖著過往行人丟石子的黑人哥哥們去體校散發一下多餘的荷爾蒙,這樣的投入比昂貴的治安經費,是不是更治標治本一些?


所以說,競技體育依然只是為很少數的底層人民提供了改變命運的機會,而「舉國體制」可以將這種機會擴大化,讓不那麼具有頂尖天賦的人,依然能夠享有一小部分的利益。這在我們當今社會不啻為一種有意義的實驗。

四、「快樂價值」


英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叫做傑里米·邊沁,他創立了功利主義學說。功利主義認為,快樂和痛苦都是可以具化衡量的,而作為一個理性決策人的決策,就是要使快樂最大化。


說通俗點,你微信搶紅包,搶到0.01、搶到6.66、或者搶到200的大包,肯定快樂程度不一樣吧。最普遍的將快樂情感具化的標準就是貨幣。那麼我們來看看「舉國體制」,都詬病它花納稅人的錢,那麼大概花了多少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2015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決算表》,體育事業總預算392.57億,實際決算356.48億。刨去體育場館、群眾體育、其他支出,真真正正「舉國體制」競技體育的花費是140億元左右。

(數據來源:2015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決算表National General Public Budget Expenditure)


140億元,平均每人也就十塊錢。想像一下,每年發個十塊錢的紅包,就能看到各路高水平選手精彩競技,就能在每四年分享三十幾次的奪金快感,就能在網上看到各種豐富的段子、八卦、表情包,是不是划算每個人心裡有數。反正就我來看,現在隨便去一個網咖十塊錢都玩不了一個小時,捐了支持我國體育事業沒有任何意見。更何況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次奧運會能夠獲得的「快樂價值」遠遠高於收一個十塊錢紅包的感受,至少我看微博朋友圈大家high的程度來看,怎麼都像是領了幾個200塊錢的大包。所以說,這筆錢花的是有效率的,是物超所值的,是能夠滿足快樂最大化原則的。


就拿我姥爺說,平時娛樂活動也就是打打太極拳、看看抗戰神劇、整理一下早年的論文,現在有個奧運會看得可來勁呢。看跳水比賽哎呀真漂亮,哎呀真整齊,賞心悅目。我身邊的人,就算不關心體育運動,但是看社交網路各種段子各種搞笑內涵文也是看得津津有味,什麼洪荒之力啊,什麼大魔王啊,什麼空口驗尿啊,這些都是可以衡量的「快樂價值」。

有人說了,我就是不愛看奧運會,我看見別人討論就煩,那我這十塊錢不是白花了么。是白花了,也沒有辦法,你既然成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就必須要讓渡自己的一部分自由——比如受法律約束、交稅、接受義務教育等,否則整個社會將無法運行。按照西方思想家的觀點,成為社會的一份子就意味著你跟所有人達成了某種契約,在契約中有一些公認的基本精神事都要遵守的,比如「幸福最大化原則」,比如「少數服從多數」。


更何況,在新中國的歷史上,競技體育的效用還有一種金錢無法衡量的情感——民族自豪感。從歷史上看,優先發展競技體育,對於當時經濟落後的新中國來說是具有客觀合理性的。高水平的運動賽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在當時對於一個在各方面還比較落後而又亟待獲得其他國家認可的民族國家而言,參與這些重大的國際賽事並取得勝利,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於外可以擴大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提高自己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洗刷「東亞病夫」的屈辱;於內可以激發民族自豪感,振奮民族精神,提高對國家建設的信心。我們生長在國家富強欣欣向榮的年代,可能無法體會到這種情感對於老一輩經歷過艱苦日子人們的巨大意義。


五、擺事實講道理


我是一個死理性派,無論是分析國家政策還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判斷時,都要想想「這事做了有什麼收益,要付出什麼成本」,作為一個學經濟的人,認為一切都可以用收益成本二元衡量,我不會去想動機,因為動機從根本上說比如「我就是手癢想干這件事」那麼幹了之後的心裡滿足感對我也是收益。如果能保證「收益&>成本」,那麼這件事情就是有效的,值得去實施的。關注我比較早的朋友應該還記得我寫過一篇關於舉辦奧運會的文章,因為「政治不正確」遭到全網封殺:

我只是從經濟分析的角度出發,分析了一下舉辦奧運會真是一個虧本的生意,簡單說來就是在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和奧運會商業成熟度來看,對於舉辦國、舉辦城市來說就是賠本賺吆喝,奧運會帶動周邊產業發展、提振經濟的邊際效益越來越弱,反而是國際奧委會和少數大型跨國公司會在其中賺的盆滿缽滿,商業價值都被這二者分了,留給舉辦城市的就是殘羹剩飯。


我舉這個例子就是想講一種思維方式。所以,對於「舉國體制」最終的觀點是:對於「舉國體制」來說,如果能夠持續有效的為底層人民提供上升渠道,能夠在其他領域為我們提供社會實驗的參考價值,能夠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普遍的快樂感,那麼它的收益是遠大於成本的。


首發於鳳凰新聞客戶端,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knowledgewealth)

http://weixin.qq.com/r/mHUEHDvEVGYrrX9-9yCK (二維碼自動識別)


啊哈,沒想到四年前的一道回答,四年後的奧運期間又再次引來大家關注。
無論你是否認同我之前作答中的觀點,我對每個關注過這道問題的盆友表示感謝。

再回過頭來看這道題真的很感慨。四年前寫下這篇文字的時候,我只是一個剛剛在體育大學念過一年的學生,奧運會也沒好好看過幾屆,對體育、對舉國體制的理解也僅限於老師課堂上講的、教材里說的、新聞上看的,因此這道問題答出來,與其說為人解惑,看起來倒更像是期末考試里的一道簡答題。

如今我已經大學畢業一年了,走過了更多的地方,也在一步步慢慢地進入體育這個充滿魅力的大圈子。再回過來看四年前的答案,我自己都覺得有些許幼稚可笑。在這裡感謝大家的指正,我認同的和不認同的,我都歡迎你的觀點~

奧林匹克之所以經久不衰,競技體育之所以從遙遠的古希臘穿過漫長的時光跑到現在,並將毫無疑問地奔向比我們目之所及更遠的未來,是因為它是真正關於人本身的。競技的載體是人,而競技的規則讓體育包含了更多複雜的變數。因此在競技的不僅是運動員們的身體,更是背後的國家對規則制定權的爭奪。

一種制度能夠長久地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生根發芽,就說明它存在合理有效之處。但人在變,制度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它存在於當下,也不代表以後將一成不變。

我很開心四年後的里約,媒體報道中沒有那麼多消極和埋怨,而是更加關注運動員本身,發現他們作為一個人的可愛之處。帥氣的小寧,可愛的小園園,他們沒拿金牌,可同樣在凌晨的首都機場受到了如潮的擁戴。這是一個開始,是體育走下神壇,走進我們普通的生活中,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是我愛體育的一個原因,因為無論它的過程多麼殘酷艱辛,它畢竟是關於人的,關於人發展過程中無限的可能性。

-----------------------分割線--------------------------------------
優勢明顯,弊端致命。
優勢,我們在各種大賽中都得以見之。
1、國家可以集中力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運動員進行專業與高強度的訓練,這樣運動員的能力與成績自然可以得到有力保證,在大賽中爭金優勢也更大。
2、運動員在服役期間衣食無憂,可以集中全部精力投入訓練,不必擔心生活問題。
3、舉國體制下,國家會不斷培養專業的訓練、科研、康復團隊,為競技體育提供全面的智力支持。
4、舉國體製成效明顯,而這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提升民眾民族認同感和愛國意識的重要手段。

弊端,根深蒂固,足以致命。
1、舉國體制,對於運動員的摧殘是大家看不到的。
舉國體制下,所有有運動理想的孩子們,就像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夠實現夢想、為國爭金奪銀的,就只有你看到的那麼幾個,還有成千上萬的被他們深愛的體育項目淘汰、卻又錯失了最佳學習時期的孩子們。他們的童年全都奉獻給了他們愛的項目,但他們被淘汰後,卻得不到教育與生活的補償與保障。
我的家鄉有很多小學就參加訓練的體育生。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都給了訓練,他們真正坐在課堂里學習文化課的時間很少,因此他們的成績也很差。也許他們也渴望課堂,但老師卻並沒有給他們補課的機會,反而因他們是體育生、成績差而歧視他們。這樣一來,一旦他們被從運動員的隊伍中淘汰,他們便無法繼續在教育上得到深造。
不僅僅是孩子,那些帶著滿身傷病退役的不知名運動員,在退役後,也像是從天堂跌到了地獄。像是姚明的前隊友黃成義,退役後身體已因傷病無法自理,只能在老母親的照料下傾盡家財四處求醫;還有幾乎每年都會出現的冠軍賣金牌事件……這些退役的運動員,都曾為國家爭得榮譽,但他們退役後,卻並沒有得到應得的回報,甚至連基本的保障都失去了。
這樣的命運,是不公平的。
2、舉國體制,限制了人的發展。
對於中國大部分的運動員來說,他們沒有童年。很多運動員在接受採訪時,都會說到這樣的一句話:我沒有童年,我現在回想童年,全都是在田徑(足球、籃球、體操……)場上度過的,我的生命里只有田徑(足球、籃球、體操……),我只會幹這個,不會做別的,我想放棄都不行。
前面我也提到過,舉國體制下「從娃娃抓起」的運動員培養體制,使這些孩子們錯失了最佳的學習時期,他們的文化素質與正常上學的孩子相比是偏低的,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的學習能力不足,只是他們參加文化課學習的機會。
而退役後,只有成績突出的優秀運動員,才有機會被報送去高校進行深造,再重新選擇人生道路。當然,這只是極少數人才有的幸運,大部分人除非自己努力學習、另找途徑,不然連再發展的機會都沒有。
3、舉國體制下的金牌至上思想,極大地誤導了國民的輿論與意識。
今天在人人網看到一個帖子:外國媒體發布的都是獎牌榜,而中國發布的卻是金牌榜。
這樣一個簡單的對比便足以看出差別。
為什麼吳景彪要為自己得到銀牌而錯失金牌而道歉呢?他根本不必道歉!!!他拼盡自己全力,為國掙得一塊銀牌,這是一份榮耀,並非恥辱。雖有遺憾,但沒有人有權利和理由因此而對他進行指責。每一塊獎牌都是有重量的,雖然倫敦奧運會的銅牌只值3英鎊,連一斤豬肉都買不起,但是,它象徵著運動員幾十年如一日的奮鬥,它是對運動員成績的肯定,是對運動員所崇尚的奧林匹克精神的褒獎,是運動員為國家掙得的榮譽。
每一塊獎牌都應得到掌聲,每一個敢於站在賽場上的運動員都應得到尊重。08劉翔退賽時的陣陣罵聲,12喻丹獲得銅牌後的默默無聞,都是金牌至上思想對國民思想腐化。這樣的價值觀,不僅僅使輿論導向違背了奧運會本來倡導的精神,也使這些運動員的心靈收到了傷害。
4、舉國體制,使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嚴重失衡,造成了中國體育的畸形發展。
中國運動員在國際賽場上屢屢爭金奪銀,而中國老百姓卻少有人日日堅持進行體育運動。中國的體育事業產業蒸蒸日上,而中國孩子們的體質卻每況愈下。這些都是值得反思的。
所謂的體育大國、體育強國,並不流於表面。它是每個國民內心對體育的重視和熱愛,而並非僅僅在奧運會的時候大家發出的一時的吶喊。
舉國體制,對於體育的投入,絕大多數都是投給競技體育的,而真正惠及民眾的部分卻少之又少。我們可以細數身邊的各種高級體育場館,有多少是真正向群眾免費開放的?雖然對體育的熱愛並不受場地的限制,但缺少場地的支持,也是群眾體育發展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雖然現在的孩子們,個個身穿aididas、nike、安踏、李寧,討論著AJ、KOBE系列又出了什麼好鞋,但真正將這些裝備用於體育運動的又能有幾個呢?
群眾體育,才是體育得以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而舉國體制的弊端,正在於對群眾體育的忽視,這一點,便是最致命的。

以上僅是我對舉國體制的一點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舉國體制給了窮人實現夢想和改變命運的機會。事實上,大多數獲得獎牌的運動員都是一般家庭,有的甚至是農村家庭出身的。
而在其他國家,只有觀賞性強的團體運動才有這個可能;如果是個人運動,自己沒有錢請得起教練,或者拉不到贊助,哪兒來的可能?

同時,中國也不光是舉國體制,

何姿,中國人民大學2008級新聞學院本科生,2012年倫敦奧運會跳水冠軍。


謝邀。

回答過類似的問題。直接引。

在_____(此處填大賽名稱)上,中國_____(此處填運動項目)的_____(此處填運動員/運動隊名稱),獲得了出色的成績。於是,在慶祝儀式上,____(此處填領導姓名)發布了指示。他說,這次優異的成績是全國人民的驕傲,當然,與運動員自身的努力及領導的關心是分不開的。他指出,要繼續發揚這種精神,繼續重視這項運動的普及和開展。於是,____(此處填運動項目)成為了全國街知巷聞的熱點。電視轉播,記者追殺,媒體歌頌,運動員們被拉著四處上節目,自己如何揮汗如雨,父母如何殷切祝願,被地毯式席捲播放。
隨後,開始對此項運動進行舉國體制式的大投入。
時光荏苒,之後的某一次、兩次、三次大賽,已被樹為英雄楷模的____(此處填運動員/運動隊名稱)並未持續重演輝煌,於是,媒體失望了,民眾唏噓了,____(此處填領導姓名)再次表示,要重振____(此處填運動項目),要花大力氣,下大功夫;一定要有信心,要團結,要有不怕艱苦的精神(以下省去類似套話三十萬字)。結果領導越干預,運動越糟糕。時光流逝,類似戲碼上演一遍、兩遍、三遍後,大家對___(此處填運動項目)只剩下兩種情感:對現狀淡定的絕望,對往昔榮耀的緬懷。

在中國,許多運動項目都可以按以上流程對號入座,不必贅述。
舉國體制,短時間、低生產力狀態下,當然很有用:調集全國力量不顧一切,大躍進式的投入。以此為契機,短時間內,何所而不成?但時間一長,自然出問題。
某項運動無人重視——因為某種成績,開始有粉絲——舉國體制投入了——投入生效,運動興旺——(關鍵時刻到了!)某些非內行領導前來插手——急功近利,重視成績,缺乏後備,同時後續投入明顯見緩——麻煩。
之所以歐美各國體育都講究職業化,不是因為職業化能忽然讓體育勃興,而是因為合理的職業化,以利為本,你得講究投入產出,所以你得建立合理梯隊,投入資金,讓懂運動的人來管理,減少外行的、短期成績至上的、功利的干預。舉國體制短期內極有用,如果持續投入而且掌權者肯放權而不搞政績而且不功利不結果至上,那比職業化還容易見效。但如你所知,這簡直就是物理實驗里的「理想環境」。舉國體制是永遠伴隨著政令功利官府干預的,這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優勢很簡單,其實最主要的是,對於中國一個13億人口的落後國家。集中資源來培養少數運動員為國爭光,就能滿足絕大部分老百姓對於民族自豪心的需要,這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不管民族自豪心是不是理性的,對於大部分中國老百姓(乃至世界各國老百姓)這就是客觀需要,而且也不是什麼有危害的需要(把愛國心用到體育上,總比叫囂發展軍備免掉日本好吧?再說良性的愛國心絕對是凝聚士氣的)。即使不說民族自豪心,就算是娛樂也有價值。一場奧運會中國人比印度人甚至韓國人會看的項目多很多,因為什麼?
弊端肯定是有的,但是並不同意上面提到的一些弊端的提法:

1.舉國體制摧殘運動員。
這句話應該這麼說:壞的舉國體制摧殘運動員。文化課教育沒有搞好,訓練不科學導致傷病風險太高,退役後的生活缺乏保障等等都是確實存在的問題。但這並不一定是舉國體制的必然結果,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這些問題也在改善。雖然今天比起美國還是很糟糕,但是比朝鮮總好多了。如果哪一天中國跟美國一樣發達,舉國體制即使還沒完蛋也不太可能還有這些問題。而就拿今天來說,我覺得也談不上」摧殘運動員「這一說,現如今還是絕對的舉國體制培養出來的,比如舉重,運動員都是農村出身,就中國現在的城鄉差距,留在農村上學出路能比賣金牌的人過得好,我看很可疑。至於限制人的發展也是一樣。現在的家長沒有那麼短視,替孩子做選擇的時候會權衡利弊。他們選擇了進體校就說明還是改善境況的可能性比較大。真是城市裡條件優越的子女,很多後來也就不繼續練了

2.舉國體制不利於發展群眾體育。
這條更沒根據了。中國的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發展確實不平衡,這是實話。但是不搞舉國體制會比搞舉國體制更利於搞群眾體育?這純屬開玩笑。難道說改革開放深圳先發展起來了帶來了深圳和其他不平衡的問題最好再讓深圳窮回去?現在的情況就是在群眾體育不管怎麼樣都很不行的情況下國家集中資金先把競技體育搞起來了。中國13億人,搞舉國體制這些錢要拿去搞群眾體育,促進的作用微乎其微,遠不如舉國出一個孔令輝、劉國梁或姚明、李娜這種對相關運動的帶動作用大,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查一下,08年皮划艇奪金以後,這個項目在民間的發展也是膨脹是的。舉國體制在推動一些冷門運動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對於中國這種大國來說,在現在還比較貧窮的狀態下,用這種方式來帶動群眾運動要比一個縣城一個縣城的去建體育場要有效的多(後者反而容易淪為形象工程)

3.金牌至上的意識給社會價值取向造成了危害。
且不說國外也有很多是金牌榜。競技體育本來就是在於一個」競「字,又不是親子運動會,倒數第一也有個鼓勵獎。職業體育不講究爭第一?怎麼可能,很多職業體育第二名根本沒獎的(各種杯賽冠軍賽聯賽都是如此)。至於社會價值取向,我在美國感覺普通美國人玩起體育來,爭第一的意識比中國人還強啊。
再說競爭意識有什麼危害?社會不是就靠著競爭才有進步的嗎?就算你覺得競爭不好,社會就是充滿了競爭。體育競爭起碼能教會你如何面對失敗。

那麼真正的弊端是什麼呢?
1.舉國體制滋生腐敗。凡一切公有制一定滋生腐敗,這種腐敗可以是靠賄賂換來的總教練職位,可以是靠潛規則換來的教練的特殊照顧,可以是因為跟教練不和導致被開除出隊,也可以是何智麗這樣的被迫打假球最終變身海外軍團。
2.舉國體制下的體育明星的商業價值會欠缺。舉國體制不善於包裝明星,舉國體制本身不利於運動員增加曝光率,舉國體制下的運動員也缺乏經營公眾形象的經驗。相比之下,美國體制下的一個游泳運動員,從小就熟稔鎂光燈下的生活,在學校里一路被追捧上來的(我有美國朋友在高中橄欖球隊,甚至有女生主動跑到更衣室給他們排隊BJ的)。這樣的運動員成功了以後自然會散發出明星的光芒,創造更多的商業價值,而不像中國的運動員那樣普遍還很木訥(劉翔、姚明都算例外,大上海就是不一樣)。更大的商業價值,也就帶來了更多的經濟增長。不過對於目前的中國來說,這並不算是一個太大的問題,因為沒有舉國體制,很多領域可能就不會有體育明星。


舉國體制的優點和弱點,上邊說過的就不說了。
我認為好處在於舉國體製作為政府直接投入,養活並且帶動了一大批以體育為職業或者與之相關的人。反例可從東歐各國上面找,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東歐各國變色之後,舉國體制也隨之消失,之後大批運動員、教練員,運動相關的服務、支持、研究機構從業人員紛紛失業、破產、乃至淪為難民(僅東德就有數千教練失業,此外若干斯拉夫國家女體操隊員拍毛片的事大家應該有所耳聞)。自那以後,東歐各個國家不論全民運動還是競技體育,從此都一蹶不振。


我舉一個可能不恰當的例子:舉國體制就是當年的中科院少年班

優點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選出一些好苗子重點培養
缺點是,沒有人是真·伯樂,我有慧眼你有慧根,萬千人群中我獨獨盯上了你,這種事情是武俠小說裡面的。直接結果就是,一來揠苗助長,二來覆蓋面積太小,三來資源分配不平等

美國體育牛B不是沒有道理,而且美國人自己最自豪的是,」中國人的體育事業只是在消耗納稅人的錢,而我們的體育則是在為納稅人創造財富「。
以體育來養體育,市場化下的自由競爭機制,不僅保證了好苗子都有冒尖的機會,同時保證了自給自足的資源使用方式。

就像我在優點裡說的,舉國體制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才有意義,開國那時候可以存在,現在已經不必要了。有錢買金牌,不如把錢投入到基礎建設,短期會少金牌,長期絕對各種好處取之不盡

可惜的是,我們的襠中央永遠只關注眼前功績啊。基礎建設這種自己任期里看不到好處的事情,傻子才做呢,是不是啊襠?


你可以把舉國體制看作《流星花園》里的和道明寺談戀愛之前的杉菜。家裡雖然很普通,但是家裡砸鍋賣鐵把絕大部分錢都供你上貴族學校了。

好處是你能見到這個世界的精英們在學校是怎麼個情況,自己學習努力考個好分數還能讓土豪學霸回頭看一眼,呦呦,庶民也有這種人?!

壞處是大家知道你家裡窮和我們不是一個階級,總有小婊子來嘲諷你,你考得好也會懷疑你作弊(偶爾確實做做弊..可誰沒做過呢...)

當然最大問題是這個杉菜後來奮鬥有錢了,但窮日子過慣了總有些阻止她全面提升自身素質和逼格的習慣....


果真把集中培養運動員的資源用於平民體育場館建設的話,不知道知乎的諸位有沒有信心拼過二代們去獲取那新增的大眾體育投入


我覺得其他答主說劣勢的時候都沒答到點上,有些問題太太表面,我就說個不那麼表面的。就是我們知道有個東西叫全運會,這個全運會很可怕,因為:

積分直接影響經費。

所以為什麼要吃藥,要瘋狂的訓練,因為一個人出成績,能養活整個隊的人,一個隊都沒名次,來年全都要喝西北風。在經費不足的八九十年代,再沒有成績,可能工資都發不下來,說一個運動員的成績能決定整個訓練隊的溫飽都不為過,這也直接是萬惡之源。

劣勢這點,我想講兩個案例:

1:福建運動員小明加入八一隊,那麼他雖然代表八一,但是他參加全運會拿到積分,是八一和福建同時都能獲得的,那麼小明如果決賽里碰到福建隊運動員小黃,那麼根據指示,小黃是不能贏小明的,因為不管誰第一誰第二,福建都能拿到第一第二的積分,但是只有小明拿第一,八一隊才能拿到冠軍的積分。而積分直接影響訓練經費的發放,你少拿一分,就少經費,經費多重要這個不需解釋吧。

2:河南隊小白和河北隊小黑同時有奧運會舉重奪冠實力,小白略勝一籌,但是領導一看,不行呀河北舉重沒人呀!河南已經有兩個了,只能讓河北的上了。因為奧運名次直接換算次年的全運會積分,名額全給河南了,河北不是要喝西北風了,所以弱點就弱點吧,還是有沖金實力的嘛!

關於優勢,其實也很明顯,國外一些項目如游泳,大多是掛靠俱樂部訓練,或者找相關贊助商提供經費如田徑,再就是家裡有錢可以提供訓練所需,而在一窮二白的中國,這三個都是不太可能的。

可以說如果沒有舉國體制,現在中國很可能還是一片體育荒漠,體育產業也無法快速崛起,很有可能打個籃球都要被說不務正業,改變國人對運動的看法,這才是最重要的吧。


優勢就是一切冷門項目人家不玩的我們都可以出好成績。一切熱門項目我們都抓瞎。說得可能絕對了了點。
還有就是體育運動的開展跟大眾基本無關。比如我喜歡的舉重運動。在一線城市可能還能找到一兩個館有這個訓練設施,但是出了北京上海就抓瞎了。
還有中國總是自欺欺人,也拿我喜歡的舉重項目來說,中國小級別很強。但是大級別很差,所以國內從來不轉播大級別的比賽。可是我們知道任何項目的大級別都是更好看的。所以導致中國人基本都以為舉重的人都是矮矬子長不高。也根本不知道舉重還有個大級別,最大級別稱為105公斤以上級,那運動員多的是190公分以上的,舉起的重量能嚇死人。

網球乒乓球由於政治推動在國內開展的還行,但是沒成績或者不是奧運項目的在國內就沒人玩了。可是體育里精彩好玩的不是奧運項目的多了。

……不知道說什麼了,如果廣場舞也算運動的話,那民間體育的開展中國還是不錯的。不然就抓瞎了。


是嗎?我想有利有弊吧。舉國體制就是個短期內效果突出的措施,以中國當時那點錢,投入全國估計連在各個全國學校修條沙路都不夠,但是集中起來,卻能弄幾個奧運金牌,在世界露一下臉,激勵全國民眾,怎麼算不是很清楚了嗎!

來看看英國隊舉國體制怎麼看吧!
The Return of the British Empire
Jessica Ennis celebrates at the British trials in June.London
龍騰網 龍騰網Great Britain came home from the 1996 Atlanta Olympics with just one gold medal—two fewer than Kazakhstan—and a wounded national psyche. Sixteen years later, Team GB has been overhauled and rebuilt thanks to a machine-like agency flush with cash from the U.K. lottery that grooms British athletes. The result could be a record-setting performance here for the home squad.
Britain"s quiet rise in Olympic competition over the past decade and a half—from winning a paltry 15 medals in 1996 to scoring 47 in 2008—is a textbook turnaround story. The U.K. has turbocharged its Olympic apparatus in anticipation of the London games, filling the coffers of the publicly chartered agency that grooms athletes; recruiting foreign-born competitors known as "Plastic Brits"; importing top coaches; and ruthlessly focusing the country"s efforts

The outcome is that Britain could step out of the shadows from longtime Olympic powerhouses such as the U.S., China and Russia and make some headlines of its own. Goldman Sachs Co. forecasts Britain will win more gold medals than Russia this summer, a potential upset that would mark a major milestone in Olympic history. The bank"s analysts estimate Britain will win 65 medals overall, 38% more than it did in 2008.

"This is not about taking part. It"s about winning," said Liz Nicholl, chief executive of U.K. Sport, the agency tasked with winning Olympic medals for Britain.
Nicholl predicts the U.K. will see its best performance in modern times this summer. "I have no doubt about it, actually," she said. Since persuading the government to hand over extra money in 2006, the U.K. team has enjoyed "optimal funding," she said.
It wasn"t always this way for British athletes. The disastrous performance in Atlanta was devoured by the British press, which pointed to tales of hard-up athletes, including that of two U.K. divers, Bob Morgan and Tony Ally, who hawked their official Olympic gear on the streets of Atlanta for cash.
The loss to Kazakhstan merited special scorn. "A nation of goat-keepers and shepherds last night humiliated the might of Great Britain"s Olympic team," the Daily Mirror tabloid wrote at the time, decrying the indignity of losing to a country "where locals use eagles to catch food."
The crisis prompted British politicians to divert money from the newly created U.K. lottery into a sports apparatus that would churn out medal-winning athletes and restore national pride.
That agency, U.K. Sport, was launched in 1997. It initially prioritized the few sports where Britain excelled—rowing, sailing, cycling and track and field—and focused on athletes within those sports who had a shot at medals.
It was a hard-nosed approach. U.K. Sport even rooted out "system blockers," or athletes who were competing internationally but had passed their prime and appeared unlikely to win Olympic medals. From then on, U.K. Sport would provide ample funding to athletes—if they had a metallic future.
"We are investing in the outcome of medal success," Nicholl says. "We are absolutely, unapologetically focused on that. So we will make the tough calls."
So intent was Britain on winning medals that it encouraged some high-performing athletes to switch into sports where they would have a better shot at making it to the Olympic podium. Rebecca Romero, for instance, won a silver medal in rowing at the 2004 Athens Olympics but was later encouraged to switch to track cycling, where she won gold in the 2008 Games.
The U.K. Olympic team started rising. It won 28 medals at the 2000 Sydney Games, 10th in the medal standings. Four years later it notched 30 medals. By 2008 in Beijing, its 47 medals ranked behind only the U.S., China and Russia.
This year, Britain has even loftier hopes. The London Games will host the country"s biggest and best-funded team ever, with 542 members. The athletes aim to fend off Germany and Australia to retain Britain"s No. 4 spot in the overall medal haul. If they"re lucky, they"ll win more golds than Russia. "I believe it"s our strongest team since 1908," said Martin Polley, a sports historian and author of the book "The British Olympics."
Britain enjoys a meaningful home-field advantage. Nations win 54% more medals when they are host countries rather than ordinary participants, according to Goldman Sachs calculations that measured Summer Olympics from 1972 to 2008.
Perhaps the U.K."s biggest hope is in cycling, where Chris Hoy became the first Briton in a century to win three gold medals at a single Olympics in 2008. Other British competitors with multiple past medals include Ben Ainslie, one of the best competitive sailors in history, and swimmer Rebecca Adlington, who won two golds in 2008.
Team GB is also relying on a raft of first-time medal aspirants. This is particularly so in track and field, where it recruited Charles Van Commenee, a Dutch coach controversial for his take-no-prisoners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team.
Jessica Ennis, the track and field star plastered on billboards across Britain, could take gold in the heptathlon, while brothers Alistair and Jonathan Brownlee could snatch Britain"s first-ever medals in the triathlon.
Mo Farah, the current men"s 5,000-meter world champion, has a realistic chance of ending Ethiopia"s 16-year reign in the men"s Olympic 10,000-meter event at the London Games. Farah, who was born in Somalia but moved to Britain at age 8, has been training in the Rift Valley in Kenya, which has started hosting an annual high-altitude training camp for British athletes thanks to newly robust funding.
To avoid the pain of underperforming in London, Britain agreed in 2006 to provide U.K. Sport with extra funding. U.K. Sport is almost done doling out pound;312 million (about $488 million) to teams and individuals for the London cycle (2009-2013), up from about pound;265 million spent for Beijing (2005-2009). U.S. teams don"t enjoy a similar pot of public funding for Olympic sports and instead raise money largely from private donors.
U.K. Sport has used the extra money to support athletes as far as eight years in advance of Olympic qualification. Keri-Anne Payne, the 24-year-old British gold medal favorite in long-distance swimming, was first spotted by British coaches in South Africa at age 8.
U.K. Sport operates via a shrewd method that includes strict performance targets for the athletes, the teams and the agency itself.
The agency ranks British athletes across all sports on the basis of their chance of winning an Olympic medal, slating athletes with multiple-medal winning potential at the top. The ranking, reviewed annually, determines how much individual funding each athlete gets. The higher the ranking, the more money.
"Our no-compromise approach says we"re not going to compromise and give everyone a bit," Nicholl says. "We are going to invest absolutely the right amount of money from the top down on our meritocratic list." The agency also shifts money to sports that show more promise.
Though the 2012 team may be the finest in Britain"s modern Olympic history, it isn"t likely to beat the country"s medal tally from the 1908 London Games, when British officials drew up the program of events and included oddball sports such as motorboat racing, the tug of war and rackets, allowing Britain to scoop 146 medals. "Nobody else [besides the British] really knew the rules," Polley said.
Still, for today"s British team, the biggest challenge may come after London. Almost all teams see a dip in performance after their country hosts the Olympics, but Nicholl says she aims to replicate or beat the U.K."s 2012 medal haul four years from now in Rio de Janeiro. "That," she said, "would be a real statement to the world that this system really is working."

作者:Paul Sonne Jonathan Clegg 翻譯:Melchior


英國的金牌夢

英國奧運軍團能否重振帝國雄風?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大不列顛只帶回了一枚金牌和一顆受傷的民族心,比哈薩克還少兩枚。16年後,通過從國家彩票基金籌措充裕資金和、如機器般精密運作的培訓部門,英國奧運代表團(Team GB)已經徹底改頭換面。結果就是英國隊有望在自家主場實現創紀錄的表現。(注 現在已至金牌榜第三)

從1996年微不足道的15枚獎牌到2008年的47枚,英國過去15年在奧運會賽場的悄然崛起,這是官辦體育取得成就的典型案例。為備戰倫敦奧運會,英國全面加強奧運戰略,為政府指定的運動員訓練部門投入財政資金,招募「塑料英國人」(Plastic Brits)(即並非在英國出生,通過入籍變成英國人)運動員,引進頂級教練,並重點投入有機會贏得獎牌的項目。

如此一搏,英國可能會走出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等傳統奧運強國的陰影,並且還有望製造出一些頭條新聞。高盛(Goldman Sachs Co.)預測英國今年夏天贏的金牌將超過俄羅斯(現在這個預測已經落實),這個冷門或許會成為奧運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高盛的分析師預測英國將贏得65枚獎牌,比2008年多出38%。

「不僅僅是參與,關鍵是要贏。」 ——利茲·尼克爾(「英國體育」(U.K. Sport)的首席官員)

尼克爾預計,英國在本屆奧運會上將獲得有史以來以來最優秀的成績,她對此信心滿滿。據尼克爾透露,從2006年說服政府劃撥更多資金開始,英國隊就享受到了「最優厚的資助」。

英國運動員並非向來就享受著這種待遇。他們在亞特蘭大奧運會的糟糕表現遭到英國媒體窮追猛打,媒體指責英國運動員為錢不擇手段,其中包括兩名跳水運動員摩根(Bob Morgan)和艾利(Tony Ally),他們在亞特蘭大沿街兜售自己的奧運隊服換取現金。而金牌數低於哈薩克的事實更是頻招的白眼。英國小報《每日鏡報》(Daily Mirror)刻薄地寫道,「昨晚一個牧羊之國羞辱了大不列顛奧運隊的威力」,譴責輸給一個「國民用老鷹捕捉食物」的國家是對英國的侮辱。

這場危機促使英國政府成立的國家彩票基金以籌措體育經費,再把經費劃撥給能夠培養讓運動員奪得獎牌的體育部門,藉此重振民族威望——這就是於1997年成立「英國體育」(U.K. Sport)的背景。該部門承擔起了為英國奪取奧運獎牌的任務,起初的重點是英國擅長項目,包括賽艇、帆船、自行車和田徑,並著重培養在這些項目中有望拿到獎牌的運動員。

這是一條務實的路子。「英國體育」甚至根除了「體制障礙」,也就是剔除那些正在國際上參加大賽,但到下屆奧運會時可能太老的運動員。自那時起,「英國體育」為運動員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前提是他們未來有贏獎牌的希望。

尼克爾解釋說:「我們是在為獎牌而投資,我們完全是以此為中心,而且對此毫無愧疚。所以我們要做出艱難的選擇。」 英國想贏獎牌的希望是如此迫切,甚至鼓勵有些高水平運動員轉向其更有希望進軍奧運會的項目。羅梅羅(RebeccaRomero)就是一個例子。她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奪得賽艇項目銀牌,但後來被鼓勵轉向場地自行車項目,她在2008年奧運會上奪得該項目的金牌。

漸漸地,英國奧運代表團的成績開始上升。2000年悉尼奧運會英國隊奪得28枚獎牌,在獎牌榜名列第10位,四年後奪得30枚獎牌,到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其47枚獎牌的成績僅次於美國、中國和俄羅斯。

倫敦就是決戰場

2012,世界目光聚焦奧運東道主,而英國也有了更高的目標。倫敦奧運會將迎來該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資金支持最雄厚的代表團,共542名隊員。運動員們的目標是擋住德國和澳大利亞的攻勢,保住英國獎牌榜第四名的位置。如果他們夠幸運,說不定金牌數還能超過俄羅斯。體育歷史學家、《英國奧運史》(The British Olympics)的作者波利(Martin Polley)說,我認為這是1908年以來我們實力最強的團隊。

今年英國有著很強的主場優勢。高盛對1972年至2008年期間夏季奧運會數據的研究顯示,主辦國贏得的獎牌數會比不擔任主辦國時多54%。

也許英國最大的希望是在自行車項目。2008年,自行車運動員霍伊(Chris Hoy)成為100年來第一個在一屆奧運會贏得三枚金牌的英國選手。獲得過多枚奧運獎牌的其他英國運動員還包括歷史上最優秀的帆船運動員之一艾恩斯利(Ben Ainslie),以及在2008年贏得兩枚金牌的游泳運動員阿德靈頓(Rebecca Adlington)。


英國隊也在指望大量有志奪取獎牌的新秀,在田徑項目上尤其如此。英國田徑隊已經聘任荷蘭教練查爾斯.范.康蒙尼(Charles Van Commenee)來提高團隊水平,他的強硬手段頗惹爭議。

海報遍布英國的田徑明星恩尼斯(Jessica Ennis)有望奪得女子七項全能金牌,而阿里斯泰爾?布朗利(Alistair Brownlee)和喬納森?布朗利(Jonathan Brownlee)兄弟有望摘得英國第一枚三項全能比賽獎牌。

男子5,000米長跑世界冠軍法拉(Mo Farah)很有希望在倫敦奧運會上結束衣索比亞對奧林匹克男子一萬米項目的統治。法拉出生於索馬利亞,在八歲時移居英國。他一直在肯亞的東非大裂谷(Rift Valley)訓練。由於英國政府的強大資金支持,東非已經開始每年為英國運動員設立高海拔訓練營。

我們只為獎牌付錢

為避免在倫敦奧運上表現不佳,英國於2006年同意為「英國體育」提供額外的一份資助。「英國體育」僅在倫敦奧運周期(2009-2013)發放的資金已接近3.12億英鎊(約合4.88億美元),高於北京奧運周期(2005-2009)的約2.65億英鎊。相比之下,美國奧運代表團沒有類似的政府資金,其資金主要通過私人捐贈籌集。

早在倫敦獲得奧運會主辦權前八年,「英國體育」就開始用這筆額外資金支持運動員。當時,英國教練在南非發掘了時年八歲、現年24歲的長距離游泳運動員佩恩(Keri-Anne Payne)。英國官方認為他是最有望奪得金牌的英國人。

「英國體育」通過一種精明務實的方式運營,包括對運動員、團隊及自身部門設置嚴格的成績目標。

該部門根據贏得獎牌的幾率將所有項目的英國運動員進行排名,將有潛力奪得多枚獎牌的運動員排在最前面。這份每年複查一次的排名會決定每位運動員能獲得多少個人資助。排名越高,資金越多。

尼克爾說,「我們遵循『零妥協方式』,我們不會讓步,不會每個人都分一點,我們會按照人排名表順序,投入與成績相當的資金數額。」

官辦體育將繼續

儘管2012代表團可能是英國現代奧運會歷史上最優秀的團隊,但打破英國在1908年倫敦奧運會上的獎牌紀錄也很難。當時英國政府擬定項目計劃,將摩托艇比賽、拔河和網球等古怪的項目列入賽程,令英國斬獲146枚獎牌。體育歷史學家波利說,「(除了英國人)沒有人真正懂得比賽規則。」

不過,對如今的英國隊來說,最大的挑戰或許是在倫敦奧運會後。一個國家主辦奧運會後,該國代表團的表現幾乎都會下滑(或許這次中國除外),但尼克爾說,她希望四年後英國隊在里約熱內盧能保持或打破其在2012年的獎牌成績。她說,這將會向世界真正證明,這個(官方)體制真的在起作用。

本文原文鏈接:London 2012: The Return of the British Empire


第一,舉國體制對中國過往的體育發展有功。
第二,舉國體制終將被淘汰。
第三,但淘汰並不是現在。

有個段子。
一個人吃了六個包子吃飽了然後說早知道我就不吃前面5個了。
講完了。
這個段子,可以拿來說TG的前三十年後三十年。
也可以拿來說舉國體制。

有個說法是,神槍手是子彈喂出來的。
那麼運動員呢。
一個天才可能是上帝的恩賜,但是一群精幹的運動員,一定是錢喂出來的。
一個總體上的體育強國,更是錢喂出來的。
看近年的奧運會,總獎牌榜能進前10的,能拿20塊以上獎牌的,沒有窮國。
現在大家都習慣了奧運會上,中國總要和美國比劃比劃,比劃不過好像有點丟人。
講道理,人家人均GDP是我們8倍,恩格爾係數是我們三分之一。
不靠舉國體制,你憑什麼跟人家打?


我不是針對誰,本朝以來所有拿到成績的運動員,都是舉國體制的收益者,一個不落。
我們就拿「體制外」派最喜歡的李娜舉例子。
1996年加入省隊,1997年赴美訓練,1999年加入國家隊。
歲數稍微大一點的知友都能明白,1997年能坐飛機去美國的,都是什麼家境。
我查了一下,97年我國人均GDP是6000多人民幣。
如果不是舉國體制,這樣的經濟條件下,有多少人可以自費接受幾年十幾年的系統訓練,又有多少企業願意幾年十幾年地投資贊助運動員?
回望90年代,如果不靠國家砸錢辦體育,你還指望誰?轉型崩盤的國企,還是野蠻生長的房企?


現在,我們有了馬雲爸爸,有了健林爸爸;
我們用慣了5000一台的手機,被慣了4萬一平的房貸;
我們坐著飛機全世界買奢侈品像不要錢一樣,我們無奈又自豪地說我們的北上廣能把你們全國都買下。
我們覺得自己有錢了,覺得有這錢什麼事兒都幹得成了。
然後我們就反過頭來指責舉國體制:你看你,除了出錢什麼事兒都沒辦好。
這不清真。

而且,我們還沒有錢到,可以拋棄舉國體制的程度。

看看兩位爸爸投資的中國男足吧。
這些年聯賽比以前好看了,也更火了,這是事實。
但是,中國男足的比賽比以前更好看了嗎?
但是,民間特別是少年兒童足球比以前更火了嗎?
是花10年培養100個少年然後百里挑一,還是砸下同樣的錢簽下當紅新星?

對於打短線的逐利行為而言,比起「提高人民體質弘揚體育精神」,更好的玩法太多了。


中國的頂尖資本還太年輕,只會搞三五年快進快出的項目
——畢竟,他們誕生也才十年。對他們來說,下一個十年就像可口可樂公司的下一個一百年那麼長。
他們還需要再富一些,富得再久一些,才能達到以代際為單位扶植體育的境界。
在此之前,又要靠誰來做「體育」這檔子投資大、見效慢、回報小的買賣呢?

舉國體制有問題嗎?當然有。
最核心的問題在於,它不純粹。
不純粹的混合,就一定存在互相的干擾,因此徒增系統內部的損耗,浪費了寶貴的資源。
但,我們可能別無選擇。
特別是對於那些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那些遠離資源豐富的一線城市的。
對那些孩子而言,覆蓋全國地級市的國營體育獵頭機構是他們唯一的機會。舉國體制抵達成功的希望再渺茫,也好過一無所有。
當然,對於有資金有門路的,黨和人民也都盼望著你成為下一個李娜呢。
加油吧。

=================
評論里又有人提出諸如「冠軍對屁民有沒有好處」這樣的問題。
我本以為這種基礎性的問題不需要再來普及了……
1,舉國體制下現役運動員的廣告代言和大賽獎勵,收益權在國家,至少要被國家收走一半
2,誕生奧運冠軍對一個體育項目的發展、對一個產業的推動、給國民帶來的精神愉悅、對國家體育風氣的帶動,都是難以用金錢衡量的。在中國若非舉國體制,許多項目的奧運冠軍恐怕還無從談起。

來討論問題,還請帶著基本的相關常識。
花錢辦體總,只圖讓運動員爽?國家又不是撒幣。


初略看了一下上面的回答,幾乎都是強答的。麻煩能不能動腦子分析下?能不能結合歷史和現實分析下?能不能結合環境分析下?什麼叫舉國體制?什麼叫市場體制?體育強國的體育體制都一樣嗎?

1 體育對國人來說是接觸的比較晚的,知道清末中國人才開始接觸近代體育。雖然上海灘,香港等地的租借出現過近現代體育,甚至有過當時世界或者亞洲先進水平的項目。但大部分中國人接觸體育得建國以後了。

體育活動,體育活動,首先是社會活動,其次得有場地,再次得有器材,最後還得有人員。這些歸結到一起就是得有錢。試問當時中國有錢么?既然國家大部分民眾都沒接觸過體育不知道體育是怎麼回事,又沒錢沒器材讓人人有項目參與,那怎麼辦?集中力量辦大事唄,把資源集中起來,訓練出一批人,引起大眾的興趣,才能讓國民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有明星才會有更多人願意參與。所以大家會發現建國初期全運會辦的特別勤,那可不是閑的沒事做,而是要引起大家關注,引起大家興趣,激起大家熱情。

不考慮歷史和現狀,不集中資源,你來搞體育?搞班會都得軟磨硬泡求同學加入呢,全民健身還是在那個大部分沒接觸現代體育,對現代體育沒概念的時代,還是窮的叮噹的時代,有那麼容易?

2 體育之路是非常艱辛的路。假如說你除了訓練之外還要擔心其他的事情,你是堅持不了多久的。所以即使是市場經濟的美國也是由官方出面給予幫助的,所以整天說國外不用納稅人的錢養運動員的人基本是被美國自己來回抽臉了。以拳擊手為例,一旦取得了奧運資格,可以從美帝政府那裡享受津貼,免費的訓練,陪練,還有營養補助等。但是一旦得到這種補助便不能在享受補助的期間打商業比賽。我不明白的是很多人搞的不用運動員拉贊助,不用運動員籌路費很low一樣,難道說搞得和當年澳大利亞女足一樣去拍果照籌路費才是高大上?

3 很多項目除了奧運以外並不起眼,比如三鐵之類,水球之類的。幾個女孩願意在要不斷往外掏錢的情況下還繼續女子舉重,女子鐵餅,女子鉛球之類項目?此外如網球等項目,假如不是專業隊體制,你家不是那麼有錢就別參與了,你連參與的機會都沒有。很多人是想當然以為體育要付出的金錢不大,實際上別說網球之類的運動,棋類運動夠簡單了吧,器材就是一副棋,服裝日常服裝都可以,有誰不服氣可以試試,就這樣的運動中產之家都負擔不起,我說的中產可不是網上自以為中產,就目前的收入狀況來看,父母雙方各自月收入不在2萬以上的就別提這事了。如果沒有舉國體制,這種項目,窮人家的孩子是沒資格玩的,你會看到這個項目里強大的選手都有錢人家的孩子。

4 國外不重視金牌?看到這種論調我就呵呵了,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時候美國各種淡定,金牌榜第一么,誰能撼動?08年就開始搞獎牌榜了。倫敦奧運會從體育官員到倫敦市長各種上躥下跳,用實際行動把說老外不重視金牌的人的臉打的噼里啪啦響。假如說這話的人有臉的話。

5 舉國體制並不是簡單的把運動員養起來,其他在國外也是成本的事情在國內都不是事。打個比方陪練,這在美國日本可是花錢的事,好的陪練可不便宜。在中國內?各種類型都有,想要那樣給那樣。我們曾經開過一個玩笑,為什麼中國女子項目強?因為她們可以找男運動員做陪練。為什麼男運動員不行呢?因為那得找外星人當陪練了。

6 金牌重要還是快樂體育重要。我認為把這兩事混起來的人,腦子本身就是一團漿糊。你得了金牌還不快樂? 作為群眾體育開展當然是快樂體育重要,但是作為競技體育,說金牌不重要的,要麼是大牛要麼是傻x。前者是調整狀態不給自己加負擔,後者是沒能力爭奪金牌只能自嗨。


諸位柔道冠軍,體操冠軍,舉重冠軍,你們辛苦啦!
祝賀你們奪得冠軍!畢竟你們作為來自底層的孩子們,能在每個月生活費不夠我一個小時揮霍的情況下,通過舉國體制,一點點走向了領獎台,我實在是非常感動啊!
但是你們想一想,你們每天那麼辛苦地鍛煉,每年都要比賽,難道不累嗎?而且退役之後身上還有一身傷病,最後不還得做保安當服務員嗎?
而且我也讓我的孩子走體育的道路啊,雖然人家挺舉兩公斤,射擊20發兩環,游泳二百米三分鐘。但是這個孩子潛力是無窮的啊!而且我們請了國外的選手做他教練,像霍頓啦這些,實行快樂訓練,練十分鐘玩一個小時。現在人家練的很好啊,最起碼蝶泳蛙泳能分清了,但是你們練的太刻苦,下一屆我孩子要打敗你們去東京,有點難啊。
所以說啊,我覺得別搞舉國體育的好,雖然舉國體育讓你們訓練裡面的稅金裡面,我貢獻的部分也就是我家跑車開一個小時的油錢,可畢竟還是納稅人的錢嗎,不能亂花的,你看看,我員工都沒我孩子那樣的游泳訓練條件,這錢不用在他們身上用在金牌選手身上,實在浪費嘛,畢竟金牌也說明不了什麼,哈哈哈。
這樣吧,你們雖然不做運動員吶,但是啊,出路我幫你們選好了,你吶到我公司當保安,他吶到我家當保姆,那位美女小妹妹啊,到我家陪我小兒子訓練好不好啊,晚上你也幫我訓練訓練啊。
你們不要不滿意啊,要知道舉國體制讓你們得冠軍,可是還有其他淘汰者當保安當保姆的啊。這麼不合理的制度是我第一個提出要廢除的啊。
再說了,體育是你們窮鬼玩的嗎?你們的營養品,你們的設備,你們的教練,花的都是納稅人的錢!那是我逃稅都逃不掉的錢啊,這錢應該用在西部孩子身上,不應該用在你們身上啊。所以說啊,窮孩子就老老實實,打工,賺錢,養活家人,不要想什麼冠軍夢啊,奪冠軍的人,應該用自己錢訓練比賽啊,你說是不是啊。
大家可以小點聲討論,我去陪我孩子衝擊東京奧運會金牌去了
#反諷#


回答這個問題要先弄清楚體育是什麼?

在中國的語境下,體育這個詞不是個人的,而更多的是一種國家層面的事情,極端的理解則是體育和奧運會、金牌掛鉤。追溯原因,是舉國體制導致的。舉國體制源自前蘇聯,其本質不在體育本身、不在個人的強身健體,而在於拿金牌、為國爭光、加強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本質上是一種「統治術」

你知道為什麼中國是奧運金牌大國嗎?這確實是舉國體制的功勞,政府用納稅人的錢培養了一群跳水機器人、舉重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只管訓練,其他一切,甚至娶媳婦政府都包管。國外運動員就沒這福氣了,政府可不養活他們,絕大多數運動員都是業餘的,用業餘時間來訓練。這樣比來,你說我們能不是金牌大國嗎?所以,在金牌的意義上,舉國體制是最牛B的!

運動機器人可以拿金牌,這就代表中國國民的身體素質也比他國國民優秀嗎?這個問題我就不回答了,你應該知道答案——要不胡錦濤不會在奧運結束後說出這番話——我們已經是體育大國了,我們要努力成為體育強國……他所謂的體育大國是金牌意義上的,體育強國則是國民意義上的。

如果你認為拿金牌很重要,五星紅旗升起時,你十分享受這份至高無上的自豪感,那麼舉國體制真的很重要,哪怕二級風就能把你吹走,上個樓梯就口吐白沫,做個愛能心臟病猝死。

補充:舉國體制對應體育的市場化,只有市場化才能大眾化。如果你認為體育更應該關乎你自己,不是國家民族之類的宏大敘事,那就去反對舉國體制吧!少一些管制,才會多一些市場,體育和任何領域都是一樣的。


沒有優勢。
在體育大項上,舉國體制的運動員幾乎不能在職業賽中取得好成績。
只能在大家都不玩兒的項目上拚命拿金牌,麻醉自己。


很簡單,引用前段時間跟一個退休幹部、老黨員聊天時,其說的一句話:中國當前這種政治體制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不惜一切代價,集中所有資源來解決任何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改革開放僅僅三十年我們能實現如此偉大的、長足的進步的原因。但相應的也帶來諸多弊端,最可怕的就是當你集中了所有資源以後發現方向錯了,這時候便後患無窮。中國體育的舉國體制大概也逃不了這個框框。


這種題目最吸引裝逼犯。一看到體制二字,很多人就跑得比誰都快了。看來哥又得不要友善度了。
我不知道這些答主有幾個知道舉國體制的準確定義的?什麼毀了那些練體育而得不了冠軍的孩子,什麼領導搞政績。真他媽扯天下之大淡。
我就問問你們這些知乎兒:有幾個參加過體校選拔?全中國有千萬學子有幾個參與過體校選拔?我敢斷定,百分之九十的人見都沒見過國家選拔運動員。
筆者運氣好,讀小學時遇到過一次體校選拔。清楚記得當時的情況。
第一:條件優厚。文化課降分就讀重點初中,高中。特長生甚至能保送大學。學費全免且生活有補助。
第二:去與不去完全看個人自由。絕不會有人強迫你。且選拔極其嚴格。某答主「體育毀童年」之論真是放他媽的狗屁!你以為童年是你想「毀」,想「毀」就能「毀」?
第三:就筆者親眼所見的情況,當時有意願去參加選拔的都是文化成績極差的差生。本地說法叫「完全讀不進書的二杆子」。壓根就不想讀書!
我就奇了怪了,好多知乎兒都沒有讀過高中么?不知道高中有體育特長生一說么?
國家支持體育的政策,明明是給差生開闢了另一條出路。到某些人眼裡反而成了坑學生的文化成績。裝逼也要按基本法啊!就算你不按基本法,你他媽也要尊重一下事實啊!
某答主說很多學體育的只會體育,什麼都不會。呵呵!人家至少還會一門體育。你去看看有多少不練體育的,從小學順利讀完大學的,那才叫雞巴毛都不會!
大部分人都受公知迷惑,產生了一個別不過來的荒謬觀點:因為有很多體育生是在國家支持下學體育的 ,所以他們混得不好就是國家害的。難道真的沒人看出來,這他媽純粹是顛倒黑白,恩將仇報嗎?
對此,我就想問三個問題:1那些失敗的體育生是國家強迫他學的還是他自願的?2.那些混得很慘的體育生如果不學體育就能改變混得慘的命運嗎?3.每個行業都有失敗者,你們現在從事的行業都是自己所學的專業嗎?
那些學了體育的混得不行就怪國家,那那些沒學體育的混得不行怪誰?我估摸著,有些人連陽痿早泄都能跟國家扯上關係。


跑個題。嗯,中國拿獎多的項目除了體操以外都是沒什麼激烈競爭的冷門項目?
我倒是沒看出來除了跳水和乒乓球以外哪個優勢項目是中國隊全程碾壓的沒有任何競爭性的……另外其實乒乓球單論參與度來講在世界範圍內並不算冷門。只是觀賞性和商業開發太差,導致比賽觀眾少而已。
如果說碾壓就是冷門的話,那籃球也應該算冷門了。


推薦閱讀:

網球暴力派應該用什麼類型的拍線?
普通人如何欣賞 F1 比賽?
如何評價費舍爾的職業生涯?
如何挑選輪滑鞋(溜冰鞋、旱冰鞋)?
對籃球的熱愛可以到什麼程度?

TAG:體育 | 奧林匹克運動會? | 中國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