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 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


作為一個持證人我也來說一說cfa吧。我專業不是金融,讀博士的時候自學考過了三級cfa考試,做了七年金融。


首先要擺正心態,cfa不能保證你拿到什麼百萬年薪的工作。考過cfa只不過需要幾百小時的學習而已,考試難度也並不大,如果指望幾百小時的學習能抹平你和那些優秀人士之間的差距那是做夢。

其次,cfa是一套系統的學習方案,尤其對非金融專業的想要入行的人來說。你有cfa說明你經過幾百小時的系統準備,說明你勤奮,說明你英語過關。我面試人的時候很多學校新人都和我說對金融感興趣。我告訴他你不是對金融感興趣,你是對錢感興趣,從你的簡歷上我看不到你的興趣。cfa可以讓我知道你為了目標做過幾百小時上千小時的努力,興趣不是隨口說說的。

再有cfa確實覆蓋面很廣,雖然實用性不強很理論,但多年工作當中我一直都是同資歷同時當中知識面廣的。別人說什麼我都聽說過,都知道大概概念知道去哪查。你要知道做金融,尤其是中途轉行最頭疼的就是別人滿口術語,你卻一頭霧水。這方面cfa功不可沒。

至於值不值,說老實話,一個只需要幾千美元的證書,你指望能等於十幾萬的mba,本來就不現實。但作為一個想要敲開職場的新人,你進步的選擇確實不多,cfa還是有意義的。我還是覺得值得這個錢和努力的。

==============================
我還要再說兩句,考cfa雖然不難,但也沒那麼簡單,可以想像太容易也就更沒有什麼含金量了,尤其對英語非母語的人,尤其三級最難,因為要寫很多。我記得當年整整三年,每年都有三個月謝絕一切約會,每天晚上回家強迫自己讀兩個小時書,搭進去所有的周末,最後考前還要請一星期假。要麼不考,要麼就堅持下來,只考一級不如不考,至少兩級或者三級都考下來,才是一個正向的信號,表達自己的勤奮和努力。

關於備考很多朋友來問。我覺得不需要看原版教材,太過冗長。我只看了Schweser的備考notes,淘寶上有賣。大概過上兩遍,第一遍稍微快點,有些知識點不明白可以暫時跳過,後面內容可能會反覆映照加深理解。第二遍有時間再認真想想,再做上五六套模擬題,我當年考的時候沒找到真題。一級二級認真準備下難度應該不大。三級寫作對非母語學生較難,我當年也是僥倖,沒有太好的經驗可以交流。祝大家好運。


身為知乎官方認證的CFA,CPA雙證持有人(知乎認證的唯一一個?),看到這題目,我想起了一個流傳已久的段子:

「爹:給你找個媳婦。兒:我自己找!爹:這女孩兒是比爾蓋茨女兒!兒:這樣?行!爹找比爾蓋茨:我給你女兒找了一個老公。比爾蓋茨:NO,女兒還小!爹:這人是世界銀行副總裁!比爾蓋茨:這樣?行!爹找世界銀行總裁:給你推薦個副總裁!總裁:我有副總裁!爹:他是比爾蓋茨的女婿!總裁:這樣呀,行! 」

這個段子的關鍵點是信任,你想這幫人都是傻子啊,怎麼會信任這個爹說的話呢??

當然如果這個爹是一位喜歡談笑風生的長者,說不定這個段子就成真了~~~


然而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沒有好爹,也不是高富帥,白富美,大學連個211都不是,手上都沒什麼牌,怎麼一步步找到理想工作,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了???


偉大的維斯特洛大陸首席權謀家兼人生導師 培提爾·貝里席曾經說過「人生就如階梯, 唯有階梯真實存在。攀爬才是生活的全部。」

「Only the ladder is real.The climb is all there is.」


一張張手牌決就像一節節階梯,幫助你向上攀爬~~


所以我想說的是CFA對於普通人來說是獲取他人信任,讓別人願意認識你,通向更多資源的一張手牌

這張手牌意味著什麼了?

意味著

1.你很有毅力或是很聰明,畢竟三個級別的的準備時間 按我自己的經驗來看,一級花了200小時,二級花了250小時,三級花了350小時


2.你對金融的理論知識有系統性的掌握,基本概念應該沒問題,畢竟是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啊


3.你挺要求上進的,或是你家境還算不錯,畢竟三個級別考來下考試費摺合人民幣貌似要1,2萬了吧,每年會費也摺合下來要個千把塊啊


而以上這些可以為你增色不少,在同等條件下肯定是加分項,能夠幫助你獲得職業發展初期甚至生活中更多的機會:

以我個人經驗來說,之前跳槽時,可能也是雙證在手,簡歷比較華麗的緣故,VC,信託,投行的簡歷關大門都敞開;沒有前面的簡歷鋪墊,也不可能有後面進入面試再展現實力拿到offer的機會,乃至於進一步進入自己喜歡的行業再向上施展拳腳的機會~


現在做VC出去看項目想認識行業里某個人,看到我的名片(當然,現在很多也看我的知乎),大家都會多點信任,起碼對方更有結識的意願~


我在想為什麼我又不是知乎爆照,情感流用戶,也不追熱點煽動情緒,平時就隨便寫寫,為什麼也有不少關注者,平時也有不少活動,朋友主動找上門來,想來我的官方雙證認證信息也是一個優勢~


而擁有這張手牌對於普通人來說,比獲取好爹牌,斯坦福本科牌亦或絕世容顏牌要簡單且公平的多啦

這下面的不少答題者覺得對CFA挺失望,很正常。CFA就是張牌,而且最適合的是國外的資產管理,投資組合,財富管理從業者


在中國這種投資者還停留在買房是王道,剛不剛兌啊,做個量化連基礎工具都沒啥的金融環境下,用CFA三級的知識玩個毛線啊~~~簡直就是屠龍之技啊~~~~


然而這張相對簡單而公平的手牌到手,怎麼用就考驗每個人的智慧了,


你以為祁廳長跪了梁璐就可以平躺後面啥活都不用干啦??人家照樣要努力幹活好好表現的啊,梁璐的婚姻只是他切入權勢之路的一級高階,拿了好牌也是要好好打得啊


這年頭就算手牌暴好的趙家人不好好打牌也是會跪的啊~~~


高書記不是都說了嘛「:該考慮和趙立春切割了,我看他*家的喪鐘該敲響了。。。」

套用互聯網行業常說的一句話,CFA對於處在迷茫階段,想進入金融行業(我指的是狹義的金融行業職位哦)大門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抓手,從這一點切入,後面如何再順勢向上一步一步攀登,就看個人的努力與運氣啦


從幾個角度談談CFA吧,


1。專業知識角度,cfa三級下來,廣度是有了,但深度非常欠缺。教材基本上就是蜻蜓點水。

幾個現實的問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是否是cfa的知識能應付的:

問題一:隨便找一個a股上市公司,對其進行估值

問題二:隨表找一個有點名氣的非上市公司,對其進行估值

問題三:判斷任意兩個期限的期指合約是否有套利空間

問題四:判斷某一個ETF是否有套利空間

問題五:隨便找一個有併購行為的a股上市公司,對其收購行為進行評價

問題六:給自己做一個涵蓋理財、投機、保險、外匯、房產的財務規劃

問題七:設計一個程序化交易思路

這些問題在cfa裡面都能找到對應的原理,但理論和實踐當中有著巨大的鴻溝。


2。找工作角度,cfa要求4年經驗能持證,所以這4年的經驗比起持證來講更為的重要。

排除人脈和背景,金融行業的找人權重大概是這樣的:面試時展現出來的全方位能力》過往經歷≈項目經驗》教育背景》金融相關專業資質(cfa,cpa,司法)》其他專業資質。


特別在投資和投行領域,面對面交流非常重要,有沒有水平聊一聊就知道了,所謂的「盤道」,一次不行就多盤幾次。簡歷可以注水,但面對面交流你要是能把投資人忽悠了,也是一把好手了,畢竟投資人乾的就是忽悠的事兒。


3。無形價值角度,客觀來說,在金融領域cfa還是有拋光的效果,特別是在有涉外情況時,能夠很快給對方專業角度的信任感,有一次我去和一個以色列人開會談以色列的創投項目,雙方交換名片後,當對方看到我是cfa時,直接對中方翻譯說不用翻譯了,我是cfa肯定交流起來沒問題。


有cfa通常能代表你可以和「學院派」無障礙交流。


4。薪酬角度,我混跡金融行業多年,老實說從來沒有因為cfa而找到工作,也沒有因為cfa而加過工資。不像在會計所有個證書還能多點錢拿。有時候你看到cfa拿著高薪,其實是人家本來就很牛,有沒有cfa都很牛而已,但這不代表你自己拿到了cfa就能取得高薪。


5。個人建議,如果在上學或者剛畢業,有興趣和毅力可以考cfa或者其他金融相關認證,技多不壓身。但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思考自己到底能解決些什麼問題,畢竟金融不像其他產業鏈條很長,金融領域一個人能解決很大的問題了。


6。每年交會費的時候,我都有出血的感覺,先給美國300刀,然後給國內幾百大洋……,然後協會還每次都問要不要捐點錢給他們……


進入CFA項目意味著即將開始一項歷時兩、三年的持續性自學活動,但這僅僅是為考試花費的學習時間,在滿足工作經歷要求並持證後,每年還需要完成6-8個學分的後續學習和各項社交活動,值不值得?

衝動的潛意識會告訴你不管值不值得,我都要去活到老學到老;但理性的潛意識又告訴你別衝動,先想想成本與回報吧。

由於我身處高校並從事教育工作。除了學生要考CFA給自己加一些找工作的法碼以外,很多在職人士,尤其是那些對金融感興趣的朋友都會這麼問我:「我感覺工作中缺點兒什麼,想去再深造,高老師,您知道哪所高校提供這種學習的機會哪?」或者「本人XX歲,外資銀行背景,現任職於某金融機構做XX總監,已經取得MBA學位,現階段考CFA,您覺得值得嘗試嗎?在職學習,有家有口的確還蠻辛苦的,請教您的建議,謝謝!」

前一種朋友,每次經過我深入了解下來,就發現他們都是想通過短期就能提高自己,或者補齊自己想要但還不了解的知識,國內頂尖的高校也確實會舉辦一些短期培訓班,例如清華大學的互聯網金融培訓班,我有一位在非一線城市做私募的朋友就經常去北上深參加一些短期的培訓班,尋找合作機會,和前沿金融活動保持接觸。

後一種朋友,我經常勸他們是把手頭的項目做好、把手下的團隊帶好,比較對自己近一步成長有幫助。考證周期太長,收效不大。如果感到知識上有匱乏,專門自學補習那一塊就行了,現在重要的是工作上的成就,證書可以當作一個慢慢搞,有空再搞的東西,沒有也無所謂。

無論如何,如果要真正學會並掌握一點兒知識,在職人士還是需要堅持不懈地自學才可以,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從短期培訓班或者聚會中獲取到的人脈和圈子才能穩固住,你才能給予別人幫助,你的人脈這時候才能真正地發揮作用,而不僅僅局限於打個招呼的地步。CFA也許可以開始幫助你啟動堅持不懈學習和思考的循環。

決定要進入這樣一種自律的流程,我們很自然地就會想知道完成此流程的報酬有多高?因為走完這個流程的成本是不小的,有金錢成本、有時間成本、還有放棄娛樂和休息活動給我們的效用所帶來的損失。如果CFA項目含金量高的話,完成該項目就能在未來給自己帶來現金流入,那麼利用CFA股權分析部分的現金流折現模型,完成CFA項目所能產生的所有未來現金流折現到現在就是它的內在價值。

如果這個內在價值大於成本合計,那麼就是感性和理性完美統一,挽起袖子開始干。但是,其一,我們還有其他項目可以做,比如去拿一份學歷,比如去做一份副業,由於時間有限,我們不能像企業那樣同時開始多個內在價值大於成本的項目,我們只能選擇一個,選擇兩者差值最大的那個。其二,完成CFA項目的未來現金流是不確定的,它到底有多大,而且我們是不是不應該只看實際現金流,會不會還有什麼東西能在未來的未來轉換成現金哪?雖然未來的未來也許伴隨著更大的不確定性。

一切歸根到底就是到底怎麼去定義含金量?怎麼確定含金量的數額以及獲取該數額的可能性?很遺憾,我們不能確認,但我們可以預測,我們可以通過現在的努力去提高預測結果實現的成功概率。拿到CFA持證人資格後的確工資會有所上漲,這點我們不說,我來說說我成為持證人後曾經得到的那些看起來好像是非現金報酬的機會。

在我於2014年成為持證人以後:

  1. 我在職場社交媒體上簡歷的瀏覽量遠遠超過之前,雖然我對目前的工作還比較滿意,但不斷有獵頭主動聯繫到我,從地產行業的經濟學家職位到美國的資管公司,再到歐洲著名商學院的管理崗位。
  2. 有朋友在國內資產評估和審計事務所,他們公司接到了新加坡企業的一個單子,需要一位CFA持證人來簽字並審閱估值模型。
  3. 申請並獲得了某全國性行業資格考試出題人的資格,是為數不多幾位來自高校的成員。
  4. 認識了金融領域和各行業的CFA持證人,加入到他們對科技金融和其他新項目(比如,怎麼統一金融名詞的中文翻譯)的工作群中,也和他們一起玩Texas Hold"Em。
  5. 幫助自己的學生獲取CFA獎學金,並給通過三級的朋友寫申請成為持證人的推薦信。
  6. 幾乎能夠馬上把從各種閱讀材料中獲取的信息和CFA知識體系中的內容聯繫起來,並迅速將每種金融知識定位到其在整個金融體系中的位置。
  7. 獲得了一份別人對我的信任。
  8. 改進了我的教學並為我的科研獲得了靈感。
  9. 等等等等,不勝枚舉

經濟學把經濟個體描述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群體,以此來研究他們的決策和行動規律。但有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應當掌握化Non-Cash Items為含金量的念頭,Non-Cash Items在會計學上的定義不就是那些在未來可能會給公司帶來Economic Benefits的資產嗎?再把它們放到現金流折現模型中,也許CFA證書的現值就遠遠高於其成本了。

更重要的是,一份證書的含金量不是外生給定的,是你自己可以改變的,完成這個項目能給你帶來保底60%的及格含金量,好好使用它,它的潛力無窮,也許是100%的含金量也說不定。


1.知識量三級下來相當於國外的金融本碩;
2.給你一個金融的世界觀,這是我讀完書考完試之後最大的收穫。valuation, TVM, PL, portfolio, derivatives...你會在思考很多問題時自然而然地運用。金融知識中融入了大量人類的智慧,不論做不做這行都值得去琢磨。
3. chart holder還是相對稀缺的,如果有精力有興趣,還是值得去考。

另外讀原版教材還是件很爽的事情,老外寫的書真心不摻水,讀完會有種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


關於知友+同行 @IB LBJ 的答案,近幾天我和其他知友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今天看到 @IB LBJ 對他的答案進行了補充,作為可能是激烈討論的「始作俑者」,我也來說下自己的觀點:

  1. 市場上培訓機構的虛假、誇大宣傳是絕對存在的,這些宣傳喚起了很多人的夢想,最後紛紛化作金錢流入了這些中介的口袋,最後人們發現,夢想能否實現不是一紙CFA證書所能決定的;
  2. CFA作為全球金融行業廣泛認可的職業能力證書,是有很大價值的。它不僅對持證人和候選人的知識能力提出要求,還對從業人員的行為準則做出規範;
  3. CFA官網上的原話是「The CFA Program bridges current practice, investment theory, and ethical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to provide investment analysis and portfolio management skills.」 事實上,CFA對於二級市場分析師、基金管理人的作用本身就要遠大於對一級市場從業者的意義,所以用投行部、股權投資、併購從業人員的持證人數量作為例證來衡量CFA的價值是不科學的。

其實知友 @IB LBJ 的答案在完善了語言之後從觀點上看沒有什麼問題,之所以引發激烈的討論主要還是由於其最初版本的答案論證過於輕率、打擊面過大。回到問題「CFA的含金量」,這個問題下的很多答案都從各個角度進行了分析,甚至是在這個爭議回答下面的討論中都有很多知友根據自身經歷給出了精彩的論證,這些都可以參考。其實無論是在知乎這個平台,還是在所有的公共討論中,精彩、事實往往都是越辯越明的,但最怕的就是有些人存心抬杠,破壞整個討論的氛圍,把所有人的討論都引向極端,從為了了解實情而討論變成了為了證明自己對、證明別認錯而討論。慢慢的,一個問題就毀了。

關於CFA的含金量,我還有兩個補充觀點:

4. 在職業的起步、上升期,CFA能錦上添花、但很難雪中送炭,這個階段,CFA是構成競爭力的要素之一,是你的財富;在職業成功後,更多情況下,作為CFA alumni,你是CFA的財富。CFA和什麼「百萬年薪」啊,「金領」啊,沒有必然的聯繫,CFA不是前幾年的保代那樣的加薪通行證,也不是執業醫師資格證那樣的從業許可,只是一份對從業能力和道德的認定。百萬年薪,說到底還是靠個人的奮鬥、歷史的進程,不是一張證書;

5. 不過如果要是衡量「含金量」的話,另外一個思路就是CFA在北上廣深落戶時的優惠政策。。。考下CFA,落戶北上廣,拚命買套房,成為新土著,這含金量,嘖嘖。。。

最後向參與這場討論的 @IB LBJ 等所有人表示感謝,如有冒犯還請原諒。


取決以您的年齡和精力,對於應屆生和工作時間小於3年的朋友來說,CFA作為敲門磚的意義很大。對於從業多年的人來說,CFA無非是錦上添花而已。

CFA的考試性質決定了他是大而全的東西,不要指望CFA都考下來你在哪一方面就是專家了。CFA之多能幫你建立一個金融知識體系,對於裡面的具體領域,必須單獨下苦功夫。換句話說CFA解決了金融知識T型結構里那一"橫"的問題,那一"豎"需要自己耕耘了。


作為持證人,大概談一下:

  • 知識:涵蓋的知識範圍很廣。難度方面1級相當於本科的基礎課,2級介於本碩中間(深度明顯高於1級,但是由於範圍太廣,具體到某個方面的難度要低於該專業的碩士課程),3級的內容同1、2級的聯繫要弱一些,難度也相當與碩士吧。所以說CFA學術上的含金量不在深,而在廣。
  • networking:CFA會組織些活動,學術的(比如找個大牛來講講市場,但也有些感覺像sales推介業務),非學術的(羽毛球、爬山之類的)。有些人考CFA是為了社交,我覺得這個應該是CFA的一個含金點,但不一定要考試。上面這些活動不是持證人也可以參加,關注下協會的微信,裡面會發布活動信息。活動中大多數人更看重你是否有趣,而不是是否持證。
  • 找工作:協會要求通過3級考試並從事投資相關工作4年以上的,才能申請持證。對於一些碩士畢業的同學,畢業時已經過了3級考試,但還拿不了證。這個在找工作時還是有一定含金量的,但重要性還是次於畢業學校,建議在校生有精力可以考一下。如果不是應屆畢業生,CFA的含金量會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加而遞減。所以對於已經工作的人,不能指望一個CFA會帶給你一個更好的工作。對於想改行到金融的人,或者大學專業不是金融的人,CFA倒是可以部分打消僱主對你專業的疑慮。
  • 職業發展:這個得看你在哪個行業了。商業銀行里基本沒用,券商基金可以作為一個加分點,諮詢見客戶時能唬個人。我拿證也有幾年了,觀察下來,只能說CFA越來越接地氣了。總之吧,弄好了也就錦上添花。所以不要指望有個CFA的證,能幫你開闊多大的空間。當然我了解的行業有限,歡迎大家補充。
  • 教材:這個是一大含金點,但是很多人忽視了這一點。CFA的教材寫的挺好的,真心希望各位考生能在熟讀NOTES、練習題之餘,好好看看書。

CFA Institute 跟很多國外的大學有合作關係,金融學本科或研究生專業要獲得認證,課程設置需覆蓋CFA一級或者以上至少70%的課程。

所以,PhD + CFA 找高校里的工作有些優勢。畢竟,有CFA證書的多數不在高校,在高校里的PhD持有證書的又屈指可數。當然,在高校里研究還是第一位;有證書相當於萬金油的角色,金融的課基本上都可以教。國內的高校慢慢也開始和CFA機構有合作,做研究之餘順手拿一個也是一個好的選擇。

CFA的一個特點是知識點覆蓋廣,除了金融還有會計等專業知識。考過之後也算補補相關學科的基礎。學以致用,學的時候多半不知道怎麼用,融匯在實踐里,用起來,才真正增加它的價值。

最後一點,這個考試的難度還是有的。準備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習能力,自我規劃的能力以及毅力。如果有時間和財力,年輕人可以試試。


三年後補充,我目前在樂視金融負責金融市場業務,很難說CFA在這種發揮了多少作用,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因為金融同業眾多,尤其互聯網金融業務五花八門,系統的CFA知識確實對我工作有了很大幫助。另外,目前需要做大量同業BD工作,CFA人脈對於這件事情幫助很大。這樣比我想像中的有價值。可以說,我之前低估了CFA的價值。總之,藝不壓身,用的時候才知道自己幾年前做的準備沒有白費,也算是功不唐捐吧。
========================================================
一年後補充:我目前在創業,在這個過程中,有這麼一個玩意還真是有點用,幾乎沒有人按照一般創業者的思路想我,可能有這東西,大家默認我就實現了馬斯洛最下面那三層了吧。反正技不壓身,這東西直接作用不明顯,間接作用倒是時不時的讓我自己小驚喜一下。
再補充:最近見了一些投資人,有個頭銜,大家攀關係方便些,而且上來就沒人忽悠我了,都是撈乾的說。然後,下面那個周林說的挺對,我贊了,尤其是讀原版書那個,都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這種人寫的,書真心好,可惜,我問了一圈,我周圍的chart holder認真看過那書的沒幾個,我也就看過一兩本。
========================================================
用來吹牛B,那是相當的可以,在金融機構里你要是有個這個證書,周圍的人看你的眼光都不一樣,當然主要是比你級別低或者同級別的人。老闆那裡,除了知道你還挺上進的以外,對於升職加薪幾乎沒啥大影響,我們CFA持證人聚會一般公認的這玩意的作用是印名片。。。。


大概是2011年的時候吧,我和一個地方券商的領導吃飯,他還特意叫上他們下面某個營業部一個小伙兒,因為他是整個公司第一個通過CFA三級的人,小伙兒比較拘謹,整個過程也沒說兩句話,我連他的名字都沒有記住。因為業務上的關係,我和這家券商的往來比較緊密,他們公司的很多人我都熟悉,後來沒人再和我提到過這個人,整個公司的業務骨幹和各條線上的負責人也沒有一個人是考過CFA的,感覺那個小夥子就這樣來了又去,泯乎眾矣。

我舉這個例子想說明幾點:

第一,CFA還是有人認的,但是我明顯感覺認CFA價值的人越拉越少,一方面大家對CFA的認識越來越清晰了,膜拜心裡大大減少,另一方面現在拿CFA的人也真是太多啦,就像通貨膨脹造成貨幣貶值一樣,太多了就不那麼值錢啦。

第二,現在出色的做好一份工作需要的技能太多了,就金融領域而言,雖然CFA也有比較全面和專業的知識覆蓋,但是對於任何一份金融工作,要想出類拔萃,單靠CFA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技能補強。

第三,在我看來,CFA最大的問題是時間成本太高。花了至少三年左右的時間在一個證書上,我覺得是不值得的,因為這會造成一個結果,就是廣度尚可但深度嚴重不足,如果同樣的時間你對某一個領域進行深入積累,那你在那個領域的競爭優勢就更加明顯。雖然金融也是需要融會貫通的,但是至少開始的時候你要有一個方面的強項作為基礎。

總之,我覺得CFA給了大家太多的幻想,以為一證在手, 什麼都有,現實世界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情,真正取得成功的是要靠自身的實力,沒有任何證書可以給予這一點,那是需要通過努力和投入不斷積累才可以的。


碩士在讀,觀點僅供參考.

身邊很多朋友level2已經過.level3也有好幾個過了.

想做證券投資這個就是鍍個金罷了.別人有,你沒有,就有差別.體現你很努力罷了.

沒覺得你考完做投資就很nb.還是要實戰


公式僅供娛樂。

請注意a,b,c均大於0.

解釋一下:
1. 通過的等級是有一定影響的---畢竟等級越高越難。
2. 當面試中兩個候選人除去工作經歷和CFA證書以外的所有條件一致的時候,工作經歷要比CFA證書重要得多。
如果一份工作是招聘應屆畢業生,那麼考過CFA考試的話一方面可以表現出來你對財務知識有著一定的了解,另外一方面也說明你有比較大的決心和心理準備從事金融業。一些公司在招聘應屆生的時候也會指明要「正在考或者準備考CFA」的畢業生。
然而,如果是社會招聘,特別是那種一上來就要求有幾年工作經驗的人,那麼CFA證書在工作經驗有較大欠缺的情況下用處就很小了。無論怎麼說CFA證書只是說明你對金融業有一個比較廣而欠缺深度的了解,不能夠說明你的實務能力怎麼樣。
3.在申請人學校背景不強的情況下,CFA證書會起到一定的「傳遞信號」(signalling) 的作用,從一個方面能夠證明你的學術能力和對於金融市場的了解程度。不過這個signalling的強度很有限。

總的來說,如果你現在剛剛進入或者準備進入金融業,那麼最好還是儘快儘早把CFA考出來;如果你現在已經是金融行業專家的話。。。說實在的幫助就有限了。

另外CFA對於個人的職業發展總的來說是一個錦上添花的東西(公式里用的開方和平方的倒數也是為了能夠更直觀地表現這一點……輕拍),不要指望CFA作為金融行業的敲門磚,也不要以為在金融行業有了CFA就是金飯碗,還是有更多在實務方面下工夫。


含金量是很好的,認可度要看環境的。至少從我接觸的很多美國買方機構和ETF的經驗來看,部門負責人為CFA持證人的比例還是很高的。有些ETF公司管理層就直接有幾個CFA持證人。可以看出這個證書在美國是實用的,但也不見得像被國內一些吹得天花亂墜,因為在美國做到金融行業管理層年薪百萬人民幣很正常。

國內環境就兩樣了,金融本身是高大上的東西,在中國可能就是金融民工成群了。中國的金融水平和美國比還比較初級,路子也比較野,和CFA這種金融理論的距離還是有的。相對來說,美國資本市場更貼近有效市場,金融理論就更有用武之地了。


看到答案里很多在喊cfa多貴的
同學們你們聽過一門叫作cqf的考試嗎 :)


建議題主去買教材看看,自己做判斷,裡面第一章節Ethics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把CFA的定位和價值寫得明明白白的,用不著來知乎看人對其詆毀或者吹捧。


CPA考完了,也考過了CFA level 2

因為在中國考這兩個證書的人群有一定重合性,我對比著說一下:

1、從內容來說。CPA側重會計,以及會計相關的財務管理,前幾年加入了《公司戰略》這一門,又加設了綜合科目,強調知識綜合運用、結合業務的思路很明確。可以說這是一個很科學的變化,很多做會計、審計實務出身的人缺乏財務管理的經驗和思維,也缺乏和業務結合的財務全局思維,這往往是一個財務總監和普通財務(相關)從業人員的差距。而CFA的課程從名字也能看出來:金融分析。內容主要側重財務分析這塊,所涉及的財務稅務知識主要是為了財務分析服務的,因此深度也很有限,大體是比如你分析個資產負債率,知道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負債、資產各自在財務報表中意義的水平。

說一點個人的觀點:從內容的高大上來說,CFA更勝一籌。但是從內容的實用性,CPA更合適。還是舉上面的例子,算完一個資產負債率,之後可能還要涉及更細的分析,也許發現這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和同行業相比存在一定的異常,那接下來可能就要看資產的明細,可能又會發現這個企業的存貨存在異常,結合這個企業的行業又要去分析存貨的結轉是否合理,可能又要涉及成本會計。一步步往下追,可能最後才能發現問題的根源。而這個過程,大量用到的是CPA中的會計知識,這些內容在CFA中學不到,那CFA這個金融分析怎麼能夠把這個問題分析到位呢?

2、從難度來說。如果CPA難度是5,我覺得CFA難度是3。如果英語很好的人,可以把難度再減到2。因為CFA的內容淺,上面那個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出來。

3、從市場推廣來說。CFA非常成功,無論是全英文教材,所選的巨大考試場地,專業的德州儀器計算器,內容中大量的國際金融內容,都讓人覺得這個考試培養的正如其推介的:國際高級金融人才。但是這個事情要辯證的看,市場推廣和企業實際認同是有差距的。而且從實際情況說,如果一個人只是成為了CFA Charter holder,卻沒有很好的財務或金融相關工作經驗,以這個證書做敲門磚我覺得分量可能是不如CPA的。

所以最後,說到性價比問題:一門考試報名費和教材加起來不超過1000,另一門至少需要20000,這中間如何選擇,或者學有餘力兼容並收,那就是因人而異了。

?5P?|?h


家裡條件一般,人生中覺得第二對不起家裡的一次就是研究生時候要去北京考cfa level 1和level 2 當時2萬塊對家裡也不是小數目,考試這幾天母親還陪我到北京。屌絲的我還想借cfa考試改變命運,後來工作了發現(對我)並沒有什麼卵用,雖然報名費早就還給家裡了,但是心裡還是有些難受。


本來不想回答這種問題,結果這玩意還沒完沒了往首頁跳了,看來確實是個大家關心的問題。

我沒考過CFA,不過本科的時候閑的無聊考了FRM,周圍同事CFA持證人還是不少的,包括我老闆,不過還是以銷售居多。

CFA這樣的考試或者認證是否有含金量呢?我覺得還是有。
從知識角度而言,如果能認真讀完教材考完試,在知識廣度上應該可以相當於金融專業本科學生或者是碩士研究生了。然而就知識深度而言,我覺得還是比不上正規的專業學習。畢竟人家在5、6年的閑散時光中,有大把的時間去琢磨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可以有豐富的項目、實習經歷,無論從理論還是實踐角度,獲得的積累可能都比單單一個CFA來得深厚。
從就業而言,CFA更多的是錦上添花的作用,應該沒什麼企業會單單因為CFA這麼一個東西招一個人。至於高薪,可以這麼說,

一個人如果能操作一定的資金量長期穩定盈利年化20%,他值百萬年薪;
一個人如果通曉各種法律法規能夠設計精巧的產品結構使得資金能夠實現受限的投資意圖,他值年薪百萬;
一個人如果社會關係深厚,能為公司拿下百億規模融資項目,他值年薪百萬;
一個人如果精通會計規則賬務技巧,能透過幾張報表精準識別公司真實的經營情況,他值年薪百萬;
一個人如果考過了CFA,哦。


CFA早已不是當年的CFA!

為什麼?今天我就給你說道說道。

首先,眾所周知「物以稀為貴」,CFA考試雖然歷史悠久,但五六年前,CFA報考和持有者在中國大陸還屬於非常稀有,根據2011年底的數據統計,中國大陸地區CFA持證者為2000多人,另外通過CFA全部三級考試尚未持證的人數為3000多人。近幾年來,大陸地區每年CFA三級考試的通過人數都在900人左右。基本兩三年的CFA三級通過人數就能和之前歷史總人數持平,由此可見CFA的含金量逐年下降是個不爭的事實。與CPA全國人數過20萬,其中持證者近10萬相比,高端投資金融領域的人才需求遠不如會計財務領域那樣高,所以從某個角度來看除去純粹的總人數增加導致證書貶值的因素,在全國乃至全球金融不景氣的這兩年該領域供需不平衡也是使得證書含金量降低的因素之一。

那既然如此,CFA三級證是不是就沒什麼用了?

不見得!

在中國,由於高端投資領域的僧太多太多而粥太少,導致HR在某個部門的某一個position上往往收到數萬份簡歷,而在如此火熱的人才供應量下,HR們往往增設更多的條條框框來幫助篩選,於是CFA也成為了其中之一,換句話說,在大陸地區,想要脫穎而出CFA還是有效的法寶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樣由於CFA三級通過者增長速度越來越快,在求職過程中往往沒有通過CFA第三級的求職者很難獲得僱主的印象加分。

總而言之,CFA的含金量下降有目共睹,考出全部三級的時間、精力與金錢成本都是需要考慮的,但對於行有餘力或者著實需要通過CFA提高自身金融知識(CFA 1級幾乎涵蓋了95%的金融必須的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人群還是可以選擇報考CFA,無論最終你考出的是一級還是二級,至少你能向僱主證明,從動機上來看你是積極向上的。

題主也可以看看我在知乎專欄對金融行業的分析 【陳老師解析】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應該有怎樣的職業規劃?

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還有進一步的問題,歡迎與我交流。


推薦閱讀:

金融和計算機編程如何結合?需要看哪方面的書?
備考 CFA 有哪些推薦教材?
財務管理專業畢業,兩年金融銷售經驗,應該如何進行職業規劃?
優先股劃分為權益或負債的標準是什麼?
如何備考CFA一級考試?

TAG:金融學 | 經濟 | 經濟學 | 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CFAInstitute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