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是獲得安全感和存在感嗎?

我希望有專業心理學角度的解答


安全感和存在感是良好的人際關係帶來的結果,不是形成的原因,也不是良好人際關係真正的價值和主要追求目標。良好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維持高效的協作,讓我們不斷產出價值,並用這些價值激勵我們不斷進步,是我們追求人生意義非常重要的前置條件之一。

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吧。一個居住在深山裡的人自己種出糧食自己吃,那這個糧食就只是維持了他自己的生存,這種沒有任何協作的生存對別人來說就是沒有實際價值的,別人並不能從這裡面得到什麼好處,而這個獨居的人再生產更多的糧食也會因為吃不完而浪費,因此他也不會有動力去研究如何種出更多的糧食。

很多人也許會說,難道這個人隱居去創造一種思想,去獲得一個感悟是沒有價值的嗎?我不否認有這種高人,但這些思想和感悟他也一定會寫成書或者做筆記,思想的傳播也是一種協作,正是這種協作的價值讓賢者不去種地而是奮力寫書。沒有人能夠忍受自己的思想就這樣白白被埋沒,甚至在創造思想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及時得到正反饋,人走不了多遠就會懷疑自己的路是不是走對了的。

正因如此,人類都是傾向於同他人展開協作和交流的,即使是無欲無求的佛祖,他悟道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傳播出思想,讓人更好的應對生活的苦難。信徒從佛祖那獲得思想,付出信仰和感激,這也是一種協作。而父母對子女無私的付出,也是希望傳承自己的價值觀和財富,這本質上仍然是一種協作,因為這些東西爛在父母自己手裡將毫無價值,幾乎沒有人能忍受這種損失,很多失獨家庭之所以迅速心理衰竭,就是因為失去孩子以後造成了父母之前人生的價值全部無法交流和兌現,這會讓那些父母感到自己的生命都像是一場笑話。

孩子的道德發展在學齡前會經歷一個「他律道德」階段,也就是以權威(特別是父母、老師)的道德作為自己的道德準則,以滿足權威的期待為最高目標,這也說明人類在習得社會性的最初階段就知道交換的意義,本能地察覺到權威希望用照料自己作為代價來給自己傳承思想,也知道自己要去滿足權威的期待才能夠得到權威的認可,從而獲得足夠的關注和照顧,以及更進一步的自尊。

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人的每個階段心理發展目標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必須要完成該階段的發展任務以後才能夠順利過渡到下一個階段。成年人由於發展的分化,會形成很多獨特的愛好和個性,這些東西組成了成年人獨立的人格,讓他們在人際交往中更注重追求相同的價值觀和信任感,以此來催生更加高效的協作體系,產出更多的價值。但如果一個人在孩童時期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和認可,比如權威的忽視、溺愛或者過於嚴格的否定式教育,這都有可能讓孩子獲取認同感和安全感的心理發育受阻,進而會一直在人際交往中追求存在感,並反覆試圖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值得被關注和認可的,如果心理發展目標遲遲無法完成,總是無法對環境產生足夠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就可能會認為是自身的缺陷造成了這種問題,但人無完人,總會有些缺陷是我們無法改善的,這種始終無法達成完美自我的要求的狀態會引發焦慮、抑鬱以及其他負面情緒。所以一般來說,人際關係有問題的人如果不是人格障礙等精神病性的問題,那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發展性的心理問題。

如果有這樣的問題,該如何應對呢?

如果已經出現了很嚴重的癥狀,比如興趣減退、情緒低落、意志消沉、易怒、恐懼、睡眠障礙等問題,那我建議是要儘快就醫的,這些軀體化的癥狀很難簡單通過情緒調整來消除,而軀體癥狀反過來又會加劇心理問題的影響,形成惡性循環。解決這些問題一定要在及時就醫的基礎上來談認知上的調整。

陷入發展性心理問題的人通常會有認知停滯的現象,即他們會忽視世界的變化,比如自己是在不斷成長的,隨著能力的提升,很多現在解決不了的問題並不代表以後也解決不了。再比如自身價值,這個價值是通過不斷的協作來證明的,並非只要證明一次自己的完美就可以一勞永逸地獲得認可。這種認知局限會造成他們總是停下來和身邊一些具體的不完美作鬥爭,忘記了前進,比如覺得自己笨、不漂亮、不善言辭等等。越是在人際交往中強調自己的問題,就越沒有辦法去傾聽別人的想法,在不了解別人的想法時,他們容易去為別人「發明」一些需求,並嘗試去滿足。比如有大學生很苦惱地說:「我給寢室的人打開水、拿快遞,我為他們做了很多事,但對我的人際改善一點幫助都沒有,我覺得他們就是討厭我。」當你進一步問他:「你覺得他們討厭你什麼?」他一般都會想一陣,然後才「發明」一些理由,比如「我臉上有痘痘很難看」、「我太黑不好看」等等。事實上仔細想一想就可以發現這種說法邏輯上的漏洞,難道我們會討厭每一個難看的人嗎?這種自我鬥爭對解決人際關係毫無幫助,只不過是在安慰自己的焦慮和挫敗而已。

所以有人際焦慮問題的人需要重塑幾個認知:

第一,我真正熱愛的東西是什麼。所謂熱愛的東西是指那種無論付出什麼代價都想要獲得的東西,即使在獲取的過程中要經受很多苦難也甘之若飴,而不是指那種「我得到了就可以快樂」的東西。這種熱愛之物有可能是通過自己的體驗嘗試發現,也可以通過觀察榜樣來發現,比如一個孩子看到醫生父親治病救人的偉大,就很容易萌生出今後也要成為這麼偉大的醫生的想法,即使他知道當醫生很累很辛苦,這也並不會妨礙到這種熱愛。我之前提到的否定式教育之所以會造成孩子的問題,就是因為父母只是在通過不斷的否定來讓孩子以父母認可的方式生活,但很可能父母自己都沒有這樣生活過,孩子根本沒有榜樣可以參考,自然就很難對父母要求的東西產生熱愛。

第二,我沒有辦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我是有局限性的,我只能對那些需要我的人重要,即使我完美了,也不是對所有人都重要。之所以要把這個列為第二條,就是因為尋找自己的特長有助於劃分自我的邊界,清晰哪些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就像一個戰士,對他的戰友是最重要的人,但對戰場上的敵人來說他反而是種污染,正是戰士對勝利的渴望和對信仰的堅持塑造了他的這種人際邊界。沒有這個人際邊界,我們就很容易覺得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是看得到我們的,從而無法解釋為何有人不關注自己,這很讓人恐懼,為了平復這種恐懼,我們很容易發明一個理由:他們對我有敵意。從而通過不斷防備別人來重新找回安全感。

第三,我如果喜歡一個人,我到底喜歡他什麼?這是很多人際焦慮者最難以回答準確的問題。往往你問他們為何需要朋友,他們的回答可能會是:「因為朋友會相互照顧,會不寂寞呀!」這種可以照顧、不孤獨的感覺是一種非常具有可替代性的東西,父母、保姆、護士、老師,很多人都具有這個作用。這種彌散性的需求會導致朋友對我們不是唯一的,那我們又怎麼指望成為朋友最重要的唯一呢?真正良好的人際關係,朋友之間是可以清楚地說出這樣一句話的:「雖然你特么的又丑又邋遢,但你這人有個優點我很喜歡!」那一個優點就是銜接友誼的鐵鉤,這些可以被認可的優點往往都與我們自身的利益高度吻合,很有可能是基於同樣的價值觀產生的。有了這樣相同的價值觀,就很容易有相同的熱愛之物,這樣我們就容易知道對方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麼,這種相互了解的狀態就是信任產生的前提。信任是一種冒險,只有當我們知道我們手上有別人真正想要的東西時,我們才敢於去為別人冒險,去相信別人在遇到具體問題時的選擇不會是背叛我們。而當我們自己在這些價值觀里取得了價值時,來自朋友的認可又會激發我們繼續克服痛苦去追求這些東西。這種相互扶持著一起承受痛苦,一起成長的交互才是朋友真正的作用。


推薦閱讀:

成年後,孩子是否還有必要向父母表達對他們的「憤怒」?
副駕駛位真的神聖而不可侵犯么?
為什麼戀人們會選擇用傷害自己的方式懲罰對方?
剛剛結束異地,發現非常不習慣和女朋友共同生活,要怎麼辦?
男生有一個好哥們是什麼樣體驗?

TAG:心理學 | 親密關係 | 人格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