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化工最頂級的一批學生在美國找工作的遭遇?

說是中國最頂級的化工學生應該沒有爭議吧http://www.1point3acres.com/bbs/thread-173738-1-1.html 真的是選擇大於努力?ps:本人沒說提問的學生是頂尖。而是評論里的人。


謝邀~

化工PhD在讀,課題組裡有清華天大的前幾,也有幾個明尼蘇達的本科,去年和我一屆進組的還有個普林斯頓的化工本科。關於「頂尖」、「找工作」的方面,說些想法吧。

1. 要是走學術路線,頂不頂尖看研究的品味、看觸及問題的深度;要是工業界的,看項目經歷、承擔的責任、問題的切入角度和使用的核心方法、以及最後項目的完成度。

2. 看一個化工專業學生頂不頂尖,也是看經歷,是做過學術研究還是參與過工程項目,有哪些核心技能培養起來了,有啥專長啊,學術功底扎不紮實,職業素養怎麼樣,解決問題的能力怎麼樣,努不努力啊,能不能把觀點表達清楚啊,和團隊之間的化學反應怎麼樣啊等等。

3. 只看標籤,很難說個人的水平到底怎麼樣。Master里也見過高手,PhD里也是有龍有蟲。對於大的人才、就業市場,可以做大尺度的分析;但是落實到個體水平到底怎麼樣,太general就會失真。

4. 對於在美國找工作,公司對於化工master和PhD的期待不同。個人認為,對於master核心競爭力在於軟實力,social能力要強,懂得去經營人脈,做事情professional,excellent communication skills,reliable,也就是說master是在用人格魅力找工作,你光憑上過幾門graduate的課程就想打動用人部門,不太現實;而PhD對應的職位,多是RD、Engineer,更側重technical的方面,公司真的期待你能夠成為項目的技術核心。當然,在美國的話,表達能力越好總是越好的。

5. 至於PhD階段research,多數時候和工作以後接觸的項目沒有直接關係。公司看重的是這個PhD學生,經過幾年嚴苛的學術訓練以後,是否具備了能夠獨立研究技術性問題、尋求解決方法、以及應對研究過程中各種困難的能力。

6. 除了CS,工程專業在美國找工作都不容易。有時候和個人能力有關,更多時候要看大環境。我的課題組去油公司的比較多,PhD但凡找到工作,base就是100K以上,常見的是120K,而且基本在休斯頓,熟悉Texas生活成本的同學應該很清楚,這個生活質量比很多加州的CS職位都好不少;有的師兄師姐沒有去油公司,去的chemical公司,有的去做技術諮詢,掙得不如shell這種多,也還不錯。但是當大市場不好,本身公司就沒招人的計劃,你再頂尖也沒有相關的position提供給你。比如說,今年就是這樣的情況,找工作比往常難很多。

7. 國內的話,待遇與美國差距是挺大。所以有很多同學想轉行,完全可以理解。美國化工PhD,只要是鐵了心想在美國找工作,最後總能找到,就是個早晚的問題,而且瞬間就是中產往上;美國化工master,如果本人確實厲害,也有機會找到不錯的職位。但是,國內的博士多數畢業了卻依然辛苦得很。上個學期,Linkedin上一個獵頭聯繫我,一家國際chemical公司的中國區需要research director,我看了下responsibility,這個職位基本就是technical (RD) path的頂點,但是薪水與美國同級別職位的待遇真的沒辦法比。前段時間,浙江一個化工廠招聘總工的職位,反應器放大(基本是化工領域裡最難的技術問題),從中試到工業級別的尺度,要求10年以上的工業放大經驗,這種技術含量級別的職位,待遇大概只有40萬/年,不及金融諮詢的底薪。而且很多人在這個行業一輩子都拿不到這樣的職位。

8. 話說回來,化工行業、或者能源化工行業是個龐大的金字塔,涉及的東西很廣,跨越很多階層:有操作人員,有工程師,有車間主任,有大學教授,有成為院士、當了專家的,有從技術轉管理做了企業高層的,也有工程師改行銷售催化劑的。我見過這個行業很厲害的教授,也認識拿上PhD以後自己創業做技術諮詢的CEO,也知道不少PhD畢業到工業界做技術、然後中途讀了個MBA再回來做VP的。競爭挺大,但機會也挺多,還是看個人吧。

9. 從世界工業強國的標準來看中國化工行業,我們的差距還很大,工藝過程的安全環保節能、產業結構的升級、資產組合的優化勢在必行。而這個升級的過程,需要高校、工業界、政府、金融行業、大眾傳媒、以及所有公眾的共同努力。只不過現在這個行業的資產結構太緊,國有把持太嚴重,活躍的資本很難滲進來,導致整個行業沒有經濟活力,一直僵著。

10. 我應該不會轉,如果轉也是為了回來。有些事情,總要有人去做。對吧。


對於我來說,問題的本身就是答案,「最頂級」這個心態導致了找工作非常艱難。

當學生的時候真的很容易自命不凡。在校園裡很容易被名次這個東西忽悠,考試考了前幾名,就把自己當頂級學生了。報個志願,瞅瞅綜合排名,分數不太夠,那就再看看專業排名,反正總得熱一頭。挑個好聽的,做成大標籤貼在自己臉上。

所以對自己學校/專業最忠誠的,就是學生,因為這是他們的資本。前段時間有句話,大概意思是母校自己可以隨便批評,但是外人不能說一句。見過華理/天大的化工同學搶化工No.1,哈工大對焊接的自信,PhD們對自己老闆的深信不疑。因為學生們都很茫然,除了幾張考卷,或是自己課題之外,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在社會上值多少錢,唯一的依靠就是臉上的標籤了。

「最頂級」的心態就是這麼來的,我往臉上啪啪貼幾個標籤,什麼「名校畢業」,「美國研究生」,腆著一張大臉出去供HR檢閱。多年的撕逼和道聽途說的案例像氣球一樣撐起了自信心,「聽說X公司去年收了好幾個我們學院的學長學姐,年薪XX萬,他們臉上的標籤和我一樣,應該也能進吧。」不行,心裡還是沒底,再給自己打打氣,「老子能考到這麼NB的學校,也得過XX獎,也出任過學生會X部部長,這麼頂級肯定有人要。」

可惜在美國,這些標籤都是廢紙。

求職的時候,中國的學歷在HR看來沒有區別,清北也沒用,你自己想想現在讓你說出印度第二好的大學是哪個?(可能是恆河大學,新聞一直說恆大挺厲害的。)而且學校之間的差距完全不像那些排名一樣直接,更要命的是HR更看重專業,專業不符或者project不足直接被刷簡歷,回復個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our company, we"ve made the decision not to move forward at this time.的模板拒信,「最頂級」不太完全,最頂級笑話差不多。

如果找化工本行的工作,這個不用想,中國和美國這一點一樣,都是給美國人有優待。但話不能說死,很多同學問「化工碩士真的不能找到工作么?」回答要謹慎,指不定人家手持綠卡,或者是個中文流利的美國人,這都說不準。

轉行本來就有很大的落差,很自然的就會想「如果當時我選這個專業就好了」,在這些所謂的「最頂級」的同學心目中,這個想法膨脹成了「如果當初老子選了這個專業,這些HR都會來舔我」,落差越大,就越難過。

至於如何看待,就事論事來說,工作確實難找,而且人也都挺落魄,「最頂級」這個心態其實弊端很大,找工作還是得保持個平常心,至於說化工專業的前景,大家自有評判,我曾經是個很瘋狂的勸退者,直到有次噴到了自己的學院,激發了在讀的學弟的榮譽感,拉黑了聯繫方式。當年好到一塊兒走甜愛路的倆大老爺們就因為這事兒絕交,算是對我的一種懲罰。從那以後才想到勸退對於在校生也很痛苦,更何況有學生家庭條件真的是極好,勸退再多也只是聒噪。

說了半天「最頂級」這個心態挺不好,它其實也有一點好,它能在你最黑暗的時候支撐住信心,「老子當年學那麼好,轉行之後照樣能NB,只要給個機會立馬就能起飛。」說到底還是不服,所以被揍到頭破血流還在挺著,相信總會有好轉的那一天。

一不小心寫了這麼多,想了半天還是匿名吧。

我是問題鏈接裡面的憶夢前塵。


謝@沈鑫老學長邀。

直能說這是歷史的進程。

化工曾經是很輝煌的,可能是僅次於CS和ECE的輝煌。只可惜油價崩了以後啥都沒有。落地的鳳凰都快趕上雞了。順便油價對崩盤也毀了新能源。倒是最近新能源有一些新動向。感興趣的自己去了解吧。

幾萬人的化工公司創造5000億,和200人的數字娛樂,電子遊戲公司創造1000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實際上油價,在某種意義上並非完全是市場決定的。有一門專門的學問叫energy geopolitics,能源地緣政治學。有十分詳細的理論闡述能源的價格究竟是誰在決定。背後是國家與跨國公司的博弈。貴乎文科水平極高的文科生不知多到哪裡去了,我也就不細寫。這也不是可以抖包袱,一堆梗的歷史故事。當然,這和想找工的普通人並無關係。

化工作為一個大行業,其實對於尖端人物(高管,尤其是公司的決策層)撈錢是不差的。但這並非一個適合年輕人奮鬥的事業。全世界除了北美歐洲和東亞的幾大工業化地區,我們知道剩下的地方發展幾乎陷入停滯。化工機械材料這種傳統工科的市場能有多大?不過其實我是很看好3D列印之後,家用3D列印像家用PC那樣普及,對化工材料機械應該是一個不錯的彎道加速的機會。

這說明一個行業,一個公司要想基業長青。辦法就是要在廣度上和社會深度融合。大公司做全產業鏈的原理吧。類似騰訊,做社交,做支付,做互聯網金融。也做影視娛樂。越成功的公司,越要構造生態鏈,產業鏈(當然不是胡鬧式的構造)。

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極。


一畝三分地,mitbbs還有當年備考時混的寄託和太傻,裡面放著太多當年的激情和後來的失落,當時讓我放棄出國的,基本上就是這些論壇上一堆生物千老的吐槽貼,我從他們自我調侃的戲謔中,看到了一絲悲涼和絕望。

但是當時已經考完了GT,寫好了PS的我,甚至還拿到了幾個二流學校碩士項目的邀請函,感覺已經沒有退路,那時候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熱潮都還沒起來,好的碼農也才掙平均六千大洋,雖然化工類才三千大洋。於是在這種環境下,我在國內讀了研,同時送別我的同學去讀博,我們基本上是不考慮沒有全獎的碩士項目的,因為用腳想就知道這個投入不划算,那時候雖沒有CS大法好,但也覺得只有醫學院和商學院才值得花幾萬美刀去讀,而生物化學這些,肯定是免費的才要去讀,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就測算過,即使博士畢業找到工作,短期內也賺不回學費。

我最後一次上這幾個論壇,大概就是這個帖子發表的去年的二三月份,我當時已經丟失了好幾年不登錄的F開頭的ID,以遊客身份看著這些帖子,我真的很無奈,因為我大概在2011年左右就已經徹底意識到這個專業可能不僅國內坑,國外雖然有Du Pont為首的巨頭,但依然會很坑,因為我聯繫到的一些師兄,基本上都是通過公司長期合作的實驗室進去工作的,如果一個新鮮畢業的PhD去網上投簡歷,基本上是無望的,你指望公司給你解決簽證,公司期望一個本身有國籍的,更悲慘的事實是他們的需求量很少,而符合標準的PhD太多,同時這裡面又有許多白人本國人。而Master去找工作,是在我讀本科時就已經知道是找不到工作的,化學類的master只是你申不到好學校的PhD的一個跳板。我同學中只有一個Master畢業找到工作的,還是在台灣人開的黑心塑料廠里幹活,一個月兩千八美刀,包吃住。他留下干,純粹是為了排隊申綠卡。

我最訝異的就是,明明在五年前,甚至七年前,就有人在論壇上說這些就業的事實了,但是大家還是當做看不見,義無反顧地投進去,等出來時才大呼上當,然後之後的每一年,每一年我無意中看這些論壇,都有新的人上去吐槽工作難找,進坑了,就像這幾年在知乎勸退和反勸退成了月經話題一樣,這種善用檢索,就能提前預知部分後果的事情,為什麼這些年來一直都在重複呢?

這兩年我已經不再困惑這個問題了,因為不信的人始終都會不信,他們只相信自己親自撞到南牆頭破血流的感覺,別人的勸阻基本上都是要害他,就像崔永元VIP過期了,也要幻想成別人要整他一樣,這種人始終存在,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我的這篇文章,

我為什麼放棄了爭論

一個人一年前口口聲聲說一定要出國讀化學,一年後意識到是個坑,後悔了,又回來自己鞭屍自己的帖子。這種情況真的是比比皆是,年年歲歲都在重複。我記得在09到11年期間在論壇孜孜不倦勸退的人,是一個博士畢業後轉學讀自費CS碩士項目的人,每天白天上課,晚上就在各大論壇跟小將們對罵,並且給各種想脫坑的人積極提供解決方案,然後此人兩年後找到工作後就銷聲匿跡了,我想基本上都是這樣,成功轉行,嘗到甜頭了,就沒人願意在這上面跟一群人費口舌了,所以爭論這個話題的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學生和轉行失敗的人。

至於華理工,交大是不是頂級,我不願意多說,因為這跟學校無關,只跟專業和你的熱愛有關,這裡我截取部分我比較認同的發言,以供參考吧!

我們這一代人,都固執的很,長者說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其實說的就是我們;如果不是在冰冷的現實面前撞得頭破血流,大夥不會用這麼激烈的態度告訴後來的同學們,即使如此,我覺得新生們也很難聽得進去。
通常來說,我們在勸退的時候,都會加個exception,就是你對reserach真愛,我認為這一條應該拋棄掉,啥叫真愛是個過於主觀的概念,有多少人以為自己是真愛其實啥也不懂?
知乎有位Mengjie Chen, Yale Phd, NCSU的Faculty,說三本的學生,也就是第三名之後的本科的就不要考慮research了(不是精確原文,大意如此),我覺得說的非常好,我們應該多描述一些客觀標準,用數字說話來進行勸退。

我來Propose一個,針對材料化學生物這類體力密集學科,可以不轉CS的3個客觀標準吧:
1 家產1千萬以上
2 清北 或者復交浙科人南這類學校top 10%,再差點的學校就省省吧.
3 拿到的PhD offer來自美國名校——HYP,三大理工這類的,什麼NEU, WPI,就省省吧,更別說讀個MS了 || 招你的老闆非常NB,啥叫NB呢,還是提個客觀標準,有Wiki頁面吧。

即使滿足以上3點的,依然強烈建議轉,以你的才智,在新興行當做出的貢獻應該比在某個體力密集學科要大的多。

。。。。。。。。。。。。。。。。。。。。。。。。。。
掃了下這個火貼,本來只是路過,但看到大家一層層被樓主勾起的回憶和對現實理想的喟嘆,還是忍不住說幾句也算作自己的牢騷吧。

首先,能感覺到面對紛紛跟帖的抱怨甚至勸退,樓主多少會有種燕雀焉知鴻鵠之志的感覺(可能我的用詞不太恰當,但肯定心裡是失望更多的)。六年前大約這個時候我剛剛拿到一所化工全美排進top10但本身並不出名的學校的全獎,專業不是化工但co-advisor是化工系的,也大約是在這以後每年的申請季總會有一些學弟學妹發郵件來問申請的事情,尤其是在出國沒有什麼風氣可參考信息更加匱乏的末流985學校,我的態度其實一直是沒有明確的勸退,我會說」你要想清楚出國的目的,想清楚時間和機會成本「,但在三年前我就不再這麼說了,因為我也不再回復這樣的問題了,因為我知道這麼說的效果幾乎為零,只有親身體會到的才是最真實最能記一輩子的。所以針對樓主的問題,我只回答:USC的情況我不敢斷言,但我在哥大做博後見到占我們系幾乎90%的眾多中國master學生們的情況是學的那些kinetics, thermodynamics等等遠不如一門matlab/simulink, ansys和abacus來的實用,樓主所謂的紙上談兵應該是了。

我是學材料的,六年前我雖然是懷著科研的理想來的美國,但化學一直不是我喜歡的,就像有人不喜歡畫圖,有人不喜歡coding,我單純的以為來到美國而不是中國這些會改變,但現實證明我是一個SB。你問我學上這個專業不也是自己選的嗎?沒錯,是我選的,而且是我年少任性的從一所幾乎整個學校就是一個超大號的EE系的EE專業退學第二年考到我的本科母校的,而我為什麼退學,是每個競賽少年耿耿於當年只差兩分的那個省二的不甘和接下來高考的遺憾。我老婆幫我分析道:我這一路都是自己的偏執造就的,虛榮心也讓我狹隘的以為全獎phd能讓我從高速路上駛回到最初的理想,但沒有興趣的支撐註定其實只能是越走越偏,現如今讓我再談phd什麼最重要,老闆,學校,排名種種外因都抵不過motivation這個每個面試可能都會提到的詞來的真切,再問自己一遍」你的motivation真的強嗎」。. From 1point 3acres bbs

我現在在轉CS的路上,是又一次偏執的選擇嗎?我不知道,但我覺得不是,我花了六年時間:念完了phd,做了一年的postdoc,有人說你paper看著還不錯有N子刊將來也會有S,可以找找faculty啊,回國也可以再努努力青千啊,我笑笑,「可是我沒有motivation啊」,我不可能違心的干一輩子我不喜歡的東西。如果學不了純數,當年看是省二斷了這條路,現在看也沒有這個腦子,我只對技術感興趣:因為邏輯和規律,就像滑雪從綠道到雙黑,跑步從5K到全馬,攀岩從5.6到5.10a,是訓練進階高手的樂趣。而科研和化學,我不是這塊料,對未知的興趣不足以支撐我去探索和堅持。coding是門手藝,Knuth說他是藝術,陳皓說他可以練級甚至有攻略,沒有實驗室的束縛和on call的牽絆,隨時隨地連上網就能工作的自由還有WFH的權利,至少它是現階段我喜歡的東西,所以我甘心為之再付出兩年時間。

28了,苟且過,在離家最遠的地方,code就是手裡的詩
。。。。。。。。。。。。。。。。。。。。。。。。。
個人經歷,供樓主參考,我也是讀化工的,美本,當初覺得自己努力就可以做得很好,因為這個專業出來的美國人都高大上,美孚3M一堆,所以以為自己出來能找到工作有高薪,(畢竟所在學校化工專排 top4,畢竟自己有製造業公司 暑期實習和500強近兩年的part time 英語也不錯),圖樣。。。馬上畢業了,沒有工作的影子,網上投全職的時候製造企業看到你是外國人需要sponsor第一輪網申就給你filter掉,不給你任何機會。career fair面試被問得第一句話也是需不需要sponsor,需要的話馬上讓你走「we dont want to waste your time blablabla..."(夠直白我喜歡) ;碩士呢?我聽說化工碩士讀出來從事石油行業的都沒有留下,零星幾個找到工作還focus半導體材料方向的(這個偏EE了),跟化工沒有什麼關係。。。找化工工作的(process engineer 職位之類) 畢業了還沒找到現在還跟著教授做實驗掛opt。

我並不知道博士讀出來之後出路會不會好很多,sponsor的問題可能不會很大,但是五年之後化工發展前景會是什麼樣誰都不知道,一個企業裡面RD不需要很多phd,幾個就夠,五年之後有多少化工phd湧現?(出國讀博的人越來越多)競爭會有多激烈?(我身邊的夥伴全都讀博去了,等他們畢業也要一起搶飯碗),所以,除非你是科研大牛可以脫引而出,不然還是不要趟這渾水。
。。。。。。。。。。。。。。。

再者 為什麼外國人讀化工在美國不好找工作?以我個人經歷看 首先, 這本來就是一個傳統產業,現在化工學生學習的還是好幾十年前甚至一百多年前的東西,化工企業只要招人完成工廠操作就好,為什麼還要花錢請個外國人來做?再者 化工領域很多工作需要你和人打交道,經常meeting出差見客戶,外國人在這裡根本沒有優勢;這導致企業招外國人一般只招博士,又回到上面的問題,這需要你能脫穎而出:你是不是大牛,你在不在牛校,你做的東西是不是他們需要的,如果不是,還是不要趟這渾水。。。我笨,不是科研的料,我已經不想再對這種小概率的事件抱幻想做期待了。。。.
以上為個人拙見。
已過抱怨期,已轉CS。
。。。。。。。。。。。。。。。。。。
本人本科生物,也上過化工原理。已轉CS。
提醒一點,你搜到的中文,大部分國內搜到的帖子,新聞,宣傳,化工石油生物化學好找工作,都是中介捏造的。他們斷章取義,把美國人從事這些行業的收入列出來,誇大宣傳誘騙留學申請人。因為這些專業往往非常容易申請,再騙申請人很好就業,他們可以賺取大筆的中介費。
。。。。。。。。。。。。。。。。。。。。。。。
你去看看油價就知道了,德州一加侖都$1.6了(相當於1990年價格),化工還能幹什麼,外籍油工大都被layoff了,工資沒有碼農多,因為沒有股票和期權;
這樣的情形還會持續3-5年,化工綠卡政策及其糟糕,我聽說過H1b第一年都不給辦,然後2年OPT過期後被調到英國去的人。。。

化工找到工作之後,薪水比碼農高………………

這話適用於當下非CS的人鄙視CS行業收入高的自我安慰。

SpaceX,Tesla的老大馬斯克是材料專業出身,人家一年收入頂一輩子。然後就拿這一個例子說材料行業一旦"找到工作"就會在工資層面上比CS的人高到不知哪裡去了?天大的笑話。.鐣
我在USC,master留守材料的人最後只有兩種下場,1.畢業之後直接滾回國。2.畢業之後讀個phd延長若干年。如果博士有高薪的話,這群人早就跳出來了吧?一畝三分地從來不限制專業曬offer,博士基本都是CSEE拿著好幾個求比較的,個人猜測,那些讀了博士的,估計也就是待遇一般,到那時候可能還安慰自己,再等幾年人生巔峰就來了是吧。

能和大環境剛正面的只有超級英雄,我們這種的,就算是超級天才,也只能到哪山唱哪歌了。


據 @灰色小熊 說,清華化工系50%出國,其中最頂級的都在top 20的學校讀phd,次頂級的都在ee/cs專排top20的轉行當碼農,或者拿CMU的化工MS保底然後轉行當碼農。

你說的這個例子,剛剛本科畢業的不知名學校的學生,資本和管理還都八字沒一撇,居然想要開化工廠……我實在看不出這算什麼「最頂級」。

至於你非要說華東理工大學的化工學院是top 1,這個學院的本科畢業生就是中國化工最頂級的一批學生——我只想問你,如果當年你能多考一百分,你會去清華的化工、北航的計算機,還是繼續留在華動理工大學的化工?


瀉藥

我一句話不說,這是最好的

利益相關:中國頂級學校化工專業四流畢業生(但不是頂級學生),找不到工作也讀不了勃,不知是因為自己學藝不精還是因為不符合歷史的行程。


謝邀請~

本人在瑞典,我覺得北歐這裡工科找工作的難度,恐怕比美國還要高得多。有一點跟美國很像(可能很多國家都如此),除非是學CS的,否則學傳統工科的畢業,極難找得到工作。但一旦找到世界頂級企業,回國的發展平台還是很高的。最近一家世界級金屬回收公司,獵頭招我回國當Production Manger,是我目前瑞典工作的老闆的老闆這麼個崗位,技術類已經封頂了。可能我在瑞典這邊再混10-15年,都到不了這個位置,這給我帶來很多未來職業規劃的思索。在學校待久的人,動不動就習慣用所謂 「最頂級」,這種標籤標榜自己。何為「最頂級」?名校學歷+高GPA?對不起,這是你自己眼裡的標準,不是企業招人的標準。傳統工業企業,技術類職位招人,基本都需要有當地工作經驗。針對一個崗位的競爭者背景,我可以大體羅列一個競爭力排名:

1) 本國國籍/外國國籍,有工作經驗

2) 本國國籍,無工作經驗

3) 外國國籍,無工作經驗,但有綠卡

4) 外國國籍,無工作經驗,無綠卡,但有很強的業內reference

5) 外國國籍,無工作經驗,無綠卡,無reference

通過這個排名可以看到,一個中國籍應屆畢業生(無關係背景),他/她的競爭力是被划到 5),也就是最末流。你的大學學校排名,大學成績這些,只是在 5) 這個群體里有優勢。但應聘崗位的競爭者,是1)到 5) 的群體混合。這就不奇怪為什麼工作這麼難找了。傳統工業的技術類人才市場需求,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不像IT業需求這麼大。很多時候,職位並不是由於部門擴張產生的,而是因為有人退休或跳槽,才會空出這個位置。即使空出來,企業通常也是先在內部流動這個職位,從公司裡面招人。最後實在招不到了,才會往外拋出這個位置。所以很多網上的位置,其實在貼出來之前,就已經有人預訂好了。


有不少碩士實在找不到工作,最後選擇讀博士。這裡我想說的是,博士畢業去企業不見得比碩士就業容易,甚至更難。因為這裡面涉及over qualify的層面。結合我的工作了解,可以從工業企業的組織構成,具體分析一下。一般工科的碩士或者博士,去大型工業企業就職,主要是去Process development工藝部,或者RD研發部。


先說Process development工藝部。它在一些企業里是隸屬於RD部門;而在另外一些企業是隸屬於Technical Quality部門。工藝部的職能,主要是連接Production生產部和RD研發部。工程師需要對現場的生產工藝十分了解,同時有足夠的理論去分析並解決生產問題。工藝部雖然可以同時囊括碩士和博士學歷,但它對工業經驗有很硬性的要求,而且基本不招任何計算類博士 (工作性質決定的)。


再說RD研發部。研發部裡面大致是分成 :

1)物料分析組

2)新產品開發組

一般的材料性能測試,化學成分分析,表徵之類的是歸屬於 1) 物料分析組。這個部門的工作性質,類似於大學實驗室的technician,對理論分析能力和知識貯備的要求並不高。所以這種職位,只需要本科或碩士學歷就能勝任,基本不需要Ph.D。對企業而言,無論是產品研發,還是產品分析,亦或者生產異常測試,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個全部由 1) 物料分析組承擔。所以單從人數來說,1) 物料分析組佔據著整個RD部門的大頭。

而RD研發部的所有Ph.D,基本全部集中在 2) 新產品開發組。這個部門對員工的技術要求比較高,主要涉及理論分析,實驗基測試,工業尺度可行性,以及產品的市場推廣。通常一個新產品項目,只需要一名Ph.D研發人員作為project leader來執行。因而 2) 新產品開發組的員工數量,是非常非常少的。而針對新產品開發,根據市場導向的不同,企業會對Ph.D的背景有不同要求。比如:一個化工或者材料的企業,目前主打機械性能的產品,那它很可能只需要機械背景的Ph.D,不需要化工或材料的。這無形中又引入其它領域博士的競爭,使本來有限的職位變得更加稀缺。


從我上述分析可以了解,一個沒有工業背景的Ph.D,他/她的企業就業面比碩士要窄非常多,同時面臨的競爭也非常大。國外的Ph.D,其實相對更對口的工作是去大學或者研究所。但大學研究所的位置也是稀有資源。博士畢業找不到穩定工作,又不想馬上回國,該怎麼辦?於是,海外飄著許許多多的博士後,拖家帶口的一邊做一邊換地方,一邊做一邊等位置,很辛苦。學化工或者材料等傳統工科的碩士,如果想增加就業的競爭力,需要積极參加當地企業的假期實習以拓展工作經歷和人脈。畢業設計或研究項目也盡量去企業裡面做,然後給用人單位一個好的印象爭取直接留下。這些都是提高就業幾率最有效的手段,而不只是一門心思學好幾門專業課這麼簡單。


@徐國曦
徐老師要不要來答一發。


這題目是不是有點誤導群眾?
化工碩士本來就很難找工作,不管你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美國本地人念化工碩士的非常少),現在油價這麼低就更別提了。不管是製造業還是油氣業,對化工本科的需求最大,PhD其次,碩士幾乎沒有。

沒有綠卡,轉碼農確實是留美的唯一出路。這個現象不僅僅是針對中國頂級化工學生,哪裡來的外國人都一樣,不知道以後碼農飽和了會怎樣呢……


利益相關,華理校友,美國化工企業員工

化工行業的環保壓力在國內已經很大了,發展的阻力很大,何況美國——雖然在經濟壓力下美國對能源類工業漸漸鬆綁,但是人才斷層,工業配套環節逐漸缺失卻是不爭的事實,本國人都不好就業,何況外國人。而且美國的人工成本高,細化設計這種工作不少給印度人做了;自動化程度也高,尤其是化工這種流程性生產的行業,我就給他們做過無人化的化工廠(雖然不大)。兩個最大的人力需求砍掉,對基層工程師的缺口真的不大。而且美國之前的產業轉移對工程師的養成傷害還是挺大的,接觸過的人裡面能幹的除了50歲以上的(水平是真的高,不服不行)就是30歲以下的(幹活還是賣力氣的,水平就不如國內這幫人了)。

此外,說是一流是可以的,說頂尖就過分了,當然原鏈接也沒說,不算給母校招黑。


選擇是一種能力。

很多專業在中國或者全世界業界已經飽和,比如EE,化工,還有諸如工商管理等商科,這些飽和的信息早已經是眾人皆知的事實,而且在高考報名的時候,你可以選擇任何你想學的專業,如果你不是十分熱愛一個專業,僅僅是因為聽起來有趣就選,那麼付出和收穫的不成比例必然不能怨天尤人,只能怪自己缺乏信息收集和判斷能力。

再談論一下本題,我覺得留學找工作忽視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語言和種族歧視。中國學生的性格和英語導致了很多時候能力沒辦法體現,而且很多公司不要求過高的能力,根本不需要你是來自Top的學生,你投了這樣的公司,會被認為Over-qualified。種族歧視是很嚴重的,雖然政治正確是人人平等,但是白人心中的高傲還是會存在的,這個短期是改變不了的。

最後再歪個樓,方向不對,努力只會離目標更遠。


對於極個別頂天立地的人來說,是英雄造時勢;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是時勢造英雄。

想想你是哪一類?


去美國都如此。。。我這個去香港的。。。
還好我聽從朋友大佬建議,先從java入門,在此求各位大佬們指教,轉碼農學習的具體流程。我絕對拿出對反應工程十倍的熱情去學。反正據說水碩課程不緊張。。。


看來「頂級」和「最頂級」得下個定義啊,以遼寧高考為參照物,「頂級」的「化工本科」至少得650分以上吧(清華,浙大,上交,南大化工符合條件,高考題目相對簡單的年份天大也差不多,強行給它top5吧),之後出國,估計得至少美國top30phd,要是土博能發頂刊也可以,之後找工作或者走學術界,能留在美國理論技術紮實能解決實際工業問題,可以稱之為「頂級」,最頂級的話不知道,估計千老打底,本科清華?
據我觀察,本校的學霸們極少提什麼「全國第一」,天天把這個掛在嘴邊的。。。這個第一說白了和本科生沒關係,全靠師兄師姐老師們玩命做實驗發文章以及校友們在業內的口碑。這個東西,不是榮譽,是壓力啊!


題主是來搞事的。華東理工畢業去申USC和OSU的化工碩士,然後說人家是國內頂尖化工學生。題主你是UC的還是環球的?


請問現在除了CS,金融,會計專業。有什麼專業在美國是容易找工作的?做任何決定之前、調查工作必須做好啊!

其次,「頂級」?!如果這群人真的是頂級,他們不會在美國找不到工作。頂級的人,在任何行業幾乎都能在美國找到工作。現在,隨便一個看上去還ok的名校畢業生,都可以叫做「頂級」嗎?真以為精英滿地跑,好工作遍地都是?別鬧了好嗎?

學習好,不會社交,英語說不溜,不會交流能算「頂級」嗎?說了半天,都是什麼成績啊,名校啊,績點啊。美國找工作不只靠這些啊!哎,國內的高考思維害了多少人呀!


中國礦業大學 採礦工程
同濟大學 土木工程
東華大學 紡織工程

哪個在該專業不頂尖

畢業了還不是該下井下井

該下工地下工地

所以啊,選擇大於努力,
為什麼總有人不明白


非化工出身現在在做化工的人不請自來 題主引用的帖子裡面的人顯然離頂級差的很遠 國內的學校只算可以 USC化工貌似並不太強 而且化工材料化學這種東西 我個人認為要不本科之後轉行 要不直接博士 碩士實在高不成低不就 北美非計算機專業工科專業沒有身份的話找工作都不容易 有了身份和工作經驗會好很多 國內傳統工業已經進入寒冬 資本都在金融裡面空轉 什麼來錢快什麼就熱 房地產 互聯網 金融投資 現在都是賺快錢的時候 傳統工業要不只求溫飽 要不只能轉行 北美其實好很多 起碼有個不錯的工錢 而且生產安全要好太多


努力重要,但比不上選擇重要。歷史進程比個人奮鬥的重要性大得多。

同樣的努力,你讀 CS 可能已經獲得一份不錯的工作,過著只需要加班就可以的生活,周末一邊在朋友圈裡發著『震驚十萬人的真相,二十歲不努力你就輸了。』的文章,一邊在美國和女朋友滑雪。這比我只能深夜時拿著淺色床單哭好多了。

我不代表其他化工學霸,只是一個普通的學渣而已。對於其他的化工同學不作任何勸退行為,畢竟每個人的背景都不一樣,也許你是山東首富。。。但是我不是,我就已經開始轉行了(逃。。。


在美國只有高度緊缺的行業對中國留學生才有求職的意義


天大化工全國第一哦,我好基友就是天大化工的,現在還不是來美國碼代碼了


推薦閱讀:

如何學好化工熱力學?
丙烯腈為什麼這麼貴?
大學生該怎樣看待三井杯化工設計大賽?
化学工程与工艺就业真的不好么?
怎麼去非洲工作?

TAG:留學 | 化工 | 留學美國 | 化工專業 | 化學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