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外國人叫什麼,是張騫開闢的么?它在後來的朝代怎麼運行的?
比如在唐朝,宋朝,元朝,
絲綢之路這個名字本來就是外國人最先叫的,並不是中國人發明的。
絲綢之路的名稱來自於德語Seidenstra?e, 是19世紀德國地理學家、旅行家費迪南德-馮-里希特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創造的。這是個複合詞,是Seiden(德語絲綢)和Stra?e(德語路)的複合。
絲綢之路只有最東段現在中國境內這一段是張騫開闢的。但如果沒有張騫,這條路就不會叫絲綢之路,可能叫地毯之路、玻璃之路、莎草紙之路之類的名字。當時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生產絲綢的國家。
陸地絲綢之路建立於漢代,鼎盛於隋唐,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敦煌成為了唐朝除了長安、洛陽外最大的城市之一。後來由於安史之亂,河西和西域地區被吐蕃攻佔而中斷了80年。隨著海運的興起,宋朝開始陸地絲綢之路走向衰落,中外貿易也由絲綢為主逐漸轉為瓷器為主。
10世紀開始,西域地區有于闐、喀喇汗國和高昌回鶻三個國家,其中於闐和高昌回鶻主要信奉佛教,喀喇汗國信奉伊斯蘭教。西域爆發了長達近百年之久的喀喇汗國-于闐戰爭。1006年喀喇汗國滅亡于闐後,又不斷地對高昌回鶻發動聖戰。陸地絲綢之路因為戰亂徹底一蹶不振。
後來蒙古統一了西域和中原後,元代陸地絲綢之路曾經短暫地復興過。
明朝時期明朝和察合台汗國及其後繼汗國長期對立。明朝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曾經輝煌一時的絲綢之路上的明珠敦煌在明朝時期徹底變成荒漠,清朝時期才再度開墾。
陸地絲綢之路總體來說從安史之亂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首先,「絲綢之路」並不見於中國歷代史書,這個名詞首先是由一個德國人提出來的!
此人在清末時多次在中國境內探訪,其第五次探訪路線為:
從 1869年末到 1870年初,從上海直達香港,進入廣州經北江到湖南宜樟、郴州,乘船沿湘江、洞庭湖入長江到漢口轉入河南洛陽、晉城到山西太原、陽泉到河北正定到達北京,從天津返回上海,重點考察了山西、陝西煤礦資源。在這次考察中,大約在 1870年,李氏從北京發出的信中大肆渲染了「中國是世界上第一石炭大國!」「山西一省的煤可供全世界幾千年的消費!」並繪製成中國的第一張《中國煤炭分布圖》。
「1870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到洛陽,考察了南關的絲綢、棉花市場,參觀了山陝會館和關帝廟,在《關於河南及陝西的報告》等著作中,首次提出從洛陽到撒馬爾罕(今屬烏茲別克)有一條古老的商路,將其命名為「絲綢之路」。」
這就是「絲綢之路」的誕生,是由外國人提出,自然外國人也稱其為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正像我們後面又提出的「海上絲綢之路」一樣,是對歷史上世界經貿交通的一個概括名詞,其本身並不能說是誰開闢的,正如魯迅先生的一句明言「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所以絲綢之路並不是張騫開闢的,但卻因張騫一個無心之舉(目地是打匈奴,是戰爭而非貿易)而有了絲綢之路!西漢漢武帝欲聯絡西域(今中國新疆地區)諸國攻打匈奴而派出了張騫作為使者跨過匈奴控制地區來到西域,最後漢武帝打敗匈奴控制河西走廊,西域諸國歸附,於是有了西漢地圖上那一個長長的尾巴
漢武帝打敗匈奴佔據河西走廊之後
於是中國內地擺脫了匈奴的封鎖,有了通過西域的「走廊」(但通過現在研究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中原通過西域的道路「玉石之路」有興趣可以去查),進而通過西域與「世界」接軌!但這能叫「絲綢之路」嗎?絲綢之路的提出者明確指出從洛陽到撒馬爾罕(今屬烏茲別克)有一條古老的商路,將其命名為「絲綢之路」。而今天中國提出的「絲綢之路」更是跨越歐亞大陸的國際大通道!張騫時中國人也就到了今天的新疆!所以說張騫開闢了絲綢之路還有待商榷,但正是張騫以及漢武帝攻打匈奴,獲得河西走廊,連接西域的偉業才有了「真正絲綢之路」的開闢!
於是「投筆從戎」的班超,和開創了「明章之治」的漢明帝一拍即合,班超得到了出使西域重振大漢聲威的機會!而班超出使西域僅僅帶了「36個人」,但正是這36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誅殺匈奴使者,席捲整個西域,使得這個在西漢末年丟失的地區重新回到大漢的地圖上!其後竇憲滅絕匈奴(前一段很火的「燕然山銘」),周邊烏桓,鮮卑等所有少數民族歸附漢朝,於是一個和平的時代到來了,一個以貿易為紐帶的世界即將到來!
東漢漢和帝時期,安定下來的班超決定派出使者跨越大海聯通位於西方的大國「大秦(羅馬)」《後漢書》「和帝永元九年,都護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條支。臨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謂英曰:「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度,若遇遲風,亦有二歲者,故入海人皆齎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英聞之乃止。……安息西界極矣。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其土多海西珍奇異物焉。」雖然很遺憾班超的使者只到達了羅馬旁邊的安息國,但已經滿足了絲綢之路提出者對絲綢之路的界定,也基本滿足了我們今天對絲綢之路的界定「亞歐之間的商貿之路」,所以到班超遣使為止,絲綢之路才真正形成!
可以確定了,在曹魏時期,中國人終於踏上了羅馬帝國!
班超未竟的事業,羅馬人完成了!東漢漢桓帝時期,羅馬遣使來到洛陽,東西方兩大文明古國終於擁抱到了一起!
《後漢書? 孝桓帝紀第七 》延熹九年九月:「大秦國王遣使奉獻。」
其後,在晉朝羅馬使者兩次來到洛陽:《晉書?列傳第六十七?四夷傳》:「 大秦國一名犁鞬,在西海之西……武帝太康中,其王遣使貢獻。
《晉書? 帝紀第三?武帝本紀》:「 太康五年(284年),十二月,林邑、大秦國各遣使來獻。 」至此我們今天所說的「中歐絲綢之路」正式完全開通!
在今天,一個和平的時代,趁著中國復興之風,習主席在2013年把「絲綢之路」的提議提到了世界舞台,於是這個形成於漢朝,繁盛於唐朝的世界貿易通道,自1870年提出百餘年後成了世界的焦點!2014年由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原為「起始點」)-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
並最終定義絲綢之路為起於漢唐都城長安/洛陽,,,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
silk way在英語里是個專有名詞,指古代的絲綢之路。
不過雖然叫做絲綢之路,但茶葉和陶瓷也是中國重要的出口品。
印度的香料同樣是絲綢之路的重要貨物。黑胡椒原本就是印度的作物,你說歐洲人吃肉的時候不撒點黑胡椒,他們咽得下去嗎。
在奧斯曼帝國崛起之前,也就是唐宋時期,運營絲綢之路的,是阿拉伯商人。
阿拉伯地區除了新月沃土,其他地區地形惡劣,不僅不適合農耕,也不適合放牧。但上帝關上一扇門,又開了一扇窗。阿拉伯人生在在世界島的正中心位置。東邊是中國,西邊是歐洲,東南是印度,西南是非洲,北面是各種游牧民族。
阿拉伯人們因此利用他們得天獨厚的優勢,做起了貿易。
數千年間,無數的商人往東走,來到中國,購買貨物,運回家鄉販賣。無數商人買下來自中國的貨物,向西走,賣到歐洲。
正是因為他們經手著世界的貿易,阿拉伯從中國和歐洲兩頭賺,在不出產石油的時代,創造出了輝煌的古文明,建立了大馬士革、巴格達這些人口眾多的城市。
題外話:
中國是絲綢之路的主要參與者,但中國只是製造貨物,賣給來到中國採購的異國商人。
「別人千里迢迢來了,想買我東西,怪不容易的,我賣他一點吧。」
就是這樣。
在中國的王朝政體下,主動去打通貿易路線,維持絲綢之路,往外傾銷東西的意願不會很高。
對皇帝來說,天下都是他的,第一要務是保持穩定,因此要重農抑商。不會冒著動搖社稷的危險,只為了多賺點錢,去鼓勵出口。
【古代重農抑商的原因很多,比如土地產出不足,比如文化觀念等等,可以寫一篇論文了,在此不做展開。】
由於歷朝歷代的重農抑商,中國社會中的手工業產能很低,大概堪堪滿足國內的最低消費需求。導致「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因此外國商人來到中國時,不能像今天逛義務小商品城一樣,隨隨便便批發兩集裝箱的貨走。
物以稀為貴,因為客觀原因導致的貨源不足,居然起到了「限購」的效果。讓中國貨物運到歐洲以後,成為緊俏品,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享受到中國的絲綢、瓷器和茶葉。
這也使中國的商品在人們心目中,成為貴族和富裕的象徵,進一步鞏固了中國貨物的地位。
而只要中國貨物在歐洲有市場,那麼就有人來往販賣。這些商人往返的路,就是絲綢之路。
推薦閱讀:
※羅馬是如何從共和制變成帝制的?
※古代絲綢之路的貨幣以什麼為主呢?金銀銅?
※歷史上中國都會有狹長的甘肅地區。?
※為什麼絲路時代的回憶,對於沿線小國來說,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
※如果秦漢唐宋明要設計現代國旗、會是什麼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