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閱讀論文的好習慣讓你受益無窮?

題主主要看的是經濟學方面的論文。
怎麼算是真正的讀懂了一篇論文呢?
剛開始讀經濟學論文要避免哪些誤區呢?
剛開始讀論文時需要養成的哪些好習慣?


對於任何 有數學公式 的論文,包括但不限於量化、統計、Data Analysis方面,有個顯著提高看論文效率的習慣就是

看所有公式之前,先把該公式涉及的 Notation 抄一遍

比如這樣抄:
x:代表啥
y:代表啥
N:指的是什麼東西的總量
T:是哪個時間
頭上帶hat的參數和不帶hat的參數有啥區別
矩陣A代表什麼東西,大概長得比較肥還是比較瘦,A的轉置又是什麼意思
……

相信我,這樣真的能省無數的時間。

發現這個是因為,幾乎每一次看那種非常複雜的公式然後卡在一個地方,都不是因為公式本身搞不懂,而是一個notation的含義跟我以為的不一樣。

註:這個習慣也可以跨界用在編程上。。。variable定義的時候搞的非常清楚的話就能省很多很多debug的時間。。。


讀過資訊理論,統計,市場微結構,量化投資等幾個領域的論文,主要是英文論文。分享一些我的經驗要點。

第一,要選讀好的論文。精讀論文很花時間和精力,所以要花在值得的地方,不要讀了論文發現其實沒什麼內容。大牛挖坑,小牛灌水。精讀論文的重點要放在挖坑類型的論文上。知乎上就有朋友推薦某些領域的好論文,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來源。看作者,學校,發表的地方也是很好的方式。SSRN上也有論文排名,值得參考。在SSRN或者ArXiv上讀preprint也是很有意義的,論文從preprint到發表有時候要幾年的時間,如果想緊跟學術前沿的話就要看preprint或者是conference proceedings。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一般都是在國際期刊或者會議上的,國內的好的學術成果也都在國外發表。

第二,初讀論文注意了解的地方。作者描述的論文的主要貢獻(細讀以後你還需要自己分辨它真正的貢獻),以往相關的研究,作者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比如是理論為主,還是數據經驗為主,還是二者兼得。不需要仔細看公式,或者看所有的數據結果,這一遍讀論文主要是決定這篇論文是否值得你投入時間細看下去。

第三,精讀的時候,數學和公式怎麼讀。如果沒有時間,不需要去在意每一步推導(如果讀完論文覺得需要細緻掌握,可以回頭做推導的)。主要在意的是結論的解釋。不僅僅是作者的解釋,更主要的是自己思考。很簡單的一個辦法就是看最後的公式,看看它和它的變數變化的關係,比如某個變數變大,會導致函數值變大,那你就要思考,這符合常理嗎?如果從常理不能明顯看出來,那你要思考,是不是由於作者做了某個假設而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呢?解釋比公式的推導過程重要得多。常常公式中的某個形式就是來自於作者的假設,這樣能夠把假設和結論結合起來看。

第四,了解文章的真正貢獻,用批判的眼光看論文。不管作者聲稱文章有多少貢獻,你自己心中都要有判斷。帶有數據的論文非常常見的缺點就是data mining,這個詞在計算機科學裡面是中性的,在經濟金融裡面帶有一點貶義。也就是從數據中挖出一個看似說的過去的結果,或者是在結果部分只描述對自己有利的結論,後者非常常見。比如我曾經見過市場微結構的論文,2014年的論文只用了2008年9月的數據,這顯然沒有任何說服力,那段時間是金融危機,有其特殊性。所以,看結論的時候要帶有批判的眼光。看過程的時候也要思考文章的真正貢獻在哪裡。比如,是一個全新的問題,用全新的方法,還是老的問題,用新的方法解決,還是新的問題,用其他領域已有的方法解決?還是在前人的基礎上修改了問題的假設,或者是問題出現的環境?這些都是需要思考,也需要對整個領域文章的積累,看多了才好判斷。當你看出作者的真正解決了什麼問題,作者的思路有哪些局限和缺陷的時候,你自己的研究idea就來了,這常常就是一篇自己寫的paper的開端。

第五,present the paper. 不管是我讀博士的時候,還是現在的工作中,都有讀論文活動,組裡的人輪流present別人的論文,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督促你讀論文,增強理解的辦法,而且組裡的人也常常會有批評性的意見。想要真正讀懂一個東西,就要試著講給別人聽,把別人講懂了,自己也就懂了。

第六, 重現paper。如果你自己想繼續做這個領域的研究,那麼很有可能你需要重現前人的成果,然後再實現自己的idea,然後再做對比。這是個非常花時間精力的過程,這也是做學術研究常常需要經歷的一步。


謝邀。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閱讀論文的方式。我介紹一下我的方法。

自己研究領域近年來的經典論文要通讀一下。找到的其他論文我會先讀摘要 abstract,感覺有興趣就接著往下讀引言部分 introduction,主要就是看這篇論文研究的是什麼、用的什麼方法、什麼數據、得出什麼結論。如果還是有興趣,就把全文掃一遍,要是沒意思就不用再看了。閱讀過程中可以把重要語句高亮標記出來。最後讀完如果有什麼感受或者總結的話語,可以寫在論文的開始。十分重要的文章我都會用 Macbook 的紅色 tag 標記出來。

如何閱讀文章我好像只有這麼多可說的了。。。下面一些與讀文章同樣重要的事情。


要善用谷歌學術(google scholar)。雖然國內是無法訪問,但是一名合格的科研人員最基本的一項能力就是翻牆用google scholar。具體 google scholar 如何高效使用,網上有很多介紹,比如可以通過查找一篇論文被哪些其他論文引用過,找到相關論文。

例如我們搜 Paul Romer 的內生增長理論論文:

(請原諒我這是德語版的)點下面那個紅框里被引用的次數,就能找到引用過這篇文章的其他論文:

這只是一個例子,谷歌學術還有很多很強大的功能。

還有一個重要建議是論文要整理好,比如論文題目的命名方式要統一。最重要的是看完的論文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找出來。可以用一些文獻整理軟體。這些軟體以前我也試過一些,用的時間比較長的一款比較小眾的軟體Citavi,但自從換了 Macbook,就沒再用了,因為 citavi沒有 Mac 版本的。我現在是直接用的 Macbook 的Spotlight 的全盤搜索功能,只要我能記住一篇文章的作者或者關鍵詞,基本上能在5秒中之內找出來存在電腦里的相關文章。比如我要找關於經濟學家 Acemoglu 的信息:

搜索出來的包括他的論文(pdf 格式),保存在 evernote 里所有關於他的信息,下面還有保存的網頁等等。

另外也可以使用 tags 給文件添加標籤,同樣對於整理論文很有幫助。

其他的文獻整理工具應該也很好用,而且寫論文的引用和最後的參考文獻還是需要用到這些工具的。用好了效率會提高很多。不過我現在還是比較喜歡用 spotlight直接搜索,比較省事快速,我硬碟里存的所有文獻、新聞資料、latex、word、powerpoint等等所有文件格式都可以在一個地方一次性的搜索出來,而且不存在中文、英文或者德語顯示錯誤的問題。替代軟體有 Alfred 等,windows 系統下應該也有類似的功能或軟體。

要說讀文獻有什麼誤區,我覺得要記得不是每篇文章都值得通篇閱讀的,很多文章寫的很不怎麼樣或者跟你的研究主題根本沒關係,讀了完全是浪費時間。

總之我認為,如何讀文章很重要,如何整理文章同樣重要,讀過的文章肯定無法全都記住,關鍵的是需要的時候能夠馬上找出來。讀和整理文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管理文章的方法肯定不是最高效的,比如在寫引用或者參考文獻的時候我就必須再把文件導入文獻整理工具一次。但我已經習慣了這種方法,所以對於我來說還是很好用的。每個人都有自己讀文章的方式以及整理文章的方式,重要的是從一開始就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讀和整理文章的方法,這樣以後會省很多時間。


最近剛好在上一些paper-based的課,感覺學到了很多東西。拿出來和大家探討一下,主要是關於閱讀生物類paper的經驗,不過相信不同領域也有共通之處。
讀paper的目的有很多不一樣的,比如為了吸取知識,為了掌握一些科研方法,或者有的時候為了整體提升自己的科研素養。前兩種更多的是泛讀就可以滿足的,一篇paper大約半小時到一小時就能看完;而第三種更需要精讀,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思考,這種情況下,我往往需要兩三個小時才能看完一篇。對於精讀,需要選擇一篇好paper,這個可以通過citation、journal的IF等做一個初步篩選,選到好paper以後能學到多少就看你怎麼讀了。

首先是paper的introduction部分,這一部分一般會介紹課題相關背景,簡單來說就是為什麼這個領域有意義,前人做了什麼,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作者要解決什麼問題,一般Cell的文章這部分介紹得很詳細,Nature就比較簡略,必要的時候做多一點的拓展閱讀。讀完這一部分的時候除了要能夠清楚地回答這幾個問題,還要思考前人為什麼沒能解決哪些問題,作者為什麼選擇這一部分,選擇這個問題在當時的科研背景下有什麼樣的挑戰,又有什麼樣的意義

然後是Results部分,對於生物paper來說比較重要的是一個figure一個figure過,每一個figure怎麼來的,說明了什麼,為什麼這些figure很重要都要弄得很清楚。一般來說,每一段落的第一二句話作者都會告訴你,我現在的目的是什麼。這個時候不要急於往下看,想想如果自己現在要實現這個目的會怎麼做。然後往下看的時候看看作者是怎麼實現的,用了什麼技術,和自己想的方法作比較,哪個更好。再接著看和這一部分相關的figure,作者從figure中得出了什麼結論,這些數據是否真的可以很確定地得出這個結論,有沒有缺失的部分,如果有不是很solid的地方,應該怎麼改進,需要再做哪些實驗可以讓這個結果無可爭議。看完一個figure,整理一下作者得出了什麼結論,如果自己得到了這樣的結果,下一步想要做什麼。再看作者下一步做了什麼,重複以上步驟至Results部分結束,這樣做有利於鍛煉自己的科研思路。必要的話,把作者的目的,重要結果,及其解釋可以高亮出來,可以添加自己的評論注釋,方便自己日後翻閱。


最後是結果和討論部分,看之前可以自己先整理一下思路,想想paper一共講了些什麼,優點有哪些,缺點有哪些,更重要的是這個課題的big
picture
是怎樣的,要積極地去思考對於得到的結果,下一步可以做什麼,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有精力的話去看看關於這篇paper的review和後續相關研究,別人從這篇paper中汲取了什麼,從哪一部分發展出去了,這些對自己科研中提出proposal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每讀一篇paper都能這樣,並且保持一定的閱讀量(比如我平均一天一到兩篇精讀),提高會非常顯著的~至於怎樣讓自己集中精力,高效率地讀paper,我想有決心的話,並不是難點~


請輸入提取碼(提取碼:0003)

讀下這個: How to read a paper.

一個關於如何閱讀論文的論文。

(總共就3頁, 花十分鐘讀下, 你會回來點贊的.)

-----
update: 2016/12/5

360雲盤已關閉, 分享被取消.

知道了論文名字, 使用搜索引擎搜一下, 還是很容易的吧.

http://ccr.sigcomm.org/online/files/p83-keshavA.pdf


我個人覺得,論文中Related Work這一部分的信息非常有用。
通常高質量會議或者期刊的論文都要求文章對之前相同領域的相關的工作給出非常詳細的索引,並且簡單總結現有的方法,介紹涉及到領域發展的總體進度。

在知乎上經常看到「XXX方向今年相關的演算法是什麼」,又或者「XXX領域還有什麼搞頭「之類的問題。直接找一篇相關方向近期頂會的論文,掃一遍Related Work,然後有興趣的話把再把必要的Related Work再讀一讀,這個方向的大概狀況也就基本了解了。還費什麼事上網提問啊。當然這樣找到的信息都是學術界的。


菜鳥一枚,覺得看懂一篇文獻最重要的是:

  • 文獻所用的研究方法。
  • 得出的結論。
  • 以及怎樣推出結論的。
  • 與自己所研究課題有什麼借鑒的地方。

讀論文當然要提一下Endnote啦。說下最喜歡的幾個地方。

  1. 查找功能、分組、查重功能非常的贊。還可以分析所研究領域的文獻都發表在哪些期刊上面。
  2. 通過Rating欄可以評價論文的重要性,一星到五星。
  3. Reach Notes一欄,可以簡要的寫下論文的最核心的要點,以後瀏覽文獻的時候,一目了然。
  4. 強大的文獻編輯功能。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紙質筆記本比較麻煩,還不方便查找。
那麼最好的筆記工具就是OneNote,以前用過為知筆記,但是為知筆記的編輯功能有些雞肋,所以主要用OneNote記學術性筆記,用為知筆記來娛樂了。IPad版本的OneNote做的也很好。
右邊是文章名字列表,記下文獻重要的信息,例如研究方法、結論什麼,怎樣得出結論的,用幾句話總結一下。
最方便的是查找功能,可以對內容及文章名查找。
而且,Ipad版本的OneNote查找功能很厲害。比如在IPad上面搜索欄中輸入關鍵詞,那麼所有包含關鍵詞的OneNote筆記全顯示出來了,很炫酷的。


我老公一邊讀一邊整理筆記,把自己喜歡的語言,論點整理成自己需要的格式,等需要寫什麼中期考核,論文的時候隨手打開自己的文檔搞起來,一天能整理一兩萬字,我就是看的心曠神怡,夸夸其談,下筆無字,不停翻看我之前到底看了什麼。每次寫的毫無邏輯,半夜哭倒在檯燈下。


11月27日早8點18分更新:
目前早上8點18分,完全睡不著,怎麼辦ˊ_&>ˋ
11月27日更新:
昨天中午起床,磕了一粒半modafinil,12小時不間斷讀了14篇論文,寫了1500詞的essay,現在是凌晨3點23,我感覺我就是神。

原答案:
我給大家推薦一款讀論文不分神神器:modafinil
每日只需100毫克,8小時集中精力讀論文。
在這8小時內,你不會想做任何和你的目標無關的事情。
在這8小時內,你感到這個世界彷彿和你分離開來,只有眼前的論文才是真實的。
在這8小時內,你和你眼前的論文融為了一體,所有的語句看一遍就懂。

而這一切僅需100毫克。
所以,不要猶豫,拿起手中的電話,叫個專車,立即去醫院開藥。

......

美國空軍訓練唯一許可提神藥物。無成癮性,無依賴性,暫無發現任何長期不良反應。我的一些小夥伴以前用adderall或者ritalin,後來都用modafinil了。

我明天也去買點,做個實驗。

*************10月8日更新************
目前時間是還有一個小時10月9日

前天終於有時間去開了100mg*10粒modafinil,因為是generic brand所以很便宜,2加元一粒。

昨天凌晨1點半睡覺,早上8點起床,立刻服用一粒,然後洗洗刷刷下樓吃飯。

吃了3個煎蛋,兩個火雞肉腸,一些蔬菜,一碗粥,和一杯加鈣橙汁,目測800大卡。

吃早飯的時候感覺大腦特別清醒,彷彿睡了9個小時一樣。

9點開始讀academic journal,讀到快11點讀完了一篇22頁的HBR article,完全理解內容。

讀完了又餓了,便吃了1根香蕉,還拿了一包薯片邊讀邊吃,modafinil因為刺激食慾素的分泌而促進食慾的效果看來是真的。

然後讀下一篇article讀了30分鐘便有睡意,雖然理解力還是很好。

12:30有點其他事情便停下讀了一半的article,出去了3個多小時,期間一直在走動,沒有看書。回來之前買了一個AW的蔬菜漢堡,五條雞塊,一包洋蔥圈,和一杯可樂吃了,目測1000大卡。

下午快四點回的家,感覺睡意十足,便上樓洗澡睡覺……

比較難以入睡,在床上眯了半個小時就起來,狀態是半血復活。

然後又開始讀article,但是開始有些分神了,到晚上6點半勉強讀完之前剩下的一篇(總共17頁),理解力不如上午那一篇,但還是屬於不用複習筆記也能記住的理解程度。

晚飯是米飯,一些火雞肉,一些豬肉,一些炒菜,目測吃了1000大卡。

吃過晚飯就沒讀論文的興緻了,去樓下健身了一個小時,然後開始看亂七八糟的書,一直看到快凌晨。

12點又餓了,吃了一碗速食麵+一些午餐肉,目測700卡路里。

快到1點洗澡上床睡覺,完全沒有睡不著覺的副作用,感覺一躺下就睡著了,一覺到早8點半。醒來後無頭疼等副作用。

結論:modafinil對於增加食慾的效果是有的,對於提神的效果也是有的(我在只睡了6個半小時的情況下通常第二天是一點書都看不進去的),以後要多多服用,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PS:因為modafinil會增加每日的能量消耗,所以要不斷補充能量,好在modafinil刺激的食慾素分泌會使人食慾增加


看論文三遍基本上就能看的差不多。

第一遍:看abstract,introduction,瞄一下模型,看一下conclusion,我自己經常看論文introduction看不大懂,模型部分能幫助我們理解introduction.


第二遍:認真看模型!認真看模型!認真看模型!重要的事說三遍,把模型看透,吃准模型中利用的方法,回顧之前類似主題的文章利用的方法,在不停地回顧和總結之中是能看到一些套路。

第三遍:模型看懂之後,再把文章完整連起來看一遍,基本上不懂的東西都能懂~要是有興趣,可以看一下appendix裡邊的證明,對理解文章在某種程度上也有一定的幫助。連貫的看一遍文章的主體部分之後就可以看numerical study,用數值例子來驗證文章主體。


文獻查找和整理:
之前導師說他們找論文都是Google作者名字加年份,這樣找文章比直接輸論文題目方便快捷很多。關於文獻整理,如果下載的論文很多,將論文標題命名為作者加年份,查找論文用導師安利的軟體everything,比電腦索引快N倍。

鑒於Google scholar被牆,可以用Google鏡像網頁谷粉搜搜,我之前用它和Google本身得到的搜索結果進行過對比,搜索結果一樣!同志們可以放心使用~


絕對是總結段落大意!


這個在小學語文中就反覆練習過的閱讀技能到了研究生甚至博士階段的論文閱讀都是必殺技。

每讀一段都用簡潔的一兩句話來概括本段大意,一般來說,一篇讀下來能自己寫出這樣的段落大綱,那麼這篇論文的就算是基本理解了。 剩下的細節再慢慢去扣。若是其中幾段無法寫出大意,那就一定是理解出了問題。


這樣做的另一大好處就是避免遺忘。讀長篇論文的時候讀著讀著就忘記前面在講什麼了,這時候如果再翻去前面看的話是非常影響效率的。 但有了自己列出的段落大綱,掃一眼就又能保持思維的連貫性了。


PS:聯合國的青年專業人才考試(YPP)中有一項就是要求測試者用自己的話表述長篇英文每段的段落大意!
這項學術技能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吧~


圖形和視覺的paper,看完就實現出來。於是我有了一個很大的code base。


告訴你一個比較簡單實用的方法——「三點識別法」:

前言和最後一部分:一般這部分都是提出作者為什麼要進行這項工作,依據和方法。

圖表:提出採用的表徵方法以及性能變化

結論:是否實現了既定目標以及是否需要改進

50字總結

精讀一篇文獻需要很長的時間,可以先儘可能用50 個字左右來歸納文章,說白了就是:

文章的目的(如改進某個性能或提出某種方法)+表徵手段(如XRD,IR,TEM 等)+主要結論(如產物的性能)。

當你按照這個方法歸納整理幾十篇文獻後,自然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而後再根據你的筆記將文獻分類整理,當你在寫論文需要解釋引用時再回頭精讀,我覺得這樣會提高效率不少。

作者:sciplatform
鏈接:科研新人必讀:文獻選擇的4步驟、3識別和50字總結 - sciplatform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挑選自己喜歡的論文來閱讀和隨時都要做好筆記吧


用自己的話把論文寫出來,特別是文科類的文章,每天刷個20—30篇,到時候寫論文如有神助,親測有效


因為學經濟法,偶爾也會看到一些經濟學的文章。談一點自己的感受。
好的習慣是做筆記,寫綜述,以前感覺自己很聰明,可是發現看的文章多了之後,難免就有差錯,所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用自己的話把論文里的東西寫出來,寫感想。讀完了之後,在腦子裡推理一遍,用自己的邏輯推一下,這樣是不是會消化的更多一些?
多帶些為什麼,帶著問題,帶著文章的核心問題核心思想去讀會不會更好一些?
其實有時候感覺古人說的很有道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第一句就是我上面所說的那個道理多思考,思而不學則殆則是要對研究的這個問題有基礎性的認識,從課本上學的或者是老師指導的,這樣讀起來才會快,其實同一個問題的話,文章會越看越快,開始會慢,也不要太在意,思考的過程開始的時候最重要。


  • 在閱讀篇幅比較長的論文或書籍時的道理是共通的,
  • 那麼到底哪些好的閱讀習慣會對我們的閱讀產生積極的影響呢?
  •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要給大家介紹一本書:

每一個接受正規教育的人,從古至今,沒有一個能脫離閱讀的。閱讀的對象既可以是美好的,又可以是醜惡的;既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霉變的,既可能是艱深的,又可能是膚淺的。但是無論如何,通過閱讀,自己的心靈和外部世界、和古典先賢、和社會各個層面、和知識各個層次產生了聯繫。這種聯繫,將雕刻出不同的靈魂塑像。
閱讀,在今天已經有了更多的形式,比如網路,比如電視等傳媒。閱讀就是傳播與接收的互動。無論是什麼形態,閱讀幾乎可以說是一種本能了,從人類進入信史或者說,人類進入文明史之後,直到今天,依然是。古,但不老。在當前色彩斑斕的世界裡,閱讀依然是一項基本的人生技能。
特別提醒:這份文字以下部分屬於讀書筆記,摘錄的東西比較多,因此,如果沒有興趣讀下去的兄弟姐妹們,請到此為止。
讀書挺多年,自己是否真的知道如何讀書呢?要解決自己的問題包括:昏昏欲睡問題,東一榔頭,西一棒棰問題,記憶問題,橫向掌握問題等等。「偉大的作者經常也是偉大的讀者,但這並不是說他們閱讀所有的書。只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閱讀是不可或缺的。在許多例子中,他們所閱讀的書比我們在大學念的書還要少,但是他們讀得很精。因為他們精通自己所閱讀的書,他們的程度就可以跟作者相匹敵。他們有權被稱作權威人士。在這種狀況下,很自然地,一個好學生通常會變成老師,而一位好的讀者也會變成作者。」
發現了一本目前感覺偉大的書《如何閱讀一本書》,有一個一野心:讓自己成為一個偉大的讀者。
根據莫提默·J.艾德勒(1902-2001)——學者、教育家、編輯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主編《西方世界德經典》,擔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所作《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論述,讀書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

一、基礎閱讀是: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閱讀準備階段——相當於學前教育或幼稚園的學習經驗。

第二階段——認字——相當於一年級學生典型的學習經驗(儘管相當多正常的孩子在某方面來說並非都很「典型,")。這個階段的成果是,孩子學會了我們稱之為第二階段的閱讀技巧,或是一年級的閱讀能力,或最初級的讀寫能力。

第三個階段——字彙的增長及對課文的運用——通常是(但非全面性,就算正常孩子也一樣)在四年級結束時就學會的方法,這個階段的成果可以稱作是「四年級讀寫能力"(fourth grade literacy)或是「功能性讀寫能力"(functional literacy)也就是有能力很輕易地閱讀交通號誌,或圖片說明,填寫政府的有關簡單表格等等。

第四個階段,也就是最後一個階段,到這個時期,學生要從小學或初中畢業了。這個階段有時候稱之為八年級、九年級或十年級的讀寫能力。在某方面來說,這個孩子已經是一個「成熟」的閱讀者,他幾乎可以閱讀所有的讀物了,但是卻還不夠老練。簡單來說,他的成熟度是可以上高中的課程了。

  無論如何,他還不是 「成熟的」閱讀者。但他已經精通第一層次的閱讀,如此而已。他可以自己閱讀,也準備好要學習更多的閱讀技巧。但是他還是不清楚要如何超越基礎閱讀,做更進一步的閱讀。

一般來說,基礎閱讀的四個階段都有一位老師在旁指導,回答問題,消除在這個階段會出現的難題。只有當一個孩子精通了基礎閱讀的四個階段,才是他準備好往更高層次的閱讀邁進的時候。只有當他能自己閱讀時,才能夠自己開始學習。也只有這樣,他才能變成一個真正優秀的閱讀者。


二、閱讀的第二個層次稱為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才算是真正進人閱讀的層次。檢視閱讀又分為兩種情況: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和粗淺的閱讀。

(一)所謂「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是指:在——第一,你並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讀這本書。你也不知道這本書是否值得做分析閱讀。但你覺得,或只要你能挖掘出來,書中的資訊及觀點就起碼會對你有用處;其次,讓我們假設—常會有這樣的狀況—你想要發掘所有的東西,但時間卻很有限——的情況下,做 「略讀」(skim)整本書,或是有人說成是粗讀(pre-read)。略讀或粗讀是檢視閱讀的第一個子層次。你腦中的目標是要發現這本書值不值得多花時間仔細閱讀。其次,就算你決定了不再多花時間仔細閱讀這本書,略讀也能告訴你許多跟這本書有關的事。當你瀏覽過後,你可能會發現這本書僅只是對你目前有用而已。這本書的價值不過如此而已。但至少你知道作者重要的主張是什麼了,或是他到底寫的是怎樣的一本書。因此,你花在略讀這本書上的時間絕沒有浪費。

對於這種閱讀狀態,作者的建議是

(1)先看書名頁,然後如果有序就先看序。要很快地看過去。特別注意副標題,或其他的相關說明或宗旨,或是作者寫作本書的特殊角度。在完成這個步驟之前,你對這本書的主題已經有概念了。如果你願意,你會暫停一下,在你腦海中將這本書歸類為某個特定的類型。而在那個類型中,已經包含了哪些書。

(2)研究目錄頁,對這本書的基本架構做概括性的理解。這就像是在出發旅行之前,要先看一下地圖一樣。

(3)如果書中附有索引,也要檢閱一下—大多數論說類的書籍都會有索引。快速評估一下這本書涵蓋了哪些議題的範圍,以及所提到的書籍種類與作者等等。如果你發現列舉出來的哪一條辭彙很重要,至少要看一下引用到這個詞目的某幾頁內文。你所閱讀的段落很可能就是個要點—這本書的關鍵點—或是關係到作者意圖與態度的新方法。

(4)如果那是本包著書衣的新書,不妨讀一下出版者的介紹。許多人對廣告文案的印象無非是些吹牛誇張的文字。但這往往失之偏頗,尤其是一些論說性的作品更是如此,大致來說,許多書的宣傳文案都是作者在出版公司企宣部門的協助下親自寫就的。這些作者儘力將書中的主旨正確地摘要出來,已經不是稀奇的事了。這些努力不應該被忽視。當然,如果宣傳文案什麼重點也沒寫到,只是在瞎吹牛,你也可以很容易看穿。不過,這也有助於你對這本書多一點了解,或許這本書根本沒什麼重要的東西可談—而這也正是他們宣傳文案一無可取的原因。

完成這四個步驟,你對一本書已經有足夠的資訊,讓你判斷是想要更仔細地讀這本書,還是根本不想讀下去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現在你都可能會先將這本書放在一邊一陣子。如果不是的話,現在你就準備好要真正地略讀一本書了。

(5)從你對一本書的目錄很概略,甚至有點模糊的印象當中,開始挑幾個看來跟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來看。如果這些篇章在開頭或結尾有摘要說明(很多會有),就要仔細地閱讀這些說明。

(6)最後一步,把書打開來,東翻翻西翻翻,念個一兩段.有時候連續讀幾頁,但不要太多。就用這樣的方法把全書翻過一遍,隨時尋找主要論點的訊號,留意主題的基本脈動。最重要的是,不要忽略最後的兩三頁。就算最後有後記,一本書最後結尾的兩三頁也還是不可忽視的。很少有作者能拒絕這樣的誘惑,而不在結尾幾頁將自己認為既新又重要的觀點重新整理一遍的。雖然有時候作者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正確,但你不應該錯過這個部分。

現在你已經很有系統地略讀過一本書了。你已經完成了第一種型態的檢視閱讀。現在,在花了幾分鐘,最多不過一小時的時間裡,你對這本書已經了解很多了。尤其,你應該了解這本書是否包含你還想繼續挖掘下去的內容,是否值得你再繼續投下時間與注意?你也應該比以前更清楚,在腦海中這本書該歸類為哪一個種類,以便將來有需要時好作參考。

附帶一提的是,這是一種非常主動的閱讀。一個人如果不夠靈活,不能夠集中精神來閱讀,就沒法進行檢視閱讀。有多少次你在看一本好書的時候,翻了好幾頁,腦海卻陷入了白日夢的狀態中,等清醒過來,竟完全不明白自己剛看的那幾頁在說些什麼?如果你跟隨著我們提議的步驟來做,就絕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因為你始終有一個可以依循作者思路的系統了。

你可以把自己想成是一個偵探,在找尋一本書的主題或思想的線索。隨時保持敏感,就很容易讓一切狀況清楚。留意我們所提出的建議,會幫助你保持這樣的態度。你會很驚訝地發現自己節省了更多時間,高興自己掌握了更多重點,然後輕鬆地發現原來閱讀是比想像中還更要簡單的一件事。

我覺得這種類型的閱讀就是發現一本書的過程:簡單地說,就是利用書本提供的一切可以提供書本內容的信息來讀書——目錄,序,索引,書籍廣告,以至於書本主體一些段落,和書本的結論,這樣,書的基本輪廓,架構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在此,我覺得還可以加上一些書評,讓別人幫助自己來完成閱讀和其咀嚼過程。即使是略讀,也堅持一個較好的閱讀習慣,這樣,就可以抓住整條魚,而不是通常意義上的一鱗半爪。

(二)粗淺的閱讀

只要找到對的方向,不論是多難讀的書,只要原來就是想寫給大眾讀者看的,那就不該有望之卻步的理由。對的方向?答案是一個很簡單、但很重要又有幫助的閱讀規則:頭一次面對一本難讀的書的時候,從頭到尾先讀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來查詢或思索。

如果你容許自己被某個頑固的段落綁住了,你就是被打敗了。在大多數情況里,你一旦和它糾纏,就很難脫困而出。在讀第二遍的時候,你對那個地方的了解可能會多一些,但是在那之前,你必須至少將這本書先從頭到尾讀一遍才行。

在這裡,我發現中國、美國的教育界都是一樣的:碰到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查資料,問老師,弄明白再說。可是在這本怎樣讀書中卻指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論述:如果時候不到就做這些事,卻只會妨礙我們的閱讀,而非幫助。因為,這種折磨人的程序首先會剝奪閱讀的快樂(有點像中學時學習魯迅的作品)。其次是,過多的糾纏於細節,那麼就會錯過一些清楚的大原則。樣你在任何層次的閱讀都不可能很好。

在這個層次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有:

1、 閱讀的速度:人們可以讀得更快,但是對於書籍閱讀來說,速度是根據需要而變化的——天龍八部里,王語嫣聽到慕容復練習打狗棒法一味求快就特別著急,應該就是這個道理。

2、 逗留與倒退:影響速度,浪費腦力

3、 理解問題:

4、 做一個自我要求的閱讀者:

閱讀時昏昏欲睡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很多人可以秉燭夜讀,不應該簡單的解釋為他們非常人。(估計蘇秦張儀懸樑刺股式的學習並非是一個好習慣,而鑿壁偷光才真正可以說是個主動的閱讀者吧?)在閱讀的時候想要保持清醒,或昏昏入睡,主要看你的閱讀目標是什麼。如果你的閱讀目標是獲得利益—不論是心靈或精神上的成長—你就得保持清醒。這也意味著在閱讀時要儘可能地保持主動,同時還要做一番努力。讀書不是娛樂性,而是從中獲得利益。

只要是超越基礎閱讀的閱讀層次,閱讀的藝術就是要以適當的順序提出適當的問題。關於一本書,你一定要提出四個主要的問題。

(1) 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你一定要想辦法找出這本書的主題,作者如何依次發展這個主題,如何逐步從核心主題分解出從屬的關鍵議題來。

(2) 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你一定要想辦法找出主要的想法、聲明與論點。這些組合成作者想要傳達的特殊訊息。

(3) 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兩個問題,否則你沒法回答這個問題。在你小快蝦判斷這本書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須先了解整本書在說些什麼才行。然而,等你了解了一本書,如果你又讀得很認真的話,你會覺得有責任為這本書做個自己的判斷。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夠的。

(4) 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如果這本書給了你一些資訊,你一定要問問這些資訊有什麼意義。為什麼這位作者會認為知道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嗎?如果這本書不只提供了資訊,還啟發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關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議,以獲得更多的啟示。

我覺得這四個問題的關鍵就是在理解作者的基礎上,把自己和書籍之間搭建起一個橋樑,聯繫。

5、 如何讓一本書真正屬於你自己

藏書章僅僅是代表在紙張上的擁有,而不是智力上的擁有。如果你有讀書時提出問題的習慣,那就要比沒有這種習慣更能成為一個好的閱讀者。但是,就像我們所強調的,僅僅提出問題還不夠。你還要試著去回答問題。而快優寫這個回答問題的過程可能在大腦中就完成了,但是如果能夠用筆完成——而我現在是在用鍵盤——就更好了。中國古語中有「微言大義」的說法。據說半本論語可以治理天下。那麼如何把字面後的東東讀出來,而且能夠寫出來,才真正把圖書變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真正完成了對圖書的擁有。

⑴在書上做筆記之所以不可獲取,是因為:第一,那會讓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還是非常清醒。其次,閱讀,如果是主動的,就是一種思考,而思考傾向於用語言表達出來—不管是用講的還是寫的。一個人如果說他知道他在想些什麼,卻說不出來,通常是他其實並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第三,將你的感想寫下來,能幫助你記住作者的思想。

以下是幾個可以採用的方法:

(1) 畫底線—在主要的重點,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畫線。

(2) 在畫底線處的欄外再加畫一道線—把你已經畫線的部分再強調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畫底線太長了,便在這一整段外加上一個記號。

(3) 在空白處做星號或其他符號—要慎用,只用來強調書中十來個最重要的聲明或段落即可。你可能想要將做過這樣記號的地方每頁折一個角,或是夾一張書籤,這樣你隨時從書架上拿起這本書,打開你做記號的地方,就能喚醒你的記憶。

(4) 在空白處編號—作者的某個論點發展出一連串的重要陳述時,可以做順序編號。

(5) 在空白處記下其他的頁碼—強調作者在書中其他部分也有過同樣的論點,或相關的要點,或是與此處觀點不同的地方。這樣做能讓散布全書的想法統一集中起來。許多讀者會用Cf這樣的記號,表示比較或參照的意思。

(6) 將關鍵字或句子圈出來—這跟畫底線是同樣的功能。

在書頁的空白處做筆記—在閱讀某一章節時,你可能會有些問題(或答案),在空白處記下來,這樣可以幫你回想起你的問題或答案。你也可以將論文代寫複雜的論點簡化說明在書頁的空白處。或是記下全書所有主要論點的發展順序。書中最後一頁可以用來作為個人的索引頁,將作者的主要觀點依序記下來。

三種做筆記的方法

在讀一本書時,你可能會有三種不同的觀點,因此做筆記時也會有三種不同的方式。你會用哪一種方式做筆記,完全依你閱讀的層次而定。

A、在檢視閱讀中,要回答的問題是:第一,這是什麼樣的一本書?第二,整本書在談的是什麼?第三,作者是借著怎樣的整體架構,來發展他的觀點或陳述他對這個主題的理解?你應該做一下筆記,把這些問題的答案寫下來。尤其如果你知道終有一天,或許是幾天或幾個月之後,你會重新拿起這本書做分析閱讀時,就更該將問題與答案先寫下來。要做這些筆記最好的地方是目錄頁,或是書名頁,這些是我們前面所提的筆記方式中沒有用到的頁數。

在這裡要注意的是,這些筆記主要的重點是全書的架構,而不是內容—至少不是細節。因此我們稱這樣的筆記為結構(structural note-making)。

B、結構筆記與概念筆記(conceptual note-making)是截然不同的。而當你同時在讀好幾本書,在做主題閱讀—就同一個主題,閱讀許多不同的書時,你要做的又是什麼樣的筆記呢?同樣的,這樣的筆記也應該是概念性的。你在書中空白處所記下的頁碼不只是本書的頁碼,也會有其他幾本書的頁碼。

C、對一個已經熟練同時讀好幾本相同主題書籍的專業閱讀者來說,還有一個更高層次的記筆記的方法。那就是針對一場討論情境的筆記一這場討論是由許多作者所共同參與的,而且他們可能根本沒有常察自己的參與。我們喜歡稱這樣的筆記為辯證筆記(dialectical note making)。因為這是從好多本書中摘要出來的,而不只是一本,因而通常需要用單獨的一張紙來記載。這時,我們會再用上概念的結構—就一個單一主題,把所有相關的陳述和疑問順序而列。

6、 培養閱讀的習慣

所謂藝術或技巧,只屬於那個能養成習慣,而且能依照規則來運作的人。這也是藝術家或任何領域的工匠與眾不同之處。要養成習慣,除了不斷地運作練習之外,別無他法。

知道一項藝術的規則,跟養成習慣是不同的。我們談到一個有技術的人時,並不是在說他知道該如何去做那件事,而是他已經養成去做那件事的習慣了。當然,對於規則是否了解得夠清楚,是能不能擁有技巧的關鍵。如果你不知道規則是什麼,就根本不可能照規則來行事了。而你不能照規則來做,就不可能養成一種藝術,或任何技能的習慣。藝術就跟其他有規則可循的事一樣,是可以學習、運作的。就跟養成其他事情的習慣一樣,只要照著規則練習,就可以培養出習慣來。

由許多規則中養成一個習慣

對於閱讀,也如同其他任何複雜的運動項目一樣,也要通過一個個分解動作——對一個個規則的由知道,到實踐,到反覆實踐以至於熟練,再將一個個規則統一到一個整體,形成一個完整、流暢的閱讀習慣。

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

分析閱讀的第一階段: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的四個規則:

第一規則:對書籍進行分類,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讀的是哪一類書,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開始閱讀之前就先知道。——分析閱讀的第一個規則,雖然適用於所有的書籍,卻特別適合用來閱讀非小說,論說性的書。


舉例:

從一本書的書名中你能學到什麼——1859年,達爾文(Charles Darwin)出版的是《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而非《人種起源》(The Origin of the Species);《羅馬帝國衰亡史》而非《羅馬帝國興亡史》

分類方法:

主要的分類法,一種是虛構的小說類,另一種是傳達知識,說明性的論說類。在論說性的書籍中,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將歷史從哲學中分類出來,也可以將這二者從科學與數學中區分出來。

一個基本的分類原則,這個原則適用於所有的論說性作品。這也就是用來區分理論性與實用性作品的原則。

首先,你要學習去懷疑一切。在書籍分類上,你要有懷疑心。我們強調過經濟學的書基本上通常是實用性的書,但仍然有些經濟學的書是純理論的。同樣的,雖然談理解力的書基本上通常是理論性的書,仍然有些書(大部分都很恐怖)卻要教你「如何思想」。你也會發現很多作者分不清理論與實用的區別,就像一個小說家搞不清楚什麼是虛構故事,什麼是社會學。你也會發現一本書有一部分是這一類,另一部分卻是別一類,斯賓諾莎的《倫理學》(Ethics)就是這樣。然而,這些都在提醒你身為一個讀者的優勢,透過這個優勢,你可以發現作者是如何面對他要處理的問題。

理論性作品的分類

照傳統的分法,理論性的作品會被分類為歷史、科學和哲學等等。所有的人都約略知道其間的差異性。但是,如果你要作更仔細的劃分與更精確的區隔時,困難就來了。

有一個判斷依據我們認為永遠有效,不過你可能要把一本書的內容讀了相當多之後才能應用。如果一本理論的書所強調的內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經驗,那就是科學的書。否則就是一本哲學的書。(記住,這隻適用於科學或哲學的書,而不適用於其他類型的書。)

分類的作用:

書本所要傳達給我們的知識不同,對我們的指導方式也會不同。如果我們要跟隨這些書本的指導,那就應該學習以適當的態度來閱讀不同的書。

分析閱讀的第二個規則是:使用一個單一的句子,或最多幾句話(一小段文字)來敘述整本書的內容。

首先,一位作者,特別是好的作者,會經常想要幫助你整理出他書中的重點。儘管如此,當你要求讀者擇要說出一本書的重點時,大多數人都會一臉茫然。一個原因是今天的人們普遍不會用簡明的語言表達自己,另一個原因,則是他們忽視了閱讀的這一條規則。當然,這也說明太多讀者根本就不注意作者的前言,也不注意書名,才會有這樣的結果。

其次,是要小心,書的重點摘要可能不只有一個,通常沒有絕對又惟一的說明。一本書的整體精神可以有各種不同的詮釋,沒有哪一種一定對。當然,某些詮釋因為夠精簡、準確、容易理解,就是比另一些詮釋好。不過,也有些南轅北轍的詮釋,不是高明得不相上下,就是爛得不相上下。

但,這也不是說就可以愛怎麼說就怎麼說。雖然讀者不同,書的本身還是一樣的,不論是誰作摘要,還是有一個客觀的標準來檢驗其正確與真實性。

第三個規則可以說成是:將書中重要篇章列舉出來,說明它們如何按照順序組成一個整體的架構。

可讀性最高的作品是作者達到了建築學上最完整的整體架構。最好的書都有最睿智的架構。雖然他們通常比一些差一點的書要複雜一些,但他們的複雜也是一種單純,因為他們的各個部分都組織得更完善,也更統一。

簡單的公式:將內容大綱排列如下:(1)作者將全書分成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談的是什麼,第二部分談的是什麼,第三部分談的是別的事,第四部分則是另外的觀點,第五部分又是另一些事。(2)第一個主要的部分又分成三個段落,第一段落為X,第二段落為Y,第三段落為Z。(3)在第一部分的第一階段,作者有四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是A,第二個重點是B,第三個重點是C,第四個重點是D等等。

就算你已經很熟練閱讀技巧了,你也不一定讀每本書都要用上同樣的力氣。你會發現在某些書上運用這些技巧是個浪費。就是最優秀的閱讀者也只會選少數相關的幾本書,依照這個規則的要求做出近似的大綱來。

第四個規則可以說是:發現作者的意圖,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一本書的作者在開始寫作時,都是有一個問題或一連串的問題,而這本書的內容就是一個答案,或許多答案。

知道這前四個規則是有整體性,有同一個目標的。這四個規則在一起,能提供讀者對一本書架構的認識。當你運用這四個規則來閱讀一本書,或任何又長又難讀的書時,你就完成了分析閱讀的第一個階段。

分析閱讀的第二階段:找出一本書到底在說什麼的規則(詮釋一本書的內容):

第一個規則,我們簡稱為「找出共通的詞義」。


簡略來說就是:你必須抓住書中重要的單字,搞清楚作者是如何使用這個單字的。不過我們可以說得更精確又優雅一些:找出重要單字,透過它們與作者達成共識。要注意到這個規則共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找出重要單字,那些舉足輕重的單字。第二部分是確認這些單字在使用時的最精確的意義。

規則,目標不是列出一本書的架構綱要,而是詮釋內容與訊息。

詞義的模糊阻礙了溝通,作者與讀者之間無法在閱讀中實現思想的交互作用。排除這些障礙,就是這條規則所作的。

第二個規則:從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第三個規則:找出作者的論述,重新架構這些論述的前因後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張。

第四個規則: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是未解決的。在未解決的問題中,確定哪些是作者認為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分析閱讀的第三個階段:說明的是批評式閱讀的條件,而在這樣的閱讀中,讀者應該能夠與作者「辯論」。

第一:要求讀者先完整地了解一本書,不要急著開始批評。


第二:懇請讀者不要爭強好辯或盲目反對。


第三:將知識上的不同意見看作是大體上可以解決的問題。這個規則再進一步的話,就是要求讀者要為自己不同的意見找到理論基礎,這樣這個議題才不只是被說出來,而且會解釋清楚。只有這樣,才有希望解決這個問題。

來源:如何閱讀一本書 (豆瓣)(特別感謝KYX長劍不出鞘)


一、先看綜述
先讀綜述,可以更好地認識課題,知道已經做出什麼,自己要做什麼,還有什麼問題沒有解決。對於國內文獻一般批評的聲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領域的入口,在此之後,你再看外文文獻會比一開始直接看外文文獻理解的快得多。而國外的綜述多為本學科的資深人士撰寫,涉及範圍廣,可以讓人事半功倍。
二、有針對地選擇文獻
針對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論文來讀,從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麼問題,通過哪些技術手段來證明,有哪些結論?從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邏輯推論,學習技術方法。

1.關鍵詞、主題詞檢索:

關鍵詞、主題詞一定要選好,這樣,才能保證你所要的內容的全面。因為換個主題詞,可以有新的內容出現。

2. 檢索某個學者:

查SCI,知道了某個在這個領域有建樹的學者,找他近期發表的文章。

3. 參考綜述檢索:

如果有與自己課題相關或有切入點的綜述可以根據相應的參考文獻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論文。

4. 注意文章的參考價值:

刊物的影響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數能反映文章的參考價值。但要注意引用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評價這篇文章的。


雖然我不是學經濟學的,但是我想不管哪個領域讀論文的通法應該會差不多的。

這裡我首先向題主推薦我們計算機領域大牛,來自於 University of Waterloo 的 S. Keshav (S. Keshav 是 sigcomm 的 chair,網路領域的人都知道這個有多牛)寫的這篇著名的文章 How to read a paper [http://ccr.sigcomm.org/online/files/p83-keshavA.pdf]。這篇文章只有兩頁,你只需要花上十五分鐘好好看一遍,然後再花上十五分鐘的時間仔細想一下,我保證對你以後讀論文搞研究或多或少都會有幫助。

另外如果你還有時間,我再推薦另外一個大牛 Michal Mitzenmacher 寫的文章。這位 Mitzenmacher 搞理論計算機的大概人盡皆知,著名的 The power of two choices 就是她1991年的畢業論文。她寫的這篇有關怎麼讀論文的文章叫 How to read a research paper,建議你有時間也可以看看。

上面兩篇文章雖然都是大牛寫的,但是都是為新手所準備的,所以學習一下肯定對你有益。對於其他的建議,我只想說不要刻意去模仿某些大牛平時讀文章的習慣,他們內力跟你不一樣,你隨便學容易走火入魔。


謝邀。

我的體會是,新手期、菜鳥期不著急多讀文獻,應該以多讀教材、多上課為主。

真正入門了開始做正經研究了之後,文獻要適量讀,根據與自己研究項目的關係,不太相關的粗讀、非常相關的細讀,最相關的要反覆讀。

好的文章、經典的文章,有大量可以學習的地方。絕不僅僅是其做研究的內容。還有寫作的技巧,語言的運用,畫圖的細節,等等。

另外重要文獻最好分類整理在專門的文件夾里。

別的好習慣我就沒有了,就這點兒東西了。。。


推薦閱讀:

有什麼好的哲學期刊?
為什麼學術雜誌論文很貴,而作者又沒有從論文下載中受益?
心理學界的學術造假一般是如何被發現的?
為什麼學術中老是用「我們」來做觀點的主語?
怎麼才能高效的檢索文獻?

TAG:經濟學 | 論文 | 地質學 | 學術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