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大家有哪些?
有些人是不是分不清大家跟名家啊?
有些人是不是分不清大家跟名家啊?
有些人是不是分不清大家跟名家啊?
我是以詞的藝術成就排名的。
首先,以一首勝如宋祁、王安石、岳飛等等之輩就不論了。其他觀點歸納如下:
1. 柳永、周邦彥為婉約正宗大家,此外秦觀的情長,李清照的閨怨獨樹一幟,也是一個檔次。
2.緊隨其後便是晏幾道、晏殊、賀鑄、歐陽修等人清秀高遠,算是低一流。
3.張先,晁補之,朱敦儒再次半等。
3.蘇軾、辛棄疾變詞之豪放,而後有張孝祥、陸遊、劉過、劉克莊等人相繼踵武。
4.詞至南宋,相對北宋愈發慎密始有"隔"之感,吳文英詞如七寶樓台到了極致。但亦不乏如姜夔」詞格「幾為全宋最高,王沂孫詠物第一,譴詞用句臻於化境。
5.其餘南宋詞家次一流者有史達祖、張元干、周密、張炎、蔣捷等
最一流(不分先後)蘇軾、辛棄疾、柳永、周邦彥、李清照、秦觀、姜夔、王沂孫、吳文英(差近之)
第一流(不分先後):晏幾道、晏殊、賀鑄、歐陽修、張孝祥、(之後次半等)張先、晁補之、朱敦儒、陸遊、史達祖、周密、蔣捷、張元干、劉克莊、張炎、劉過(後幾個稍差)
《打油詩·宋詞三十九家》
寇準潘閬錢惟演,希文醉翁柳三變。
秦七黃九晁補之,二晏賀鑄老張先。——計13人;
希真南國逢易安,陸遊沈園遇唐婉。
李綱岳飛朝天闕,夢得元干報國難。——計8人;
清真清空出白石,東坡東去是稼軒。
陳亮劉過張孝祥,草窗夢窗張玉田。——計10人;
詠物推碧山,聽雨憶蔣捷。
文宗劉克莊,沁園陳人傑。
幽棲朱淑真,清俊王禹偁。
流麗范成大,精警史達祖。——計8人。
為了押韻這件小事,我什麼都幹得出來!
答題:(溫庭筠,韋莊,馮延巳,李煜,)晏殊,晏幾道,歐陽修,柳永,張先,蘇軾,秦觀,周邦彥,賀鑄,李清照,辛棄疾,姜夔,吳文英
推薦葉嘉瑩先生的《唐宋詞十七講》,我剛剛讀完,寫了篇文字,裡面有點個人的總結,非常淺薄,請批評。
首發在這裡好書一起讀(44):唐宋代那些頂級詞人們,做個廣告^_^
葉嘉瑩先生在《唐宋詞十七講》中介紹了十五位重要詞人,從晚唐的溫庭筠,到宋末元初的王沂孫。如果把他們每五個人分成一截,可以分成三截。
1)溫韋馮李李
這一截包括了晚唐至五代的五位詞人:溫庭筠,韋莊,馮延巳,李璟,李煜。
這段時間的發展是「詞像個詞」。
2)晏歐柳蘇秦
這一截包括了北宋時期的五位詞人:晏殊,歐陽修,柳永,蘇軾,秦觀
這段時間的發展是「詞像首詩」。
3)周辛姜吳王
這一截包括了南宋時期的五位詞人:周邦彥,辛棄疾,姜夔,吳文英,王沂孫
這段時間的發展是「詞像文章」。
(說明:為了劃分整齊,北宋最後的大家周邦彥被放到了南宋時期)
一、溫韋馮李李——晚唐至五代,詞像個詞
1)溫庭筠:辭碎(偏向語彙)
說明一下每個小節標題的意思:冒號後面的兩個字如「辭碎」代表這個詞人的顯著特點。每個詞人都很複雜,作品種類也繁多,但他仍然會有顯著的風格(即使他同時也有別的風格,或者別人同時也有這個風格),這個風格是他給讀者留下的主要印象,往往與他的經歷、性格、創作傾向有重要關聯。所以,讀一首詞的時候,應該聯繫作者其人的經歷、性格,尤其是創作的背景,這樣才有理解的可能。
有的詞人標題後面有括弧裡面寫著「偏向語彙」或「偏向感發」,「偏向語彙」指的是該詞人創作時使用「比」的手法,讀者閱讀的時候要對每個字、詞、句做研究和揣摩,才能體會到詞的內涵,這種詞是比較消耗腦力的,讀著沒那麼自然和流暢。大多數人更喜歡「偏向感發」這種詞,這種詞人創作時使用「興」的手法,其感情從字面直接撞到你的心裡去,對我們一般讀者來說,這種詞讀著簡單,感染力也強,是比較招人喜歡的。
在時間上,早期(五代、北宋早期)的詞人多是「偏向感發」這一風格,而晚期(南宋)的詞人多是「偏向語彙」的風格,在他們之中的柳永、蘇軾、秦觀、辛棄疾這幾位的作品,讀者既不需要通過字詞分析來領會「比」的用心,也不需要通過感情體驗來接受「興」的觸動,他們的詞自然就有其美感。
有八個字叫「詩之境闊,詞之言長」,說的是詞這種作品最初是寫愛情的,能引起人豐富的聯想,韻味悠長。最初詞作為歌女唱的歌的歌詞,是被文人鄙視的,從溫庭筠開始,才將詞引到文人創作的路上來,到北宋,在柳永、蘇軾等人的開闢之下,詞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了開拓,再到北宋晚期的周邦彥,開始以謀篇布局的方式布置詞。所以我擅自給三個階段加了個總結「詞像個詞」「詞像首詩」「詞像文章」,表示詞是怎樣從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一步步走向被人用作文章一樣的謀劃的安排來創作的體裁。
終於說到溫庭筠。溫庭筠是這個偉大進程的第一個重要的人,他讓人看到本來本認為是蒼白空虛的「詞」這種體裁也有內涵豐富的可能。他在時間上是空前的,但在風格(偏向語彙)上與後人卻是割裂的,他的風格直到周邦彥以後才漸漸成為主流,注意,周邦彥他們是用語彙的方式寫長調,而溫庭筠卻是用語彙的方式寫小令,用語彙的方式寫小令,這幾乎是空前絕後的。這既能看出溫庭筠作為「第一人」在時間上的孤單和缺乏參考,也能看出他與眾不同的天才之處。
溫庭筠的風格,是重視使用描述客觀事物的詞語,其感情是含蓄冷靜的,需要讀者閱讀之後來體會,而不是直接宣洩給讀者聽知,用這種方式來寫愛情的小令,當然有種高雅和格調的感覺,不那麼粗俗、淺陋。他的作品注重語碼,需要讀者動腦子來理解(因此顯得模糊晦澀歧義),這一動腦子,讀者就覺得詞不俗了。而因為他不直說感情,而只是陳列詞語,不同讀者能因這些詞語生出不同的聯想,這樣他的詞的內涵就豐富而幽微,讓人回味。
讀一首《菩薩蠻》,結束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綉羅襦,雙雙金鷓鴣。
2)韋莊:情真
溫庭筠的風格是客觀的描寫,韋莊的風格則是主觀的抒情。
溫庭筠堆疊意象來讓讀者體會,韋莊則直接把感情拿出來感動人。
溫庭筠站在女性的角度上寫,韋莊則站在男性的角度來寫。
所以說,韋莊的風格是「情真」,他非常直接、坦率,感情真摯。他雖然與溫庭筠並稱「溫韋」,被認為是花間派的兩位大家,但兩人風格截然不同。這也是讀詞、研究詞人時應該重視的一點,不要因為詞的篇幅短小(尤其小令),就低估其可以含有深邃內涵、豐富風格的容量。就像我們讀文章一樣,你讀一篇兩千字的散文,再讀一篇兩千字的小說,再讀一篇兩千字的學術文章,你當然知道這三者從體裁到內容是截然不同的,閱讀時採取的態度和大腦狀態也會有相應的調節。但你讀溫庭筠一首一百來字的小令,再讀韋莊一首一百來字的小令,這倆有可能還是同一個詞牌,你可能會認為「這倆應該是差不多的吧」,隨便看看,覺得應該就能理解了——畢竟你看一條百十字的微博的時候,使用的時間和精力是非常有限的嘛。正是這種低估和輕視,使我們容易遇到障礙,並且感到不適——明明應該很簡單,可怎麼那麼難啊!
像《宋詞三百首》那樣厚度的一本小書,如果是同樣篇幅的小說,你不用一個下午就能讀完,你如果帶著同樣的預期來讀《宋詞三百首》,就會覺得大失所望:一點也不好讀!因為你不會覺得一篇一兩百字的長調值得用一兩個小時來體會,現在時間這麼值錢,一兩百字明明應該是五分鐘內就能讀完的啊。
正是這樣,我們會更喜歡閱讀韋莊這樣的詞,因為他感情真摯、坦率,而且還漂亮不俗,而會比較討厭周邦彥之後的詞:寫一首詞還要謀篇布局?讀一首詞還要絞盡腦汁?開什麼玩笑!至於溫庭筠,他雖然也是堆砌意象,但因為是小令,詞句有限,比較精美,相對還好接受一點,這是一個現象,也是該注意的一個問題,到後面的長調,如果嘗試多花點時間,查注釋、看翻譯、動腦子,像讀一篇文章一樣來讀,也許會有驚喜的發現。
最後讀一組《菩薩蠻》吧。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勸君今夜須沈醉,樽前莫話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洛陽城裡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讀完,如果你去查閱故事背景,再讀,你會震撼的)
3)馮延巳:盤旋(偏向感發)
溫庭筠偏重聯想忽略感動,韋莊偏重感動忽略聯想,而馮延巳則兼備二者之長,既重感動,又重聯想。
馮延巳自己的特點,則是感情真摯執著,有一種在悲劇中奮鬥掙扎,不言放棄的精神。
比如這首《鵲踏枝》,體會一下裡面的「盤旋鬱結」:
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溫庭筠的詞里有「美感的形象」,韋莊的詞里有「感情的感動」,馮延巳則有一種「感發的方式」。溫、韋詞的重點還是寫感情事件,而到了馮延巳這裡則開拓到了寫感情意境,他的這個風格,直接影響了後面的晏殊(繼承了馮延巳的俊美)和歐陽修(繼承了馮延巳的真摯)。所以按時間順序看這些詞人,是能體會到詞這種體裁在歷史上的進步過程——無數天才人物前仆後繼,形成的一場偉大進軍。如果朦朧地向前看,感覺他們都是古人,實際上清晰點看,他們的時間順序和影響關係是很值得玩味的。
再讀一首《鵲踏枝》,結束馮延巳。
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無限。
樓上春山寒四面,過盡征鴻,暮景煙深淺。一晌憑欄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
4)李璟(偏向感發)
不多說,直接上首詞,《攤破浣溪沙》,因為南唐中主的詞實在不多,在詞的發展史上也影響不大。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
5)李煜:沉痛(偏向感發)
詞從出現,就是用來寫感情的,古往今來無數詞人無數詞作,每篇作品裡都有感情。但竭盡全力、嘔心瀝血地在寫詞,把悲哀寫到極致,不加反省,不加節制,徹底絕望,至死方休,並用這種悲哀和絕望,讓無數讀者心裡震撼感動的,只有李後主一個人。
他太拚命,他用的詞句,一下筆就攝去讀者的魂魄,馮正中的悲哀是盤旋的,而李後主的詞是傾瀉的,一江春水向東流,人生長恨水長東,悲哀到底,無盡無休。因為他的體驗太深刻太真切,所以他的詞毫不做作,明白流暢,寫得所有人都能讀懂,那麼清楚,那麼美麗,又那麼沉痛,能在所有人類身上產生通感和回應,這種在最廣泛程度上引起切膚之痛的能力,甚至有些宗教的氣息,所以王國維說李後主是「儼有釋迦、基督荷擔人類罪惡之意」,任何人的痛苦,在他那裡都能得到安慰,因為你能感覺到他的詞使你宣洩出了你不知道該怎麼表達的感情,像是一個黑洞,吸去了你無限的悲哀。
毫無安排,毫無做作,毫無保留。深情的投注,真摯的噴薄。
李後主,獨一無二。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不用注釋,不用解讀,一看就懂,驚為天人,痛徹心扉。
二、晏歐柳蘇秦——北宋,詞像首詩
1)晏殊:圓融(偏向感發)
要總結晚唐南唐了,這樣思索的字不適合放到李後主的節里,所以竟寫到了這,好在以晏殊的氣度,倒也不會在意。我說唐五代是「詞像個詞」,有兩個意思,一是「詞」這種體裁在這個階段越來越像我們熟知的「宋詞」中的「詞」這種「民族驕傲」的文學體裁了,而不再是像今天流行歌曲的「歌詞」那樣在文學界不值一提的玩意,而「詞」在溫庭筠之前的時代一直是這種被看不起的地位;「第二個意思則是「詞」雖然在演進和進步,有所詩化,但它畢竟還是比較原始的「詞」,與北宋的「詩樣的詞」和南宋「文章樣的詞」的距離還是很大。
在溫庭筠示範了怎麼用客觀的描述、韋莊示範了怎麼用主觀的感動、馮延巳示範了怎麼將客觀主觀結合,並示範了怎麼表達掙扎盤旋的痛苦之後,南唐後主李煜橫空出世,示範了一個帝王的痛苦該是怎麼寫的,他是一個失敗的帝王,但他的寥寥文字,能引發最廣大人類的通感,這不是例如馮延巳這種大臣能寫得出來的。但李煜畢竟是個異數,他的體驗過於獨一無二,所以真正對後世起了影響的,還是馮延巳,他直接影響的就是晏殊和歐陽修。
晏殊是個宰相,我們讀詞不要讀得糊塗了,成書於北宋的《資治通鑒》被認為是權術的教科書,可見權術機謀這些東西發展到北宋早已極為成熟了,在這個時期能做到宰相,並且一路順風順水的人,一定是智商情商都極高的人物,從世俗的角度看,李煜的性格決定了他只能成為失敗者,而晏殊則具有人生贏家的性格素質,從他們的詞上看,李煜是「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趴下」的人,毫不掙扎,一死了之,而晏殊則是「在哪裡跌倒就拍拍爬起來」。
相比李煜,晏殊遠為成熟,他在感傷的時候,感傷也是有邊界的,然後還有另一面,就是補救的一面,所以說是「圓融」,他不誇張,不極端,有限度,有節制,他嘆息的時候,也有痛苦和悲哀,但回過頭就說「雖然如此但還是有好的一面」,非常達觀和自信,這種氣度和格調讓人讚歎「不愧是宰相」,然後就去欣賞和品味他的詞句的俊美了,因為感情不那麼激烈,所以能比較冷靜,比較平淡地,哀傷中帶點喜悅地,去讀他的詞。
馮延巳讓詞有了精神(不放手),晏殊讓詞有了氣度(看得開)。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還是《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浣溪沙》這個詞牌真適合晏殊,輕巧又工整,優美又圓潤,不愧是《珠玉詞》中的明珠。
2)歐陽修:遣玩(偏向感發)
晏殊是「看得開」,歐陽修是「放得下」。
歐陽修繼承了馮延巳的真摯,但不同於馮延巳的「至死方休」(馮延巳是不放棄至死方休,而李煜是徹底放棄然後痛苦得至死方休),歐陽修是能夠放棄(這與馮延巳不同),然後又不痛苦(這與李煜不同),這麼說歐陽修是涼薄的嗎?不是,他是會找到另外的值得熱愛的東西,並再去投入真摯的感情。用現代人的愛情作比喻,馮延巳是「糾纏不休」,李煜是「一蹶不振」,而歐陽修則是「移情別戀」,這不是說他「花心」,因為他本身是受到傷害的那個人,但是他不會不甘心,也不會傷太重,他會抬起頭來去走新的旅程,這是他的好處,在這點上,他跟晏殊是類似的,他們兩個是比較健康的。
從詞發展的脈絡上看,馮延巳詞的執著的熱情、晏殊詞的圓融的關照、歐陽修詞的遣玩的意興,讓詞有氣度和品格了。這是從馮延巳開始的。在馮延巳之前,溫庭筠和韋莊的開拓,是在表現手法上的開拓,儘管溫庭筠得個雅字,韋莊得個真字,畢竟還是局限在個人感情的層面上,而從馮延巳,晏殊,歐陽修開始,詞有胸襟,有懷抱了。從自然走向社會,從愛情走向事業,詞的成長,很像一個年輕人的成長。
《玉樓春》
雪雲乍變春雲簇。漸覺年華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開,南浦波紋如酒綠。
芳菲次第還相續。不奈情多無處足。尊前百計得春歸,莫為傷春歌黛蹙。
3)柳永:鋪排
詞在馮延巳、晏殊、歐陽修手裡的成長是從自然人走向社會人,而在柳永和蘇軾的手裡則是將詞的主體從女性為主開闢到男性為主。沒錯,以寫女性為人所知的柳永,同時也是詞的男性化的關鍵人物,他開闢的長調,使後面的「達觀的男人」(蘇軾)或「豪邁的男人」(辛棄疾)的感情抒發有了足夠容量的器皿(儘管柳永本身只是個「悲秋的男人」)。
同時,儘管柳永因大量寫女性的詞為人了解甚至為人詬病,實際柳永相當多的好詞都是在寫男人的情感——不僅愛情上的相思,也有仕途坎坷的悲愁,他悲愁情緒的寫法,並不同後面同樣擅寫長調的周邦彥的精心安排,而像前面李後主那樣坦誠地抒發,李煜寫的是小令,而柳永寫的是長調,流暢和直率的風格用於長調,則必須要求詞人精通鋪排的手法,柳永恰恰是這方面的絕頂高手。
柳永的長調,像寫賦一樣鋪排,這也是南宋「詞像文章」的先河,但相比後人的「文章樣的」詞的雕琢和刻意,柳永詞的自然流暢,景物的鮮明,感情的強烈,在鋪陳渲染中時常流露的高超的情懷,是最與眾不同的地方。他沒那麼婉約,他寫秀麗的景色,寫著寫著骨氣就出來了,雖然還是凄涼的,落魄的感情,但一身傲骨,氣度開闊,就像他「奉旨填詞」一樣,他受了挫折,心情不好,但不會像別人(前有李煜、後有秦觀)一樣沉浸在失敗的情緒中走不出來。他有他的王國,在歌樓在歌女中間,他就是君王,人家只認他,我認為這是柳永雖然一生不順,但是未嘗減卻驕傲的資本。他是才子,他是詞人,他是白衣卿相,他是長調之王,他是無論多少人怎麼鄙視,但說到宋詞就絕不可能繞過去的一個人,他一生失敗,但從不低頭,他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不幸在於雖然生於仕宦世家,卻一生不得志,幸運在於擁有時代頂尖的音樂天賦,其詞曲的傳唱度和知名度冠絕古今,他曾經金榜題名,卻被皇帝一筆抹煞,但這個男人,竟然敢把皇帝的譏諷拿來當做招搖過市的名號,幾十年里世人錯過了一個宅心仁厚的柳屯田,卻迎來了一個奉旨填詞的柳三變,時代辜負了他,他卻沒有辜負時代,他開創的長調的體裁,鋪張的悲秋的情緒,極大地影響了詞這種體裁的歷史走向,影響了他身後的全部重要詞人。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留下了非常複雜的作品,他時而婉約,時而豪放,一生悲憫,一生狂盪,後來他成了不少人心中臉譜化的一個形象,千百年來惹來無數詞評者的口舌紛紛,但這又有什麼呢?皇帝的意旨,他敢於嘲諷,皇帝的嘲諷,他敢於炫耀,這就是他笑傲古今的格調,最終他在一貧如洗中默默地離開,然而他的葬禮竟也留下了震撼古今的精彩,他一生坎坷,身無分文,但他的紅顏知己們自發地在他身後紀念,年復一年。只有真摯的關愛能換來同樣的真心,只有曠世的英才能贏得紅顏的巨眼,士大夫的偏見阻攔不了每年送柳的春風。三變不朽。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
《戚氏》
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凄然,望江關,飛雲黯淡夕陽閑。當時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遠道迢遞,行人凄楚,倦聽隴水潺湲。正蟬吟敗葉,蛩響衰草,相應喧喧。孤館度日如年,風露漸變,悄悄至更闌。長天凈,絳河清淺,皓月嬋娟。思綿綿,夜永對景,那堪屈指暗想從前。未名祿,綺陌紅樓,往往經歲遷延。帝里風光好,當年少日,暮宴朝歡。況有狂朋怪侶,遇當歌對酒競留連。別來迅景如梭,舊遊似夢,煙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長縈絆,追往事、空慘愁顏。漏箭移,稍覺輕寒,漸嗚咽、畫角數聲殘。對閑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
4)蘇軾:曠達
詞的發展中,歐陽修繼承了馮延巳之後,他又向後產生自己的影響,蘇軾繼承了歐陽修疏雋的一面,而秦觀繼承了歐陽修深婉的一面(這一面是從馮延巳「深情」的一面傳下來的)。
歐陽修的特點是「放得下」,蘇軾也有這個特點,他的詞讓人感覺沒有心結,特別大氣。他的大氣還不同於辛棄疾,同樣是所謂「豪放派」的代表,蘇軾的特點是曠達,而辛棄疾的特點是志意,辛棄疾的理想和抱負,處處可見,念念不休,而蘇軾則是「窮則獨善其身」態度特別明顯的人,他特別會自娛自樂,自得其樂,這方面跟歐陽修的善於排遣是一致的。
柳永的風骨是在悲哀中不衰減,而蘇軾的風骨是根本就不悲哀,他骨子裡有一種道家的清冷和出世,所以他看自己在仕途上的失意,都是笑吟吟的,他就是這麼通達,這麼洒脫,所以他的詞,常常有高妙超逸的氣質,因此他就堅強,「無欲則剛」,他因為不在意,所以就不悲哀,也不恐懼。相比之下,柳永的堅強倒有種逞強的意味,在受到傷害之後驕傲地叫板,最終卻還是放不下,而蘇軾是真瀟洒,你傷害我,就傷害了,又怎麼樣呢?我還是有好玩的事情可做。
所以說蘇軾是真天才,他連作詞都是消遣為之,前面有些作者,比如溫庭筠,比如柳永,是專業寫詞的,後面的周邦彥也是,但蘇軾不是,寫詞是蘇軾很多愛好中的一種,他還寫詩,寫文章,這些方面的精力並不比寫詞少。而就這麼點精力,就寫出了那麼多好的作品,尤其是對詞這種體裁的發展還起到重要的作用,這就是蘇軾了不起的地方。
蘇軾對詞的開拓,在於讓詞可以承載開闊的、博大的內容,使這成為可能了。在這之前,從溫庭筠到柳永,詞里寫的都是感情,雖然技法上可以偏重客觀(溫庭筠)或者偏重主觀(韋莊),態度上可以是糾結盤旋(馮延巳)、沉浸深切(李煜)、圓融通達(晏殊)、排遣賞玩(歐陽修)、悲涼開闊(柳永),但他們的詞,始終是圍繞感情來寫的,這些詞雖然在詩化的進程中,畢竟還沒有完成,到了蘇軾,詞的詩化進程才完成了。他的詞太像詩了,太不婉轉了,太堅強開闊疏朗了。如果說柳永的詞里在女性的相思里加入了男性的洒脫,蘇軾的詞里就是在男性的豁達里去掉了女性的嬌柔,經過這個過程,詞在歷史上終於從純女性化的氣質發展到了純男性化,這也為後面辛棄疾的粗豪做好了準備。
到了蘇軾人們才知道原來詞還可以這樣寫,可以完全像詩一樣挺立端正,去掉女兒的輕柔嬌媚氣息。但蘇軾詞的男兒氣,是像一個斯文俊美的才子,優雅,瀟洒,豁達,還沒到後面辛棄疾那種粗豪大漢的姿態,他畢竟是個文人,與辛棄疾這樣的豪傑不同。這是蘇軾,他是文人,是學者,是儒生,同時有道家的氣質,有佛家的氣質。他真正讓詞成了詩,讓詞有資格在文人的領域裡昂首獨立,而不用像晏殊那樣邊寫詞邊自以為不務正業,或者像柳永那樣因寫詞而受到排斥,詞到這裡站起來了,堂堂正正,優雅莊嚴,成為不用在詩面前自慚形穢的文學體裁。
《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5)秦觀:輕柔
在經歷了柳永的「引入悲秋情緒」,和蘇軾的「去小兒女態」,詞發展到男性氣度之後,到秦觀這裡出現了一個迴環,即回到了純女性氣息的詞。這是最正宗的詞。詞的正宗是婉約派,婉約派中,柳永不是代表,而秦觀是代表,因為柳永有開闊,有老辣,這些感情是男子的,儘管他重感情,但是他有剛強的一面。而秦觀不同,秦觀是純女子的,婉約中的婉約,極度的輕柔,極度的溫婉,極度的幽微。
秦觀沒有馮延巳的擔當,沒有晏殊的通透,沒有柳永的傲骨,沒有蘇軾的洒脫,這些人詞中男子的一面,秦觀這統統沒有。如果用顏色打比方,柳永是青翠的綠色,蘇軾是高妙的黃色,後面辛棄疾是深厚的褐色,秦觀就是輕柔的粉色。他的詞太輕柔了,太美好了,美好得不容許骯髒的鬚眉氣存在。這是詞中的詞,正宗中的正宗。之前種種人在嘗試在新境界上的開拓,秦觀則演示了最正宗的詞的寫法。他不開拓境地,他固守詞的本分,並且把它寫到了極限。
《浣溪沙》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踏莎行》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三、周辛姜吳王——南宋,詞像文章
1)周邦彥:謀劃(偏向語彙)
北宋詞的總結,當然要在周邦彥這裡寫。一是因為秦觀風格太輕柔,不適合在他的節里寫這種東西,二是因為周邦彥本身是北宋的人,為了整齊和連貫放到南宋的位置,應該用這種方式為他正名,三是周邦彥本身是一個注重思索和安排的詞人,因為他這種風格所以把總結寫在他的節里比較合適,四是周邦彥是一個繼往開來的人,他集了北宋的大成,而且是南宋風格的開端,他自身就有這結束的意義。
北宋詞頂級大家,上面說了晏殊、歐陽修、柳永、蘇軾、秦觀五位(再加上一位葉嘉瑩先生因為時間關係沒講到的小令之王——晏幾道),他們上承馮延巳,下啟周邦彥,在探索和開拓中,留下了極多的著名詞作,大多數膾炙人口的名作,都出現在這個時期,考察一下原因,大概是因為他們之前的詞作過於幼稚,除了李煜之外,名作不多,而之後的詞作又過於成熟,安排的痕迹過重,失了自然氣度。在北宋的時期,作者們在盛世中有一種自信和奔放的態度,不像晚唐五代那樣慌亂,也不像南宋那樣失落,這有點類似盛唐產生大量好詩的道理,偉大的時代誕生了偉大的作者群,他們有這個條件,讓自己的意氣和才華自由地奔涌,這其中有晏殊這樣的四平八穩,有歐陽修這樣的自得其樂,有柳永這樣的笑傲王侯,有蘇軾這樣的笑看人生,有秦觀這樣的纏綿悱惻,總體上他們是自信的,是洒脫的,是敢於放肆自己的想像力的,那樣的時代容得下這些風格各異的才子。
但到了南宋,國破家亡,山河破碎,環境失去了好日子裡的順暢和自由感,人們性格里的反思和憂患,讓人的文字更多以頭腦的思索為主,而不是心情的感觸。從溫庭筠之後久違了對語彙的的思索和安排,現在便又回來了。當然,引領風氣的周邦彥是北宋人,但其後的詞人們風格的大轉變,環境的變遷也是主要的原因。
溫庭筠用思索寫小令,柳永用鋪敘寫長調,而周邦彥則開闢了用思索寫長調的先河。在他之前的詞人,除了最早的溫庭筠,寫詞都是用心比用腦多的,而周邦彥這裡明顯看出消耗腦力的痕迹,他竭盡全力來進行思索和安排,產出的作品也極為巧妙,但明顯能感覺到和之前詞人的作品的閱讀體驗不同了,讀他的詞同樣需要動腦,他在詞里埋下了多少巧妙的構思,需要你使用同樣的辛苦腦力勞動來琢磨和攝取,這與之前詞人直接訴說感情讓讀者領略是完整不同的。他用頭腦把感情加密到文本里,你接到文本,需要用頭腦把文本解密,然後才能體會到感情。他太注重詞的技法了,詞的格律嚴整,時空的跳接變幻,在他這裡到達頂峰,相比之下,例如蘇軾很多詞的格律並不嚴謹,但很明顯地,技法的高超不能代替情意的充沛,周邦彥儘管在歷史地位上舉足輕重,在技法上爐火純青,但在大部分讀者心中,始終還是柳永、蘇軾、秦觀、辛棄疾的感染力讓人心折,相比之下,詞律嚴謹與否、技法高超與否,並不是直觀上重要的問題。
不過,詞在北宋的詩化,到蘇軾時達到優秀,到周邦彥這裡達到頂峰,因為他的用思索來寫長調的風格,讓長調徹底擁有了詩歌的含蓄雅緻的姿態,從溫庭筠到周邦彥,詞終於完成了偉大的歷史回歸,唐代的詩歌習慣感染了溫庭筠,文人詞從此走上歷史舞台,經過馮延巳,晏殊,歐陽修,柳永,蘇軾一代代的傳承,到了周邦彥這裡,經過曲曲折折幾代天才詞人的開拓和繼承,詞終於走到了自己的最高峰,然後我們突然發現,周邦彥的風格與唐代的溫庭筠竟如此相似,這種迴環令人瞠目結舌。如果詞是一個人,我不知道他會作何感想,他一直在詩的陰影下掙扎,探索,希望達到與之分庭抗禮的文學地位,當有一天他終於達到了,他突然發現,自己竟變得與詩如此相似,只剩下句子長短的區別。
《蘭陵王》
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凄惻。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2)辛棄疾:志意
在詞的歷史進軍中,辛棄疾是一朵奇葩,他出現在南宋這個以構思為主要手法的時代,風格卻與南宋其他的詞人截然不同。周邦彥以後,詞人風格都與周邦彥非常接近,而辛棄疾不同,他是孤單的,這個風格的頂級詞人里,只有他一位,這點他與李煜是一致的,李煜的詞別人學不來,辛棄疾的詞別人也學不來,因為這兩個人的人生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李煜是亡國君主,而辛棄疾是英雄豪傑,而其他的詞人,從宰相到官吏到落魄書生,本質上都是致力於仕途的知識分子,只有他們倆不同。
作為英雄豪傑,辛棄疾詞里有著前人所未有、後人也學不到的粗豪意氣。蘇軾是斯斯文文地將詞里女性的一面輕輕減掉,而辛棄疾則是熱烈如火地將詞里的陰柔氣直接烘出,烘得那麼乾燥,笨拙,粗糲,這才是辛棄疾。因為他身上有一股英雄氣,他有抱負、胸襟,也有才華、膽氣,看他早年的英雄事迹,何等威武雄壯、豪氣衝天,所以說他的詞學不來。他的詞不是用技法和文思寫出來的,而是在自己熱辣辣的男兒之心、報國之志、豪雄之膽里奔騰出來的,沒有他的英才和雄壯,沒有他的膽氣和暴烈,只去模仿他的詞作的風格來寫,必然會落得不倫不類,跡近叫囂。這就是真英雄和逞能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子的區別。
辛棄疾的偉大,是與前面的屈原、陶淵明、杜甫這些人物一致的,他是滿腔志意,滿腔赤誠,錚錚鐵骨,堅定不移,念念不忘,至死方休。他是一個偉大的人,在這篇寫到的十五個詞人里,稱得上偉大的只有他一個人,其他的人,或者只是文學的創作,或者耽於個人的感情,總之都是一些出眾的人。而只有他,是充滿憂憤和報國之心,想為天下蒼生貢獻出全部力量的人。他這方面的偉大與岳飛、文天祥是一致的,不過那兩位在詞的造詣上無法與他相比。
《水龍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破陣子》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摸魚兒》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永遇樂》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3)姜夔:清空(偏向語彙)
在穿插了辛棄疾這位人格偉大、作品獨具一格且質量極高的詞人之後,我們回到周邦彥引領的用腦構思的潮流,在南宋,周邦彥這一風格的最傑出的作家是姜夔。
姜夔最大的特點是脫俗,他用字的時候,非常注重的就是避開俗套,因此他的詞經常讓人感覺到耳目一新的空靈感。他的格調之高,古今罕見,但在境界上、感情上,則有不足的地方,這與整個南宋的大環境有關係,也與姜夔受到江西詩派的影響有關係,這一詩派的人太看重詞句的新奇別緻了,生怕自己的詞作中有文字鄙俗了,在這種擔憂之下,他的詞作里顯出一種謹慎到近乎膽怯的性格。
雖然有這種瑕疵,他的作品也正因他對新奇的執念,而字句極佳,氣質清空,這「清空」與吳文英的「質實」是相反的。所謂「清空」,意思是寫事物時只點出經過提煉後的該事物的特質,而不把該事物具體的情狀寫出(因為那樣就俗了),這種輕輕一點、不落俗境的方法,讓他的作品有一種朦朧超妙的美感,這就是「腳不沾地」的好處。他的詞,既不淺薄,也不空洞,他詞里有感情,有意味,是用精確細密的思索,輕巧雅緻的詞句,表達出來的。這是他受到周邦彥的「動腦寫詞」的風格影響的地方。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4)吳文英:質實(偏向語彙)
吳文英的「質實」,是與姜夔的「清空」相對的,姜夔描寫事物,致力於「毫不用力」,用輕輕的點觸,來進行描摹,而吳文英恰恰與之相反,他會使用很大的力量,來直接描寫該事物,當然他是有大才的人,善於運用敏銳的感受,所以他的「用力的描寫」也是很華麗,很典雅的,但有時候就顯得用力過猛,陷入姜夔竭力避免的泥淖中去了,但與之對應的,這種風格也有好處,就是表達感情的能力很強,相比姜夔的謹慎、生怕落了俗套、結果感情表達不充分,吳文英的用力的風格使他的感情可以被充分地抒發。
在時代上看,吳文英作為南宋最後一位重要的作家(最後還有個王沂孫,實不足數),也表現出了迴環的特點,正如北宋後期的秦觀表現出了詞的原始作用的最強形態,周邦彥表現出了詞在最高點上與初始時期——唐代的照應,吳文英的詞里,又能看到北宋時期的對感情抒發的重視,這實際是周邦彥、姜夔們為了提高詞的含蓄雅緻的詩樣的風格,而特意去掉的,但吳文英在繼承了周邦彥的風格的基礎之上,又將詞里的感情找了回來。所以說周邦彥是結北開南,而吳文英則是由南追北,北宋詞里的感情,是南宋最後一位重要詞人吳文英找回來的,有時候歷史會讓人感嘆,他總會在最後的時候,向後勾一筆,畫完句號,圓滿收場。
《八聲甘州》
渺空煙四遠,是何年、青天墜長星。幻蒼崖雲樹,名娃金屋,殘霸宮城。箭徑酸風射眼,膩水染花腥。時靸雙鴛響,廊葉秋聲。
宮裡吳王沈醉,倩五湖倦客,獨釣醒醒。問蒼波無語,華髮奈山青。水涵空、闌干高處,送亂鴉、斜日落漁汀。連呼酒,上琴台去,秋與雲平。
《鶯啼序》
殘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繡戶。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事遲暮。畫船載、清明過卻,晴煙冉冉吳宮樹。念羈情遊盪,隨風化為輕絮。
十載西湖,傍柳系馬,趁嬌塵軟霧。溯紅漸、招入仙溪,錦兒偷寄幽素。倚銀屏、春寬夢窄,斷紅濕、歌紈金縷。暝堤空,輕把斜陽,總還鷗鷺。
幽蘭旋老,杜若還生,水鄉尚寄旅。別後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雨。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燈分影春江宿,記當時、短楫桃根渡。青樓彷佛,臨分敗壁題詩,淚墨慘澹塵土。
危亭望極,草色天涯,吹鬢侵半苧。暗點檢、離痕歡唾,尚染鮫綃,鳳迷歸,破鸞慵舞。殷勤待寫,書中長恨,藍霞遼海沈過雁,漫相思、彈入哀箏柱。傷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
5)王沂孫:詠物(偏向語彙)
王沂孫,實不足數。葉嘉瑩先生講他,是看中了他詠物詞上的成就,唐宋詞十七講,最後三講標題都是王沂孫,讓人非常驚訝。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他沒什麼可說的,尤其是比起前面的十四位詞人(除了李璟?),甚至比起葉先生沒特意講的詞人——張先,賀鑄,晏幾道和李清照(!),王沂孫都太渺小了。所以,這篇寫到最後,我也想任性一次,擅自把這一節,改為用來補充葉先生沒講到的幾位詞人。尤其是晏幾道和李清照,沒有這兩位,那還叫宋詞嗎?
張先,張三影
張先第二有名的事,是善於使用「影」字。(第一有名的是一樹梨花壓海棠)他對自己三句含有「影」的詞句非常自得,所以得了個綽號「張三影」,這三句是「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和「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其中又以第一句最有名。他與柳永同時,在詞從小令向長調進軍的歷史進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天仙子》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賀鑄,賀三愁
張先與柳永同時、並稱,而賀鑄與周邦彥同時、並稱,很不幸,張三影和賀三愁都被同一時代的精通音律的長調大師掩蓋了光芒,以至於在歷史上起到的作用被忽視了,連葉先生都不把他們特意講述。不過好在高水平詞人的佳作是不會被忘記的,我手上的這本《宋詞三百首》(不是通行本),選了張先的詞七首,賀鑄的詞十四首(柳永才十三首,歐陽修、晏殊分別六、七首),顯示出他們一流作者的赫赫身份。
賀鑄的尷尬之處在於,他雖然才氣驚人,手法全能,但任何一個領域都沒能到達最高境界,他為人豪爽俠氣,是豪放派詞人之一,但在時間上夾在蘇軾、辛棄疾之間,雖然有承上啟下的功勞,卻沒能獨樹一幟;在開創新風格上,他與周邦彥並肩作戰,後世評價卻被周邦彥功勞佔盡;在長調上他也有出眾的造詣,但柳永在前,周邦彥在邊,他又無力爭到與這兩位比肩的位置。這就形成了他的悲劇,他在很多方面都是一流高手,卻又在每個方面都被頂級大家死死摁住,無力出頭,最終評價也僅僅是勉強一流的詞人,永遠都不能與那些不如他全能、卻在某個領域至臻化境的公認的大家,有爭鋒的權利。
另外,這人之丑,實在讓人忍不住要抄下來:
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鐵,眉目聳拔,人稱「賀鬼頭」。
《鷓鴣天》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空床卧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青玉案》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晏幾道,小令之王
詞史上小令的最佳創作者。相比其父晏殊的「圓融」,他情深到痴絕的程度;相比柳永的「流俗」,他用詞又像其父般典雅。他為人高傲,重視感情,雖然一生落魄,卻從未改變初心。
一個赤子,一個讓人羨慕的人。
臨江仙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鷓鴣天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李清照,千古詞後
婉約詞宗,千古第一才女。作《詞論》,批李璟李煜,批柳永,批晏殊晏幾道,批歐陽修,批蘇軾秦觀,他前面的頂級詞人被她批個遍。如此自負,如此驕狂。
明明女子的身份最適合寫詞,偏偏又生出男子氣息,豪爽,瀟洒,堅強,獨立。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她不是公主,她是千古詞後。
《詞論》
樂府聲詩並著,最盛於唐。開元、天寶間,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時新及第進士開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隱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慘沮,與同之宴所。曰:「表弟願與坐末。」眾皆不顧。既酒行樂作,歌者進,時曹元謙、念奴為冠,歌罷,眾皆咨嗟稱賞。名士忽指李曰:「請表弟歌。」眾皆哂,或有怒者。及轉喉發聲,歌一曲,眾皆泣下。羅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後鄭、衛之聲日熾,流糜之變日煩。已有《菩薩蠻》、《春光好》、《莎雞子》、《更漏子》、《浣溪沙》、《夢江南》、《漁父》等詞,不可遍舉。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獨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樓吹徹玉笙寒」、「吹皺一池春水」之詞。語雖甚奇,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也。逮至本朝,禮樂文武大備。又涵養百餘年,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又有張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絳、晁次膺輩繼出,雖時時有妙語,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茸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且如近世所謂《聲聲慢》、《雨中花》、《喜遷鶯》,既押平聲韻,又押入聲韻;《玉樓春》本押平聲韻,有押去聲,又押入聲。本押仄聲韻,如押上聲則協;如押入聲,則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乃知詞別是一家,知之者少。後晏叔原、賀方回、秦少游、黃魯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無鋪敘。賀苦少重典。秦即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黃即尚故實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價自減半矣。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万俟詠《長相思》
万俟詠,北宋末南宋初詞人。字雅言,自號大梁詞隱。籍貫與生卒年均不詳。哲宗元佑時已以詩賦見稱於時。據王灼《碧雞漫志》卷2記載:「元佑時詩賦老手」。但屢試不第,於是絕意仕進,縱情歌酒。自號「大梁詞隱」。徽宗政和初年,召試補官,授大晟府制撰。紹興五年(1135)補任下州文學。。我只喜歡姜夔。
傳說中的乾貨!
北宋前期詞風之演變:
一:柳永,晏殊,歐陽修:11世紀上半葉柳永等人登上詞壇後,宋詞開始步入了迅速發展的軌道,與此同時,范仲淹,張先,晏殊,歐陽修等人的詞作代表這一時期(主要為真宗,仁宗兩朝)詞壇的最高成就和發展趨勢。其中,柳詞最富開創性,創作慢詞與豐富詞調,市民情懷與俚俗之語。晏殊詞閑雅有情思,小令為主,柔情為輔。歐陽修詞因循中求變,朝通俗化發展。
二:范仲淹,張先:一中所提及的詞人多著眼於詞藝的深化,而范張則重在詞境的開拓。范仲淹詞沉鬱蒼涼,成為豪放詞的濫觴。張先一生流連風月,重描摹和感受。
三:王安石:僅存29首,但具有歷史和現實之感,向詩風靠攏。
四:蘇軾: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成一家的創作主張,開拓詞境,以詩為詞,豪邁奔放。
北宋中後期詞壇:
五:黃庭堅與晁補之:前者詞雅俗共存,兼學蘇柳,後者詞論見長,吟詠性情。
六:晏幾道:如夢如幻的境界和語淡情深的風格。
七:秦觀:傷心人之傷心詞,情韻兼勝,並采小令之法入慢詞。
八:賀鑄:在宋代詞史上第一次表現出英雄豪俠的精神個性,卻不失兒女柔情。(這人長相奇醜→_→)
九:周邦彥:其詞是為清真詞,拗怒與和諧的矛盾統一。
南渡前後詞風之變:
十:李清照,朱淑真:李清照別是一家的詞論,二人女性情懷的獨特展現。
十一:朱敦儒:放浪形骸,漂泊憂憤,逍遙自在的人生羈旅。
十二:張元干,葉夢,李綱,岳飛等:慷慨悲涼,英雄志滿。
辛派詞人:
十三:辛棄疾與張孝祥,陸遊等辛派詞人:英雄才略與剛拙自信,以文為詞和用經用史。自成一家。
十四:姜夔:耿介清高,別有寄託,幽冷悲涼,虛處傳神。因詞制曲,韻味雋永。
十五:吳文英:突變性的章法結構和密麗深幽的語言風格。
十六:王沂孫,張炎,蔣捷,劉克莊等宋末其他詞人:這些人!不重要!他們是來打醬油的!並不是大家!
對於詞中大家,我認為應該按照宋朝的各個時期來總結。
由於宋朝時官宦階層有著蓄養家妓以及以酒會友的風氣,所以士大夫階層最先得利。在這時尤為典型的就是晏殊,歐陽修,以及晏殊幼子晏幾道。
而在起步較晚的市民詞中,柳永詞得以風靡四方,甚至過世後得到歌女唱頌「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
而豪放派的起步,則可以追溯到范仲淹之時,大改革家王安石又在范上更近一步,至於蘇軾,這股強大的衝擊波在宋詞詞壇引起了重大波瀾。他把宋詞從「低酌淺唱」的怪圈中解救了出來,其造詣我區區蠹紙禿筆難以書盡。
在北宋後期的婉約詞人中,秦觀的詞風略帶沉重,猶如黑白水墨畫,淺中帶深。李清照不同於其他詞人,雅而不俗,獨具一格,可以說是巾幗不讓鬚眉,另人讚歎。而賀鑄,周邦彥等人,或風格不拘一處或開格律派之宗風,皆是別有鋒芒。
到了宋朝晚起,愛國詞人並起,中有與蘇軾並稱蘇辛的辛棄疾,寫盡駿馬寶刀俱一夢的悲愴,至於岳飛,劉克莊,陸遊,陳亮,劉過等,就不一一列舉。
至於由周邦彥開山的格律派,在晚宋時期則有兩位值得提出的人物,姜夔,吳文英。
區區己見,還請大家多多指點
山抹微雲
露花倒影
宋詞十大家我的看法:蘇軾 辛棄疾 柳永 張孝祥 晏幾道 晏殊 周邦彥 吳文英 姜夔 李清照
比較不喜歡柳永那種婉約風格 最愛蘇軾 辛棄疾
蘇軾的 水調歌頭 寫月亮的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蘇軾兄弟感情很好 弟子由 與他性格相反 謹慎 這首詞就是懷念子由寫的
還有另外一首 江城子 懷念妻子的 非常感人 每次讀起來都是淚盈眼眶 特別是最後的一句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 短松崗
大家的話,貌似姜夔才算登峰造極吧,從韻律上來說。當然蘇辛的藝術成就也特別高,其他就不論了
溫庭筠,韋莊,李煜,晏殊,歐陽修,柳永,蘇軾,秦觀,周邦彥,李清照,辛棄疾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不再將詩詞融入小說創作中了?
※現代社會,詩詞在文化中居於什麼位置?背古詩詞的意義有多大?
※如何評價蘇軾的《水調歌頭》?
※有哪字可以表示:照亮? 僅用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