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是否不符合現實?

關於西方經濟學,我總是會有一些疑問,尤其是理論的推導都是基於幾大假設的,如稀缺性,理性人等假設。何況很多實際情況和假設不符合,尤其是理性人假設,人是社會人,在從事經濟活動時難道真的只考慮經濟利益嗎?如果假設都不符合現實情況,那推導出來的結論會是正確的嗎?能正確預測經濟發展嗎?西方經濟學是否是一門科學的學科呢?
—————————————————
2015.9.23更
看了很多大神的回答,從中我也思考了很多,雖然以小弟目前的狀況似乎很難得出一個結論。但是關於稀缺性的假設,我想說,之前小弟的一個愚昧的想法:宇宙無限大,太陽系的能利用的資源也很多,但力之所及也不過月球,月球上的資源也夠用,所以當時我認為不存在稀缺性這個問題。不過,現在我意識到了我的錯誤——至今人類從月球上帶來的也只有幾塊石頭而已,更別說資源利用了。再次感謝各位大神的回答,我也會繼續學習這方面的有關知識的。


摘自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六版)第二十二章

西方經濟學科學性與意識形態問題


一、西方經濟學理論體系是科學的嗎?


對於西方經濟學的整個理論體系或整體傾向性屬於不完全符合科學要求的範疇,我們下面略加以說明。


第一,根據實踐是判別真理的標準,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不完全符合科學的要求。科學是真理的代表,而用實踐來判別真理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標準。先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看,馬克思①、毛澤東、鄧小平等都持有實踐是判別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原則。在西方經濟學中,作為其哲學基礎的實證論也堅持科學必須能經受事實檢驗的論點。

然而,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卻尚未通過實踐的檢驗。根據西方學者埃克納的總結,這一理論體系是由四個部分所組成②,即:(1)無差異曲線;(2)等產量曲線;(3)向右上方傾斜的供給曲線;(4)生產要素的邊際產品曲線。本書的內容表明:上述四個部分構成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框架,而微觀經濟學又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換言之,如果這四個部分不能成立,那麼,整個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便成問題。然而,對這四個部分,埃克納繼續寫道:「關於這四個理論結構,最令人驚奇的是:儘管它們處於如此重要的地位,還都沒有為經濟學家在實踐上加以證實。」③埃克納的話並不僅僅代表他個人的意見,而是揭示了普遍存在的事實。西方經濟學的權威人士薩繆爾森在為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分析的基礎》一書中也企圖總結出包括上述四個部分在內的「有意義的理論」,即能被實踐所檢驗的理論。④然而,一位西方學者指出,「在他所總結出的命題中,沒有一個因之而受到過實踐的驗證。對經濟學命題的認可與否定仍和過去一樣,不過是一個僅憑觀感的問題。」⑤即使個別的西方學者能注意到實踐檢驗的問題,如另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勒對上升的邊際成本曲線的論證,其論證的手段非常草率,不符合科學論證的要求。⑥正是由於缺乏實踐的基礎,許多西方經濟學的論點不是由實踐,而是由學者的「權威」所論證。⑦所有這一切都是西方學者承認的。


很可能由於缺乏實踐的檢驗,西方學者在目前普遍地把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稱為「共同認可的理論結構(paradigm)」或「模式」。⑧根據提出這一名詞的西方科學史學者庫恩的說法和其他人對該名詞的解釋,它的含義是:「被一個學科的成員共同認可的信念、價值、技術等等所組成的全部整體內容。」應該指出,這裡所指的「全部整體內容」僅僅需要學科成員們的「共同認可」,而並不要求「實踐檢驗」,事實上,這一「整體內容」所包括的「信念」、「價值」等範疇是不可能為實踐所驗證的。很顯然,西方學者普遍承認的作為一種「共同認可的理論結構」的西方經濟學既不符合馬克思主義,也不符合西方實證主義的對科學這一範疇必須通過實踐驗證的規定。因此,它不符合科學的要求。


第二,西方經濟學還缺乏科學所應有的內部一致性,即在理論體系中,不能同時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相互抵觸的說法。在西方經濟學中,相互矛盾的說法大量存在。例如,新古典宏觀經濟學與新凱恩斯主義之間的矛盾;傳統的市場能夠自我調節和凱恩斯的不能自我調節的對立;人們規避風險的傾向和企業家創新精神的抵觸;作為實證的排除價值判斷的理論部分和作為規範性的帶有價值判斷因素的政策部分之間的衝突;如此等等。


當然,在科學研究中,不同學說的暫時存在是可以容許的,資料的積累和分析的深入最終能對正確與錯誤的說法加以判別。然而,經濟學卻很難,甚至永遠做不到這一點。一本頗具權威性的《西方經濟學百科全書》寫道:「經濟學系從爭論中演變出來。經濟學家們從來都很難具有相同的見解或者完全同意某一個見解。對經濟學家的一個有把握的預測是:在他們之間永遠不會有相同的意見。」⑨像西方經濟學中長期存在的大量而又往往無法加以消除的理論矛盾卻不是科學研究的正常現象。


第三,科學研究的進展所取得的成果往往是積累性的,而西方經濟學卻不是如此。在一般的科學領域中,隨著研究的進展,新的理論不斷建立,而原有的正確理論會被保留起來,因此,一門科學所積累的正確知識越來越多。例如,在物理學中,牛頓力學固然能解釋宏觀物體的運行,卻對原子核內部的粒子運動不能加以論證。物理學的進展使它在保留原有的牛頓力學之外又增添了原子理論,從而,物理學在解釋宏觀物體運行之外,還能對原子內部的運動情況加以說明。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物理學所含有的正確知識越來越多,所能運用的範圍也日益廣闊。


然而,西方經濟學情形卻不同於此。本書的內容表明,隨著歷史條件的變遷,新的理論往往排斥掉舊的學說,新舊之間的關係不是相互補充而是相互排斥,因此,正確的理論(如果存在的話)並不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積累起來,從而得以增加其數量。例如,邊際效用論的出現完全排斥掉了古典學派的勞動價值論;在1936年出現的凱恩斯定律壓倒了原有的薩伊定律,而在目前的情況下,相反的關係又可能形成;199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為盧卡斯,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主席韋林說:「盧卡斯已經使得直到20世紀70年代為止所發表的大部分經濟理論站不住腳。」⑩換言之,學說的流行不取決於其內在的正確性,而要看歷史發展的條件而定。這種隨著歷史條件的變遷而改變其基本內容的理論體系顯然談不上什麼永恆的科學真理。


第四,苛刻的假設條件。假設條件是為科學的研究所必需的。假設條件越寬鬆,越能符合現實生活,則由此而導致的成果會具有越大的一般性和較寬廣的應用範圍。


然而,西方的基本理論體系的假設條件是異常苛刻的。例如,在論證作為它的核心觀點的帕累托最優狀態時,除了完全信息的假設條件外,至少還存在著16個其苛刻程度相類似的假設。?這裡再舉出兩個作為例子。其一,社會上存在的一切消費品和資本品都是可以無限分割的。這就是說,冰箱、鋼琴、電視機、洗衣機等消費品和機器、橋樑、飛機、火車頭等資本品可以被分割為無數個小型的同類物品。其二,收入分配對勞動生產率沒有任何影響。很顯然,在二者之中,前者在事實上是不可能的,而後者違反了西方學者自己一向堅持的利己動機的說法,即「理性的人」的說法。這些事例向我們表明:建立在這種違反現實的假設條件之上的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或整體傾向性大體上可以說是人為製造出來的烏托邦,甚至被相當多的西方記者稱為神話。?烏托邦和神話固然有其存在的價值,在這裡,西方學者的問題是:他們把根據苛刻的假設條件而得到的烏托邦和神話應用於資本主義的現實,這顯然違反科學的原則。


其實,雖然西方學者的總的傾嚮往往是把西方經濟學說成是科學,然而,迫於現實,他們也很難做到這一點。他們自己有時也公開承認,西方經濟學不完全是科學。西方知名學者鮑莫爾和布蘭德說道:「經濟學具有某種精神分裂症。雖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它是最為嚴謹的學科,但是,和譬如說物理學相比,它看起來肯定具有更多的『社會的』,而不是『科學的』成分。」?薩繆爾森也曾寫道:「經濟學含有的科學成分永遠和它含有的藝術成分一樣多。」?可見,不論是用分裂症,還是用藝術成分的表達形式,西方學者承認西方經濟學不完全為科學是顯而易見的。


二、科學主義?

第一個導致誤解西方經濟學的事實是西方經濟學中存在的科學主義。科學主義系指一門學科中的成員雖然在表面上使用了科學的研究方法,卻未能得到科學的結果,使該學科成為科學,從而科學方法僅使該學科貌似科學,而在事實上卻不是。這種科學主義的事例大量存在。西方用於算命的星象學使用合乎邏輯的語言和複雜方法,甚至用立體幾何的方法確定星座的位置;我國帶有迷信性質的風水先生也使用羅盤來精確地判明方位。顯然,這些科學的方法並未能使他們的研究成果成為科學。


西方經濟學也存在類似的情況,其中最突出之點是數學的使用。我們知道,經濟學對經濟問題的研究,不但要作定性分析,也要作定量分析,經濟規律也需要統計數字和經驗加以揭示和證明。再說,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總要求優化其活動的決策,而優化在數字上就是求極大、極小問題。研究經濟變數之間的均衡關係也需要運用數學工具。這些都說明研究經濟學需要運用數學作工具和方法,但這種應用應當是正確的、恰當的,而不能誤用和濫用。現在有一種不良傾向,即不管研究什麼經濟問題,都要求搞一套數學模型,弄一個目標函數,列幾點約束條件,然後再作一些數學推導,從中引申出幾點結論,便大功告成。至於結論是否正確,約束條件是否從實際中來,不必追究。認為只要數學公式成立,推導步驟正確,就是科學的了,而且數學公式越多,推導越複雜,科學性就越強,理論也越深。這實在是對數學的誤用和濫用。實際上,經濟生活是十分複雜的,受多種因素影響,而且這些因素又是多變的,很不確定的,這使許多經濟問題很難用一個簡單的或複雜的數學模型加以概括和研究。總之,數學對研究經濟學是很有用的,但是數學只是工具,數學工具的運用要恰當。數學不是目的,數學不能代替經濟理論和經濟思想。因此,我們把數學的使用作為西方經濟學中的科學主義的例子。不少的西方經濟學者使用數學方法,而又誤用數學方法。正是因為如此,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西方經濟學家哈耶克宣稱:西方經濟學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科學主義」,而不是科學。?現代宏觀經濟學的鼻祖凱恩斯寫道:「近來出現的絕大多數的『數理經濟學』不過是一些拼湊而成的東西,其不精確的程度和它們賴以建立的假設條件相同。這些東西使其作者能在一堆雜亂的徒有其表而又無用的數學符號中忽視掉現實世界中的複雜性和相互依賴性。」?


可以看到,數學僅僅是一種科學方法,與西方經濟學的內容無關。數學可以對正確的內容進行論證,也可給錯誤的內容披上一層科學的外衣。一門學科是否為科學應該取決於其內容,而不是它是否使用數學方法。例如,生物學、解剖學等並不大量使用數學,但沒有人懷疑它們是科學。由於西方經濟學的部分內容並不正確,而又使用大量數學方法加以論證,所以西方經濟學含有大量的科學主義的成分。關於這一點我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加以說明。


假設某研究人員試圖研究兩個經濟變數X和Y之間的關係(X可能代表譬如說消費量,Y可能代表譬如說國民收入)。表1的A、B、C三點代表研究人員所收集到的X和Y之間關係的數據或他所觀察到的事實。這三點具有如下的數值:

這三點的數值可以用下圖表示出來。

現在假設研究人員想根據圖1所表示的數據而找出X和Y之間的具體關係,即尋找X和Y之間的關係的規律,這裡假設該規律代表西方經濟學的內容。


研究人員必須首先決定X和Y之間的關係是線性的(即直線的關係)還是非線性的(即曲線的關係)。不論他所作出的決定是線性還是非線性關係,他都可以使用回歸的數學方法來找出表示這種關係的參數,即找出表示二者的關係的具體規律。


如果該研究人員把二者的關係確定為線性的,那麼,根據回歸法而得出的線性方程為:

Y=2.73+0.28X


這一方程的圖形如下圖所示。

如果該研究人員把二者的關係確定為非線性的,那麼,他根據回歸法而得出的非線性方程為


Y=2.7+0.62X-0.07X2


這一方程的圖形如下圖所示。

上面的例子表明,如果X和Y之間的關係確實是線性的,即代表西方經濟學的內容是正確的,那麼,這裡的回歸法(數學方法)可以為正確的內容進行論證,即求出它的方程和圖形。與此同時,在這裡,同樣的回歸法也可以為代表錯誤內容的非線性關係披上一件科學的外衣,即求得非線性關係的方程和圖形。數學在西方經濟學中誤用的例子為數眾多,這裡不再一一列舉。?


除了誤用數學以外,濫用數學也可以造成不良的後果。為了片面地追求研究的精確性,一部分西方學者往往把不能用數學來解決的課題排除在外,而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經濟問題又經常是數學無法解決的,如貧窮、污染、貨幣金融危機等等。這種濫用數學的後果是經濟學者所致力於研究的只能是一些數學方法所能涉及的一些無關宏旨的細枝末節問題,從而使經濟研究和社會的現實日益遠離,成為沒有實踐作用的東西。對此,一位西方學者說道:「甚至連學生們也懷疑經濟理論的實用性,轉而改學某些『現實的』學科,如金融、銀行、企業管理等,以便獲得謀生的職位。」?


由此可見,西方經濟學是否正確與使用數學無關。在內容錯誤或不當的情況下,數學可以導致西方經濟學中的科學主義。因此,上面哈耶克和凱恩斯對西方經濟學中的科學主義的評語是符合事實的。

三、對意識形態問題的隱諱


另一個導致誤解西方經濟學的事實是它對意識形態問題的隱諱。馬克思主義公開承認,政治經濟學具有階級性,從而帶有意識形態的色彩。事實也確實如此。自從亞當·斯密以來,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哪怕是稍有名聲的西方經濟學者提出反對的意見。一位從事意識形態研究的西方學者寫道:「在廣闊的經濟思想的總體範圍上,意識形態的存在一般是被承認的。」?對此,以其增長模型而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索洛表達得更為明確。他說:「社會科學家和其他人一樣,也具有階級利益、意識形態的傾向以及一切種類的價值判斷。但是,所有的社會科學研究,和材料力學或化學分子結構的研究不同,都與上述的利益、意識形態和判斷有關。不論社會科學家的意願如何,不論他是否覺察這一切,甚至他力圖避免它們,他對研究主題的選擇、他提出的問題、他沒有提出的問題、他的分析框架、他使用的語言很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利益、意識形態和價值判斷。」 ?

儘管如此,西方學者對意識形態問題還是持有盡量加以隱諱的態度,特別是在教科書中,它們往往以科學著作自居,很少甚至根本不談意識形態問題。例如,薩繆爾森在他的那本著名的教科書中寫道:「歸根結底,經濟科學不能告訴我們哪一種政治觀點是正確還是錯誤。它使我們具備參加辯論的知識。」?這裡顯然表示西方經濟學是超越意識形態之上的。西方學者盡量諱言意識形態的說法往往使初學者產生誤解,誤以為西方經濟學只從事經濟變數之間關係的實證研究,並不涉及意識形態問題。事實當然並非如此。


首先,實證研究本身並不能擺脫意識形態的影響,因為實證研究牽涉到對資料、數據和事實的選擇,而選擇何種資料、數據和事實作為研究或分析的對象又取決於研究者的目的、價值判斷和意識形態。例如,在辯論會上,參與辯論的雙方總是選擇有利於自己的資料等來進行論證。其次,即使是同一事實,也可以對它施加不同的解釋。例如,在法庭審判時,面對同一案件事實,原告和被告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釋,而西方學者往往具有相同的傾向。一本西方經濟學詞典寫道:「經濟學正在越來越多地含有科學成分,而越來越少地含有藝術成分。儘管如此,經濟學者仍然可以對同一數據作出不同解釋。」?最後,西方經濟學並不全然進行實證研究。福利經濟學便是一個顯著的例子。此外,西方經濟學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政策建議,而西方學者公開承認,政策建議與意識形態有關。例如,薩繆爾森寫道:「保守主義經濟學者儘力進行爭論,力求減少政府涉及的範圍以及終止對收入的再分配。自由派經濟學者則往往致力於擴大醫療保健範圍,以便使沒有醫療保險的人受惠,並且主張用宏觀經濟政策來對付失業問題。」?由此可見,雖然西方學者企圖盡量遠離意識形態,但是,要想完全做到這一點,是不可能的。


根據一般人所接受的定義,意識形態是「某一社會集體所具有的思想、觀點、態度和感情的體系」?。按照這一定義,任何一個上面提到過的「共同認可的理論結構」?都含有意識形態的成分,因為正如西方學者所承認的那樣,「共同認可的理論結構向人們提供一個思考問題、建立觀點、決定態度和判別是非的框架」?。例如,如果有人全盤接受了本書所介紹的主流經濟學這一「共同認可的理論結構」,那麼,他的思想勢必被限制在資本主義永恆存在的範圍以內,因為這一「共同認可的理論結構」把資本主義當做「給定的數據」,即客觀存在的事實;他的觀點勢必偏袒資本主義制度,因為這一「共同認可的理論結構」表明,該制度代表一個理想社會;他的感情勢必傾向於私有制的市場經濟制度,因為這一「共同認可的理論結構」宣稱:該制度給予人們以選擇的自由;他的是非觀勢必以能符合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為判別的標準,因為這一「共同認可的理論結構」證明,任何脫離資本主義的事項都會偏離帕累托最優狀態。西方經濟學者之所以比較偏向於資本主義,其原因正是由於他們所受到的西方經濟學的教育。關於這一點,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勒也是承認的。?由此可見,如果有人誤認為西方經濟學完全是科學而把它毫無保留地全盤接受,那麼,他也就在實際上順從了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這就是說,他會用西方社會的標準來判別某一個社會事物的正確與錯誤。這便是西方學者隱諱西方經濟學中的意識形態的手段對個人所可能導致的後果。然而對整個社會說來,後果尚不限於此。


上面所說的社會事物包括政治體制、價值判斷、倫理道德、行事準則等。如果一個社會中存在著一定數量的人,用外國社會標準來判別自己社會的事物的正確與錯誤,那麼,該社會就會失去凝聚力,而失去凝聚力又意味著社會將會瓦解和走向混亂。這就是毫無保留地全盤接受包括意識形態在內的西方經濟學所可能導致的社會後果。

注釋:

① 參見馬克思:《資本論》,2版,第1卷,14~23頁,613~62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② 參見埃克納編:《為什麼經濟學還不是科學》,208頁,紐約,夏普公司,1983。

③ 同上,211頁。

④ 參見薩繆爾森:《經濟分析的基礎》,增訂版,4頁,波士頓,哈佛大學出版社,1975。

⑤ 海爾勃倫納、福特編:《對經濟學現實意義的再度考察》,26頁,美國加州,固特異出版社,1976。

⑥ 參見柯蘭德、布蘭納編:《經濟學教育》,120~121頁,美國密歇根大學出版社,1992。

⑦ 同上,108頁。

⑧ 參見布勞:《經濟學的方法論》,30頁,倫敦,劍橋大學出版社,1983;埃克納編:《為什麼經濟學還不是科學》,4頁,紐約,夏普公司,1983。

⑨ 格林沃爾德編:《西方經濟學百科全書》,323頁,紐約,麥格勞-希爾公司,1982。

⑩ 參見《參考消息》,1995-10-12。


全文如下:


盧卡斯的理論改變了經濟思想

【路透社斯德哥爾摩10月10日電】題: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研究工作改變了人們的經濟思想(記者特雷弗·達特森)


瑞典皇家科學院今天說,199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人羅伯特·盧卡斯徹底改變了世界各國政府制訂經濟政策的方法。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獎狀中說,現年58歲的芝加哥大學教授盧卡斯,是因為「改造了宏觀經濟分析和深化了我們對於經濟政策的理解」而獲得諾貝爾獎的。

瑞典皇家科學院說,更重要的是,盧卡斯的主張已經變成了高層決策的一個組成部分。

科學院秘書長雅各布森對路透社記者說:「盧卡斯的偉大之處在於,他的理論對於經濟政策,以及對於經濟理論確實有著重大的意義。」他說:「盧卡斯研究的是行為科學和經濟學之間的邊緣領域。他的研究是同人們的期望值有關的,而期望值是人們從信息中得到的東西。」

瑞典皇家科學院多年來一直是把獎金頒給在40年代和50年代從事重要研究工作的經濟學家,而這次頒獎給比較年輕的盧卡斯,這表明該科學院已決定把獎金頒發給較近期的研究成果。

諾貝爾獎金委員會主席韋林在記者招待會上說:「盧卡斯已經使得直到70年代為止所發表的大多數經濟理論站不住腳了。他也是自那時以來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

瑞典皇家科學院說,盧卡斯對經濟理論的最重要的貢獻,是他關於理性預期的假說。盧卡斯揭示了對於家庭、公司和政府所作出的決定的未來期望值的重要性。

雅各布森說:「既然已經證明期望值有如此重大的意義,你就無法再依靠關於事物的相互關係的老概念了。」

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工資政策。通貨膨脹預測和勞動力的供給對於工資協議的工資水準有直接的影響,而工資協議的工資水準反過來又是影響通貨膨脹的一個關鍵因素。

盧卡斯還推翻了40年代和50年代流行的這樣一種理論,即可以通過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對失業加以控制,而採取這種政策反過來又將導致通貨膨脹。

這種理論認為,各國政府可以選擇一種通貨膨脹水平,去同它們所期望的失業水平相適應。

瑞典皇家科學院說,盧卡斯在1972年的一項研究中證明,「無論怎樣去推行穩定政策,這種政策是不可能系統地影響長期的就業狀況的」。

瑞典皇家科學院說:「70年代和80年代的經驗已經證明,較高的通貨膨脹率看來並不能使就業不斷地增加。」這就證實了盧卡斯的假設。

盧卡斯生於華盛頓州的亞基馬,1964年畢業於芝加哥大學。


? 參見格拉夫:《理論福利經濟學》,142~154頁,倫敦,劍橋大學出版社,1957。

? 參見柯蘭德、布蘭納編:《經濟學教育》,111頁,美國密歇根大學出版社,1992。

? 鮑莫爾、布蘭德:《經濟學》,7版,10頁,紐約,德里頓出版社,1997。

? 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16版,23頁,紐約,麥格勞-希爾公司,1998。

? 英文為scientism。

? 參見柯蘭德、布蘭納編:《經濟學教育》,109頁,美國密歇根大學出版社,1992。

? 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298頁,倫敦,麥克米倫公司,1936。

? 參見布賴特:《經濟學者如何誤用數學》,見:埃克納編:《為什麼經濟學還不是科學》,166~168頁,紐約,夏普公司,1983。

? 弗萊喬編:《當代經濟理論》,9頁,倫敦,麥克米倫公司,1999。

? 塞繆爾斯:《經濟學中的意識形態》,見:溫特魯勃編:《現代經濟思想》,472頁,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出版社,1980。

? 索洛:《經濟學中的科學和意識形態》,見:克倫道爾與埃考斯編:《當代經濟問題論文集》,11頁,波士頓,利特爾·布朗公司,1972。

? 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16版,276頁,紐約,麥格勞-希爾公司,1998。

? 格林沃爾德編:《現代經濟學辭典》,153頁,紐約,麥格勞-希爾公司,1983。

? 薩繆爾森、諾德豪斯:《經濟學》,16版,275~276頁,紐約,麥格勞-希爾公司,1998。

? 威爾辛斯基:《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百科辭典》,239頁,倫敦,麥克米倫公司,1984。

? 即paradigm。

? 塞繆爾斯:《經濟學中的意識形態》,見:溫特魯勃編:《現代經濟思想》,467~484頁,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出版社,1980。

? 海爾勃倫納、福特編:《對經濟學現實意義的再度考察》,7頁,美國加州,固特異出版社,1976。


真正動搖了新古典經濟學基礎的是「劍橋資本爭論」的內容,這個薩繆爾森都是誠認的,新古典這種純粹技術關係上的經濟學,所有定律只有能在單一產品模型成立。


上世紀50-60年代發生的「劍橋資本爭論」所討論的實際上就是這一問題。著名「兩個劍橋之爭」是以英國劍橋大學的羅賓遜、卡爾多、斯拉法和帕西內蒂為代表的新劍橋學派和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地處麻省劍橋)的薩繆爾森、索洛和莫迪利安尼等人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學派之間進行的,爭論的焦點是新古典理論的邏輯一致性問題。如現實中這種所謂GDP代表的是生產涵數,還是一種社會關係與技術、生產力、科技等無關。發起這場爭論的Piero Sraffa指出,涉及多種產品模型時,在資本上時,存在一個內在的測量問題。資本家收入是利潤率乘以資本量,但是資本量的測量意味著加總完全不同的實物,比如加總卡車和激光。正不能把蘋果和桔子這樣的異質品相加一樣,我們不能簡單的把資本品相加。羅賓遜進一步指出了新古典理論即使忽略資本加總含義上如激光與蘋果不能加總的致命的悖論,也仍然存在邏輯上致命悖論的問題,在加總成統一的貨幣資本過程中(因為現實資本主義是貨幣經濟,一切脫離貨幣,都是脫離資本主義實際的),得到到一個貨幣尺度來統一測量的資本,異質的資本品的數量必須乘以它們的貨幣量,然後再把這些乘積相加得到一個總量。但要想求出資本的貨幣量須先假定利息率為已知,根據新古典邊際生產力分配論,利息率(或利潤率)由資本的邊際產品決定;為獲得資本的邊際生產率需要預知資本數量,而實物資本的貨幣量在新古典理論中則被認為等同於預期收益現值的總和。由此,要想求出資本的貨幣價值須先假定利息率為已知,在這就出現了循環推論,這對新古典是致命的。並且以瓦爾拉斯均勻體系的技術分析的邏輯中,根本找不到統一利潤率的趨勢,而統一利潤率化的趨勢確是現實觀測。
新古典理論中的價格,如供求曲線中的價格,並不是貨幣價格,其價格必須乘以利率才是現實實際的貨幣價格,但在這裡一旦涉及貨幣和總量關係,也說是推廣以一種以上的產品模型,新古典的價格理論立即出錯,也就是說新古典的微觀基礎的價格理論只有在單一產品模型成立或者說在不追求利潤的制度中,即計劃經濟制度中才能成立。
新古典又一基本命題中,由於假定資本與勞動之間存在單調的相互替代關係,因而利潤率與人均資本數量之間存在單調反向關係;即隨著利息率(資本品價格)的下降,廠商將使用更多資本代替勞動,從而使得更低利息率與更高資本-勞動比率相聯繫。但現實中,這一結論並不總是成立,因為較低利潤率也可能與較低人均資本數量相聯繫,這種現象被稱為資本倒流。

這場爭論的背景是,在戰後,新古典經濟學家為了證明其理論能反映資本主義實際,把凱恩斯經濟學所討論資本貨幣計量所有宏觀變數用生產函數進行解釋,即現在的《宏觀經濟學》教科書,而新劍橋學派把凱恩斯經濟學、斯密和馬克思強調「權力關係(社會關係)」分析的古典剩餘均衡傳統聯繫起來,試圖表明財產所有權與貨幣變數權力(社會)關係。羅賓遜夫人在閱讀《資本論》後在1953年,提出了在總生產函數中,那些異質的資本品如何加總的問題。1960年,斯拉法在著名的《用商品生產商品》一書中採用兩個部門(多部門)模型證明,新古典生產函數及價格理論只能用在單一產品模型中,一旦用於兩個部門(多部門)模型,由生產函數所推論出來的新古典理論的所有基本定理就都不成立了。這種邏輯一致性問題對於新古典理論顯然是重要的,由以薩繆爾森為代表的新古典學派在60年代開始應戰,雙方第一回合的交鋒是以1966年薩繆爾森宣布無條件投降告一段落。


建議你們讀一讀西方主流經濟學能解釋現代中國的經濟嗎? - 林家伊的回答
這是我的回答,已經修改5遍了,我認為十分完美,希望有人能找出不足,歡迎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評論先介紹自己的學歷和專業,已畢業還是在讀?再評論。


說一下我的看法,為了幫助理解,會扯一些相關的東西進去。
首先,稀缺性不是假設,而是事實。生活中幾乎找不到不稀缺的東西。(至少我才疏學淺,至今沒能找到一例+_+。)正是廣泛存在的稀缺性,使人類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來分配資源。
玩老鷹捉小雞,通過猜拳來就定誰做老鷹;
去食堂打飯,有序排隊,先到先得
買大樂透,靠抽獎決定誰拿錢;
兩國為了資源領土爭吵,打仗決定誰說了算;
同樣的資質,人們往往把機會留給關係好的人……
在多數情況下,市場往往是最具效率的分配方式,但在許許多多的領域,其他方式也在高效率地分配著資源,甚至很多時候比市場擁有更高效率。

至於理性人假設,首先得明白自利是個中性詞,趨利避害是與生俱來的生物本能,不自利的人……恕我無法想像。為了更好地理解,就得理解偏好和效用。可以這樣認為:一個人在做選擇面臨一系列選項時,他對於這些選項有一個偏好順序,如最喜歡A其次是B最後是C。這樣一個偏好關係我們稱之為偏好序。而偏好越強烈的選項帶來的效用越高。於是效用高低成為了幸福感大小的衡量標準。而作為自利的動物,我們會做出帶來更高效用的選擇。比如小明有3塊錢,可以買一個蘋果或一個香蕉,而小明更喜歡蘋果或者這個時候更想吃蘋果,就買了個蘋果開開心心地回去啃了。
可能有人反駁說小明是個自虐狂怎麼辦,他就是要買香蕉( ̄^ ̄)ゞ。自虐是通過傷害自己的行為獲得精神滿足感,正是這個滿足感和香蕉帶來的總的效用超過了蘋果,小明才會做這樣的選擇。
還有人可能反駁說小明是個活雷鋒怎麼辦,可以肯定的是利他行為的發生意味著它本身能夠帶來更高的效用,無論出發點是為了名譽、他人尊敬、抑或發自內心的快樂。於是我們往往能看到生活水平很差自己快活不下去的人會把更多的錢放在自己身上,而錢多的人願意多拿出一些錢來幫助別人,理固宜然。
如果硬是要假設一個越幫助別人別人對他越差自己也越難受結果別人對他橫眉冷對也天天以淚洗面沒有一絲快感也不能帶給別人一絲快感還一定要幫助別人的人……莫名感到好萌怎麼辦。
所以,我認為一個理性人是按照自己效用最大化(至少是自己以為的效用最大化)做出決策的人,跟他持什麼世界觀沒有關係,從這個角度看,非經濟理性的人才是。但這時出現一個問題:怎樣將效用量化,或者說怎樣衡量幸福感。可能小明更喜歡蘋果而小紅更喜歡香蕉,全社會那麼多人,那總體偏好序應該是怎樣的,怎樣在此基礎上進行分配,種出恰好滿足需要的數量的蘋果,讓喜歡蘋果的人拿到蘋果,讓果農賺到最多的錢?很多年前我們靠發糧票,每人限額多少,不考慮人與人之間偏好的差異,這無疑並不能讓社會效用得到最大化。於是我們想到了貨幣。貨幣的職能之一便是價值尺度。每個人願意為了買蘋果而付出的成本便體現了蘋果給他帶來的效用。買一個蘋果,小明可能最多願意付出5塊錢,而小紅只願意付出2塊,無疑,正是蘋果給小明帶來的更強烈的幸福感使他願意將這5塊錢花在蘋果上而不是用來買別的什麼東西。當把市場上所有消費者對蘋果的效用都考慮進入以後,便獲得了需求曲線。當商家覺得有利可圖便會提供產品。於是,我們藉由貨幣與價格反映了效用,當所有物品、行為帶來的效用水平都能由價格反映時,人們在做選擇時,追求更高效用的行為就外在顯示為對於經濟利益的追求。我們不是只看得到錢,而是用錢衡量效用。
這時有人可能仍舊有疑問:不對呀,我沒看到經濟學裡面有強調對利他行為的分析呀,全是以利己行為為基礎的呀。對此我只能說……你知道構建模型有多難嗎 T_T 要把所有情況考慮進去實在做不到呀,簡化下來的結果就是現在這樣咯……明白意思就好 ╮(╯▽╰)╭

我相信一些剛接觸經濟學的人會因為以往接受的「捨己為人」之類的思想而對經濟學產生排斥,但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學負責研究「在既有按偏好序的情況下怎樣做出更好的選擇」,而「怎樣有一個更好的偏好序」才是道德的事情。

因此對於經濟學的定義,我更傾向於Michael Parkin的觀點:經濟學是一門研究選擇的社會科學
正因為萬物都是稀缺的,所以我們總是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而做選擇的基石便是對效用的判斷。

歡迎進入經濟學的殿堂,少年 ╮(╯▽╰)╭


  1. 經濟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沒有那些傳統學科那麼縝密的公理定理體系。不過經濟學在不斷的完善。比如題主提到的理性的問題,從九十年代的開始就逐漸成為一個廣泛討論的話題了。
  2. 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不一樣,後者在現階段是客觀的,你只能嘗試用理論去解釋現象;而前者,理論既是由現象推導出的,又能反過來影響現象。
  3. 凡事都要有從身邊開始,你學物理的時候還不是從輕質柔軟無彈性的細繩、絕對光滑的平板、無電阻的導線開始的。但是你研究對象的體量大到一定程度、複雜到一定程度的話,以往被你忽略掉的陸陸續續開始影響你的結果了。就好比研究身邊事物的時候牛頓定律是對的,而隨著你研究的對象越來越大、越來越小、越來越快、越來越抽象的時候,就需要用到其他的理論了;理性等這些假設在隨著人類經濟活動越來越複雜的情況下「可能」不再適用,可能會出現新的理論來在這個層面解決這些漏洞。即便最終發生了這樣的理論更替,這個過程並不影響傳統經濟理論的地位,就像現代物理的誕生並沒有讓經典力學變得一無是處、經典力學裡面一些假設的bug並沒有讓整個物理體系崩塌一樣。
  4. 至於稀缺的問題,我的觀點是:只要人的慾望是無限的,而資源能夠用來滿足慾望,那麼資源就是稀缺的。
  5. 人類不能達到真理,只能無限接近真理。

以上


強烈推薦這篇,是李俊慧老師大學裡授課時的講義,希望可以解答你的疑惑(一萬字左右):

經濟學講義-第三講:自私的假設(作者:本博客管理員)

還有,稀缺是事實,理性人是假設。

第三講:自私的假設

上一講我們已經學習了經濟學是一門科學,而科學是從一個或若干基本假設、公理出發,以邏輯來構造能解釋事實的理論體系。所以接下來這一講就是關於經濟學的假設的。

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人是自私的」,這是一種通俗的說法,比較冠冕堂皇的好聽說法是「人是理性的」。又由於經濟學這樣假設人的本性,所以又稱之為「經濟人」。所以,自私、理性人、經濟人,都是同一個意思,沒有區別。

說人是自私的,是指人會儘可能地以最小代價達成最好結果,就是俗話所說的「趨利避害」,所以通俗地說是自私,說得好聽就是理性啦。在不同的情況下,「最小代價」通常又會用最低價格、最低成本等的說法來取代,而「最好結果」就可以等同於最高收入、最大收益等。

大家要注意別把自私跟「損人利己」等同起來。利己是自私,但不一定損人,除非損人是達成利己目標的代價最小的方法。其實很多時候,要達成利己的目標,代價最小的方法可能恰恰是利他。第一講的時候我們提到過亞當·斯密是經濟學的鼻祖,他在他那本標誌著經濟學成為一門學科的《國富論》一書里,說過一段名言,大意是說,麵包師傅烤制麵包來滿足我們的消費需要,為的是他個人的利益——就是想從我們那裡得到買他麵包的錢。於是,主觀上他是為了自己好,但客觀上他是為我們提供了充饑的食物,也就是對其他人有好處。事實上他也可以攔路搶劫從我們那裡得到錢,但這會給警察抓去坐牢;他也可以做乞丐向我們討錢,但願意平白無故地掏錢出來給他的人不多,一天下來的收入多半不如賣麵包。總之,他衡量過得到這筆錢的不同方法的代價之後,他選擇了代價最低、收入最高的一種,那就是賣麵包了。

當然,如果這個地區治安不好、警力不足,搶劫很容易,被抓起來的風險卻不高,以致於搶劫的代價比賣麵包還低,這人就會不賣麵包了,轉行做賊去了。所以,是選擇守法,還是選擇犯罪,這也是人在自私的支配之下,衡量著收入與代價或成本的結果。大家課後可以自己去看一下書上第14頁上的例1-8。

還有,你們可能也有聽說過,其實討錢的乞丐收入也不低,只怕做麵包師傅的收入還不如他們。但通常來說人們還是不太願意選擇做乞丐,這是因為乞丐是被人看不起的,麵包師傅相對來說比較能得到大家的尊重。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前面說的收入,你們不要狹隘地把它理解為只是金錢收入、貨幣收入,其實還包括名譽、尊嚴等這些非貨幣收入。貨幣收入和非貨幣收入加起來才是完整的收入。同樣,代價或成本也是這樣,貨幣成本與非貨幣成本加起來才是完整的成本。最終沒有選擇做乞丐的人,一定是因為他計算下來之後發現做乞丐的總收入不比麵包師傅高,總成本不比麵包師傅低,自私仍是支配著他的行為。

大家再深入地思考一下,為什麼麵包師傅的非貨幣收入高於乞丐呢?這是道德觀念造成的,道德就是褒獎麵包師傅而貶低乞丐。為什麼道德觀念要引導我們覺得做乞丐是丟臉的事呢?因為做麵包師傅對他人(社會)有貢獻,創造了新的財富,就是為他人提供了麵包。可是乞丐呢?他沒對他人作出什麼貢獻,沒為這個社會創造出什麼新的財富,只是把財富從捐錢的人那裡轉移到自己那裡去。大家聽明白了嗎?道德是在引導著人們通過利他來自利!這才是為什麼人類社會需要道德的真正原因!道德褒獎利他的自私行為,貶低不利他(如行乞)的自私行為,譴責損人(如搶劫)的自私行為(所以搶劫的代價不僅僅是會被法律制裁,還有要承受道德譴責的壓力這種非貨幣成本,因此道德的存在增加了搶劫行為的總成本),其實與市場用價格引導自私的人做利他的事、法律用刑罰阻止自私的人做損人的事,是殊途同歸的。

傳統道德讓大家覺得做乞丐是很丟臉的事,可現代的社會福利制度在本質上卻是一種公然鼓勵大家做乞丐的制度。福利制度的初衷據說是要救弱扶貧,但客觀的效果卻是養懶人。道理很簡單:對於一個不病不殘、四肢發達的人來說,既然坐在那裡不工作也能有收入,又沒有做乞丐很丟臉的心理負擔(非貨幣成本),何樂而不為?大家都知道希臘現在的狀況,但真的是希臘人天生比其它國家的人更懶惰或更自私嗎?不,是長期的社會福利制度不但將自私的人引向懶惰,還敗壞了以自力更生為美德、以好吃懶做為惡行的道德觀念。人們把向政府伸手要錢視為理所當然之事,毫無羞恥之心,政府不給就罵政府,甚至政府給少了都要罵,俗話所說的「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憤青就是這樣養成的!

你們之中有人可能會不服氣地說:「我是不自私的!經濟學假設我是自私的,這是錯的!」然而,大家還記得前一講說過什麼嗎?科學裡的假設、公理都是不需要證明的,也就是不需要是真實的,或是正確的。但它們需要經受事實的驗證,就是從它們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理論要能解釋現實,如果不能解釋,我們就要修正、或甚至不再接受這些假設、公理;但如果能解釋,我們就接受它們。所以,能否定自私的假設的,不是它本身是否真實、正確,而是從它推出來的理論能不能解釋現實。

張五常曾經在他的《經濟解釋》卷一《科學說需求》里舉的一個例子,能很好地說明這一點。我對他那例子略加修改,讓大家更好理解。就說現在有一群人要建加油站,可供選擇的地點有公路、深山、荒漠這三個地方,並假定這三個地方建加油站的成本是一樣的。經濟學假設人是自私的,根據這假設,經濟學推斷這群人會把加油站建在公路旁。但是原來這群人其實是白痴,經濟學假設他們是自私的,也就是理性的,完全錯了!可是不要緊。這群白痴亂建一通,有些人把加油站建到深山,有些人建到荒漠,當然也有些人碰巧是建到公路。一段時間之後,建在深山、荒漠的加油站因為收入不夠彌補成本而破產倒閉了,只有建在公路旁的加油站生意滔滔,存活了下來。你看,光是從最後的結果來看,那不是跟經濟學假設這群人是自私理性的,會在公路旁建加油站的推斷是完全一樣的嗎?這就夠了!這群人本來是因為什麼緣故把加油站建在公路旁——是經過精明的計算,還是其實純屬碰巧——,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終的結果是公路旁會有加油站,深山、荒漠里不會有,經濟學的推斷沒有落空!

弗里德曼在他的《價格理論》一書里也舉過另一個類似的例子。植物朝著太陽生長這個現象,生物學裡有一套理論去解釋,就是葉子的生長需要陽光來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太陽照著的那個方向葉子長得多、背著太陽的那個方向葉子長得少,久而久之這植物就呈現出往太陽那邊長過去的樣子。但我們也可以用經濟學來解釋的。怎麼解釋呢?就是假設植物是自私的,對它來說陽光是有利於它生長的好東西,所以在趨利避害這一自私本性的支配之下,它就趨向於朝著太陽生長。顯然「植物是自私」的假設是不對的,植物怎麼會有思想呢?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用經濟學來解釋這一現象,跟生物學用光合作用來解釋,推斷的準確性如出一轍!

事實上,現在出現了一門叫「生物經濟學」的交叉學科,就是拿經濟學這自私的假設為基礎,推出可以解釋生物現象的理論。而生物學的研究,反過來也在支持著經濟學這個自私的假設。生物學上有一本很有名氣的書叫《自私的基因》。大家知道,物種進化是通過基因突變來進行的。但這些突變有的符合自私性質,有的不符合。只是不符合自私性質的基因會在物競天擇中遭到淘汰,符合自私性質的基因就生存下來,這些生存下來的基因不斷地複製、繁衍,就使得自私性質不斷地加強、遺傳,於是最終決定了物種——當然包括人在內——的天性是自私的。大家有沒有留意到,這過程不是跟上述所說的白痴建加油站很相似嗎?基因突變就跟白痴選擇建加油站的地點一樣,都是隨機的。但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使得最終能存活下來的加油站或基因,一定是符合自私性質的。大家也都知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觀點是達爾文提出來的;但大家可能不都知道的是,達爾文恰恰是在看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一書,受到書中關於「自私」的論述的啟發之後,才提出這個觀點的。

不過,話說回頭,人的本性到底是不是自私的,甚至是不是像《自私的基因》一書所說的那樣,是從基因的層面上就已經是自私的,這都不重要!因為自私在經濟學裡是一個假設,不需要證明,只需要接受!你如果不接受,你就不要來研究經濟學。當然,你可以發明一個以「人是無私的」假設為基礎的學科,參與你那學科的人都必須接受你那個假設,但是在你那無私的假設的基礎上推出來的理論,就要經受事實的驗證了。如果事實沒有推翻你的理論,你就自成一家,可稱為「無私經濟學」,現在這一套經濟學就要改名為「自私經濟學」了。但如果事實推翻了你的理論,你就只好修正、甚至放棄你這個與現在的經濟學這自私假設針鋒相對的假設了。顯然,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這就說明在「無私」的假設的基礎上推出的理論是解釋不了事實的,也就沒法成為一門學科。

不過,幾何學上卻出現過改變基本假設而構建出新的學科的事情。大家在中學已經學過幾何,但大家是否知道你們學的幾何,嚴格來說應該叫做「歐氏幾何」,因為它是古希臘人歐幾里德構建起來的。歐氏幾何有五大公設,也就是有五個基本假設。其中第五個公設所導出的公理稱為「平行公理」,就是你們很熟悉的「過直線外一點只能作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的命題。但是在19世紀的時候,一個俄國人採用了一個與之矛盾的公理,即「過直線外一點至少能作兩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結果在這新的公理的基礎上也推導出一套邏輯上毫無矛盾的新的幾何理論體系。此後,另一個德國人又在另一個與之矛盾的公理「過直線外一點不能作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的基礎上也推導出另一套邏輯上毫無矛盾的新的幾何理論體系。就是這樣,人們把以平行公理為基礎的幾何稱為歐氏幾何,凡是以與平行公理相矛盾的其它公理為基礎的幾何稱為非歐幾何。

所以,科學就是這樣:它有一個或若干的基本假設,這假設無需證明,也不需要是真實或正確的,但你要參與這門學科,就得接受、遵守這假設。你有本事,你可以自己弄一個與之不同的假設出來,另起爐灶。但這爐灶能不能起得來,是由解釋事實來驗證的。

關於自私的假設,還有以下的要點是要深入講解的。

第一,既然經濟學已經假設了人是自私的,就不能再同時假設人也可以是不自私的,也就是說,在經濟學裡絕對不允許用不自私來解釋人的行為,也絕對不允許有所謂的不自私的情況出現。這跟上面說的幾何學是一樣的:歐氏幾何里假設了平行公理成立,在它的體系之內就絕對不允許出現與這公理相違背的定理。非歐幾何里假設了平行公理不成立,則非歐幾何里的定理是不能放到歐氏幾何里使用的。法律學也有類似的情況。憲法的地位是一國的基本法,也就相當於是假設、公理一樣,一國之內的所有其它法律,絕對不允許跟憲法有衝突,否則就必須修改或甚至廢除。

試想一下:如果經濟學假設人既是自私的,又是不自私的,會出現什麼問題呢?會出現什麼現象我們都能解釋,但其實又什麼都沒解釋的問題。比如說我們看到有人騙錢,我們說因為他是自私的;但我們看到有人捐錢,我們就說因為他是不自私的。這樣所有行為我們都解釋了,但其實什麼都沒解釋。那到底人什麼時候自私,什麼時候不自私啊?我事前怎麼能判斷他會騙錢還是會捐錢啊?以前我們說過解釋已發生之事與推斷未發生之事是同一回事,實際上我們更需要理論幫助我們的,是做推斷。如果人既是自私的、又是不自私的,那我們是沒法做推斷的,其實是因為我們沒能真正地做解釋。

但是我們也不能說,這人騙錢是因為自私,那人捐錢也是因為自私。自私是個假設,不能直接用來解釋現象,否則這個解釋就是直接假設出來的,也會出現什麼都能解釋、但其實什麼都沒解釋的問題。騙錢的解釋容易做,其實前面說那麵包師傅改行去搶劫的例子就是類似的解釋。如果騙錢很容易成功,而且不會被警察抓到,自私的人就會傾向於去做騙錢的事。

捐錢呢?如果你知道對方是個家境富裕的小孩,他沒有你的捐錢也能讀書,你傾向於不捐錢給他;但如果你知道對方是個家境貧寒的小孩,沒有你的捐錢就讀不成書了,你會傾向於捐錢給他。再進一步,如果那小孩雖然家境貧寒,但無心向學,你就是捐了錢給他,那書他也讀不下去,你會傾向於不捐錢給他。但如果那小孩勤奮好學,缺的只是錢,不缺讀書的熱情與智商,你會傾向於捐錢給他。繼續進一步,你家所在的城市裡有慈善機構,你在市裡跑幾里路就可以把錢捐出去,你會傾向於捐錢;但如果你得自己開車或坐車跑幾千公里到山區里去把錢送到那孩子的手裡,這麼麻煩你會傾向於不捐錢。又如果最近發生了像郭美美那樣的事,你發現原來你捐給慈善機構的錢其實有相當一部分是到了郭美美之流的人手上,而根本不是家境貧寒、勤奮好學的孩子手上,你會傾向於不捐錢——實際上,大家都知道,自從郭美美事件發生以來,中國紅十字會收到的捐款大幅減少,甚至據說有瀕臨破產的危險!

大家體會到了嗎?捐錢雖然是一種慈善行為,表面看起來似乎與自私的本性完全是矛盾的,但其實自私的本性仍然是深深地影響著你的捐錢選擇。因為自私就是以最小代價達成最好結果,人們做善事時想要得到的最好結果,就是能最大限度地幫到真正有需要的人。幫助家境貧窮的孩子比幫助家境富裕的孩子更能達到這個結果,幫助勤奮好學的孩子比幫助無心向學的孩子更能達到這個結果,有可靠的慈善機構幫你把善款送到有需要的人手上比起要你自己去送成本(代價)更低,但如果這慈善機構其實不可靠那就還不如你自己親自送過去更能達到這個結果……所以,人有利他、慈善等行為的事實並沒有推翻自私的假設,因為即使利他是你想要的結果,你依然還是想以最小的代價來達成它,也就是自私仍然在支配著你的行為!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不能直接使用自私的假設來解釋捐錢行為,但我們可以指出,在不同的條件之下,自私是怎麼支配著人們的捐錢行為發生變化的。這些不同的條件,在經濟學上稱為「局限條件」,或有些書譯成「約束條件」,但英語都是constraint conditions,或簡稱為constraints。這局限條件是經濟學裡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指一些客觀存在的條件,約束、限制了人的行為。如果沒有局限條件對人的行為的約束,人在自私的支配之下將得到無窮大的利益。現在你們就知道了,我們不能直接使用自私的假設來解釋行為,我們是要先指出不同的局限條件,然後再想一下,一個自私的人在那樣的局限條件下會怎麼做,這就是推斷,也是解釋。最後看一下事實上人們是不是真的那樣做,如果真的是那樣做,那就是事實驗證了自私的假設;如果人們其實不是那樣做,就是事實推翻了自私的假設。

包括前面對搶劫或騙錢的解釋,我們其實也不是直接使用自私的假設的。我們是指出不同的局限條件:一種局限條件是警察很給力,搶劫或騙錢的人都會受到足夠嚴厲的懲罰,在這種局限條件下人們受自私的支配,是不會去作姦犯科的。另一種局限條件就是警察不給力,犯法也不會得到應有的懲處,在這不同的局限條件下人們同樣是受著自私的支配就會去犯法。

總而言之,人們有不同的選擇,表現出不同的行為,不是因為有時自私、有時不自私,而是因為局限條件不同。使用經濟學解釋已發生之事或推斷未發生之事的時候,一定不能基於改變那自私的假設,而只能基於考查那局限條件是否有所不同。

明白了這一點,我就要指出這本書出現的第一個錯誤——第一講我已經給大家打過預防針了,這書是充滿了錯誤的,現在就要指出它的第一個錯誤——,那就是第10頁的例子1-5《非理性繁榮》。這一講一開頭也說過了,自私、理性、經濟人等說法是同一個意思。所以說「人是非理性的」就等同於說「人是不自私的」,完全違反了經濟學的這一基本假設,因此是胡說八道!當然,作者在這例子里也謹慎地說,股票指數是多少點才算非理性很難說得清,但這根本不是說不說得清的問題,而是經濟學裡就是禁止使用非理性來解釋人的行為!這就跟在非歐幾何里就是禁止使用平行公理是一個道理。無論股票價格上漲得多麼的瘋狂,那都是理性的!這句話大家可能覺得還是難以接受,但下一個關於自私假設的要點就能讓你們完全的明白過來。

第二,說人是自私或理性的,不等於說人總能做出正確無誤的選擇行為。剛才說,無論股票價格上漲得多麼的瘋狂,那都是理性的,但我可沒說那是正確的。理性(或自私)就是正確的嗎?姑且不論我們剛才提到的犯罪也是理性(自私)的行為,但它們在道德倫理上是不正確的那種情況,我們現在說的是另外一種情況,就是人們做出任何一種選擇的時候,他都是基於理性(自私)來做出的,也就是他選擇了他認為是代價最小、結果最好的行為。但這選擇做出之後,最終的結局可能證明他錯了,也就是他沒有得到最好的結果,或者是付出了較大的代價。

就以炒股為例,一個人買入股票的時候當然是因為他認為股票會漲價,否則他怎麼會買呢?但股票完全有可能在他買入之後卻跌價了,於是他遭受了損失。這說明他非理性嗎?不,這只是說明他預計錯誤!為什麼他會預計錯誤?很簡單,因為他不是無所不知的上帝,他以為股票會漲,卻原來股票是跌的。他要早知道股票是跌的,他絕對不會去買!對不?所以他不是因為非理性,而是因為不知道!如果他明知股票會跌他還買,那才是推翻了理性的假設。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是理性的,但人不是無所不知的,這「無知」其實又是局限條件!股市裡有些人有可靠的內幕消息,他們相對於沒有內幕消息的人來說,他們知道得更多,也就是受到局限條件的約束較小,所以他們的選擇就顯得比受無知這局限條件約束的人更準確,這並非因為他們更理性!依然是局限條件不同,使得人們的行為及其結果有所不同,而不是自私或理性的假設需要改變。

我再舉一個真實的例子來說明,那是我在某經濟學論壇上看到的。那論壇里有個帖子,是一個經濟學系的學生髮的,他說他認識的一個同學,本來不打算考研的,但後來聽說另一個他覺得水平還不如他的人都考上了研究生,於是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決定也要去考研了。發那帖子的人就感到很疑惑:只是聽了那麼一個消息,選擇就發生了那樣截然相反的改變,經濟學假設人是理性的,能是對的嗎?

你們說,這例子有推翻人是理性的假設嗎?當然沒有!那同學之前不打算考研,肯定是做過一番成本與收益的計算:時間花在考研上,就會影響了找工作。一旦考研也考不上,工作也沒找到,那不是損失很大嗎?一開始時他把考研估計得很難,肯定是因為他所掌握的信息告訴他,他多半考不上。所以他衡量得失之後,理性的他決定不考研。但後來有新的信息傳到他的耳中,他知道一個至少是他認為不如他的人也考上了,他對考研的難度、自己能考得上的估計有了變化。這是屬於局限條件的變化,新的信息使他從原來對考研的難度比較不了解變成比較了解,這是從比較無知變成比較有知,局限條件的約束下降了,他的選擇行為當然就會跟著變。他要是在認為讀研比出來工作好的情況之下,明知自己能考上都還不改變選擇,那才是推翻了理性的假設哩!所以,改變行為的,始終是局限條件,而不是自私或理性的假設!大家由此也就能體會到,為什麼局限條件這麼重要了。

大家再看一下書上的第14頁,那一頁上的「無知與不確定性」就是講這一點的。但是,不確定性與無知是同一回事,沒有必要分開來說。因為,所謂不確定性,就是你不確切地知道情況,那就是無知嘛!當然,不確定性通常用來指未來發生的事情,沒有人能百分之百可靠地知道,所以叫不確定性,這無非是指人們對未來是無知的而已。

我在這裡順便提一下:剛才我說到過,無知也是一種局限條件。在經濟學上,無知這種局限其實是用交易費用來界定的。

交易費用是經濟學裡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但很複雜,我們現在才剛剛開始學習經濟學,所以先不講它是什麼東西。但在正式地講解這個概念之前,我們已經要不斷地接觸、運用這個概念。那大家就先聽著,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也不用急。

交易費用里有一種叫信息費用,也就是為了獲取有關信息而要付出的成本或代價。所謂的無知,其實是因為存在著信息費用。信息費用太高的時候,人們就會理性地選擇無知——這也是理性的!因為你獲得某項信息,你能得到知道這信息的好處或收益,但你也要為此付出信息費用,如果信息費用相對於收益來說太高了,那就是得不償失,獲得這信息是不划算的,你就理性地選擇不去獲得那信息,而是滿足於處在無知的狀態之中。一個人從無知變成有知,從知得少變成知得多,這其實是信息費用在下降,也就是這局限條件對人的約束在減輕。

剛才說過,不確定性是人們對未來無知。其實人類為了預計未來是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的,例如天氣預報、地震預報等,甚至算命也只不過是人們試圖預計未來的一種非科學方式。而作出巨大努力的意思,其實是指付出的成本或代價是巨大的,這付出的成本或代價就是信息費用。信息費用是交易費用的一種,所以交易費用是影響人們選擇行為的一類重要的局限條件。

經濟學假設人是自私的,無論那是真是假,是對是錯,反正客觀上的結果就是這樣。政府制定政策,如果不考慮人的自私本性的影響,或者哪怕只是考慮得不夠周全,都會使得政策在推行之中出現意料之外的效果,甚至是與政策的初衷適得其反、背道而馳。前面我已經提到過社會福利制度的初衷本來是救弱扶貧,客觀的效果卻是養懶人,還敗壞了人們的道德觀念,這已經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事實上,這種適得其反的政策,在現實里可謂比比皆是、多如牛毛,值得我們的決策者警醒:不要只顧著你自己的所謂良好初衷,更要好好地「以小人之心」度一下自私的人會怎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作出反應。書上第9頁的例子1-3和例子1-4也是兩個很好的事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例子1-3是說,汽車安裝氣囊的本意,是為了減輕車禍一旦發生時車上的人的傷亡,初衷是好的。但沒想到的是,因為車禍發生所導致的損害下降,結果駕車者變得比以前更魯莽駕駛了。當局限條件從汽車沒有安裝氣囊變成安裝氣囊,這就意味著魯莽駕駛導致車禍發生時,代價從身體重度傷殘、甚至是喪失生命,下降為輕傷、或只是輕度傷殘,人在自私或理性的支配之下,就會傾向於更多地開快車。於是,發生車禍導致嚴重傷亡的機率在下降,但發生車禍的機率卻在上升,這一升一降之後,完全有可能出現車禍導致嚴重傷亡的人數不降反升的情況,也就是說,汽車的安全氣囊最終有可能反而導致更大的傷亡!

我再舉一個類似地、但就發生在最近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最近我國採取了「醉駕入刑」的措施,也就是醉酒駕駛從以前屬於民事違法,變成現在是屬於刑事犯罪了。刑事犯罪是要留案底的,還要坐牢,因此比起民事犯罪要嚴重得多。國家這樣做的初衷,當然是想以重刑來壓制醉酒駕駛這種不安全的行為。但客觀上導致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

我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留意新聞報導,自醉駕入刑實施以來,廣州發生過一件最轟動一時的案件是怡樂路交通肇事案:一名司機在大排檔喝酒後出來,開車到怡樂路時撞上兩人,致一死一傷。司機肇事逃逸,超過24小時之後投案自首,這時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已經無法測試出來,所以一開始的時候他夭口否認自己是醉駕,聲稱當時他是為了避讓迎頭而來的的士才發生車禍,肇事逃逸也只是因為當時太過害怕。而因為他自首了,所以如果無法證明他是醉駕的話,是不能以刑事判處的。事故受害人家屬為此召開新聞發布會,向警方施加輿論壓力,最終推翻了那司機最初的口供,認定他至少是酒後駕駛(但已無法判斷是醉酒駕駛。酒後駕駛的刑罰比醉酒駕駛要輕)。

說實在,如果那司機能頂住壓力,一口咬定他沒有喝酒,官司是判不下來的。因為雖然有諸多對他不利的證據:例如那裡旁邊有賣酒的大排檔,他是從那裡出來的,車還開得歪歪扭扭……但這些都只是間接的證據,並不能直接證明他確實喝了酒。大排檔有賣酒又怎麼樣?我沒買啊。就算我是買了,但喝的人不是我,而是跟我同車的人,不可以啊?車開得歪歪扭扭又怎麼樣?我那天身體不舒服,所以車開得不好,不行啊?大家有聽說過美國的辛普森案嗎?辛普森有作案動機、有作案時間,還從他的家裡找到受害人的血跡,一切證據都指向他是殺人兇手,但一切都只是間接的證據,於是辛普森最終還是因證據不足而獲釋。這件怡樂路案有異曲同工之處。

這件怡樂路案才一發生,就已經有人表示擔憂,醉駕入刑會不會導致肇事逃逸大量發生?本來發生車禍之後如果能及時報案求醫,傷亡會減輕。如果醉駕不入刑,犯罪當事人也許就會留下來做這些事情,以減輕自己的罪過。但醉駕入刑之後,他發現趕緊跑掉、一直等到血液內的酒精無法被檢測出來之後再出來自首,那就只是普通的車禍案,而不是醉駕,無需入刑。但是顯然,這對受害者的傷害是更大了!

後來我又聽說深圳發生過一件醉駕案,那應該是開車的司機雖然承認自己喝了酒、卻否認是自己開的車,拉了一個跟他同車、但沒喝酒的人,讓他給自己頂罪。這件案子最後如何判決,我沒聽到下文,但可想而知,這種手法如果能貫徹下去,是足可令醉駕入刑完全失去了制裁的威力。法律的無能為力,是對法律的威嚴最大的傷害!是的,醉駕行為是大幅減少了,但花得起錢請一個人不喝酒替他頂罪的人卻可以輕易地逍遙法外,這種對法律的公然踐踏、法律卻對他無可奈何的情況,對法治社會的傷害是更為深遠而重大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意料之外的結果?其實就是因為刑罰的輕重程度,與犯罪的嚴重程度脫了節,使得罪犯所面臨的成本與收益是扭曲的,於是在自私的支配之下,他也就做出了扭曲的選擇。

曾經有憤青這樣主張:一切罪行都不分輕重地施以重罰——比如死刑——,那就可以杜絕一切犯罪行為!你們想一下,如果國家真的這樣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是的,犯罪率會大降,尤其是小偷小摸的小罪基本上會絕跡,但殺人放火那樣的大罪卻會增加。為什麼?假設你現在真的很缺錢,已經是走投無路,除了去搶去偷之外實在沒別的辦法了,而警方的破案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說,你犯了罪不一定會被抓到而受罰。你想想,你會選擇什麼樣的犯罪?去做個扒手偷上十幾一百塊,一旦給抓住了是殺頭;持械搶劫銀行搶來幾千萬上億元,一旦給抓住了也是殺頭。一樣的代價,不同的收益,自私或理性會讓你選擇哪一個?那答案不是明擺著的嗎?所以憤青空有一腔蠢血沸騰,不會客觀的進行經濟分析,真的按他們的主張來制定法律,後果不堪設想!事實上,我們沒有見到現在世界上有哪一個國家是那樣來制定法律的,這事實其實已經隱含地告訴了大家,那樣不分輕重、一律重罰的法律制度是「不適者」,早就被「淘汰」了!

至於接下來的例子1-4,大家自己回去看。我留一條作業題:請大家深入地思考一下,熱心地促成政府提高受傷工人養傷期間的補償上限的,是什麼團體,為什麼?你們至少要給我提供兩個答案!


上一講的鏈接:經濟學講義-第二講: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作者:本博客管理員)

下一講的鏈接:經濟學講義-第四講:稀缺·競爭·市場與非市場(作者:本博客管理員)

這裡是作者的全部講義地址:

QQ空間經濟學講義第1~26講鏈接


主流的新古典經濟學是一門偽科學。新興的行為經濟學有了點科學的成分,理性人假設已經被它證偽了。


學習經濟學要有熱切的心和冷靜的頭腦。同時要注意三大誤區,後此謬誤、合成謬誤和不能保持其他條件不變。


所有的理論都不可能完全貼近實際得,為什麼?因為理論是前人總結的,有假設條件才成立 ,哪怕很貼近現實 ,那也只是貼近那個時代的實際。社會千變萬化,過去理論只能夠作為參考,去理解現實所發生的一些情況。


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世界上本沒有經濟學,學的人多了,也便有了經濟學
社會學科不同於自然學科,萬有引力不管有沒有人類,有沒有人發現,它就在那,不離不棄
而經濟學是隨著社會發展而出現的,社會是不斷發展的,經濟學永遠是錯的


這個問題就有點像西醫中醫。世界上本來就沒有「西方經濟學」這種東西,只有經濟學。
經濟學不是一種具體理論,而是一種方法,通俗來講就是「環境內的個體如何在約束條件下做出最優化決策,而這種決策最終會導致怎樣的結果」。基於理性人、完全信息假設的經濟學實際上被稱為「古典經濟學」和「新古典經濟學」。有很多學者放寬了這些假設進行討論,也衍生出許多新的經濟學門類比如「信息經濟學」,「行為經濟學」。


記得一位耶魯大學教授說過:好的經濟學原理都是悖論。


推薦閱讀:

經濟學有哪些著名的論文?
暑期是去找個實習好還是閉關苦練 CPA 好?
中國人口為何突然那麼多?
知乎經濟學領域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好問題?
香港立法限帶兩罐奶粉出境是否合理?

TAG:社會學 | 經濟學 | 現代經濟學 | 經濟學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