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匈帝國在一戰前地位怎麼樣?綜合實力如何?


這個問題有人想知道奧匈帝國在一戰前處境如何所以我客觀描述一下奧匈帝國的困境。而另一個問題有人想知道奧匈帝國在1910年代是否不可救藥。所以我表示奧匈帝國在1914年的走向滅亡更多的是政策錯誤、決策失誤這些偶然因素造成的。奧匈帝國或許勢將滅亡,但1910年代它還沒有病入膏肓。如此而已。某些可憐的民族主義者不僅異常敏感,而且理解能力令人扼腕。

奧匈帝國在一戰前幾乎要分享奧斯曼帝國的「歐洲病夫」頭銜,意思就是這一代人很可能要看到其滅亡的國家。

從面積上看奧匈帝國是歐洲第二僅次於俄國,人口是歐洲第三僅次於俄國和德國,但是「大陸強國」的奧匈帝國的陸軍軍費甚至不如海軍強國英國,從兵力上說奧匈帝國陸軍遠不如德法俄,從機槍、大炮、子彈也就是「火力上」,他甚至連義大利都不如,僅僅在數量上強於塞爾維亞。

在動員能力上說奧匈帝國的鐵路線路、機車、車廂都已經不如俄羅斯,奧匈帝國的常備軍遠少於俄國,只能依賴於總動員,但是總動員之後的兵力輸送能力也遠不如俄國。如果沒有德國支持則奧匈帝國軍隊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不如俄國+塞爾維亞。

奧匈妥協的結果是匈牙利千方百計的反對帝國的擴軍計劃,軍事預算幾乎被凍結在1866年水平,在軍事技術日新月異的19世紀末這一局面對奧匈帝國的軍隊來說是致命的。

軍官收入菲薄,同時因為貴族軍官在義大利和普奧戰爭中表現糟糕,弗蘭茨約瑟夫皇帝取消了貴族免於考核擔任軍官和升遷的特權,結果就是不在乎收入的貴族階級已經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上層開始退出軍隊,而中產階級中層和下層因為對收入的敏感和此時經濟的高增長也紛紛退出軍隊,最後奧匈帝國軍隊被一群兵頭將尾,也就是窮人里的上層和中產階級的下層子弟所佔據,他們之所以選擇從軍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父母付不起其他學校的學費。於是把他們送進免費的軍校。

一個軍官從軍官學校畢業要升到少校慢的話需要二十一年,快的話也需要十二年,如果你沒有上層朋友,也不是任何人眼裡的「苗子」「明日之星」,然後假如你作為一個少校退役,你的收入只略高於電車司機,結果就是軍官里腐敗橫行,貪污、背叛、出賣情報公行。雷德爾上校醜聞在戰前爆發的時候,人們驚奇的發現這個出身貧寒的上校軍官,收入只夠付他僱用的四個僕人里的一個半的薪水,但卻在維也納和布拉格都購置了宅邸,積攢了一筆相當可觀的財產,還買了戴姆勒汽車。而如此反常的富裕狀況在他長期在陸軍中央任職的時候竟然沒有引起任何懷疑。

奧匈帝國軍隊沒有實戰經驗,雖然1866年柯尼希格雷茨戰役向全歐洲展示了「火力」的決定性意義,而奧匈帝國軍官團也紛紛表示要效法普魯士,在柯尼希格雷茨舉行的軍事演習上,奧匈帝國參謀當著在場的外國武官的面宣稱,奧匈帝國軍隊的目標就是要「避免柯尼希格雷茨悲劇的重演」,但是奧匈帝國參謀部很快就從推崇火力退回了傳統的刺刀重逢。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帝國負擔不起火力的費用。

奧匈帝國連續舉行以俄國為假想敵的軍事演習,但是每次都讓觀看的歐洲武官啼笑皆非,1913年最後一次例行軍事演習上,弗蘭茨費迪南大公不願意讓他準備推薦接替康拉德出任總參謀長的「美景宮新寵」布魯德曼將軍戰敗,而在演習的最後階段突然宣布把兩軍對抗演習變成「插旗演習」,在演戲的最後階段,奧匈帝國軍隊向插在地上的旗幟發起猛攻,給剛剛打過巴爾幹戰爭的塞爾維亞武官留下深刻印象。

更加不幸的是奧匈帝國的士氣,在實行義務兵役制以前,奧地利帝國依靠募兵制至少能夠要求他的士兵不管出自什麼民族必須背回80個作戰指令的德語單詞,但是自從實行了義務兵役制,這一條也很難得到保證。

奧匈帝國有各種不同的民族,但是奧匈妥協把它的領土簡單粗暴的劃分為「內萊塔尼亞」和「外萊塔尼亞」,也就是說萊塔河這邊和萊塔河那邊,而且隔著這條河,兩邊的政府採取了不同的政策,雖然總統來說奧匈帝國的臣民享受的權利還勉強說得過去,但是隔著這條河兩邊的政府採取了萬全針鋒相對的民族政策。

以紙幣為例,萊塔河這邊也就是維也納自由主義者執政的地區的紙幣上用8種語言寫明幣值,也就是說帝國的各民族只要不是太稀奇的民族,基本都能夠看懂萊塔河這邊發行的帝國紙幣的幣值,但是在萊塔河那一邊,在布達佩斯的匈牙利自由主義政府統治的地區,它們的紙幣上只有一種語言,就是匈牙利語,連德語都沒有,是的連德語都沒有。

匈牙利人只要求匈牙利人的民族自決和民族平等,從不認為他統治的地區的其它民族也有權利要求民族自決至少是不受歧視,這種有趣的民族權力觀念和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相似。其結果就是在內萊塔尼亞各民族開始要求改善自己的處境要求和日耳曼人平起平坐,而在外萊塔尼亞斯拉夫各民族只有三條路可選擇,一是去死、二是去美國、三是等著巴爾幹斯拉夫國家的同胞早日打進來拯救自己。1914年宣戰的時候維也納陸軍部給美國的奧匈帝國臣民寄送了大批回國服役的動員令,結果被當成廢紙。

帝國的各民族因為帝國的不同政策而對帝國採取共同的仇恨,這也是帝國的一個奇妙之處,匈牙利壓迫斯拉夫諸民族所依斯拉夫各民族都恨匈牙利人和帝國,而內萊塔尼亞雖然不再壓迫境內的少數民族,但是它也無法滿足少數民族的要求,比如說捷克問題,在捷克的日耳曼人和說德語的猶太人都不太會說捷克語,因為按照過去的帝國法令作教師、公務員、軍官只要會說德語就行了,但是自從帝國施行自由主義改革,給予諸民族以平等的權力,捷克人就要求這些人除了會說德語之外也必須懂捷克語,這個要求不算過分,在國家開始提供各種社會服務的19世紀末不可能讓一個去領養老金的捷克老太太去學德語填表格,但是這個合理要求一旦被帝國接受,捷克日耳曼人和講德語的猶太人就發現「坑爹了」,因為捷克知識分子幾乎都懂德語,而講德語的知識分子幾乎沒幾個懂捷克語,帝國的這一妥協實際上講決定捷克只有捷克公務員,日耳曼人和講德語的猶太人要麼失業要麼一把年紀去從頭學捷克語。於是帝國的最後幾十年波西米亞莫拉維亞幾乎處於內戰狀態,日爾曼人、講德語的猶太人和捷克人打成一團,大學成了戰場,他們憑赤手空拳最多是一些簡單工具都能製造出上百人的死傷。卡夫卡的絕望情緒也可以聯繫到他作為一個講德語的猶太人的處境上理解。

結果就是捷克人恨透了帝國政府,雖然帝國政策減輕了對他們的壓迫,但是1908年帝國動員捷克部隊的時候,布拉格的捷克人集體卧軌,阻礙運兵的火車出發,1911年再次局部動員的時候布拉格人再次集體卧軌,這次遭到帝國的逮捕,1914年終於宣戰的時候從布拉格開拔的捷克人部隊齊唱塞爾維亞國歌以示抗議。

帝國的士兵說五花八門的語言,在義務兵役制之前每個士兵都應該背回80個作戰指令的德語單詞,但是義務兵役制以後這一點不能再指望了於是發給軍官一種翻譯手冊,上邊用注音標註了各種不同語言的作戰指令,也就是說因為士兵聽不懂,所以請軍官儘可能的用士兵的語言下命令。

帝國軍隊的參謀體系異常臃腫,連團都有自己的參謀其中的一個用途就是翻譯,但是一旦開戰,部隊被打亂,捷克參謀被派去向克羅埃西亞士兵傳令,或者反過來一個匈牙利軍官準備讓一群捷克士兵衝鋒,引起的種種混亂是十足好兵帥克式的。


奧匈帝國除了對俄的R計劃和對塞爾維亞的B計劃,還有個對付匈牙利的U計劃,你就知道這個國家內耗有多嚴重了


想體驗下奧匈帝國么?
vic(2)歡迎你
體驗下多民族的「快感」:主流民族沒有壓倒性的優勢,各民族民族主義高漲,三天兩頭的叛亂和無休止的裡通外國,部隊不可信任,工作效率的低下,科研落後,工業乏力,沒有殖民地也有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交通落後...然後一戰爆發了
high的不得了~
-----
民族是想像的共同體
人的社會認同心理其實是一種很奇hao怪wan的心理
北京人自己在一起的時候,會說你是西城的,我是東城的,他是順義的,她是延慶的。以前的南邊的還搞過什麼崇文宣武文化圈。
然而出了北京,北京人的認知中,就會變成:我是北京人,你是河北的,他是天津的,她是廣東的。
如果環境再放大到全國,人們認知中就是他是北方人,她是南方人,雖然也有黑龍江(/海南)人看誰都是南(/北)方人,笑~
但是一旦出了國,我們的認知又會出現變化:我們是中國人。外國人不會區分你是來自北京還是出身大涼山,統統是中國人。
而美國基本把這種心理認同擴展到最大化。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移民來源地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人們不習慣大密度的區分群體,於是簡單化:白人,黑人/非洲裔,黃種人/亞裔,拉丁裔等幾種。至於美國為什麼能達到一種民族的政治平衡,我看到過兩種理論:一是這些移人有著基本一致政治觀念:自由平等,或者可以用現在流行的「美國夢」來解釋,他們在其他領域的分歧可以由這個領域的統一彌補。二是當族群外來面臨威脅時,有著相同背景的人們會抱團取暖。當白黑黃棕等N類人湊一起時,白人自然抱團,形成了一個數量佔優且相對穩定的族群。
至於有人說美利堅不是一個民族,那包括56個民族在內的中華民族是不是更加的虛構?畢竟美利堅民族這個詞出現的時間要遠遠早於中華民族。


奧匈帝國的問題很多,民族問題的確嚴重,綜合實力也不如英法德俄等,但這絕不意味他在歐洲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角色,也不意味他沒有力量,所謂歐洲病夫的說法,我從未聽過。最起碼在一戰爆發前,奧匈還沒有遇到能威脅到它的存在的問題。捷克人追求權力,但作為奧地利統治最久的領地之一,捷克已經被德意志滲透的很深了,德語的通用和德意志族的混居都使得奧地利的統治還可以維持,而長久以來一直未哈布斯堡統治的結果也導致捷克的上層,比如貴族和軍官還是願意效忠帝國的,畢竟他們世代為其效力,下層與知識分子的民族風潮要求的不過是使捷克擁有和匈牙利一樣的地位,促成三元制帝國而已,而且捷克人對諸如斯拉夫諸族的權力要求充滿警惕,捷克人追求的三元制國家裡沒有他們的位置。匈牙利人更是變成了帝國體系忠誠的維護者,並且對於塞爾維亞、羅馬尼亞極為敵視,因為它們要求的領土都屬於匈牙利部分,匈牙利人反而成了推動消滅塞爾維亞軍事冒險的推動力,他們還堅決反對捷克、克羅埃西亞等謀求三元制的企圖。斯拉夫人在一邊與塞爾維亞親戚勾搭的同時,主要精力還是在謀求將南斯拉夫人成立奧匈的第三元,畢竟奧匈的自由化對比塞爾維亞的專制和貧窮,他們更願意留在帝國。綜合來看,每一個民族都是維護帝國的,只是他們都希望自己成為帝國中更主體的存在而已,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這樣的專制窮親戚並沒有多大吸引力,就是義大利人,也對腐敗的義大利政府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甚至國際上的英法也從未想過肢解奧匈,特別是英國仍認為奧匈是保持大陸平衡的重要力量,畢竟他們只是要敲打歐洲第一,不管是德國、法國、俄國都有可能。可以說,如果不是一戰的殘酷遠超世人意料,民意迫使戰勝國不斷對勝利條件加碼,奧匈各部分為逃避戰敗懲罰紛紛主動脫離,奧匈本來是有極大可能繼續保持下去的。
綜合國力上,當戰爭進入一戰時代,大規模的總體動員已經取代了平日里的常備軍成為決定力量,奧匈帝國擁有數千萬的龐大人口,就使得它起碼看上去軍力並不差。奧匈的軍事工業也相當發達,事實上在普奧戰敗後,奧地利也開始了工業革命,鐵路建設和工業發展都進入了高速期,到一戰前,從主要的經濟數據看,如鋼產量、煤產量、鐵路里程等,雖有些地方比俄國有差距,但卻遠遠的甩開了義大利。奧匈在捷克地區的軍事工業、南部沿海地區的造船工業使奧地利擁有了規模龐大、體系完整的軍工體系,奧匈海軍也自主建設了無畏艦,使它能夠與義大利和俄國海軍相抗衡。奧匈還在德國的幫助下,建立了自己的軍官團和參謀體系,改造了軍隊,起碼到了13年前,奧匈對於周圍的國家仍是具有相當威懾力的。但奧匈面對俄國,卻仍有差距,雖然兩個國家都是貌似強大,實際矛盾重重,但俄國即使在紙面上也比奧匈強大,而奧匈又急於向巴爾幹發展,與俄國的矛盾不斷加深,因而他只好選擇德國來依靠,畢竟英法很難再全面戰爭時有效的幫助奧匈,結果奧匈也因此毀滅了。
奧匈面對義大利、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這些虛弱但充滿敵意的鄰居,同時還要對抗站在他們背後歐龐大的俄國,使得它外交餘地很小,只能緊緊跟隨德國。所以奧匈在德國成立後國際話語權不斷缺失,因為要爭奪巴爾幹,與俄國的矛盾不可調和,而德國是唯一能幫助他們對抗俄國的,當大國的外交不能自主的時候,地位的喪失是必然的,奧匈已經從歐洲列強實力平衡的一員變成看了德國的跟屁蟲,而英法甚至無法拉攏他離開(不像義大利還有牆頭草的空間)
因此從綜合實力來看,奧匈仍不失為歐洲列強的一員,起碼擁有壓倒義大利、與俄國抗衡的實力,從刺殺事件後,塞爾維亞幾乎全盤接受奧匈的最後通牒和奧匈的小夥伴保加利亞敢於在東歐挑戰各國聯手就可以看出,巨人雖然老了,仍然是挺嚇人的。但在外交地位上,已經逐步淪落到德國小夥伴的地位了並且最後也因為內部軍事冒險主義(很大部分是匈牙利人迫不及待的要徹底消滅塞爾維亞實體一勞永逸)和外交捆綁走向了毀滅


一戰前,奧匈明面上的實力還是很可觀的。
人口歐洲第三(僅次於俄德),領土歐洲第二(僅次於俄),工業產值世界第六(僅次於美德英俄法)。
坑的就是民族太多了,一個班甚至可能語言都不通啊。民族矛盾又尖銳,主體民族連1/4都沒有。

日耳曼人23%

匈牙利人21%

捷克人12%

波蘭人11%

烏克蘭人8%

羅馬尼亞人5%

克羅埃西亞人7%

斯洛伐克人3%

塞爾維亞人6%

斯洛維尼亞人3%

義大利人3%


高票說的挺好,但奧匈也並非一無是處。

在一戰前數十年的和平使得帝國工業發展迅速,民族問題很尖銳但表面上看起來還是一派安寧。各民族依然服從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各種鬥爭至少被限制在了可控的範圍內。

有著名的斯柯達軍工廠,號稱世界第一的炮兵,與德國的合作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帝國陸軍戰鬥力,動員機制也較俄羅斯完善。總而言之,在當時看來這依然是一個強大的帝國。

順帶一提歐洲病夫這個稱號只屬於奧斯曼。我從沒有聽說過這個稱號安在奧匈身上過


跟天朝的局面有點像,幅員遼闊,民族複雜,區域發展極不平衡,大量資源消耗在內部維穩上。別的歐洲列強都在對外擴張,奧地利的精力全浪費在想辦法討好永遠都不滿意的匈牙利貴族上。到最後連一塊海外殖民地都沒有,倒是象徵性的在天朝搞了幾個小小的租界。究其根本,在於奧地利的地理位置剛好處於西方和東方的分界線上(奧地利的拉丁文意思就是東方國家),哈布斯堡家族費勁巴力縱橫捭闔把歐洲公敵穆斯林檔在東南歐的同時也把自己變成一個徹底的大陸國家,從而落後於時代。


先看了一本書《第三共和國的崩潰》,感覺這個國家真是奇葩,居然沒有在1918年戰敗。
後來看了《哈布斯堡的滅亡》,發現這世界奇葩真不少,第三共和國實在是非常強了。
總結:這是個碧藍的世界。


推薦兩本書《哈布斯堡的興亡》和《好兵帥克》
最開始看《好兵帥克》,覺得誇大的離譜,後來看來《哈布斯堡的興亡》,覺得並沒有很多誇大
奧匈帝國在戰前的戰鬥力其實已遠遠落後於主要的歐洲強國,受制於內鬥等,而且幾十年間沒有經歷過戰爭,只有一群紙上談兵的高級將領
在戰爭開始時也有了若不大勝,則國家可能分崩離析的預判
結果真的就瓦解了,而且再也沒能作為一個強權站起來


在VIC2里,有一種列強的聲望值一項就佔了總分數的一大半,我習慣於把這種國家叫做吹比列強。歷史上一戰前的奧匈沒這麼差勁,不過也沒強多少,就是工業實力能高一些,軍事水平只能欺負欺負義大利了……


以維多利亞2為背景回答的話。
讓奧匈和義大利單挑,只要在奧匈點出接受捷克,波蘭等決議之前,ai的義大利基本能贏。 估計是因為奧匈的可接受太少了。。

奧匈就算把北義大利丟光,沒有吞併波斯尼亞。也可以穩穩的當列強。基本盤其實就是奧匈捷三地。

每把遊戲!不管奧匈發展地怎麼樣。到我關閉的時候,奧匈都是解體的。。世界大戰都喜歡肢解它啊。。。


抗衡俄國,力壓義大利,


布娃娃帝國主義
看著像一個人其實就是個布娃娃


名聲遠遠大於實力的帝國。


推薦閱讀:

為什麼奧匈帝國歷史上煊赫,而如今存在感極低?
如果奧匈帝國依然存在,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為什麼斯拉夫民族的名字里有很多「維奇」、「斯基」、「娃」、「科」和「夫」?是翻譯問題還是多族同祖問題?
俄羅斯的簡史是怎樣的?
溫泉關戰役是真實的嗎?

TAG:地理 | 歐洲歷史 | 世界近代歷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