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說自己山地車速度可以達到35km/h?

總看到一些「大神」說自己的山地車巡航速度35km可以保持好幾個小時,什麼上坡25km,下坡80km,平路最快50km。。。這不是明顯吹牛逼么?環法均速也才40多,而且人家是頂級公路車,這些山地車「大神」為何這麼牛逼呢?


因為很多新人裝上碼錶之後沒有調整相關輪徑數值,導致數據出現異常。
一般來說公路車巡航30是一道坎,沒有經過長時間騎行和訓練很難達到35這個數字,對於山地車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安徽省合肥市有一個叫做巢湖的地方,很多騎行愛好者會參加各種環巢湖活動。
環巢湖全程158公里

今年4月12日首屆活動時間要求如下:
1、男子公路組:270分鐘內完成完成全程,獲得金牌證書;300分鐘內完成全程,獲得銀牌證書;360分鐘內完成完成全程,獲得銅牌證書
2、男子山地組:300分鐘內完成全成全程,獲得金牌證書;360分鐘內完成全程,獲得銀牌證書;420分鐘內完成全程,獲得銅牌證書
3、女子混合組:360分鐘內完成全程,獲得金牌證書;420分鐘內完成全程,獲得銀牌證書;480分鐘內完成全程,獲得銅牌證書(不限車型)

最早主辦方設置男子公路組是240分鐘完成全程獲得金牌,後來考慮到騎行強度,將這個時間改為270分鐘。
最後拿到金牌的只有個位數。270分鐘158公里正好是35KM/H,公路車想要拿到這個獎項對於非運動員都是非常困難的。

至於山地車平路連續幾小時巡航35。對普通人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


其實有時候的平路其實是微下坡,那種情況下35巡航幾小時還是正常的,至少我能做到


以我們車隊外出的情況來看,平路巡航一般是28-32KM/小時,上坡是10-15KM/每小時,直的長下坡也不會超過50KM/每小時,彎道連續下坡會壓彎的40KM/每小時,不會壓彎的30KM/每小時。平路巡航關鍵看風阻,風不大的時候輪流破風,30KM巡航比較正常的,35+一般都是最後20KM大家飈雞血衝刺的速度,基本回到家就殘。當然也有大神不需要別人破風,輕鬆35+巡航的,不過一個隊里也就幾個。


補充一點:

然後那場比賽我看了一下成績,山地組的第一名是26、7分鐘吧。16公里。
然後公路組的話,賽程會長一些,但速度也快,具體成績忘了。
只記得我自己算過勻速,大概40出頭。

人家說環法賽段勻速也就40多,可是你要看環法有多少個爬坡點,什麼等級的坡。
有些賽段最後衝刺是在城市裡的話,衝刺速度都到70了吧~
比如環法最後在香榭麗舍衝刺的時候,那刺激的~

——————————————————————

曾經中了學校車協的毒,買了輛2500+價位的捷安特(不算好也不算差,學生黨攢錢不容易),瘋了兩年。

車速這個東西,因人而異。經常拉練騎行,車況路況好的話,30巡航真不是事。當然還有天氣因素。

認識一些資深車友,山馬黨,一天300公里,早出晚至。
短途拉鏈的話,30多40那樣吧。不過他們的車確實好,輕,又好騎。但也貴。

有一次和同學騎山海關,最後一段應該是緩上坡,長長的,又特別緩,但肯定是上坡,我們越騎越興奮,就看碼錶30多了,可是沒感覺到明顯的吃力,還特別安靜,後來一觀察,哦,順風。

下坡這個,就看膽量了,溜過60的,但不敢再快了,感覺車在抖。
腦補一下各種摔車情景,自己還是安分點吧。

——————————————————————

只參加過一次山地車的公路賽,省級的業餘車友賽,剛出發的時候跟大團騎了幾公里,因為大團在前邊破風,我在後邊跟騎巨輕鬆,3*8檔一直蹬呀蹬(原諒我,車是11年款的渣車),要知道正常騎行是不太會到這個檔的。當時看了碼錶,40多km/h了,但完全不吃力,而且覺得周邊特別安靜,沒有風聲,就聽到胎噪和各種花鼓聲。
但後面慢慢前面慢慢形成兔子集團和小隊,我實力也比較水,就掉隊了。

但完賽的時候,16km用了32分鐘,勻速30吧,那天風還特大,賽道是繞圈的。一直順風逆風順風逆風。

中途騎到差不多一半的時候覺得呼吸好難受,胸口有點絞痛,想說要不就棄賽了,畢竟第一次這麼參加比賽,突然拉強度騎身體會受不了。但減慢速度準備靠邊的時候感覺又不難受了,繼續騎,慢慢超,慢慢騎。(業餘賽,估計也很多車友沒啥經驗,我還年輕,就是干。)

只記得最後1公里多的時候後面有人要超我,我不讓,也拚命蹬,蹬了幾百米他覺得超不過,不超了,我看前面不遠還有一個車友,覺得繼續保持的話也許終點前超他。然後繼續蹬,壓線前超他了。那時候的感覺固然很爽,但回到休息區累得完全說不上話,感覺心率一直很高,身體一直在發熱。

第二天就生病了。

——————————————————————————

好像跑題了。


可能……不小心裝了兩塊碼錶感應器吧。


可以騎車山馬環法了


以前騎過幾年公路車,業餘的,經常巡航速度30-35Km/h保持個把小時(就深圳的市內公路,白石路、濱河大道、鹽田等,路況較好的地方)。 經常活動,騎公路車的人少,都和山地車混在一塊,也有遇到個別比較牛的哥們,一個三十多歲的眼鏡哥(印象深刻)目測35Km/h巡航個把小時應該沒問題的,車也挺好,鈦架,鎖叉,鎖鞋肯定了。

至於上坡25Km/h 要看多大的坡,多長的距離,一般沖一下,也能達到,就看能頂多久了。

下坡80km/h 這個有點懸,我在梧桐山那邊的盤山公路將近3Km的下坡,最高速度記錄是56Km/h, 也是盤山,彎道多,不敢再高了。路況足夠好的話,理論上應該是可以的,估計有這樣的條件的路還是很少的。

至於平路速度,我最快大概38、9Km/h左右。再快,風阻太大。估計很難50Km。

人講述自己的經歷的時候,總是習慣於誇大一些,理解地去看待,別糾結。


組團時,循環領騎,1.5左右胎山地車,有過幾次巡航33-35之間,持續一個小時以上的。
個人感覺風阻是第一因素,所以一般組團外出,路況好的,都用這樣循環領騎,高效騎行。


他們也很無辜,被賣碼錶的騙了


我有過,34團去若羌,最後60公里1小時40分樣子,為什麼,因為有大風


鍵盤黨騎的不是山地車,是鍵盤!


這樣說的,要麼是碼錶有問題,要麼是腦子有問題。。


平時也有騎車,車子一般,美利達公爵500。
平路一般巡航速度就是25KM/H,體力好一點,能到30KM/H,
下坡這個看膽量了,深圳X878道路,下坡最快52KM/H,那非一般的感覺....


我一般給高鐵破風


山地車本來就可以達到這個速度……


少年不知腿珍貴


之前遇到個大叔,一邊騎一邊說他山地正常巡航25,你這個公路起碼30吧。我說怎麼可能。。。我周末,假日出去也就二十齣個頭而已。然後他看著他自己的碼錶說你現在就28了啊。。。我低頭看了一下百銳騰R310,23.5km/h。


上坡25。。。去年騎川藏上坡平均速度不到5。。。


這是有可能的,首先買的碼錶不準,然後設置的輪圈長度不對。只要你想你也可以。


山地車35+持續幾個小時,我覺得有點難度。第一印象是卧槽,怎麼可能,可是又不敢把話說得太滿,怕真的有大神,到時被啪啪啪打臉就難看了,而且想到去年9月颱風天作死騎車回家,一路風雨,還有很多路段積水,到家後平均時速也有20+,所以可能還真有大神可以35+巡航。但是爬坡25+,我不信我不信 。PS:測距是佳明235,距離跟平均速度誤差幾乎可以忽略。


推薦閱讀:

自行車一體輪和封閉輪有什麼好處?
騎行,路上會有怎樣的體驗?
騎驢之前要做什麼準備?騎驢的感覺好嗎?
買一輛27速的山地車,是不是行車速度會比騎21速的有明顯提升?

TAG:騎行 | 山地車 | 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