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正在閱讀的書籍、正在討論的內容或者正在解決的問題涉及到許多因素時,如何有效在大腦中組織這些因素?

舉幾個例子:
1.在讀書過程中,許多書都會圍繞一個問題分成許多小的方面去闡述。雖然閱讀目錄和大標題是很好的把握書本結構的方法,可是在閱讀時還是會出現遺忘的現象。
2.在編程過程中,一段程序涉及到許多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用途的變數以及處理他們的函數,在閱讀代碼時,時常「看了後面忘了前面」。
3.在數學解題過程中,尤其是複雜式子的計算,有時會出現局部項漏算、抄寫時出錯等錯誤,無法把整個式子的關鍵記在腦子裡。
諸如以上問題,有什麼比較好的辦法能訓練在大腦里對複雜問題的把握能力嗎?


感謝邀請。

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大腦中對信息的「編碼」量太少

什麼是「編碼」?
我們知道,人的記憶系統可以分為感覺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其中,工作記憶是連接另外兩者的「工作台」,它的處理空間是7個單位(正負2)。也就是說,我們最多能在大腦中處理加工5-9個單位的信息。

如果現在有這麼一個數列:
125,545,146,765,248,981,377,862,436
讓你讀一遍,背出來,並不容易吧?
但如果是這樣: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背出來沒有難度吧?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我們在背誦數列2時,記憶的內容是:「從100到1000的閉區間、步長100」。這隻佔用1個單位的工作記憶空間。而當我們從記憶里把這段話「提取」出來時,我們又會自動地將其轉換為數列2。這個過程,就叫做「編碼」。

「編碼」,就是將複雜的內容轉化為一個簡單的單位,並建立兩者的映射
這個過程類似壓縮軟體的演算法,也很像我們常見的「宏」。

在斯滕伯格的觀點中,這種「編碼」的過程,屬於「信息加工自動化」的範疇。所謂「自動化」,就是已經被我們內化的一系列操作步驟和思維框架,不需要花費額外的注意力進行思考也能應用。

斯滕伯格認為,所謂的「聰明人」,就是處理新任務和信息加工自動化兩方面同樣出色的人。能夠「自動化加工」的信息越多,就越能節省出額外的認知資源和工作空間,從而保證複雜任務的進行

回到題主的問題,就是「編碼」的內容太少,能夠「自動化處理」的信息太少,導致在處理複雜任務時,佔用了過多的認知資源,難以完成複雜的思考。

舉個例子,我們談論一位畫家的「風格」時,講的是什麼呢?
可能是:他的筆觸是密集的、鬆散的、還是整齊的?他的用色是濃艷的還是淡雅的?他的形體是幾何的還是自然的?他的題材是具體的還是抽象的?他表達的內容是心理、情感還是現實?他的態度是探索性的還是批判性的?他的配色是和諧的還是衝突的?他的思想是社會性的還是個人的?等等。
(以上只是隨便舉個例子)

如果你對上面這些瞭然於心,當你讀到對一位畫家「風格」的評論,你就會自然地提取出這些屬性。亦即,看到「風格」這個詞,便會喚起你大腦中對於上面這些特性的記憶。這個過程是自然的,不需要你花費額外的精力去思考。而如果你不熟悉這些特點,當你讀到「風格」時,你可能就得去分析、思考「風格」是什麼——這會佔用你一部分注意力和工作記憶,從而減少用來思考其他問題的空間。

再舉個例子,初中政治課的評析題,老師會跟我們說:你們答題的模式,就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那麼當你拿到一個新題目時,你就不必再去思考該用什麼框架去分析和作答——你只需把現成的框架套上去就好了。這樣一來,就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分析題目。

題主提到的問題,並不是記憶力不好,而是,你對你所閱讀、學習、思考的內容,還達不到「體系化」的層次,尚未能將複雜的內容「編碼」,進行「自動化」。因此,你不得不花費許多認知資源去分析、記憶那些陌生的信息,不斷地更新你的工作記憶。自然也就減少了整體把握和思考問題的空間。

那麼,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主要有這麼幾點:

  1. 理解概念
    一切學科都有專門的概念和表述方式,其一切內容都是由單一概念組合構成的。如果對概念的理解出現缺陷,就會導致在學習後續內容時出現斷層。因此,第一步,是通讀這門學科的基礎通論,了解所有基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2. 整體把握,完善體系
    斯滕伯格的研究認為,聰明的人著眼於「元成分」,亦即花更多時間從整體上去把握問題、理解問題和編碼問題。所以,當你學習一個新內容時,要遵循自上而下的思維方式,將它納入你的知識體系之中。
    學習的本質是聯繫。當一個概念與你的記憶網路建立了更多的聯繫,也就更容易被激活和提取出來。這就像圍棋中的「勢」。每一顆棋子都要借勢,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可以參考這個回答:怎麼樣才能讓學習體系化,效果更好? - Lachel 的回答
  3. 橫向比較,建立框架
    比如,當你閱讀書籍A時,它可能從1、2、3三個方面闡述某個問題。當你閱讀B時,它可能又從4、5去闡述這個問題。這時,將它們按照同一個主題收集起來,進行對比,提取共同點,理解作者的觀點和角度,將它們化為你自己的「思維框架」。這個過程中,請活用筆記本或者思維輔助軟體。
    可以參考這個回答:如何構建你的筆記系統? - Lachel 的回答
  4. 應用
    「做中學」是最好的方式。嘗試著對學習的內容進行輸出,這是信息「自動化」最有用的一步。

希望對你有用 :)

PS:祝各位朋友聖誕快樂。這應該是2014年最後一答了。來年再見。:)


大腦不善於處理類似的任務。
最好的辦法是筆記或者白板。


謝邀
多因多果,需抓住主要的單因和單果進行分析理解,這和經驗有關
以下淺談題中的「混亂」,比如從讀書這點切入,個人讀書時,也會遇到此類問題,這些年總結出兩個比較好的方法:
1、泛讀與精讀結合;2、記筆記並定期回顧
===================割線刀=====================
首先,談談第一點——泛讀與精度結合:
1、拿到一本書,一般會通篇泛讀一遍,從目錄到章節小標題。這樣一遍下來,基本會有一個大框架,但很粗糙。但,這樣的好處在於,可以梳理一個主脈絡,且,對熟悉的知識點和不熟悉的知識點有一個印象。在後續精讀時,對不熟悉的知識進行詳讀即可。
2、上段說過,精讀一般針對於不熟悉的知識點。那麼,精讀幾遍?精讀效果如何衡量?一般來說,精讀一遍或者兩遍基本就夠了,比較難得可能還要查閱相關資料去輔助理解。而精讀的效果可用一個簡單衡量方法——能給別人講出個一二三四就行。

然後,談談第二點——記筆記與定期回顧:

1、筆記有用嗎?——有用,但前提是你要定期回顧。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爛筆頭不如破電腦
2、怎樣記筆記?——草版與電子版--草版是主框架梳理,電子版是為了定期回顧。推薦一款軟體,mindmanager
3、定期回顧具體指的是什麼?個人根據對知識的了解程度,回顧周期不一致,粗放點說就是:理解深的回顧頻率低,理解淺的回顧頻率高。

最後,談談讀書與實踐:
書本裡面的知識很系統、很詳細,而實踐過程中,可能只需要部分知識運用,但都是對自身知識系統提升的有效路徑。


筆記使人精確。
強迫自己去畫結構圖/思維導圖。

參見我的知乎專欄:
一圖一書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Alienware 用來開發辦公,穩定可靠嗎?
27歲的男人學什麼技術比較有用?
我用個假簡歷去面試android的結果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我的編程一直沒法入門?
為什麼很多人不建議使用駝峰命名法,有什麼弊端么?

TAG:數學 | 思維 | 編程 | 注意力 | 分析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