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金融工程碩士 67% 都是中國人嗎?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位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1754年成立,屬於私立的常春藤盟校。由三個本科生院和十三個研究生院構成。現有教授三千多人,學生兩萬餘人,校友25萬人遍布世界150多個國家。學校每年經費預算約20億美元,圖書館藏書870萬冊。哥倫比亞學院是美國最早進行通才教育的本科生院,至今仍保持著美國大學中最嚴格的核心課程。它的研究生院更是以卓越的學術成就而聞名。

郎咸平的財經郎眼節目:你真的適合出國么?
其中提到的美國一些名校的計算機科學和金融工程碩士項目,華人比例很高。
這個數據是真實可信的么?怎麼看待這個數據?
這些人畢業後的都去哪裡工作了?


首先,題主提到的這幾個哥大的項目都是非常好的研究生項目了。所招收的中國學生基本上都是國內一流985院校的學生,並且要在本科期間獲得高的GPA、GRE TOEFL成績、豐富的實習科研經歷和一大堆獎項才有希望被錄取的。就身邊的同學來看,哥大金工和計算機項目每年被拒掉的大神不在少數。其實哥大大部分項目的情況也都類似,所錄取的這些人在國內的高校中就已經是非常優秀的,他們畢業之後也基本上能在美國或者國內找到不錯的工作。找工作情況比起其他任何美國頂尖學校的項目來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至於中國人比例高的問題,其實任何招收一定規模國際學生的名校都是這樣。因為學費高昂,全世界願意付並且付得起這個錢去讀書的肯定是中國人的比例占多數。事實上中國早已成為美國留學生的第一大生源地,領先第二名的印度17萬之多。一方面,包括Harvard, Columbia在內的幾個Ivy League學校的國際生比例在美國高校中都算領先的。中國人占學生比例比較多的學校還有加州大學的各個分校像UC Berkeley, UCLA;以及CMU, Michigan, UIUC這些以理工科為強勢科目的學校(因為中國人更加擅長學理工科)。學校受中國學生青睞並不一定就不好。作為國際學生,比起那些名氣不怎麼大的學校,肯定是更加願意選擇一個地理位置好而且排名高、名聲好的學校的,這也側面說明了學校的影響力。另外美國名校的那些所謂「圈錢」的碩士項目,據我所知所提供的教育質量還是比大部分國內的高校要好很多的,這其實也是很多優秀學生選擇付高額學費出國學習的首要原因。

另一方面各個名校里的中國人比例高正說明了中國實力的增強。不僅國內的教育系統和資源要能夠培養出足夠多的qualified的學生,而且他們的家庭的經濟狀況要足夠好才能負擔起留學的費用。君不見有一些排名不怎麼高的州立學校的CS碩士基本上都被印度人攻佔,正說明了他們的各個方面實力還是差我們一截。還聽說哥大喜歡招中國學生是因為接受了很多華人的捐贈,比如工學院的冠名者就是華人。還有名校里中國人多,怎麼看也是為中國培養了人才,提高華人的社會地位,是一件好事。諸多美國華裔為了廢除平權法案和保證華人子女的入學公平不知道費了多大的勁。中國人何必看不起中國人。


礦圈被國人佔領是一件可以做夢笑出來的事情,哪怕自己沒有在裡面也會覺得喜悅。
67%都夠笑醒了,雖然心裡希望他是80%,90%,甚至趨近100%!
老郎學術成果很高,毀在在一個學公司金融的總想對別的領域評頭論足

願國人礦工佔滿華爾街


我覺得很多高票的回答都沒有回答到點上。其實是教育制度的差異問題。

歐美的商學教育的核心成分是Undergraduate和MBA。他們非常重視本科教育,所以鼓勵本科就大量參加商業項目,從大一就開始實習,有大量的和業界接觸的機會,所以等到四年制本科畢業後,學生已經基本上是一個成品,很少有人會直接去讀Master,要麼走學術路線去讀PhD,要麼就出來工作了等到有幾年經驗再讀MBA。這也是國際大投行招收的基本上是本科生的原因。

而國內的本科教育比較受到忽視,研究生反而受到重視,大部分的商科本科畢業生都只是半成品,很多方面都還不能悉知社會。因而,業界則非常看重研究生,很多崗位就指明不收本科生。大家都得升學,自然就有一部分得流向美國,讀讀MSF這樣的項目。加之中國學生數量龐大,經濟實力也不吃虧,又有超強的考試學習能力,所以國外的商學Master項目有數量龐大的中國人就不奇怪了。


MFE似乎國人是不少的,不過可不是什麼水專業,清北大神不要太多,事實上據說哥大MFE已經是TOP級的了,求證。

CS的話,40-50%是有的。今年感覺有100人?
其實,我感覺美帝CS MS里除了那種招個位數的項目,都是中國人佔個一半左右……


這個數據很真實,北美各大高校各種master項目中國人印度人都一年比一年多。

CS和商科的master對美國本科畢業生的含金量不高,因為這些專業往往本科畢業就很容易找到工作。同時,五萬到十萬刀的學費對家庭來說是不小的開支,家庭不提供資助的情況下不如直接去工作來的划算。而且很多時候,相比Master學位,一兩年工作經驗對日後升職加薪提供的幫助更大。光看商科的話,日後更有很多機會得到公司資助拿到Master學位,現在日益流行的各種online master program甚至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讀。

美國人讀master很多都是博士申請沒過,作為過渡的。
和中國不同,美國博士申請不需要碩士學位,所以一般畢業想繼續讀混學術圈,絕大多數人都是直接申請博士的。也有時候申請博士失敗,學校會offer碩士錄取,正好沒找工作的美國人有時候會去讀。現在還有學校有本碩連讀的項目,可以拿碩士學分抵本科學分,不用多花錢就能拿到碩士學位。

相比之下,這些專業對於國際生來說是很好的出國工作的跳板,除了畢業後可以順利過渡到實習工作外,也很好的增強了交流能力,順便起到了熟悉當地環境文化的作用。而就算不留下工作,留學經歷附帶碩士學位也對以後國內找工作有很大幫助。而相比本科四年學費,中國城市中上層的家庭往往也更能負擔的起一到兩年的碩士學費。對學校來說,國際master學生除了是不錯的經濟收入來源外,順便增加學校總體的diversity,一舉兩得。

至於畢業後哪去了,除非有家庭原因必須回國,肯定首先是找當地工作。對國際生而言,CS最好找工作,其次就是一些商業analyst的工作,再其次就是工程類工作。所以這些專業的碩士國際生比例也較高,當然隨著人數增多,簽證抽籤也越來越難。

Trump上台後就更難了。


近期網上有個帖子《哥大統計學碩士名單中國學生佔八成》非常火爆,引起無數嘲諷。Warald感覺很多人是作為外行看熱鬧,根本不明白哥倫比亞大學統計系中國學生多的背後原因。我不曉得哥大或者哥大統計系的學生是否會回應。我在此發表評論,講述我的觀點。歡迎各位讀者和新聞媒體轉載。

如果只說感慨感想,那太主觀了,Warald一貫作風當然是結合數據來講道理。
一、不光哥大,所有美國大學的統計系都是被中國學生佔據的。
很多尚未踏出國門的同學可能沒有直觀的感受。其實Warald早就在博客里說過好多次:統計專業,中國人佔據統治地位。
「統治地位」是什麼意思?就是你周圍被中國人包圍。美國統計系裡,中國學生比例都會達到至少50-60%;參加JSM(統計領域規模最大的年會),烏壓壓的全是中國教授、中國學生;等你工作以後,無論去什麼行業什麼公司,做統計分析的同事們也基本都是中國人,大家甚至可以用中文開會。

我們還是回到中國學生比例這個話題上。Warald從統計系最牛的學校看起,用數字給大家一個直觀的感受。
第一名是斯坦福大學,碩士生名單是多個年級的總和,名單里有116人。疑似中國人68,還有比如幾個姓Leung(梁)估計是香港、台灣等地的同胞,我就沒算進來。這樣看來,斯坦福統計系超過50%的學生是中國人,算上港台同胞,達到了60%。
第二名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該系主頁學生名單顯示,24個碩士生裡面有13個名字應該是中國人,也超過了一半。
第三名是哈佛大學,統計系頁面顯示,目前有26個碩士生,其中14個應該是中國人,依然超過一半。
統計專業前三名的學校綜合排名和專業排名都很好,代表了統計專業的頂峰,競爭最激烈、錄取難度最大,他們都有超過半數的學生是中國人。你可以想像排名不如他們的系,中國人比例很可能會更高。
第四名是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該系查詢網頁把各個年級的博士生、碩士生混在一起,95個人裡面,有48個應該是中國人,另外還有四五人左右應該是華裔,乍一看也達到了一半。不過,Warald聯繫了在該系讀碩士的一個留學服務客戶,據他說,2014年入學的20個碩士生幾乎全是中國人,那就是接近100%的全華班了。
第五名是芝加哥大學,碩士學生名單顯示,2014年有34個新生,中國人26人+華裔3人應該是29人,比例也超過了80%!
往後數到排第十名的杜克大學,統計系碩士生一共有33個學生,其中23個中國人,比例為70%。
哥倫比亞大學統計系在US News統計專業排名里是多少呢?只是二十名而已,跟這些學校相比,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
以上所有學校的中國學生數目,是Warald根據名字來做的估算(中國人姓名容易辨認),具體數字可能不是很準確(個別香港台灣新加坡或者美國長大的ABC也可能被計算在內),但是大體意思很明顯:美國大學的統計系,如果不招大量中國學生,根本就招不起學生來!
二、哥大統計系水項目的背後是堅挺的就業率和多元化的人生選擇
沒有人質疑哥大統計系教授的水平。大家往往詬病的是:學生多意味著教育質量差,隨之而來的是就業率低、學生出路差 – 這才是中國學生關心的話題。
關於哥大統計系水的說法,其實早在留學生群體里流傳了好多年了,不是新鮮事。前段時間,正好是美國大學發放研究生院錄取結果的時候,Warald寫過一個文章《揭秘哥大統計系水校真像》告訴大家:該系就業率的確只有傳說中的1/3,因為有1/3的學生家裡有錢甚至有綠卡根本不在意找工作、有1/3的學生畢業後選擇立刻回國對美國毫不留戀,剩下的1/3留在美國都找到工作了,所以,你也可以說「哥大統計系認真找工作的學生,就業率是100%」
當然,我側重整體評論,並沒有給出具體數據。針對近期的新聞媒體報道,作為美國留學最高端的論壇,一畝三分地里當然有理性的聲音,網友ianhezy發帖:《統計了那兩張很火的哥大統計畢業名單,就業結果還挺感人》。
根據他的統計,2011-2014年期間,哥大統計有200個中國學生,大約有60人沒有LinkedIn賬號或者信息極其簡潔,這種情況下,可以默認他們對於在美國找工作毫無興趣,因為想找工作的人,把LinkedIn賬號做好是必須的 – 這個,也印證了Warald之前的觀點:哥大統計系有1/3的學生根本就沒打算在美國找工作。
剩餘的140人里,有99人(70%)找到了美國暑期實習;畢業後在美國找到工作的有69人,佔了48.94%,正好是200人的1/3。這也再次印證了Warald之前文章里的觀點:哥大統計系大約有1/3的學生找到工作 – 這部分學生赴美留學,目的就是留在美國工作,他們也如願以償。
另外,2014年入學的學生,目前(2015年5月)只是讀完兩個學期而已,他們沒到畢業求職季,等到他們在2015年底到2016年畢業後,就業率會繼續提高。相信哥大統計系最終找到工作的人,會超過1/3。
那剩下的1/3呢?人各有志,做什麼的都有。有的人讀博,也有些人不就業、直接創業去 – 再次引用我在《揭秘哥大統計系水校真像》里那句刺耳但是很實在的話:請不要以你的屌絲心態,來衡量有錢人的想法。哥大統計系很多學生不需要找份工作來謀生,人家(家庭經濟條件好)可以有更自由的選擇,請你不要把他們硬拖進來計算就業率。
三、狂招中國學生的,不僅是哥大統計系,還有更狠的
這些年來,美國的確有很多學校依靠中國留學生而大幅擴招。類似情況的還有CMU,該校是計算機領域的公認神校,學生就業出路很好。你知道CMU學計算機的學生有多少人嗎?數目很難精確統計,但是Warald可以告訴你,各個學院的不同項目加起來,絕對遠超1000人!有些項目,比如eBiz和MCDS,中國人也佔據了80%以上,BIC這個新開了沒幾年的項目,有的年度甚至是全華班(100%的學生是中國人)。
如果按照同樣的思路,是不是要說:哎呀,媽呀,CMU居然有一千多人學計算機啊,這太水了!畢業後在美國能找到工作嗎?CMU這是不顧聲譽水招賺大家的學費啊?但是實際情況如何呢?就連課程設置最不理想、全華班的BIC就業率也是100%!人人都能在美國找到工作!
在Warald看來,CMU計算機學院也好,哥倫比亞統計系也罷,他們的確招很多中國學生,但是只要學生畢業後有很高的就業率,那就是好事,因為學校和學生雙贏。
其實大家不用詬病哥大統計系如何,這個系就業情況比絕大多數統計系要好很多,因為學校名氣大,紐約地區工作機會多,如果真的要找就業差的靶子,真心輪不到哥大。
而且,理工科里也只有EE、CS、統計等少數幾個工作就業率比較高,其他絕大多數專業,無論文理,國際學生整體就業率是很低的,都遠不如哥大統計系。詳情可以參考我寫的文章《[美國就業Warald指數]數據分析各專業在美國找工作難易程度和工資水平》。
可能有些人覺得,無論Warald你說啥,反正哥大招這麼多中國人,我就是不爽!
首先,哥大統計當然不如斯坦福、哈佛,如果你有其他幾個學校的錄取,應該乾脆利落的拒掉哥大。有本事你就去,沒人攔你。
其次,我覺得這種「自恨」心理很可悲。眾所周知,印度人在信息技術行業里佔據統治地位。一看整個行業里全是同胞,印度人就樂了,大家你幫我我幫你,迅速爬上去,壓的其他種族(尤其是吃苦耐勞的中國人)沒有發展空間,結果呢,放眼整個矽谷、整個信息技術行業,印度人幾乎把持所有大公司,微軟CEO是印度人、谷歌手掌大權的劈柴哥也是印度人,中國人只能是底層的打工仔,做了苦力,功勞是印度老闆的。
現在中國人好不容易在統計領域裡取得統治地位,某些人第一反應居然是:中國人太多了,不爽啊!對此,Warald很疑惑:難道你與其被印度人們聯手活活壓死,也不肯讓中國人掌權?我覺得,我們應該鼓勵中國人席捲美國,不光是統計系,最好是所有高薪、機會多的專業,全都被中國人佔據,那最好了。我們這個種族在美國的利益,只能靠自己聯合起來去爭取,不能指望印度人或者美國白人去施捨。
四、從哥大統計水校事件里,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首先,大讚一畝三分地網友ianhezy的做法:如果要了解一個系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辦法就是查看詳細數據、進行理智的分析,而不是道聽途說。也歡迎各位同學把自己的分析結果放到一畝三分地統計版和數據科學版里,版上有工業界的高手,可以跟你討論,其實這也是動手做數據分析項目的好機會呢。
另外,針對ianhezy做數據調查過程中發現有些人LinkedIn信息看不到這個問題,我建議所有的中國學生都來加我的LinkedIn,我作為中間節點,這樣,所有加了我的人就可以相互看到彼此的信息了。
最後,可能有些人看到哥大統計系水校的帽子,覺得這個系很容易申請,甚至產生隨便申就能中的錯覺。不可否認,哥大的統計系招生數目多,錄取難度比其他同檔次名校要低,但是它的門檻依然高於大多數統計系,而且,相信今年申請過的同學都有感觸:哥大統計比往年越來越難進了。對此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一畝三分地結果彙報版,那裡有很多人不光彙報錄取結果,還附帶了背景信息,帖子下面往往還有信息量豐富的各種討論。
如果哪位要回擊對Warald本文中的觀點,歡迎提供數據。
Warald (Email: iamxiaoning@gmail.com)博客: http://www.1point3acres.com微博:@Warald_一畝三分地


你確定這數據沒算MSOR?

一般MSOR都是自己MSFE的,以哥大為最多……


別的我不知道,但是圖裡的列舉的哥大的MFE和紐大的MSMF絕對是quant方面的top program,就業都好得不要不要的,傳說中的『華爾街精英』。中國人多又怎麼樣,靠技術吃飯,有錢賺有能力為什麼不申請。CS同理。十幾萬美金的年薪僅僅是起步。


說少了,應該更多才對。但是哥大金工每年錄取的人數都控制在60人左右,並且之後還會淘汰成績達不到要求的入學者。所以能去的學生都是國內的精英。

該項目所有學生在第一學期時被要求完成一門職業發展的課程,在招聘季前會邀請來自巴克萊銀行、安永、標準普爾、摩根斯坦利等公司的精英校友為學生進行模擬面試,教授學生如何在美國求職。

畢業生大多會到銀行、對沖基金、資產管理公司、評級和金融服務諮詢公司就職。大多承擔演算法交易與交易支持、金融模型與定量分析、資產組合管理、估價、量化研究與風險管理等職責。

2015年畢業生100%就業,截至網站更新之日,2016年2月畢業生就業率92%,預期可在3個月內實現100%,作為美國大學排名的重要依據,國外學校對自己就業率數據公布都是比較謹慎的,所以數據基本可信。

平均基本年薪: $90,000

基本年薪範圍: $60,000- $130,000

這麼牛X的項目你想不想去呢? TOEFL最低要求100,雅思最低7.0。在不考慮工作經驗的情況下,TOEFL110+,GRE325+更容易錄取。哥倫比亞大學的MSFE項目對申請者的數理背景要求當然也比較高,需要學過概率、微積分和線性代數。項目更傾向於那些本科是工程、數學、計算機科學、統計、經濟學、金融或者其他類似的數學背景的學生。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人多不好嗎?以後一個行業的都是同學啊, 互相照應多好。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繼Stat和MSF之後又一個被中國人佔領的專業!

首先中國人越多意味著之後的中國學生有更多的前人經驗、更容易適應美碩的學習和生活、朋友更多、留學體驗更好。我們這些人剛來美國很大程度上還是靠學長學姐幫扶。

對畢業生來說意味著他們的校友圈子更加強大,不論中美,network都極其重要,而network的最佳方式莫過同窗之誼。美國學生畢業到中國發展的可能微乎其微,所以在中國的人脈還是指望這些中國同學。我是讀MSF的,國內MSF兩大成熟校友圈:UR和UIUC,不亞於第二套career service系統,而像我就讀的BC MSF,雖然課程教授質量等等與上面兩所學校難分伯仲,但因為校友圈子單薄,回國就業慘不忍睹。

中國學生的比例越高,意味著越強的話語權,同時也意味著學校在項目設計上更兼顧中國學生。其他答案里介紹了美國學生不喜歡畢業直接讀master的情況,確實master項目曾經是針對已經工作數年準備進修和轉行的人設計的,但這顯然不能滿足中國應屆生的需求,所以近幾年很多master項目在設計上開始傾向中國應屆生。比如UIUC曾經要求必須拿到本科文憑才能申請(必須gap year)、BC要求工作經驗,現在都接受應屆生,我也是沾了這個光,而且相當多的項目開始重視實習,也是考慮應屆生的需求。


類似的你也可以去看看芝大的那個金融數學項目。中國人也是非常多。

Who gives a fuck? 那是人家招生的自由。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層次不齊。這個世界也從來就不是公平的。中國人對於學校和教育的崇拜太過頭了。比爾蓋茨不去哈佛 去了其它叉叉理工大學估計照樣退學見微軟。愛因斯坦在的瑞士理工在他之前也就是一普通歐洲學校。

大學之牛逼在於提供社會前進的動力 這必定只是一小部分人完成的 大部分人無非就是借著名號混口飯吃。即使哥大 百分之八九十的學生都是一般人。不信你讓他們去做個什麼項目看看他們有沒有什麼好的idea,絕大多數情況他們是什麼也想不出來的。
中國人多不一定就是水 也不一定不水

到時候不都是看能耐么 當然 還有顏值

我實在是煩透了拿各種所謂title在國內招搖的。 我更傾向於這個說法,如果你拿學校title給別人留個牛人的印象 你能否真的可以做到?如果你只是個普通人,但是硬要裝逼,總得有一天裝不下去的時候

另外 你看linkedin 上面哥大女碩士長得都還不錯啊。人類社會 瞎BB誰比誰牛有什麼意義? 上帝從來沒指望人類可以自己進化思考 以為從來就是一幫整天呼呼哈哈的猴子 投行這玩意兒和娛樂圈也很像嘛對不對 長得漂亮加個名校頭銜 是不是哥大的 其實也米有那麼重要了么 哥大這個項目水不水 其實也沒有那麼重要 招那些漂亮的女碩士的時候 漂亮的能量大於哥大碩士 不服氣?覺得水?覺得自己能力更強被別人壓了? 誰告訴你能力更強就一定能過的更好了? 誰規定創造價值的就能獲得最多了? 牛頓大師創造力史無前例 他又得到多少了? 艾倫圖靈呢? 大部分人就是出來混 不能否認靠漂亮吃飯也是天賦 這個沒有辦法

最後說一句。 哥大既然敢這麼大批招收中國學生讀這些專業 必定是利益導向。美國這幫子校董企業家,如果虛榮可以帶來收益,這簡直就是世界上最廉價的賺錢方式。這麼簡單的道理不可能他們不門清兒。 最困難的學科,比如很多軍事科技,CPU的一些高級製造技術,很多最強悍的軍事工程需要積累上百年的經驗的這些學科,你看有任何中國人乃至移民的影子么?美國人根本不像中國人這樣在乎所謂學校教育,完全就是中國人自己一廂情願並且主動大量送錢,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跟SM似的,怎麼就不可以了?

說到底 大部分普通人不過就是普通人想找條活路而已。當然 如果覺得混口飯吃還要覺得自己很牛逼 那就不要太怪現實不要客氣了。 米國不是你家鄉,支撐米國的真正的尖端科技也和你們一點關係都沒有。各種裝逼的軟文 你除了感動自己之外 你試試去感動美國人和在國會山扇你和其他亞裔巴掌的那些白人政客看看?


我就插一句。。哥大紐大中國人多就算了,畢竟很多項目還是不錯的,不是阿貓阿狗都能去的。密歇根州立,也就是MSU就別去了,學校水平一般,中國人多且不說,校風極亂,作弊代寫蔚然成風,土豪low逼扎堆,攀比成風、豪車遍地,根本不是讀書的地方。有答案說MSU甚至有學生組成華人幫派,此言不假:

http://www.freep.com/story/news/local/michigan/2015/01/27/chinese-gang-msu-karaoke-bar-assault-attack/22391619/


人家叫「城管幫」。總之去MSU的自求多福,這學校有錢基本躺著就能進,能去別的學校就別去那。


必須可信啊. 哥大統計系更誇張, 大概有80%了. 每次路過FE相關的MS課教室的時候都感覺自己到了國內大學. 全是用中文聊天的, 零零散散有幾個non-asian. CS的很受歡迎的課也是. FE畢業去向的話沒有數據, 不過應該畢業大部分回國小部分在紐約工作.

現在幾乎所有top學校的工科碩士項目都是圈錢用的, 特別是非傳統理工學校(所有ivy). 本身學校的工學院就不怎麼樣, 所以招大把的人不會對學校整體有什麼負面影響. 學校零成本賣名聲, 學生花錢買文憑. 兩全其美.


我想說被踩的最恨的答主說的買文憑是個比喻吧。因為哥大統計碩士都是自費的,中國學生是多啊,而且學費生活費貴啊,大部分碩士的申請難度比其它Top 10的學校稍低。而且統計不知道在哪個學院里,好像文理學院和TC都有?我真不清楚。我只記得精算的Master好像是在Continuing School里的。。 不過學校本來人數就多啊,全校幾萬個人啊,本科生只有幾千人而且錄取率常年在7%左右浮動,跟哈佛耶魯一樣低,但哥大的特色是國際學生比例在常青藤裡面是最高的,各個國家的人都很多,說實話我感覺我們學校黑人的比例絕對是ivy裡面最高的?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性格,我覺得跟選男朋友一樣,好幾年的青春呢。雖然美國本科法學院都可以轉學(目前知道普林斯頓不收轉學生)。。只按排名來看學校也是醉醉的。除了專業,地理位置和人脈也很重要,校友資源各類曼哈頓各類商學院的活動,講真會social的人有的時候就是比同等條件的人得到的東西多得多。有個朋友在酒吧和人聊天就拿到了某投行的summer analyst internship。其實一旦學校是target school之後,除了top tier區別也沒那麼大了,背景有了,還有很多都是看個人能力的我覺得,當然性格也有影響。

無論如何,哥大就是哥大,縱使有些專業門檻低,教授是哥大的教授,上的課也不會簡單的。我們學校常年排名全美鴨梨第一 (這是校報上討論這個問題的一篇文章http://features.columbiaspectator.com/news/2016/04/14/are-columbia-students-the-most-stressed-in-the-ivy-league/)。都是有憑有據不是杜撰的。。作為一名本科生確實聽說有些同學們覺得碩博裡面中國人太多(學校大門口五六個中餐Food Truck午飯時間排滿了長隊你們可以感受下哈哈),覺得有些項目太水,不過我個人是很少對人對事有偏見的,因為產生偏見只會自尋煩惱,又改變不了我的生活。我更願意樂觀積極的去看待每一件事。有些人可能真的是從排名50左右的其他本科申請進來的,但我覺得每個人創造的價值和對自身的期待值都不一樣吧。。

總之金融工程碩士今年哥大確實超了CMU成了【全美第一】。。我有個去了CMU沒來哥大的朋友也是憂鬱的(玩笑話)。但是我記得這個項目很難申請的,申請上的人完全可以跟吹牛皮咯。就業前景就不用說了,那是崗崗的。。題主認為中國人多的學校就是差,我也是不懂。哈佛耶魯MIT普林斯頓牛津劍橋我認識的中國人都不少。尤其是幾個學校當中的經濟系/專業或者數學系/專業。我感覺大家都挺優秀挺努力的,有家庭背景特別的厲害的也有勤工儉學的(後者本科比較少)。都說哈佛圖書館,你聽說過哥大圖書館嗎。我們學校Butler一二樓24小時的,凌晨都是人,讀通宵在沙發上直接睡覺的都不少,六點半清潔阿姨把人叫醒,在紐約變化無常漫長冬季里背著書包走出圖書館的門,呼吸著草地的新鮮,望著人來人往Low step。覺得自己很開心來到哥大讀書,至少能深深切切的覺得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無比期待明天。


因為國人的思維是學校牛逼就牛逼,畢竟大陸的學校都是吃財政飯的。
歐美的學校往往是吃捐贈飯加上基金會的,同一個學校的專業間,同專業的項目間那差距嘖嘖。
沒啥好洗地的,大陸的思維普遍是評價錄取難度不評價教學質量,當然說到錄取難度,大家知道哈佛衛管、哥倫比亞統計、約翰霍普金斯商學院嗎(微笑臉


建議開始抨擊的各位先申請上,再說水不水的問題。
申請上了,覺得水不去,這叫 屌!
申請不上,連資格都沒有就說一項不清楚的事情,這叫 屌絲。


美國本國人一般不需要碩士學位,大學畢業工作的占多數。
發達國家有自己的一流大學,所以很少人選擇出國念書。
非發達國家,很少人有錢出國留學。
世界上,不發達,而又有很多能負的起高昂學費的有錢人的國家,只有中國了。
所以這反應的是1,中國人重視投資教育。2,中國國力的上升。3,人們對國內教育的不滿意(足)。

除了應當對中國高校教育進行反思,這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的事,不是哪個國家都有實力能擁有這麼多留學生群體的。往前推30年,20年,日本台灣也不過就是這樣,現在他們大學裡的中年教授差不多就是上一批留學潮的證明,當然他們基數沒我們大,所以數據沒這樣驚人。


我約翰霍普金斯Carey商學院MSF班95%中國人,招生手冊中英雙語,連招生官都和我吐槽為什麼找不到美國人。。。


密歇根州大華人學生根據最新新聞,因為數量太多已經形成幫派了。這和大學招生有關,密歇根州大因為在USnews上榜上有名(不吐槽那個排名了,只能說有參考價值,具體美國大學真正該怎麼排名,知乎有其他相關問題),又和國內中介合作愉快,所以你懂的。
但歸根結底,去自己實力所能及的大學就沒錯的。哥大的個別專業研究生招生並不算嚴格,但看看那些人在國內已經是什麼水準的。美國大學實力可不是看有多少白人來評價的,如果你真不喜歡去華人甚至國際生太多的大學,我只能和你說,要嘛你夠強,去哈佛MIT耶魯,國際生不多而且個個精英,要嘛你有信心沒追求,去那些中部,東南地區的名氣不大沒國際生愛去的學校。其他的區位不差,榜上有名,卻招生不算嚴苛的學校,肯定有一定數量國際生,然後必然有相當部分的華人國際生


推薦閱讀:

TAG:留學 | 郎咸平 | 金融 |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