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一個 Windows 級別的操作系統難度有多大?

新聞說中科院要研發中國自己的桌面操作系統,由國家投資,1年內做出一個桌面操作系統,3年做出移動操作系統,做出中國人自己的系統來保證信息安全什麼的。作為文科生,真的是完全的外行。想知道在不考慮市場佔有率,商業運作,產業生態等因素的情況下,舉國之力到底能不能開發出跟三大主流系統一樣的操作系統?難度有多大?需要多少時間?


作為一個曾經在國內某大型操作系統研發企業(獲得國家核高基支持)工作過的人士表示:國內開發的絕大多數國產操作系統基本都是基於開源操作系統之上,進行二次開發的結果。一般而言,二次開發的代碼量(實際屬於操作系統範疇的代碼)不會超過操作系統總代碼量的1/10。且往往遠遠小於這個數值——不超過1/100。

這裡的開發單位包括所有國內企業和絕大多數的科研單位及院校。
而開源操作系統(未必是免費軟體),無一例外,都不是國產軟體(儘管該軟體的開發者中可能包含個別中國藉的開發者)。

在其它評論中 @時國懷 先生及某位 匿名用戶 分別從操作系統生態及操作系統本身的技術難度兩個方面來探討國產操作系統開發的困難。無論兩位的證明是否充分,個人認為,這兩個角度都是合理的。更準確的說,在正常情況下,從零開始製造一個操作系統,在當下中國是不切實際的。當然,在題主所謂的『不考慮市場佔有率商業運作產業生態等因素的情況下,舉國之力到底能不能開發出跟三大主流系統一樣的操作系統』這種極端情況下,基本是沒有難度的,但會耗時巨大

下文主要是針對正常情況來討論。這裡主要是清理一些誤區。

首先,完全國產操作系統是沒有意義的。軟體是可以被無限制複製和再利用的資源。在不考慮知識產權的情況下,所有人都可以任意複製一個程序並使用。這一過程和重新建造一個摩天大廈不同,因為我們不需要重新準備數百上千噸鋼筋水泥。成本極低。在這個意義上,重新開發一個和別人功能一樣的軟體,毫無意義。特別是這個軟體是開源的免費的,而且往往也比某個封閉機構(企業或科研院所)開發出的更有效率。簡單來講,重新開發一個免費軟體和造一架超音速飛機完全是兩碼事。前者的所有核心技術都可以免費獲取,而後者的核心技術被掌握在外國軍工企業手中。研發後者可以讓我們掌握核心技術,而研發前者我們能獲得什麼?所以,在軟體的語境下,討論『國產』,和別的製造業中的『國產』,具有不同的意義。

其次,基於免費軟體的二次開發有時也可以是一種自主創新,而且也完全可以陪養出一個生態系統。安卓系統就是利用Linux內核進行二次開發的(iOS好像原本也是基於UNIX的)。但我們一般認為安卓系統是由谷歌公司所開發。且已成功被運用到大量移動設備上。它的App Store則是一個龐大的移動生態圈。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安卓,百度憑藉它的技術實力,在Linux內核上開發了一個移動操作系統,且像阿里巴巴那樣培養出了一個產業鏈。——這在技術上商業上都是可能的。只不過我們沒有國外公司那樣的前瞻性,所以每次都錯過了這種機會。

第三,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操作系統的學術研究。目前,革命性的操作系統研究發生在中國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說,因為技術革命,導致所有操作系統過時,需要推翻包括Linux內核在內的所有操作系統內核,重寫一個新一代操作系統的可能性,不太會發生在中國。所以,國產操作系統基本沒有任何理由需要重寫一個內核。直接使用Linux內核並在其上進行二次開發才是合理(合乎軟體工程)的選擇。對於操作系統的局部的研究成果(例如某個操作系統模塊的改進),就更不需要重寫整個內核了。通常研究者也沒有這種精力。所以局部的改進只需要開發某個內核模塊,且很快會被開源社區採納,加入到最新版本的Linux內核中。這類改進亦有不少出自中國藉的開發者之手。總之,短期內Linux內核被淘汰掉的可能性不大。即便發生,也不太會由中國某個單位來主導。

最後,作為一個曾經的業內人士,我想說大家都錯誤的理解了國產操作系統的意義。國產操作系統除了有部分『騙錢』的嫌疑(有時並非真騙,而是因為缺乏市場化,往往不能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來進行,這在國內是常態)外,主要是為了使現代操作系統的技術能夠被完全掌握,而不是真的為了開發出一個能和某某國外系統抗衡的操作系統。例如有能力針對一些國防需要進行深度定製;發現並消除一些可能的安全隱患;政績工程或項目需要(必須使用國產設備)。此類需求多而雜亂。當然,不排除某些項目就是在騙錢。像問題中的『安全』就有可能只是個由頭,也有可能是某些國家部委的需求(記得牆嗎?)。所以,在當下中國,民用操作系統的開發是缺乏商業動力的

所以,總結一下:

  1. 從零開始重新開發一個操作系統是沒有意義的,請不要用這一標準來定義『國產操作系統』
  2. 我們在技術上商業上具有開發一個(至少在中國)有影響力的操作系統的能力
  3. 從近期看,操作系統的變革不太可能發生在中國,這意味著下一代操作系統依然是國外主導的可能性很大(換而言之,所謂從零開始的操作系統可能還是輪不到我們);
  4. 目前國產操作系統主要還是面向特定領域(國防、政府、國有企業等)的。

最後要再補充一點:技術是無國界的。所以,所謂『國產』本身就錯誤的理解了現代技術發展。Linux內核就是由世界各地的技術人員開發和維護的。它本質上不屬於任何國家。微軟、谷歌、蘋果這些國際化的大企業也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師們共同進行技術開發的。同時它們的國際影響力才使得它們的產品普及全球。正常情況下,技術屬於一家公司而公司不屬於任何國家。所以,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國際化的本土企業。只有這樣的企業才能擁有全球的人力資源來進行技術研發,全球的市場來銷售它們的產品,以及全球的影響力來培植一個生態環境。沒有這樣的企業來主導,我們永遠不可能開發出一個有影響力的國產操作系統。——這和內核是誰寫的,或者有沒有生態可能根本沒有任何關係。


一個桌面級的操作系統代碼規模在千萬行數量級,如果加上配套軟體,總規模應該超過一億行,如果再加上一個完整的軟體生態系統,那麼總規模應該不少於十億行。

那是不是投錢投人就夠了?不是。

說一個直觀一點的道理吧:是不是說會蓋5層樓房,只要投入2倍的人力物力財力就可以蓋出10層樓房?顯然不可能僅僅是2倍。或者蓋5層樓房需要一年,那麼投入兩倍的資源,是不是半年就可以搞定?顯然也不會是2倍這麼少。

同樣的,能開發一個軟體,和開發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的難度相比困難也在這裡。

而且我們落後了這麼久,僅僅希望通過國家投資來推動,並且放出大話說一年做出來,如果不依賴任何現有基礎的話,那恐怕很困難。而且真要投錢去強行推進這個項目的話,應該需要比三峽或者京滬高鐵這種項目更多的錢。

可惜很多人都認識不到這一點,把軟體開發當成是1+1=2這麼簡單的事情,所以,只能說,這是一個笑話。

Windows發展到今天用了將近30年,我們要從零追趕,至少要一半以上的時間,投入的錢,大致上把微軟從過去到現在的所有銷售額加起來的總數吧——具體我沒算過,每次看到這種新聞,我都覺得,這是一個笑話。


我從兩個角度來說明中國開發出類似Windows級別的主流操作系統這件事情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是不可能的,其一技術,其二信息產業的基礎設施論。

技術:微軟當年開發windows 7的工程量是大於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我天朝還是先搞定「嫦娥」吧!

在有Windows Vista作為基礎的情況下,開發一個Windows7需要多少人:The Windows 7 Team

23個小組,每個小組約40人:

  • Applets and Gadgets (小程序和邊欄應用)
  • Assistance and Support Technologies (協助和支持技術)
  • Core User Experience (核心用戶體驗)
  • Customer Engineering and Telemetry (用戶工程和遙測)
  • Deployment and Component Platform? (部署和組件平台)
  • Desktop Graphics (桌面圖形)
  • Devices and Media (設備和媒體)
  • Devices and Storage (設備和存儲)
  • Documents and Printing (文檔和列印)
  • Engineering System and Tools (工程系統和工具)
  • File System (文件系統)
  • Find and Organize (查找與組織)
  • Fundamentals (基礎)
  • Internet Explorer (包括IE8 down-level)
  • International (國際化)
  • Kernel VM (內核與虛擬機)
  • Media Center (媒體中心)
  • Networking – Core (網路 – 核心)
  • Networking – Enterprise (網路 – 企業)
  • Networking – Wireless (網路 – 無線)
  • Security (安全)
  • User Interface Platform (用戶界面平台)
  • Windows App Platform (Windows 應用平台)

Windows代碼量:

Windows XP 有40,000,000行代碼

Windows Vista 大約50,000,000行代碼

Windows 7 有50,000,000行代碼

幾個著名操作系統(單位:百萬代碼行):

Year, Operating System, SLOC (Million)

  • 1993 ,Windows NT3.1,4-5
  • 1994, Windows NT3.5,7-8
  • 1996 ,Windows NT 4.0 ,11-12
  • 2000 Windows 2000, 29
  • 2001 Windows XP ,45
  • 2003 Windows Server2003 ,50

Operating System SLOC (Million)

  • Debian 2.2 ,55-59
  • Debian 3.0, 104
  • Debian 3.1 ,215
  • Debian 4.0, 283
  • Debian 5.0 ,324

Linux(僅內核部分)

  • Linux kernel 2.6.0, 5.2
  • Linux kernel 2.6.29, 11.0
  • Linux kernel 2.6.32, 12.6
  • Linux kernel 2.6.35, 13.5
  • Linux kernel 3.6, 15.9

信息產業的基礎設施論:在整個信息產業中基礎設施一旦搭建完成後來者無論如何也沒有能力把整個世界推倒重塑一遍,只能等待下一次浪潮。


又有哪個教授騙到經費了。到時候找幾個碩士生改套linux 皮膚交貨。幾千萬到手。


對於倪光南這人,估計是缺錢了,整天出來發酒瘋。


以舉國之力,把某個linux發行版的皮膚和名字換掉,再加上幾個小程序……

一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國際級高精尖操作系統就完成了。


SORRY,讓某些知友誤解了。我本意是大家答得都不錯,只是補充答案,雖然題主問題是開發WIN級別的系統難度有多大,(明確不考慮生態鏈)而我補充的是必須要考慮生態鏈,因為開發一個沒有生態鏈條的系統是無意義的,生態鏈意味著應用,另外我也說了,沒有可能不用現在(KAI)技(YUAN)術,來做操作系統,舉了個阿里雲的例子,可惜這貨估計承擔不了這樣的重任,好了,各位知友,若無幫助,請點沒有幫助 謝謝


(原文未改)
大家說的沒錯,建立一個系統很容易,但是生態鏈非常難,
這個行業,生態鏈包括硬體,軟體,硬體沒驅動,軟體沒人寫,做好了沒人推廣沒人用。死路一條。舉國之力也無濟於事。
日本就是例子,不管是PC領域,當年專有到開放,還是移動網路領域,作死級別的網路制式導致日本本土企業對外競爭基本全軍覆滅。
生態鏈太難。需要維持,維護和開發,而且要命的,一個生態鏈形成時間5-10年,而且被站坑在想搶回來更難,看下安卓IOS對抗WP的移動戰爭,在看下傳統PC領域WIN對抗linux的桌面戰爭,一旦巨頭形成,下一個發展契機只能是一大波新的應用和使用形式的形成,而這太困難,桌面市場正在經歷從固定到移動(PC NB-平板轉型)生死不論,目前看來微軟不會輸也會脫一層皮,手機市場(從黑白-彩屏-簡單的WAP服務-智能手機)目前看來微軟贏面已經很小,市場難以容下地三家廠商。這就是IT行業的生態鏈,一步走錯失去時間以5年為單位計算,

如果舉國之力去開發操作系統?
若是專有市場,無所謂,玩壟斷定標準,小眾市場不難,非開放模式一定沒問題,
而如果玩大眾市場,贏面實在太小,市場不相信眼淚,以卵擊石,
(補充說明)
專有市場,國產操作系統是有空間的,甚至於壟斷,但是大部分技術要基於原有,這個條件是基礎,比如企業網路市場,廣域網、移動網市場,你說華為設備帶的系統算不算國產呢?
大眾市場,難度很大,曲線救國仍然有機會,比如說,最開始用安卓+LINUX,如阿里雲,低層LINUX+安卓,在裡面慢慢替換成自己的虛擬機,自己的專用API介面,在自身生態鏈沒有形成之前,玩兼容,若自己強大到可以正面對抗對手時(嗯綁架14億中國人民成功時),玩一個不用我的API我新版本你們別玩啦!和蘋果一樣,本質上IOS幾個版本後就與之前完全不兼容,反正我有這麼多用戶,你開發做不做我新版本兼容看著辦吧。


不過是利用我黨的恐懼賺點科研經費罷了。
安全?什麼叫安全,源碼全拿在手裡就安全?那linux,unix夠安全了吧?
還是用的人少就安全?那就別談什麼給全中國用啊。


說寫一個操作系統簡單的,也是扯。你寫個玩具,就敢和windows比,就敢跳過系統談生態,是不是也有點大躍進了。


如果只是騙經費,隨形勢叫兩聲可能就行了;如果真要搞一個能立足的操作系統,第一點,市場化運作。


1年內做出一個桌面操作系統,3年做出移動操作系統?
怎麼聽怎麼像蔣公的「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
姑且不提眾所周知的生態圈、產業鏈、用戶粘性問題。
商用系統跟導彈核武器不一樣。後者的可靠性可以很低,極端點有兩三成的失敗率都是可以接受的。即使對手比你高出很多,你只要有了也是巨大威懾,所以只要做出來就行。而前者必須在市場上和對手的系統直接競爭,並且作為後來者,你的任何一點缺點都很容易被迅速放大。這面臨的問題和當年運10其實很相似:商用系統不能像戰鬥機那樣搞。


如果開發小型os 這本書或許有點收穫


只看到了最終產品的!開發!成本,沒看到!研發!過程試錯的累積成本


只是寫系統的話,可以參考:《觀止-微軟創建NT和未來的奪命狂奔》,生態的話就真沒辦法了。

中國要砸錢開發一個 os 並且強制本國人使用以建立生態,不是沒可能,不過效果和閉關鎖國差不多,完全是作死。

依我看,中科院要想辦點實事,不妨去開發一門開源免費的中文編程語言,搞定常用的類庫、編譯器和文檔,並不斷維護擴充,再多搞幾個開源項目。

中文編程語言沒什麼商業價值,也沒法提高現在程序猿的生產力。但是,對於小屁孩和沒計算機知識的普通人來說,純中文環境是非常可貴的。長期看,對於提升全民的計算機素養很有幫助。

推薦個答案,不妨一讀: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寫代碼時是什麼感覺?

補充:

我覺得有些人想事情太自我中心,什麼東西只要對自己沒用就急著否定。
不是誰都是把寫程序作為謀生手段,也不是什麼人都計算機科班出身。
很多人不過為了實現一些省力小工具,就得在各種英文資料之間跑斷了腿。
更別提那些非計算機專業,但是工作也要涉及編程的人。

計算機語言也不是英語,只是把英語作為助記符。原則上使用任何一種符號系統作為編程語言都沒問題,不過是現行條件下輸入英文最為簡單,英文最為通用。

易語言已經證明了,哪怕把某種英文編程語言替換成中文加空格的形式,都可以有不少人喜歡並接受(是的,可能這部分人大多水平不咋地)。如果以國家之力,製造出一種更接近自然中文並功能齊全的語言並不是難事(注意只是更接近,不是說自然語言編程)。

對一個孩子來說,哪怕都是非自然的程序代碼,看到一坨英文和一坨中文的感覺也是截然不同的,產生興趣的概率更是相差甚遠。

就像評論區壬申所說:

給孩子們多個玩具不好么?這還是個高大上的玩具…


如果說寫一個只有簡單文件操作功能的程序不難,但是和windows操作系統一樣這就很難了,尤其題主還沒說哪個版本的windows,win1.0現在看來就是簡陋到無法直視,win7或win8那工程難度無法想像,絕不10幾個人就能做出來的系統。說實在的光多用戶許可權管理就很複雜,還不算其他功能


先不說商業的可行性,重複發明輪子的事就不要幹了吧,不帶來新的價值,做他幹甚麼!你光男要是真牛,就應該搞些創新的東西去超越windows,而不是複製它。人性又不分國界。


今晚在機場等飛機,無聊就把這個問題補充一下。估計沒人會注意,這是個好事,這個問題本來就不適合在這裡討論,只希望有懂行的看見了,有個「有朋自遠方來」的快樂,就是這個感覺好:)

知乎的這些程序員很奇怪,動不動說別人不懂開發操作系統的難處,但其實他們自己也沒有開發過操作系統,也不知道怎麼思考這個問題,卻把這個事情說得信誓旦旦,好像非他們自己別人都不懂軟體開發。這真的不像程序員,因為程序員對於他們不懂的東西,總是表現得很謹慎,不會隨便下結論的。從這個角度看,知乎還是偽程序員居多。

閑話休提,我們來拆解一下這個題目。

這個題目其實包括幾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中國有沒有必要做自己的桌面/伺服器操作系統。我覺得是有必要的。主要是為了安全。說到安全,很多人在討論的是老美的系統會不會留後門,實際上我們說「安全」,首先不是這個安全,就算自己開發一個OS,該有的後門還是會有的。這就好像你用保鏢保護你自己和你自己拿刀保護你自己,難道你自己拿刀別人就揍不了你?隨便一個緩衝區溢出漏洞都可以成為後門。所以,網路安全,首先是技術安全,那個不靠自主研發來解決的。而我們說自研一個OS,主要是供貨安全,也就是,你需要在OS中做一個特性,說做就做了,這樣才能支撐你的發展。而中國最終要和美國對抗,不一定是打仗,但其他方面的競爭,總會發生。而老美在這方面素來直接,說停止你的供貨,就可能停止你的供貨,這樣就會被動,這是自主做OS的必要性。

然後是怎麼做的問題,這是問題的第二部分。我在我的單位中,也被人諮詢過,能否自己做一個手機操作系統,我的答案是,「不能」!其實不是真做不出來,一個企業要做東西,首先是要看投資收益,而Android已經成了勢,它先發,而且如日中天,生態鏈已經轉過去了。你要變天,就要等時機,這個時機就是產業鏈在變更方向的時候,比如Feature Phone轉智能手機,本地
app全面轉WebApp等等(ChromeOS就是在追這個機會),都是時機,沒有這樣的時機,發展比別人晚,又沒有非常的策略(比如靠開源、免費來拉生態鏈),你要作top-tip的競爭,你一點機會沒有。

所以,如果說要做國產的OS,你肯定就不能做Top-tip的競爭,你要給它時間來成長,靠一個持續的需求包來養它,一個軟體,只要有持續需求來養,就一定能生存和壯大,這在中國多個軟體企業中都是可見的活生生的事實。而且,現在國際上,除了美國軟體在正向發展,其他地區,特別是歐洲,到處是求職的外國人,這都是可以招到的專家,所以單點技術障礙是不存在的,真正缺的是持續養需求的生態。

而中國的政府部門需求是個天然的生態。政府部門很多辦公需求其實相當單一,主要也就是文檔管理和Web應用而已,這相對來說是有成熟解決方案的。很多人關心的可用性等的問題,其實都可以用錢磨平,雖然這個錢也不少,但顯然不能和什麼高鐵,大飛機之類的投資比的。只要能在這個生態中養個10年,它就會成型,然後就有機會擴展到其他領域,就會成為另一個生態的競爭者。

第三個問題是開發策略了,有人用代碼量來算成本,比如一個Linux Distribution的代碼量簡單算都有數千萬行,而一般軟體企業的開發效率是25-30LOC/人日。按這個算,投入巨大。實際上這個算少了,因為現代OS不是一般軟體那樣從頭做出來的,而是用生態淘汰的方式「生」出來的,實際投入的代碼量遠遠超過可視的代碼量。所以,從頭開發,這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是用現有的基礎,我不管你用Linux改造還是讓微軟把代碼給出來由我們維護,反正你不可能重頭開始。這是客觀規律的限制。

所以,其實是有可能做得起來的。如果我來籌劃這個事情,很簡單,直接從Linux Rebase一個分支出來開始,開源,但不upstream到Linus的主線上(社區可以拉回去,但這個「國產OS」不主動上傳)。然後先做出一個發行版來。之後強行要求政府部門切換(這個成本很高,但明顯這個投入是可以控制的,不像「發展生態鏈」那樣難控制),切換之後,有問題沒有辦法解決的,招標專門找人解決。然後誰要和政府發展業務的,要求和這個系統互相介面,這樣生態鏈就建起來了。這背後還有個問題,這個OS的推動者必須是政府機構,但執行者,就必須是普通企業,否則也是很難成事的。

這個方案的真正難度,是有沒有有魄力的領導者,因為鍵盤黨們會說你「不過是拿Linux改改」(拿Linux改改怎麼了?你們懂開源開發嗎?知道什麼叫Topic分支嗎?如果你只關注形式,而忘掉要解決的問題,你們的軟體技能已經和現代軟體開發的主流脫節了),政敵會隨著說你「其實就是騙國家錢」,專家學者會認為這不「高大上」……反正,在這個問題上,大家都想撿自己的便宜,而真正做事的人會被虐待至死。沒有像高鐵那樣默默無聞耕耘,成功以後被人直接找理由幹掉的偉大情操,是不可能成的。

而罪魁禍首,就是那些不懂裝懂,到處主持正義的,自稱的,所謂「人民群眾」。


我不懂技術,所以只從管理上發表一點看法。想要開發出具有知識產權的,受市場認可的操作系統,從宏觀上來說,其對於國家在互聯網領域管理的創新要求,恐怕不亞於設計IT界浦東新區;從微觀上來說,對於開發公司在開發產品時的項目管理,也會是業界頂尖要求。
那種認為以砸錢方式,就可以輕鬆開發出可替代操作體統的想法,就好比是認為政府砸錢也能砸出個諾貝爾物理學獎一樣。
有錢可以提供最一流的實驗室,也有可能請來世界頂尖的物理學家回國。然後呢?請問在現行的體制下,中國的科研機構,中國的大學能夠發揮好這些一流設施和才智么?
類似的道理,有錢確實可以招來程序員,有錢也可以提供一流的辦公環境。那你認為,有了程序員和辦公室,操作系統就出來了么?微軟公司開發一個新系統(先不說人力物力的投資了),至少是在3年的時間裡,讓無數的人力物力合作前進 (微軟有多年系統開發經驗才能駕輕就熟) ,這其中對應的項目管理能力也屬於商業壁壘。
我們來看一看國家隊的水平——
手機操作系統開發:號稱研發15年,擁有自助知識產權的960os,和htc sense 5.0系統有糾纏不清的關係;
搜索國家隊:前著名運動員坐鎮帶隊的即刻搜索,燒了20億(都是我們老百姓的錢!)後現在沒影了。
怎麼到現在還有人相信通過砸錢就能砸出科技領先,砸出一切的說法?
我不知道開發一套操作系統的技術難度,但是我知道,對於項目管理的要求非常之高。沒有配套的項目管理能力,開發的錢砸下去也是打水漂。
即使中國未來有這樣的具有知識產權的受市場認可的操作系統出現,也只會是民營企業完成的,絕不是所謂國家隊。
但是前提是國家能夠給予中國互聯網公司極大的扶植,讓他們壯大,讓他們有實力去挑戰世界巨頭。但是支付寶受到銀行打壓,虛擬信用卡不讓做了,說好的阿里銀行騰訊銀行遲遲不見蹤影,微信碰到了「微信十條」……
國家只有通過在互聯網監管上的管理創新,給予民營互聯網企業更多的自由,讓他們去搗騰去積累去發展,這才是國產操作系統的平凡之路。

後面又發表了評論,下面貼上——
我很認同需求理論,市場的持續需求推動軟體市場的前進。
我列舉的失敗的國產互聯網產品(960OS手機操作系統,即刻搜索),也正是由國家提出了戰略需求,才會組織國家隊帶隊,投入大量的資源進行開發的。
但是最後國家隊們失敗的原因是由於理想大於需求以及初次投資失敗的必然性?
我們以做搜索為例說明吧。
現在我們假設阿里公司要做一個阿里搜索,先期投入2億,總預算資金20億,而且只要做得好還可以得到持續的資金投入。請問這樣一個項目,最起碼是不是應該保證以下三點:找懂行的人來做;保證搜索團隊的獨立性和靈活性;項目考核製作的建立(用的股東的錢,做差了肯定是要有人背背鍋的);
國家隊開發即刻搜索,我們來看看:帶頭人找的是之前沒有任何互聯網經驗的正局級領導,某前乒乓球女皇;即刻搜索為人民網下屬子公司,資產剝離產權不明;沒有任何的考核制度(20億打水漂後沒有任何問責)——簡單地說,國家隊的工作中,行政官員為公司核心領導,創業團隊無法獲得股權,並且沒有任何考核制度(用的都不是自己的錢,沒有任何人需要為這些錢負責)。
後者的這種政商不分的管理模式早已在市場競爭中被證明是一種落後的、失敗的模式。請問就算你是即刻搜索的一把手,你的很多想法受到不懂互聯網的更高層行政官員阻礙,你無法有效考核公司核心管理人員,你也無法有效激勵員工創業,難道你想高舉愛國主義大旗去解決一切?
在這裡引用前乒乓球女皇的一段話:
我們(即刻搜索)本身代表的是國家,最重要的不是賺錢,而是履行國家職責。你(百度)不用打敗我們,你應該多幫助我們,多給我們出主意。
如何解決問題?
因為我不懂技術,所以還是只能從宏觀上說我的想法(確實比較誇誇其他,請見諒)。
國家給予更開放的互聯網政策,讓我國的互聯網公司得到更充分的競爭以及發揮,我相信自由市場經濟的自我作用。
在谷歌搜索市場地位無法撼動的情況下,微軟已經投入了累計100億美金到bing搜索;
在微軟雄霸PC操作系統多年的情況下,谷歌開發了chrome系統;
沒有什麼國家隊,只是提供了更好的競爭環境,讓各公司優勝劣汰。當有一天騰訊、阿里、百度能夠更自由地發展,更加壯大,甚至也有了投入100億美金開發系統,虧了不至於傷筋動骨時,或許開拓者就真的出現了。
你會說民營企業需求不足?永遠相信,企業都是追求利潤的,設想中國對知識版權保護更好,中國盜版系統越來越少,正版操作系統越賣越紅火,你覺得騰訊們不想分一杯羹?


都這麼老了還不安分 還想騙國家的錢


說不難的,我只想請你們給C51單片機寫一個操作系統,匯流排只有8位哦,外設很簡單哦。你們能完成內存管理和IO就很厲害了


推薦閱讀:

中東富裕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有哪些拿得出手的現代科技?
HTC 為什麼衰敗?
為什麼有人認為「工作的電腦一般不用 Mac」?
有沒有什麼炫酷的代步工具?
如何看待 107 篇中國作者學術論文因造假集體被學術出版商斯普林格(Springer)撤稿?

TAG:MicrosoftWindows | 操作系統 | 科技 | 系統架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