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覺得《金剛經》全篇在說一件事,那就是「名可名,非常名」?
其實沒有貶低佛教的意思。讀了《金剛經》之後深深地被其中的佛理所折服,也堅信這部經書能夠讓人開悟成佛。
而「名可名非常名」也是令我對事物改變看法的很重要的一句話,並非淺顯的字面意思而已。《老子》、《莊子》的地位在我心目中和《金剛經》、《壇經》是同等位置的,都是經典中的經典。而因為老莊的著作更接近中國人的思維,所以當初接觸道家比接觸佛家要早。
我覺得《道德經》八十一篇也可被首篇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涵蓋,甚至可以用「一」這一個字來表示。
以前提這個問題的時候確實沒讀完金剛經,最近有時間,重讀了一遍,依然感覺是「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
也建議大家不要只看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再理解一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再翻一翻《道德經》。
提出異議的,請貼出你認為的不能被這句話涵蓋的章句,大家一起討論。一起探究對的東西,何必固執於某句話是哪門哪派的誰說的呢?
金剛經說佛陀在歌利王面前寸寸截斷身體,而不生一絲恚嗔心。這個你怎麼套到名可名上去?
因為你沒有看懂,卻想證明自己既懂佛家,又懂道家。
我有點大致理解你說的。下面是摘自我日記的一段,看能否匹配。
---
我在思考無常和因緣和合,以及一合相。是的,以海作為比喻,海從來也不存在,因為不存在某種本然的就是海的東西,我們要製造這樣一個概念,來定位它。如果真的存在一種必然叫做海的東西,不變異,穩定,恆常,則不需要依賴意識的識別和界定,而實際情況不然啊。
所以,從這個角度,我似乎理解了老子說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名,就是概念,就是意識對物質的界定,就是給一合相做抽象概念。這些概念組成了人類的文明世界。就好像我們說,海從來沒有過,也可以引申來說,世界,從來不曾存在過。並沒有一個本具的恆常事物,可以叫做世界的。因為世界沒有自性,所以可以被創造出來。如果他有自性,就不需要依賴任何創造而產生了。
從這裡出發,我似乎理解了,我們從來沒有生活過,假設一定要說有,那麼我們從來沒作為一個實體生活在一個實體的世界裡。我們是活在概念的世界裡。整個宇宙,所謂的外在物質世界,都是意識中的概念。這真的就是一個大型的互聯網遊戲。每個山、樹、人、鳥、房屋,都是數據代碼的凝結和交互之過程。
----
金剛經里說他不在空,不在有,不在兩邊,又照兩邊,那麼結合起來就是幻。性空幻有。
名,是有的。但名是一合相,裡面是空的。
所以我贊成你的理解。
樓上有人說,這個理解不對,那麼言下之意,他知道「正確」的答案。
照我看,佛道這種東西,見仁見智,能有所悟,能開解自己,就行啦,所謂唯一的、固定的、確鑿的正確答案……還是算了吧。
難以苟同,我覺得全篇在說第一品。
很有慧根。
複雜的東西看簡單,不容易。
到底金剛經說的是什麼,個人認為是:有即是無哈哈哈,因為你萌獃獃啊。 金剛經裡面有說「名可名,非常名。」 的概念,但絕不是全篇在說這個概念。它主要是說怎麼快樂(解脫,開悟,成佛,布施,福德·············) 怎麼幫助人快樂(············) 但是言語文字所能表達的非常有限,特意多次強調名可名非常名的概念。 題主你覺得道德經全篇是在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嗎? 當然不是。 道德經全篇是在說道、德啊 。只是開篇就點明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概念。 那麼金剛經亦如是,只是阿彌陀佛對我們這些么萌呆貨比較有耐心,所以多次強調名可名,非常名的概念。(做好事可以得福德,若不求福德做好事可以得更多福德。不求成佛者才能成佛,自己成佛後不會覺得自己成佛,覺得自己成佛的都沒成佛。布施不住色。色解釋起來篇幅很大) 題主你的觀點是正確的,也是片面的,更是膚淺的,捨本逐末了。不知道我是否說明白了,但是我沒阿米豆腐的耐心,懶得再解釋說N遍。
如果說世上真有一個絕對真理,那麼很多東西都會因為趨近它而產生相似性。。。
道德經中,要結合前半句:原文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著重於道,而非可以言之「道」,是自然的道,其自然之局便是「道」,也應當是「無道」。乃是「上德」認為的「自然」之「道」所作的,表達是順應自然的,不存在對人的要求和寄託。
佛經的部分,是名的問題么?
辟若金剛經當中的「破相」,則是「想」不實,卻非不存在。
其中寫了修行漸次,諸多要「行」的精要,空性,不二等等。
在觀象(才能了知相)、我執、(破相)、無相,可見實際相了知,由覺知才明相,才生出相貌之別,才離相,「既是實相,亦是非相;既非實相,亦非非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才由意識覺醒了知……諸相非相。
首先你要有一個正見,如果平白用名推敲是無所獲的。由名到內在,所見的真相是兩邊不靠但是也不脫離兩邊的。
又譬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強調的並非是順應,並非是不做,而是以無所執的方式,反而是空明、不二性。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這是原版道德經的格式,裡面沒有標點符號。在老子年代,說基本用曰字,用道替代說字,是後幾百年的事。
道可 道非 恆道 名可 名非 恆名
備註:現今發現最早的有這句的道德經上,是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很多句後面都多了個也,讓人覺得後人學習時記錄所致,並不能鐵證原版。
在《金剛經》中,有:佛曰A,即非A,是名為A。 A即非A的背後蘊含的本質:即A和非A具有同一性,在數學上,即0;在幾何上,即圓或球;在集合上,即空集。
故0的相反數還是0;圓或球既滿足軸對稱,又滿足中心對稱;空集的補集還是其自身。其背後蘊含的哲學根基是:A本身具有完備性或完全性。
這一點,與老子《道德經》中,無為和為的互補性還是有所區別的,為和無為是二分法,基礎是互補法則,兩者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滿足完備性,只有合在一起才滿足完備性。當然若是站在道的角度,為即無為,無為即為或無不為。兩者就從互補性合二為一,滿足同一性。
另外,再說點:為什麼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為什麼佛說A時,即非A呢?為什麼有些東西不可說?你真的明白背後蘊含的真相是什麼嗎?
在《易經》中,兌為口,為言語之官。為什麼《易經》說: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為何古人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呢?為什麼古人說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雄獅?這背後蘊含著怎樣的驚世奧秘?你懂嗎?
反正,懂的人,大多選擇沉默。沉默是金。金剛經全篇就是圍繞一個點反覆說,反覆開示,但是不是您說的「名可名」這個點。
其實金剛經在說一件事,須菩提的問題:「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之後是從不同角度在講的。無我相人像眾生相壽者相,到底是什麼樣子。是謂空法階段。「名可名非常名」只是佛祖在向弟子們解釋而已
那只是你覺得,但那就是一篇文章,文字而已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各有所悟
樓主理解的也不錯 但是相對膚淺
只說了第一品 我認為主要是執著了須菩提的降伏心 住一類的問題(忘記原話了。。)
世尊說 就是這樣降伏其心 個人認為確實有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 更多的是禪宗佛哲的感覺
有時候讀書也確實有全文圍繞一個點的想法
但是後面的也同樣有價值
樓主讀書別執著別人看法
看到不少不贊同的話 就佛經而言
不就都著相了嘛 能提出這樣的問題也代表樓主不是沒有智慧的人
共同進步 開心生活
請提問者。請回答者。解釋一下,道可道非常道。請賜教,謝謝!
大家都有這個過程,直到有一天你認知到實修的重要性,但是那時你又不努力。比如現在的我哈哈哈
實名反對@George Cai。
首先回答題主的問題,金剛經全篇總結的話也得是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啊?跟名有什麼關係?這是用經驗唯物主義的方式理解金剛經的誤解。無論是哲學範疇還是宗教修行範疇都不建議初學者讀金剛經的,金剛經是總綱式的讀本,不是入門的讀本。空色,道物是兩組很經典的哲學概念,指的是形而上和現實世界,現象世界的對應。名實概念是另一組哲學概念,跟這個關係不大。要理解空,僧肇的不真空論是不錯的選擇,不過沒基礎的話也不太好讀。
佛經每個人都可以讀,有收穫就好。但是為了拽書本而讀佛經不如看些自然讀物或者歷史,那樣至少多點談資。
@George Cai,對於道德經,版本的形成和考證武大的丁四新教授現在做的比較多。由於道德經並沒有完整的理論體系,每個人的理解各不相同,所以不對您道德經的理解做出評論。但是對於薩特,您指的大部頭書多半是存在與虛無吧?薩特雖然是做存在主義的,但是他的作品沒有哪個字是來表達存在即合理的。存在即合理是馬克思主義的範疇。薩特的思想來源最主要的是海德戈爾,他的哲學貢獻是對人學本體論的嘗試。另外,存在主義這個詞的翻譯有點誤導人,
個人理解,金剛經通篇在講空性。有些描述看起來和名可名非常名很像,是因為空性同樣是很難用語言描述的。但空性講的是世界的本質不是實有的,和名可名非常名是不一樣的,就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樣,道家應該還是認為世界是實有的
一切法相,甚至連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來描述實相的,而那並不能表達和涵蓋實相本身!對此必須要認清楚!否則就會認虛為真!
文字概念屬於想識,若執著於想識,便脫離了金剛經的初心!
而金剛經講的是如何安住其心,如何降服其心!不是。《金剛經》通篇所說只有一件事,就是變化,變化也就是無常,無常就是無「常」,沒有任何固定不變的東西,變化是絕對的,因此帶來了貪嗔痴等煩惱,因為我們處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註定我們的慾望不可能得到滿足,所以幸福就是看到這樣的一種變化後而獲得的內心的寧靜,這樣一種獲得內心寧靜的過程就叫做覺悟,獲得的人就叫做覺悟者。
推薦閱讀:
※學習《楞嚴經》,需要哪些基礎的佛學背景知識?
※「學佛」和「佛學」是一回事嗎?
※若今生不能證入涅槃解脫輪迴,來世即使有緣聞聽佛法,是否要從頭開始修行?若是如此,那修行的意義何在?
※諸位學佛的因緣是什麼?
※學梅花易數和信佛衝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