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文學或影視作品的過度解讀?

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有哪些例子


『有一次,一個同學把他們學校的一張試卷寄給我做,』韓寒向記者講了一個故事,『我看到試卷上有一篇文章是我在新概念作文大賽中的獲獎作文,讓學生做閱讀分析。一共7道題目,我自己做錯了4道。』
  『第二道題划出了文中一個地方,問作者在這?的用意是什麼?真慚愧,我把自己的用意也做錯了。我覺得這是很荒唐、很諷刺的一件事。』


我認為文學實不有好壞等之分,天下無不可不讀之書,不可不明之理。向來流芳百世的作品具有時代性的標誌,如《紅樓夢》等著作。絢麗之作往往是著重刻畫人性的糾纏,如《青蛇》等。其中也不乏有被人捧高了地位的,畢竟讀書是件私人的事 。
但,過分解讀是一味把自己想法強加於一個作品之上的行為,也是出於對作家或編導的喜愛而覺得作品處處有玄機去刻意分析的行為,卻扭曲作者原意。
先說《倚天》的大多數讀者認為張君寶暗戀郭襄,並在文中處處扣細節以此證明。由於多【腦洞】情【大開】讀者的誤解金庸先生便把些許情節刪除,而讀者們依舊不死心。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再說個扯淡的。
魯迅:「晚安」!。語文老師:「晚安」中「晚」字點明了時間,令人聯想到天色已暗,象徵著當時社會的黑暗。而在這黑色的天空下人們卻感到「安」,側面反映出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嘆號體現出了魯迅對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
魯迅在文章中寫到,「這麼晚了,轉去吧」,語文老師問:為什麼用轉去吧而不是回家吧?是因為轉去吧更能顯示思想意識的轉變和進步,回家吧卻沒有這個意思。魯迅:居然是醬紫!?
__ ___ ___ ___ ___ ___

最近重映《大話西遊》,許多人把台詞各種刷何處刷,朋友圈,空間等。有朋友覺得「從今天起這座山就是我的了…」別有深意?毛線的深意,只體現編劇有點功力,短短一句表達紫霞霸道任性又可愛的性格而已。
知乎的一個問題,是關於宋冬野的《董小姐》的。問題是這樣的:《董小姐》里一句歌詞 」愛上一匹野馬,可我的家裡卻沒有草原「 表達了什麼意思? 結果一票人在那各種解讀,最後宋冬野來一句——我就是隨便一些,沒想過有什麼意思 。

恩,我覺得類似這樣的解讀也是挺多的,我以前以為對語文或外國文學老師們愛盲目分析文學作品甚至過分解讀,現在覺得原來大家都愛這樣哦。不過對於神棍一樣的老師,我#_#。。。。可能為了刷高分她們總愛教學生分析文學作品中思想 情感,卻不教學生該如何閱讀文學作品,欣賞它們的好處。
被「讀」壞了的文學很多,總能在論壇或網站上看到許多被過份解讀的人或事。
對於這種事我實在是很無語,媽蛋。但我還是想說一句 :真特么有趣!


我覺得 對文學作品最過度的解讀就是高考語文閱讀理解 沒有之一


我記得不知是在哪裡看到的一些話,就依著印象複述一下吧.

任何一部藝術作品,自他誕生之日起。就與作者脫離了關係。作者只是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至於能夠從窗戶里看到怎麼樣的世界,與作者無關,更與其他人無關,只於讀者自身的經歷,成長有關。

法國學者福柯說過,作者已死,讀者復生,已經洞見文本作為一種客觀的存在,其中蘊藏的思想和意義需要讀者的領悟和挖掘。而這個挖掘過程也就是解讀和二次創新的過程。有人說,一切詞的意義在於人的理解、添加和說明,是主體意識的體外和內在精神的創生。「讀書的真正目的在於誘導頭腦和思考」,這一透過書本和自我對話的過程。就是使心智在無形中成長的過程。

至於有些時候,我覺得,關於過分解讀。可能是因為再看了某一個電影,一本書之後,有一部分人會忘記了自己的獨立思考,不自覺的就直接去豆瓣,或者知乎找一些影評。再根據這些影評回想電影的時候,會不自覺的被這些別人的影評所洗腦。從而導致會想過程變成了——用電影中的某些片段來印證影評了,買櫝還珠,本末倒置了。


所以關於過分解讀,一部分是真的結合自身經歷有一些獨特感悟,更大一部分人是由於更傾向於去理解影評所提煉出的更直白的觀點或者是雞湯文,不喜歡去獨立思考的跟風罷了,


按照題主的意思,我理解為對文藝作品的過度解讀應該沒問題吧。

我對過度解讀這種行為本身不感冒,粗略看過一些,我對這些作者的看法有兩個方面。

好的一面

1.作者大多數都認真的看完了作品,至少是認真看過

2. 頗有耐心和激情的對作品細節內容進行反思和想像,毅力驚人,思維活躍

不好的一面

1.以自己的理解對電影進行再創作,常常以為自己就是導演本人

這一點不好的地方是會誤導讀者,但實際上沒什麼太大的害人之處,只是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一部分不理性的讀者對待作品及理解作品的態度

2.常常陷入自我高潮不知克制

這裡的根源應該是由小聰明帶來的智商優越虛榮感造成的,極度熱愛聽到「你怎麼想到的,太牛了」,聽完渾身振奮,當晚多吃兩碗飯——這也是我的過度解讀了

總之,我認為這就是一個小事,有人能從這裡得到快樂也是蠻好的。另外,我覺得理性的讀者也不會被這些離開作品本身瞎延伸的臆測在意的

謝謝。


剛好看到這個問題,爪機隨手答一發。


其實個人覺得,除了一些過於惡俗的,故意扭曲作者本意的解讀,對文學作品基於自身的閱歷和理解做出的解讀,哪怕的確讀出了作者本沒有考慮到的一層意思,也不足為過。

作者在其作品中可能本身就包含了各種各樣的隱喻,而很多隱喻是那樣的不置可否,以至於只有在作者仍然在世並親自澄清的情況下,才能知道他的本意。而我們看文學作品,很多時候都是在發揮我們的腦補能力,由於個體人生閱歷不同,世界觀價值觀不同,帶來的各式各樣的理解上的偏差也就不足為奇。我們不能否定每個人不同角度的理解,也就不太好去否定別人對這些作品的解讀,甚至在我們看來是過度解讀。

我以為非常讓大家痛恨的過度解讀便是義務教育中語文閱讀中的種種。但是在我看來這反映的並不是過度解讀的危害,而是無視個體理解差異,將出題人基於他自身的閱歷和理解得出的答案強加於各位同學之上。初高中的同學理解能力當然沒有出題人強,另外出題人的解讀也難免會有刨根究底且呆板系統的味道,這就造成了我們眼中的不合適的過度解讀。


作為一個不知名的小作家,我來解答一下:
首先,如果你要了解一個作家的作品,那麼你就要嘗試從他的心路歷程中尋找答案

三年前的夏天,當我在北京一無所有慘不忍睹的失業時,我選擇了搞文學。
那時,我住在北京某五環外的山上。有台電視,但沒信號。有台電腦,也沒網路。在我一天只吃一頓飯且沒有任何戶外活動時,我唯一能做的除了看片兒就是搞文學了。

其實我想說的是,但凡走上文學道路的人,不是生來就喜歡搞的,就是實在閑的無聊,或者為生活所迫。

而大家所熟悉的大多數作家,包括像魯迅、老舍、張愛玲這些上個世紀的作家。沒有一個說年少成名,從小就喜愛寫作的。即便有,也是少數。魯迅更是在後來才棄醫從文的。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家境不錯。

所以說,閑的無聊吟詩作賦佔大多數。有些閑的無聊寫成了,有的人沒寫成。

諸如身為互聯網時代的我,我們。在網路文學的照耀下,我們很難寫成,但不代表我們寫的作品裡頭就沒有任何隱喻的東西。我可以告訴大家,當初我在敲第一部言情文的時候,就是各種隱喻,想的就是以後成名了可以供後人過分解讀。雖然後來,我沒有成名。但我在寫下一部作品的時候,我依然會埋藏各種隱喻。

這種隱喻,一般作家在寫的時候會很慎重的加入進去。而且寫的時候沾沾自喜,寫完了幾年後,就全忘了。有影響力的作家,會有很多人去解讀他的書。因為他有名,只要你解讀他,就會有話題,諸如韓寒…… 但作家是世界上工作進度最慢的工種,他一個作品,你解讀,他解讀,大家都解讀。解讀了一遍發現,發現這個作家還是沒有新作品問世可以用來解讀。

於是,你選擇了繼續解讀。但是繼續解讀,又不能解讀不出來創意。於是就有了現在,四大名著被各路專家的各路解讀。從而形成了,鹵主所說過分解讀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其實不必在意。重要的是自己要學會獨立思考。一本書看完了就完了,明白了你想要明白了一些道理,領悟到該領悟的意思,感受到作者的意圖,就夠了。


每每看到《百家講壇》和《走進科學》,我也是醉了。
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裡,哪怕是一坨屎,有人也能把它解讀成一泡仙屎。


PS:
看了這麼多年知乎,這還是我第一次發文。解的不好,多多包涵。


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作者表達了...的...


文學或影視作品的過度解讀是經常存在的一種現象。個人覺得,這些過度解讀的內容大可不必較真,人家這麼解讀著你也就隨意一聽,覺得有意思就多聽聽看看,覺得太不切實際就saygoodbye。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人民的名義》里的陳岩石?
為什麼法國短劇《總而言之》的 Bref 剪輯風格這麼受歡迎?
如何理解《無人區》裡面那句「人和猴子最大的區別是會用火」?
如何評價《煎餅俠》?

TAG:文學 | 影視評論 | 文學鑒賞 | 二次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