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廣告是如何定義投放效果的?廣告主投放時最關心的是什麼?

例如燈箱、展示牌、公交站牌等等等等


有空再回來詳細作答。

但說「留不同的電話、呼入效果」肯定是不對的。除了售樓、中介以外,你們見過幾個廣告主把電話號碼當做主要信息放在戶外廣告牌上啊?

大多數情況下,廣告主投放戶外廣告的目的並非為了直接引入流量好不好(親們不要把互聯網廣告的那一套生搬硬套到戶外廣告上來)。

如上圖,AIDA模式 - MBA智庫百科,消費者從知曉品牌、到產生興趣、到產生購買是有層次差的心理過程,不同的廣告在不同的階段起到不同的效果。剛才說了,戶外媒體是一種情感性媒體,大多數情況下,它僅僅是一個向消費者SAY HI的媒介,戶外廣告的目的多為告知、使受眾產生好感。很多時候廣告主在黃金位置立一塊廣告牌只是為了說「老子有錢!老子牛逼!」——就像匿名朋友說的時代廣場的例子那樣,體現品牌實力;還有一些廣告主是在商鋪附近投放戶外廣告,目的相當於導向標識:「看這裡看這裡我在這裡開店啦」(參看紅星美凱龍的高炮);還有很多投放候車廳/地鐵廣告的是為了在人流密集的區域進行新品告知/活動告知,例如電影廣告、1號店廣告。

……

對於不同的廣告目的,自然有不同的考量標準,到每一個項目中,或許廣告主都有自己的一套評判標準,例如阿迪達斯2006年世界盃期間把美羅城包成一個足球的廣告:

這個廣告只有一個LOGO,沒電話沒文案,甚至恐怕一大半的路人都看不懂這個廣告。但是,沒關係,阿達這則廣告壓根就不是做給你看的!它只需要它的粉絲HI起來就行了!

事實上,這個戶外廣告得了獎,負責這個項目的阿達高管立刻升了職。

(沒想到吧,得獎往往也是考量戶外廣告投放效果的重要標準)


戶外廣告能做到告知、使受眾產生好感這一點就已經很好很好了,你不適合用銷售量變化來評估戶外廣告的好壞。就像你不適合拿筷子去切牛排,然後罵筷子,這是什麼破玩意連肉都切不動!

(事實上實體渠道中銷售量變化受太多因素影響,例如價格、終端陳列、促銷、活動等等,任何一個因素都比戶外廣告接近AIDA的末端,對銷售變化量的影響更為明顯

通常,戶外廣告的投放前評估:

一般說來,就像那位匿名朋友說的那樣,人流量到達率等基礎的數據是考量戶外廣告效果的通用標準;但實際執行中情況要複雜很多,還要考量媒體的面積朝向亮燈時間……許多物理標準,以及戶外廣告創意水準等諸多因素。有空再來詳細作答。

戶外廣告的投放後評估:

正規的廣告主大多會委託調研公司找廣告受眾做一套調研報告,評估投放後的效果,例如認知度、記憶度、喜好度……根據變化值來判斷廣告效果。

(百度文庫可以找到這類資料)

————————————

番外話:

把產品賣給顧客好比一個性愛過程,戶外廣告是情感媒體,更像前戲行為;知乎許多朋友都是互聯網行業的,思維比較男性化,他們對於「前戲」這種難以用具體數字評估效果的東西表示完全困惑。他們對「轉化率」這個東西的迷信程度如同與迷信於「長」「粗」「久」。

但是對於女性(顧客)而言,「前戲」,偏偏是一個說不清但非常重要的東西。

通過這個喜聞樂見的比喻,各位能聽明白了吧?

————————

http://weixin.qq.com/r/k0iguBjEYkUdrVzb9x2B (二維碼自動識別)

鮮肉資訊·老司機分享·廣告YAN值

廣告圈最值得關注的公眾號:DHAplus

專欄:廣告老司機 - 知乎專欄;微博:Sina Visitor System


這兩個問題應該倒過來回答,僅從地產的角度聊聊


廣告主關心什麼——來電量、樹立形象、加深客戶記憶的複合功能

和快消品不同,地產的戶外廣告,主要是項目推廣,肯定會有項目電話,來電量也肯定是第一位的需求。

但是,眾所周知戶外廣告的費效比在推廣渠道中屬於比較差的,所以假如僅僅是為了增加來電,戶外廣告不會列入選項(不差錢的另說)。這就要談到戶外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樹立和傳遞項目和品牌的形象,而優質、準確的形象認知,會轉化為口碑擴散,影響到目標客群的看房、購房決策。這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廣告位置本身的含金量/和目標客群的契合度,以及廣告內容的設計(畫面和文案)。

這個理論可以解釋兩個現象。第一,往往一個項目會在推廣初期使用戶外廣告,因為這正是形象樹立期,有過幾次成功銷售、口碑已經傳播開後,可能就不用了;第二,也會有一些純品牌的戶外,沒有電話,就是打開發商品牌,這種常見於一個大開發商新進一個城市,或者遇到重大企業節點的短期應用。

不同於報廣、簡訊,戶外廣告都會持續一定的周期,並且很多受眾會每天來迴路上看到同一個畫面,自然會加深市場記憶,再加上契合的廣告設計,這種印象也會潛移默化的產生口碑傳播的消費者影響。


說清楚以上三點功能,才能說如何評價效果——數據、專業經驗、個體反饋相結合

來電量是數據可以直接反映的。如果還希望詳細了解後兩個功能的效果,可以做一定量的樣本調研,常見於對來訪或成交客戶的調查問卷或訪談,這些都比較常規,如果你在大開發商的樓盤買過房子,可能都填過類似的問卷。

專業經驗指的就是廣告主自身的能力水平了,這個也是考驗公司決策和評價體系的,如果是一言堂的組織,那往往會出現」不是給市場在做廣告,而是給老大一個人在做「的古怪但確實不少見到情況,結果則是廣告水平就是老闆本人的水平,當然這時廣告主的評價可能還挺好,只是不能真實反映市場的結果。(大部分奇葩廣告還能被推出就是這麼出來的)。而好公司可能還會有很多內外部點評,比如同崗位間點評打分,或者組織一些符合目標客群定位的外部人士點評,更系統的會找調研公司,有專門的工具來評價(比如每個廣告只讓看3-5秒,模擬戶外看廣告的真實時間,然後點選首先看到的內容,以及留下的印象,再做分析統計,好的廣告至少電話被看到的概率應該排在前三位)。這些動作一來可以從專業上評判一個廣告的好壞,二來可以不斷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能力,保證及格線的基礎上多出優秀作品。

對於廣告位置的選擇是同理的。

個體反饋,則相對比較隨機。比如廣告主主動或被動的聽朋友、同行、個別客戶的反饋。然後把這些結合上述的專業經驗以及數據,來總結出一個結果。所以廣告設計完,很多人也會先找幾個同事來看看提意見。

最後,本人有個小癖好,在路上的時候喜歡吐槽各種奇葩戶外,再加上多跑過幾個城市,記住了不少反面教材,可惜沒有合影留念,常見的有這幾種(為了不傷及同行就不說具體內容了):

話癆型:想表達的太多,恨不得把所有信息都寫在一塊牌子上,五六行字大小不一的羅列著,還中英文夾雜,你要是在長安街上能讓堵車的人慢慢看也就罷了,但這是一塊高速路旁的牌子啊……

謎語型:寫一句是個人就看不懂的廣告語,甚至看不出是在賣房子。或者讓客戶產生很大的誤解

清高型:電話號碼深藏不露,我抱著對同行的尊重、擦亮了眼睛才能把那幾個數字挑出來,不知客戶有沒有這個耐心。最誇張的是電話放在一角,被旁邊的參天大樹擋個嚴實,這家的員工不僅不去實地看上畫效果,連讓分供方拍個實景照片都不會嗎?

每當看到這些廣告,我的心裡就暗暗飄過一句話——

我聽到了鈔票砸在水裡的聲音。


大家太純潔還是裝傻?
不要扯國外的。說說國內的現實好嗎?
現在國內戶外消化量最大的四大買家。 快銷,互聯網企業,地產,汽車
快銷品裡面 50%以上的都是計劃投放,也就是純做品牌的,最後效果由報表說了算,也就是兩方面,1會有專門的第三方公司去採樣,看是否有廣告覆蓋率。
2全年的銷售報表,如果年前計劃中為了打開A市的市場,計劃投放了300W的戶外廣告,本年度A市市場的反應結果如何。
其他時候,區級內的廣告是和促銷節點掛鉤的,但是一般很少用到戶外,地推為主。
其他行業類似。如果看虛標,就看傳播到達率,市場美譽度這些可以做的。
如果實標看投放曲線,銷量報表,這個,其實也可以做的。
上面是範本作答
下面 大家太純潔還是裝傻?
不要扯國外的。說說國內的現實好嗎?
廣告主,廣告主是誰?不僅僅老闆,是營銷總監,是市場主管,也或許的策劃師,還有可能是TM的成本審計。
他們關心的是啥?
1,覆蓋總量。引申,地段,車流,面向,來往人群。
2,千人次成本。
3,是否可以使用新技術,如電子屏,互動展示等。
4,老闆能不能看到,老闆的朋友能不能看到
5,我,他,媽,能,有,多,少,回,扣!!!


手機上先簡要回答一下,現在這個時代,戶外要做投放效果的統計已經很難,戶外作為營銷推廣的一種渠道而言,在不同的位置,廣告主關心的側重也會有所不同。
高炮:在告訴行駛中,這種戶外就是要通過眼球效應,用文字或者畫面抓住人的瞬間記憶,記住品牌已經很了不起。
廣場戶外:形象的立意最為重要,畢竟在眾多的戶外廣告中,要表達的也就是你的品牌定位,精簡的文字和畫面是比較好的處理方法。
公交站牌:面對焦急等待的人,有趣味性及有溝通互動的文案可以適當加入,信息可以相對上面兩個,加入更多,廣告主關心的是品牌或產品信息的傳達方式是否有效。
其實最想說的是,做廣告的同行們,在做戶外的時候,能不能到現場去看看這塊戶外所在的位置,看看旁邊的戶外用了什麼顏色,說了什麼,然後再開始著手做,這樣才會事半功倍啊,親。
暫時說到這,電腦能上網了再多說兩句。


我覺得戶外廣告也得根據不同品牌、不同市場來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對戶外廣告投放的效果評估和廣告主的心態都是完全不相同的。
我還沒有創業之前是在一家知名的四川傢具企業做區域經理。我謹已家具行業和(07年-09年)的市場情況淺析一下。如有不對和不全面之處,請各位牛人海涵。

我們的市場主要集中在二、三、四級市場。我的轄區有幾十個專賣店,出於區域保護政策。一個縣級以上的城市只開設一家專賣店。都是獨立的旗艦店!
在這種縣級城市 或者地級城市。戶外廣告資源相對稀缺。因為商業中心只有一個 公交車 公交站牌的數量都是有限的。因此作為廣告主,對這些稀缺的位置比較好 人流大的戶外廣告資源,內心的底線是無論他多少錢。一定要拿下。

原因有兩點。
第一 好的位置的比較稀缺。因為一個縣城裡面商業中心只有一個。主要的出入口位置的廣告 我佔領了 競爭對手就沒了。在當地的市場競爭和品牌形象的塑造。我就佔據了絕對優勢。因此價格對我們來說就不太重要。

第二、好的位置在平時以品牌廣告為主,建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檔次。
我有一次跟一個顧客閑聊的時候,他說:到處都是你們的品牌的廣告,縣城入口 商業街都是大幅的廣告。電視里也有。大家都覺得有檔次,有實力的品牌才能做這樣的廣告。而且朋友問起 你家用的什麼牌子的傢具,一說都知道。所以買你們的家具有面子!
在做促銷的時候這些好位置的戶外廣告的殺傷力和引流的能力是非常強悍的。因為平時大家習慣了那個位置是品牌廣告,忽然有一天把他換成了促銷廣告,這種變化足以引起大家的注意。效果就非常好。
簡單說一個實例,我司貴州畢節黔西專賣店,我到任之前,一年的銷量只有200多萬。我到任之後鼓動他拿下進城高速路口的巨幅戶外廣告 以及全城的公交車和公交站牌。 第二年銷量就增加到了900多萬,而且每做一次促銷效果都非常好。

在三級市場一年50-100萬的戶外廣告的投入也不是每個品牌的經銷商都能投得起。錢花出去了 能不能消化帶來的效果和人流。售中、售後等等這些後勤的因素 都是一個廣告主所關心的東西。
也就是投入和產出比的衡量!
這也是法拉利 LV等等品牌不會來三級市場投廣告的原因之一吧

但是同樣的廣告策略卻不適合一級 或者二級市場。一級市場 和二級市場的廣告費太貴,競爭太過激烈。因為一級 和二級市場基本是沒有獨立旗艦店。都是商場店。比如 居然之家 紅星美凱龍 月星 等等。這樣市場,你投再多的戶外廣告 引來的人流都會被商場的其他商家分流。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 我們基本是否定了一二級市場的戶外廣告,他不適合我們。
因此我們投的戶外廣告主要就集中在商場裡面或者商場門口。就像淘寶的站內廣告。效果也類似!


怒贊高票回答! @徐慧琳


此處簡單聊一聊如何在定性的基礎上做些量化。

戶外廣告的衡量標準中,第一一定是位置。

一種是媒體所在的城市地標,在亞洲戶外評選的城市地標戶外中,我們可以看到非常典型案例,廣告主借地標戶外塑造品牌力,一直是彰顯品牌實力的重要方式。這也包括了地鐵站、機場火車站等的交通樞紐,同樣是地標一樣的存在。城市地標的特點明顯,地標建築識別度高+周圍人多車多。

另一種,是分眾傳媒為代表的由受眾所在位置對受眾進行區分、精準定向、高效傳播。例如在甲級寫字樓投放高端品牌,在單價較低的社區投放中低檔日化快消,在老齡化社區投放旅遊和保健品,在新開盤小區投放傢具裝修。

思考過兩種位置選擇策略的背後邏輯?

戶外廣告最基本的訴求是讓更多受眾看到,曝光次數和曝光人數可算是戶外廣告KPI中的KPI。對廣告位的要求就是,人要多!

地標周圍人多車多,地鐵站內人流聚集。通過量化一定範圍內經過的人流和車輛,戶外廣告的效果就可以某種程度的量化。

想要實現這樣的量化的努力一直不斷。從最早的甲方乙方派人站在路口拿計數器計數,

到向交通、城規、地鐵公交公司尋求數據,再到投戶外的基於受眾雷達設備的戶外效果監測。一步步將戶外受眾曝光數據從人工抽樣升級到實時全天的監測。

當然,這裡忽略了到達率的對效果的影響,投戶外有一套計算了廣告牌尺寸、高度、人流移動、視角、速度以及停留時間的模型來評估受眾的觸達,此處略過,邀我司譚神 @夜光隨行答一波。

分眾的邏輯,要比簡單的「人多」更高一級,它要的是潛在客戶多。光是人多不行,正如沒法把梳子賣給和尚,廣告打錯了受眾,最終沒法得到轉化。分眾的邏輯讓廣告主的廣告預算更集中地花到潛在客戶身上。長期灌輸,潛移默化,讓潛在客戶建立品牌認知,並最終在有需求的時候變成品牌的客戶。

分眾之後,出現了一大批嘗試「分眾」的戶外新媒體,餐廳媒體、酒店媒體、道閘媒體、4S店媒體、甚至洗手間媒體。一夜之間,大家都在做「我能觸達某種類型的客戶」或者「我能把不同類型客戶區分開來」的事情。

但始終,戶外仍在利用人為的判斷區分受眾,用固定的框架和模式判斷受眾的潛在消費傾向,數據的來源依舊是抽樣、問卷、隨訪等。如果用互聯網上的遺留的每個人的興趣的蛛絲馬跡,結合在線下戶外廣告上捕捉受眾的出現和離開,讓戶外廣告知道「誰在看」和「誰是誰」,就能夠實現對戶外廣告受眾的畫像。

想一想現今線上廣告的CPM、CPC、精準到人的廣告推送,有一天戶外也可以如此這般。

甚至,在戶外的效果量化和受眾的精準分析基礎上,我們可以與其他數據交叉對比,實現對廣告投放ROI的計算,能夠知道在戶外觸及到的受眾里,多少人轉化為了新增用戶,日活有多少增長。將線上、線下的營銷鏈條串聯打通,提升綜合指標。

在投戶外,我們正在實現這樣的目標。


投戶外 http://touhuwai.com

戶外廣告CPM | 媒體管理SaaS | 戶外廣告ROI


該如何專業分析戶外廣告效果,以及怎麼辨別數據作假?


作為華南地區做了12年戶外廣告投放的老鳥,就匿了。省得得罪同一行業的人,畢竟這也是砸人家飯碗的事情。


戶外數據簡單來說,衡量結果比較好的指標有幾個:


1、百度指數

2、微信指數

3、應用商店或者其它專業垂直渠道指數

我們就拿最近在廣州的公交車打了非常多戶外廣告的一個案例為例吧。

?

花鎮這個公司是做情感諮詢的,創始人本身就是兩個比較有爭議的網紅Ayawawa和冷愛,這次還請了孟非來做代言,所以從陣容來說,也算是比較大咖的配置了。此外,花鎮的主營業務也是比較有話題的,能夠吸引眼球,畢竟是情感嘛。


那這些廣告的效果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做一些數據分析。


百度指數


http://zhishu.baidu.com/


百度指數其實是一個很好衡量流量變化的渠道,因為用戶如果因為看了廣告從而想起該品牌的話,就會去百度搜索。那讓我們來看看花鎮的百度指數變化。

?

從上圖來看,花鎮的綜合百度指數在10月30日起,從本來可以忽略不計的搜索量突然暴漲到幾千上萬。從數據來看,這些戶外廣告是起了很大的效果。但如果我們深入分析,效果真的是這樣嗎?

?

如果我們選擇只看PC端的百度指數變化,變化曲線跟上圖綜合百度指數也沒什麼兩樣。但如果再深入思考,90%的增幅全部來自於PC,在2017年的互聯網時代,合理嗎?

?

不合理!!!不合理!!!不合理!!!


因為縱觀整個互聯網流量格局來看,70%~80%的流量目前都在手機移動端!更別說大家看到戶外廣告的時候,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拿出手機來搜索的用戶習慣之下。在花鎮的案例下,難道90%的人看完了廣告之後回家打開電腦才去搜索?這個很詭異。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他們在移動端的品牌表現。

?

如果我們只選擇移動指數,可以看出,除了短暫的兩個波峰之外,前後的搜索量變化基本上不大。那我們怎麼解釋中間那個波幅呢?可以理解為,這才是真正用戶看了廣告後,通過手機搜索的真實需求。也就是說,除了這兩個短暫的波幅之外的百度指數數據,極有可能是人工刷的假數據。因為手機端的數據不可能跟綜合數據差異這麼大。


好。單靠百度指數不能說明所有問題。


如果品牌廣告有效的話,那麼應該在其它所有渠道也會搜索有效。那我們就來看看花鎮的微信和APP端的數據有沒有變化吧。


在微信裡面搜索「微信指數」,就可以看到微信內,對這個品牌詞的關注變化。

?

沒變化。微信指數波幅完全沒有百度PC指數那種變化。


我們再看APP。APP可以通過蘋果APP Store的排名來檢測下載量變化。


https://aso100.com/app/rank/appid/1265707707/country/cn

?

綜合百度、微信、APP應用商店上三大指數來得出結論是:花鎮的品牌推廣效果,只對百度PC指數有帶來影響,在百度移動指數、微信指數、APP指數均沒有正面影響......(很詭異對吧?)


為什麼會這樣?


如果是發生類似上面這種數據異常的情況,有幾種可能?投資人、廣告主該怎麼分析。(注意:這裡不是指花鎮!這裡不是指花鎮!這裡不是指花鎮!)


1、90%看了品牌廣告的人,都回家在電腦上搜索,而絕不在手機百度上、微信上、APP上這些地方使用搜索。(這個現象是否合理,大家用自己的常識來分析。在手機如此遍地的2017年,這怎麼可能呢!)


2、廣告主本身在刷百度指數時,是為了給投資人看?還是騙投資人?


3、廣告公司在刷百度PC指數給廣告主看,但是因為百度移動搜索、微信指數、APP激活統統作假的成本太高,所以只是刷了百度PC指數。


4、創業公司在洗錢?創業圈不公開的一個秘密是,創業公司為了把融資款洗出公司,跟廣告公司要大比例回扣,把錢擱到兜里。


所以,資本圈、廣告圈的水都很深,奉勸各位要懂得如何分析數據。


戶外廣告主要還是以品牌宣傳為主,比如戶外大牌燈箱電梯廣告LED等等因為它的實際到達率很難去考量。那麼我們先來看作為廣告主投放時最關心的是什麼?答:效果

哦呵呵呵呵呵,太簡潔了有木有,允許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擅自將題目稍微擴展一下。

廣告主如何去選擇理想的戶外廣告捏?
1. 廣告位的地段點位:
1) 公司的位置(由於我們是培訓機構,以機構為中心,投放周邊)
2) 目標受眾所在位置(尋找你的目標客戶分布在城市的哪些區域,需要做好前期的調查)
2. 人流量車流量:
這個沒有什麼好解釋的了,市中心商圈交通發達的區域人流量和車流量都比較大,像戶外大牌的廣告位的價格也會比較高。
3. 方向位置:
這一點十分值得一提,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戶外廣告,被樹擋住。網址電話放在太下面,坐在車裡面根本看不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最好去現場看一下廣告點位。

如何統計考量廣告投放效果:


投放了廣告,首先一般廣告公司會給你一個上刊報告,告訴你廣告已經上去了(你可以付錢了……)。一般我們會自己經(特)過(地)廣告位去檢查一下畫面如何。
除了到達率之外我們會去做渠道統計(通過來訪登記調查問卷等方式),一方面用於統計我們的客戶來源渠道,另一方面,我們的廣告投放效果:
首先給來訪的客戶歸類:
1.Walk in 上門
2. Call in 電話呼入
3.Online 網上預約
4……

再讓客戶勾選一下從哪些渠道知道我們:
1.Flyers 單頁派發
2. 戶外廣告:電梯廣告戶外廣告
3.紙媒:報紙新聞夾頁廣告
4.網路:百度搜索google搜索官方網站…………
5………………

每個月做渠道來源的數據分析,考量一下我們的投入產出比。先這樣想到了再補充吧~

其實個人覺得單頁派發算是線下推廣吧~一般不算在戶外廣告中……


如果你是廣告主,有意向的人會打廣告上的電話諮詢,他們會告訴你自己是在哪個位置看到你們的廣告,因為他們要確定自己電話打錯沒有,他要是沒提你也可以問下,從而統計廣告效果。

廣告主關心的一般是下面幾點
①價格。
②客流量。
③廣告面積。
④位置。
⑤設計畫面美感。
(苦逼設計一枚,以為畫面設計是最重要的,然後跳入這行,其實你設計成什麼樣基本沒人關心,反正最後都得改成老闆跟客戶都滿意的樣子。T-T)

順序主次不一定跟我編號的一樣,各個 Company 關心的東西不同。比如大 Company 可能最關心的是客流量和廣告面積,小些的 Company 就比較關心價格是不是自己所能承受的。


曾經聽過一個戶外投放的段子,一家公司在一條不算繁華的路段投放了一個高炮,其原因僅是企業老總上下班的必經之路,就憑此營銷總監得以重用!


戶外媒體的核心價值

地理位置(Location)是戶外媒體實現高觸達、高覆蓋的最核心的媒體價值。長久以來,戶外媒體主要是以「陣地和資源」為首要經營目標,廣告主們對戶外媒體的關注度相對集中在「資源和採購」上,而廣告代理商們則主要以媒體採購、供應商資源的經營和管理為主要業務範圍。

戶外媒體發展瓶頸

如今,越來越多的廣告主不滿足於「買得好,買得便宜」,而開始要求廣告代理公司探究「100 個候車廳的到達率有多少」、「該媒體能觸達的目標消費群曝光量怎麼計算」、「戶外媒體對於品牌活動的營銷效果的貢獻有多大」、「投放一波戶外的投資回報率是多少」等等。在廣告主的新要求下,業界卻仍然停留在用宣稱的人流、車流數據來估算展示量(CPM),用主觀判斷來評估戶外媒體可視機會(OTS)等傳統做法,不可否認進行精益化評估已經成為戶外媒體在大數據時代快速成長、發展的最大瓶頸。如何學會用數據說話、用數據證明戶外媒體的廣告媒體價值已然成為數字時代的核心挑戰。

戶外媒體的場景概念

在新媒體時代的整個營銷體系中,媒體到達效果、廣告到達效果、受眾心理變化效果以及行動效果都無法再用傳統的手段和方式來獲知,既有的營銷與廣告體系也因此而崩塌了。

  傳統廣告是「看不見」的廣告效果

在失效的體系下,營銷效果的保障難度可想而知。在傳統營銷方式下,比如做媒體投放,基本上會默認為,哪個媒體覆蓋量最大,哪個媒體效果就最好。廣告投放時段、投放時長、投放位置都是提前核定的,廣告的達到率和效果可以預估,比如電視媒體就可以通過計算GRP(毛評點),但這個廣告效果既「看不見的」,又是不可靠的。因為該廣告效果是基於媒體推算,而非目標受眾推算。真正的廣告投放應始終圍繞品牌的目標受眾,而非單純聚焦於某些個媒體。尤其是在個性化的時代下,消費者自我意識已經覺醒,媒體權威正日益收到挑戰。場景這個詞對於當下的傳播界應是最耳熟能詳的一個詞。

場景是什麼?場景是空間(where)+ 時間(when)+ 人(who)的結合。過去,業界在做戶外媒體時,都聚焦在空間概念上——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後來,業界慢慢開始加入了人的概念,才把消費者特徵融入進來。消費者特徵代表了其不同的生活軌跡,比如大學生就在學校里,白領就在寫字樓里,回家要進社區,休閑要去電影院。要做好創意場景化的新時代戶外創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前提就是對消費者大數據的運用、對社交大數據的運用,以及對時間、空間、人的充分理解和消化。

大數據時代

有人把數據比喻為蘊 藏能量的煤礦。煤炭按照性質有焦煤、無煙煤、肥煤、貧煤等分類,而露天煤礦、深山煤礦的挖掘成本又不一樣。與此類似,大數據並不在「大」,而在於「有用」。價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數量更為重要。對於很多行業而言,如何利用這些大規模數據是成為贏得競爭的關鍵。

中國的大數據以前主要存在於三家大通信公司、金融保險系統和BAT家族中。大數據營銷只是近幾年才如此火熱,各家的數據都存有先天的缺陷,加上後天的相互封閉,大數據營銷的效果還沒有真正發揮出來。

如何讓戶外廣告行業也用上大數據營銷

根植於戶外媒體的三個基本面。實體場景,不再虛擬,真實確定,能夠複查,可以延續,可信度高;固定軌跡,群體定向,行為定向,能夠精準畫像、連續追蹤,小而美,易於掌握其行為與消費的主要規律;本地生活,常住人口的經常性消費才是廣告主特別在意的。

轉自戶外決策網學術文章


作為專業的戶外廣告設備生產廠家,雖然不能很專業的直接回答您的問題,但就我們自己的生產經驗來看,整個的戶外廣告市場還是可以的,隨著各種款式的專業設計,讓其能夠與城市環境融合在一起,其本身也成為城市的風景之一。設計精美有創意的廣告設備本身就可以幫助廣告主吸引一部分目光,其次,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重視廣告設備的安裝,尤其是智能候車亭的改造工程,因為就候車亭而言,它應該是廣大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僅從人流量來說應該還算非常龐大的。


戶外廣告效果評估最重要要解決的問題為
1. 接觸到多少人
2. 接觸到多少次
3. 接觸到什麼樣的人(年齡,性別,收入,教育程度)

目前國內欠缺第三方機構提供上述的數據,形成各戶外媒體結合調研機構推出各自的評估模型,因數據是由戶外媒體公司委託調研公司提供,廣告主通常質疑其公正性。

國外近年來的作法可參考英國的 Route Research Limited ,這是一個戶外媒體的協會,成員包含了戶外媒體主,調研公司,廣告主,以及學術界得相關人員,試圖提供第三方公正的數據來作為戶外媒體價值的評估基礎。

至於用戶看到後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廣告主也試著突破傳統只關注「告知」的效果,並試圖來了解用戶的反應為何,舉例而言:

1. 某快消產品在北京國貿地鐵站內的燈箱廣告提供二維碼直接連結到一號店購買頁面,如此跳脫了純「告知」的範疇,直接看轉換了多少購買。
2. 公交車內及公交車候車廳將會提供免費無線連結,乘客在等車/乘車時看到廣告便可上網獲得進一步的消息或直接下單。

總而言之,國內戶外廣告效果評估最基礎的數據目前是欠缺的,這使得戶外媒體的價值難以更好的體現,無法從傳統電視廣告預算分到更多的份額。就如我認識的一位4A媒介計劃購買公司的老總所言,一般和客戶的年度媒介計劃提案如果時間是3個小時,通常戶外媒體最多只會分到15分鐘,而且討論的重點是廣告創意,而不是媒介本身。


2個問題合二為一回答:位置和價格。


戶外廣告是很難得到確切的投放效果的,因為客戶的來源渠道沒有數據可尋。但是想要最高的投入產出比,這個是可以做到的,因為你可以選擇你的投放渠道,也就是相對精確選擇看廣告的人群;比如說你想賣書,你的受眾是目前還在讀書並且有時間理解你的書的人,也就是20-45歲左右的上班族(僅舉例),這些人在公交和地鐵是最常碰到的,而最好的時間段則是早8-10,晚17-20,那麼你還可以選線路,通完互聯網商區的路線上的人會更容易買書來學習。

所以當你把投放變得精準時 就最容易的到最大的投入產出比,除了投入產出比,廣告主應該細化的關心投入是多少,當產出需要日積月累時,那在保證產出相同時 投入越少越好,所以建議查看一下市面上的有實時競價的戶外廣告交易平台,在這裡就不提名字了,這個平台 可以讓你更多選項去精確你想找的目標人群,並且可以按單次廣告位競拍,市面上大多數都是不支持的,必須一下包下來很多相同屬性的展示屏 每個幾萬十幾萬下不來,但是我說的支持實時競拍的這個平台做一千次也就幾塊錢,簡直差距太大了 對廣告主來說 這是一個偉大的平台。


形式多樣的戶外廣告,比如地鐵站廣告海報、公交站牌廣告、企業戶外大型LED廣告牌等等,其廣告投放效果的監測一直是廣告主及廣告商們關注的重點,大數據時代下的戶外廣告投放效果監測有了被量化的可能性,比如通過對運營商的基站數據的分析,對某個特定地點的廣告牌覆蓋人群進行監測,對比該人群在廣告投放前後的行為差異,就可得到對某個廣告牌的具體投放效果的監測。更多詳情請看我的專欄文章90%的大數據產品是偽需求,所以沒人買單 - 知乎專欄


位置(戰略)!位置(戰術)!(心理)位置!


近些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國內網路廣告的發展勢頭一片大好。但隨著網路廣告的發展,廣告效果卻令廣告主著實擔憂,大把的廣告費投進去,卻跟當初的預想差距甚遠。

對於大多數廣告主來說,廣告投放的目的無非就是吸引更多的用戶,最終實現營銷轉化。但同時他們最怕出現這些問題:投放結果不理想,轉化率低;所投入的財力與投放結果不成正比;廣告費浪費嚴重等等。

廣告主為什麼會在意這些?我們以下圖為例,筆記本在ZOL投放的費用明細:

從上圖不難看出,對於廣告主來說廣告費用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每一筆廣告投放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誰都希望每一筆費用都花在刀刃上。

說到廣告費這個問題,許多廣告主忍不住要問,花了那麼多錢,效果達不到,錢都是花到哪裡去了呢?想知道這個答案,就不得不扒一扒廣告投放的那點事兒了。本期我們為大家分享一下廣告投放異常數據問題,讓大家了解您的廣告費去哪裡了。

我們都知道影響廣告投放效果的數據指標很多,其中任何一條有異常,都會影響整個投放效果。為什麼會有異常數據呢?

異常數據多樣性:

影響廣告投放效果的因素很多,如曝光量、點擊量、到達量、二跳量、到達率、二跳率、轉化量等等,其中任何一個數據都有可能出現異常,進而影響整個投放效果。以點擊量為例:(如圖)

通過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曲線曲折最大的時候出現在4、6、8這三個月,但這並不能直接下結論正常或是異常,應該看與實際的投放計劃是否匹配,包括地域維度、客戶端的維度。比如廣告主正好是在這三個時間段加大了廣告投放力度,那麼出現這種情況自然是正常的,反之就是異常。

再有就是結果形式的指標,如CTR、二跳率、轉化率等,這些指標一旦變化過大都算是異常,比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可以看出,流量多的二跳率卻很低;用戶數接近流量的一半二跳卻為0,看數據就知道這絕對有問題,所以這時候就需要考慮是不是有作弊行為、刷量了。當然除了二跳率這些指標外,異常表現還包括廣告來源異常;曝光、點擊頻次異常; 曝光、點擊IP/地域集中; 用戶平均曝光量、點擊量過大;曝光、點擊的UA分布異常;數據時段分布異常;到達率、轉化率異常等等。

投放是因,異常是果

所謂因果相連,因為投放異常,所以才會出現異常數據這種結果,我們根據異常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得知是哪個投放環節出現的問題,進而及時優化投放,避免異常數據。

如何解決屏蔽異常:

我們了解了異常產生的原因,那麼如何屏蔽這些異常數據,該如何解決呢?通常來說,發現解決異常問題分兩步。

第一步:IP屏蔽,對廣告數據,可以通過IP屏蔽一部分。

第二步:進行人工分析,目前這是比較有效的方法,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每個方面我們結合一個案例進行分析。

1.通過基礎指標初步判斷

1.1用戶平均點擊量、IP平均點擊量、用戶平均到達量是否正常:一般來說,大於2次,可能存在異常

1.2廣告到達率是否正常:如果小於活動整體比例,可能存在異常

分析案例示意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文字鏈_原創頻道9字」這個廣告的點擊量與到達量相差甚遠,從數據表中可知,到達量僅為點擊量的39%,很明顯點擊量存在異常,這時我們就可以對點擊量進行分析,查找異常的原因,及時調整優化廣告投放的渠道。

2.結合細節數據進行確認

2.1地域分布是否存在大部分數據集中在某一個或者個別地域

2.2 24小時分布是否存在大部分數據集中在某一個時段或者凌晨

2.3 地域分布或者24小時分布數據不區域定向、時段定向差異較大

分析案例示意圖:

如這張圖所示,對細節數據的監測分析,發現當點擊量數據集中在21-22時,到達量卻沒明顯變化,這就出現了異常數據。

3.通過深度數據進行驗證

3.1是否存在同一時間同一IP點擊多次,或者產生多個轉化明細的情況

3.2是否存在同一天,同一IP點擊量、轉化明細量比例較大的情況

3.3分析廣告點擊來源,看是否有大量點擊來源和媒體頁面不一致

分析案例示意圖:

從圖中可以發現兩個廣告的到達量超過千次卻未產生任何二跳,同時用戶平均到達量大於2次,不難看出這是異常數據。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了解了廣告投放中常見的異常數據,正是因為這些具有欺詐性的數據蒙蔽了很多廣告主的雙眼,看不到廣告投放的實際效果,所以你的廣告費也在無形中被浪費了。最後損失最大的永遠是為流量買單的「廣告主」。也許有人會問,是否解決屏蔽了這些異常,就能保證廣告投放的效果呢,減少不必要的費用支出呢?針對這個問題只能說這僅僅是影響廣告投放效果的一小部分因素,影響廣告投放效果的因素很多,後續我們也會繼續對廣告投放效果進行專門的分析,歡迎大家關注。

添加微信公眾號(cn99click),獲取免費試用產品及精華乾貨文章。


戶外廣告的另一種新新媒體選擇:合肥眾馳天下網路科技推出的 智能生鮮售賣機外圍廣告

https://pic1.zhimg.com/v2-701867fa92b0477742522f1c3f4c8240_b.jpg

1) 離人群最近:我們是離人群最近的戶外媒體平台。我們在城市的各個社區、小區、地鐵站。你只要回家就離不開我們,每個小區都能看見我們的身影,廣告在你離家、回家都伴隨著你。

2)廣告投入成本低不管你是大客戶還是小客戶,請放心,在所有戶外媒體中,我們的投放價格最有競爭力。我們擁有國家專利,用心把民生生鮮這件小事做好,花最少的錢宣傳最有效的媒體,自然節省您寶貴廣告投入資金。我們盡小者大,志在將媒體網路覆蓋全國城市。有規模,有網路就應該讓我們的合作商家擁有最實惠的媒體平台。

3)選裝超薄燈箱,24小時廣告不間斷我們用您的品牌迎接朝陽,在晚上,我們仍舊用溫暖的燈光還您光輝的形象。別擔心雨雪天氣,或者總不見太陽,一路有您與我們同行,再漆黑的夜晚,我們總給您引航的光亮。

4)廣告覆蓋面廣,到達率高有城市必有社區,有人群必有一步鮮智能生鮮機,既然這樣有我們必有您的廣告。廣告就是廣而告之,我們做廣,幫您告知。一旦您的廣告像我們一樣覆蓋整座城市,那您的品牌就陪著人們走進每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伴著人們走入每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

5)有效區分受眾群體,廣告有針對性在這個城市,不論豪宅還是民居,都有我們為居住環境護航,您的廣告自然可以選擇有用的受眾群體。我們清楚的知道您的品牌可能有不同消費者,我們會告訴您在這個城市那座小區有懂你和需要你的人群。告別產品線長,廣告更新來不及的時代,我們可以讓您在不同的地方的廣告投放策略千變萬化,有的放矢。

6)投放形式有創新,讓人們「追」著廣告看讓您的廣告活起來吧。一個社區您可以同時擁有多個廣告位置,我們使您的廣告流動起來,讓人們今天在這裡看到你,明天去那裡也能見到你。為什麼不能讓人們追著您的廣告看?將您的優惠打折信息分開投放在一個小區的不同位置,讓人群看過兩個以上的廣告才能得到您提供的優惠信息。讓廣告與大眾互動起來。你便是不敗的品牌。

除其他戶外媒體形式本身具備的優勢外,我們還具備: 1) 相比與其他戶外媒體,我們更具有社會價值,採取免費進入小區的形式迅速佔領自身的根據地,並因為兼顧智能生鮮售賣解決群眾剛需,不會受到受眾群體的排斥。 2) 相比與其他戶外媒體,我們佔領的是受眾群體的第一眼球的位置——居民社區,有效的根據小區入住率、居民層次劃分廣告投放群體,宏觀上擴大廣告投入面積,擴張廣告覆蓋率,微觀上提高廣告到達率、短時間細分受眾群體,針對性制定投放策略。 3) 媒體平台新穎,形式同一化概率底,廣告顯著度高,受干擾程度小。 4) 廣告翻新率高,區域流動性強,且投入成本降低,價格具有強競爭力。 5) 投放策略機動靈活,不反覆產生初始投入,減少單一受眾群體的重複投入。 6) 擴張速度快,廣告覆蓋面能迅速幾何性增加,能在需要的覆蓋範圍內短時間有效佔領投放市場。


先說第一個問題,戶外廣告主是怎麼定義投放效果的,這要區分不同的廣告類型,如果只是單純的品牌營銷展示,那麼更多的媒體來關注、曝光這個廣告,我想你的目的達到了,那對於那些產品營銷廣告,比如售房、美容等,那麼電話來電率、客戶增加率等就更加關鍵了。
第二個問題"廣告主投放時最關心的是什麼?",我想每個廣告投放都有其商務目的,增對一些大企業,每年都有足夠多的商務費用用於品牌推廣,那麼投放就只是為了品牌的彰顯,如果是迫於商務壓力需要將產品銷售出去,那面更多的是關心廣告投放之後產品的銷售額了。


推薦閱讀:

如何寫好一份有創意的推廣方案?
口碑營銷和病毒營銷背後的規律是什麼?
你接觸過的最成功的病毒營銷案例有哪些?
O2O 模式的核心是解決了用戶的哪些需求?
怎樣進入地產行業做地產策劃?

TAG:創業想法 | 廣告 | 營銷渠道 | 營銷策劃 | 戶外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