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歷史上絲綢之路的變遷嗎?


好大的問題~

絲綢之路的路線在每個朝代都不同,陸上絲綢之路中原政府與西方政權來往必經過西域,變遷也主要集中在西北政權更迭頻繁地區。之前參與關於絲綢之路變遷的編寫,簡單說一下北宋遼西夏時期西域的道路變遷吧。

中西方通過絲綢之路的交流必須經過各種民族建立的政權,北宋時期政權紛爭尤為激烈——回鶻政權、西夏政權、唃廝啰政權、喀喇汗王朝等等,所以北宋時期陸上絲綢之路更是艱險重重。每個朝代的絲綢之路某地到某地都並不是簡單的、清晰的一條線路,沒有明確的路線,沒有政府的保護,甚至沒有人煙;每條線路都是商人用腳一步步丈量來的,用汗水,甚至鮮血澆灌來的。

唐代絲綢之路由長安出發主要經由兩條平行道路通往河西:一條經過渭水河谷西行到隴州、秦州、蘭州進入河西;另一條沿涇水河谷經渭州、甘州、肅州、瓜州到沙州。

而安史之亂後,通往西域的道路主要通過靈州道,到了北宋時期,靈州(今寧夏境內)更是溝通內陸和西域的交通樞紐。

由靈州向西為絲綢之路西段,由長安到靈州的路線成為絲綢之路東段。

後來由於西夏政權對絲綢之路的各種干擾,唃廝啰政權建立且與北宋政府保持友好邦交,所以絲綢之路不再經過西夏政權,改道經唃廝啰疆域,青唐道興起。

青唐道有兩條線路:一是由長安出發沿關隴道循渭河河谷或涇河河谷至木峽關(今甘肅鎮原縣西南),西去經會寧關、蘭州,再循宗河(今湟水支流南川河)至湟州,最終抵達青唐;二是由長安經秦州到伏羌縣(今甘肅甘谷縣),再沿著瑪爾巴山到河州(今甘肅臨夏縣)鳳林關,渡黃河經廓州到青唐。


先定義下絲綢之路吧!
一般而言絲綢之路分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其實是東西方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通道。由於中國的絲綢通過此道大量西傳,故名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是影響最為深遠的,是由漢武帝那會兒派張蹇出使西域開創的(其實這個結果有點兒無心插柳柳成蔭)。東起,大漢帝國的都城長安,沿河西走廊至敦煌,分為南北兩路,後合起來,沿紅海南岸和巴格達至地中海,然後轉戰羅馬各地,全長的話7000多公里。
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刺繡,陶瓷等多姿多彩的工藝品傳往中亞和歐洲,而異域的蠶豆啊胡蘿蔔啊葡萄酒啊什麼的以及繪畫音樂舞蹈等也傳到中國,對漢唐社會以廣泛的影響。
其中,印度的佛教就是經此傳到中國,給中國的哲學藝術文學以深刻的影響(我覺得這是對中國最大的影響,直接影響了此後中國近2000年的發展) 而我們老祖宗的四大發明,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了阿拉伯和歐洲,極大的改變了世界的進程。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絲綢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