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設想是否合乎情理?有哪些實施的難點?
近年來,媒體上多次提到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次國家主席訪問哈薩克也提到這個。個人認為這是敝國的單相思。原絲綢之路的其他國家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來做這個事情。我認為該提法僅僅是設想,缺乏操作基礎,就像前任主席所提到的「和平世界」一樣。
先post一張圖(reference圖片來源英國金融時報,原始來源:Ministry of cOMMERC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Yuxinou Rail Logistics Company)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是為了打通中國到歐洲大陸新的貿易通道。通過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加強中國內地,特別是西部地區和歐洲大陸的聯繫。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分為」一海一路「。我們暫且不談海上絲綢之路的意義,今天我們來簡要的說明下為什麼陸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於中國,歐盟,以及沿路國家來說都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件呢?我們來簡要的從三個方面去分析一下。
第一,追求貿易往來的高效率:
想必大家也知道,近些年來在國際貿易的大浪潮中,物流行業飛速發展,已經成為支撐貿易往來的核心力量。在激烈的全球貿易競爭中,誰能取得高的貿易通商效率,誰就能在市場上處於領先和不敗的地位。陸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能大大的縮短貿易往來的時間,顯著的提高貿易效率。由重慶為起點」渝新歐「鐵路總長1.1W公里。從中國運輸貨物到達杜伊斯堡僅僅需要22天。這個時間是海運的一半。通過鐵路跨國公司能全程的控制運輸計劃,而在海運中因為變化莫測的天氣原因也讓企業很難直接全程的控制運輸計劃。這使得鐵路比海運更加可靠。儘管鐵路運輸的費用一般要高于海運的20%到30%。
第二,經濟協同發展:
陸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更有利於中國與中歐,東歐,西亞的共同發展。新的貿易通商路線能為沿線城市和國家帶去資金,貨物和就業機會。這對於任何一方都是百利無一害的。隨著中國崛起,與中國建立長久穩定的貿易關係,也是各個國家的經濟訴求。
第三,政治戰略和能源戰略:
從政治戰略角度來看,中國勢必要穩定並加強自己在亞太乃至歐洲的國際地位以對抗美國。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中國不僅能豎立向世界展示大國全新的國際視野,同時也能提振國家的國際經濟政治地位。從能源戰略上來分析,14億人口的超級大國對能源有著源源不斷的需求。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對中國未來的能源進口有著極大的幫助。
第三,平衡發展:
中國目前的發展局面是東快西慢,海強陸弱。在之前國家高速發展的30多年裡,因為改革開放後,國家資源金錢有限,只能重點培養和發展東部沿海城市。但隨著國家富強,閑置的資源導致國家產能過剩,此時是一個絕好的機會為經濟發展相對羸弱的西部帶去生機和活力。我國當前的發展需要兼顧地區平衡,並著力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復興絲綢之路能帶動經濟實力較為薄弱的西部地區,有望形成新的開放前沿。
第四,文化滲透:
中國在前30多年裡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深刻的影響。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西方文化也在中國被大力的宣揚和推廣。而中國本土自身的文化卻沒有得到有效的傳揚和滲透。若要成為一個真正的世界強國,經濟,政治,文化三者缺一不可。西北地區國家以西安作為宣揚本土文化的窗口也是映照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以全新的貿易商路完成文化滲透的使命。
所以絲綢之路不論從現階段的戰術討論上到未來的戰略考慮上都是合情合理的。
最後簡單的說明一下實施起來的一些難點。首先是國內推行的困難點。國內的深層的東西因為不是特別了解,只能簡單的從表面去看一些推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難點。西北地區在經濟發展上的落後很難爭取到一些大的公司落戶。這就為前期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帶來了阻力。當然這些都可以通過地方政府推行優惠政策,國家大力扶持等方法,吸引到大型企業的落戶。比如前段時間習大大出訪印度,邀請印度總理訪問西安;張高麗親臨西安,落實西安國際港務區,西咸新區等諸多項目等等。這些都是國家的有意扶持和宣傳。
從國外的角度去分析,目前比較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有比較大的負面影響的,應該就是地緣政治了。因為」渝新歐「鐵路在中間經過俄羅斯的一段鐵路是由德國和俄羅斯的一家合資企業共同控制,在俄羅斯與歐盟(EU)貿易關係因為烏克蘭衝突而日益緊張之際,這使得該鐵路成為全球供應鏈中一條脆弱的運輸線路。地緣政治將會極大的影響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推行和建設。當然,另一方面,因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可能會在未來顛覆現有的貿易布局,歐洲各個國家也是持保守的態度去看待和推行這件事的。保守的態度也會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和經濟創新上帶來一定的阻力。
挺合理的。
按照以往的思維,大國圈佔勢力範圍多圈佔沿海國家,再圈佔沿海國毗鄰的內陸國,保衛勢力範圍也靠的是強大的海軍與海軍陸戰隊。然而如果今天的中國這麼做,就要挑戰世界第一強,比地球上其他所有國家海軍加起來還要強的美國海軍。這顯然會走冷戰的老路,中國也真不見得能贏得這場新冷戰。
然而蘇聯解體後,中亞和東歐出現了巨大的勢力範圍真空。再加上我國的鐵路技術日新月異,相較海運已經十分具有競爭力,「渝新歐」運價降至海運水平--重慶視窗--人民網。這兩個因素使得中國可以打破舊思路圈佔內陸國家作為勢力範圍。
另外,絲綢之路勢力範圍上除了波蘭基本都是內陸國,這意味著美國沒法發動航母優勢來搶奪這些國家。要爭奪這些國家只能靠陸軍空軍,而整個歐亞大陸上陸軍空軍能看的只有中印俄三家(如果歐盟不算一個國家)。印度不必擔心,俄羅斯自顧不暇被中國當肉盾用。所以,絲綢之路勢力範圍不必擔心來自其他列強的爭奪。
圈佔內陸國也是有問題的,不像圈佔沿海國那樣方便干涉勢力範圍國的內政或者威懾他們。目前來看海軍,尤其是航母,才是最好的威懾力量。如果絲路國家作死我們不得不去干涉內政,讓坦克千里機動或者直接出動戰略空軍顯然不是那麼靈活。這就對我們的外交部門、諜報部門和空軍研發單位提出了更高要求。
習近平主席提出「絲綢經濟帶」是區域合作的整體概念,在操作層面則有望構建鐵路、公路、航空、電信、電網、能源管道等六通道的立體「絲綢之路」。
運行的初始階段將主要涉及中國和中亞各國,但未來將會逐步涵蓋西亞東歐更廣泛地域。
「一帶一路」的實施戰略,並不是設想。今年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新疆蘭州占的比例就非常高。現在高鐵從蘭州建到了烏魯木齊,但是還沒有達到最大的飽和。高鐵可以繼續向西延伸,然後向東連接,繼續向前走。這個投資完成之後,再加上現在正在建設的客運專線和貨運專線,並列雙線會對未來沿線的城市帶來很大的發展。未來會在蘭州與哈密之間形成許多經濟帶,一定要連起來才行。東部大量過剩產業的唯一出路就是在「一帶」空間上尋找自己的未來。
日本嫉妒的要死,使勁分化中國的亞歐絲路戰略,你居然說這是中國的單相思。
張阿七的回答已經很全面了,我補充下個人對中亞的看法。
中亞、地中海東岸,那都是古文明的重要搖籃,不亞於中國,歐美的文字、宗教都是那裡起源的,猶太人也是從那裡被趕到歐洲的,歐洲只是吸收那裡的文化,並在最近500年內鬥競爭崛起的;中亞近代的紛爭有宗教矛盾、有英美挑撥,但最終肯定會意識到和平發展才是出路。
中國的絲路方案肯定比美國的扶持代理人輸出戰爭要有意義的多。長遠看,當中亞重新發展起來,整個亞歐大陸,甚至包含非洲大陸,世界最大的陸地板塊恢復生機,歐美都有被邊緣化的可能。
當然,前景是美好的,困難是艱巨的,需時是比較長久的。
推薦閱讀:
※互聯網經濟是否創造價值?
※「互聯網金融」是偽概念嗎?
※2025年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伊斯蘭國家的領頭羊是哪個?
※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頂峰將在什麼時候到來?這對中國經濟有些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