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車臣是什麼關係?


排名第一的回答有幾點可商榷之處。
杜達耶夫因衛星電話被定位被導彈定點清除,也有說法稱死於車臣高層內訌。被俄羅斯劫持殺害一說不知從何而來。
「北沃羅涅日條約」和「紫羅蘭大屠殺」,抱歉,我查詢不到任何相關資料。
杜達耶夫被挾持成為車臣總統一說不是事實。他是主動發動政變驅逐當地蘇維埃組織實現的。手握三枚核彈頭的說法也沒有任何根據。
「屠殺了十萬車臣人,並拿回了核彈頭」一說無根據。車臣平民死亡人數大致接近這個數字,但基本死於戰火和傷病。即使西方國家也沒有俄羅斯採取屠殺行為的報告。倒是車臣方面有過集體屠殺戰俘的行為。杜達耶夫曾發動襲擊劫持上千名人質逼迫俄羅斯停火。
哈斯布拉托夫不是車臣時任國防部長的侄子,也未參與駐美情報活動。他是主張雙方和平解決紛爭的主和派,同時也是堅持車臣不應從俄羅斯獨立的統一派。
1999年拉姆贊·卡德羅夫作為車臣領導人與穆斯林組織簽訂《白月協議》無任何可信的資料來源。1999年他23歲卡德羅夫擔任車臣總統是2007年。
第二次車臣戰爭時期車臣領導人是馬斯哈多夫。戰爭起因是巴薩耶夫率軍入侵達吉斯坦以及發生在俄羅斯境內一系列恐怖事件。
最後,劫持人質人體炸彈這些早在二十世紀前半葉,車臣分離主義分子就開始使用了。二戰期間車臣分離者試圖與納粹德國合作獲得獨立地位是日後被強制遷徙的一大原因。
迄今有證據可查的對車臣人系統的屠殺是1944年NKVD將車臣人遷往哈薩克時因暴風雪不便運輸,將大約700名老人、婦女、兒童關在屋中活活燒死。但從未有人見過相關文件記錄,此事曝光於二戰後,源自考古學者對北高加索的調查和一位前蘇聯將領的言辭,除此之外無任何其他旁證。
這麼看來說是有幾點可商榷之處,其實我是完全否定了啊。


背景介紹:俄語狗,軍事愛好者,曾去俄羅斯交換留學,期間去過車臣首府格羅茲尼。

大三時作為交換生去了俄羅斯南部某個小城市留學,有一次和同班的俄羅斯同學說起我們想去車臣格羅茲尼看看,周圍的俄羅斯同學包括老師在內都是這樣的反應:

你瘋了嗎?!
不要去那裡!那裡不是俄羅斯!
不~是~俄~羅~斯~!

我的天,我覺得雖然國內也有時常有暴恐或者反華事件發生的不穩定地區,但所有人都堅信這些都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看來兩次車臣戰爭和恐怖襲擊事件給俄羅斯民眾留下的陰影實在是太深了。

--------------------------------------------------------------------------------------------------------------------
傳送門,附上答主當年去車臣後寫的遊記:
你會為了某一個興趣愛好來一場旅行嗎?有哪些好玩的故事? - 豆斯基的回答


17世紀初,莫斯科公國崛起,按著壓迫羅斯人的蒙古人打,其中從金帳汗國獨立出來的伊斯蘭化並且控制克里米亞半島,黑海東北沿岸和高加索山脈以北草原的克里木汗國被盯上了。在數次俄土戰爭後,俄羅斯勢力延伸到了高加索山脈南北地區。

高加索山脈以北薩爾馬提亞地區長期以來是游牧民族固有的游牧區,而山脈以南的多山地區則是歷史較為久遠的山地文明國家。而山脈中的居民便是如今車臣的祖先。

自公元前六世紀開始,每一次游牧民族都會從頓河伏爾加河草原出發,越過高加索山脈時都會和當地山民爆發戰爭,當代車臣人祖先先後和斯基泰,阿蘭,匈奴,阿瓦爾,突厥,蒙古所有游牧民族交過手。長期依據險峻山地地勢打疼過路的游牧民族。

18世紀後期,厄魯特蒙古人發現毛子有槍有炮還養著一批游牧化毛子,哥薩克專門對付蒙古人,惹不起,躲了回老家也就是土爾扈特東歸。於是哥薩克殺到了高加索山脈,一改游牧的偶爾來來的習慣,直接要建立直轄統治,本身就野蠻血腥的哥薩克和千年以來一直作戰的高加索山民互相殺的血流成河。俄羅斯沙皇政府迫於高加索地區的統治難度不得已給予了相比其他地區非常高的自治權。

必須提到的是俄土戰爭時,高加索山民也是土耳其爭取對象,在俄羅斯東正教傳入的時候,伊斯蘭教蘇菲派也差不多同時期大規模傳入。兩個宗教共同消滅了地方原始信仰,所以論及信仰東正教和伊斯蘭蘇菲派差不多各佔一半。

一戰的時候,土耳其作為同盟國國家發動了高加索戰役進攻俄羅斯,期間曾號召穆斯林參加聖戰推翻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統治,但然並卵,反過來俄軍車臣兵打的土軍頭破血流。

然後就是比較有爭議的說法了

高加索北部哥薩克和車臣等自治區是較早倒向布爾什維克的,他們對蘇俄的效忠一定程度上還導致了高爾察克和鄧尼金會師計劃的流產。特別車臣,車臣人蔘軍比例是較大的,南高加索沙俄軍隊非常多的士兵都是車臣人,很多人還是士兵蘇維埃成員。車臣人和布爾什維克早期關係可能是非常好的。

真正導致高加索地區和布爾什維克矛盾激化的更多是後來斯大林計劃經濟上馬後,強推農業集體化。車臣家族類似中國南方一類的宗法體系被徹底破壞,而且當時工業化政策下,強制高加索山民下山進城變工人徹底激怒了過去的某些蘇菲派教主或者說族長。斯大林鎮壓富農,富農反抗一直延續到二戰前夕的就北高加索山區,特別是車臣。


1942年中旬,蘇聯西南方面軍哈爾科夫反擊戰打的一塌糊塗,繼基輔戰役後再次被消滅大量有生力量。南烏克蘭通向高加索地區通道直接被打開,蘇聯方面為徹底鏟掉高加索山區富農分子游擊戰根基防止他們給自己上眼藥,強行遷徙車臣人去烏拉爾山脈以東的大後方。

在高加索戰役期間,較多的車臣人參加了蘇軍山地部隊對抗德軍,雖說蘇軍把他們部分鄉親拉到烏拉爾山以東去了。

二戰結束後,車臣人又回到了老傳統當兵上去了,當地人幾乎家家都有人參加過蘇聯紅軍,在特種山地部隊里服役。蘇聯解體時,我們知道地方官僚為了瓜分國有資產利益最大化,一度鼓吹民族獨立。高加索山區北部,由於文化上的確和俄羅斯文化距離較遠,鼓吹民族獨立市場很大。

但是,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背後的利益群體就不答應了,烏克蘭工業區,外高加索資源,還有中亞各個資源,由於在蘇聯內部行政劃分上分屬不同共和國,分離出去割不到他們的肉。但是北高加索就不一樣了,那裡長期以來是夥同烏拉爾工業區和莫斯科工業區一起建設的上下游,北高加索各個民族分裂出現會割的他們肉疼。所以堅決不同意,打。解決了蘇維埃議會後,1994年俄羅斯集結重兵圍剿車臣。

第一次車臣戰爭最初的組織人員更多都是世俗人員,所秉持的是極端民族主義,但是俄軍壓倒性的軍事實力下,車臣求助外援中,極端宗教主義開始入侵。車臣內部也開始了分化。極端車臣民族主義分子所秉持的是追求復甦蘇菲教團制,說白了就是當年的地方封建軍閥制度。而入侵的極端宗教則是要建立徹底的伊斯蘭社會實行沙利亞法。

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後,車臣蘇菲派倒向俄政府,俄羅斯給予他們戰後建立車臣蘇菲教團的權利,也就是現在車臣總統小卡德羅夫他家族。俄羅斯政府秉持以車臣人治理車臣的辦法,收編蘇菲派教徒組建車臣內衛部隊,由他們去剿滅極端宗教派車臣,效果非常好。第二次車臣戰爭結束後,大概有兩萬多薩拉菲派車臣人逃離高加索,這群車臣人大多是前蘇聯軍人和前蘇聯軍人訓練出來的,他們在伊拉克阿富汗甚至敘利亞地區充當極端宗教組織的僱傭兵或者僱傭教官。


現如今的車臣,則非常像歷史上沙俄所養的哥薩克。車臣地區俄羅斯法律是否有效一直是個謎,似乎他們宗法法律是凌駕在俄羅斯法律之上,車臣人搶新娘尋釁滋事殺人放火沒人敢管。每年俄羅斯中央政府下發大量資金給小卡德羅夫搞建設,還給了他一個旅的編製隨意支配。

一直有種說法小卡德羅夫手下的7000人武裝到牙齒的車臣士兵只聽普京和小卡德羅夫的命令。俄羅斯反對派人身安全一直受到這群車臣人威脅,其中有件最近發生的事便是一個車臣士兵跑莫斯科開槍打死反對派。

強佔克里米亞半島的部隊全是這群車臣人去的,到後面烏克蘭內戰,有兩千名車臣士兵加入東烏克蘭,立馬打的西烏克蘭頭破血流。

似乎歷史又回到當年沙皇哥薩克衛隊的時代了。


關於這個問題,想說一下。車臣(Нохчийн
Республика)位於北高加索地區,是俄羅斯聯邦的其中一個加盟共和國。關於俄羅斯與車臣的矛盾,最早可追溯至18世紀上半葉沙皇俄國對車臣的入侵行動。在19世紀,沙皇又對其進行了近半個世紀的戰爭,最終把車臣收納到了自己的版圖之中。

不得不說的是,二戰期間,斯大林曾以車臣和德國法西斯合作為由,把所有車臣人趕出了世代居住的故鄉,並把他們發配到中亞、西伯利亞等地區。直到1957年赫魯曉夫執政期間被流放的車臣人被允許重返故鄉。不過,當他們回來時,發現故鄉已經被遷移來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北奧塞梯人所佔據,這就積聚了新的民族矛盾。

俄羅斯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車臣是其中一部分。縱觀歷史,俄羅斯大民族主義的確對它有過不公平的待遇。當然,它自身也有一定的問題。在蘇聯時代後期,其實車臣的發展還算說得過去,當時蘇聯政府在民族政策上做了一些調整,因此發展還算不錯。通俗點說話,就是給偏遠邊窮、少數民族地區一些優惠政策。

1996年,當場被俄軍導彈炸死的杜達耶夫


但是到了1991年,伴隨蘇聯解體,獨立成為當時一種風潮,大夥們都想從這個龐大的紅色帝國中分列出來。無需贅言,車臣也開始趁亂鬧獨立,並且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其中,杜達耶夫(Джохар Мусаевич Дудаев)要算是車臣分裂第一人,他本身還是俄軍的空軍少將、航空兵師長,但後來叛變了,專門從事車臣分裂活動。俄羅斯對於車臣分裂、反恐問題,付出了沉重代價。而且這麼多年來,車臣反政府武裝實施過多次恐怖襲擊,造成了大量平民的傷亡。

事實上,從車臣分裂活動一開始,那些分裂分子許給人民的諾言一個都沒實現,車臣人民整體的生活水平在直線下降。同時,這種分裂暴亂也給俄羅斯帶來了很的傷害,至少有4000名軍人陣亡,俄羅斯在付出巨大的代價後,才算是把車臣穩定在自己的範圍以內。

20世紀90年代初、中期,車臣是俄羅斯一個很大的心病。1994年至1996年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方面基本是失敗的;但1999年至2000年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採取了非常強硬的行動,車臣匪徒基本受到了鎮壓,俄羅斯採取的一系列維穩行動,總體上說是有效的。


從時間節點上不難看出,車臣出現問題,正是俄羅斯綜合實力最弱的時候。1991年蘇聯解體,從波羅的海邊緣板塊的愛沙尼亞開始獨立,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接下來,西方又試圖讓俄羅斯高加索邊緣板塊,也就是車臣,開始出現鬆動,企圖讓俄羅斯再度分裂。

起初,俄羅斯總統葉利欽(Бори?с Никола?евич Е?льцин)在任期間,就想徹底解決車臣問題,算是比較有意志力。但現實是當時俄軍的整體實力與蘇軍相距甚遠,國防開支有限,軍訓訓練減少,軍隊素質下降,因此在對付叛軍時俄軍很吃力。

普京會見車臣共和國總統拉姆贊·卡德羅夫(Рамзан
Кадыров)

不過,在1999-2000年期間,俄羅斯完成了一定的恢復,俄羅斯總統普京對於車臣問題的態度比葉利欽更強硬,準確說是軟硬兼施


普京一方面靠軍隊來鎮壓叛亂勢力另一方面又在用車臣當地選舉的領導人來控制車臣局勢,此時,俄羅斯跳出來以「仲裁者」這個相對獨立的身份跳對車臣進行控制,其實此舉是加強控制力的一種表現。不可否認,雖然目前車臣問題並未根治,車臣匪徒也並未徹底消失,但車臣的政局相對穩定。

鑒於此,只要與車臣的關係相對緩解,俄羅斯全面戰備的狀態就可以解除,然後把工作重心從反恐轉移到經濟發展上


老蔣認為,能夠有效支撐車臣當地經濟復甦,是俄羅斯要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想要把車臣穩定在俄羅斯境內,就必須把車臣的經濟搞上去,直接提升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並且超出叛亂之前。一定要讓民眾明白這種獨立叛亂只會讓自己付出更大代價,卻得不到半點好處。若車臣的經濟長期得不到提升,會不會再次出現大問題就不好說了。


車臣是原蘇聯的一個地方,1972年北沃羅涅日條約簽訂後,車臣地區與蘇聯當局發生了極其劇烈的衝突,發生了當時震驚世界的所謂「紫羅蘭大屠殺」,當時車臣聲稱是150人遭到蘇聯軍隊的殺害。
1991年,蘇聯動蕩時,車臣高級將領發生嘩變,挾持時任車臣主席的杜達耶夫,將車臣分裂出了蘇聯,與此同時還將當時保存在薩馬拉空軍基地的三枚核彈頭拿到了車臣境內。 1994年葉利欽平定國內局勢後,發動第一次車臣戰爭,屠殺了十萬車臣人,並拿回了核彈頭。
1994年車臣想和中國建交,中國當時顧忌和俄羅斯關係,一直沒有給回應,直到今天,中國和車臣的關係還是曖昧的。車臣在中國有合法辦事點,但沒有正式外交使館。
1996年車臣領導人杜達耶夫被莫斯科當局劫持殺害,車臣向美方求助,但美國政府由於和俄羅斯簽訂了《1993年遠東及環太平洋共同協議》,拒絕支援車臣,還逮捕了一批在美活動的車臣情報人員(包括車臣國防部長的侄子哈斯布拉托夫),這件事情當時在國際上鬧得很大,中國也有很多報道,不知道各位記得不。
1999年車臣共和國第二任總統拉姆贊卡德羅夫與穆斯林組織簽訂《白月協議》,派遣部隊發起了第二次車臣戰爭。這一次是被俄羅斯總統普京鎮壓了。
之後,車臣開始走恐怖分子路線,不再發動戰爭,而是搞人體炸彈。像是炸學校啊劫持人質啊,都是車臣在21世紀乾的。


我跟你簡單點說吧,就是二戰的時候一部分車臣人支持了德國人,二戰後清算的時候蘇聯政府認定這幫人叛國,流放西伯利亞,中間也是又累又凍死了一批,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再後來給平反了,但是回家的時候發現原來屬於自己的牧場和土地都被別的民族給佔了,要也要不回來,對蘇聯政府仇恨加深。後來趁著蘇聯解體的當口局勢不穩直接搞獨立。再後來就是俄軍兩次跟車臣人干,雙方死傷都不少,當然作為主要戰場車臣平民死傷也巨大。軍隊被打散了以後化身恐怖分子,製造過莫斯科劇場人質事件,莫斯科地鐵爆炸,別斯蘭人質事件,給毛子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現在俄羅斯對車臣的一些地區實際佔有和控制,但是民心么,當然是沒有了。


車臣人95%信仰伊斯蘭教。


明王朝與宣慰司的關係。


車臣和俄羅斯的關係現在有點像以前我國和藩屬國關係差不多。對方叫你大哥,你給他點好處。 他只不過在衡量和你在一起還是分開哪個更划算。


不是說誰和蘇聯有矛盾,200%是蘇聯先去挑的事么


車臣共和國(俄語:Респу?блика Чече?нская,羅馬化:Respublika Chechenskaya;土庫曼語:Respublikasy ?i?eniya;車臣語:Нохчийн Республика;英語:Republic of Chechnya)是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下轄的一個自治共和國。西接印古什共和國和北奧塞梯共和國,西北與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接壤,東連達吉斯坦共和國,南部與喬治亞分享一段邊界,首府格羅茲尼。

歷史上,車臣地區由周邊各大國統治,也曾分裂成大大小小的公國和城鎮。車臣作為一個獨立國家,是由伊瑪目加齊?穆罕默德(俄語:Гази-Мухаммад)在高加索戰爭中為了抵抗俄國,所組成的高加索伊瑪目國(俄語:Северо-Кавказский_имамат),此為車臣民族國家之始。在伊瑪目沙米勒帶領伊瑪目國抗俄二十多年後,1858年被俄羅斯帝國征服,並被軍事管治。1860年成立捷列克州,車臣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1877年車臣及達吉斯坦起義遭到鎮壓後,車臣地區開始工業化。

在蘇聯時代,車臣人與印古什人合併,組成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在二次大戰爆發1940至1944年車臣起義。後因扁豆行動、卡爾巴赫大屠殺(俄語:Массовое убийство в Хайбахе)、1951年東哈薩克車臣人大屠殺事件爆發大規模抗俄活動。蘇聯解體後,車臣共和國成立,但因車臣獨立組織領袖焦哈爾·杜達耶夫奪取政權,成立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並宣告從俄羅斯獨立。

因車臣共和國接連不斷引起北高加索的軍事衝突,印古什共和國因此從車臣地區分出,最終引發第一次車臣戰爭,車臣地區事實上獨立。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羅斯收復車臣,並開始了北高加索叛亂的平定。兩次戰爭中,車臣地區慘遭蹂躪,首府格羅茲尼前後發生四次戰役,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基礎設施毀壞嚴重。戰後,普京政府開始重建車臣。如今的車臣共和國基本上從戰爭中恢復了過來,目前由拉姆贊·卡德羅夫當選車臣共和國總統。[3]

車臣歷史

最少至三千年前,已經有人類生活,歷史上的塞西亞人(Scyellens)也曾經在車臣共和國生活過。

帝俄時期
18世紀未,葉卡捷琳娜二世發動第五次俄土戰爭,撃敗奧斯曼帝國,並控制克里米亞汗國,俄國的勢力擴張至北高加索。喬治亞三王國之一的卡特利-卡赫季王國(英語:Kingdom of Kartli-Kakheti)於1783年與俄國簽訂喬治亞夫斯克條約(俄語:Георгиевский трактат)(或以俄方稱格奧爾基夫斯克條約),希拉克略二世(英語:Heraclius II of Georgia)承認俄羅斯帝國對喬治亞之宗主權,而俄國則幫助喬治亞之統一,令俄國有機會將勢力範圍拓展至高加索全境。此時高加索地區由格利高里·波將金主導下軍事管制,在吞併克里米亞汗國後,交由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蘇沃洛夫接管,俄軍只是廣建堡壘,容許山民半自治,並不進行任何軍事行動。1785年,因高加索總督區成立,蘇沃洛夫撤軍,毛拉謝赫曼蘇爾乘概率眾起事,以其穆里德派信眾為號召,在奧斯曼帝國支援下,對俄國進行吉哈德(聖戰),並在蘇扎戰役中撃敗俄軍。因兵器過於落後,無法攻陷俄國棱堡。唯一著名的戰績僅為俘虜彼得·伊萬諾維奇·巴格拉季昂[4],其後連戰連敗,淪為賊匪。在第六次俄土戰爭中加入奧斯曼帝國,被伊凡·古杜維奇(俄語:Гудович, Иван Васильевич)在1791年率軍攻滅,此時穆里德派已融入車臣社會之中。

19世紀初,亞歷山大一世在百日王朝被消滅後,對北高加索進行征服行動,並於1829年引發全面戰爭,是為高加索戰爭。伊瑪目加齊?穆罕默德(俄語:Гази-Мухаммад)在高加索戰爭中為了抵抗俄國,組成車臣尼亞(日後的高加索伊瑪目國(俄語:Северо-Кавказский_имамат)),是車臣國家之始。全國戰爭開始後,雙方互相屠殺,雙方戰爭手段日漸激進和血腥。1845年,在伊瑪目沙米爾的領導下,伊瑪目國達致最大疆域,直接接觸俄國本土,後被俄國大規模動員撃破。在1859年伊瑪目國滅亡後,車臣地區便併入帝俄版圖。被征服後的車臣地區多有暴亂,因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巴米亞京斯基元帥平定,成功於1860年建立政權。1867年,俄國對車臣人開始大規模施行暴政,激起大規模反抗,車臣地區復亂。1875年,亞歷山大·帕夫諾維奇·斯維斯圖諾夫率兵至車臣大規模屠殺,令車臣人分化成親俄和抗俄兩大派別。1877年車臣及達吉斯坦起義後,抗俄之車臣人近乎滅絕。因獲得特赦,大部分抗俄之車臣人投降,車臣人再度統一。1881年開始工業化,車臣地區基本穩定,未曾再現大規模暴亂。

蘇聯時期
蘇聯建國以後,車臣最初作為山區共和國的一部分一起加入了蘇聯,1936年斯大林人為地把車臣-印古什地區分離出來單獨建立了一個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二戰期間1940-43年間車臣-印古什共和國曾在德軍支持下進行反抗蘇聯當局的行動。因此在德軍被擊潰之後,1944年蘇聯把和德國人合作過的車臣人遷徙去了中亞地區,這就是扁豆行動。直到1957年赫魯曉夫才批准回故鄉。 之後車臣-印古什共和國被取消,併入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

斯大林死後,1957年1月9日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被恢復,此情況一直持續到蘇聯末期。 斯大林在二戰之後定下了一個規矩,就是車臣地區的最高地方領導人一定不能由車臣人擔任。此情況一直持續到戈爾巴喬夫上台。戈爾巴喬夫允許了之前被遷徙的車臣人返鄉,並且第一次車臣產生了車臣人出生的地方最高領導人。

蘇聯解體
1989年後,蘇聯局勢劇烈動蕩,民族分離主義勢力在車臣、印古什和北奧塞梯等高加索地區迅速膨脹,車臣和北奧塞梯等自治共和國均有流血衝突發生。

自從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聯邦的不少成員,特別是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國,都希望像鄰近的亞美尼亞或喬治亞一樣享有獨立的地位。加上過去在前蘇聯年代裡,一直受到壓迫,使車臣人爭取民族解放、要求民族獨立和反俄羅斯的呼聲越來越高。

1991年,時任車臣共和國總統的焦哈爾·杜達耶夫發表了獨立宣言,但俄羅斯聯邦拒絕承認其地位。1992年5月25日,杜達耶夫政權與俄羅斯簽署了《關於撤軍和車臣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分配財產條約》。根據這個條約,俄羅斯聯邦一切行政機構全部撤出車臣。 [5]1992年12月10日印古什共和國與車臣共和國分開。

1994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指派俄軍大舉進攻車臣,即為第一次車臣戰爭。這是一場造成超過十萬人死亡的戰爭慘劇。之後,雙方的衝突不但一直沒有平息,還讓車臣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分子得勢。結果針對莫斯科的恐怖襲擊不斷發生。

1999年,7月4日,沙米利·巴薩耶夫指揮5000人的武裝部隊偷襲了俄內務部隊哨所,第二次車臣戰爭由此開始。俄羅斯第二任總統普京以較強硬的態度反駁了國內的分離主義思潮,指揮部隊從兩路進入車臣。以絕對軍事優勢壓制了車臣分離主義勢力。之後,雙方衝突依然如前。

車臣問題是俄羅斯國內民族宗教矛盾,國際社會過問較少,有證據表明許多車臣婦女的丈夫或兒子無故失蹤,她們搜集並紀錄數百卷恐怖罪行的錄像帶,並將之偷渡入歐洲,向國際人權法庭控訴。影響所及,亦有部分車臣婦女選擇加入炸彈自殺的恐怖事件。[6]

2004年5月9日,車臣發生炸彈爆炸,總統艾哈邁德·卡德羅夫被當場炸死。2006年3月4日,艾哈邁德·卡德羅夫之子拉姆贊·卡德羅夫被任命為車臣共和國總理。[7]2007年4月5日,拉姆贊·卡德羅夫宣誓就任車臣總統[8]。2009年4月16日,俄國當局宣布車臣戰爭正式結束。

2010年3月30日,車臣戰爭的陣亡者遺孀(或稱黑寡婦,черная вдова),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進行了自殺式炸彈襲擊,以期求得車臣的獨立自主。

2010年10月19日在格羅茲尼列寧區的車臣議會大樓遭到武裝分子攻擊,有6人死亡17人受傷。

2011年1月24日,莫斯科多莫傑多沃機場發生自殺式炸彈爆炸,造成30餘人死亡,近200人受傷[9]。車臣反政府武裝聲明對此事件負責,稱所在組織將致力於在北高加索建立一個「自由的伊斯蘭國家」,而此次實施的「特別行動」正是對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犯罪行為」的回應。[10]

來源: 維基百科


老打架,最後大哥贏了,於是車臣小老百姓動不動就在俄羅斯暴恐襲擊…


拋開以往的歷史簡單說現狀:

你大可以認為車臣是俄羅斯的一個「特區」。

1、超高度自治、車臣人治車臣;

2、俄羅斯政府對車臣地區的經濟扶持力度很大:2017年俄羅斯計劃向車臣提供的扶持金額約為404億盧布。當然,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的扶持,不過車臣一直排在前幾名。隔壁的達吉斯坦比它還要高一些。

3、在內政政策上,當俄羅斯國內現行政策與車臣地區的利益發生矛盾時,車臣經常能夠獲得總統、總理的特殊批示和關照,從而更多保證了車臣的利益。(比如不少俄羅斯的大國企在車臣地區開展業務時,都要為保證當地的經濟利益做出不少讓步和妥協)。

4、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的卡家軍是俄羅斯境內不二的地區領導人「私人近衛軍」。約有3萬人的編製。該武裝力量名義上效忠於俄羅斯總統、聽命於俄羅斯內務部部長(一部分人員的制服上有俄羅斯內務部的標誌),但實際上都是直接受卡德羅夫的指揮。近年來這支部隊幾乎參與了所有俄羅斯對內、對外的軍事行動(包括在高加索地區的反恐、俄格戰爭、烏克蘭東部內戰以及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2015年,這支武裝中的特種部隊還代表俄羅斯贏得了全球特殊部隊技能大賽的冠軍。其「總教頭」是前俄羅斯阿爾法特種部隊的精英成員。

5、車臣境內總體局勢穩定,社會比較安定,治安不錯,當地人甚至認為首都格羅茲尼可能是目前俄羅斯境內最安全的城市。

6、相當一部分俄族人對車臣是沒什麼認同感的。


有點兒類似國民政府和西藏的關係,明著是一家人,暗地裡搞自己一套。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社會學 | 俄羅斯 | 普京 | 車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