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小說原著的人,再去看小說改編成的電影的意義在哪裡?
曾聽過梁文道的一段話,覺得挺有意思,大概是這麼說的。
「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性生活,也不知道各位的性生活如何,這個例子可能聽起來比較粗鄙,是這樣,一對夫婦,他們性生活的方式一直都是最基本的傳教士姿勢,慢慢的也就乏味,一天,丈夫提議說,我們試一個別的姿勢怎麼樣,妻子滿不在乎的說,不管什麼姿勢,最後不都還是那麼個事兒么。確實,無論什麼姿勢,最後也不過是「那麼個事兒」,但是我想說的是,如果你試過別的姿勢,你就知道,感覺真的不一樣。」
他當時回答的是一個類似的問題,我們看了小說之後還有沒有必要看改編的電影呢?
有必要。
因為 電影和小說就是「不一樣的姿勢」。
所有的故事片都可以是小說,科幻片也可以是科幻小說,紀錄片可以是記錄文學,我們完全可以拋棄電影用文學表達所有的這些東西,就像如果你願意永遠只用最傳統的傳教士體位。
問題是你願意嗎?
比如表達愛情,可以是文學可以是美術可以是音樂,音樂里又可以是搖滾可以是民謠可以是交響樂,。一個動人愛情故事,甚至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了,為什麼我們要看一百分鐘的電影呢?
因為如果你試過別的姿勢,你就知道,感覺真的不一樣。
因為
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
小說和電影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各有各的受眾。對於重合的受眾,就是兼具讀者和觀眾身份的受眾來說,可以體驗到兩種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差異和對比所帶來的享受。
無論小說還是電影,並不僅僅只是「講一個故事」那麼簡單。因為表現形式的不同,帶給受眾的感受也會有很大的不同。況且,從小說改編為電影的過程中,還會為了適應電影的表現方式而對小說做改編,也會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受。
我個人很喜歡看完電影后再找來小說看一遍,主要是為了體驗不同的導演和編劇在處理這種題材時的改編思路。這是很有意思的一種體驗。
推薦《影子寫手》、《黑鷹墜落》和《魔道爭鋒》的小說以及電影,非常有趣的體驗。
還有《阿甘正傳》也是一個有趣的例子,它的原著和電影在精神內核和價值指向上是完全不同的。
1.由於偏執。
曾經因為喜歡《傲慢與偏見》這本書,而把所有我能找來的《傲慢與偏見》的不同版本 都看了一遍...
2.由於懶。
以前看了很多原著,但是想重溫原著的故事的時候,卻會跑去看電影。因為看一本書需要時間、靜心和耐心,但是看電影沒這麼多要求。
3.由於想看想像變為現實。
很喜歡《藍色城堡》這本書,反反覆復看了N遍...但是一直糾結這樣一個問題:這麼美的書怎麼就沒人把它改編成電影?然後時不時上網搜一搜,看能不能找到這本書改編的電影...結果還是沒有...
4.由於尋找比較和落差。
我把各種《簡·愛》的電影版本也都看了一遍,然後心裡就開始不停地和原著作對比,偏執一點的時候還會捧著本原著看電影...-_-#,其實就是為了看看每個版本有什麼不同,有什麼改動,繼續偏執的話還會想想導演為什麼要這麼拍...-_-#。
5.想看看找不找得到自己在書里最喜歡的那個情節。
在《簡·愛》的原著里結尾的部分非常溫馨美好,每次出一個新版本我就想看有沒有我最喜歡的那個情節...結果還是木有...
6.純粹出於好奇,想看看能改編成啥樣。
比如某個改編的印度現代版的《傲慢與偏見》和某改編的現代版的《羅密歐與茱莉亞》。
個人覺得,先看原著再看電影是一種希望看到文字轉化成生動的畫面的願望。每個人對於文字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想像,所以他想看看電影是否和他的想像相一致。
不過實話實說,先看原著再看電影必然會對電影有著過高的期望,一般情況下,這也導致對於電影的觀感肯定會下降,也就覺得「電影不如書」。所以說由書改編的電影很尷尬,還原過多會被批沒有亮點,創新過多又會被詬病不尊重原著。所以說改編電影能獲得書迷的青睞實際上是個相當不容易的工作。
就跟喜歡上一個歌手的音樂,就想去看他的演唱會是一樣的嘛。
我打了好長的答案,分析了「仙劍」「和空姐同居的日子」「星空」「那些年」「小時代」,手機閃退了。全白打了,我很鬱悶現在。。
一種我喜歡的東西被人投資了,證明我之前很有眼光的心理,當然你要是亂改設定太過分了粉絲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那就只能罵你了。
我很好奇,為什麼製片方不會邀請小說作者來參與電影,如果是我寫的劇本被決定投拍電影那我肯定願意關注到底。把作品改編權用錢一賣就草草了事的做法本身對成品品質不就很值得懷疑嗎?
最後一句話,改編的最大優勢是龐大的粉絲群體,單請記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改就改那種做好只要粉絲喜歡來看就預計能回本的電影,要不就讓作者有很大話語權,要不然就很容易是一個笑話。
電影作為一種影像載體,和看小說原著自然是會有差別的。
舉個好例子,張藝謀的《紅高粱》,其中有一個場景是鞏俐出嫁。姜文的角色為了鬧騰新娘,在接親的路上顛轎。這個場景足足有5分鐘,除了唱歌,沒有多餘的台詞。觀眾就是在看錶演。
莫言當年有參與編劇,看到劇本的這個場景時,對電影的質量提出了很大的質疑。後來電影放映後,莫言覺得這畫面十足的好。
電影區別與小說,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於用畫面來說話!
好像我認識的人上電視了的那種感覺
大概很多人,包括作者,都想看看那些人演出來會是什麼樣子。
是一種認同感的追尋吧我想
小說和電影的表現手法不同,當然人也需要這兩類完全不同的體驗。
文學化的語言給人的總是一種難以捉摸的想像空間,比如在描寫女主角時,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但這究竟是怎樣一種美?你說不出來,但可以使勁想像。
電影是具象化的,假若女主角讓赫本來演,那麼赫本的美一下子就到你眼裡甚至心裡去了,鼻子眼睛嘴唇,很具體的。(當然也有奇葩,比如Before Sunset這個話癆電影,男女豬腳一路走一路對白,但導演有功力,處理得很好)
曾跟一朋友談起《九月鷹飛》中的葉開。她說我一直覺得葉開很帥,但始終想不出到底有多帥,直到看到劉松仁演的葉開,一下子就迷上了劉松仁了,哦,葉開就該是這個樣子。
我個人有時候是挑刺的心理,想看看編劇把原著改成啥德性了,想看看導演怎麼處理一些精彩的場景。
小說與電影是兩個不同的藝術方式,小說是二維的電影是三維的,小說平面電影立體。這個可以說出很多,主要就是表示,他們的藝術表現方式根本不同,我們可以認為是好聲音歌曲,不同人翻唱必定有不同的韻味
至於我,我更看重其中的電影改編原因,因為一個著名小說往往有不同改編版本,這些版本為什麼這樣改,受到什麼因素影響?按照西方接受美學的觀點,這些文本的變遷就是一部研究史
比如美國有部作品《小婦人》,先後在1933、1949、1994有三個版本,其中1949版改動較大,對主人公喬進行突出刻畫,凸顯其男性性格。在一些細節上變更,比如,與鄰家男孩勞力的邂逅,原著中和1933版都是勞力主動打招呼,但1949版變為喬主動打招呼。1949中也修改結局,將教授與喬的雨中偶遇改為喬追上了離去的教授,意思是喬把握自己的幸福。
而這樣的修改突出了喬,但其演員中最為大牌的確是扮演艾米的伊麗莎白泰勒。這樣的修改,其實背後深層原因是二戰後,女權主義在美國興起,喬是女權主義代表,更加受觀眾尤其女性觀眾青睞。
不是一個東西。
生吃和做熟了吃,能是一樣么?
好奇劇組的腦洞會不會和我們廣大讀者不謀而合,當然他們要是拍不出原著的感覺是會被我們唾棄的。
看看和書有什麼不同,比如《閃靈》里的媽媽真丑,和書里的是兩個世界的。
看電影人只用專註一個半小時,看書需要人精神專註的時間長得多了。而且反覆被改編成電影的名著基本上都是大部頭鴻篇巨製,這些改編名著的電影又給人多了一個不去看書的借口。
大部分改編的電影,可能礙於時長的原因,都有大量簡化的毛病。如果說原著是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弄成電影就是把那些枝葉都鋸了,再包裝得入時點,雖然沒有了生命力,卻是實用和令人愉悅的。還滿足了人們同時做兩件事情的慾望:看完電影之後好像也順帶連書也看完了似的。
當然也有改編得很好的,我非常喜歡李安《色戒》。也許中短篇小說更適合改編成電影,長篇的如果有時間一定是看書的好。
另外,真的很不喜歡和沒看過書只看過電影的人聊,感覺完全再說兩件事,《了不起的蓋茨比》就是一個好例子。
原著是作者想表達的思想結晶,電影則是導演對原著的認識。電影其實也算是""再創作""的結果,因此看電影時我不會刻意去和原著做比較。這樣我就算是看了兩種意義上的同一部著作:(紙張上的)原作和(熒屏上的)新作。簡言之,題目所問的""意義""在於觀者自己的認知。
1.看小說自己想像的和電影演的一樣不
2.喜歡上了一本書,關注關於這本書的一切
3.自己看過但別人沒看過,希望別人也喜歡上它
以上個人見解。
正在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經歷了這個事情,《血色浪漫》的書籍早看過了,而且愛不釋手,現在在看這部電視劇,發現又有一些新的收穫,感覺卻是不一樣
看看改編的電影能把原作毀成什麼樣。。雖然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是我真的很少看見有改編的很成功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段奕宏獲東京電影節影帝?
※怎麼評價演員岡田將生?
※當一部長壽且成功的影視劇集的主要角色辭演,製片方有哪些解決方案?
※關於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