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台灣人,可否有人幫我解釋一下"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內涵?

之前在北京和兩位朋友聊天,一位研究的是生態保育,一位研究人類學,在討論生態系的一些概念時,他們提出了"同吃、同住、同勞動"的話,但是這對我而言反而是模糊的,可是我也很感興趣,可否幫我解答。


我試著解釋一下,也許聯繫得有點遠了:
也許需要一點卡爾·馬克思理論的背景知識,或許永錫對這方面不熟悉。是說一些共產主義的理論,這個理論給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分成幾種階段,最原始的階段是原始共產社會(有點類似採集、游牧和狩獵的生產方式時代),一個部落的人們是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期間會經歷私有制社會,直到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他們認為到那時會出現系統性崩潰,通過革命等方式進入一種更高形態的共產主義社會,這時候不再是游牧狩獵時代因為物質資料匱乏而必須同吃、同住、同勞動,而是因為物質極大豐富,以致大家不必根據財產給人劃分階級,絕大多數人都進入到自我實現層次,這時候人們為了創造更高的文明,自發勞動,根據需要獲得勞動成果,不再需要私有財產,也在一定意義上實現了資源的共享,雖然不能再說同吃、同住、同勞動,但內涵就是共享,重新回到部落生活。

在大陸至少80年代和之前的人們是接受這種教育長大的,對社會發展的時代劃分就是這樣的觀念。在上世紀60~70年代,國家的領導者也的確讓許多年輕的知識分子(大學生)到鄉下和農民、到工廠和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作為官方的語言,它也存在了很久,只是現在不特別多的說了。

它和人類學田野調查的同吃、同住、同勞在目的上有一些相同,比如都是為了更好的體驗社會生活,了解某個階層或群體的生存狀況。但我相信卡爾·馬克思並沒接觸過人類學,人類學的興起應該比他所處時代更晚一些,所以大陸的朋友其實更早期教育接受的是馬克思理論的,後來才接觸人類學的調查方法,所以也許借用了一些馬克思理論中國化之後產生的說法,在我看來同吃、同住、同勞動應該來自這種馬克思理論中國化之後的某些實踐,又因為意思有相通之處,所以用到他們去青海的考察當中。


以色列曾經有過名為「基布茲」的組織,就是集體農莊。農莊成員可以隨意出去打工,像以前一樣將工資上交,農莊按照個人收入扣除「差額稅費」之後再下發給個人,既可以縮小貧富差距,又可以實現按能力取酬。「差額稅費」歸農莊集體掌握,用來改善農莊內的教育、文化設施。部分農莊財產還實現私有或者私人承包。

在很多年前,中國大陸也曾經有過類似的組織,叫做人民公社。不過不算成功。

如果往中國再向上追溯得遠一點,太平天國時期也曾經有過類似的事情發生,不過是男女分開,不以家庭為單位,也很失敗。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感覺這其實也就是共產主義了。我覺得如果想要這種形態成功,一方面需要在精神方面達到一定的高度,或者是用宗教信仰來成為事實上的約束力,否則,很難持續下去。

這是我的一點理解,不知道對不對。我覺得最好的方法,還是和提出這個概念的人一起交流,因為概念有時候分為多種,不同的人對概念理解不同。


  • 以我一貫來的理解,「同吃、同住、同勞動」本身似乎跟生態保育、人類學沒有多大聯繫。
  • 如果拋開這兩個背景,「同吃、同住、同勞動」其實更多的是指大陸官方用來聯繫人民群眾的一種方式,可以理解為大陸官員深入基層(一般是到農村),跟群眾一起吃飯,跟群眾睡一個屋子,然後要跟群眾一塊出去勞動,體驗群眾的生活,關心群眾的疾苦。
  • 如果要跟生態保育、人類學聯繫一塊的話,抱歉這方面我真是不了解。

有這三同的地方,只能是封閉式工廠和監獄


首先,熱烈歡迎台灣朋友來知乎!(你看我特地換成繁體輸入法了,貼心吧~)你提的這個概念我比較系統地說一下:
」同吃、同住、同勞動「(以下簡稱」三同「)這個說法,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口號;是一個中國政府官話文章中的特定表達方式,同時還是對中國大陸社會的一個狀態映射,下面我分別闡述:
1. 具有悠久歷史的口號
三同的說法最早出處是什麽,已經不可考了,但是據信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有中共的相關宣傳材料中提到了三同的口號,但是當時還沒有大規模地使用(這個見後面分析)。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共產黨剛剛創立,在絕對實力上並不可匹敵當時執政的國民黨,因此將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廣大的農村地區,盡最大努力爭取底層人民的支持,這段歷史想必你應該是很清楚的。那麼爲了更好地團結底層民眾,共產黨人在日常工作中提出了三同這個宣傳口號。
說到這裡,我需要先說明白共產黨在初創時期的」口號「文化,請不要嫌我啰嗦,因為只有理解這種口號文化,才可以更好地理解三同這個概念的發源與發展:由於路線的不同,共產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其面對的民眾是來自於中國最底層的農民和工人,大部份是文盲,識字的不多。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現代傳播學的手段幾乎都會失效,而只有一種辦法是最有效的:人們口耳相傳的、朗朗上口的口號。比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比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以及被後世奉為營銷學經典案例的「打土豪,分田地!」,通過這類口號,共產黨得以在通訊技術和文化水平都很落後的中國農村地區,將其施政綱領快速地在群眾中傳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而本文所說的三同就是這樣的一個口號,當然,口號不僅僅是口號,是要伴隨著實際行動的,這一點共產黨早期幹部的踐行能力,足以另後世的很多黨派包括現在的國民黨汗顏:那個時候,爲了發展黨組織,會派一些共產黨幹部到某地方(大部份是農村或者小縣城)成立地方黨支部,作為工作和鬥爭的根據地,這些一線的幹部,實際上代表著中國民眾眼中最直觀的共產黨形象,而正是這一批幹部,提出並且踐行了「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口號,和當地群眾一起平等地生活,深入到他們的生活當中,就這樣樹立了一個非常光輝的黨派形象。因為農民們一看「哎呦,這群共產黨和我們吃一樣的飯,住一樣的房子,一起下地勞動,可不像清朝縣令或者國民黨派來的縣官,吃好的住好的還不幹活,這個黨不錯哦,比較屌~」
也就是說,上面幾位所說的三同的哲學含義和意識形態特點都不錯,但是從起源的角度來說,這個概念的提出是為了和其他政黨進行差異化競爭,而使得共產黨更加貼近農民群眾的一種治黨方針(而不僅僅是宣傳策略,因為絕大多數當時的黨員幹部都很好地踐行了三同的要求,這在當時中國政治界,是絕無僅有的)。

2. 一個中國政府官話文章中的特定表達方式
如果說三同的概念只限於歷史悠久的口號的話,那麼它應該和大部份的口號一樣,僅存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前,因為政治形勢的變化,導致大部份當年的歷史口號已經失去了意義(比如,再也不需要打土豪分田地了),但是事實上不是這樣的:三同的概念在建國之後,一直到今天都在中國政府的話語體系中佔據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是因為它因為一件特殊的歷史事件,從一個口號,昇華為一個中國政府官話文章中的特定表達方式了。
什麽事件呢?就是始於1950年代的」知識青年和幹部上山下鄉「運動,我認為,是這個歷史事件導致三同這個表達方式不僅沒有被扔掉,還成為了重要的政治化表達方式。
「上山下鄉」,簡單說來,就是國家爲了防止城市居民出現大規模失業,爲了更好地控制知識青年和幹部這一比較敏感的群體,爲了全國發展不至於過於失衡,以及很多很多原因,而做出的一項大型國策,其結果是從50年代初開始,超過1700萬知識青年,以及從1957年起,超過100萬政府幹部,離開城市,到農村參與農民的生活,與他們「三同」。正是這段歷史,使得宣傳部門將三同這一「成功案例」從舊紙堆中撿回來,成為這個運動中最為主要的宣傳口號,上百萬份各級政府的公文中都強調三同這個概念,使得其成為了一種特定表達方式,就好像今天的「和諧社會」一樣。
關於這段歷史你可能不是很清楚,如果你希望知道更多的話可以多看一些資料,但是你要知道,和文化大革命一樣,對於這一段歷史的功過評述,一直有很大的爭議,並沒有共識,所以我建議你正反兩方面的資料都看一點:關於正面的資料,推薦你看這個鏈接:1957年百萬幹部下放,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關於反面的資料,推薦你看這個:(很長,但很有價值)反思―上山下鄉記錄討論
我相信,看完這些資料過後,你一定可以很深刻地瞭解,爲什麽三同從原來的一個宣傳口號,變成了一個常用常新的政治概念和表達方式,以及這一表達方式和中國整整一代人的聯繫有多麼深刻。

3. 是對中國大陸社會的一個狀態映射
在這一節裡面,我其實是想說明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麽今天的政府,在已經完成了改革開放的任務之後,仍然在使用三同這個口號?
你應該能理解,政府提出「要解決就業」,說明這個國家失業問題一定嚴重,政府提出「提高國民收入」,說明民眾一定對收入不滿了。
那麼,政府爲什麽現在經常在說三同?
因為中國大陸的社會在近些年來呈現一種割裂的現象,並且這個現象還在愈演愈烈。
通過改革開放,中國人實現了「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這是鄧小平提出的另一個很有名的口號),從而真的使得一部份人,主要是城市居民富起來了,同時,雖然國民收入和總體生活質量、福利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和前面30年大家一起窮的狀況比起來,貧富差距被大大拉大了,造成了底層民眾會有諸多不滿,有不滿怎麼辦?就要解決問題。怎麼解決問題?就要黨和政府的公務員、黨員、幹部們平常要多體察民情,多」下基層「(好吧,這又是一個很著名的口號,我們口號好多哦是不是),多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
你會發現,每年的春節(也就是大陸人最重要的節日),中共的最高領導人往往是沒得機會和家人一起渡過的。從我記事開始,每一年,他們都會跑到一個很偏遠的地方,看看一些群眾,陪他們一起吃個飯,聊聊天,甚至到田地裡面,和農民們一起討論一下收成——所謂三同,在今天的中國大陸,已經是一個體現執政黨關注民生的、自上而下的重要的行為準則了。
而正如我前文所說的,政府所提出的,就是社會狀態的反向的映射,具體的我不可以講太多,但是希望你能理解,因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們全國都還要盡力去努力解決這個問題。三同的概念,可能還要不停地被提出。

就先寫這麼多吧,看繁體好累,歡迎你常來,如果有什麽需要我增加的請隨時留言~~~


首先,既然是台灣朋友問大陸語境下的意義,我不同意蕭秋水的展開。
「同吃、同住、同勞動」就是其字面意義,唯一需要理解的隱含信息就是其是針對「高等級者與低等級者」的一種相處方式,且其本身:
1、不排斥,反而是支持等級制度
2、與私有制等所有制無關
3、其適用的時間、空間範圍也沒有明確的界定。
這個詞和生態保育、人類學沒有任何關係,題主的朋友可能是借用了這個概念,你可以看了我的回答後,再重新帶入他的語境。


南街村、華西村。


我是生長在大陸、目前17歲的朋友,可否有人幫我解釋一下"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內涵?


是所謂的共產主義么?


應該有兩方面。一方面可以解釋為在1956-1966年期間,人民公社化時期人們組成公社,以生產隊的方式共同勞動,共同吃住。另一方面是1966-1976年文革期間,知識青年下鄉與到偏遠農村與農民一起勞動,共同生活。


紅色婆羅門擠壓下層的空間


推薦閱讀:

為什麼相比民國地圖,現在中蒙邊界在好多地方往中國退了一些?
能否根據中國文學史猜測中國下一個文學鼎盛,如先秦時人才輩出的年代是什麼時期?
以顧頡剛為代表的民國疑古學派究竟疑了哪些古?
如何評價劉文彩其人其事?
舊時一部電影是論「本」計數的?「本」是什麼意思?

TAG:中國歷史 | 台灣文化 | 中華民國史 | 民國生活 | 「未歸類」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