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直系親屬的死亡以後,你的哪些想法被永久地改變了?


今天點開知乎真的嚇到我了,首先謝謝你們:)

我細說一下吧,我是女孩,我爺爺奶奶也都有點重男輕女的意思。

當初買房子的錢確實是我奶奶出的,所以我奶奶去要我覺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實是一開始確實是判給了我媽,但當時我媽心力交瘁的熬不住奶奶家那一大幫人每天早上五點就來我家鬧事。我媽就妥協了。

她跟我爸感情基礎不是很好,小三那個事情她也是知道的,但我覺得我媽之所以能忍下來還是因為我,所以我並不覺得我媽軟弱。

現在我媽跟奶奶家那邊已經沒有聯絡了,但我還是每個月回奶奶家一次陪陪她,因為那畢竟是我親奶奶。

還有就是奶奶去年診斷出了胃癌,作為唯一的孫女,該做的我還是要去做。

但我知道,這個世界上只有我和我媽是相依為命的,我們的生活也在一點點變好。最後再一次謝謝你們祝福(?????????)

—————————————————————


原答案:

初三,我爸和小三出去游泳,淹死了……
我媽沒得到一分錢,奶奶全要走了。
後來工廠倒閉我媽下崗,我高二住院手術,我上大學,這些全都是靠我媽撐過來的。
沒人給過我們一分錢。
我一直記得,奶奶把家裡以前的房子要去之後,我和我媽搬到以前的老屋,我媽說:不要以為沒了他們我們就過不好了,我們要讓別人看看咱娘倆過的不比別人差。
我一直覺得我媽很強大,靠自己,不低頭。


那些依然相信世界的美好,信奉著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差的人,只是因為庇護著你們的大樹還沒有倒罷了。

2015年10月29日晚11點42分,我接到了人生里最重要的一個電話。父母出了車禍。那一天,我20歲。

母親送到醫院不足一小時便離開人世,父親經歷十二天的搶救,以一條腿的代價撿回一條命。

我們家是開加工廠的,在父親住院的三個月里,上門討債的人三五成群把我賭在門口,十多名工人鬧著要賣工廠的機器分錢走人,供貨商門開著卡車進來要把材料拉走,而我的父親躺在病床上等著錢動手術。

我只能不斷的東奔西走去收賬,一遍又一遍的重複我失去親人的過程,一遍又一遍。我不記得那段時間我到底跟多少人說了多少遍我的母親已經死去的話,說到我幾乎可以毫無波瀾的倒背如流。
有良心的,會利落的幫忙籌錢,沒有良心的,會直接說,我不差你們錢啊。我竟毫無辦法。

那段時間,我的身上揣著三個手機,我的,我爸爸的,我媽媽的。當我自己的手機響起的時候,我知道,醫院該交錢了。當我爸爸的手機響起的時候,我知道供貨商來催債了,當我媽媽的手機響起的時候,我知道工廠里的工人又鬧事了。

我從未因為母親的離去而掉過眼淚,因為我沒有那個時間。我幾乎每天都騎著我那小電動車奔走在這座小城市裡。奔走在張牙舞爪的雪花里。雙腿和手肘嚴重凍傷,疼的整夜睡不著覺的時候,我依然沒有哭。騎著小電驢摔倒在冰面上,輕微腦震蕩吐的直不起腰的時候我沒有哭。被一群工人圍在屋子裡被逼交出營業執照的時候我沒有哭。我唯一哭過的一次,是因為為了一張發票奔走多日依然沒辦下來的時候痛恨自己無用。

以前我也是一個心腸柔軟的姑娘,可是如今,我溫柔以待的世界,卻不會溫柔待我。

如今,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年半了。父親已經振作起來,我代替母親的位置讓工廠恢復了運轉。
以前自命清高的我,已經學會了如何做一名商人。
以前自恃傲氣的我,已經學會了獻媚的接過客戶扔來的錢。
以前不善言談的我,已經學會了巧舌如簧的討價還價。

見慣了唯利是圖的嘴臉,我早已忘記了純良的笑容是怎樣的。如今,我22歲。


我時常會想,22歲的姑娘應該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呢?她們應該剛剛畢業,信奉著愛笑的女孩子運氣不會差的真理四處求職,對著面試官門燦爛的笑著吧?
她們應該有著或許不那麼體貼或許不那麼溫柔或許不那麼優秀但信奉著真愛無敵的男朋友,依偎在一起幸福的笑著吧?
她們應該剛剛進入社會,信奉著禮多人不怪的準則,對身邊每一個人都純良的笑著吧?

不知不覺一口氣就寫了這麼多,感覺語氣貌似有些酸啊~不過,我想表達的意思是,年輕人,世界真的沒有你們想像中那麼美好,那些逼債的人,不會考慮沒有了錢我爸要怎麼活。那些要變賣工廠的人,不會考慮沒有了收入來源,我要怎麼活。永遠不要認為人性本善,你只不過是還沒有牽扯到他們的利益罷了

另外,請珍惜那顆庇護著你的大樹。


完。


原來,故鄉不是一個地方,而是幾個人。


媽媽走了,沒了生活來源,我放棄了學醫,從此也被家人拋棄了。那年我上高二,2003年到2009年,我沒有一天吃飽過。吃飽飯成了我全部的目標。如今開了幾家餃子館。沒事就吃餃子。從原來100斤胖到180斤。


去年險些失去了兩位至親。
媳婦懷胎8月去醫院做產檢發現血壓高,被要求強制住院,後診斷為妊高症。當天開始就打降壓藥,第二天仍不見緩解,且各項生理指標都開始下滑,小便成醬油色。醫生建議終止妊娠,破腹產!中午12點被推進了手術室,14點我的小閨女出生了,沒有呱呱落地哭聲,沒有新生命出生的喜悅。她太弱了,只有1.8公斤,出生前因為宮內窘迫有短暫的窒息史,做了心肺復甦,阿氏評分2分。就像狂風裡的一根蠟燭隨時都有熄滅可能。來不及詢問媳婦的情況,直接聯繫了省兒童醫院,第一次坐著救護車把閨女送進了NICU。兒童醫院診斷小孩呼吸窘迫,肺部發育不全,因有窒息史有腦癱腦部發育不良的可能。同時媳婦那邊又來消息,妻子手術結束已轉入ICU各項指標繼續下滑,生命危機!
那天是2016年7月14日,那天我在兩家醫院簽了4份病危通知書,那天我在icu門口徹夜未眠,那天如果有人告訴我,可以用你的命換她們兩個人的命,我會毫不猶豫的執行!
幸得老天眷顧,7月14日之後從兩家醫院得到都是好消息,17天之後我們一家三口團聚。現在媳婦的身體已恢復如初,閨女已經11個月了胖乎乎的很調皮!
這件事之後讓我相信這個世界還是好人多,我很感謝那些醫生,護士對我們這個小家庭的幫助,感謝那些患者家屬的鼓勵支持。最感謝我的父母,讓我知道養育的艱難。
至於改變嘛,我以前是加班狂,單位的先進工作者。現在嘛,前段時間領導談話,說我不能天天圍著孩子家庭轉,男人還是要走有遠大的志向。
我想說管他呢,我只想照顧好這個小家和雙方父母的家,最重要的是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都有爸爸的陪伴。最後想說一句,:廣夏萬千,夜眠僅需三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人這一輩子還是過日子重要!


感謝大家的點贊,其實我希望點贊的人越少越好,畢竟這並不是很好的體驗,希望能少一點這種生離死別。再一次提醒大家,親人去世後一定多關心開導身邊活著的親人,不要有遺漏。爸爸去世後我的精力一直放在媽媽身上,媽媽很快走出悲痛重新開始生活,但是我忘了安慰健在的爺爺奶奶,他們一直在老家由叔叔照顧,最近才得知奶奶受喪子的打擊從我爸去世第二個月就得了乳腺癌,短短半年已經是晚期了,但是老人之前一直沒告訴我們(她自己以為只是長了個疙瘩),現在已經沒法治療了。所以,一定要關注活著的人。

以下為原答案:

1.不怕鬼,無比的相信有鬼有陰間的存在
2.不怕死,如果不需要照顧家人,甚至都期待死亡,因為這樣就能見到爸爸了
3.世界觀凌亂。不知道人活著的意義,對很多東西沒有了慾望,覺得活著就是捱日子。
4.對家人更好了,非常重視他們的健康,一點小毛病就緊張。把家人都接到一起住,為了報團取暖,互相支持,互相照應。不敢讓媽媽自己一個人住,害怕任何一個家人再出問題。
5.珍惜身邊的人。覺得沒有什麼值得自己生氣了,釋然了許多,活著就好,別的都不重要了。
6.對未來有了規劃,不是為自己,是為了家人。因為知道自己對家人有多麼重要,也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自己要為了家人好好活著。


15年7月3號,我懷孕八個月剖宮產生下我女兒,她只在這世上停留了幾個小時,就離開了。至今快滿兩年,我即將離婚,確診中度抑鬱症。我的人生在那一天就徹底改變了,不知道現在是不是最難的時候,但是我真的明白了,什麼事,最後還是只能自己扛下去,沒有什麼感同身受。

寫下這個回答的時候,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安慰我。本來也是在她離開兩年的時候,突然覺得自己身邊竟然沒有人可說可陪伴了,覺得很難過。想感謝每一個人,想跟每一個人擁抱,謝謝你們在我這樣的時刻,讓我感受到這個世界最大的善意。等我有一天,失去的都回來了,我會告訴他們有好多人支持我啊。我再回來告訴大家,觸底真的會反彈,厄運都會過去,謝謝大家了。願每一個人,都活的柔軟又堅強。


婚前一直秉承活著陪媽媽,死了陪爸爸的想法。

所以變得非常勇敢,敢追男人,敢跟領導爭論,敢上台表演,敢做任何以前不敢的事情。

一直覺得自己不怕死,直到我有了兒子。

現在很怕像我爸爸一樣活不過50,雖然癌症有很大概率遺傳,但不希望兒子太小失去母親,像我一樣痛苦。

我開始怕死。

所以我勤跑醫院,肯吃藥,愛惜身體。

只希望能看到他成年娶妻即可。


親戚不是親人。


我父親去世的時候,我17歲,弟弟4歲。在父親去世之前,我一直覺得我就是家裡的小公主,家人對我真的是極盡寵愛啊,甚至我會感覺到他們對弟弟的忽視,我那時也覺得這個老二就是生出來玩的,別太當真。但是,直到父親因病去世,我才開始關注到家裡的這個小不點兒,我開始試著去關心他、去寵愛他,因為曾看到這樣一句話「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僅剩歸途。」我恍然大悟,我只剩母親跟弟弟這兩個至親了,我跟弟弟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漸漸地,被我忽視的小不點兒成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他會是那個陪我走到最後的親人,好奇妙的感覺哦。

弟弟的性格比較像女生,軟軟糯糯的,我老姐的心都要萌化了。

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父親,陪他玩、陪他鬧。

我想讓他知道,那些和父親一起玩的遊戲,姐姐也是可以陪他一起玩的。

我想盡最大的努力去陪他成長,去記錄他最可愛的時光。

前幾天,弟弟打電話給我說想吃巧克力了,問我可不可以買?又跟我說如果太貴的話就別買了,幾歲的孩子說出這樣的話,我真的是心疼,我還是給他買了,巧克力再貴又能有多貴?買唄,我就那麼一個寶貝。

好吧好吧,看你這麼可愛,老姐什麼都滿足你「只要你要,只要我有」
――――――――
還有一點,在父親去世之後,我才真正意識到世事的無常,有些事情會發生得很突然,你根本就措手不及。在一個多月前,我寫下了這份20歲的生前預囑

以上就是我的五個願望,我現在特別害怕意外,所以我不得不考慮這些問題,為媽媽、為弟弟,我也必須這麼做。
以後還有什麼想法我再來添加吧,。――――――謝謝各位的支持,也有部分說我幼稚的人,我只想說我才20,幼稚很正常啊,那不然要讓我成熟成什麼樣?經歷不同感受不同,我也是第一次做人……我只是做了我想做的,沒有考慮那麼多。


父親母親一年內相繼去世,我經歷了所有同齡人都沒經歷過的,母親和我好不容易從失去父親的陰影中走出,噩耗就從天而降,把我砸的頭暈目眩。既然都走了,我為什麼還活著,奇怪?為什麼我還活著?我為什麼而活呢?
時隔一年,同一家醫院,同一間病房,連殯儀館都是同一家,那時的我差點刺激成瘋。。
想著想著,想到了我曾經看過余華老師的一本書——《活著》 主人公富貴從紙醉金迷到一貧如洗,再到所有親人接連離開他,依然樂觀的活下去,也許活著就是為了活著吧,最困難的時候,親朋好友,以及各類社會上素不相識的人給予了我生活的勇氣,以及我的女友,一直在開導我,這真的就像黑夜裡的一絲光明,這麼多人幫助我,不就是希望我能好起來嗎,人生中最黑暗的經歷我居然在大學期間全部嘗到了,我還有什麼不能過去的呢,世界上還有什麼能比一年痛失雙親更痛苦?
我活著,我爸我媽就活著,因為我就是他們的延續,要讓他們看到我好好活著。
所以,每個人別在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好好待父母,從咿呀學語到把我們撫養成人,所付出的不是我們能想像的,真的。


17歲那年,初中畢業升高一的暑假,父親上班路上出了車禍。植物人狀態在醫院裡躺了三個月最終還是去世了。
父母感情不和,母親很快再婚。我和繼父相處也不好,跑去學校一個人住校。
隨後就是悶頭讀書,因為他在世的心愿就是我讀書有出息。
父親96年尿毒症,做完手術後家裡就成了特困戶。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我和他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小時候我會去工廠幫忙貼商標,初中開始我就在家帶家教,每人每月五十塊。
他出車禍那年本來準備退休,原以為生活可以從此寬裕一些。誰都沒想到會出現這種波折。

父親的去世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最直接的就是性格比當時同齡人更加獨立,成熟。高中的學業,我是背負著一些很沉重的東西去完成的。一開始我很脆弱,特別是前幾個月。看到晚自習結束後,同學們陸續被父母接回家,心裡就難受的不行。那段時間我陷入了對生死更多的思考中。後來心態漸漸平復,能和同學正常相處了,只是和同齡人共同話題特別少。正常同學關心的影視明星,小說新聞等等的話題,我很難提起興趣。相應的,我所有的精力基本都投在學習和閱讀上。一方面是對死者的執念,一方面是迷戀那種沉醉一樣事務無法自拔的感受,相信很多人應該也有類似的體驗。

還有一點,就是他車禍時期的一些事情,讓我對親情產生了嚴重的懷疑。簡而言之,當親人出現突發情況時,所有人第一反應都是同情和憐憫,有些人還會送來慰問和幫助。然而,當他長時間昏迷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時,就會變成他人的一個包袱。我看到了這種心態的轉變。一開始周圍的人們期望他能夠快點醒來,恢復正常生活;然而當這件事情的希望逐漸渺茫,他們又轉而希望他快點兒去世,不要再對別人帶來長久的負擔。同情心逐漸淡漠,而厭倦則不斷增長。直到他的葬禮,所有人都彷彿鬆了一口氣,只有我在他的靈位前哭的停不下來。

我認識到了人性的陰暗面。之後我所想的,就是早日通過高考,逃離這個是非的家庭。在北京這麼多年,我沒有對家庭的任何思念,只是感到幸運。後來戀愛結婚,我又花了很長時間去熟悉親情關係。在那些充滿善良和愛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親情對他們來說就想空氣和水一樣自然。但我由於這些經歷的事情,卻很難重拾對親人的這種信任感。

我在禪學社裡碰到了類似經歷的一個人,不過對他來說,這些事情不是發生在他父親身上,而是發生在他自己身上。在他長期重病時候,看到了一個親人想要拔掉他氧氣管的舉動。幸好後來被制止了,他也神奇的恢復了回來,從此變成一位對生死特別通透的人。

高中畢業後去了清華,現在博士剛畢業。

時間逐漸淡化一切,我也只是偶爾會想起他,翻翻老家僅存的幾張照片而已。

我的經歷可能只是個案,希望對他人有借鑒意義吧。


爸爸去世前後,一向開朗樂觀積極的我,嚴重點兒說,人生觀坍塌,開始懷疑人生的價值。

於是,我決定生個娃娃。我對自己說,不論人生是否有意義,我活著,爸爸就永遠活著;我的娃娃活著,我就永遠活著。

嗯,就這麼放棄了遠大理想,放棄了丁克,生了娃娃,做了媽媽。從此以後,開始體會普普通通每一天的意義和價值


以後,就不再怕死亡了。因為很清晰的意識到,每個人都會有死亡的那天。

而死亡,才可能跟最親的人再重逢。所以還有期待。

以後,不再期待轟轟烈烈,不再期待人生有多斑斕精彩。

因為沒人再會那樣為我高興,為我微不足道的一點成績而讚嘆不已。只希望平平淡淡。

不會再那麼想強調什麼個人的空間,什麼年輕的主張。

只想像個所有平凡的人一樣過好平凡的生活,生個孩子,再像她疼愛我一樣去疼愛一個孩子。我失去了她,起碼還有機會成為她。

--

只是還是會捨不得換掉保存她發給我信息的手機。她的名字在我的微信列表中永遠置頂。離開家時還是會習慣性的回頭仰望,高高的窗戶旁還有她小小的身影,保持著目送我的方向。


來分享一些Quora 答主和KY粉絲的故事:

1. 家人走後,我一夜長大。

(來自Quora 用戶:Ashley Buerkett)

我二十五歲的時候,我爸爸媽媽和妹妹都在一場空難中離開了我。我覺得自己彷彿一夜長大。我要聯繫律師、財務顧問,安排和處理家裡的車子、房子等等,所有的所有都砸了過來,而我只能拚命用最快的速度去學習打理這一切。

不僅如此,一波又一波的親戚,以及我爸媽的朋友們,上門弔唁。然而,他們並沒有給我帶來寬慰,相反,我發現自己還得要去安慰他們。我像是爸媽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一點「存在」——供其他親友們聊以懷念。一次又一次,我要強打起精神去和他們聊天,壓力重的我喘不過氣。後來疲憊不堪的我終於鼓起勇氣告訴他們,我也有我自己的朋友和我的生活。我學會了珍惜我的時間,把它們花在我真正關心的人身上。也許,有時候人真的需要自私一點吧——這也是父母離世帶給我的另外一點改變

2. 父親走後,我真真切切地感到「死亡」是一件隨時都可能發生的事。

(來自Quora 用戶:Cristina Hartmann)

家人告訴我父親受到很嚴重的脊髓損傷後,我馬上趕了回去。醫生告訴我們,如果父親不能再自主呼吸了,他有兩個選擇——呼吸器或死亡。確認了自己無法自主呼吸後,父親一遍又一遍地說「不要呼吸器,不要呼吸器」。就在那一刻,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選擇,可是這並沒有讓這種選擇變得輕鬆一點。

「爸,我懂,可是我受不了」,我對他又哭又鬧,「我不想讓你走!」 就在3天前,他還好好的啊。

父親盯著我,就像往常一樣,然後說,「這就是命。」

確實,生命就是這樣反覆無常。上一秒你可能還站在那兒,而下一秒就離開這個人世。我能做的,就是擦乾眼淚,好好過父親不在的日子。

父親走了,死亡——我的和別人的——都變得前所未有的真實而具象。踩上活梯的時候,我會想,如果掉下去,我就會摔壞我的脖子或是腦袋;過馬路的時候,我會想哪個粗心的司機可能就會撞上我。自從父親離開,我開始覺得死亡在我的生活中是無時不刻存在著的——它帶來的不是一種滅頂的恐懼,只是一種清醒而持續的關於「死亡宿命」的認知。

3. 「夫妻感情好,雖然不能同生一定會同死」

(來自KY粉絲)

我是外公和外婆養大的。外公特別愛外婆。那年外婆得了肺癌,有一次外婆病發,全家人都絕望了,但是外公堅定的說不會有事。果然外婆挺過來了。過了幾個月外婆又一次病發。外公非要上120陪外婆一起去醫院。車到了醫院外公卻一動不動,媽媽過去的時候發現外公已經停止了呼吸。過了幾個小時外婆也走了。媽媽把外公送給外婆的素銀戒指送給了我。她說,老人都說「夫妻感情好,雖然不能同生一定會同死」。那時候我還小,但是我一直戴著那枚戒指。我希望能夠找到一個人,像外公對外婆一樣的愛我。

4. 「原來我是一直深深地被愛著卻不自知啊。」

(來自KY粉絲)

我最珍貴的舊物,是外公的一件遺物,他的日記。他胃癌晚期,去世前的一周,專門只給了我翻看,意思是留給我。2017過年那陣,外公突發肺炎去世了,我坐在他房間里翻這本日記,哭著看完。外公不是知識分子,那時家裡窮只供他上到六年級,他是個農民。但每次他和我聊起,都要得意說自己當時成績好。他日記里寫了很多,最開頭的部分是外婆、舅舅、舅媽、哥哥、母親、我的生日。接下來是從2008年開始,外公每一年都給我和哥哥寫祝福生日快樂的詩歌。但我們都不知道,他只寫在日記里。很重要的是,外公寫到了關於自己一生的回憶。我從中了解到,他經歷過極其嚴重的PTSD。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仿古詩,內容都是圍繞家人,一直很遺憾沒有處理好和舅舅間的關係……後來我才想明白,這本日記是外公醞釀、耕耘了多年的作品,也隨著他一起對抗病魔。外婆說他經常半夜起來寫,因為胸中鬱悶,最後是伴隨著很強烈的抑鬱。我知道,這可能是外公面對死神的一種選擇。我無法去衡量這本日記的價值,它讓我看到的是無條件的愛,它讓我真正去理解外公,或者說是去理解人性的複雜,看到其中善的光輝,惡的無常。外公從小給我的印象就是特別兇狠,特別冷漠,過於嚴厲,固執又喜怒無常。而他對我的傷害卻被這本日記治癒了大半,看到它,我就會想,原來我是一直深深地被愛著卻不自知啊。

歡迎到評論里和我們分享你的故事。

以上。

相關文章:

「你的衣裳今天我在穿,未留住你卻仍然溫暖」|KY粉絲留言精選:26個沒有留住的人和他們留下的物件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我以前對人間百態越來越冷漠,我以為這是我長大了。
後來才懂得,原來越是長大就越溫柔,對全世界都溫柔。
我心柔軟,卻有力量。"


我以前是滿身刺 的女孩子 很像刺蝟
別人說了什麼不妥當的話我就會立刻懟回去 尖酸刻薄 到新環境的時候 別人看我性冷淡的臉就懶得跟我說話 所以我一直不受人待見

一年前我奶奶去世了
她是很溫柔很溫柔的人 去世的時候已經九十多歲了 是自然死亡 算是喜喪

有一次在她墓前
忽然回憶起
她一生都與人寬厚
不刻意與別人起衝突
她有很多兒子 跟兒媳婦沒有婆媳矛盾
臉上總是笑眯眯的
面善的老太太
無視別人對她的惡意
她是我見過 最溫柔的人

忽然明白了 溫柔 也是一種巨大的力量。
現在我變得很愛笑啦


死人比活人可愛的多
活人比死人可怕的多


開始有了信仰和寄託。
今天閑的無聊,把自己的新浪微博翻了一遍,我不是個愛發微博的人,這麼些年也統共發了300多條,發現2014年冬天的微博幾乎隔幾天就會轉發藥王菩薩,佛經,祈福之類的微博,那是我媽的第二次手術及恢復期間。
漫天神佛也滿足不了我想要她活著的心愿,但無論如何她現在不苦了,不再受病痛的折磨了,也挺好。
清明上墳的時候,我會念叨幾句:媽,我過兩天有個考試,你保佑保佑我吧。哎,算了,你還是自己玩的開心吧,你活著的時候就沒讓你省過心,你去了還讓你操心,就是我的不孝了,我給你燒了紙牌和麻將還有火鍋,沒事你就搓搓麻,餓了就煮個火鍋吃,你愛吃的,涮羊肉。
人們總是過於執著有沒有另一個世界,甚至不惜各種方法去論證,其實很簡單的,信則有。


一但有一點積蓄/重要的東西,早早立遺囑好好交代清楚,這種問題不在活著的時候討論清,死了之後就是一筆混論賬,何況誰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哪天會死。

而等你死了,基本上是沒人在乎你曾經在乎的東西的,而你留下來的積蓄,多半會成為家庭矛盾導火索。

我外婆在的時候一家舅舅姨們關係真好,小時候所有最開心的家庭記憶都是在外婆家和舅舅姨媽弟弟妹妹一起的,就是她走之前沒有立遺囑,覺得自己的孩子們關係好不會有矛盾,走之後為一套房子和五萬塊錢整個家族分崩離析形同陌路。

我爸走的時候我奶奶這邊全家人已經把我當仇人了,徹徹底底斷絕關係也是自然的,打官司賴房子要錢什麼的也是少不了的。

我現在還沒有工作,不存在積蓄,唯一對我來說重要的東西就是在網路上寫下的一些亂七八糟的文字和幾張走獎學金的銀行卡,所以一直隨身一個小本,銀行卡密碼信用卡信息,各種賬號密碼什麼的都有認認真真的記好,再告訴了一些重要的朋友去哪找這些信息。

我爸很喜歡看書家裡應該有很多他年輕時的存貨的,我小時候還發現過他大學期間的日記和文章,收集的郵票和友人的信件,這些本該由我繼承並且我也希望繼承的東西,現在都不知道爛在哪裡了。網路時代信息與記憶都開始數字化,我一直在想,不知道如果我某一天死了,會有人願意繼承我的知乎賬號和QQ號么,會有人在乎么。


我是實打實姥姥姥爺帶大的孩子,且長大後也一直陪著他們住。

4年前姥姥走了,留下了我和姥爺。

今年4月,姥爺走了。

姥爺走後一周,舅舅們張羅著公正房子分財產。

我離開了那個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

哦對,我要說的重點不是這個。畢竟沒有人氣兒的地方也稱不上家了。

小時候經常跟姥姥姥爺說的一句話就是:等我長大了,要給姥姥姥爺買好吃的。要帶姥姥姥爺出過。要……

但是在我即將拿到第一筆實習工資的那個月,姥姥走了。

後來我努力將遺憾補在姥爺身上。

我總掛在口頭的一句話是:姥爺您想吃什麼?我給您買。姥爺您有什麼想要的嗎?

我把賺來的錢給姥爺買任何我覺得好的東西。

但最終發現人到了一定年齡,對物質已經沒有了任何慾望。

反而姥爺經常跟我說,你手頭還有錢嗎?我給你點兒錢吧。每每說這句話的時候,都能看到姥爺眼裡閃著光。

啊。我沒有跑題吧。

-----拉回自己-----

我以前是無神論者。覺得鬼魂、靈魂並不存在。然而自從姥姥姥爺走了之後,我發現我開始相信靈魂的存在。似乎走了,但又似乎沒走。我相信他們也許還留在我身邊,也許已經以另一個身份回到了世間,又或許像《擺渡人》中所寫的那樣,去了理想中的天堂。

也許是見證過兩次生命流逝的全過程。我現在基本的生活重心都在「享受」上。我經常跟周圍的人說,我想在我活著的有生之年盡情享受每一秒。

我想高興就大笑、難過就大哭、累了就休息休息,不會為了掙錢就委屈了自己。掙多少錢就過多少錢的日子。

在能承受的範圍之內,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吃自己想吃的食物,去體驗自己想要的感受。

因為我怕有一天我突然老了,我的身體無法支撐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吃我想吃的食物。我怕有一天我帶著太多的遺憾走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活著的理由。而我,就是不給別人添麻煩、愛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盡情享受生活。


推薦閱讀:

「一個人被判死刑的時候」和「全人類共同面對不可逆的世界末日的時候」看待死亡的態度會有什麼不同?為什麼?
各地區人群或各宗教的葬禮是什麼樣的?
壓力大,如何快速賺錢?
如何看待電影《入殮師》中,主角第一次處理完腐爛的老奶奶的屍體之後,回家後想xx妻子的行為?
如果明天的這個時候你已經躺在了太平間的冷櫃里?

TAG:死亡 | 葬禮 | 臨終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