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beyond的《我是憤怒》?
越聽越帶感
個人不太喜歡評價beyond的歌的時候融入太多甚至通篇的情懷,樂器編排部分應該是評價的重點。如果不想看直接拖到扯淡部分好了。
《我是憤怒》這首歌應該來說是beyond四人時期搖滾味比較濃的一首歌(雖然仍有些流行化)。罕見地把節奏吉他由木吉他換成了電吉他,有一些金屬的味道。
其實beyond大部分歌都是由黃貫中的電吉他來擔任主音吉他,由黃家駒的木吉他來擔任節奏吉他的模式,他們大部分的流行搖滾都是這樣。solo吉他可以是一把電吉他或者兩把電吉他或者木吉他,但是節奏吉他幾乎都一定是木吉他的分解和弦/掃弦(有時也會用電吉他的清音來彈和弦)。這樣的編排應該是樂隊玩搖滾時最基礎的編排,beyond這樣的分工狀況是很常見的。然而大家都知道,黃貫中以前是個重金屬吉他手,而beyond也嘗試過稍微金屬一點的曲風。黃家駒把自己流行味道濃重的木吉他的掃弦去掉,改成由失真音色的電吉他來彈奏一些節奏部分和簡單的riff,這是beyond的流行金屬的特點。舉個例子,最典型的《歲月無聲》就是這樣。當然,《歲月無聲》曲中的節奏部分仍然由黃貫中的一把吉他來搞定,看演唱會也可以看到家駒唱這首的時候是不彈吉他的。
那回過來看《我是憤怒》,這首歌的吉他部分自然是很值得關注的地方。兩把電吉他在整曲中都幾乎沒怎麼停下來,節奏型上前十六後八和前八後十六的伴奏型加上合適的十六分音符的悶音,都讓這首歌的氣氛能比較容易的帶動起來,所以這首歌也經常被選為很多翻彈beyond的歌的樂隊的開場曲,包括beyond自己在1996livebasic演唱會上也是在開場曲firebird之後直接接了《我是憤怒》。
吉他部分還是用了撥片刮弦+左手大滑音這種在很多搖滾現場能讓樂迷當場高潮的技巧,對整首歌的氣氛渲染可以說是恰到好處,推波助瀾。還有用到一種特殊的撥片擊弦的技巧,左手制音右手輕輕擊,這裡就提一下。
樂器部分先這樣,想到再補,開始扯淡了。
這首D大調的歌,節奏快而且吉他部分很帶勁,加上《樂與怒》專輯高調宣告回歸搖滾的背景,應該可以說是beyond將曲風由流行搖滾逐漸靠向金屬等等風格的第一步(此張專輯中的《狂人山莊》也是搖滾味很濃的歌)。家駒的嗓音一改以往的悲涼和略帶哭腔,用一種略憤怒的感覺在唱歌,特別是「只想吞千噸的怒火」這句唱的尤其有味道。
黃貫中接受採訪的時候講過,家駒其實蠻討厭自己寫的那些商業化的流行化的歌,但是為了先讓beyond出名,去迎合大眾口味又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情。所以當時家駒的想法是,等beyond做出了名氣,再開始回歸搖滾。他們早期玩過前衛搖滾,玩過弗拉門戈,玩過雷鬼,玩過布魯斯等等,多樣的風格是beyond這支樂隊的特點和成為很多樂隊學習榜樣的理由之一,但是唯獨流行搖滾是他們迫不得已才去做的風格。《樂與怒》這張宣告回歸搖滾的專輯,裡面最成功的流行歌《海闊天空》雖然拋棄了吉他編曲,採用鋼琴為主體來編曲,但是尾奏那段大段的電吉他solo仍然是在提醒著眾人,beyond樂隊是想玩搖滾的。只可惜,這張宣告回歸搖滾的專輯竟是家駒生前最後一張專輯。
其實還是蠻可惜的,從家強在《別了家駒十五載》中放出來的家駒生前寫的demo來看,我還是很期待如果這些demo被染上搖滾色彩會是怎樣的一種呈現。不過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說beyond沒了家駒以後就不行了,其實三子在搖滾的路上是延續了家駒的願望,後面玩的像《sound》這樣的略grunge的專輯,完全就是家駒《樂與怒》之後想走的路。然而聽慣流行歌的樂迷們不能接受這樣的東西,所以就說家駒死了beyond也死了。家駒大概從來沒期望這些搖滾味道重的作品能被廣泛接受,但真的很可惜他沒機會去把這些東西做出來。
最後再提一提《我的憤怒》這首歌。我看過的演奏里最好的是余曉維的那本《beyond樂隊solo全集續》的視頻教程,可以看得出演奏者自己也是情緒飽滿才能做到把《我是憤怒》的味道表現出來。其實蠻期待能看到家駒在live里玩這首歌。在黃貫中的微博看到,他說家駒生前很希望在現場玩《狂人山莊》來著。這首《我是憤怒》如果由四人的beyond來呈現live版本,肯定也是high爆全場。畢竟在家強完全hold不住這首歌的嗓音下,三人的live里僅器樂部分就能帶動全場高漲的情緒。hhh不過說起來我也很好奇,在這首歌的吉他部分的精確度和速度要求下,家駒真的能做到邊彈邊唱嗎哈哈哈哈哈。
唉,當時家駒生前最後兩場演唱會其實本來是可以演繹這首歌的,可是當時他為了把國外盛行的不插電演唱會引入華語樂壇,開創性地做了華語音樂史上第一場不插電演唱會。馬來西亞那場不插電的日期是1993/5/28,離6/30僅差不多一個月。。。
最後貼一張在看《中國新歌聲》的時候偶然間瞥到的圖。。。
謝邀
《我是憤怒》是《樂與怒》的第一首歌,足見其在家駒心中的重量。1993年5月,Beyond樂隊推出了《樂與怒》大碟,這是一張新高度、新視野、新思維、多元化的專輯,含金量百分百,你無需知道誰是主打歌,共計12首歌曲,首首都是主打!樂與怒,人最常見最基本的兩種情緒,其他情緒皆由此衍生,內心世界和情緒感受正是搖滾樂傾力表現的重要方向。Beyond把批判、寫實、關愛、原創等多種精神都囊括了,專輯名字雖然極簡但內容宏大無匹!今天的主角--我是憤怒!
黃家駒原音我是憤怒(視頻內容並非我是憤怒)
網上很多人對這首歌曲爭議很大,有人說是重金屬,有人認為是POP ROCK,有人說是流行歌曲。你們想多了,家駒說過,歌迷無需去細分歌曲類型,靜靜的欣賞和感悟就好了,好聽就多聽,不好聽就不聽唄。你爭論大半天,還是會有一個大傢伙走過來把結論統統收走,這個大傢伙叫音樂,誰能大過它?
我是憤怒注重宣洩和批判,表達了Beyond對香港樂壇和整個娛樂界風氣的失望和憤怒!請注意,是整個娛樂界,也包括日本!黃家駒為何遠走日本?為了尋找乾淨自由的音樂天堂。當時的經紀公司雖然尊重了家駒的原創意圖,整個日本的原創環境也相對更好,但是他發現,這世界上根本沒有天堂,日本娛樂圈的商業化和虛假同樣嚴重。批判和抗爭才是黃家駒,正像歌詞中唱的:真本性怎可以改?
第一次聽我是憤怒是同學推薦的,說實話我被嚇到了,這首歌不適合外放,吸睛度太高。一個人憋屈久了需要釋放,無需鋪墊直奔主題,那是性情漢子赤裸裸的吶喊。家駒一反常態的任由嗓子在粗寬音域內盡情發力,狂野指數爆表。他不做任何控制和調整,渾然天成的爆發力讓聽者瞬間力量十足,一種霸氣衝天的感覺。一個巨大的火球在不斷翻滾,滾到哪裡哪裡就是一片火海,這憤怒的火焰永不熄滅。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調節憤怒的能力會漸漸增強。這首歌潛台詞很明顯:這就是我所想的,這就是我想說的,讓一切髒亂差見鬼去吧!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憤怒值,這首歌太合適了。開車時聽我是憤怒,超快的鼓點和吉他旋律會讓你踩油門的腳越來越狠,悠著點,否則那強大的衝擊波真會讓你忘乎所以的狂飆。
李小龍電影片段配《我是憤怒》
想想當時的Beyond真是愜意,富士山下,四人相對而歌,談音樂聊理想,笑看雲淡風輕。在《我是憤怒》里隱隱可以聽到一些日式搖滾的味道,雖然不是特別明顯,但家駒應該是融入了一些相關元素。對日式搖滾感興趣的歌迷,可以多聽聽THE STREET BEATS這個樂隊,就從《I WANNA CHANGE》聽起吧,熱血高校的主題歌。
I"LL NEVER DIE I"LL NEVER CRY,YOU"LL SEE
可否爭番一口氣,真本性,怎可以改!
樂與怒只是黃家駒在放開懷抱後的第一次自由嘗試,但已經震動了亞洲樂壇,而且這震感至今仍在不斷增強。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 一路有家駒,微信號jiajuforever
謝@洪小可邀請( )
我是憤怒是《樂與怒》第一首(rocknroll)。十幾秒的鍵盤、吉他蒙音,然後一句¥woo…ay ,可否爭番一口氣。進入主歌。
這一首有點像金屬搖滾。不過我並不知道創作背景。這首歌給我最深刻的印象1有點撕裂家駒的vocal。第三把吉他進solo部分、連接solo後失真吉他的編排(弱強)很好的對應了歌曲動機。
剛剛開始rock沒想到不久後家駒就意外,這是最嘆息的。
Dreamtheater的 enermy inside有點類似。
建議去提個《樂與怒》整張的欣賞的問題。
記得多年前因為一些挫折心情低落 聽到磁帶里那一句
I never die, I never cry!
的時候,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這也是我一直極愛Beyond的原因。
其實我很想知道這首歌的英文名……
第一次聽這首歌是看電影《醉生夢死之灣仔之虎》,配合著畫面特別贊,電影里還有beyond無盡空虛
無盡空虛:全民K歌 - 你其實很會唱歌!
我是憤怒:全民K歌 - 你其實很會唱歌!唱的不好~
《我是憤怒》風格為流行金屬。很多人說這首歌是Beyond回歸早期硬搖滾風格的代表作,我不完全認同這種說法。這首歌雖然很有金屬的味道,但相比此前的《金屬狂人》《歲月無聲》來說,編曲不夠精良,比較商業化。根據黃貫中的某次訪談可知黃家駒對這首歌也並不滿意。那為什麼家駒要寫這樣一首沒有完全發揮他的實力的歌呢?
了解Beyond的人應該知道,Beyond進入樂壇後一直在搖滾樂與商業化的夾縫中艱難前行。因此Beyond後來試圖以較為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的歌曲來吸收歌迷,再逐漸將歌迷引導向他們自己所喜歡的音樂。《我是憤怒》就是誕生於這樣的背景之下的。
當然《我是憤怒》本身也還是很不錯的。假如家駒當初沒有發生意外,或許他能為我們帶來比以往水準更高的作品,可惜這世上沒有如果。
推薦閱讀:
※《無地自容》和《光輝歲月》哪個歷史地位高?
※如何評價beyond 這個樂隊?
※黃家駒《喜歡你》里she be do究竟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我是歌手》羽泉演唱《大地》要請外國人來編曲?
※如何評價黃家駒?如何評價beyond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