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在傳習錄里總是說 存天理去人慾 但是又說過人慾即天理。 該怎麼理解兩句不同的話?

王陽明在傳習錄里總是說 存天理去人慾 但是又說過人慾即天理。 該怎麼理解兩句不同的話


這個問題問得好,答案就在傳習錄內部。王陽明把人慾一分為二,一半是好色,好名,好利的私慾,一個半是宏大聖美的天理。
存天理,去人慾,去的是本我的欲,貪吃好色是私慾,不是天理。這類接地氣的人慾太多了,基本覆蓋了高尚人慾,需要除草。

天理即是人慾,指的是超我的欲,心如明鏡,一塵不染。這是崇高屬性人慾,需要提煉。

所以,天理所對等的,不是人慾這個集合,而是特指人慾里的一個子集,崇高人慾,這就好比天理即是粽子,指的是甜粽子。存天理去粽子,指的是咸粽子。打倒咸黨暴政,世界屬於甜黨!

所以先生講的修身方向,就是強化超我,馴化本我的過程,是光輝良知壓制碌碌求利,是璀璨星空下的感動壓過酒色財名中的沉溺。

至於本我與超我更精微細膩的描述,西方有個馬斯洛,寫了本書,叫 自我實現的人。搭配傳習錄讀一下,中西對照挺不錯的。


天理如明鏡,人慾如鏡上塵。所以是一物。

存天理,滅人慾。即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第一句去的是過度的慾望(貪嗔痴之類),第二句的慾望是正常的慾望(吃飯,睡覺)


請問「人慾即天理」一句,出自《傳習錄》何處?
抑或是出自《王文成公全書》哪一卷。


存天理去人慾是方便之說,人慾即天理是知行合一根本之說。


恐怕沒有這句話吧,人慾蒙蔽天理。怎會是天理呢?說人慾與天理是一件東西的評論更是不知所云,牽強附會。


推薦閱讀:

如何學習心學?
王陽明所說的「心髓入微處用力」應如何理解?
王陽明是怎麼一步步變成機場成功學大師呢?
什麼是泰州學派?泰州學派所推崇的思想是什麼?泰州學派為什麼可以成為明代後期的主流思想?
知行合一能成聖,但知之而行不為的人能成什麼樣呢?

TAG:王陽明王守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