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香港機場第三條跑道事件?

該否興建第三條跑條在香港鬧得沸騰,事件涉及多個枝節,各位知乎er又有何評價?


通識科功課做到這一題,剛好可以用在這裡。

  • 目錄
    1. 與新聞相關的課題
    2. 與新聞相關的概念
    3. 簡介新聞內容
    4. 爭議點
    5. 持分者的立場及理據
    6. 評論
    7. 建議


1. 與新聞相關的課題

    • 生活素質——社會與文化、今日香港
    •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能源科技與環境

2. 與新聞相關的概念
  基礎建設、環境影響評估、生活素質、城市規劃、空域、公共諮詢、環境污染、海洋生態、經濟發展、經濟效益、競爭力、公眾利益、生活水平、空域管理、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

3. 簡介新聞內容
  香港機管局於 2010 年發表的《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其中包括三跑道系統發展方案,即建議為香港國際機場興建第三條跑道及其他大量相關和配套設施。該方案於 2015 年 3 月 17 日獲行政會議通過。預計於 2016 年動工,最快於 2023 年竣工,工程預料耗資 1415 億元,將會為香港開埠以來最昂貴的基建工程。

4. 爭議點:興建「三跑」能否有助提升市民的生活素質?


5. 持分者的立場及理據

6. 評論
  我同意「興建『三跑』能有助提升市民的生活素質」的看法。

首先,興建三跑能鞏固香港作為航空樞紐的地位,令香港這顆「東方之珠」可以繼續綻放下去,香港可以繼續成為亞洲熱門旅遊城市,香港市民能從訪港旅客從賺取更多的收益,經濟變得更加繁榮,令市民的生活素質能獲有效提升。 2014 年的飛機起降量顯示,香港機場的航空升降量的實際增長比預測快四年。根據最新預測,現有的雙跑道系統可能於明年或後年飽和,可見興建三跑已經迫在眉睫。香港國際機場令香港躋身國際及區域航空樞紐,對香港的支持行業如貿易、物流和旅遊業的發展起莫大作用。若機場未能擴展為三跑道系統,屆時在航空服務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機票價格會因而上升,而航空公司會營運利潤較豐厚的航線,航點數目會下降,旅客會因此而減少來港意欲。訪港旅客減少會嚴重打垮香港的支柱行業,如旅遊業,削弱本港經濟,令香港有可能陷入經濟困境,導致市民的生活素質下降。由此可見,香港須興建三跑以繼續保持香港的航空樞紐地位,透過從訪港旅客中獲得經濟收益以持續穩定本港的經濟狀況,並穩中求變,振興本港經濟,市民的生活安定了,他們的生活素質就能大幅提升了。

其次,香港鄰近地區在航空交通方面競爭激烈,興建三跑能繼續加強香港的整體經濟競爭力,令市民能繼續安居樂業,藉以提升他們的生活素質。香港的鄰近機場,包括新加坡、樟宜、首爾仁川、上海、廣就白雲和深圳寶安機場均積極擴建。面對競爭,香港興建第三條跑道能令香港繼續保有其原有的航空樞紐地位。於 2013 年,香港的GDP中貿易及物流業佔 23.9% ,而旅遊業就佔 5% ,可見它們就是香港的經濟命脈,是香港極度重要的經濟支柱。它們都高度依賴航空交通。香港興建三跑能繼續加強它在航空交通的競爭力,而香港的經濟高度依賴航空交通。此舉能令香港繼續保持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的經濟欣欣向榮,市民安居樂業而不會因經濟困境就減糧,甚至失業,經濟會節節上升,市民的生活素質故能大大提升了。

再者,興建第三條跑道將帶來龐大的經濟收益和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經濟前景理想,市民不憂沒有工作做,市民的生活素質就能被大大提高了。根據預測,興建第三條跑道將多帶 4550 億港元的經濟收益,比雙跑道系統的升幅多達兩倍。而且,三跑道下亦能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施工期間將創造 139000 個人工作年。第三條跑道建成後,於 2030 年更可以創造 123000 個直接職位和 165000 個間接及連帶職位。興建三跑將令香港的經濟發展繼續欣欣向榮,經濟前景明朗,香港可以繼續再賺更多的錢。另一方面,三跑所創造的就業職位令香港市民不憂「冇工開(沒有工作可以做)」,促進勞動力市場的發展,推動香港經濟。在此大好前景下,香港市民將連年衣食無憂,故能更進一步提升他們的生活素質。

有意見認為,現時的空域已經很擁擠,不是民航局能夠解決,因為內地現時八成的空域是由軍方管理,若深圳不讓出部分空域給香港,第三條跑道將報廢。因為興建三跑未能發揮其應有之效能,所以興建三跑無助於提升市民的生活素質。可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已指出,早於 2004 年,香港已跟國家民航局、澳門民航局合組成三方工作組,又於 2007 年簽訂協議,優化空域資源。可見,所謂空域問題已經解決,三跑決不會淪為大白象工程,「空牆」問題已經經過協議解決。因此,在協議護航下,興建第三條跑道能切實提升香港的航班升降量,擴大香港的人流量和物流量,解決本港航空面臨飽和的問題,藉此以鞏固香港的航空樞紐地位,如前面所提及,推動香港的經濟發展,從經濟方面提升港人的生活素質。

  另外,亦有意見認為,三跑工程將對香港水域的中華白海豚造成影響,令牠們永久喪失 650 公頃的棲息地,破壞香港的自然生態環境,從環境方面或會對市民的生活素質造成不利的影響。然而,雖然三跑道工程會對現時在機場附近棲息的中華白海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但是機管局在環評報告中亦提出了多項措施以有效地減少、緩解及補償工程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填海時會採用免挖式的深層水泥拌合法進行地質改良工程、在海底深處基岩層以定向鑽挖法進行海底航油管改道工程,以及水力噴注法進行海底電纜等工程;填海工程展開時更會立即實施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快船和工程船船速、因應白海豚出現而暫停工程等,目的是在三跑工程展開的同時儘可能為中華白海豚提供保護。除此之外,為確保中華白海豚有其足夠之棲息地,機管局將在三跑啟用之時,完成設立一個約 2400 公頃的新海岸公園,與已在規劃中的大小磨刀海岸公園、和現有的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及機場三跑道系統的船隻限制區連接,形成一個面積達到 5200 公頃的海岸保護區。以上的措施和工程都已嘗試為中華白海豚提供最大程度上的保護,抵消甚至超出三跑工程對牠們棲息地的影響,為香港的自然生態保育帶來了積極的幫助,對長遠保育中華白海豚發揮重要作用。由此可見,三跑工程對香港不論是如前面所述的經濟方面,還是從環境保育方面皆有正面作用,故三跑工程能有助提升市民的生活素質,對香港的長遠城市規劃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7. 建議
  首先,港府應容許議員於簽訂保密聲明下,可閱讀港府就三跑空域問題與內地政府方面達成的協議,以釋除公眾疑慮。港府雖然就空域問題與廣東方面達成了協議,但公眾對此仍紛擾不斷,更有人指空域問題不解決會令第三條跑道淪為大白象工程,政府不肯公佈協議只是想將問題一拖再拖。在此情況下,將協議內容以保密形式交給議員閱讀,由市民選出的議員會對市民大眾負責,因此他們務必會仔細留意協議內容,由他們來替公眾打「定心針」,免除市民大眾因不清楚協議內容對空域的解決方法而對興建三跑成效的疑慮,令政府推行三跑推行時能減低阻力。

  其次,政府應加強宣傳三跑工程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現時社會的輿論皆傾向於三跑工程有保留,因為三跑工程需要付出相當的代價。政府應儘可能向公眾強調三跑對香港的前途,尤其是對香港的經濟命脈的重要性——三跑是香港的燃眉之急,不得不建,故政府應加大力度投放廣告於電視、報紙、電臺等媒體以及增加向公眾交代三跑的政策內容和目的,令公眾清楚三跑的政策內容和目的,令公眾能對三跑增強信心,從而支持三跑。

————————————
這是我知乎第一個稍為高質的答案,如果你看到這裡,我在此衷心感謝你。
又,這個答案獻給知乎,權當是我在知乎當伸手黨這麼久的一點微不足道的回報吧!

感謝 @深墨鮭 的全力 push ,要不然我也懶得去填坑啊~ XDDD

謝謝大家!


17年4月更
最近,白雲機場五跑準備開工了,寶安機場三跑環評也通過了,關鍵是兩個機場都正式規劃建造高鐵站。
立個flag,香港三跑造好的時候,客流量跌到珠三角第二或者第三。

詳情不是完全了解,只從珠三角整合和資金投資的角度來看一下個人想法。

首先,香港第三跑道需要投資近1400億港幣(如果像高鐵和港珠澳大橋一樣出現拖延的話升到2000億也不奇怪),真的是天文數字,如果分攤到每個香港人身上是17500港幣了。

第二,珠三角空域緊張是大家都知道的,而且廣深澳機場都在擴建(白雲規划到第五跑道了),而且廣深都在規劃第二機場,將來珠三角將有近十個機場二十個跑道起降飛機,遠遠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都會區(四千萬人口的大東京地區只有兩大兩小機場共八個跑道),全部跑道能不能充分利用是一個問題。

第三,三個跑道不足以保持香港機場甚至珠三角的航空樞紐優勢。

個人覺得珠三角急切需要統籌機場發展,方式可以採取例如各大集團互相參股協調運營,甚至相互收購合併。

例如,與其花費1400億港幣建造一個跑道,那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統籌甚至收購深圳寶安(上市公司市值才不到200億人民幣)和澳門機場統一營運?本來約十年前也有一個港深機場快鐵的計劃,造價預估六百億,建成後23分鐘可以從寶安機場到香港機場,半小時左右的話兩個機場之間換乘不同的航班其實也是十分可行的(試過北京T3和其他航站樓之間換乘的人都知道半小時不一定夠)。當然香港機場到澳門機場現在也有快船連接,將來還可以通過港珠澳大橋巴士三十分鐘左右連接。澳門機場現有的一跑還有一千萬客流量的承載能力,再建二跑也只需要五六十億。別忘了香港機場已經受夠了珠海機場的股份,只可惜太遠。

而且深圳現在也在考慮在東部興建第二機場,聯合興建超巨型港深惠機場是不是更加可行?1400億的話已經足夠一下子興建三到五個跑道(再預留數個跑道)的超級機場了吧?珠三角預計在2030之前增加1.47億人次的航空需求,而三跑在最理想的情況增加一半客運量也只能增加3400萬客流量,令香港機場總體達到約1億人次。而亞洲之內北京新機場超過七跑,設計客流量1.2億(今天廣深到海外的航班也有很多北京中轉的了),東京羽田機場也準備填海建造五跑。2022年香港三跑完成後就算達到最理想的1億人次也難以讓其長期保持亞洲核心樞紐的地位,難道到時候再花三四千億填海造四跑五六千億造五跑?一開始另找寶地建立一個七跑道以上的新機場是不是更加合理更能保持區域樞紐優勢?珠三角需要一個巨大樞紐機場,最好1.5億人次以上級別的,分開成為一個1億加一個5000萬兩個大型機場的話競爭力大大喪失。

畢竟香港只有七八百萬人口,無法獨立支撐一個世界性樞紐機場,必須聯合背後的珠三角五千到八千萬人口的潛在客源。而今天例如廣州到香港機場甚為不便,大巴約兩百人民幣和兩小時,還需要預留兩三個小時防止過關延塞人和高速塞車,坐高鐵到深圳再過關到青衣再轉機場快鐵更是繁瑣而且超過兩百人民幣。香港機場現狀根本是白白放棄幾千萬人的潛在市場。
另外港珠澳大橋和高鐵的例子是不是說明了香港在工程方面已經失去了優勢(起碼成本上)?坦白講香港人搞基建這麼慢這麼浪費錢本身就是一種極其可惡的貪污,根本是恥辱。為什麼還要再一次投巨資放在香港人完全不具有比較優勢的工程建造上面?浪費公帑丟臉兩次還不夠?
為了三跑而對每個乘客徵收90到160元的機場建設費,無端端機票成本又貴了,這個不就已經損害了香港機場的競爭力了嗎?
還有現在內地機場逐漸做到空鐵聯運,吸客能力更加強大。例如白雲機場旁邊準備擴建廣州北站成為高鐵樞紐站,將來珠三角全區可以一個小時到達,甚至湖南廣西江西也可以小几個小時到達白雲坐飛機,便捷性和潛在客源比香港機場不是高一點點。十年之後,南中國客源可以在白雲機場中轉或者直飛海外的話為什麼還要大費周章到香港?

現在的現狀卻是顯得各自為政,各個城市都在不停擴建和新建機場,結局有可能造成新建的跑道因為空域不足而發揮不了預計的作用。例如彼得·楚寫的,香港第三跑道的充分利用需要深圳出讓部分空域,可是出讓之後深圳寶安將來的第三跑道怎麼辦?空域的擁擠將來導致珠三角的機場頻繁出現延誤的話是不是對整個區域造成不良影響?

個人感覺比較好的解決方案是
1,聯合深澳機場做好一體化應付短期需求。600億建深港機場快鐵,再用小几百億做好三個機場的一體化(收購或者持股另外兩個,有必要的話澳門建二跑)。
2,聯合深圳(惠州)建立新的特大機場(五跑道以上),大概500到800億(參考北京七跑道新機場800億的造價和香港50%到80%的出資比例),再修建港深新機場到福田的高鐵線路應該總造價300-500億(記得深圳最貴高鐵一公里11億左右?)。造好之後完全可以爭取香港航班不經過內地邊境管控直接坐高鐵三十到五十分鐘到底西九龍站。深圳本來就想爭取建第二機場,可是只靠深圳單方面的話力量很薄弱,規劃也應該不大,肯定搶不過廣州,到時候珠江東岸三個一般般的機場沒意思,香港可以加進來聯合深圳的話情況很不一樣。


總花費也是很大概的1400-2400億左右。可以收穫一個1.2億人次以上的三合一機場,再加一個1.2億甚至1.5億人次以上的世界前五樞紐性機場。額外多了一條西部高鐵線路到深圳。主要基建在內地,4到7年可以完成應該不會有延誤和巨額超資發生。促進珠三角深度融合。等等。


當然,這個想法現實上也是比較難操作的。


推薦閱讀:

吳業坤的這首《百姓》反映了黃偉文的哪種政治觀?
在香港,去哪裡買電子產品最好?
香港機場免稅店和香港普通商店哪個更便宜?
在香港購物被騙該如何維權?
香港outlet店都在哪?

TAG:香港 | 新聞 | 機場 | 跑道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