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學習歷史的人是否需要看很多的原典?

比如學習宋史的人需要看完《長編》的 520 卷嗎?


閱讀和使用原始材料是歷史專業的基本能力,第一手材料是歷史學的命脈。

題主既然是問多少,那就是數量問題,這其實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學習性閱讀,二是研究性閱讀。學習性閱讀是指讀著材料找問題,研究性閱讀是指帶著問題找材料。

學習性閱讀才是歷史專業的根本所在,這種閱讀又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掌握現有的所有材料,二是開闢新的材料。

掌握現有的基本材料是最基本的。現在歷史學科的專業領域劃分也很細,我的導師是研究思想史的「四書學」,他主持的國家課題是「四書學史」,那麼從宋代立「四書」之名之後,歷代的四書著作肯定都要讀的。同時,這些書的作者,主要交往對象,他們的傳記和文集也不會遺漏。「四書」合一之前,每本書的單獨源流,各個版本也在收讀範圍之內。

題主你問的研究宋史的人會不會把《續資治通鑒長編》讀一遍?對於真正有志於學的歷史學者,這只是他們知識系統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我讀嚴耕望先生的《治史三書》,嚴先生治唐史把二十四史都讀了一遍,他寫完《唐代交通圖考》之後,多次對學生說他有志於寫一本中國歷代交通圖的書,連材料都收了十幾萬條了,可惜年紀大了,要寫的太多,可能難以完成,希望他們可以繼承他的事業。

不過現有的材料基本都是二手材料,因此開闢新材料,獲得一手材料才是如今學術創新的關鍵。事實上這也是歷史專業區分業餘的一個地方。現在雖然網路數據化是很發達,但是還是有很多材料還是沒有電子版的,還有的不要說電子版,連出版的書都沒有,只能依賴學院開介紹信到各大圖書館的珍藏室,將其抄錄出來。

比如說《四庫全書》,在上個世紀都只有藏本,市面上根本上買不到。《四庫全書》的文淵閣本在乾隆四十六年正式修成,此後,又陸續繕寫三部,即文溯閣本、文源閣本、文津閣本。除北方四閣本外,乾隆又下令再抄寫三份全書,分別藏於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杭州文瀾閣。版本與版本之間都是不同的。原書中因為清政府修訂而刪掉的一些不利於統治者的內容,在這個重新修補的文瀾閣本中都有體現。文源閣本、文匯閣本、文宗閣本因戰爭被全部焚燒,杭州文瀾閣本也燒、散大半。我們學校古籍所的老師參與點校了文津閣和文淵閣本,現在又在點校文溯閣本。沒有這些歷史學者的開拓,這些藏本連出版都不可能,更不要說電子版了。

答主本人也有幸跟隨老師去省圖書館抄錄過材料,一個是王夫之《宋論》的手稿,一個是晚清國子監考試的試卷。手稿可以和刻本相參證,試卷則是一個新的研究課題的材料。

研究性閱讀有空再更。


其實歷史要看方向的,不同方向研究閱讀原典的形式還是有點不一樣的,樓上明清史的我就不多說了。我是魏晉南北朝方向的,就以中古史為例來談一談。
第一:閱讀原典肯定是必須的,但是有一個區別,比如如果是要文獻版本區分,那就需要如樓上所說,可能要查比如殿本、百衲本(以二十四史為例)的區別,一般情況下我們是不會去讀這些原典的,二十四史一般是閱讀以點校的版本即可,當然,發現問題再查找其他版本是必須的。
第二:中古史幾乎不涉及沒有出版的原典,因為數量和明清不是一個級別的,基本典籍都已經出版了,但是比如唐代敦煌文獻,那就需要查看很多地方了,甚至國外英國法國俄羅斯等地收藏的文獻了,這就需要花很大功夫了。
第三:除了基本原典的閱讀,還需要時刻跟進新材料的閱讀,中古史除了敦煌以外,主要是南北朝的墓誌出土,這是大頭,所以平常我們也會訓練墓誌的釋讀,我自己就曾經釋讀過墓誌寫文章。這個墓誌釋讀就是看原碑拓片或者照片,然後一個一個字的閱讀標點,認清每個字,再解讀其中的含義,聯繫史實等。

如果是確切認真學習歷史的專業學生,讀史料原典是必須的,這個是日常訓練,可以鍛煉你的原文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常常是在閱讀原典的時候發現了許多問題。

比如這種墓誌的釋讀閱讀翻閱之類的就是經常的事情。。。除此以外,歷史系學生閱讀原典只是最基礎的事情,還要閱讀研究方向的現代著作與論文,這個是研究基礎,在史學方法上就是必須站在巨人肩膀上了,就知乎的許多問題,其實前人早就研究過了,用一句話來說:就是你想的太對讀的太少,自己又不會查資料,自然不知所謂。
如果掌握了研究方法,就算我不了解某個問題,我也是可以按圖索驥找到相關資料做研究,這就是歷史學的好處。


學史,讀原典不讀論著則惘,讀論著不讀原典則殆

宋史全部史料大約2億多字,古今中外宋史研究皆出其中。所以,脫離了原典的所謂研究,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然而,2億字,想讀完,又談何容易!若史料是海,論著則如舟。憑舟過海,可矣!

所以,原典,論著,缺一不可


就研究宋史的必讀書籍來說,不論你所想要研究的是屬於哪一方面的問題,下開幾種最基本的史籍非閱讀不可的:

1. 李燾的《續通鑒長編》五百二十卷

2. 李心傳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二百卷

3. 徐夢莘的 《三朝北盟會編》 二百五十卷

4. 《宋史》中的部分《志》(如《選舉》、《兵》 、《食貨》、《河渠》等)和部分《列傳》。《宋史》既極蕪雜,且卷帙過多,只應從中選讀一些篇卷,而很難遍讀全書。

5. 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各 &<考&> 中講述宋代的部分。清人章學誠雖對馬端臨和《文獻通考》均力加貶抑,但 &<通考&> 中對宋代各種典章制度的記載,卻都是可與《宋史》中的《志》互相補充的。

6. 黃宗義、全祖望等人著《宋元學案》—百卷

——鄧廣銘《談談有關宋史研究的幾個問題》

你以為一套《長編》就完了?以上這些才只是打底的......


研究什麼看什麼。不過看什麼不一定能寫出來。研究宋朝又不一定只看《長編》就夠了。不看原典也可以,那你就準備被牽著鼻子走。別人怎麼帶你走,靠譜的帶,你還能有點長進,不靠譜的人把史料改了你也以為史料就真是這樣。
推薦幾本實用工具書。《中國古代史史料學》《宋代官制辭典》《史諱舉例》《宋人傳記索引》《歷代名人生卒錄》《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宋夏卷》

關於宋朝
《名臣碑傳琬琰集》【墓志銘,行狀,國史人物本傳相關】
《皇宋十朝綱目校證》【后妃皇子簡介,大事件羅列】
《東都事略》【北宋】
《春明退朝錄》【官制相關】
《宋史翼》【補漏】
《麟台故事》【館閣相關】
《全宋文》【查資料的】
《宋人軼事彙編》【推薦上古的】


太多了,舉不完……有啥問題,歡迎一起討論。


看了 @直江信綱 的回答而來,直接貼一張圖吧

這個是鄧廣銘先生年近八十時給一位業餘宋史愛好者的回信。當然鄧先生的回信比較簡短,具體要讀書目,請參考何忠禮先生的《中國古代史史料學》,由於何忠禮先生是專治宋史的大家,所以宋代部分寫的尤其詳細。


那是當然。史料是一切歷史研究的基礎和根本出發點,不立足於史料的「歷史學」統統是民科偽學,不值一提。

沒有史料,則沒有史學,我們無法回到歷史現場,一切對歷史的建構都基於對史料的利用。從一定程度上說,歷史研究是一個拼圖遊戲,你需要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找出和你研究利用有關的的零散的一條條史料,去逐條分析,去拼,而且你並不能預料到你能拼成什麼樣子。但是在此之前,沒拼圖你怎麼拼?

談到這個問題之前,需要說清楚理論和史料的關係。事實上,對於現代歷史學研究來說,理論、視角是不可或缺的,歷史研究的深入推進、歷史圖景的新拓展根本離不開理論的應用,我們也不會在21世紀還停留在乾嘉諸老的水平上。歷史學的社科化是上個世紀起源於歐美的潮流,中國的史學界在理論進度上始終落後於西方史學界一定時間,這一潮流在中國史學界其實正值壯年。但歷史學者使用各種各樣的理論武器,是基於史料本身,去分析史料、利用史料,是先有史料在那裡堆著,再去運用理論研究,所謂「論從史出」。最不可取的,就是「以論代史」,先預設一套理論,然後只找符合自己理論的史料,不合自己理論的就統統扔掉,這完全不是搞歷史研究,而是以歷史為材料佐證自我的「義理」把戲,也是政治學、社會學、人類學等旁近社科觸及歷史學時最容易犯的錯誤。所以,凡是先預設理論、不本著實證精神分析史料,而是隨心所欲拿史料套理論的「研究」,可以直接略過,毫無道理。

好了,我們已經認識到了:史料是歷史學的生命,沒有史料則沒有歷史研究,那閱讀史料對歷史學研究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可以說,閱讀、整理、分析史料是學術研究的基礎,那去讀史料、儘可能地多讀史料,當然就是歷史學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了。

但是,史料這麼多,怎麼讀?學過歷史的都知道,鄧廣銘先生有研究歷史的四把鑰匙之說:目錄,地理,職官,年代。其實鄧廣銘的這一說也只是自己的看法,不具有什麼統馭學界的權威性,可以慢慢討論。但是他如此看重目錄學,那是大有道理的,對研究中國古代史而言,目錄學是你讀史料的基礎,是否具備目錄學素養,決定了你的研究是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

研究歷史,需要了解目錄學,首先,這個目錄學的含義是傳統的,今天更習慣叫做史料學:即熟悉你所研究的時段、領域內,各種史料的基本情況。比如我是研究唐史的,唐史有哪些基本史料,這些史料大概什麼內容,做什麼題目要去利用,需要了解掌握。這個目錄學的含義又是現代的,即你要熟悉一些大部頭重要史料的目錄,知道其中每卷大概是什麼內容,,我做哪些問題可以利用這部書,我要是做相關問題,可以去這部書的哪些地方找。事實上,最難啃的就是這些大部頭史料,如唐史中的《冊府元龜》(1000卷)、《全唐文》(1000卷),卷帙浩繁,對青年學人來說讀完比較困難,那麼這項熟悉目錄的功夫則更加重要。對於明清史,這些功夫則更重要,因為史料實在太多,一個人窮畢生之力是不可能看完的,知道該讀什麼,研究有哪些資料可資利用,很重要。

所以,研究歷史要大量地讀古籍讀史料,但不是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像無頭蒼蠅亂撞,而是有所方向。譬如要研究唐代地方官員(我在做的題目),拿《新唐書》舉例子,《地理志》、《百官志》就要細讀,《車服志》、《天文志》就可以略讀,掃一眼就過;要研究唐代科舉,同樣是筆記小說,則一定要精讀《唐摭言》(科舉八卦集),而不需要讀《北里志》(長安嫖妓指南)。所以,即使史料很多,即使仍然需要大量閱讀,我們仍然是有方向和有效率的,是可以提煉出可資利用的大量材料的,而不是陷在史書的爛泥中不可自拔。

當然需要強調,以上說的是選定題目做研究時,歷史學者讀史料的方法,不免有所功利。很多時候,有人抱著博學的目的,自由自在地閱讀古籍,這種情況下,讀書則自由愉悅放鬆很多,其實你經眼的材料,都有可能以後排得上用場,老一輩學人做卡片也就是這個道理。數字化時代我們當然不需要再去做卡片,但是經常摘錄、標記史料,仍是必須的習慣和工作,基本上做過幾次研究,讀過些書後,對史料的敏感性也就具備了。

最後總結回來,研究歷史是要看很多史料的,但是學會有的放矢地閱讀史料、找到有用信息是歷史學學術訓練的起碼要求,史料的多並不能成為阻礙研究歷史的攔路虎(恰恰相反,其實史料越多越好)。以及再重申一遍,不從史料出發,光靠意念指點江山,再拾掇點史料拼湊的「歷史研究」,都是浪費眼球的文本垃圾。


你看的算什麼。

去選修一門中國古代史史料學,你就會知道掌握原始文獻是對歷史學習者最基本的要求。

因為除了原始文獻,還有大量的近代當代現代研究的文獻需要你參考學習呢。

如果沒有這麼點基本功,那就不要開口談這種問題。

例如,某個在知乎來專欄寫中國上古史的國濕,不是咱家說,他寫的那是什麼玩意,連抄都不會抄。

自學歷史的人與大學歷史系畢業的學生有什麼差距? - 經略幽燕我童貫的回答

從這個書目可以看出來,咱家的路子是很野的,因為根本沒有老師來帶,也沒有導師來指點,全靠自己摸索。

但是,就算是沒有老師來帶,只要掌握了方法,有成熟的方法論的工具,那麼就算是自學,也一樣能發展到專業領域出身的程度。

那麼,具體是什麼方法呢?其實無非幾條:

1、熟悉掌握基本史料:你如果對一個歷史時期感興趣,那麼這個歷史時期的基本史料有哪些是一定要熟悉的,至少其中最重要的那些你要非常熟悉才行。咱家在這方面是走了一點彎路的,直到後來看了歷史專業的教材《中國古代史史料學》之後,才算補上這一課。那麼,這個非常熟悉,要做到什麼程度呢?要做到任何時候,看到任何一條這個時期的史料,你能判斷出來說的是什麼背景下發生的事;或者你要論述一個問題的時候,你就能想到這個時期有哪些史料能說明問題。如果到這個程度了,差不多可以說熟練掌握了。PS:所以說,以兩宋為界,兩宋之後能熟悉基本史料的,做到這個程度的,記憶力都是超人的。因為兩宋以後的文獻明顯暴漲了,而兩宋之前的文獻相對來說少得多,一個人治幾個朝代是沒有壓力的。

2、熟悉掌握學術情報:史料是第一步,在熟悉掌握史料的同時,你要經常注意關注相關的國內外學術動態,把專業的學術刊物能盡量訂一份,例如唐宋時期的重要學刊《唐研究》。如果你有一定的外語能力,那麼外國學術界的學刊你最好也能搞到,例如美國宋學研究領域的學刊《宋元研究》。這些重要的刊物,往往標誌著目前最前端的學術領域和動向

3、掌握學術人物動態:其實這個和第二步是同時發展的。你跟蹤掌握學術情報的時候,就是跟蹤掌握學術人物的時候。你熟悉基本史料,又看了那麼多專業文獻、論文、刊物,哪些人比較有水平,哪些人擅長什麼領域,應該有所心得體會了。所以如果你對這個人從事的領域感興趣的話,你就要隨時注意到這個人現在所從事研究的領域,他有什麼動向,有什麼課題,有什麼思考。這可以節約你很多的時間,避免你在一些低級問題上反覆循環。

4、注意考古和考古文獻的分析信息:中國古代史搞文獻很重要,但方誌和出土文獻也很重要,有些時候甚至可以直接推翻傳世的歷史文獻的記載。很多很優秀的學者,在出土文獻面前都曾「陰溝里翻了船」,例如宋代史領域極為重要的學者鄧廣銘先生,和他非常著名的學生王曾瑜先生。正因為此,所以要嚴肅地對待考古工作和文獻發掘研究,這些研究往往不出成果則已,一出成果那就是要打死一群人的。

這只是最基本的一些準備性的學習,你們以為咱家會在這裡講能長驅直入,登其堂奧的治學方法么?

哈~!想得美~!

至於上面很多人說的寫論文的規範,說實話,不是搞專業研究的,這些就不要將就了。規範不規範的都是他們混飯吃的工具,作為野路子的愛好,又不靠這個吃飯,所謂的論文格式也好規範也好,就丟一邊去吧~

PS:
治學方法這些東西,其實一點就穿。最關鍵的法門,就是在以上這些基礎上,使用史料和研究成果的方式。每個學者都是有每個學者的路數和特點的,你看某一個人的文獻看多了,自然就能自己悟出來。


謝邀 @巴西太守
諸位大佬的回答,說的都很好,本來我也沒有必要強答,但既飛帝邀請,面子里子都要照顧。
就我本人,一個學歷史的票友,門外漢,看了幾頁《宋代官制辭典》,宰執官門看完了,前期三省部分還在進行,文武官階部分看了部分個人覺得重要的,後面官職術語看了部分。因為鄧廣銘先生早以提出學歷史的四把鑰匙,官職第一位,鄧先生作為宋史泰斗,官職研究在當時無出其右,即使現在,學人仍舊受惠匪淺。個人覺得,遵循這種路子總不會過於偏差的。此一方面,《宋史職官志》、《宋會要輯稿官制》、《文獻通考官職》、《長編》,乃至筆記史料諸如《麟台故事》,都需要參考閱讀,部分內容則根據自己需求加以精讀細思。此外,現當代學人研究論著,多去讀一讀也是一個較好的捷徑。

地理方輿,也是四把鑰匙之一,此一方面,《宋史地理志》、《文獻通考地理》、《宋會要輯稿地理》,都有相關記載,然則宋代方輿方面的書亦不可忽略,諸如《元豐九域志》、《輿地廣記》、《方輿勝攬》乃至之後的《讀史方輿紀要》之類,皆可備於參考,若是治輿地者,猶需通讀。此外,復旦大學出版有《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宋西夏卷》,研究勘誤頗多,亦可參閲。

目錄之學,古人以熟知文獻,善於利用目錄增進知識的人稱為知目錄之學,若以此說,所謂史料學亦可歸入目錄學。陳高華、何忠禮二先生分別著有《中國古代史史料學》,其實這兩本書,是治史者常所翻閱的資料書,初學入門者,若能對其中列舉的史料著作瞭然於胸,當善莫大焉。尤其何先生作為宋史專家,對治宋史者所列舉的數目可謂豐富,此處不再贅述。

年代之學,學歷所限,僅知道陳垣先生著有《二十史朔閏表》為學人推崇,此一書對於不瞭解干支紀年、朔閏推算者幫助甚大。

本人較喜歡制度史。制度史研究一直是宋史的重點,恭三先生之女小南先生浸淫多年,亦是儕輩大家。治制度史,必然需要貫通通史,其曰宋史,則需貫通隋唐五代北宋初。北宋初的各種制度與隋唐五代有一種內在的承繼關係,如此則要去翻閱《兩唐書》、《兩五代史、《通鑑》之類的相關史料。當今新發展的文書之類的材料,亦是研究者需要去認真對待的史料。

題主所問「學習宋史的人需要看完《長編》的 520 卷嗎?」,個人認為,通讀史料原典是有必要的,尤其在學習研究中,經常會遇到反復閱讀的情況,所以,對於史料的熟悉程度,是能夠彰顯研究者的功力的。猶記得一則故事,說的是日本學者不遠萬里來中國向陳寅恪先生請教,先生教他去看某書某卷某頁。此亦可見陳先生之學術功力吧。

回答的廢話比較多,總結下:
史料原典需要儘可能的閱讀、瞭解、熟悉,在閱讀中,又要按需求去精度某些片段。對於專門史方面,又需要貫通一代或一代以上的相關史料。
以上就是不才的回答,難登大雅之堂,見笑方家,望不以為意。


看對自己要求吧!古代史我懂得不多,說說現代的吧!比如蘇聯問題專家金揮、大衛?科茨,看過許多許多原始資料,俄文和各種文字的,包括許多檔案文獻等,所以才可能得出可靠結論。但要只是混的話,那就不用。比如碩士室友連《蘇聯經濟概論》這種基本文獻都不知道,沒讀過《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能說出來「民主社會主義也是社會主義」「1976年中國經濟全面崩潰」之類的話,但不影響人家考上社科院蘇東所博士。還有認識某歷史博士,認為我這種業餘分子缺乏史料積累和專業訓練,讓我學習老嬸之流,並語重心長地推薦《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勸我多看看反對派觀點,不要沉浸在自己夢裡……


很多答主都提到了,原典和論著缺一不可,這是沒錯的。原典是研究的材料,論著是研究的成果。中古、宋朝、明清都有答友答了,答得都很好。就先秦史這塊,我來說幾點看法:

1、先秦時期是中國歷史的開始與中華文明的起源,這一段歷史可以說是古往今來被研究最熱門的。和後世相比,這一時期的原典(包括出土文獻)都可謂不算多,把核心文獻原文瀏覽一遍並不算困難。但是,只需要大致看懂原文,不需要鑽古人的注釋,也不必弄懂每個字意思。最需要熟讀的其實只有兩部:《左傳》和《史記》,這兩部是史實最豐富的、也是最好讀的。其它的看多看少憑興趣和方向。要注意的是,這段時期的史料都是真假摻雜,不能盡信盡疑。

推薦:【史料學】

王暉、賈俊俠:《先秦秦漢史史料學》

駢宇騫:《簡帛文獻綱要》

2、但是這段時期離我們太遙遠了, 所以如何釋讀這些支離破碎、模稜兩可的資料就顯得特別困難。古人皓首尚且只窮一經,今人如果只憑藉讀原典,要超越前人幾乎不可能。二十世紀史學尤其是先秦史,從甲骨文的發現釋讀,到《古史辨》的出現,再到古史分期討論,直到今天的古史重構,每一步都可謂都有質的突破。其中就湧現出無數優秀的論著,很多重要文獻和史料,實際都討論得很深刻了,那麼為何不站在巨人肩膀上呢?

推薦:【歷史學·精】

顧頡剛等:《古史辨》

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春秋戰國的社會變遷》

3、先秦史另一個特別之處在於,多學科綜合研究顯得非常重要。原典可以列入古文獻學,那麼至少還有考古學、古文字學、民族學是同等重要的,其他神話學、民俗學、人類學等也很有借鑒意義。這些周邊學科涉及的內容,很多在原典中根本沒有記載。另外還有最前沿的歷史學理論與方法,這就是更是徹徹底底的研究成果了。這些不看論著看原典?基本都不可能了解的。至於各種工具書:字典、地圖、年表,這些都是今人的成果,也都是不可或缺的。

推薦:【歷史學·博】

徐中舒:《先秦史論稿》《徐中舒先秦史講義》

張光直:《張光直作品系列》

4、當然,論著也不可盲從。不過看多了不同觀點,再去原典查閱這些史料,總會有自己傾向的判斷。所以這裡關鍵還是需要看大量論著,對於業內大佬的要通讀甚至精讀,特別是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的論著,這都是在新理論的構建時期;對於新穎的、有一定影響力和爭鳴性的觀點也應該都要了解大致內容和業內評價,這都是學術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目錄學就需要掌握。而且只要看多了論著,會發現一些史料出現頻率特高,今後自己讀原典自然特別注意。

推薦:【學術史】

朱鳳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

沈長云:《先秦史研究的百年回顧與前瞻》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古代史特別是上古史領域,入門、提升階段應該是論著在主、原典在次的,而真正啃原典,應當是在融匯前人學術研究後再回歸。

相關回答: 林屋公子:如何閱讀《二十四史》?


有《長編》這種編寫年代距離發生時間近,體例成熟,能很貼心地把各種不同說法出處和原文都列出來的良心史書看你就燒高香吧!

知道隔壁南宋史的《要錄》和《會編》被宋史王會長各種吐槽內容不對嗎?這意味著你不但要看一遍史料原文,還要去刷一遍有沒有論文來甄別某條史料正誤。

我舉個栗子:

《三朝北盟會編》卷18:
八月十五日乙未宣撫司奏:大破蕭干於峰山,獲耶律德光尊號、寶檢及契丹塗金印。
宣和錄曰:太傅王黼等表賀:宣撫司奏奚賊四軍夔離不率眾出犯景薊,大兵討伐,八月十五日於峰山遇王師,大捷斬獲三(闕)級生擒偽阿魯太師俘執數千人。十七日追至盧龍嶺,招納二萬餘眾,獲耶律德光偽尊號、寶檢、契丹塗金印、數十輜重器,甲牛馬生口不可勝計。

最關鍵的斬首數你缺字,到底是【三十】?【三百】?還是【三千】甚至【三萬】?


不光歷史啊,歷史時期考古也是一樣要看,甚至要全本通讀(雖然真正能提取出來用於考古的信息並不是那麼多)。

比如漢墓隨葬品「飯含珠玉」一類的東西,不通讀真的找不到出處(也就是古人對這類物品的描述和認識,於確定考古遺存性質而言至關重要);目前我已經發現的相關記載在《後漢書·袁安(袁紹的高祖父)傳》,說「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有耆老去世,皇帝特賜「飯含珠玉」隨葬。

類似的例子還有漢代最高葬儀「黃腸題湊」,今天研究黃腸題湊必然用到《漢書·霍光傳》里對博陸侯身後事的記錄。這種在當時十分重要的東西並未在史書中被過多著墨,卻偏偏出現在個人傳記的敘事里,不通讀真的沒法順利發現。

不過實際上考古對文獻的利用程度倒還好,首先正如前面所說,信息有限(且一般比較直白),無需大段大段地抄錄、深入思考;而且各方各面的研究已經有很多前人做過了,讀他們的論著在文獻方面也不無幫助,所以多少有些捷徑可走。

但首先,很多東西不識上下文、不辨來龍去脈的話很容易陷入斷章取義的窘境;另外,歷史時期考古作為廣義歷史學科的一部分,物質文化作為研究對象和出發點,最終需要落實到一個「人」字——人文、精神、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等等。倘若不識歷史,不深知特定物質文化賴以存在的大背景,而只是拘泥於物件,那麼這個考古也就沒什麼可創新突破的了。

所以有前輩宗師(沒記錯的話是宿白先生)說過「考古人要每天讀點歷史」,西北大學的梁雲教授也說「哪怕是商周考古,你手頭不像學英語一樣放一套《史記》怎麼行呢」。以及鄙人的祖師爺爺馮漢驥先生:「考古學家首先要是一個歷史學家,否則就只能成為考古匠。」
(馮先生和他的愛徒張勳燎先生的著作如有興趣可以自行查閱一下,比如馮先生完成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代表作《前蜀王建墓發掘報告》因對每一樣細節的詳盡考釋,至今仍堪稱驚為天人)

作為小白聽大佬們的課、讀前輩們的文章,每當看到他們對文獻恰到好處的運用都驚嘆不已:哇這個文獻出處,真是發人深思又好生稀罕!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把這東西準確無誤地從大部頭裡面挑出來???

答案只有一個:日積月累!書看得多了,才自然能夠舉一反三,建立起廣泛而精妙的聯繫。

所以一直也很喜歡川大的霍巍教授的話:「多讀書去建立你自己的知識體系,好好考慮,怎樣才能做到融通——『橫通』與『縱通』。」

小渣長記先生教誨!民莫不逸,我不能休!

BTW:當初因為覺得物質遺存和歷史文獻相對來說沒那麼豐富絢爛,帶著偷懶的賊心選了漢代為課題,等算是真正入了行才明白其實從某種程度來說漢代才是最難的——四百年大漢不光是這四百年,漢朝何以為整個中國歷史的「帝國時代」奠定了基礎?答——對其以上兩千年的總結與整合。

成,不讀讀從先秦整理下來的四書五經儒門糟粕,連我最喜歡的漢晉碑文都看不懂——左一個「蔽芾棠樹」右一個「濯纓滄浪」,要死啊要死……


不知道題主說的研究者或者學習者是什麼人。如果是博士以上的人,熟讀原典是必須的。如果是碩士以下的人,完全看個人。我個人認為,要到博士階段,才能算真正地歷史研究者。

原典有很多,看二十四史是最基本的,但是一般人也不會都看完,因為看完也會忘。大部分學習者基本是基於問題的瀏覽,也就是你想研究一個什麼問題,然後閱讀相關的史料而已。現在電子版查閱那麼方便,很多人寫文章的史料都是搜索出來的,而不是自己一個字一個字去翻出來的。這也是很自然的事。一般歷史學研究不太涉及到版本目錄的問題,除非是其研究的問題對版本要求特別高,或者文獻之間的異同反映的問題剛好是他論文的主旨,否則一般也不太會到圖書館去查善本。

至於第一手史料,很多石刻資料,明清的實錄、地方志之類的,都有掃描版上傳,全部變成電子文檔,查閱還是很方便的,這個要看各個大學買了相應的資料庫沒有。當然,電子文庫也不可能很全面啦,很多東西有拓印或者整理出版的就很好了,一部分還要自己去翻考古報告,這工作量就很大了。有些坑爹的考古團隊,發掘了快十年了,愣是不發表報告,你也拿他沒轍。

至於文書簡牘一類,基本還是要靠相關考古以及研究單位整理出版,這些東西,普通的學生是摸不到的。當然,搞宋以後的歷史的(特別是明清)還是會有很多田野調查以及直接觸摸第一手史料的機會,唐以前基本可能就不大了(實物史料在博物館裡還能看到,另外的能看到拓片就不錯了)。研究近代史的碰一手史料最方便,但是因為量太大,幾乎就是體力活。不過現在介紹信難開,像歷史第二檔案館這樣的地方,研究生以下也是很難進去了。

總的來說,只要寫論文原典是一定會看的,但是到底是認真讀史料,還是翻史料,還是查史料,這其中就有很大的不同。現在能耐下心來,一個字一個字地讀史料的歷史學習者,估計也不是大多數吧。


差不多就是看一千萬字的材料,從中找出一百萬字有用的,最後寫出一篇十萬字的論文。


原典不光是常見的二十四史、資治通鑑之類的,對於歷史學來說其他政書、筆記、公文檔案等等一系列史料都可以算作原典,在細分領域重要性一點也不比正史類的重要性差。這個需要看各個方向和領域的需求,我認為的一個好方法是常備一本史料學著作,需要時可以直接找到所需原典再進行翻閱,再輯出所需內容片段。
漫無目的的看原典是非常枯燥的,尤其是正史以外的書目完全無法在沒有具體目的的時候進行完整閱讀,即使是正史也很難,所以打好史料學基礎要比能通讀原典要有用得多,至少在性價比上(但我並不是說不讀原典)。
當然我這只是作為本科生的瞎扯。
-----
另外正經回答題主的問題,研究宋史的人(我的意思是碩士、博士以上),必然會是已經讀完長編的人,但他/她不一定是通過一點一點看完的,更多可能的是在作論文的時候翻閱史料一點點查找需要的史料時翻完的。所以我的意思並不是說讀原典不重要,恰相反,讀原典對於歷史學來說是最重要的,論從史出是絕對不能拋棄的,但是如何讀完,以何種方式,自然是每個人都不同。


按我老師的形容,第一手資料就像是一塊食物,而後世的解讀就像是有人用嘴巴把食物嚼碎,餵給你吃,雖然更容易下咽,但也有可能失去了原來的味道,而且還沾上了他人的口水,有時還不止一個人的口水。(好噁心……)


本人在一所普通一本就讀。
就我所知,大部分同學幾乎不讀原典。好的同學確實看過不少專著,差的同學幾乎就不看書了。
本人也很慚愧,讀得大多數是專著。原典也是看些筆記小說之類的。
我認識的一位學弟,熟讀魏晉時期的幾本史書,有時候張口就能引用相關的史料。他說:我沒那麼厲害啦,其實我只懂這一段的歷史而已。-_-#


謝邀,原典閱讀如第一個答案所說是極為基礎和重要的。
近代以來的歷史學很重視史料的佔有,所有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礎上。整理舊史料,發現新史料也是學術創新的重要方法和途徑。
作為需要專門研究的學者而言,一些書籍原典自然是必須熟讀的,但讀的數目卷數卻因人而異,各有側重。


看原典是進階需求了,早期入門還是踏踏實實的從通史和工具書入手,四把鑰匙里起碼搞清楚了職官地理再去看原典,到這一步對票友可能就足夠了,但是對於專業人員更重要的其實是年代和目錄。更高階的當然是再去跨界學習軍事學、經濟學和政治學之類的專業理論知識,然後才會有足夠能力對史料進行再組織和再分析,現在中國史學界和外國漢學界在方法論上的差異主要就體現在跨界的廣度和深度上,對傳統史料的梳理和詮釋基本已經登峰造極了,這也是數百年史學家埋首傳統文獻的篳路藍縷之功。

順便,我個人其實覺得史學研究最重要的其實是邏輯訓練。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五四運動割斷了中國文化傳統」的說法?
周朝末年周天子實際掌控的土地越來越小 是被其他國家侵佔了么?
在歷史教學裡應該引用 counterfactual history 嗎?
「崖山之後無中國」是對我們少數民族的侮辱嗎?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文獻 | 古籍 | 歷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