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中的「在瀏覽器中打開」這個功能通常是以什麼場景為考量來設計的?

以iPhone為例,在微信中查看某個鏈接或公眾號文章時都能從右上角的「」中選擇「在Safari中打開」,同理適用於Flipboard、即刻、微博、簡書等,在QQ郵箱APP中如果點開對方發送的網頁鏈接的話,「從瀏覽器打開」這個功能甚至就在頁面右下角被設計為了一個獨立的快捷功能,對我而言從瀏覽器打開這個功能非常重要和實用,因為要想把文章收藏進印象筆記這步是必須的,所以我使用的頻率非常高。但是從這個功能本身而言,大部分可閱讀內容的APP都是有內置瀏覽器的,也非常適合在APP中對文章進行管理,對於用戶的使用而言可以說是毫無影響,甚至有很多APP中的閱讀體驗比在瀏覽器中還要好,因此這個功能在設計時的目的在哪裡?
另外,像微信微博Flipboard都這麼設計了說明這個功能應該是有它的價值的,但是卻有一大批APP並沒有設計這個功能,比如虎嗅、界面、知乎的全套APP、好奇心日報、果殼、科學松鼠會、Timeline等等,它們都只是有一個「複製鏈接」的功能,它們又是出於什麼考慮不設計這個功能?
個人認為在這個問題上設計與不設計都是有其自身的道理的,因此想聽聽各方意見。


1、雖然微信內置了瀏覽器,但是微信的本職工作不是瀏覽網頁,不是什麼事它都能做好的,所以有些需要瀏覽器做的事情還是必須給用戶調用瀏覽器的自由。

2、微信有它安全策略和企業運營策略,有些頁面它不希望你在它的體內運行,比如下載app,本質上就是訪問一個url,只不過返回的文件類型不是網頁而已,由於微信不允許你直接在它那兒下載app(實際上下載了對它來說也是個燙手山芋,安全問題、後續安裝問題都需要解決),所以要麼交給它的兄弟應用寶處理,不和應用寶合作的就讓用戶自己找瀏覽器處理。

3、遇到淘寶這種主動杯葛微信的競爭對手(淘寶的頁面,一看見user-agent是微信,它就出提示不正常顯示),不提供瀏覽器打開的話,用戶就要罵人了,罵的不是淘寶是微信,微信躺槍。
(從評論區看,關於淘寶微信撕逼的事,不明真相的群眾還是挺多。話說2013年本人在開發第三方微信公眾賬號管理平台時發現一個問題,微信里打開淘寶的頁面時被要求下載淘寶客戶端,我當時就認定這是淘寶搞鬼,你猜猜為什麼?因為頁面是淘寶的啊!微信再沒有節操,又怎麼會改淘寶的頁面?再怎麼愚蠢,又怎麼會幫淘寶推廣它的客戶端?當時微信還沒有像現在這樣如日中天,公眾號還剛剛分出服務號來,你覺得屏蔽淘寶對它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而且我當時明確驗證過,很簡單,把手機上網的代理設到電腦上,每個頁面請求的是什麼URL,用fiddler 一看便知。當時為了解決客戶要在微信里推淘寶店的需求,我想了很多招數,最後方案是發現URL是淘寶或天貓地址時直接彈全屏浮層叫用戶用瀏覽器打開,當時微信還沒有js api ,我們只能用與淘寶相同的變態手法實現"當前訪問a頁面而用瀏覽器打開時訪問的是b頁面",實際上當時的情況是第三方開發者與客戶共同對抗淘寶的暴政,而微信束手無策,只能在不明真相的輿論下躺槍。)

微信這樣的大傢伙,它可不能光考慮閱讀體驗,網頁在它肚子里還有很多作用,而且用戶想用它做什麼可不是微信控制得了的,搞不定的時候一定要開放到外面去。

以上說的是微信,一般的app並沒有自己改寫的瀏覽器內核,都是直接調的webview控制項,其頁面渲染和系統基本一致,所以大體上也無需搞什麼體外射……哦是體外打開。至於為什麼給複製鏈接?因為這些app都是內容社區或媒體,複製的實際上是自己伺服器上頁面的鏈接,實際上就是增加傳播自己的機會,雖然app都有分享功能,但分享得調系統或別人的api,有些"別人"不合作,沒法一步分享,有了複製鏈接就可以用比較笨的方式實現分享傳播或收藏了。


就像你去餐廳點單,簡餐跟全餐一樣么。內嵌的是簡餐,系統瀏覽器是全餐。簡餐里有的全餐都有,全餐有的,簡餐未必有。


以前開發中遇到過,通過url( scheme )打開app,但是微信打開這個url後會屏蔽掉這個功能,只能通過【瀏覽器打開】


自選的瀏覽器里有各種登陸信息


微信、QQ等應用雖然內置了瀏覽器,但是其內置瀏覽器的各項性能參數同真正的瀏覽器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現在是HTML5技術大行其道的時代,所以瀏覽器的開發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對HTML5、CSS3、js的支持度要高。比如現在越來越多的網頁在視頻播放環節已經拋棄flash,全面轉投html5,微信、qq等應用內置瀏覽器要跟上這種步伐就會導致兩種局面——「大而全而導致臃腫」,以及「簡單但有所不足」。

很明顯,各種app都選擇了後者。為什麼?如果大而全,安裝包就會非常大,app本身也會佔用很大空間,目前的微信和qq佔用已經要逆天了,再把內置瀏覽器做成全功能瀏覽器,那就不得了了,將來你不能想像一個微信佔用500M吧(雖然略有誇張)?做成後者,就基本能滿足最基礎的需求,而有更加強大需求的,可以調用外部瀏覽器就解決。


app裡面要麼自己嵌入瀏覽器,比如企鵝家嵌入qq瀏覽器。更多的是調用系統瀏覽器。
瀏覽器有下載管理,有收藏和返回,有地址欄看網址,這些都是高頻動作,但是一般的app只是提供瀏覽完全不夠。比如說下載個app你不在瀏覽器打開下載等下都找不到了,尤其是國內各種改的亂七八糟的安卓rom,都找不到下載的功能。還有很多時候打開一個網頁都看不到地址
瀏覽器還可以保留後台,比如微信你打開一個頁面,有人發條消息你點過去等下就找不到頁面了


微信內置瀏覽器封閉是不應該的,其實開放後會給微信帶來更多流量,更多用戶行為數據,帶來更多商業機會——這是一個平台級的機會,不開放怎麼可以做平台呢?! 可惜,微信是封閉的態度,不是大氣的平台商


目前工作中遇到一個這樣的場景:一個H5頁面在微信裡面打開,頁面中有一個下載的按鈕,但是微信除了支持直接下載應用寶中的應用,其他的第三方應用是會屏蔽掉下載的,所以此時較好的體驗是引導用戶在瀏覽器打開,但是PM提出用戶在瀏覽器打開時應該直接下載(換言之就是要把用戶在微信里點擊下載狀態帶過來)此時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在微信內用戶點擊下載時修改url,加上一個標識,當在瀏覽器打開時直接過濾url,如果有狀態就默認為是從微信過來的,那麼直接下載了。本以為這樣可以直接玩耍了。但是TMD竟然發現新版的微信中,直接修改url後在瀏覽器打開是不生效的。。。。。。


因為內置瀏覽器功能少,就這麼簡單!


個人覺得很多時候需要將文章在瀏覽器當中打開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例如,保存到Pocket,雖然也可以通過發送郵件實現,但是瀏覽器還是更加方便的。
又比如,分享到印象筆記、OmniFocus等等,都是許多app不支持的。
另外,新版的iOS增加了safari view controller功能,讓第三方應用能夠直接挑用safari的框架打開網頁,但是很多應用並不喜歡這個功能,主要是因為實用自己的瀏覽器才可以做到自己想要的一些功能,例如屏蔽對手的網站。
所以,在瀏覽器中打開這個功能還是特別需要的。


站在用戶的角度來說的話,用到這個功能,就是在app的內置瀏覽器通過url不能成功調用到第三方app的時候,需要通過系統瀏覽器來實現。還有就是想將該頁面在系統瀏覽器的新標籤中保存時用到。


有些網頁的部分功能及展示需要在瀏覽器中才能完成。


好看的文章太多了,有時文章太長一時半會看不完,而這麼多的文章都分散在各個APP軟體中,所以每個APP軟體中自帶一個從瀏覽器中打開,這時我會把該文章收藏到instarpaper中,或者其它聚合類軟體中,方便我以後再看。


多一個選擇。

內置的瀏覽器很多時候並不能滿足需求,題主自己也說了,我覺得最主要是給用戶多一個選擇。

如果是我,我希望所有鏈接都用系統的瀏覽器打開,因為我喜歡Safari的那個分享按鈕,手機上點的鏈接多數都是技術相關的文章,然後我可以用Share Extension把喜歡的文章保存到Pocket或者Evernote,或者分享到Twitter或者微博。(我知道的像我一樣的iOS開發者,很喜歡用iOS集成的分享或者擴展功能

很多內置的瀏覽器是沒有Share Extension的,即使只需要幾行代碼就能加進去,所以我不喜歡他們。而且單純從瀏覽體驗來說,系統自帶的瀏覽器,優於大多數App內置的WebView。


「在瀏覽器中打開」的前提是本身內置了瀏覽器。微信微博這樣有傳播性的app需要內置瀏覽器方便承載外部內容,「在瀏覽器中打開」作為補充;知乎果殼這些內容型app自產自銷,內容都是自己的,少量鏈接用瀏覽器打開,也就不需要內置了,也就沒有「在瀏覽器中打開」這回事了。


大家應該都遇到過的場景:用微信內置的瀏覽器看公眾號文章看的津津有味,突然重要的人來了微信消息,點擊去查看或者回復消息之後返回,結果發現返回的只是聊天界面,還要自己重新找到公眾號裡面對應的文章,才能重新閱讀。所以現在看長文我都是在瀏覽器中打開。要是沒這個功能微信敢一直不改這個被很多人吐槽的問題?

原因:因為有很多app需要用到打開一個url的功能,所以要有瀏覽器,但是又不能把瀏覽器全部的功能內置入app中否則成本太高。所以有很多場景很多用戶需要直接從app中到瀏覽器中完成一些複雜操作的,需要有「在瀏覽器中打開」的功能。而沒有很多用戶需要直接到瀏覽器中進行複雜操作,但是這個有少部分人需要卻非高頻的時候,「複製鏈接」成本顯然更低,也能達到效果。而且所舉的例子來講,基本是媒體社區,複製鏈接還有利於傳播。可能和瀏覽器關係不是很大。


推薦閱讀:

產品經理讀完《產品經理們,五年後,你會失業嗎》後,有什麼體會?
如何辨別一個程序員水平的高低?
SEO流量的核心影響因素有哪些?
產品經理平時是怎麼學習的?

TAG:互聯網 | 產品經理 | 互聯網產品 | 互聯網產品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