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周濤研究團隊是否侵犯學生隱私?
試問:我們該如何看待這種行為?
校方官方微信推送截圖:
1. 研究團隊憑什麼未經學生許可就可以拿到學生的消費數據?
2. 研究團隊有沒有資格獲取該數據?
3. 該行為是否符合學術倫理?
4. 可否讓該團隊為之負責、受到懲罰?
5. 法律是否允許研究者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調取他人隱私、進行分析,然後針對該人進行研究?
6. 學生該如何在這種學校保護自己的隱私不被盜取?
7. 明目張胆盜取他人隱私並大肆宣傳的行為該如何評價?
謝邀。
首先你看,他們採集的數據是選課記錄、進出圖書館、寢室,以及食堂用餐、超市購物等數據。這些數據他們有沒有資格獲取?當然沒有。把學校比作一個城市的話,一卡通就是市民卡,這樣從伺服器端直接拉取別人消費記錄的行為與犯罪無異。他們為什麼能獲得數據?很簡單啊,學校的研究團隊,做一項有前景的調查,學校難道不支持?
其次,不說你也懂,既然是「大數據時代」,你的一舉一動都是暴露的,你在享受各種推薦歌單推薦商品的便利的同時就也應該想到硬幣的反面。最後,大數據歸大數據,我真的很反感所謂的「分析行為」,沒有人有資格干涉別人的生活,我也喜歡一個人出門,可是我並不孤獨並不需要心理干預。把孤獨僅僅理解為沒人和你一起去圖書館一起去吃飯的話,那你才需要看心理醫生。謝邀。
想起來看?1984?的時候反覆出現的的一句話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這實在是控制不了的一個東西,不過要是能有DNT就好了。個人覺得學校收集數據分析這件事無可厚非(僅用於合法目的的學術研究)。
之前看到學校官微介紹大數據,不知是不是出於接地氣的考慮,居然是介紹學霸的作息規律,第一反應是這尼瑪太搞笑了,高大上的大數據活被生生的弄出了民科的味道……
後來徐奶奶在她的概率論課堂上說,隨便找個她做數學建模的學生(具體記不清了,我忘了有沒有博士生之類的修飾,咦我怎麼想到我自動化的學長了,此處應艾特微固學妹),培訓一下都能分析的比那個分析好……(當然此處並不是貶低周教授,徐奶奶表示周教授計算機非常厲害)
再吐槽一下我們學校的各種系統,基本是一個系統一個資料庫,不斷反覆再三地讓我們填重複信息,能統一下資料庫嗎!
另外,辦公室老師發的:
各位親們 填一下這個問卷:大數據時代下,你對自己在校數據隱私的看法
大數據中心那邊想了解一下學生對於數據隱私的看法
以及,我更關心他是怎麼分析學校有基佬這件事的。(掩面而逃
最新情況:
各位同學,學校大數據中心那邊想了解一下學生對於數據隱私的看法,麻煩大家填一下這個問卷 [圖片][圖片][圖片]大數據時代下,你對自己在校數據隱私的看法
謝謝大家!
恭喜題主鬥爭有效
=============
瀉藥,雖然你邀請了我,但是我什麼都不說,這是墜吼的。
以後每次刷卡都覺得,……哎……什麼都不說,悶聲被收集大數據,這是墜吼的。
雖然什麼都不說,但你們給我點個贊,感覺也是墜吼的。不請自來,利益相關:貴校畢業生。
貴校某些教師,和學生作對的想法已經是思維定式了,說不好聽點就是惡習,你現在才問我他有沒有侵犯隱私?輔導員違規勸退學生致人自殺,貴校都當沒事一樣。
曾經我聽了高中同學們吐槽大學不尊重學生之後,我還會天真地對自己說,在這方面我們學校比其他學校還是好很多的。但是由這件事,再聯想到最近我們學院最近生產實習的事情,我只覺得自己是個傻逼。
=========說正事的分割線=========
這種事情真的沒啥可說的,原因很簡單,說了也沒用,封鎖加喝茶解決一切。大家都懂。
其實我覺得最可怕的事情,是很多人明知道自己權益受了侵犯但內心默念「大家都一樣忍忍就過去了算了算了」。當然還有更可怕的,就是大家聊起天來說到此類事情,還要互相安慰「算了算了」。然後風波一過,依然覺得我校真棒。
二十多歲的年紀,四五十歲的心態。
藥丸。下列情形可以算是侵犯隱私: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係並非法公諸於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於眾或擴大公開範圍。
10、收集公民不願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事先聲明,我不是學法律的,成電通信本科一枚。
周濤教授的研究有觸犯了第4.6.10條的嫌疑,不過並沒有將具體資料公開,也沒有對被收集資料的我們造成困擾,僅限於實驗室學術研究,所以我覺得無可厚非。
不過,都已經到大數據時代了,這些數據隱私其實真的是有名無實……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裡,就是相當於裸奔……
算侵犯隱私,有大量數據分析其實可以用在好地方,農業,大氣,環保,能源,醫藥健康,人口預測等等,但是很多人卻把技術分享給校園輿情系統等亂七八糟的項目,也許可以更好的騙錢,至少他的項目不能打動我,並且學生無法從他的研究項目中獲取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他自己公司搞的東西自己會不清楚么,估計將來也成方濱興一流的人物。
這些事情沒有寫在最終用戶協議里呀。誰授權的。
不過,什麼大數據實驗室,不靠這種東西博眼球,也不能像國重那樣拿出什麼令人覺得真牛逼的玩意。雖然國重里的東西有些不讓拿出來。大數據背景下,普通人基本沒有能力去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那麼你為什麼還能感到安全?原因很簡單,因為你生活得平凡。
周老師這三觀一般啊
其實吧,有種感覺,除了基佬和孤獨兩條路之外,我已經無路可走了QAQ
這件事只讓我想到,
You are being watched.
哎╮( ̄▽ ̄")╭ 大家在這裡討論也沒啥用,我就是來跑題的:
1.首先微信前半段已經告訴我們了周濤已經通過各種大數據技術擁有大量的身家,大家無論在這裡說什麼,也不可能對他有何太大影響,除非真有人做出什麼實際行動。
2.除了周濤這種看似越權的行為,學校的各個部門等等,做出過分的事情就在我身邊發生的也不在少數,有盆友受過非常過分的對待只為了某些事情大事化小我也就不多提了,導致我們這一票圈人一早對科大好感全無,無非就是告訴我們學校是個小社會,權利至上社會映射而已,甚至由於學生是受學校管制,學校甚至比某些開放的城市更加的獨裁,因為學生苦讀12年考上的學校就為了那一紙文憑,而這個文憑握在學校手裡,以後在外面你不服該可以跳槽,辭職,而在這裡大多數人還是改變不了的,而且學校不用跟學生簽合同,擁有掌控權某種程度卻不具有負責的義務,因為就算學校的學生對別人做出任何甚至僭越法律的行為學校甚至是不負責的,而外面的某些公司和機構還是負責的。
3.無非是告訴我們社會的等級制度,他既然敢這麼說話這麼光榮因為他是學科代言人,他是科技骨幹,他受學校重視,他受外界吹捧,就代表著他具有話語權,即便我現在還沒看出飯卡和孤獨有任何邏輯聯繫,一個人的作息性格盆友多少並不是通過在飯堂吃飯圖書館和洗澡能體現出來的吧,想來也是十分可笑,試問那麼多同學誰那麼經常的吃飯堂,洗澡還要叫人,還天天跑圖書館,反正我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基本是不怎麼去圖書館,聚餐也不一定在飯堂不代表盆友沒有,然而他的言論可以以一種好像站在科學的角度出現在這裡,只能證明他比3w學生在公眾媒體上更具有話語權而已。
4.在這裡其實如果不是有大量學生要追究追責想搞清事情來龍去脈的話其實也就是大家不滿吵吵鬧鬧就過去了,以現在網路時代的新聞,不出一周大家也就忘了,就算要追究追責也不代表學生就有那種力量能查出什麼能取得什麼並且堅持下去,因為搞不好你就被開除學籍了,畢竟,這就是學生在校面臨的困境,沒有學校希望學生來惹亂子,最好是能為學校提供最大的價值,安安定定大家好好學習才是學校所希望的,沒思想最安定的人最起碼在學校裡面是最安全和最受學校喜歡的,而且即便看完這個新聞的人,也不清楚這個實驗到底涉及了哪些數據,構成侵權,亂說話搞不好別人還告你誹謗,所以學生處境也是無奈。
5.這裡的話太消極,但至少某種程度上我對我電科從缺點方面的認知就是這樣的,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我已經不在這堆數據里了。
1.我覺得這個要分情況看:
a.如果這個團隊拿到的數據全是去掉了學生姓名/ID信息的,他們只是拿來研究測試大數據計算模型,那麼這並不能算侵犯隱私權,畢竟你得出來的結果並不能對應到哪一個人身上。這或許只是一個實驗,然而霉體嘛,就是喜歡搞大新聞,所以會有這樣一個新聞推送。事實上我聽過他大數據競賽的宣講會,他說做過很多這樣的研究(比如學習成績與打水的相關性...) ,拿到的數據都是不帶ID的
b.如果在應用階段,這個大數據團隊與學校的心理中心合作,藉助數據來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分析得到整體的結論,以幫助未來做出對學生身心發展更有利的決策(前提仍然是不使用學生的具體ID),那麼這也是合理的。事實上通過大數據手段進行各領域的形勢/趨勢(用戶整體行為,偏好,用戶體驗分析等等)分析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未來。
c.如果學校主動去通知了這800個「最孤單的同學」去心理諮詢,那麼是否符合法律我不清楚,但這個體驗肯定是不好的,就跟被跟蹤了一樣
d.如果大數據團隊公布了這些人是誰,或者以某種形式泄露出來,那麼這絕對是大大的侵權,這沒的說。
2.我對他們的依據表示質疑。你憑什麼說我自己一個人去圖書館去吃飯就是「沒有朋友」呢?
再說了沒有「死黨」怎麼就可怕了呢?我是geek我自豪,我就不喜歡跟boys過於親密的關係不行嗎?對於很sociable的人來說交往可能就是本能,但對我來說並不想花這個成本啊。。我要寫code,還得學習啊,哪有那麼多時間去結伴吃飯去圖書館什麼的(技術圈內的同學和妹子還是可以的,但是那種成天有點空閑時間就打LOL的....還是算了吧)
嗯,我最近都去工作室不去圖書館了,因為空調關了嫌熱。。那麼是不是又要分析出我成績要墮落了啊2333
好了肯定有人說我不代表大多數整體情況,但我要問研究團隊你們又有什麼專業性的依據來說這種行為模式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
3.Actually you shouldn"t worry about this. You are already being watched.謝邀
其實周濤教授自己都承認了啊,「大數據背景下,普通人基本沒有能力去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
「那麼你為什麼還能感到安全?原因很簡單,那是因為你生活得平凡。」
「普通用戶不必過多地糾結於如何更好地保護,要真正融入大數據時代,享受個性化專屬信息服務,就不得不犧牲一部分個人隱私。」
所以……
「職能部門必須下重手,要一棒打死。」
自己先去自首唄
(′?_?`)
我認為吧,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很難避開這樣的衝突對立吧。前有支付寶花唄被爆料,後有周濤這件事,不得不承認有些時候,這種科技與倫理的碰撞非常讓人糾結。正如很多名人對人工智慧的擔憂和警告一樣:為什麼最近有很多名人,比如比爾蓋茨,馬斯克、霍金等,讓人們警惕人工智慧? - 謝熊貓出沒注意 - 知乎專欄
「即運用大數據預測來判斷和懲罰人類的潛在行為。這是對公平公正以及自由意志的一種褻瀆,同時也輕視了決策過程中深思熟慮的重要性。」
-《大數據時代》
我覺得樓上的一位朋友對這句話的引用非常到位。
拋開當事人作為一個個體,其思維方式、價值觀和做事風格、手段等等的差異化,我仍然認為,無孔不入的大數據時代如果開始潛入你的生活細節,進而改變和掌控了你的生活,這毫無疑問是越過了紅線。
但是前不久在翻看OPTA的東西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好玩的事情:OPTA竟然有Player Passing Matrix這樣的產品,這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又欣喜若狂。(我已經開始著手研究該功能和類似功能的特性了)
然而冷靜下來之後,我發現:如果以一個機械的機制去分析我們在互聯網大背景下的行為的話,那麼以讓渡自我信息的管轄許可權為代價,換取社會進步給你帶來的生活便利,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所以在過去的十年內,我有意在自己的某些個人信息方面有所保留,這其中包括電話號碼,若干個重要的聯繫方式,被保留的電子郵件地址和緊急狀態下的聯絡通道等。雖然我現在也在從事數據方面的工作,但是在工作中的很多體會,讓我已經開始未雨綢繆。
希望大數據時代,能有兩道保險:普通個體對自身信息的嚴格控制與管理,以及大數據使用者的嚴格監管。
廣告:歡迎各路對足球和數據有興趣的朋友加盟OpenPlay團隊:op.ai
特別歡迎以下Attributes:Python/Matlab/年輕人/足球狗
這個研究違背了學術倫理,也侵犯了學生隱私。
1. 如果這些數據是專門為了這個研究收集的,那就是主動收集的一手數據。按學術倫理,肯定是要有知情同意書的。這個如果沒有,就像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黃金大米」事件一樣,你的這個學術結論就站不住腳。往上鬧,如果發表了學術論文,可以弄到撤稿,周濤的學術聲譽肯定會受到影響。
最簡單的問卷調查都會帶有下邊這樣的說明
親愛的同學,您好!歡迎參加XX調查活動。本調查大約需要佔用您X分鐘的時間,您的意見對我們非常重要,所有信息僅供研究使用,我們將嚴格為您保密。
2. 從題目判斷,根本沒有知情同意書。這個研究在被試不知情的情況下收集了數據,而且收集的是含有真實信息的數據(直接定位了800個「最孤獨」的同學),這就是侵犯了隱私。現在各大互聯網都掌握了大量的數據,百度有搜索數據,阿里有交易數據,他們內部肯定會利用這些數據做戰略,優化產品。但利用的也只是一個整體的數據,通過這些信息,他們是沒法直接定位到某個用戶的。但這個研究能直接定位到精確的學生,就侵犯了隱私。而且,在你使用時互聯網公司的APP時,他們是默認你同意他們的」使用條款「的,這個在APP里都可以查到的,裡邊會有數據使用的一些條款。
3. 同時,有一種特例可以打破保密原則。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心理諮詢中。如果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發現來訪者有自殺傾向,就要考慮是否需要打破保密的原則,向上報告,同時採取干預措施。這個需要諮詢師做評估,並且業內有相應流程。在本例中,即使研究者在前邊做的沒有問題,簽了知情同意書,承諾保密,其是否能夠向學校報告這800個」最孤獨「的人,也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很明顯。這是違法的。相信提問也清楚,這是確信無疑的。
學生使用卡不是免費的,提供服務的也不是商業公司,而是學校(所以很明顯,學校在這過程中也有問題)沒有義務提供數據給別人,就算免費服務也有隱私協議。而明顯在拿到校園卡的時候沒有同意過什麼terms of privacy。
題外話:看看這教授說了什麼:
大數據背景下,普通人基本沒有能力去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那麼你為什麼還能感到安全?原因很簡單,因為你生活得平凡。
(翻譯:反正你們保護不了隱私,我也瞧不上你那點隱私,反抗不了就享受唄。)
上過周濤的課,他自己也說過中國對隱私的不重視是發展大數據的一個優勢。還沒畢業,匿了。。。
謝邀。
我不懂法律,所以並不知道周濤團隊是否侵犯學生隱私。但是如果在我不知情情況下使用我的刷卡記錄的數據,我肯定是不爽的。
所以,這事你問我茲不茲慈,我說不茲慈。
然而我不支持這事也發生了,說不定我就是那800個孤獨患者之一。
如果我是那獨孤患者之一,請問周濤團隊管婚配不?
張楚有首歌,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另外建議題主附上微信原文鏈接:用大數據尋找電子科大最孤單的800個同學只是談談感受:)
不懂相關法律制度,也不懂大數據相關,只是作為成電一名混吃等死的本科生而言,一向與世無爭突然聽說自己被所謂的「監視侵犯」了,震驚的同時多少肯定會有點不爽。
現實一點講,只是現實一點講,僅作為學生爭取一下,引起學校的重視已經可喜可賀。但想到自己也沒什麼影響力的話,也只能像原文中說的,自己活得平凡些,起碼不當這種情況下的出頭鳥,尤其看到前邊有人提過布蕾德那件事...既然免不了要被暴露,那就暴露些無關緊要的嘍,比如我就是愛去芙蓉吃飯因為美女多從而被判定為單身狗的群體中嘍。
也許我的這種自暴自棄破罐破摔的想法比較不太可取,但同時還是希望相關約束制度早日完善。
沒準兒這條回答就又會被判定為活得太悲觀也需要被心理治療,嘻 嘻。
當這世界的規律都被量化為數字時,數字將會被具象化成新的世界規則。這是把雙刃劍,欲與慾該如何取得平衡將是這時代最大的挑戰。
另,這種人應該被跟在銅網之內。可悲的是,在中國有錢就是大曬的。
推薦閱讀:
※對於普通用戶,手機信息安全真的重要嗎?
※手機號泄露,收到各類網站的驗證碼簡訊該怎麼辦?
※大家對電腦硬碟被廠家植入間諜程序怎麼看?作為普通用戶怎麼辦?
※如何看待360殺毒在AV-C等評測機構的測試中因作弊被譴責後發布的公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