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毒物質特別是劇毒物質的味道是怎麼測出來的?

不會是有人嘗過還沒死吧(~ ̄△ ̄)~
就比如說氰化物有苦杏仁味


評論區不需要對此錙銖必較。

味道和化學結構的關係本身就是推測性的。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的模型驗證的結果都是不絕對的。除非哪天你生科可以解釋清楚味覺信號處理過程。

而且很多物質的味道本身就不是絕對的。吲哚的氣味低濃度是香味,高濃度是臭味;酯類也是在一定濃度下才有果香味;包括MgCl2也是有鹹味也有苦味。(當然這裡偷換了氣味和味道的概念,畢竟氣味沒有歸類的意義)

所以有理由相信不是應該相信,更不是絕對。只是說它們的結論有一個置信度。

so你們可以理解統計學意義和演繹推理結論的意義么?

不過還是有很多的物質的味道需要獻身去嘗才知道(雖然沒有多大意義)。畢竟味道這個東西很多具有專屬性。諸如鐵鏽味,你還真不能把它定義成普通的味道。

苦杏仁味的苦是味覺,杏仁味更多是說嗅覺。對於氣味因為聞一聞也很方便、況且氣味的專屬性太強。就像每一種花都有獨特的香味一樣。

—————

謝邀。除去早期一些作死型科學家嘗百葯以外,

現在很多味道的推出是根據分子結構預測的。

比如NaCl,KCl是鹹的,那麼猜測氯化物大多數是鹹味的。同理猜測硫酸鹽是苦味的。不過@飛fei指出的鹼金屬的很多鹽類是鹹味的,這個模型應該通過率更大。那麼鹼土金屬的鹽的味道也是確實帶有苦味。

比如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是酸味和澀味,於是有酸鹼性的物質可能也是這個味道。

比如味精是鮮味,那麼有理由相信氨基酸有一些是鮮味。當然@氟鉑酸氧指出氨基酸有甜的苦的(含硫)。

比如糖是甜味,有理由相信一些多羥基醛酮也是甜的。

畢竟是猜測,因為大腦怎麼處理這些味覺信息目前還是未知,如何把吃進去的物質定義酸甜苦咸鮮也是未知。但可以肯定是這些氣味和味道和分子結構有著密切關係。

like:

所以拿到一個物質,根據分子結構可以大致預測一個味道。不過一些結構複雜的物質可能需要建立更準確的統計模型去驗證。

至於混合物的味道,很簡單啊,拿到實驗室走一針GC-MS,LC-MS看看主要成分是啥,就知道氣味和味道的來源了。

比如石楠花的氣味

當然準確性需要另行評價了。

至於題主的氰化物。

那是因為苦杏仁苷的主要結構是龍膽二糖和羥基苯乙腈。

所以很多含CN基團的物質就會被定義為苦杏仁味。

這個不需要嘗其實,因為水解或者代謝後HCN的味道是可以聞到的。


大部分是實際測的。尤其是氣體,怎麼聞初中就知道了。

對於入口的味道,比如最典型的是氰化物的苦杏仁味。來源有兩個:

1、HCN 氣體的味道

2、大量的化學家的敢死隊員用生命去品嘗那些味道。

比如舍勒就是敢死隊員之一,然後記錄下了包括氰化物在內的大量有毒物質的味道。

比如氯化鈹的甜味,就是一個敢死隊員,看見一個蒼蠅在偷吃氯化鈹,他心疼死了,然後把蒼蠅拍死,焚屍,然後回收那麼一點點氯化鈹。 接著又好奇他們又親自品嘗了一下。

他們品嘗味道的標準操作為:手指沾點口水,然後沾住一點化合物,接著用舌頭舔下。然後憑感覺吐掉或者吃進去。

這種品嘗的操作,跟老中醫驗葯的過程很相似。比如同仁堂的驗葯大師。

此外可以看到毒品交易中,那些絕命毒師的操作,都是一樣一樣的。

此外,一些味道是無意中吸入的,以前移液的時候沒有什麼吸耳球,都用嘴吸,有時候不小心就吸到嘴裡了,這個就好比偷汽油等的操作,操作不好,汽油就進嘴裡了,汽油的味道就知道了。

這些操作都是敢死隊的豐功偉績,但是畢竟有很大的風險。

那麼接著就是根據結構,推測味道了,這個就不多說了。

未來,肯定是通過AI+VR來實現。

比如,現在就有黑科技,有人聞了千百個人的屁股放出的屁,記錄味道,然後設置感測器,用來指示氣味。

這種黑科技說白點,就是讓機器有味覺。


一個並不很相關的回答,,,之前好像看到過,氰化物的苦杏仁味不是所有人都聞得出來,這是基因決定的,好像只有40 %的人可以分辨出氰化物的那種味道。。。(我說的是聞_(:зゝ∠)_


有些是聞出來的 有的是推測的味道
嘗……不許吃!


推薦閱讀:

現代醫學是如何治療毒蛇咬傷的?
為什麼中醫院校的學生要學這麼多西醫學科,而且西醫學科的考試還比中醫考試的難,西醫的學生學中醫嗎?
經常用含麝香的香水會導致不孕嗎?
鼻涕為何有清黃之分?
中醫在日本是個什麼情況?

TAG:化學 | 醫學 | 有毒物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