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員 (Traders) 跟賭徒 (Gambler)有什麼區別?
標題君被公共編輯後表示很難過。
原標題: 交易員 = 賭徒 ?
副標題: 交易 等於 賭博 嗎? 市場 等於 賭場 嗎?這裡市場是指博弈充分流通性較好的市場,如外匯、貴金屬、主要指數、CFDs、少部分股票。
賭場是指正規經營的賭場內的各類賭戲,如德撲、二十一點、輪盤、百家樂等。雖然Traders有外界基本面信息可以分析,但價格的結果依然如庄閑般變幻莫測。
Gambler說參考基本面信息的準確率不會好過他們算牌、卜卦、看風水的準確率。
Gambler眼中的Traders所在市場的手續費、賠率根本沒有優勢,僅僅是把他們一天牌局可以做完的事分成了多年來做。他們如果願意也可以用最小注1$大幅延長操作周期。
Traders會說對方有限注限紅,但這在兩個圈子都存在,都可通過多局多策略多場地變向解決。
Traders說市場趨勢可能存在很久,Gambler說你們跟蹤到趨勢和牌局追到的長連結果沒有差異。
Traders說準確率可以相對較高,Gambler說那是在不同震幅周期下的小數體現,放在同樣的震幅周期和大數下比較,準確率沒有差別。以上僅是假設對比,絕非論點推銷。
有請知乎眾牛提出一些各自視角、著眼點、類比思路、證據支撐。----------------------------------------分割線-------------------------------------------
感謝幾位的回答。我確實不是文科生。我的表達似乎出現錯誤了,
不然怎麼回答都在向各種領域發散,這真是我始料不及的。馬俊說遊戲本質是一樣的,足夠明確。但要去比較市場和博彩業的社會功能,那得是多大一個坑。
rt dk似乎把數學模型相同視為必要條件,數學模型上的21點、德撲、百家樂、拋硬幣、輪盤當然都不會相同,如此就不可能會有任何東西會相同。如果在資訊理論的角度,交易市場的模型根本就沒法建立完成,同樣賭場模型又怎樣才能將澳門所有賭廳建模囊括呢。然後方向直接轉向到哲學層次,交易可以等於任何東西去了,說交易如人生不就是這種思路。看了小皮鞭的回答,我才發現問題的構造語句竟產生出了推銷論點的傾向,這絕非我本意,我是想看到持不同觀點的各自視角、著眼點、類比思路、證據支撐。完全沒有非黑即白,誓要將什麼碾碎的念頭。
我兩個都「玩」...
說一下另外一個角度的區別。
交易的時候是可以選擇自己的風險的,不喜歡的風險對衝掉,多多少少都能找到相比之下不辣么貴的工具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賭博的時候是沒辦法選擇自己的風險的,不管是球也好牌也好,一大籃子各種風險你全都得端著。
比如,我手裡的K在flop上中了一對,不管對方手裡有沒有A,我都是沒辦法把接下來兩張牌里出現A的概率給對衝掉的,也就是說,即使我之前賭會出現K的這個概率中了,也沒有辦法提前鎖定我潛在的盈利,只能面對著一大堆其他風險等到最後。
或者最簡單的模型,pre-flop all in,雙方亮牌了,我是AAo,對方是KKo,此時即使我知道我有82%能贏得概率,我也是沒辦法把餘下的18%對衝掉。而在資本市場里,肯定lock in這82%的盈利了,我想不到什麼情況會真的去賭剩下的18%。
(Cash game有在雙方允許的情況下會run it several times,這算是降低不確定因素的工具吧)
賭球也是一樣:
如果我在賽季初以150:1的概率買了老鷹今年奪冠,打到西部決賽的時候這個概率變成了10:1,我不相信老鷹真的能贏,但我也沒辦法來獲取我cash in老鷹在賠率以上取得的進步。
另外的例子,比如我相信庫里如果下場三分命中率在百分之50%以上的話勇士有90%肯定能贏球,而市場的預期是三分命中率在百分之50%以上的話勇士只有70%概率能贏球;
或者,庫里會在德拉的臉上投進至少2個三分;
我是沒有辦法拿已有的便宜工具來表達我的觀點的。
所以這也就造就了賭博更大的不確定性,以及身體里的腎上腺素。
當然這也是由於賭博市場的效率不夠發達,資金不夠充足造成的。
這就要牽扯到兩個不同市場建立的初始原因和對人類的貢獻了。
但你要問我的話,球市牌市馬市骰子市都是市場,trader和gambler都是不同的市場參與者而已。
謝@ 黑眼圈 邀
我捋了遍現有答案,比較認同 @蘭尼 的觀點。證券交易中,可以通過某些工具,有效的鎖定利潤,對衝風險,這點是可以控制的。在賭局中就很難做到,如果說跨玩法(好比交易中的跨市場),不同玩法同時對賭,也無法保證有效對沖。因為每種玩法的風險都無法有效對沖,合起來也是一樣,只能說「運氣」好壞了。
另外題主不用對其他答主的答案過於敏感,他們也沒有非黑即白的意思,或者刨根問底的說模型能不能建全,或者哲學層次上怎麼樣認定。本身就是這些答主對於這兩詞的感受,或者說主觀認識,這就是不同角度的理解。
關於交易和賭局,蘭尼講的很明白了。這裡允許我發散一下嗎?哈
我不認為交易者是賭徒,因為我從沒把交易市場當做賭場,而是戰場。對於交易所面臨的風險,在我眼裡,是為了獲得收益而必須要付出的代價,你是無法躲避的,只是傷害程度的輕重而已。我貼幾個圖,看一下,希望你能理解我的意思……
——摘自《兄弟連》
你知道你交易時為什麼憂慮嗎?
因為我害怕虧損
我們都害怕你遲遲不敢交易,或者心裡忐忑不安,或者抱著虧損不放,是因為你覺得還有希望。
可你唯一的希望就是……
把虧損當作即成事實
你越早接受這一點
就能越早發揮
一個交易者應有的功能
不帶憐憫,不帶同情
不帶悔恨……
所有交易都靠它
謝邀,重慶一拾荒男子天橋下研究彩票十年。
這個才叫賭徒。
先上答案:交易員不是賭徒,最起碼也得是賭神吧。
交易員的最低標準是,理性思考,不犯賭徒謬論。
關於賭徒謬論,正好寫了一篇長文,直接轉到這裡吧。
雖然很長,但我相信有人願意看完。
原文地址:天才在左,賭徒在右——股票交易與可怕的賭徒謬論 - 駱非語的文章 - 知乎專欄
在人生任何時期,陷入「賭徒謬論」中不能自拔都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此文是希望能讓一些入坑淺的朋友能夠「清醒」一下,主要針對廣大投資者經常犯甚至我也曾經不下一次犯過的「賭徒謬論」進行分析。
我總結了一下,凡是陷入賭徒謬論的人往往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喜歡拍腦門,做事靠感覺。只舉出對自己觀點有利的例證,而無視那些不利的。
二、非常堅定自己的想法,知道有概率這回事但是懶得看也懶得學,當然更不會相信了。
三、如果依照自己的想法恰好蒙對了,就會加深對自己想法的信心,甚至當做如獲至寶。
在這裡請允許我先講一些題外話。
在人類文明的進化過程中,以天文學和物理學為代表,很多學科的重要理論經常會不斷的樹立起來又不斷的被推翻。
最早人們認為地球是圓的,後來公元2世紀的天文學家托勒密提出地圓說,並推算過地球的周長,但在當時大家都認為這是天大的謬誤,直到麥哲倫船隊的航行最終證明地圓說的正確。
最早人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後來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理論前進了一大步。但實際上現在小學生也知道太陽不過是太陽系的中心罷了。
在中世紀時代,亞里士多德關於物理學的基本認識統治著歐洲大陸,直到出現了伽利略。
關於理論物理學的推翻重建,最經典的案例要屬愛因斯坦對牛頓經典力學中引力的重新定義,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也不能統治一切,於是出現了量子力學。在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無法統一之時,又出現了超弦理論。
時代絕不會後退,但時代只會記住英雄。記住那些提出偉大假設並且最終被證明的科學巨匠,同時遺忘無數被試驗推翻的假說。
更不用論無數的人文學科了。那裡的很多理論往往是要被放在特定歷史環境下單獨去看才是行之有效的。
但是,數學,從它誕生之初就是一門幾乎不可逆的學說。
數學是不帶任何情緒的,它絕不會根據你的情緒、感受、所產生分毫偏差。
目前看到的關於這個世界的一切物理和天文規律,居然最終都能在數學上找到答案。
比如開普勒定律,比如麥克斯韋方程組,都務必準確的描述了這個世界,有時候甚至覺得這個世界跟數學理論的高度重合是不是說明它是被創造出來的?
似乎繞的有些遠了,其實上文想表達的是,即使你不相信其他學科,但是你得尊重數學。
不管你的理論多麼天花亂墜,如果在數學上能找到漏洞,那就不可能是行之有效的。你如果還要依照這個觀點去處理問題,那將有可能被撞的頭破血流。數學沒有感情,它說你對了就是對了,錯了就是錯了。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一類叫做偏執狂的人。他們可能是對所有事都偏執,但通常是只對某一件事尤其偏執。(這裡說的偏執是廣義上的定義,不是病理上的)
他們對自己所認定的事情堅信不疑,而且幹勁十足。哪怕被所有人懷疑、否定、處處碰壁,撞的頭破血流也絕不回頭,甚至更加的堅定。
這裡我沒有任何諷刺偏執或者偏執狂的意思,甚至在某些層面上很敬佩他們。在世界上最頂尖最優秀的的一類人群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偏執在他們身上突出的體現。
喬布斯對美的苛求和偏執是當時的常人所無法理解的。按照作家丹·里昂斯的說法:「喬布斯不是工程師,他實際上什麼都不會設計,他對電路一無所知。」但喬布斯對產品內部卻有一種苛刻的美學迷戀,他曾以「醜陋」為由拒用某塊電路板,他堅持要求哪怕消費者看不到,蘋果產品的內部也必須美觀。在喬布斯看來,產品的一切細節都反映出企業的精神與性格。所以當可想而知,他對產品內部的美學迷戀讓多少工程人員焦頭爛額。
1995年,馬雲在創業未開始創業之前,對互聯網一竅不通,但是一次偶然的經歷讓他對互聯網的前景有著偏執的信心。他請了24位朋友到家裡來,商量說要做互聯網,結果是23個反對,只有一個說你可以去試試,不行就趕緊逃回來。後來的創業多麼艱辛大家可能也耳熟能詳,在此並不贅述。
但是這些成功偏執狂背後,還有無數失敗的偏執狂們。他們也許一輩子躊躇滿志卻又碌碌無為,也許他們差一點聰明、差一點時機、差一點人脈或者差一點運氣。
但是今天這篇文章不是雞湯,不是教大家怎麼創業,而是想說一個非常嚴酷的事實:
有一種偏執狂註定無法成功。
什麼樣的偏執狂無法成功呢?違反科學的偏執狂無法成功。
如果你要說在當時的科學背景下,愛因斯坦的偏執也同樣違反了牛頓的經典物理學體系。
那我再換個說法好了:違反數學規律的偏執狂註定無法成功,起碼我沒有見過。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理論能夠用數學模型去構造和檢測,但它並不能通過數學的檢驗,那就註定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也就是說,哪怕你偏執的去研究永動機我也不想反對太多。因為理論上是可以構造出不違反數學的永動機,只是必須要在完美的假定情況下。
永動機的設計和構造僅僅違反了物理學上一個著名的定律,即熱力學第二定律。
至於究竟為什麼違反,怎麼個違反情況,以及促使熱力學第二定律產生的「麥克斯韋妖」是什麼,那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讀者可以在自己在知乎上搜索相關話題,這裡就不再贅述。
愛因斯坦曾經寫道:「我相信,熱力學第二定律是廣泛應用到各領域的物理理論當中,唯一不會被推翻的。」
這句話換言之就是愛因斯坦相信除了這條定律,其他任何物理理論都是有可能被推翻的。
但這即使這樣這也只是愛因斯坦的認知,在愛因斯坦做出偉大革命之前,牛頓的理論同樣被認為是牢不可破的。
所以如果出現了一個研製永動機的偏執狂站在我面前,我會持最大程度的懷疑態度,但是同時我不會直接否定他,而只是保留我的意見。
但是當一個存在「賭徒謬論」的人站在我面前,我一下就上火了。
百度百科中對「賭徒謬論」的解釋是:
賭徒謬論亦稱為蒙地卡羅謬論,是一種錯誤的信念,以為隨機序列中一個事件發生的機會率與之前發生的事件有關,即其發生的機會率會隨著之前沒有發生該事件的次數而上升。如重複拋一個公平硬幣,而連續多次拋出反面朝上,賭徒可能錯誤地認為,下一次拋出正面的機會會較大。這是一種非正式謬誤。
通俗一點解釋,就是,存在有一些人,他們一口咬定這樣的觀點:
在不存在人為操縱的前提下,如果一個獨立事件的出現某一種結果的概率為50%,那麼當我們連續重複這一獨立事件的時候,在某些時間點或者在一個階段上,這個獨立事件的概率會大於50%或者小於50%。
以及由此基本謬論引發的各種看似合理但其實是變形謬論的理論。
在這裡我把謬論分為以下幾種:
先說第一種:
我把它定義為「概率回歸謬論」。
由重複拋硬幣的例子展示。拋一個公平硬幣,正面朝上的機會是0.5(二分之一),連續兩次拋出正面的機會是0.5×0.5=0.25(四分之一)。連續三次拋出正面的機會率等於0.5×0.5×0.5= 0.125(八分之一),如此類推。
現在假設,我們已經連續四次拋出正面。犯賭徒謬誤的人說:「如果下一次再拋出正面,就是連續五次。連拋五次正面的機會率是(1 / 2)5 = 1 / 32。所以,下一次拋出正面的機會只有1/32。」
不要以為這種謬論已經滅絕了,比如前幾天我在知乎上看到的神推斷:
這樣的說法屬於最低級的賭徒謬論,為了和諧,我就不點名了。
再看一下此君在知乎上的一個神提問:
當然這樣的想法我小學也有過,所以也可以理解。
如果還有人會犯這種謬論,我在這裡解釋一下為什麼這是錯的。如果你還不認同,歡迎噴我,當然更好的是你可以直接點走上角走人。
以上論證步驟犯了謬誤。假如硬幣公平,定義上拋出反面的機會率永遠等於0.5,不會增加或減少,拋出正面的機會率同樣永遠等於0.5。連續拋出五次正面的機會率等於1/32(0.03125),但這是指未拋出第一次之前。拋出四次正面之後,由於結果已知,不在計算之內。無論硬幣拋出過多次和結果如何,下一次拋出正面和反面的機會率仍然相等。實際上,計算出1/32機會率是基於第一次拋出正反面機會均等的假設。因為之前拋出了多次正面,而論證今次拋出反面機會較大,屬於謬誤。
實際上造成這種謬論的原因是:人們把獨立事件出現某種結果的概率等同於連續重複這個獨立事件的整體概率。比如:
拋一次硬幣出現正面的概率是50%,所以拋十次硬幣一定是五次正面五次反面。
錯!
但是也許不曾犯上面這個謬論的人也沒有躲過它的變形:
如果拋十次硬幣,出現五次正五次反的概率是50%
這個結論有道理嗎?讓我們來論證一下吧:
投10次硬幣,會出現這樣11種情況,包括「0正10反」、「1正9反」、「2正8反」、「3正7反」、「4正6反」、「5正5反」、「6正4反」、「7正3反」、「8正2反」、「9正1反」以及「10正0反」.如果忽略硬幣正反面存在的差異,即假設硬幣的質量均勻,那麼出現這些事件的情況分別為:
(1)「0正10反」的事件有C(10,0)=1(個); (2)「1正9反」 的事件有C(10,1)=10(個);
(3)「2正8反」的事件有C(10,2)=45(個); (4)「3正7反」的事件有C(10,3)=120(個);
(5)「4正6反」的事件有C(10,4)=210(個); (6)「5正5反」的事件有C(10,5)=252(個);
(7)「6正4反」的事件有C(10,6)=210(個); (8)「7正3反」的事件有C(10,7)=120(個);
(9)「8正2反」的事件有C(10,8)=45(個); (10)「9正1反」的事件有C(10,9)=10(個);
(11)「10正0反」 的事件有C(10,0)=1(個).
也就是說,一共有1+10+45+120+210+252+210+120+45+10+1=1024(個)不同的事件,其中「5正5反」的事件有252個,所以,出現「5正5反」的概率為252÷1024≈24.61%.
如果還不信的,建議自己去拋一天硬幣就知道了。
那麼在炒股上,這種謬誤是怎樣體現的呢?
這裡先說一個我個人的觀點,即股市系統中不存在純粹的隨機事件,每天每時甚至每刻,個股的漲跌概率並不能簡單的由一個數字所限定,當然就更不可能是50%。個股的漲跌完全是由資金進出所決定,而整個市場的行情是所有交易行為的綜合。
我們經常聽到甚至自己也說過類似的話:
「這隻股票已經連續跌了4天了,所以次日漲的概率大。」
「已經漲了這麼久了,該跌了吧?」
如果你覺得這些語言太低級,那高級一點的語言靠不靠譜呢?請看一下微博紅人「天津股俠」的一條微博。考慮到此專業素養如此之低的博主仍然天天在微博上忽悠小散,所以這裡點名一下還是不過分。
剛看了一下盤,這條微博後的那一周大盤的周K只是僅僅收了一個假陽線(所謂假陽線,就是當周收盤價高於開盤價,但是低於上周收盤價。就是5月20日指數相比5月13日實際上是下跌了)
人們傾向於認為如果一件事總是連續出現一種結果,則很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來將其『平均』一下,正是這種思維使投資者更加相信股價反轉出現的可能性。
別以為只有普通散戶會犯「賭徒謬論」,我曾看到過某大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師談到2016年股市的走勢:「經歷這麼大的行情之後,再來一年大牛市的概率就好比賭場裡面連續搖出了三把豹子,概率應該是非常低的。」
可笑的是,這個結論我是同意的,但是和他所提供依據卻毫無關係。
市場中沒有隻漲不跌或者只跌不漲的股票,然而對行情的預測並不能以如此簡單的單一因素來定論。
「這隻股票已經連續跌了4天了,所以次日漲的概率大。」如果非要證明這句話的準確性,我認為有一個辦法,這也是我之前炒股使用頻率最高的方法,叫做大數據。
這裡先介紹一下大數據方法,其中的一個核心原則即是:忽略因果關係,而只去尋找對應關係。
「啤酒與尿布」的故事產生於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沃爾瑪超市中,沃爾瑪的超市管理人員分析銷售數據時發現了一個令人難於理解的現象: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啤酒」與「尿布」兩件看上去毫無關係的商品會經常出現在同一個購物籃中,這種獨特的銷售現象引起了管理人員的注意,經過後續調查發現,這種現象出現在年輕的父親身上。
原來,美國的婦女通常在家照顧孩子,所以她們經常會囑咐丈夫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為孩子買尿布,而丈夫在買尿布的同時又會順手購買自己愛喝的啤酒。
也許這個事件還能找出因果關係,但沃爾瑪之後利用大數據得到的可不止這麼簡單:
刮颶風的時候蛋撻賣得好;雨天的時候蛋糕賣的好;隨著氣溫的升高三明治賣的好。
這些或許我們可以找出勉強其中的因果關係,但是事實上有可能會是一個多元的因素所導致,過於複雜,所以我們乾脆不如直接忽略,只要在刮颶風的時候將蛋撻放在顯眼的位置,天熱的時候多準備些三明治就好了。
回到原文,股票已經連續跌了4天,第5天漲的概率為多少?這就建立了一個猜想,也就是所謂的一個模型。
那麼很簡單,搜集A股市場上所有的歷史股票數據。即找出從中國股市設立以來,所有連續跌了4天的股票,再統計他們第5天上漲的概率為多少。
如果最終結果有70%以上,那我暫且認你這個說法。
有的朋友會問:這樣就夠了嗎?其實遠遠不夠。
如果得出70%這一數據,那麼它能支持我們判斷後市嗎?並不夠。我們還要看下,也許在A股最早的10年里,出現這樣的情況出現概率是100%,而後面的10年里,這樣的情況出現概率只有40%。也許在牛市中出現的概率是80%,而熊市中出現的概率只有30%。這裡只是列舉一些未必切合實際的假設,大家可以自由發揮。
總結完了第一種賭徒謬論叫做「概率回歸謬論」,那我們來說說第二種。
第二種賭徒謬論就稍微複雜一些了,甚至從第二種謬論中衍生出來的複雜結構讓有些聰明人也深陷其中。
我把它定義為「構建虛擬對應關係謬論」。聽起來可能比較拗口,我會舉一個真實的案例來分析:
我上學時候的一個朋友,老家在湖南,他們那邊很流行一種私彩。
分別為48個數字,代表著48匹馬;
分別為12個生肖,每個生肖都分別有四匹馬。如四匹馬是屬兔,四匹馬是屬羊;
分別為白紅黃黑4種顏色,一種顏色分別包含12匹馬。如12匹白馬,12匹黑馬。
如下圖所示:
每種馬同時帶有三種屬性,即數字,顏色,生肖。每一期選出一匹馬也就是一個數字為中獎號碼。
比如這期20號馬是中獎馬,那我們從圖中可以很容易找到20號馬對應數字是20、顏色是紅色,生肖是羊。
在香港,這是一種合法的博彩遊戲,而湖南的地下賭場複製了這個模式,並且每期中獎的馬也就是數字,和其對應的顏色生肖跟香港完全一致,這就告訴人們:存在人工操作的可能幾乎為零。
可以押數字,賠率為1賠36,即用一元押注,若選的是最後中獎的號碼,則獲得36元。
可以押生肖,賠率為1賠9,即如果押一種生肖,若最後中獎的馬符合之前押注的生肖,則獲得9元。
可以押顏色,賠率為1賠3,即如果押一種顏色,若最後中獎的馬符合之前押注的顏色,則獲得3元。
顯而易見,這是地下賭場穩賺不賠的生意。
如果押數字,全部押注48個數字每個押一元,最後能收回36元錢。投資回報率為0.75.
如果押生肖,全部押到12種生肖上每個押一元,最後能收回9元。投資回報率為0.75.
如果押顏色,全部壓倒4種顏色上每個押一元,最後能收回3元。投資回報率為0.75.
如果賭場這期總共收到100萬的押注額,那麼該賭場可以凈賺25萬元。
那麼這個地下賭馬跟「構建虛擬對應關係謬論」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朋友給我講了一個正常人聽起來荒誕到不可理喻的故事。
那邊買馬的一般都是大人,而他們約定俗成必看的一部動畫片叫《天線寶寶》。
《天線寶寶》經常會有動物遊行,如果有一天第一個動物正好是當天出獎的生肖,那便成為了一種依據:以後要買動物遊行中第一個出來的動物。
其實下次不準也沒關係,因為可能又有了新的對應關係:在第X個場景中第一個出現的動物是那天的出獎生肖。
還有天線寶寶的天線會亮,於是就研究亮的波色,決定買什麼顏色。
如果有一天電視上天線寶寶用兩根手指彈鋼琴,那注意到的人就會買2。
當然天線寶寶之外的事情也可以構建成為對應關係。如:
今天大侄女回家了,她穿了一件X色的衣服,她的生日是XX號,她的生肖是屬X的。
只要哪家根據一些自己構建出來的依據買對了號,傳開以後就更加深了其他人的熱情,於是就出現了一個鎮一個村到晚上集體收看《天線寶寶》的壯觀景象。
因為這個事情在正常有理性的人看來太荒誕可笑,為了防止有人說我在編故事特地去知乎拿了兩張圖:
在本案例中,人們虛構出天線寶寶或者現實發生的其他事件與博彩賭馬出獎之間的虛擬對應關係。
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還會相信呢?
因為他們不懂數學或者不相信數學。至於為什麼,可能是壓根沒地方去學,也可能也沒聽人說過,或者聽人說了也不想去學。
如果你覺得上述故事中的人太傻,完全可以當作笑話聽,自己是肯定不會犯的。那麼以下幾個情況就不知道你是否能躲的過去了:
1、我一穿裙子就下雨,所以我都不敢穿裙子了。
解釋:如果不考慮社會心理因素層面(比如此女偏愛在陰天穿裙子),其實這只是因為此女最近幾次穿裙子恰好遇到下雨的情況比較多,就跟第一種謬論里連續拋了4次正面的情況一樣,只是在情況中,人們會得出跟第一種謬論完全相反的結論:因為前幾次都這樣發生了,所以依照「規律」這次也會如此發生。
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穿裙子遇到下雨會很討厭,或者上一次穿裙子正好遇到了大暴雨,印象會很深刻。而實際上說不定此女穿著牛仔褲遇到下雨的情況更多,只是都印象不深所以自動忽略了。
2、我穿這件衣服打籃球/打遊戲/考試獲得成功的概率比我穿其他衣服要好,所以這件衣服是我的幸運戰袍。
解釋:因果關係顛倒,因為打籃球/打遊戲/考試獲得成功這些事情並不是隨機事件,而且是主觀能掌控之事。正是你認為穿這件衣服做事的成功率高這個觀念給了你信心,而實際上是信心增加了你做事的成功率。
但實際上在面對隨機事件時,比如你穿這件衣服去買雙色球,你的中獎率或者說投入產出比還是不會發生任何的變化。
有人會說,你上面說的這兩種情況沒什麼啊,無關痛癢,在生活中不會造成什麼麻煩,或者說生活中人人都這樣啊。
是的,生活中這樣確實無妨,確實也人人都這樣。我們每個人都在虛構出無數不科學的對應關係,我們也無須非要一個個去驗證,因為恐怕那樣活的也太累了。
但是請注意,如果你把生活中這樣的習慣帶入到股市交易中,那就嚴重了。請看:
當然首先他提出的事情確實是有可能發生的,即存在媒體「助攻」大盤的可能性。
先不論這樣的假設合理不合理,但是這個對應關係創建的非常不合理。
人們通常只會將自己所看到的信息對應起來,而忽略自己沒有看到但也確實存在的相對平行信息。
通俗的解釋一下,比如你看百度風雲榜得出媒體會助攻大盤的猜想,那百度能影響整個媒體或者能代表整個媒體發聲嗎?顯然不能。
那麼網易的是不是也要看一下,新浪的是不是也要看一下?
各種搜狗、騰訊、360難道就不用看了嗎?顯然不能。
實際上如果你用這個對應關係去找,因為信息的多樣性和繁雜性,你能找到無數能虛構出來的對應關係。而且可怕的一點在於,當人們先認定了一個理論再去找依據的時候,就會只記住符合自己理論的情況,而自動忽略不利於自己理論的其他情況。
以下是幾個股市中經典的由於「構建虛擬對應關係謬論」引起的錯誤論斷:
股價低所以上漲空間大。
錯!
上海溧陽路買了所以是好股。
錯!
股票停盤半年發布了重大利好所以復盤後股票會漲。
錯!
股票停盤半年資產重組失敗所以復盤一定會跌停。
錯!
市盈率低業績好所以上漲概率大。
錯錯錯,大錯特錯!
這幾條是否擊中了你的炒股習慣,也許你目前還無法認同我的觀點,但是在下一篇文章我會給出我的解釋和依據。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有可能股票之後的行情確實符合了你的預期,但是這並不能證明你的依據是正確的。
即比方說出現了某隻股票停盤半年發布了重大利好,復盤之後該股連續漲停這樣一個事件。也並不能簡單的說明該股的上漲一定是因為發布了重大利好導致的。
誠然停盤發布利好這個事件與股票漲跌有著很大的聯繫,但它並不永遠能構成主導因素,若要下結論,必須非常細緻的去分析每一次的情況。
以上為第二種賭徒謬論,即「構建虛擬對應關係謬論」。
至於其他更複雜的賭徒謬論,也是投資者更容易犯的賭徒謬論,會在下一篇文章中再給大家詳細說明。
你是如何從兩千多隻股票中選出心儀的股票的? - 駱非語的回答
小資金超短線如何實現快速翻倍? - 駱非語的回答
普通人不適合買股票嗎? - 駱非語的回答
哪些股票值得持有 10 年? - 駱非語的回答
1、交易和賭博是一回事
2、不懂賭博的賭徒和不懂交易的散戶是一回事
3、懂賭博的賭徒和懂交易的交易員是一回事
任何事情皆有其運行規律。不明其規律的,一律是外行人湊熱鬧。明白其規律的,才是真正內行人懂門道
賭博和交易都是財富的轉移工具,把不懂門道的人的錢轉移到懂門道的人手裡。這裡面懂門道的不一定是在二級市場或者是賭場內跟你對賭的,而且包括開交易所/賭場的,發行股票/再融資/投資諮詢/賣骰子/賣酒/賣食品/賣床位的。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賭博和交易是一樣的。
但是參與者,肯定不一樣,因為人的能力、潛力、悟性、毅力、決心等等,都完全不一樣。
※※寫這個答案,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這段時間打算寫一篇交易心理的相關文章,為系統化交易的初學者提供一些指導;第二是,最近幾天開始了一個短線交易系統的測試工作,很巧合的為交易和賭博這個話題,提供了一個契機。
交易是不是賭博,從普羅大眾對交易(買入→賣出=賺錢 or 賠錢)和賭博(瞎蒙)的理解來看,交易確屬賭博。
下單(假定做多)後,價格是繼續上漲,還是掉頭止損;上漲會經歷怎樣的過程;最終在哪裡平倉,無法預測和預知。價格變動,涉及到的因素和機制太多,以人類當前的認知能力,無法掌控。以混沌理論解讀投機市場中的每一筆交易,都是瞎蒙。
因此,系統化交易的初學者在單筆出現交易虧損(止損)時,不需要過於自責,這是必然,也是交易者無法掌控的系統性風險。交易者的自尊,在於策略層面,能夠踏實的積累交易體驗,發現交易中的正期望;操作層面,能夠一致性的執行交易規則,實現正期望的積累。
近幾天開始和豆瓣網交易領域的一些豆友玩一個「遊戲」——恢復一套「古老」的交易系統,到中國大陸地區的A股市場。這是一套——
以資金管理策略為核心的,簡單的短線交易系統。
交易系統的記錄者,將其描述為「賭博一樣的機會遊戲」。這套交易系統,同這個問題的主題,比較契合。
一般意義上的賭博,不會有過於明顯的正期望。專業賭客通常是在一個微小的優勢上,通過大量,且持續的下注,進行優勢積累,實現長期且整體上的獲利。
具體到這套類賭博的交易系統,成熟的系統化交易者基於自己的交易體驗,「隨便」賦予其一個正期望,就會比常見賭博形式的正期望要高的多。
之後交易者要做的,就是通過大量,且持續的交易,積累這個正期望。
這套類賭博交易系統,教科書般的詮釋,並表現了交易和賭博的同質性。
—— 下面的內容,可能會對缺乏系統化交易實踐的初學者引發歧義 ——
可能已經有知友注意到上文中「隨便」,這一看起來既不專業,也不嚴謹的措辭了。為什麼不基於自己豐富的交易實踐,最大化這套交易系統的正期望呢?
最大化的提升這套交易系統的正期望,這樣做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不過——
交易系統的任何優化,都是一個權衡取捨的過程。增加了一方面的正期望,必然會降低某個另一方面的正期望。例如這套類賭博交易系統,在提高整體正期望,進而提高勝率和平均單筆交易風報比的同時,至少增大了交易系統的綜合成本(時間、精力、流程等)。
同時,過多優化的結果,很大可能會改變交易系統本身的「屬性」,使其不再是一套類賭博交易系統了。就像一位賭客錘鍊自己賭博技術的結果,是改行成為了汽車銷售員。
一般來說,對於成熟的系統化交易者來說,不同基礎理論和核心工具的交易系統,通常是為了分散系統層面的風險。構建一個和自己既存交易系統類似的交易系統,實際上是做了無用功。
最初選擇這套類賭博交易系統,很大程度上不是指望著它能夠「賺大錢」;而是,希望通過它的短小精悍、乾淨利落,獲取「看起來還不錯」的穩定收益。如果將其優化成為一個結構相對複雜,決策流程相對較長的交易系統,會失去了交易者的初心。
隨便,是基於自己的交易常識,賦予交易系統一個在構建和運行階段,幾乎不需要付出額外成本的正期望。最大化的保存了交易系統既定的屬性。
—— 結束 ——
言歸正傳。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總結一下最初問題的解決方案。既然每一筆交易都是瞎蒙,交易者怎樣在市場中「賺錢」呢?
結合上面的例子,很多知友應該已經知道了——優勢積累。交易者不能控制每一筆交易的結果(瞎蒙);不過,進行大量,且持續的正期望交易,能夠實現交易系統的整體獲利(系統化)。
站在系統化交易的層面來看,交易不是賭博(瞎蒙)。
下面結合圖表,直觀的看一個例子。
在開始說明之前,我們先解決一下「事後諸葛亮」的質疑。如果不了解溫斯坦交易系統,下面的內容,就是很常見且缺乏實踐意義的行情分析。因此,建議先看一下這本書: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107581/
了解溫斯坦交易系統之後,能夠更好的理解這張圖表所展示的內容。下面的內容,假定讀者了解了溫斯坦交易系統的框架原則(尚沒有讀過《溫》書的知友,可以暫時跳過以下圖表分析相關內容)。
請大家看圖表中標註的系統性風險,完全被溫斯坦交易系統的方向識別規則(30MA)覆蓋——交易系統規則,既不能掌控這些回調;實踐中,也會無視這些回調。一個現在看來就很長的趨勢,積累著溫斯坦交易系統的正期望。
同時,還有一個不太引人注目的優勢積累——建倉。如此「精準」的建倉,簡直就是作弊級別的!為什麼不在左邊接鄰的K線建倉,為什麼不在右邊接鄰的K線建倉?實際上,熟悉溫斯坦交易系統的交易者,都會選擇箭頭所指的那根K線建倉——
①均線走平;
②價格突破交易區間;
③放量;
④相對強度向上突破零線。
這是所有基於建倉的規則優勢,積累而成的結果。
基於單筆交易,或對於非系統化交易者來說,回調部分會成為瞎蒙式賭博——無法識別是一次上漲趨勢中的回調,還是趨勢逆轉的開端。基於系統化交易層面進行評估,當前的走勢,沒有困惑。
因此,交易是不是賭博,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取決於交易者自身的認知。對於非系統化交易者,交易就是賭博。對於系統化交易者,在單筆交易的層面上,也是賭博。即使如我自己這樣,已經系統化交易很多年的人,偶爾也會揣著小賭怡情的心情,關注一下某個單子。就像遊戲中面對一個隨機寶箱,出了大寶物,自然高興;出個垃圾物品,不免嘴裡冒個髒字;但無論是大寶物和小寶物,都是整個遊戲流程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小部分,不會對遊戲的結果,以及遊戲者的整體體驗,形成質的影響。
漢末名將張飛有詩云:「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強『嗶~』灰飛煙滅。」(《張桓侯文集》卷六十《蝶戀花·與月英書》)交易也是如此,這不最近兩融上剛剛灰飛煙滅一個么。
同時,交易是不是賭博,不是一個基於客觀的結論,更傾向於是自我評價。當我們說自己是交易者時,是基於專業,審慎的系統化交易的高度;當我們說自己是一個賭徒時,是告誡自己不要過於關注單一交易。
最後,可能不是所有的知友在目前階段,都能夠對上文有所心得。為大家提供一個小貼士(怎樣裝做一個交易資深人士),不枉大家讀完了此文——
如果有人聲稱能預測股市,要麼是尚未尋得門徑的交易初學者,要麼就是騙子。前者是成長之路上的必然階段,就算了。後者,只要讓他拿自己的腦袋(對方捨不得的東西),賭第二天的走勢即可。如果對方給出了一個模稜兩可的結論,禮貌的告訴對方,最新版的《辭海》中增加了「然並卵」一詞;如果對方聲稱是100%確定的結論,押上腦袋又有何妨。
聲稱能預測走勢的人,可能是經濟學家、基金經理、財經名人、炒股名博、民間大師等,但不會是一個交易的實踐者。
*關於系統化交易,推薦一篇綱領性的文章給大家:http://www.douban.com/note/272734785/
【參考文獻】
※我的理想是抱一條白皙修長的美腿,然後做一些瞎蒙的交易。
我在2010年12月寫過一個文檔,聲稱交易就是Gamble,但是後來我理解了,實際上也並不是這樣,雖然有些地方的確很類似。至少對我而言,我交易的方式和賭博是有很多區別的,我個人嘗試過現金德州,不過並不很成功,在PokerStar微額場我基本可以生存,但是經常有tilt連續輸大額的問題。就我的經驗,在德州上和交易上就有很大區別。
首先是,廟算而言,德州撲克可以將概率做比較精確的計算,因為牌數畢竟完全已知,這個range可以做的相對理想。但是交易遠非如此,在交易中,我們無法確定的概率太多了,我的看法是,幾乎全部的概率都基於猜測或者說歷史,而不是數學。德州撲克的概率來源於精確的數學,而交易如要生搬硬套,就有很大的危險。基於猜測以及歷史經驗的概率應該如何使用,是交易成功的關鍵。
其次,實戰中,賭博或者交易進程中事情的控制,也是不同的,我們只要願意,就可以在流動性充足的市場中停損。但在賭博中,並不是時刻如此。在市場中,除去隔夜的風險,我們大概可以實現停損額度的任意性,但在賭博中,這是不可能的(當然我們可以選擇賭博的規模)。
對精神上的要求,我相信是相類似的,不過總體而言交易遠比賭博複雜,因為它要去理解的事物遠比賭博做依賴的工具複雜的太多。正因為如此,Soros可以憑藉對複雜事物的認識,就獲利這樣多。是的,是會控制自己情緒的賭徒。拉裏海特就是這麼認為的。
就如 @溫酒所說的,「老虎機和德州撲克雖然都是賭博,但是技術含量完全不同」。成功的交易員和成功的撲克玩家是有很多共同特徵的,但是和老虎機玩家又不能相提並論了。
如果Gambler的定義是這樣的:
Gambler說參考基本面信息的準確率不會好過他們算牌、卜卦、看風水的準確率。
那我個人覺得把交易員甚至是出色的散戶當作是Gambler看待,是不公平的。這裡是我個人所接觸到的一些所謂「散戶」/獨立交易員/自雇交易員的兩個例子,並不認為他們是Gambler:
為什麼我做交易一直虧損?不管是現貨白銀,紙黃金,股票,外匯。 - 余佩磬的回答
外匯交易者有出路嗎? - 余佩磬的回答
(聲明: 本文將持續更新, 所描述皆為真人真事,為保護當事者隱私,人名有更換。如有雷同,請自行對號入座)
久戍人將老,長征馬不肥
一:一夜白頭
建哥初入期貨市場的時候,抱著一顆勤學苦練的心,跟幾位老期貨關係非常好(當時在我眼裡,只要在這個市場里有超過一年的經驗,就算是老期貨了)。閑暇時節,經常一起閑諞,還給他們買窄版(金絲猴)抽。其中一位老期貨,姓郭,我叫他郭哥,跟我聊得最好,給我講了好多期貨人的故事。其中各種起起落落,著實讓人唏噓。
一天,在期貨公司的交易大廳里,行情波瀾不驚,我給郭哥點上了一根窄版。郭哥指著前面正全神貫注地盯著大屏幕的一位幾乎滿頭白髮的老哥問我:「你看他有多少歲數?」
郭哥指的那人姓任,大家都叫他老任。 我認識,有時候還聊兩句。我看了看對郭哥說:「大概有五十齣頭吧」
郭哥緩緩地吐出一口青煙,繚繞在頭頂:「他比我小五歲,其實今年三十八。」
「啊?!」我很是驚訝,雖然平時對人的年齡和相貌不怎麼敏感,但不可能看走眼這麼多。
「其實他那一頭白髮,讓他顯得年齡偏大,看起來超出實際年齡十多歲」郭哥緩緩的說道:「他比我進入這個市場也就是晚了半年,剛來的時候看起來很年輕,一頭黑髮,是非常精神的一個人,可是現在,唉……」
我趕緊給郭哥又續上一根窄版,聽他講那過去的故事。
老任以前是做樂器生意的,以前在文藝路開了一家樂器店,生意也還可以。後來他媳婦在文藝路接下了一家窗帘布藝店,他就把樂器店盤出去了。那些年賺的錢除了給媳婦留下些生意上的周轉資金外,大概有十多萬,全部被他拿來投入到期貨市場上了。
老任每天開一輛普桑來,因為當時的散戶就他一個人有車,所以郭哥說他那時對老任印象特別的深,認為他就是傳說中的大戶。據說剛進入期貨市場的人是有「新手運氣」的,老任也不例外,不到一個月,他那十多萬就變成了一百多萬,從交易大廳的散戶區進入到了大戶室。
一時間他成了期貨公司的明星,交易大廳里的散戶們都非常地羨慕,只要見到他就向他取經。一次期貨公司的一位經理跟老任聊了一會之後,勸老任說:「你趕緊把這錢取出來,買房買車都可以,留個幾萬塊錢在期貨上就可以了。要不然,你最終將會全還回去,甚至會賠光。」
當時郭哥也在場,後來他去問那位經理為什麼,經理說:「他沒有一套完整的交易策略,完全憑感覺進出。並且不知道什麼叫止損,什麼叫輕倉,每次進場都是滿倉,賠光是遲早的事情。」
有一天,老任在交易大廳門外跟媳婦吵架,很多人都在圍觀。原來他媳婦看到他在期貨上賺錢了,想著拿出二十萬買套大點的房子。當時西安差不多的地段,房價也才不到兩千元,二十萬足夠買套一百二三的房子了。而老任卻不同意,說一定要等賺到一千萬之後,買套別墅。
幾次商量不通,老任媳婦乾脆自己去看好的樓盤付了定金,然後來找老任要錢。老任大光其火,夫妻兩人在交易大廳外大吵一架之後,在期貨公司經理和郭哥他們的勸說下,老任還是給他媳婦拿了二十萬。也幸虧他最終聽從了媳婦的意見,後來事情的發展,證明了他媳婦的決定是非常明智的。
又過了僅僅不到一個月,事情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老任在一次滿倉操作中被套,還死不止損,期貨公司風控部門幾次找他談話,都拒不平倉。最後被期貨公司分幾次強平,賬戶上剩不到一萬元。
就在這短短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老任的頭髮明顯得白了很多,人看起來也沒了精神。之後老任消失了一個月,再次回來的時候,騎著一輛二八大杠。
這次老任又有了十萬元,是賣車加上借來的錢。然而他的操作手法還是沒有任何改變,仍舊是不分行情地滿倉進出。當然,下場依舊。又是不到一個月,賠得不到一萬元了。
這次老任沒有消失,而是以做生意需要周轉資金的名義,把舊房子抵押給銀行,貸款十萬元繼續在期貨市場搏殺。在這之前郭哥他們苦勸,讓他不要這麼做,然並卵,最終老任還是從銀行拿到了十萬元。
這次運氣再次降臨到老任頭上,短短兩周時間,他的十萬元變成了近三十萬。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勸他趕緊把錢取出來,先把債還上。可是人性的貪婪再次發威,他還想賺更多的錢。結果可想而知,又是不到一個月,賠得剩不到一萬元。
其實到這個時候,老任還沒有完全陷入絕境。如果他把老房子賣了,還債應該不成問題。但是鬼迷心竅的他,已經失去了理智,背著媳婦借了高利貸。借款二十萬元,其實拿到的手的錢只有十九萬,然後每個月要還三萬,十個月還清。
結果不用說,大家也都猜得到。還是不到一個月,老任賬戶上賠得只剩下一萬多元了。郭哥說,這一個月里,老任的頭髮幾乎全白了。傳說中的一夜白頭,是有些個誇張,但是人在巨大的壓力下,短時間內頭髮幾乎白完,是他親眼所見。
高利貸公司在一天收盤後,用一輛麵包車把老任拉到南山裡面,大冬天的把老任用棍子趕到一條河裡去,讓他打電話籌錢,籌不到錢就不讓上來。秦嶺山上流下來的河水,三伏天都涼得滲人,更何況是寒風刺骨的冬天。
老任只好站在刺骨的冰水裡面給媳婦打電話,讓她把剛買的房子抵賬給高利貸公司。可憐老任的媳婦,這才知道有高利貸這回事。但也沒有辦法,再哭再鬧也不頂用,剛買了沒幾個月的房子,成了高利貸公司的財產。
兩套房子全沒了,車也沒了,老任那一頭青絲也變成了白髮。就是這樣,他還不捨棄。在消失半年之後,老任再次回到期貨公司交易大廳。據說是把他媳婦的窗帘店盤出去,換了幾萬塊錢,準備回來翻本。
聽郭哥說完,我再看老任的背影,登時感到一陣陣涼氣從後背直衝發梢。
期貨何以這麼大的魅力,直教人如此的痴迷?!期貨市場是金錢的聚集地,卻不是財富的製造場,因為這裡不生產商品,也就不產生價值,有的只是風險的博弈。所有的人到期貨市場來都是想賺錢,但是又有幾人最終是賺到了呢?
俗話說不到黃河不死心,但問題是有多少交易者是到了黃河還不死心,最終淹死在那滔滔黃水裡。期貨交易,一定要有一顆準備賠錢的心,只有這樣你才能夠做到敬畏這個市場。錢不在多少,心誠則靈。只有你誠心誠意的敬畏這個市場之後,你才能夠做到謹慎對待行情,能夠做到及時止損,輕倉操作。
同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你一不知己,二不知彼,那老任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如果發現自己不是做期貨的料,就趕緊離開,越早越好,離開的越早,損失越小。離開之後,就再不要回來。
「久戍人將老,長征馬不肥」,一個不適合交易的人在這個行業呆久了,可能一輩子都會荒廢掉。這個世界不光有期貨,還有好多更美好的行業,只要你跳出來,你就會發現,其實期貨並不是全部。
(觀摩本人實盤請到公眾號:縱橫量化)
剛好這兩個事我都干,儘管小打小鬧,也都是正收益,所以不要臉的來回答下。
我個人認為如果加入一個限制性條件那麼兩者是相等的。這個條件是理性。
一個理性的交易員和一個理性的賭徒,他們雖然面對的是不同的遊戲規則,使用的是不同的策略,承受不同的風險,博取不同的利潤。
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
而這一點是他們在各自領域為獲得收益必須要做的事,且必須做好的事。
這件事是:尋找優勢。
不管你交易什麼還是賭注什麼,一定要尋找到對你有利的時機,而不是感性衝動盲目。
所以,我設定了理性這個前提,在理性的情況下,交易員和賭徒是一樣的。賭博是沒有系統化的肆意交易,而交易是有正期望值,可以以史為鑒,總結概率的,控制風險的產品投資。往往大部分人把交易做成了賭博。
很多人可能對正期望值不大了解。
這裡大概說一下:
期望值指一個人對某目標能夠實現的概率估計, 即:一個人對目標估計可以實現, 這時概率為最大(P=1); 反之, 估計完全不可能實現,這時概率為最小(p=0)。因此, 期望(值),也可以叫做期望概率。一個人對目標實現可能性估計的依據是過去的經驗, 以判斷一定行為能夠導致某種結果或滿足某種需要的概率。
又扯到概率了…………
對於交易來說,可以借鑒歷史數據形成系統,來評估期望概率。而對於賭博來說,能用歷史評估嗎?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交易最終目標是形成較高期望概率的交易系統。
而賭博談不上系統,最多只能說是技巧。
其實我個人認為,賭博的藝術在於倉位的控制,如何加減倉是唯一能夠決定最終成敗的標準,如果倉位一直保持一致,那麼賭博一直打下去只會是不輸不贏的結局,因為賭博的概率是一致的55開。所以對於賭博來說,倉位是要進行變數,倉位變數了,放交易里,也就是一致性缺失了,缺失一致性的交易風控也同樣無法處理。
所以總得來說,賭博是沒有系統化的肆意交易,而交易是有正期望值,可以以史為鑒,總結概率的,控制風險的產品投資。
賭博的盈利點在於調控倉位獲取盈利可能性,而交易的盈利點在於保持倉位,通過期望概率獲取盈利。交易可以做到具體化,量化,客觀化,而賭博並不可以。
所以這也是賭博和交易的本質區別。
在交易里主要分為兩個流派:技術分析派和價值投資派。
對於技術分析來說有三大公理。
其中一點是歷史會不斷重演,所以交易可以用歷史丈量市場。
而對於價值投資派,也可以通過價值偏離來評估價值風險。
而Gambler所說的參考基本面信息的準確率不會好過他們算牌、卜卦、看風水的準確率。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但市場並非只有基本面參與者,同樣存在技術面參與者,單一靠基本面去評估市場顯然有些,以點概面的嫌疑,我想任何有市場經驗的投資者都不會在市場基本面發生偏向性轉變時還要保持技術分析,也不會在技術位遇到重要阻力時仍去只在意基本面狀況吧。
讓Gambler去評價Traders必然只是站在自己理解層面去進行評價分析。因為前面也說了Gambler是沒有系統化的肆意交易,在Gambler概念里根本提及不到系統。而題主更應該的是看下Traders對於市場的評估。而在交易市場來說,90%以上仍然屬於Gambler,真正的Traders寥寥無幾,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人要將賭博和交易進行對比的原因。因為絕大多數將交易做成了賭博。
回答完畢,點個讚唄。
歡迎關注公眾號:waihui18k
在遊戲的本質上沒什麼區別,投機交易和賭博都是資金管理,盈虧比,成功率的遊戲。不過投機交易者為市場提供了流動性,替現貨商轉嫁了風險,為上市公司提供了資金。賭徒沒看出對社會有什麼幫助。
我們Gambling Trader表示,你們Finance Trader都是大神,我們Sports Betting Market太小,容不下你們的資金量,還是留給我們口飯吃吧
這個視頻是我幾年前轉的,很好的解釋了你的問題,內容我大概翻一下,如有錯誤請指正。
We Are Traders - A Tribute to All Those Trading the Markets—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They call us gamblers. They say we depend on luck.
他們說我們是賭徒,說我們只靠運氣。
They claim that no one can beat the market, and we"re wasting our time.
他們聲稱沒人能打敗市場,我們只是在浪費時間。
This isn"t a real job, we should give up our hobby, they say.
這都算不上一份工作,甚至作為愛好都應該被放棄,他們說。
But if they only knew... that we are the masters of riskthe essence of entrepreneurial spirit the liquidity of the economy.
但是,是否他們還知道..我們是在企業資本流動中名符其實的先行者和風險大師。
We live by our wits, eating what we hunt, adapting to the ever-changing jungle landscapethat is the market.
我們依靠我們的智慧,去獵取我們的獵物,去適應這個市場不斷變化的叢林法則。
We trade the currency you circulate when you shop. We trade the companies you work for each day.We trade the gold on the watch on your wrist.
我們交易的貨幣在你購物時成為流動性,我們交易的公司成為你每天為之工作的地方,我們交易的黃金成為你腕上的手錶。
While you wilt at the sight of failure and loss We relish adversity.
當你在失敗和虧損面前萎靡不振時,我們已經逆流而上。
We are not afraid to take losses to talk about our losses to rebound from our losses. Those are our defining moments.
我們不害怕承擔失敗,不害怕討論失敗,不害怕在失敗的地方再次爬起,這是我們定義的時刻。
Discipline and self-awareness are our companions.We are what you"ve always wished you could be.
自制力和自我剖析是我們的左膀右臂,我們 ----- 就是你總希望成為的那種人。
And we"re coming out of the shadows.We are traders.
現在我們走出陰影展現在你面,我們是交易者。
交易員是指一門通過買賣獲得價差利潤的職業,本質是通過該方式獲取利潤。
此處賭徒是指以賭博為生的職業(中性詞),本質是通過該方式獲取利潤。
從基本屬性上來看,將這種思路理解成交易員是賭徒,賭徒是交易員,這樣的表述看似無可厚非。
但是這是一個弔詭的論述。本質上就是我們試圖將兩個有公共部分的A集合和B集合的給等價了。
換句話說,A集合交易員與B集合賭徒,在行為動機和目的是一致的,但是途徑,規則等又是不一致的。
歸根結底,A不一定等價於B,所以這是一個有歧義的表述。
正本清源,交易員和賭徒至少有兩點是衝突的:
1、定義域不同,交易市場行為是連續的,而賭博市場行為是離散的。
2、對應法則不同,交易不允許Bluff,曾經有Bluff的案例導致了市場異常波動,後受到了嚴厲的監管,而賭博是允許的。
諸如此類的,枚不勝數,但是只要兩者的聯繫可證偽,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兩者的關係既非充分條件,也非必要條件。
獲利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確定性的東西獲利,一種是通過非對稱來獲利。
交易和賭博都可以包含這兩種風格
就說賭球吧
第一中方法是這樣的,對兩支球隊的球員水平和狀態,教練戰術,兩隊交往記錄等一系列信息進行搜集,藉此來判斷兩隊的比分勝負關係。
第二種是通過非對稱獲利,想巴西贏朝鮮這種比賽,是沒必要參與的,因為即使贏了也就能賺百分之幾,而且還負擔著相當大的風險。所以只去賭比如德國對巴西5-0以上,切爾西對阿森納5-0以上,雖然概率低,但是如果一次正確就有百倍以上的獲利。
交易和此類似
可以說是,可以說不是。
兩者有相同之處:都是以概率為優先,以風險控制為基礎進行博弈。(賭錢虧到傾家蕩產的以及炒股虧到上天台的不算在內。)
兩者也有不同之處:交易的風險是可以通過對於不同合約的操作完全抵消的(甚至可以通過不同貨幣對之間的溢價來做套利。)但是賭博很難做到風險的完全抵消。謝邀。
先說結論:本題無解。
我相信大家都遇到過不少認為金融市場是賭場的言論,也聽到過為市場「正名」的反賭場言論。雖然我個人並不認為交易者是賭博者,但是我也不想反駁誰。兩個概念強行一致,就和辯論一樣,在思維上做野蠻的非黑即白,沒有什麼意義。
首先,嚴格來說,我認為數學符號在數學化以外的概念上使用是件魯莽的事兒。因為任何兩個無法量化的事物、概念或定義很難在本質上做到完全相等。那麼,把他們強行相等意味著,持有這種觀念的人,忽略了兩者的異,而強調兩者的同,這種存有預判的觀點自然難有普世價值;
其次,不反對價值判斷,但我強烈反對給自己的價值判斷做價值判斷。這話有點繞,簡單解釋一下。就是說,一個人可以認為「交易存在賭博成分」是對的,但是如果將這種觀點以一種「絕對正確」的真理去推銷給別人、強加給別人,那就是撒潑了。所以,不管大家覺得交易與賭博有怎樣的關係,這都是合理的,因為一個人的觀點必然建立在他的知識與經驗的基礎上。而真正的客觀,應該是把大家的觀點都分享出來,從而從數量和角度上形成一種廣義客觀層面的多元,但是沒有一方完全壓倒一方這回事,這也是我為什麼極度反感辯論。
再次,交易者和賭博者本身就是身處於不同的角度與環境,觀點自然有所差異。單一的知識攝入和經驗積累一定會鞏固甚至窄化你的視角,那麼既然兩者所處的情景都不同,討論的原始材料都有差異,那討論的價值根本不在與勝負,而在於包容和吸收。大家表達自己的觀點,給對方提供一個理解市場的視角,大家都左右逢源,這不是很好嘛。
最後,不管Traders是不是Gambler,這個話題永遠也不會終結。我認為它最實用的意義,永遠是你自己在這兩個事物上抱有怎樣的見解,畢竟只有你能夠最深入的審視到自己在交易中的狀態、在賭博中的內心活動,畢竟能夠影響你交易的見解永遠來自你自己,別人的想法是他山之石,它們可參考、可吸收、可打磨,最終消化進去的也只有自己。
我到底在說啥 = = 好了好了我去吃飯了我不介意別人說我是.
贏率高的時候就重倉, 風險承受區內就半倉, 看不懂的就輕倉,受不了了就清倉.
怎麼看,其實也是不過是在賭呢.
坐飛機還有高速上開車都是賭博啊,還有結婚也是賭博。
推薦閱讀:
※對於博彩類活動,應用何種態度對之?
※怎樣戒賭,有成功戒賭的例子嗎?
※足彩和賭球的區別?
※汪峰不停換女朋友遭到網友嘲諷,但是賭王何鴻燊有四房姨太太公眾卻少有批評其婚姻觀的聲音,為什麼?
※父親家暴,母親賭博,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