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面法學專業的人多嗎?在社會熱點問題上為何鮮有發聲?

知乎上,經常會討論社會事件,比如最近的徐純合事件。
相關的主題也有很多。但是我發現鮮有法律人從法律方面做出解答。


感謝 @蘇簌知友的力挺,也感謝 @詩小詩小師妹的支持。
從個人的真實經歷出發說吧。以前基本上對於社會熱點事情,涉及到法律的,也會提出自己的法學觀點,不一定正確但也希望能讓知友們又多一個思考的切入點。

  • 在事件尚不明朗或未知曉相關證據前,習慣性不進行是非認定。

有很多人說,學法律的就喜歡矯情,比「賤人」還矯情,尤其是在焦點事件中,總是喜歡弄些「旁門左道」的東西。但關鍵在於,很多事情出現的時候,事件的真實情況尚不明朗,而且對於其真實的情況,也僅僅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我作為刑事辯護律師,便舉一個刑事方面的例子,偵查機關也尚在偵查階段,手中掌握的證據也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確實作出/未作出某項行為,即便是證據充足,在法院的判決書生效之前,也依然不能確定當事人是否構罪,此時在網路上眾口鑠金,當事人被道德綁架並強行認定為「有罪」,顯然是不合理的。作為法律工作者,我們習慣性從這個角度去考慮問題,所以在面對焦點事件的時候,我們不願意貿然下決定。

這是法律工作者不喜歡在焦點事件初發時進行評論的原因之一。

  • 政治和其他不利影響等因素。

這個原因寫得較為模糊,舉例來說主要是法律工作者自身所在的社會地位不便於發表某些觀點。比如說警察、法官和檢察官等,其基於國家公權力機關的角度,對於很多事件因代表著自己所在的國家機關,不便於闡述其個人的觀點,即便是我們律師個體,在社會敏感性較大的問題中,也會多少受到司法局或者律師事務所領導的指示,要求律師不得作出某種傾向性的意見,而作為律師個體雖然可以無視這種「暗示」,但對於整個律師事務所來說,司法行政機關還是可以給予較大的衝擊,因此這個時候我們或者使用馬甲發言,或者乾脆直接閉嘴……比如當年的「7.23甬溫動車事故」,浙江省司法廳對於浙江省全體律師事務所下達的「緘口令」和「拒絕代理令」……

  • 法律工作者個人精力和時間等因素

這點不需要詳細展開了,不論是警察、律師、檢察官、法官,自己的工作時間都很滿,就我個人來說,基本上一個月的時間裡,不是在看守所,就是在去看守所的路上……要不然就是書寫大量的法律意見書、辯護詞、控告材料、上訴狀、申訴狀等法律文件,每天1.5W的書寫量,等到22:00回到家時,砸了鍵盤的心情都有了,實在是不想再寫一個字了……

  • 容易引髮網友的不理智行為

說到這個,就不免提到了 @蘇簌和 @詩小詩所提到的事情了。其實 @蘇簌所截圖,贊同數最多的是600+,其實這個已經是我刪除了大量答案之後剩餘的答案了,在最初的時候,熬夜寫出一份答案來,並盡心去維護,雖然是否正確仍有待商榷,但之後看著很多知友贊同以及感謝,以及很多知友會在評論裡面對答案中的問題進行討論,這種感覺都是令人感覺很溫馨,也很受用,因此每一個答案的贊同、感謝和評論都是書寫下一個答案的動力。

但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逐漸出現了一些網友,喜歡對於答案進行類似於嘲諷的語言,隨後甚至出現了對於人身攻擊的言論,而這些言論的出處,很多都是「無頭像」、「無回答」、「無評論」、「無關注」的「四無」幽靈號,毫無疑問是部分知友為了某些目的而建立的馬甲小號……然後……我被噴了。具體是哪一個焦點事件我也忘記了,當時我的答案毫無疑問與網路主流的「批判」不對路,但很多知友依然還是選擇了支持我的答案,包括很多不贊同我的答案的知友,這一點真的很讓我感動。但隨後出現一個知友——具體名字忘記了,但確定的是一個幽靈號——專門建立了一個答案對我進行謾罵,是的,確實是謾罵,而且這種謾罵還牽涉到了我的其他答案……總之,我們確實吵起來了,最終結果……當天刪除了約100多條答案,包含贊同數和感謝數較多的答案,然後知乎 @顧惜朝顧大妹紙和 @湖瑪Humar私信,建議我留下一些答案。

事情過去了很長時間,很多具體的細節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只是整件事的影響一直像個疙瘩一樣糾結在心裡,於是很多問題也乾脆不再進行回答了。

現在很多當年的銳氣也磨下去了,對於很多焦點事件也看得淡了很多,而且工作中也見到過比焦點事件更嚴重的案件,很多法律外的人看來頗為驚人的事件,漸漸也見怪不怪了,或者再直白一點說,我們這些法律工作者越來越從學術理論走向司法實踐,很多從理論上可以說通的事情,現實中卻往往未必得償所願,當我們的手放在鍵盤上時,我們會立刻浮現出一個問號:「這個答案,真的符合這個問題嗎?」

  • 對於我個人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在於,焦點事件的影響因素眾多,我很懷疑自己的答案是否能夠符合現實,是否能夠經受住推敲。是的,不再敢於回答焦點問題。

與其做一個教書先生式的知友,我還是更擅於做一個學生……

以上繁雜不知所云,各位知友萬勿見怪!


有倒是有,但是大部分人不想看到那樣的回答。
從事法律工作的人,在自身沒有真正分析過證據的情況下,通常不會發表意見。即使發表意見,也是通過補證設定條件,在假設的前提下給出有可能的方向。
社會熱點話題,都是爭議很大,矛盾衝突很尖銳的事情。你講法律,別人跟你講道德,你講道德他跟你講情懷,你講情懷了,他跟你談法律。
人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一個法律人都很難說服另一個法律人,何況根本不談法律的人呢。


大部分人不想聽法律,只想看一個法律人站在他們的立場說他們想聽的話。


12年初開始頻繁使用知乎,彼時是大一。血氣方剛倒是回答過一些專業類或者熱點類問題,從法學的角度,而今看來未免稚嫩,多已刪除或者匿名。近日tl上出現了很多次家暴案與槍擊案,也稍稍意動過,不過還是放棄了。
又能怎樣評價呢,我也許只能說,就我所知的證據來看,合法/違法,構成/不構成犯罪,程序正當/不正當,適用法條正確/不正確。我難道還能說善還是惡對還是錯嗎?還能說正義與否公平與否嗎?我知曉聽眾想要的答案,但我講不出。
正義即給予每個人其應得的事物,《查士丁尼法學總論》開篇如是宣稱;我大一了解的一清二楚,現在卻反是模糊。正義的基石是真實與真理,司法的基石是法律事實與法條,法律事實不是真實,法條也不是真理,所以司法與正義也可能毫無干係。這可能有點極端,但既然我們承認無法掌握真實,也未曾知曉真理,那麼正義就比這兩者加在一起還要縹緲。我們可能在無限逼近,也可能在南轅北轍,我不否定努力,但也同樣厭惡決絕。到底誰人有資格指認如何為正義呢,他是真理的代言人還是真實的掌控者?But only God can judge.
學法律當心懷敬畏,亦長存忠誠。敬畏於正義,敬畏於真理,敬畏於法條,敬畏於權威;忠誠於正義,忠誠於真實,忠誠於法律事實,忠誠於立場。所以我們既要有三段論,也要有自由心證;既要有「 Fiat justitia ruat caelum 」的一往無前,也要有「疑罪從無」的謹小慎微;既要法律至上,也要一切唯委託人利益。而我們從來沒學會,如何全心去取悅輿論與民眾。
我並不想當然認為法條便是一切,它們落後而模糊,有時候是扭曲的,甚至可能不可理喻;法學理論也有似是而非,左右逢源,三國紛爭。但除此之外,又已不敢斷言什麼,只好從自矜到謙遜,從善辯成貴言。
談論天的輪廓,描摹龍的細節,迂大而閎辯,a chasing after the wind.


呵呵,真正法學角度的回答都被踩的很慘或者無人問津。
本來這種招人噴的觀點我都懶得多作解釋,然而今晚副本打得不爽,索性補充一些具體的吧。

隨便舉一個我很喜歡的法律版塊知名用戶 @高萌Goal 為例,一位真正的法律從業者。
這是他在以下這個社會熱點問題下的回答所獲得的票數。

很可憐的30票。

是高萌律師的關注度不夠嗎?不。高律師是一位大V。

也就是說,這個答案會在至少七萬多人的TL上出現。
那麼是這個問題的關注度不夠嗎?也不是。我們再來看看
這個問題下什麼樣的答案可以得到高票。

請注意,烏有之鄉哦!是烏有之鄉!!!主要內容就不需要貼了吧?

並且,擁有78K粉的知乎大V高萌律師的366個回答總共只獲得了4427個贊,還不如我毛利小五郎那一個回答的贊數┑( ̄Д  ̄)┍。是他的回答跟我一樣水嗎?不是。高律師一直在認真答題,幾乎每一題都是有理有據令人信服,哪怕觀點不認同也足可見其誠意令人起敬。是他的答案專業性過強晦澀難懂嗎?也不是。高律師對知乎上的問題一直秉持著深入淺出的答題方式,以題主的問題本身為出發點,沒有堆砌法律術語,以普通用戶最能接受的方式闡述客觀中立的法律觀點。
但他贊同數最高的一個回答是這個。

區區615票啊旁友!還不如我扯一句淡(連圖都沒有)。

簡直弱爆了有沒有!後面的回答更加慘不忍睹,其回答下按贊同數排名第六的已經不足一百票,後面還有三百多題,都是高萌律師根據每個問題的具體情況耐心詳細一個字一個字純手打(請自行腦補)的好答案,卻,幾,乎,沒,有,人,看。
高律師主頁上的動態已經是2月前3月前4月前醬紫了,我想這一點都不難理解。

所以說,法律這個版塊其實形同虛設,中國大多數民眾並不想真正去了解律法,只是想抒發自己的正義之心,法律只是他們實現目的的手段,這個責任當然不能怪社會大眾,尼瑪上面那些人一直以來都是這麼做的,正所謂上行下效,中央12套普法有個「嗶——」用。打完收功。


因為關注熱點社會問題的人里,大部分並不是真的希望看到有人從法律角度來討論。討論法律問題需要理智客觀中立,但討論社會熱點問題時這是被鄙視的,大家要的是情緒和態度。
討論法律問題重要的是得出結論的過程(理由)而非結論,比如結論都是認為應當判處死刑,或者都是認為構成故意殺人罪,但理由不同,那是值得好好爭論一下的;反過來,一個認為無期,一個認為死刑,反而可能沒什麼大的分歧。但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人里,大部分關心是你站在哪一邊,而不是為什麼。
看看新近火熱的溫州案知乎討論就知道,你寫2000字的法律分析,誰會關心這中間的論證是否正確?只要沒有說這是個荒唐的錯判,就可以開啟攻擊模式了。而且並不需要指出你答案中哪兒不對,直接攻擊你的態度就夠了,比如「換成你老婆,你還有沒有這麼冷靜」之類。

所以,(學法律的)為啥要摻和到社會熱點問題討論里去呢?除了一遍遍看到各種黨同伐異,能有什麼收穫么?
要討論法律問題,安全的做法是說下「設甲如何,設乙如何」就好,沒有媒體的驚悚標題和斷章取義,也沒有隻關心站隊不關心理由的用戶,這樣才能少說廢話,避免添堵。


你討論了也會被路人講故事談理想的答案淹沒下去…
你說:這個案子裡頭當事人xxxx;他答:我和你講個真實經歷。
發現了沒,經驗高過思維。
這對算好的,更可怕的是,上來不管內容,先定基調,加標籤,戴帽子。
「嘿,虧你還是個學法律的,也就這水平」——不怕,我本科時代是學殘。
「你有數據證明嗎?」——沒有,有我也不能隨便公布。
「那你顛倒黑白?就是你們這些學法律的訟棍助紂為虐了!」嗯,敢情法官都是學文學出身的。


數量應該是不少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要忍受來自某些人的偏見。

我曾見過一個人痛心疾首的質問我為什麼我不站出來指責他不喜歡的法律,然後指責法律人卑鄙,無恥,虛偽。而事實是他根本都不知道他不喜歡的法律是什麼樣子的。

還見過指責我為什麼不去腳踏實地改變法律而在知乎上說廢話的,他認為每一個法律人都該承擔所有的完善法律的義務,而像他一樣的普通人不應該有任何維護法律改善法律的義務。

有見過上來直接表明自己對中國所有法律界人士都深深不信任的。

有見過看到我談法律就輕蔑的說一句文科生就這樣了的。

有見過說您是好律師,然後把律師貶低成訟棍的。

還見過無數人探討律師職業的天然不正義性,基本問這種問題的都是對法律連基本的概念都還沒有摸清就想質疑的。

還見過上來就說句在中國法律就是個笑話,或者中國根本沒有法律的。恕我冒犯,這類話只是用來調侃,但是有些人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竟然把它當真了。

在社會輿論問題中,如果一個法律答案順應民意,哪怕他是錯的,也能非常高票。那錯誤就放在那裡了根本沒人在意。每每看到這種我就深感無力。

法律人很多,但是在遇到上述各種情況後還願意繼續無私的花時間奉獻自己的專業知識的人就太少了。


大三法學汪,正在準備司考,湊個熱鬧。

我很少回答專業問題的原因大概有下:

1.針對時事的討論,知乎上需要的和微博上的差別並無太多差別,往往是情緒為先。觀眾往往預先設定好真相,然後等你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真相堅固他們的立場。坦白說,深知怎樣的答案和機靈能夠迎合到大眾的情緒騙到贊,戳到你我的G點,但那並非我想要表達的。很多時候,法律並非引發討論的本質原因。

誰都不具備上帝視角,法學人也是。都只是圍觀群眾,學法的人除了在用法學思維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上具備優勢外,與常人其實無異,在不知道完整的證據與資料前就妄下定論,不夠嚴謹。

3.其實知乎更多的是社交屬性居多,專業屬性沒想像中的那麼強。真正的學霸,在圖書館,沒那麼多時間花在社交網站上。真正的專業知識,也不是這些碎片化信息能夠滿足的。

4.知乎上的交流門檻很低,溝通成本很大。和普通人談論「程序正義高於結果正義」,「罪刑法定「等法學常識,是需要花時間的,一次兩次沒事,但每個人都來爭論一次就會厭倦,而且容易偏題轉移真正想要討論的那部分。不是每個人都熱衷於科普。

5.感謝各位知乎er對法學的肯定與支持,但是,和任何一個服務業一樣,滿足諮詢需求是需要收費的。生活中遇到法律糾紛未必能三言兩語概括,一個當地的律師可能遠比網上隨便提供答案的人靠譜。

6 司考過了,可以自豪的成為法學民工中的一員後,我會更有底氣的,盡量多的提供專業性回答。無償。知無不盡言無不答,屆時望海涵。

以上

【微信公眾號liujingchenglaw,偶爾會推送些知乎秒刪的文章,歡迎關注。】


看了大家的回答,說的真好,感慨良多。揣摩題主想法,編輯問題加入了「鮮有發聲」的補充,望莫怪。借用大家的幾個點,結合自己的經歷,講下感受。

一起案件出來,不管是公安、檢察院、法院還是律師,從證據、性質、程序幾個方面討論就足夠清晰,其他交給訴辯就好了。工作實踐中,你來我往間,從業者都知道關注點在哪裡,誰也唬不了誰。不參與辦案,沒見到這幾個方面的客觀材料,是不敢評價和發聲的。

社會熱點事件,人們所討論的意願和內容往往遠超法律的範疇,主觀因素多,預設立場多。不思辯,先結論。雞同鴨講已經是很給面子了,更有甚者明白告訴你:「我就是來黑的」。開口就吃石子,嘎巴脆,還討論什麼?

正如知友所述,這是社交網路社區。法律條文比故事好看?法理比振臂高呼的「絕對真理」好聽?司法解釋比個人經驗說的通?法專學生VS情感類、歷史類大V?完敗!只有我這類愣子給你點贊,點完就掉粉,法律還我粉。

對於私信諮詢,我也是只答程序、途徑、出口。再問就建議請律師或者申請法律援助,回復最後都囑咐一句:客觀看待,理性訴求。

工作中,接觸過很多法律從業者,業務往來都是理性平和的。經常上微博,娛樂用,專註潛水,在熱點上總有「名訟師」跳出來大聲急呼。接受委託代理,有立場;為了自己認為的公理正義,主動提供援助;善用輿論,追求法治進步。以上都沒問題。但是,少數人,不調查研究,單純炒熱點爭議來獲取名氣;甚至不講客觀,有意進行導向,煽動輿論。這樣,著實令人反感。


業內的思辯推動著完善和進步。很多法律問題,我們自己都尚在爭吵和改進中,常人不會關注兩高兩部的動向,不會關注立法推進。還是得普法啊,任重道遠啊。


基層執法狗,非法專,有執法資格證書。懂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常見罪名、刑訴法,熟練執法業務工作。僅此而已,喜交流溝通,望大家指正。


法學專業的人出來說話早就被噴沒了,因為是沒見識的學生,因為是拿錢的律師,因為不符合民意。
人家跟你普法,你說掉書袋;人家跟你就事論事分析,你說屁股決定腦袋;人家從法理上解讀,你說畢竟中國特色。 (╯°Д°)╯︵ ┻━┻

所以只有警察叔叔@一笑風雲過給你們做的普法你們才肯聽下去,把原本會對別人噴的糞咽回去。人家是基層警察,人家屁股比誰都得正,人家見識過特色比你多。
只有警察叔叔這種「無賴」式的身份才能「無賴」地鋪開普法工作,簡直悲哀。


最近已經很少在知乎上答題了。

法律,看似門檻很低,其實門檻很高。這也是社會科學普遍面對的問題。不說別的,單說正義是啥?能給出精確定義和內容的有幾個?如果沒有,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很難回答了。對於一個社會熱點,以善良和正義的幌子踐踏法律的尊嚴的討論在知乎我見的多了。為什麼?他們是故意的嗎?我看也不是,只能說他們不自知。他們認為的法律和法律人學習的法律根本就是兩個概念,甚至法律在實際生活中的存在面相又與書本的不一樣。在自以為是的情景下是無法展開討論的。而法律人之間又有著高度的共識,對於法律職業共同體來講很多事根本就是常識不需要討論。所以,結果就是,每天面對不同法盲進行普法,其實倒也無所謂,就當作為中國法治事業做貢獻了,但是如果面對一群法盲你就很無力了。而且在與之討論的時候他們還組團對你經營全方位嘲笑,簡直哭笑不得。

時間成本真的很高。對於社會熱點進行法律評價甚至發表法律意見不是說那麼簡單的一個事。既要對事實清楚從而定性找證據,又要明確法律依據撰寫法律意見。半天的時間總是有的,但是律師的半天時間可是真金白銀,律師諮詢是按照小時收費的,就不算書面的法律意見了。

受眾已經變了,沒有法律人的環境。去看看我寫的答案,贊同較多的都是啥玩意?你在知乎上和各行業精英交流,其實都是很愉悅的,因為他們的社會視野也是很高的,溝通成本較低。但是,最近知乎的環境變的很差,很多大v已經不說話了,所以沒有意義了。圈子不同不相為謀。

恩。


正是因為法學專業,所以不喜歡錶立場。
時刻警惕群眾,他們是愚昧的。
時刻警惕政府,他們是專制的。
時刻警惕媒體,他們是片面的。
所謂社會熱點,多是話題爆炸、煽情,讓人產生情緒而且事實不清晰。
你會發現,群眾的情緒是廉價的。學法的人,都明白事實判斷前進行價值判斷是無意義的。
所以我還是更喜歡那位叫靜靜的姑娘。這算是倖存者偏差吧,不表態就沒有存在感,於是不被傳播和被看見。如果要我扯開證據談看法,我寧願繼續和靜靜姑娘一起。

————————————————————廣告位——————————————————
法律諮詢收費,具體見本人知乎主頁簡介。
個人專欄:律師的自我修養 - 知乎專欄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怪,就好像問知乎上醫學生那麼多怎麼沒見有人給大家免費診療,IT男這麼多怎麼沒人為大家遠程修電腦一樣。


法律只是社會的維度之一,和知乎上那些段子黨和故事黨一比,還是個不怎麼吸引人的維度。法學思維和常識思維往往是反的,這就是為什麼職業的法律人是花大價錢訓練出來的。


從法律人的發言習慣看,他們可能是最謹慎的一群人。在缺乏足夠的前置信息,前提條件,必要論據的情況下,對任何事件不敢隨意評論,也不願妄自猜測,和一部分媒體從業者隨意發言,聽風是雨的習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加之許多人的時間成本很貴,就算要發言也傾向於言簡意賅抓重點,不會長篇大論,鋪墊故事,這是他們的職業習慣。而在知乎的評價維度中,「字數」和「誠意」是高度相關的,所以許多法律人的精彩回答沉在了很下面。


以在下有限的觀察,不少社會問題之所以成為「熱點」,往往是因為其可能作出的司法判斷(或法理分析的可能走向)明顯有悖於我國公眾的常見倫理直覺。

這樣說,可能過於抽象。姑且不論具體情境下的具體事件,單單觀察知乎平台當中,幾乎要成為「日經」類熱點話題的「應否(支持)保留死刑」、「死刑存廢之辯」、「如何看待xx罪名廢死」等相關價值判斷及背後對應的討論(評論),則不難發現——

部分人士最為希望見到的,恐怕是由法律人對其倫理直覺給予非此即彼的「支持」,而非「討論」,更非基於公共語境的、各方基本接受之價值預設下,依靠邏輯規則和其他理性工具對問題背後關聯因素進行的價值平衡(妥協),更非情感中立地對可能的策略選項,作出的權衡取捨及辯護。

而一旦法學相關背景人士對問題的回應進入了互動環節,前面提及的「個別」人士,在最壞的情況下,是不可說服的(直到最近,在下才不得不承認這一點)。他們基於想像中慘烈犯罪情境所點燃的道德烈火,以及對價值判斷的極端一元化預設,使得激情奴役了對邏輯規則的尊重,視境迴避了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的交互滲透,而忘記了諸君的討論往往是在追求基於現實情境下的利益妥協,而非基於上帝視角的道德審判。

是的,法學相關背景人士恰恰是遊走於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間模糊不清的荒野,追尋現有情境下「較優解」(未必是「最優解」)的人群。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實現法理與法律事實間的價值平衡,而非如何為倫理直覺辯護。

這種事情,但凡遇到一兩次,法律人恐怕對繼續回應類似問題,就完全失去正面激勵了。

以上,只陳述個人目力所及之觀察,不談對錯,請勿對號入座。


法學和法律是兩個層面。法律是應用層面,是實踐問題,法學是理論層面。

法律問題發聲的不少,但是知乎眾在這方面沒有表現出和其他社區有什麼區別。


對於純民事案件,因為比刑事更為複雜導致入門討論條件高,而且由於不涉及刑事層面,爭議度不是特別大,所以少有人攙和;而涉及社會熱點的刑事等,必然就有抖機靈的,之前一個關於有大學生因為網上販賣黃片而被判刑結果一眾所謂的大V莫名其妙把這個和其他犯罪單純用刑期來比較,簡直搞笑,而且還引起了反g的狂歡。就這樣的環境,你要學法律的如何平心靜氣跟你談問題?

和其他答案說的差不多,法律人只要談及法律就必然尊崇現行法律,沒有法條不會多廢話。而有些人就跟你談道德,談政治,談民主…總之就是不談法律。

話說回來,想要聽法律專業意見,去律所啊。掏錢自然有人好好教你做人咯。

法學問題簡直一片火海。連契約怎麼在法律中的應用,基本的法理都不懂就開始大談特談,簡直是抖機靈和反zf狂歡的重災區。一篇起碼的論文或者是著作都沒有看過,都可以大放厥詞。

自以為道德高地,從來不顧事實,只有立場,沒有乾貨,總之中國的法律人都是田園犬,只有美帝才是真良心,中國搞法律的都是蠢才,和這種人,我覺得談法律談什麼不如直接揍一頓來得實在和直接。

我覺得法律和國關等社會學科一樣,顯性門檻太低,隱性門檻太高,搞得許多人以為飆幾個名詞就可以打翻一票專業人士。

唉,你既不肯好好學習,又不肯閉嘴去死,讓人很為難啊。


這真是一個法律人抱團取暖的帖子啊。

一個法學問題,來個大V灌雞湯,一個連民訴、刑訴的不分虛構段子嗨的飛起,無數粉絲點贊到上千。你還不能提反對意見,一句「回去多讀書」就扣友善度,我真是日了狗了;一個犯罪心理分析和對應的回答,居然有女權分子來噴我歧視,又日一次┑( ̄Д  ̄)┍

我建議本帖內的同志們盡量互相關注,互相點贊吧。有爭議的法律問題開放給關注的人評論。

別像 @雲舒這樣悲劇了。

----------------------------------------------------------------------------------
剛剛的發生的:我在一個回答里引用了馬克思對社會契約論的評價,有人評論要求我證明馬克思的正確性.............天地良心,我有這本事我就去寫《資本論續》啦,還在知乎混啊?你要覺得馬克思不對,你寫書去反駁他吧,別跟我較勁不是。


作為半個法律人來報個到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不管怎麼分都很多
隨隨便便一個律師類問題,就有無數進擊的法學生關注
我身邊的同學,只要玩國內app 基本都有知乎 據我所知法大的也是 @喵北
我們抽幾個例子
在庭審中有哪些搞笑、離奇的事? - 生活經歷
這個問題下有247個回答
換句話說單單是法律界裡面較少的從事檢察官法官訴訟律師這一行的人,在知乎最少有247個人
有起碼247個已經從事了多年訴訟類的人活躍在知乎,那我們已經從事了多年法律工作的人得有多少 【根據我的觀察 在我同學中 從事訴訟類和非訴訟類的比例大概在1比8左右 當然其實我們法學院特喵的從事法律專業的就很少】
工作了以後或者事業有成之後堅持刷知乎的就很少了,那我們這些法學專業的學生們作為主力軍,又得有多少。
如果不只演算法學生或者法學教育北京的,把懂法律和從事法律相關職業的【即不算律師檢察官法學教授法官這些傳統法學職業 把警察之流也算上】 那也很多
比如我進這個問題就是因為知乎著名電線杆關注了這個問題 @一笑風雲過

華麗的分割線 *()(*()*——)(——)(+——()+——)+——)+——()+——)+——

著重回答第二個問題 為什麼法學回答少
三個原因
第一沒需要,第二沒市場,第三沒時間。
首先明確一點,什麼是法律 ?
我不跟你講法理,我也不跟你講法制史。我就跟你扯白話
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範總稱。
百度百科的大白話,明白了沒。
我慢慢跟你講
首先 回答你為什麼社會熱點問題法律人回答少 或者法律類的回答少
知乎有句話咋說來著 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是耍流氓
我改一下 不問需不需要就讓法律界的人上就是耍流氓
請題主回憶一下,有幾個社會熱點問題需要法律類回答?
為了此答案不被和諧 ,我就不貼徐桑的鏈接了。
題主你應該是關注這個案子的,您回憶回憶這件事情需要一個多麼專業的法律人來給你回答。這件案子太簡單了,視頻出來,目擊證人口供出來,警察本人報告出來,調查人員湊成一個證據鏈然後往相關規定上一卡,錯就是錯對就是對,他連個是不是惡法或者判斷標準是不是存在明顯漏洞都不算。你是需要多專業的回答?
看看這個回答,警察叔叔的。 @一笑風雲過
如何評價黑龍江慶安火車站疑似搶槍者被擊斃? - 一笑風雲過的回答
我覺得回答的挺好啊,就是翻法條的東西,別說法律人,就是個真心想知道的,百度一下都能出來。而且警察叔叔還結合自身基層工作經驗補充了,您為了這個事情還非得麻煩教授和大神級被的法律人出山?再好也好不過警察叔叔了。
這件案子為什麼火了,無非就是視頻不公布,群眾不信任政府。
至於視頻為什麼遲遲不公布,當地宣傳官員為什麼做了豬隊友,廣大人民群眾為什麼輕易地被煽動。別問我,我啥都不知道。悶聲發大財,則是墜吼的。
您還覺得這個問題是法律人站出來普法的嗎?
如何評價黑龍江慶安火車站疑似搶槍者被擊斃? - 一笑風雲過的回答
偉大領袖太祖爺教育我們,看問題要分清楚主次,要明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換句話說,這件問題的本質跟法律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我們再延伸幾個問題 法學話題下的關注度較高的問題
如何看待「山東招遠麥當勞女子被毆致死」事件? - 法律
這是個治安問題 政治問題 跟法律法學關係真不大 抓住了形成證據鏈該幹嘛幹嘛
為什麼艷照門的主角要道歉? - 法律
這個跟法律條文專業術語關係也真不大,法律有明文規定 這到最後是個思想問題風氣問題。
如何與父母斷絕親子關係? - 法律
這個到最後是個浪子回頭金不換的青春期故事 ,當然也跟社會問題政治問題有一定牽扯
等等等等
例子不一個個舉了。
看到這裡題主是不是明白啥了。
絕大多數社會熱點問題背後的主要矛盾,甚至法律背後的本質,根本不是什麼適用不適用法律條文,這條法律條文該咋扣的問題。要抓住本質,是政治的歸於政治,是思想的歸於思想,是經濟的歸於經濟,是文化的歸於文化。當然,他們最後都能歸類到經濟當中~所以這個法律條文在這些社會熱點問題面前,雖然重要,但是真沒有那麼重要。公眾不關注,法律界人士沒興趣,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你跟大多數人扯這個一人家聽不明白,二也沒啥用處。
你閑著沒事直接拿出橋樑工程之類的圖紙理論和計算過程來長篇大論,來回答你家門口修大橋經過了哪幾個部門的審批?看起來有關係實際上沒啥卵用。
就算你樂意打人家也不樂意看。人家以為你有病。


第二,沒市場
如何看待 26 歲北京婦女董珊珊婚後 10 個月被家暴致死,終審判決兇手有期徒刑 6 年半? - 法律
我們再拿一個問題深入分析,講點不和諧的東西。
這個問題是典型的法律是不是惡法,法律條文如何理解,法理上怎麼講,司法過程中如何實踐。
這是一個相對來說兼具了普法和討論法律的土壤也有社會熱點的好問題。
同時這個問題還奇蹟般的具備好幾個要素
1.事情過去了很久,不會被和諧
2.很多大V關注,一直被推送
3.炸出了無數法律界人士

讓我們看看這個問題在知乎發展成了啥樣子。
排名第一但不是贊數最多的 @徐元直
一邊從心理諮詢社會援助方面談了這個問題 一邊也質疑了公權力。
排名第二的電線杆叔叔
一方面表達了自己對法律精神的信仰,另一方面同樣質疑了公權力。
排名第三的答案我個人認為說了等於沒說 講得一手好故事
排名第四的 @青菀
則用一種記者的專業視角多角度的回答了這個問題。其中質疑了一下法律關於界定缺乏司法解釋,質疑了公權力。
這幾個答案就很不錯了。

我們來看看排名比較靠後的 @盲人胡半仙的答案
如何看待 26 歲北京婦女董珊珊婚後 10 個月被家暴致死,終審判決兇手有期徒刑 6 年半? - 盲人胡半仙的回答
說的對不對我們暫且不說,他的觀點我同意不同意我也不說【有個別觀點我不同意】。我也不管他是不是法律科班生。【我看這位知友個人資料不是科班生】
這篇回答在這個兼具了普法和討論法律的土壤也有社會熱點的好問題上,應該是下力氣最多的,也是最專業的。大篇的專業術語,引經據典,而且是唯一一個真正一點一點扣這件案子的,比那些「我有個朋友啊」「我給你講個故事啊」」我遇到過這麼個事情啊「甚至個別臭不要臉說:「我雖然不懂法,也沒學過法,但我很氣憤,我認為從法律角度來講的」的答案應該是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區區700多個贊,還讓人踩到大下面。
還不如匿名用戶的那個講完故事罵娘的高
這件事情就比較典型咯
在難得的兼具了普法和討論法律的土壤也有社會熱點的好問題里,人們對那些法律之外的東西的關注度要遠遠高於法律。甚至惡意揣測一下,幾個人會把那個答案看完?幾個人會看?甚至題主您是願意聽故事罵娘泄憤呢?還是願意保持理性學點東西?
我不知道網路暴民是個啥意思,我也沒聽說過
悶聲發大財,則是墜吼的。


第三.沒時間導致了有時間也不會寫法律類的。

我舉四個准法律界人士的例子。
第一,我。帝都某大學法學類研究生。我刷知乎的時間是從我陪女票的時間裡瓜分的。我女票在異國他鄉我不用陪很長時間所以添到工作學習上還有剩餘,那就刷刷知乎玩啊~而且我刷知乎的時間。。咳咳咳不寫答案的話一天也估計不到20分鐘吧。我覺得我在法律界裡面算清閑的。實習的那幫人還寫精品答案,哦呵呵呵呵呵你這是要他們死啊。同樣的,我們好不容易休息休息,我們逗比一下,找找愛好不可以嗎。我要看書充電,要鍛煉身體,等我刷知乎的時候,你猜我是樂意一點一點從我專業給你扣專業知識,還是寫寫我最愛的歷史,亦或者陪陪女票。
第二, @哈布斯堡列寧 我校友,帝都某大學法學本科畢業生,准jd 這貨本身業餘時間就很少,備考玩遊戲放鬆學習申請美國學校,您看看剩下多少時間刷知乎?而且這貨的答案排名第一的,也就算是跟法律沾點邊把。
接觸人性陰暗面最多的是哪種職業? - 知乎用戶的回答
第三, @陸柯良 美村某top20大學學僧,准JD,右派【咬牙切齒】 這貨也是這樣子,本身學業很忙,偶爾放鬆放鬆,你猜他是願意談談戀愛,看看書,偶爾回答一下社科類高逼格的問題,糾結一下餐廳菜品 甚至勾搭一下別人女票,還是願意奮筆疾書給您普及繁雜的法律知識。
第四 @喵北 帝都某政法類大學法學院大一學生 這貨更典型了 高考剛完事的時候閑出病來
如何在一個寒假內變美? - 喵北的回答
因為家境貧寒,被舍友鄙視看不起怎麼辦? - 喵北的回答
回答了兩個比較正能量的問題【當然大一孩子你讓他回答法律問題那是有病】。收穫了幾千贊同。
現在已經忙得生病了。
這還是最最最最最悠閑的學生黨裡面挑的例子,那些實習的,進頂尖律所的,成家的。你覺得他們是比學生閑還是比學生忙?我反正不知道~~
時間也是成本,尤其是在法律這種服務行業里。而且學法律的從事法律行業的,就算不是精英也是中產吧。你認為一個從事服務行業的精英和中產的時間有多少價值?
同樣的,小一點扯不到法律問題的用不到我們,扯到了的在知乎也答不了,要麼工程量太大,要麼不懂裝懂的太多。
知乎就是個分享知識交盆友killtime的網站,還真把它當兩院了?
【要是啥時候大企業ipo,合同簽訂之類可以在知乎上弄了,記得私信我,到時候我在律所就吃不上飯了,我會回來努力答專業題目,我相信我的同事同學也會。】

不知道題主您明白了嗎?


謝邀。
本人法學汪,主修憲法學、行政法學、政治哲學。知乎上法律人不少,至少我的同學及師兄大多有知乎賬號。法律人喜歡與人說理,但說理的過程中最害怕的是遇到下面兩件事,第一是被各種意識形態扣帽子:你要是這麼想就是帶路黨,不愛國!二是被以事實與規範的鴻溝反駁:中國就是這樣,你跟我bb有什麼用?!


平時還好,一旦涉及社會問題時跟人爭辯,常會遇到這兩種在法律人看來強詞奪理的流氓式追問。面對這種追問,法律人能怎麼辦?跟愛國主義講法律還是跟人治社會講法治?所以我上知乎大多答答歷史哲學方面的問題,不太關注社會問題,即使有相關的問題,也是潛水為主。

對法律和以法律為代表的規則的敬畏,在我看來應當有堅實的社會基礎,即立法主體科學的立法,執法主體受監督的執法,自上而下全民守法,以及配套的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沒有上述五點的任何一點,法治都只是被利用的工具和狗肉攤子上的羊頭,沒毛線用。在這個事實與規範,社會與法律偏差甚大的國家,法律就只是解決社會問題中或許最沒用的工具,法律人在社會問題上死磕也就沒有大用了。在我看來,法律是規制全社會的規則,只要社會的一個角落存在法外的 空間,那麼整個法治體系就近乎於崩塌。目前中國的情勢是所謂的法治國家建設成為執政黨增加自身合法性的宣傳工具,真正的情況是連作為母法的憲法都沒有規制力被肆意違反,那麼法律人學法律,無非是學一門和人磨嘴皮子賺口飯的工具,和我有關係時候再拿法律做底褲,用得著對所有問題都引用法律么?應該說這個問題本質上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國家、政黨、政府、社會的全方面聯動才能在很長時間中解決。

還有一個是知乎本身的問題,就是一股子精英主義的氣氛。由於大部分人都接受過高等教育,有些還是國內外名校的學子,自然對自己的領域頗為自負。社會科學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自然科學,大家的觀點有差別甚至迥異很正常。但目前的氣氛是很多人都認為只有我是真理,其他人都是偽科學,回答相關問題會招致下面評論里反對聲一片。既然免費回答你問題還被你罵,不如用腳投票加閉上嘴躲過嘍。


1.知乎上法學專業的人多,法律人多不多不知道。

2.知乎上的法律人在社會熱點問題上時常發聲,但大多不會是高票答案,所以看不到。而法律熱點問題里基本都是法律人,但題主應該不會看。

3.合格的法律人對社會現象從來不從法律方面做出「解答」,只從法律方面進行「分析」,最終的結論不是法律的,而是分析者本人的。

4.當你覺得法律能夠「解答」問題時,你未必會喜歡真正的法律分析的結論的。

5.人們在思考法律怎麼分析的時候,往往忽略的是——一件事情為什麼要選擇法律這種分析手段,因而對法律分析的結果缺乏心理準備。

6.所謂的社會熱點,僅僅憑藉媒體站在特定立場上報到出的那點帶有偏見的事實,根本不足以支撐嚴謹的法律分析。

7.徐純合事件在當前這個階段,法律人都在呼籲公布視頻完整版和聽取各方當事人的陳述,進入正當的司法程序,在此之前法律分析並沒有任何卵用。


推薦閱讀:

法律專業人士在背誦大量法律條款上是否存在技巧?
如何在陷入法律絕境時絕地反擊?
關於精神衛生法制定中人權的體現?

TAG:法律 | 法律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