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為什麼堅信《聖經》是被篡改的,而《古蘭經》是真理?

我想更好地了解這兩個宗教,希望你們理解。
1《聖經》成書歷經1600年左右,共有超過40個作者,不同年代的作者要串通起來作假太難了吧?相反,《古蘭經》只有一位作者;
2穆斯林們覺得《聖經》被篡改的證據有哪些?
3穆斯林們覺得《古蘭經》是真理的證據有哪些?
4穆斯林們覺得《聖經》是被怎樣篡改?你們相信新約是耶穌門徒們寫的嗎?


如果不這樣想,古蘭經比聖經晚出現那麼久,經文重合率那麼高,穆斯林豈不是要向基督徒交版權費。
所以穆罕默德實在是人傑,不僅光明正大地抄襲,而且反客為主,宣稱我這本才最完善,你們那幾本天經,雖然年代早,但是被篡改過了。同時他又自稱封印的先知,絕了後人模仿的道路。
相比之下,我國雖然善於山寨,但終究礙於臉面,做不到這樣理直氣壯。所以我國只是山寨大國,還不是山寨強國。


虔誠的穆斯林會告訴你,因為古蘭經是對的,所以古蘭經是對的。


因為古蘭經大範圍、無節操地抄襲聖經,不否定原版的權威性,致自己於何地?
在一些著名的抄襲事件中,通常抄襲篡改者都會反咬一口,這叫羞恥應激反應。
另外:伊斯蘭教法國家向穆斯林傳播基督教是入罪的,基督教佔優勢的國家從未立法禁止穆斯林傳教。


並非二教教徒,但略知一二。伊斯蘭教義認為聖經被篡改最主要的理論依據是三位一體的確有偶像崇拜的嫌疑,耶穌的人性和神性共存,與一神教中唯一的至高無上的造物主的概念不是很貼切。在伊斯蘭教里,他們承認爾薩(阿拉伯語的「耶穌」)是地位崇高的先知,但他們認為爾薩死活沒有復活,也不是真主,不具備神格

另外,古蘭經並不是穆罕默德寫的。伊斯蘭世界承認穆罕默德是文盲,他在世時只有口頭傳經,沒有人系統地對他的言行進行記錄整理。穆罕默德死後,又過了幾年,經過多次征戰,部分能背誦古蘭經的信徒戰死後,第一代哈里發伯克爾才下定決心開始收集整理古蘭經。中間的整理過程有爭議,但最終到第三代哈里發奧斯曼時才頒發統一的古蘭經版本並銷毀了其他版本,奧斯曼本才是今日流傳的古蘭經。所以今日所見之古蘭經並未由穆罕默德本人校對過。


覺得《古蘭經》不對的,都被打死了。


「許你瞎編不許我瞎編?」

穆罕默德傳教是為了部落,究其一生也不敢稱神;摩西傳教是為了聯盟,究其一生也不敢稱神;耶穌一生下來就上帝的兒子了天啦嚕,你說誰比較像偽經?
吉爾伽美什挖出來的時候,聖經也沒說啥呀,他們也不會承認自己的大洪水是抄的。
死海古卷剛被發現的時候,教廷還嚇得不敢公開,後來發現,教徒對聖經的依賴性超出了預期嘛,絕大部分信徒根本不會關心自己那本書的真偽。
英文版《聖經》是詹姆士一世的作品,中文版本也是各種出入,但就是有人認為這是神的話語不容篡改,你跟他講歷史他說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你看見詹姆斯一世了?你反問那你看見上帝了?他就說眼見不一定為實。
總之就是我不聽我不聽,赤裸裸的耍流氓。

所以題主你要認識到,一旦涉及到宗教信仰,就不能用你凡人的邏輯來論證了,要是人人都像你這樣願意辯證,這世界上早沒宗教了。
你或許要問:至於嗎?這道理不是很簡單嗎?
是啊,就是這麼簡單,就是這麼顯而易見,但對於很多人來說無法接受,所以宗教不是個智商問題,再聰明的人也可能有看不開的時候,宗教是精神鴉片,是人際關係,是心理和社會共同作用的結果。


最後,歡迎加入中二萌萌教,點擊我的頭像閱讀本教宣傳語,贖罪券全球統一價一美元。


發現真實的耶穌(1):《馬可福音》、《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各福音書比較)

許多《聖經》學者們注意到,各福音書所述和耶穌之教誨有許多相同之處,但在細節上,卻也存在著不少矛盾之處。

在過去的三百年里,基督教世界曾集集體智力,撥專項經費來研究各福音書為何如此相似卻又為何如此不同?研究發現,馬太和路加在寫他們的福音書時,均有參考或抄襲《馬可福音》(當然,他們也有採用其他的資料來源),以共同分享所謂的「Q」[1] 材料。


這種同源假說由此被視為解決「共觀福音書」[2] 問題的基礎。它因此佔據了當代《新約》研究的主要地位。


新教福音派學者F.F.布魯斯寫道:


「通過對它們的比較研究,我認為,《馬可福音》就是《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來源……」[3]


《馬可福音》成書於公元65年至70年之間。無論是保守派還是持懷疑態度者,都一致認為馬可正是在這一時期寫成福音的,這在很多《新約》的前言中均有提及。


F. F.布魯斯在證實這一日期時寫道:


「馬克寫他的福音書,可能是為了預備基督徒,因為在公元64年7月羅馬城失火,尼祿王嫁禍於基督徒,不少基督徒殉教。」[4]


研究這些福音書時,就會很清楚地發現,馬可的福音書在文體、神學和用語方面顯得更原始。更重要的是,在《馬可福音》中,人耶穌比後來的福音書更為明顯。學者們認為在《馬可福音》中,對於耶穌的描寫更具歷史意義,更為真實。


在《馬可福音》中,有許多章節記述,耶穌僅僅是一個人。這樣的段落後來成為信仰薄弱者的絆腳石,成為進步思潮的阻礙,因此被後來的福音書所略去。


當一個人細閱《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中關於耶穌的傳述時,就會很快意識到,後者已經更改了前者關於基督是人的記錄。耶穌的無力、孱弱、為人的段落被馬太省略,而用更完美的基督論代替。

當然,並沒有改變基督的所有特徵。事實的不準確、文法的錯誤及其它小的錯誤也同樣在《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被省略。《馬太福音》作為《馬可福音》的修訂本,往往以敘事開始,但更近的研究發現,它不但在許多方面相近,完全是《馬可福音》的再續。


隨著時間的流逝,基督論從早期的福音書到後來的福音書中都明顯改變。其發展由少增多。隨著崇敬之情的增加,耶穌的地位也隨之上升。


布魯斯·麥資基在《新約》經文的評述中寫道:


「《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廢止了或者說減少了《馬可福音》中關於耶穌悲痛、憤怒、驚愕,以及單戀等情感;還省略了馬可所陳述的耶穌的朋友,他就在他們身邊……。」


他進一步解釋道:


「後來的福音書所省略的,或許是在暗示耶穌不可能實現他的意願……同時省略耶穌的提問,或許暗示了他的無知。」[5]


麥資基進一步例舉了《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刪減了《馬可福音》的敘述,或許使耶穌的尊嚴減小,而用更誘人的有關耶穌的插圖和權威替代。


在《馬可福音》中,在關於無花果樹的故事中,門徒沒有注意到樹的枯萎,直到天明。而在《馬太福音》中,這個故事似乎不是那麼的引人注意和令人信服。因此,在他的敘述中,樹枯乾了,門徒表示震驚與驚愕。


馬太和路加固執地改變耶穌的言辭。他們想借耶穌的言辭要人們去相信,「反映了對後期神學的認識超過了對《馬可福音》的了解。」(麥資基,第83頁)


似乎很清楚,在前福音和後福音期間,福音傳統傳播階段,以原有的資料為模型,後經過濾和更改,直接導致基督論的原罪。

這裡強調的不是福音傳道者的不同,而僅僅要強調的是,經過多次事件,後來的福音書作者們都出來以他們各自的方式修改和更改早期的版本。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接近福音書中歷史上的耶穌,這則是對比各福音書中的故事的一個很好的開始,並以此來識別其原有的故事究竟在什麼地方被篡改了。


Footnotes:

[1] 取自德文「Quelle」,意為來源。——譯者

[2] 《馬可福音》、《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因在文筆、風格、內容、順序、時態、結構、用詞方面都極為相似,故稱「共觀福音書」,或「對觀福音書」。——譯者

[3] 《真實的耶穌》,第25頁。

[4] 同上

[5] 布魯斯·麥資基:《新約導論》,第81-83頁。

發現真實的耶穌(2):《約翰福音》中關於耶穌的轉化

起初,每一個福音書被寫成後只是在社會中獨立流傳。《馬可福音》可能在羅馬寫成,《馬太福音》成書於安提阿,《路加福音》在凱撒利亞,《約翰福音》在以弗所。但是沒有一個福音書的作者親歷過耶穌的生活,即便他們知道,也是微乎其微。


既然福音書都被收集在《聖經》里,那麼它們都可以一起來研究。然而,今天大部分的讀者常常都會忘記或忽略《馬可福音》中的內容,《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對《馬可福音》做了「改進」,而《約翰福音》似乎改動更多。

當我們將注意力轉到《約翰福音》,即最後被書寫的一部福音書時,對馬可在他的福音書中誇大耶穌,將其描述成非同尋常的人就不覺奇怪了,因為《約翰福音》把耶穌描述成一個非常強大的人,一個介乎神與人的實體。他是「道」,神的道,藉著祂,神創造了一切。他不再只是一位先知和神的使者,而是神的獨子!


儘管任何福音書都沒有教誨耶穌是神,但從一些記述中我們發現,第四部福音書將耶穌置於人類之上的地位,致使許多讀者認為,這足夠證明之後的基督教徒所聲稱的耶穌的神性。


例如,在《約翰福音》中他是「一個」,如下記述:


·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

·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約翰福音》1:1)

· 「我與父原為一。」(《約翰福音》10:30)

· 「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翰福音》14:8-9)

·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14:6)

· 「……還沒有亞伯拉罕,就有了我。」(《約翰福音》8:58)


另一個驚人的事實是,在早期的福音書中,有人看見耶穌傳講「神的國」,在《約翰福音》中,以耶穌自己的口吻傳講。

在《馬可福音》中,「國」一詞以耶穌的口吻出現過18次,而在《約翰福音》中急劇降低到5次。此外,在《馬可福音》中,耶穌以「我」自稱共有9次,而在《約翰福音》中多達118次!


當我們閱讀早期的福音書時,給人留下的印象是,「神的國」是耶穌的主要傳道和教誨,而在約翰的福音書中,很少聽到耶穌佈道「神的國」。他的福音書中耶穌總是以自稱的方式給人留下深刻的、駭人聽聞的印象。


· 「我就是生命的糧。」(《約翰福音》6:35)

· 「我是世上的光。」(《約翰福音》8:12)

· 「我就是羊的門。」(《約翰福音》10:7)

· 「我是好牧人。」(《約翰福音》10:11)

·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約翰福音》11:25)

·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14:6)

· 「我是真葡萄樹。」(《約翰福音》15:1)


這不奇怪,福音書的佈道者和基督教護教論者,當被問及有關耶穌的神性的經文證據時,很快就會轉向約翰的福音書,因為上述強有力的自我見證在其它任何福音書中都不會找到。當然,如果這些話或多或少是耶穌原來的言辭,那麼,每一個福音書的作者都將會被提到。難以令人信服的是,福音書的作者忽略了這些要點和基本教義,而忙碌於耶穌生平中的細枝末節。

此外,為何以術語「父」提到神,在《馬可福音》中僅有4次,可是在《約翰福音》中竟然出現了173次?最明顯的演繹來自這些統計數字,超過了馬可和約翰的生活時期,具有傳統的演變和發展。在馬可的福音書中記載,耶穌講神為「神」,而30年後,當約翰寫他的福音書時,在同一件事上耶穌稱「神」為他的「父」。


在最早的四福音書中,耶穌就顯得非常人性和具有先知的特點。然而,在最後的福音書里,他便顯出更加的神性和肖像化。


正是因為這一原因,馬可的福音書被早期教會相當忽視。它很少被抄寫,傳教士也很少提到它,僅僅是在教堂集會和服務時偶爾讀起。


如前所述,約翰福音的作者不是唯一一個篡改耶穌言辭者,馬太和路加也不滿意馬可在他的福音書中對耶穌的描寫,而以各種方式放大對耶穌的讚美。當我們將《馬可福音》、《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即共觀福音書)排列在一起,並彼此之間進行比較,我們會發現其故事和演講是從一個福音書修改為另一個福音書的。

發現真實的耶穌(3):經文比較(一)

如何到達神的國;《馬可福音》與《馬太福音》之間的不同

以《馬太福音》為例,我們注意到馬可之後的福音書反覆地更改故事情節,如下方式:


1) 他們常附著「神的兒子」稱呼耶穌。

2) 他們常附著「父」稱呼神。

3) 他們誇大耶穌的奇蹟。

4) 他們掩飾了耶穌的局限性。

5) 他們稱呼耶穌「主」。

6) 他們代表人們向耶穌禱告。

7) 他們用更多的知識描述耶穌。

8) 模糊了耶穌與神之間的區別。


為了說明所發生的這種變化類型,我將對《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之間的相似性和顯著差異羅列出來。《聖經》學者們已經提到了如下差異,並對《馬太福音》的改動做了闡述。


最大的誡命(《馬可福音》12:28-35,《馬太福音》22:34-40)《馬可福音》12:28-35《馬太福音》 22:34-40

28

有一個文士來,聽見他們辯論,曉得耶穌回答得好,就問他說:「誡命中哪是第一要緊的呢?」

29

耶穌回答說:「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啊,你要聽,主我們神,是獨一的主。

30

你要盡心、盡性、盡意、儘力愛主你的神。』

31

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

32

那文士對耶穌說:「夫子說,神是一位,實在不錯;除了他以外,再沒有別的神;

33

並且盡心、盡智、儘力愛他,又愛人如己,就比一切燔祭,和各樣祭祀好得多。」

34

耶穌見他回答得有智慧,就對他說「你離神的國不遠了。」從此以後,沒有人敢再問他什麼。

34

法利賽人聽見耶穌堵住了撒都該人的口,他們就聚集。

35

內中有一個人是律法師,要試探耶穌,就問他說:

36

「夫子,律法上的誡命,哪一條是最大的呢?」

37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

38

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39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

40

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 所有經文引用均來自新國際版聖經

在《馬可福音》中,有一個文士問耶穌,哪是第一要緊的。耶穌回答說,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主我們神,是獨一的主。聽到耶穌的回答,那文士同意耶穌,即相信神是一位,是第一要緊的。耶穌見他回答得有智慧,就告訴他,他離神的國不遠了。


在《馬太福音》中,愛神成為最大的誡命,至於神是一個,並沒有提及。

富有的年輕統治者(《馬可福音》10:17-19,《馬太福音》19:16 - 20)

《馬可福音》 10: 17-19《馬太福音》 19: 16-20

17耶穌出來行路的時候,有一個人跑來,跪在他面前,問他說:「良善的夫子,我當作什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


18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19誡命你是曉得的,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不可虧負人,當孝敬父母。」

16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有古卷作「良善的夫子」),我該作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

17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有古卷作「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以外,沒有一個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

18他說:「什麼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 19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

將這兩個放在一起聆聽,你不會發現任何差異,這正是所發生的事。當你讀完《馬太福音》,然後讀《馬可福音》之後再讀《路加福音》,你不記得讀是哪一個福音書。讀者認為所有三福音書說的是一模一樣的事情。然而,當我們緊密聯繫在一起研究時,我們就會發覺,福音書的作者都可以使用對他們有利的這個信息,並教誨他們想要講道的論點。

在以上的論述中,開始有一個人與耶穌的交談被馬太更改。在《馬可福音》中,那人稱呼耶穌「良善的夫子」。耶穌溫和地斥責:「你為什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沒有良善的。」再一次,馬太試圖修改這一段節文。首先,他以「善事」替代了那人的最初的提問,而以賓語放置。


《馬可福音》:「良善的夫子,我當作什麼事……?」

《馬太福音》:「夫子,我該作什麼善事……?」


最後,這種尷尬的事實:耶穌斥責那個人稱呼他良善的,而馬太更改了馬可的第二句,於是留下的是耶穌沒有任何的機會拒絕,回答暗含的是,他不是良善的。然而這樣做,馬太致使他的經文缺乏一致性,似乎表明耶穌不明白這一問題。

發現真實的耶穌(4):經文比較(二)

苦幹的無花果樹和生病的女人;《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之間的一些差異。

苦幹的無花果樹(《馬可福音》11:12-25,《馬太福音》21:12-22)

《馬可福音》 11: 12-25《馬太福音》 21: 12-22

12

第二天,他們從伯大尼出來。耶穌餓了。

13

遠遠的看見一棵無花果樹,樹上有葉子,就往那裡去,或者在樹上可以找著什麼。到了樹下,竟找不著什麼,不過有葉子,因為不是收無花果的時候。

14

耶穌就對樹說:「從今以後,永沒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門徒也聽見了。

15

他們來到耶路撒冷。耶穌進入聖殿,趕出殿里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

16

也不許人拿著器具從殿里經過。

17

便教訓他們說:「經上不是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嗎?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

18

祭司長和文士聽見這話,就想法子要除滅耶穌,卻又怕他,因為眾人都希奇他的教訓。

19

每天晚上,耶穌出城去。

苦幹的無花果樹

20

早晨,他們從那裡經過,看見無花果樹連根都枯乾了。

21

彼得想起耶穌的話來,就對他說:「拉比,請看!你所咒詛的無花果樹,已經枯乾了。」

22

耶穌回答說:「你們當信服神。

23

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何人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里!』他若心裡不疑惑,只信他所說的必成,就必給他成了。

24

所以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

25

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

在馬可的版本里,耶穌遠遠地看見一棵無花果樹,就往那裡去,尋找果實。由於它還沒有到合適的季節,所以在樹上沒有發現任何的食物。當耶穌犯了這個可以理解的人為的錯誤後,他還是詛咒那棵善樹。至於馬太,他則刪除了有關不合適的季節的消息,因為這可能意味著,耶穌沒有任何正當理由而毀壞一棵樹。《馬太福音》讓讀者認為,那棵樹永不結果子,因此,該毀壞。

此外,在《馬可福音》中,第二天門徒發現那棵樹已苦幹。然而,在《馬太福音》中,這棵樹苦幹立刻表現出耶穌的力量和門徒的希奇。與此同時,馬太對其它的節文做了重大改變,例如,在《馬可福音》中提到「萬國禱告的殿」,而《馬太福音》省去了「萬國」來滿足他的猶太人的讀者群。

12

耶穌進了神的殿,趕出殿里一切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

13

對他們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

14

在殿里有瞎子、瘸子到耶穌跟前,他就治好了他們。

15

祭司長和文士,看見耶穌所行的奇事,又見小孩子在殿里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就甚惱怒,

16

對他說:「這些人所說的,你聽見了嗎?」耶穌說:「是的。經上說:『你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讚美的話。』你們沒有念過嗎?」

17

於是離開他們,出城到伯大尼去,在那裡住宿。

無花果樹苦幹了

18

早晨回城的時候,他餓了;

19

看見路旁有一棵無花果樹,就走到跟前;在樹上找不著什麼,不過有葉子,就對樹說:「從今以後,你永不結果子。」那無花果樹就立刻枯乾了。

20

門徒看見了,便希奇說:「無花果樹怎麼立刻枯乾了呢?」

21

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無花果樹上所行的事,就是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

22

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

患病的女人(《馬可福音》5:25-34,《馬太福音》9:20-22)

《馬可福音》 5: 25-34《馬太福音》 9:20-22

25

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

26

在好些醫生手裡受了許多的苦,又花盡了她所有的,一點也不見好,病勢反倒更重了。

27

她聽見耶穌的事,就從後頭來,雜在眾人中間,摸耶穌的衣裳;

28

意思說:「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癒。」

29

於是她血漏的源頭立刻幹了,她便覺得身上的災病好了。

30

耶穌頓時心裡覺得有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就在眾人中間轉過來,說:「誰摸我的衣裳?」

31

門徒對他說:「你看眾人擁擠你,還說『誰摸我』嗎?」

32

耶穌周圍觀看,要見作這事的女人。

33

那女人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就恐懼戰兢,來俯伏在耶穌跟前,將實情全告訴他。

34

耶穌對她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你的災病痊癒了。」

20

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來到耶穌背後,摸他的衣裳繸子;

21

因為她心裡說:「我只摸他

在《馬可福音》書中,那女人摸耶穌的衣裳,就痊癒了。耶穌頓時心裡覺得有能力從自己身上出去,並意識到有人摸了他的衣裳,但他不知道這種能力去往哪裡,誰又摸了他的衣裳。雖然那女人已經痊癒了,在《馬可福音》中,耶穌仍在試圖找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在《馬太福音》中,耶穌是更加的強大。他立刻知道誰摸了他,耶穌說了之後那女人就痊癒了,似乎療愈力量一直等待耶穌的命令。

發現真實的耶穌(5):經文比較(三)

彼得的自白及拿撒勒人耶穌的排斥反應;《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之間的一些差異。

彼得的自白(《馬可福音》8:27-30;《馬太福音》16:13-17)

《馬可福音》 8: 27-30《馬太福音》 16: 13-17

27

耶穌和門徒出去,往該撒利亞腓立比的村莊去。在路上問門徒說:「人說我是誰?」

28

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先知里的一位。」

29

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

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

30

耶穌就禁戒他們,不要告訴人。

13

耶穌到了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就問門徒說:「人說我人子是誰(有古卷無「我」字)?」

14

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

15

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

16

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彼得實際上說的是什麼?

《馬可福音》:「你是基督。」

《馬太福音》:「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許多《聖經》注釋認為,在此《馬太福音》以耶穌之口額外添加了這一句。(《新耶路撒冷聖經》,第34頁)

拿撒勒人耶穌的排斥反應(《馬可福音》6:1-6,《馬太福音》13:53-58)

《馬可福音》 6:1-6《馬太福音》 13:53-58

《馬可福音》 6:1-6《馬太福音》 13:53-58

1

耶穌離開那裡,來到自己的家鄉;門徒也跟從他。

2

到了安息日,他在會堂里教訓人。眾人聽見,就甚希奇,說:「這人從哪裡有這些事呢?所賜給他的是什麼智慧?他手所作的是何等的異能呢?

3

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嗎?他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裡嗎?」他們就厭棄他(「厭棄他」原文作「因他跌倒」)。

4

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

5

耶穌就在那裡不得行什麼異能,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

6

他也詫異他們不信,就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

53

耶穌說完了這些比喻,就離開那裡,

54

來到自己的家鄉,在會堂里教訓人,甚至他們都希奇,說:「這人從哪裡有這等智慧和異能呢?

55

這不是木匠的兒子嗎?他母親不是叫馬利亞嗎?他弟兄們不是叫雅各、約西(有古卷作「約瑟」)、西門、猶大嗎?

56

他妹妹們不是都在我們這裡嗎?這人從哪裡有這一切的事呢?」

57

他們就厭棄他(「厭棄他」原文作「因他跌倒」)。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

58

耶穌因為他們不信,就在那裡不多行異能了。

正如你所看到的,馬可的版本描述,耶穌是無能為力地面對不信,無法做任何奇蹟。《馬太福音》更改了馬可的版本,解決了這一問題。

《馬可福音》:「就在那裡不得行什麼異能……」

《馬太福音》:「……就在那裡不多行異能了。」

學者們還提到,馬太想避免描述耶穌為木匠,因此更改了該句,這種經常性的人為操作,是希臘羅馬世界所謂的精英們的一貫特點。

耶穌治病(《馬可福音》1:32-34,《馬太福音》8:16-17)

《馬可福音》 1: 32-34《馬太福音》 8: 16-17

32

天晚日落的時候,有人帶著一切害病的,和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

33

合城的人都聚集在門前。

34

耶穌治好了許多害各樣病的人,又趕出許多鬼,不許鬼說話,因為鬼認識他。

16

到了晚上,有人帶著許多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他只用一句話,就把鬼都趕出去;並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

17

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

「他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

在《馬可福音》中,耶穌治好了許多,而在《馬太福音》中,耶穌治好了一切!


耶穌的母親和弟兄(《馬可福音》3:31-35,《馬太福音》12:46-50)

《馬可福音》 3: 31-35《馬太福音》 12:46-50

31

當下,耶穌的母親和弟兄來站在外邊,打發人去叫他。

32

有許多人在耶穌周圍坐著,他們就告訴他說:「看哪!你母親和你弟兄在外邊找你。」

33

耶穌回答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

34

就四面觀看那周圍坐著的人,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

35

凡遵行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

在這裡,馬太把耶穌講話中的「神」改為了「父」,以支持之後的有關耶穌和神的發展思路。


在海面上走(《馬可福音》6:45-52,《馬太福音》14:22-33)

《馬可福音》 6: 45-52《馬太福音》 14: 22-33

45

耶穌隨既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伯賽大去,等他叫眾人散開。

46

他既辭別了他們,就往山上去禱告。

47

到了晚上,船在海中,耶穌獨自在岸上。

48

看見門徒,因風不順,搖櫓甚苦。夜裡約有四更天,就在海面上走往他們那裡去,意思要走過他們去。

49

但門徒看見他在海面上走,以為是鬼怪,就喊叫起來。

50

因為他們都看見了他,且甚驚慌。

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

51

於是到他們那裡上了船,風就住了。他們心裡十分驚奇。

52

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那分餅的事,心裡還是愚頑。

22

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去,等他叫眾人散開。

23

散了眾人以後,他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裡。

24

那時船在海中,因風不順,被浪搖撼。

25

夜裡四更天,耶穌在海面上走,往門徒那裡去。

26

門徒看見他在海面上走,就驚慌了,說:「是個鬼怪!」便害怕,喊叫起來。

27

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

28

彼得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

29

耶穌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裡去;

30

只因見風甚大,就害怕,將要沉下去,便喊著說:「主啊,救我!」

31

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疑惑呢?」

32

他們上了船,風就住了。

33

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說:「你真是神的兒子了。」

46

耶穌還對眾人說話的時候,不料他母親和他弟兄站在外邊,要與他說話。

47

有人告訴他說:「看哪!你母親和你弟兄站在外邊要與你說話。」

48

他卻回答那人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

49

就伸手指著門徒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

50

凡遵行我天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

注意以下馬太從馬可上更改和添加的:首先,由於特殊的地理困難他省略了伯賽大。其次,在《馬太福音》中彼得敬稱耶穌為「主」。第三,門徒敬拜耶穌,最終他們都供認耶穌是「神的兒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像滾雪球一樣,耶穌的消息越滾越大,越滾越好。上述短文說明了《馬太福音》修改耶穌的講話,致使耶穌被稱為「主」。事實上,主並不一定指神。但在後期的基督教思想中,它完全確指這個意思。《馬太福音》無意中將耶穌提升到了神的地位。


發現真實的耶穌(完)

結論及如何才能發現真實的耶穌

由上述討論,另一個問題出現了。我們怎樣才能相信馬可所呈現的所有關於耶穌的歷史是真實的?眾所周知,當今的所有福音書既不是耶穌書寫的,也不是他口述的。最早的福音書——《馬可福音》,寫於約公元65年到70年。因此,從耶穌擢升到第一本福音成書,之間有一個時間差,大約35-40年的間隔。


如前所述,馬可並沒有親歷過耶穌的生活,也沒有明確地顯示早期的教會有過耶穌箴言的記錄。所以,這一間隔不得不引起重視。在這段時間裡,耶穌的慣例正在形成和發展,有許多不同版本的福音書開始在不同的社區流傳。

此外,需要強調的是,福音書的作者不僅僅是慣例的記錄者。就像其他福音書的作者一樣,馬可同樣編輯素材,加工製作和修改他所使用的這些慣例。像其他的作者一樣,他沒有試圖製作一個確鑿的耶穌傳記。他們關心的只是將現成的材料通過加工製作,以最佳的形式服務於他們的教堂, 以反映出他們對耶穌的個人理解,而不是耶穌原有的教導。在修復耶穌的言行時,或許以後來的福音書作者的解釋為藍本。但耶穌與福音書出現之間的時期具有很大的爭議。

因此,試圖發現歷史上真實的耶穌,我們將不得不翻開所有耶穌故事背後的演變。我們必須找出福音書書寫之前的耶穌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當我們研讀福音書時,我們看到耶穌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演化,耶穌的人性越變越大,越來越好,耶穌被賦予了更多的知識和更強大的力量,直至在許多會議和爭辯之後,並最終在公元325年的尼西亞會議上,耶穌被正式宣布為神。隨著時間的推移,耶穌從一位猶太木匠和安拉的使者,轉化成為了三位一體中的第二位。而這是他永遠不會同意的事。

然而,並不都已絕望。甚至今日,如果有人想知道耶穌真實的歷史,那麼他們可以做到。安拉是至仁至慈的,繼耶穌之後,安拉再一次派遣一位使者,帶著他原始的消息,而這一信息未受任何的污染和篡改。

在這最後的消息中,安拉諭示我們,耶穌即先知爾撒,只是安拉的僕人和使者,耶穌帶著安拉的奇蹟離世,他是由一位純貞的少女所生,並將在世盡之時返回。


在《古蘭經》中,安拉指示基督徒:


「信奉天經的人啊!你們對於自己的宗教不要過分, 對於真主不要說無理的話。麥西哈·爾撒——麥爾彥之子,只是真主的使者,只是他授予麥爾彥的一句話,只是從他發出的精神;故你們當確信真主和他的眾使者,你們不要說三位。 你們當停止謬說,這對於你們是有益的。真主是獨一的主宰,讚頌真主,超絕萬物, 他絕無子嗣,天地萬物只是他的。真主足為見證。」(《古蘭經》4:171)


當這個世界和穆斯林背道而馳一定是世界錯了,比古蘭經早兩三千年的聖經和古蘭經有出入一定是聖經錯了,雖然死海古卷證明聖經沒錯,但是反正就是錯了,呵呵。


要討論《聖經》是否「被篡改」,前提得是存在一部原始意義上的「天經」,天啟的經文。如果穆斯林們認定《古蘭經》是天啟的經文,那麼《聖經》和《古蘭經》不同之處便是被篡改的無疑,從基督徒角度,那麼反一反就是了。(事實上穆斯林們並不否認《聖經》的天經地位,只是如果內容有和《古蘭經》抵觸則無效而已)

1《聖經》成書歷經1600年左右,共有超過40個作者,不同年代的作者要串通起來作假太難了吧?相反,《古蘭經》只有一位作者;

《聖經》的諸章節並沒有很強的整體性,舊約乾脆直接照搬的猶太人《塔納赫》,新約則另起爐灶,所以談不上「串通作假」。而恰恰相反地,有很多說法、內容前後矛盾,甚至是同一件事,敘述都有矛盾。(《古蘭經》同樣有,這裡不展開說)

《古蘭經》並不是「只有一位作者」,而是「號稱」只有一位作者(穆罕默德口述,弟子們記載),就像很多基督徒號稱《聖經》全都來自神啟一樣。但實質上,《古蘭經》的篇章一開始就是零散的片段,來自穆罕默德諸弟子的背誦以及筆錄,統一的編撰、定本都是很後面的事。

一般認為《古蘭經》分兩部分,麥加部分和麥地那部分,但是由於編纂問題,部分篇章互相混雜,語氣上,《古蘭經》有時候是「安拉」的自述,有時候又以「穆罕默德」的口吻說話,如果你第一次看,會很容易搞混。另外敘述順序上也比較亂——至少在外人看來如此。

後面的問題,因為我不是穆斯林,所以只說一下伊斯蘭教的一般觀點,就是伊斯蘭教認為,當年安拉給穆薩和爾薩(即摩西和耶穌)也頒下過天經,後來在流傳中慢慢遭到了扭曲和篡改,原始版本已經找不到了,所以安拉又找了穆罕默德。


因為笨


一.經典成書的時間和過程
《聖經》 《舊約》 前1200-前400年 兩約之間 前432-前5年 《新約》 公元50-100年 《古蘭經》 公元610-633年 《聖經》有首正經、次正經、偽經,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多有爭議,最早的文本已不可尋;《古蘭經》的成書過程比較清晰,奧斯曼定本至今存在。

二.經典內容的編排


經典內容的編排有其特殊的用意在,如《易經》以「乾卦」始,以「未濟卦」終,是要表達易經的主旨即「變化」。
《聖經》以《創世記》始,以《啟示錄》終。編排以時間為順序,從創世直至末日。

《古蘭經》以《法諦海》始,以《世人》終。編排以「主和人」關係為貫穿。從人對主的敬拜開始,以人類的羸弱和易迷誤終。 《古蘭經》首章:[1]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2]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3]至仁至慈的主,[4]報應日的主。[5]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6]求你指引我們上正路,[7]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阿敏。 《古蘭經》末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1]你說:我求庇於世人的主宰,[2]世人的君王,[3]世人的神明,[4]免遭潛伏的教唆者的毒害,[5]他在世人的胸中教唆,[6]他是屬於精靈和人類的。
三.經典文本的風格
《聖經》文本的風格各異,不一而足。原始文本是希伯來文和希臘文,現實流行文本是英文等歐洲文字。神學貫穿於文本意義的表達之中。
《古蘭經》文本的風格統一,是自由的韻文體。原始文本和現實通用文本是阿拉伯文,譯本只能用做參考。信仰的表達不僅在於文本(text),還在於誦讀(chanting)。與意義相比,聲音的作用更加直接和實在。
四.信仰體系的總體特徵
《聖經》最終表達是一種末世觀。《舊約》強調對神的「順服」,但缺少普世性;《新約》強調的普世性,而弱化了儀式、律法的約束。從《舊約》中猶太人不斷惡化的歷史產生了末世觀和對彌賽亞的期待。學者認為,比類福音所表達的是末世觀。人們期待耶穌的再次降臨和末日審判,他們過集體的生活(使2:44-45),輕現世。保羅神學提出了「十字架奧義」即「贖罪說」,強調靈魂的拯救,是對末世觀的扭轉。但《新約》以《啟示錄》結局,末世觀的影響非常深遠,直至今日。
《古蘭經》最終表達的是兩世觀。造物主是絕對的超越的,人對主是絕對的依賴和服從。而信仰和儀式是緊密結合的。把對造物主的信仰與普世性結合起來,把精神的信與實踐的信結合起來。劉智說:「以認主為宗旨,以敬事為工夫,以復命歸真為究竟。」 在人類始祖犯罪以後,真主在《古蘭經》里說:「你們互相仇視地下去吧。大地上有你們暫時的住處和享受。」(2:36)「你們都從這裡下去吧!我的引導如果達到你們,那麼,誰遵守我的引導,誰在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2:38)表達了與《聖經》不同的觀點。

五.正信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6:8)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馬太22:37-40)
你們把自己的臉轉向東方和西方,都不是正義。正義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經,信先知,並將所愛的財產施濟親戚、孤兒、貧民、旅客、乞丐和贖取奴隸,並謹守拜功,完納天課,履行約言,忍受貧困、患難和戰爭。這等人,確是忠貞的;這等人,確是敬畏的。(古蘭經2:177)
六.造物主的「光」
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1:4-5,9,14) 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但行真理的必來就光,要顯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約翰福音3:19-21) 神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約翰一書1:5)

真主是天地的光明,他的光明象一座燈台,那座登台上有一盞明燈,那盞明燈在一個玻璃罩里,那個玻璃罩彷彿一顆燦爛的明星,用吉祥的橄欖油燃著那盞明燈;它不是東方的,也不是西方的,它的油,即使沒有點火也幾乎發光——光上加光——真主引導他所意欲者走向他的光明。真主為眾人設了許多比喻,真主是全知萬事的。(古蘭經24:35)

七.耶穌/爾撒
(你應當敘述)那保守貞操的女子,我把我的精神吹入她的體內,我曾以她的兒子為世人的一個跡象。(古蘭經21:91)她說:「我的主啊!任何人都沒有和我接觸過,我怎麼會有兒子呢?」天神說:「真主要如此創造他所意欲的人。當他判決一件事的時候,他只對那件事說聲『有』,它就有了。」(3:47)在真主看來,爾撒確是象阿丹一樣的。他用土創造阿丹,然後他對他說:「有」,他就有了。(3:59)麥爾嫣之子麥西哈,只是一個使者,在他之前,有許多使者確已逝去了。他母親是一個誠實的人,他們倆也是吃飯的。(5:75)自稱基督教徒的人,我曾與他們締約,但他們拋棄自己所受的一部分勸戒,故我使他們互相仇視,至於復活日。那時,真主要把他們的行為告訴他們。(5:14)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說:「我們是真主的兒子,是他心愛的人。」你說:「他為什麼要因你們的罪過而懲治你們呢?」其實,你們是他所創造的人。他要赦宥誰,就赦宥誰;要懲罰誰,就懲罰誰。天地萬物的國權,只是真主的;他是最後的歸宿。(5:18)
《聖經》中的人—神關係有較大的變化。特別是道成肉身。耶穌基督代表神的超越性向人性的趨近。《古蘭經》中的人—神關係是固定的,是仆—主關係。不可逾越。《古蘭經》強調耶穌只是一個先知,同歷代先知一樣,是一個普通人。在「神——先知——人類」的關係中,先知是一個中介,是神的代言人,但不能把先知神化。

《古蘭經》說:穆罕默德不是你們中任何男人的父親,而是真主的使者,和眾先知的封印。(33:40)穆罕默德只是一個使者,在他之前,有許多使者,確已逝去了;如果他病故或陣亡,難道你們就要叛道嗎?叛道的人,絕不能損傷真主一絲毫。真主將報酬感謝的人。(33:144)

王明道牧師1936年至1939年《靈食季刊》40、41、43、44、45、46、49期中都提到聖經里的錯誤,其中舉一例:
王明道牧師:漢譯本聖經中當改正的一些地方,路加福音3章23---38節,希臘文古本只有一個「兒子」,年英王欽定本(通行本)卻多了74個「兒子」。王牧師說:如此看上去,似乎普世之人都成了神之兒子。

有很多基督徒信誓旦旦說,聖經從古至今未改動一個字,然而, 1611年《欽定本》後,在1881年出現《新約修訂本》,1885年又出現《舊約修訂本》,1978年又出現《新國際譯本》……總之,牧師也不得不承認:18萬字的新約,就修改了三萬多字。 不斷出現的新版本聖經及不斷修訂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1舊譯本不符合原文 2發現了更多的古抄本 。難道這還能說明聖經的原本性嗎?

另,公元2世紀下半葉至4世紀,許多古拉丁文譯本和各種手抄本魚龍混雜滿天飛,聖奧古斯丁也曾抱怨說:「任何人得到一本卷古希臘文抄本,由於自以為通曉兩種語文(不管多少),就放膽翻譯。」
至4世紀末,羅馬教會領袖知道了古拉丁文譯本的局限和缺點,因此邀請當時最好的聖經學者,成立耶柔米為首的譯經組織,費時38年(382~420)修訂拉丁文譯本,稱《武加大譯本》(此版本亦有許多錯誤)。拉丁教會與後來的羅馬天主教會解經,都以此本為據,結果產生因譯文不正確,而導致一大堆錯誤教義和神學思想。其中就包括:
三位一體(約360年出現)、
立聖母像(431年,在以弗所會議中封瑪利亞為「上帝之母」,600年向聖母禱告,1850年教皇庇烏九世宣布瑪利亞無原罪,1965年教皇保羅六世宣布瑪利亞為教會之母……)、
『』保惠師『』解釋、
『』人子『』解釋『等等。

自從上世紀中葉巴勒斯坦發現《死海古卷》後,通行本聖經的不準確性才漸漸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其中還包括猶太埃塞尼派經文,內收錄有最古老的《約翰啟示錄》,跟通行本差別很大,還有從基督教修道士棺木中出土的眾多諾斯替派經文(內有《多馬福音》《抹大拉的瑪利亞福音》《腓力福音》《彼得福音》《水徒行傳》等等,這些都是尼西亞會議後被君士坦丁以皈依基督為幌子打壓、禁毀的,諾斯替派和埃塞尼派就是當時的犧牲品,被徹底斬草除根了。 天主教會和基督教各公會怕《死海古卷》等出土古卷內容的公布會危及教會現行秩序和導致信仰危機,(因其中只有不到30%的內容與通行本勉強一致,而且否認耶穌的上帝獨生子身份,只承認他是上帝偉大的使者。諾斯替派就因這點被滅門)所以他們用各種手段搜羅了絕大部分古卷,亞蘭文、古希臘文等鎖在梵蒂岡檔案館,古斯拉夫文等鎖在維也納哈布斯堡圖書館,統統束之高閣,另一面繼續以漏洞百出的通行本愚弄信眾。

聖經篡改Part2 (福音書的錯誤是如何產生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MxNjc3MjU2.html


題主簡直是緣木求魚啊
真正的穆斯林
怎麼會去看《聖經》
反正是唯心主義
他覺得錯,那《聖經就錯了》
他覺得《聖經》被篡改,那就一定有篡改
他的思維領域,他為王
一定要逼人用「alahhuakuba」的真理來說服題主嗎?
活著不好嗎?


先知說的話,需要證據么!


謝邀。有一點點小激動,我這種沒啥水平的居然也有人邀請我寫答案了,嘻嘻……

回歸正題。本人理工科出身,沒接受過宗教學方面的科班教育,簡單說一下個人認識。

宗教是不了證偽的,因此想從邏輯和事實上論證這一觀點無從下手。如果從神學角度說,站在穆斯林角度出發,這一觀點是不需要論證的,因為古蘭經作為伊斯蘭政治體制中的根本大法,具有不可修改,不可質疑,不可違背的特性,因此也只能通過聖訓和教法研究的方式,對操作細則進行闡述和修改。

所以我們可以注意到,伊斯蘭幾個教派之間,差異主要存在於歷史傳承、宗教儀式、生活習俗等方面,核心的六大信仰,五大攻修基本沒有區別,只不過是執行層面的差異而已。

扯遠了,對於本問題,我的回答是,這個問題基本沒有考慮的必要,基督徒看他們,基本上也是這麼想的。


本人並非穆斯林,若有存在誤解,願穆斯林指正。

據我所知,按照古蘭經會得出如下結論,
1.古蘭經是真主的啟示
2.聖經中許多書卷是真主的啟示
然而在現實中又有,
3.這些書卷和古蘭經是矛盾的
並且,
4.古蘭經不可能出錯
所以,
5.聖經必然被篡改了


我是基督徒,所以從基督徒的信仰角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相信神在1600多年間,借著40多位作者向人申言,啟示祂自己,就是為了不要世人把眼光注目在一人之身,把人高舉為偶像,從而盲目迷信於一個人的教導,陷入不敢懷疑的黑暗裡,不管這個人是宗教領袖.、世俗大V還是科學大咖,就像新約聖經福音書中記載彼得在山上看到摩西和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和耶穌說話,彼得說【"拉比,我們在這裡真好!我們來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他卻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說這些話的時候,有一朵雲彩來遮蓋他們; 有聲音從雲彩里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他!" 聲音停止後,只見耶穌獨自一人】聖經舊約中對理性教導的經文也比比皆是。末後的使徒保羅也反覆強調,教導基督徒不要迷信於一人,造成分裂和紛爭,更不要盲從於潮流,被裹挾著不知何去何從。即使是保羅,雖然他自己被耶穌提到九重天,見證了各樣的奧秘,但他在提到這段經歷時卻選擇把自己的名字隱藏,為的就是避免無知的世人高舉他的名把他這個人奉為神明偶像,推向神壇。而基督教國家也正是基於對上帝本質認識的追求和對人的理論的懷疑才一點點推動了科學發展到今天。而古蘭經的作者卻聲稱聖經被人篡改,另借著默罕默德賜下又一本經書。然而上帝的旨意和計劃從不改變,亘古長存,天道悠然。而聖經和古蘭經的在世,我個人認為,照這個邏輯推論下去,無非兩種結果,要麼兩本都不是神啟,要麼聖經為真,古蘭經為人假造。早在舊約中,上帝反覆警告世人不要雕刻偶像並崇拜它們。申命記四章有經文【所以你們要分外謹慎、因為耶和華在何烈山,從火中對你們說話的那日,你們沒有看見甚麼形像。惟恐你們敗壞自己,雕刻偶像、彷彿甚麼男像、女像、或地上走獸的像、或空中飛鳥的像、或地上爬物的像、或地底下水中魚的像。又恐怕你向天舉目觀看,見耶和華你的 神為天下萬民所擺列的日月星,就是天上的萬象。自己便被勾引敬拜事奉它。】也在申命記十八章賜下經文,讓人知道如何辨別真假先知。至於有人沒有遵從聖經的啟示,雕刻出什麼形象,彷彿什麼男像女像,或者地上爬物的像、或地底下水中魚的像,甚至敬拜天上的萬象,那是人的問題,又有誰可以說自己完全遵從了他們的上帝或者安拉的教導,跟著祂的腳蹤完全行出祂的公義、聖潔、愛和憐憫呢?又有誰不是因著人性的不完全和恐懼而不自知地尋求團體的溫暖和完全感。至於上帝的啟示有沒有被篡改,聖經舊約和新約的啟示從來都是一條線,亘古不變的,人只要懷著謙卑求教的心閱讀聖經和古蘭經,進行對比,我想自是能夠明白的。而穆斯林卻認為聖經被篡改,反正他們認為聖經中和他們的古蘭經不一樣的地方就是篡改了唄,但誰都能看出後出來的古蘭經大面積地照搬了聖經的經文。而新約聖經里也大量引用猶太人的舊約,但卻是對舊約聖經的深入解讀,成就一條上帝救贖之道。


當穆罕默德要寫書的時候,他面對著兩個版本的聖經,

猶太聖經

修訂穿改後的猶太聖經(基督教聖經)


慎重起見,他的古蘭經參考的是原版本。

而對修訂本持保留意見。


幹嘛說得那麼不中聽嘛,朋友?這叫借鑒基礎上的創造,繼承平台上的研發。瑣羅亞斯德和摩尼兩位教主珠玉在前,穆聖也只是蕭規曹隨,封印先知可不止一家,是吧, @有川姬 同學?朱子道,陸子禪,老子化胡,毗濕奴化佛陀,古魯那納克(錫克教)、巴哈歐拉(巴哈伊教)……也是不遑多讓。王老吉和加多寶為爭奪「正統涼茶」地位都能大打出手、全線開戰、花樣紛繁,鬧得舉國皆知,何況是神權之爭這樣「一本萬利」、唯我獨尊的大好事呢?教主的事,能叫X么?


因為謬論一定攻擊真理


真主說的都是對的 不容置疑


推薦閱讀:

「古蘭經」中有哪些非穆斯林無法理解的教義?
如果一個國家把古蘭經列為禁書,會怎麼樣?例如荷蘭、德國、美國?

TAG:信仰 | 伊斯蘭教 | 聖經 | 宗教 | 古蘭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