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在中國的市場格局是怎樣的?

以及和幾家大公司,阿里,騰訊,盛大,微軟,百度等的比較!主要是中國雲計算,也就是國內的現狀分析或者趨勢。


先說說國內的現狀

市場份額不用講,阿里雲打頭,半壁江山;
後面騰訊,qingcloud,盛大這些有2,3年積累的跟著在走;
剩下一批華為,百度,xxx看著火了才入盤的,匍匐前進;畢竟雲計算需要技術積累,搭個檯子誰都會,要把板房做成精裝房,需要一寸一寸的改良,驗證,再改良,你說你性能好,速度快,在你有100w用戶群的時候再講,這之前誰都能

國外友商主要aws,azure,google,IBM,在本土大多是新近登陸,AWS是去年來的,基本都還沒有起勢,當然全球市場是另一番局面,AWS一家獨大,感覺和阿里在中國類似

這裡還要提一下的是中國輻射的全球市場,叫泛中國市場吧,東南亞,中東,南美這些一線發達國家以外的全球區域,這個路子是以前中國企業攻佔海外的經典路線,前國內除了阿里雲,還沒有廠商出擊,畢竟攘外得先安內

關於未來趨勢
雲計算在中國肯定會迎來一輪爆發,這是共識,所有人都在講,也都信,但是到底有多大的空間,什麼時候來,誰也不好說;AWS年收入50億美元,那是全球一線市場,中國市場雲計算能有10億美元的體量已經很不錯了,但市場空間和資本投入顯然不成比例,所以先潑一盆冷水,2015年雲計算未必大紅大紫,市場需求沒井噴,競爭會急劇激烈,優勝劣汰會很明顯

兩類企業會取勝
一、大而全阿里雲,騰訊,百度,AWS,Azure

中外之爭有點象當年的淘寶和ebay, qq和msn,本土其實有優勢,不缺錢也不缺人,干唄;

關鍵的較量在內部,阿里雲先發優勢,積累了6年,底子最厚,又拿下了中石化,貴州政府這一批紅色客戶,紅色路線走的紅紅火火,未來幾年的地位基本牢靠,問題是能超越後面多少,超越來自細膩的用戶體驗,產品性能,市場攻勢

騰訊同樣有資源,特別是遊戲領域,天生優勢,有分發渠道,本身又擅長"學習」,如果內部重視的話,應該也能逐漸走出一條路

百度剛起來,不一定能長大...

二、垂直化
服務好一個或幾個細分領域,將性能做到極質,做遊戲好好做遊戲,做金融好好做金融,音視頻、教育、移動,都一樣,在一個行業里深耕,體驗做到位,也有存貨的可能,但是會有天花板,在規模效應上趕不及大而全,只是在市場競爭上的一種退而求其次戰略

ucloud, qingcloud,金山,盛大,不出意外會在這一陣營

還有一部分群體,傳統IDC的雲化,有客戶基礎,接地氣,缺的的雲計算的技術,也不容小覷,一旦成長起來,還真是可以和新的雲服務商分庭抗禮的,畢竟現在雲服務在整個伺服器市場上占的份額1/10都不到,其餘都在這些老傢伙手裡,現實情況。


想想還是不匿名了吧,歡迎大家批評指教

利益相關,騰訊雲後台開發,玻璃心,經常一哭就一晚上。觀點來自個人,不代表其它人。

這個題目一看就是個適合撕逼的好題目,我從事這行沒幾年,經歷過各種黑。一開始我們都是自己黑自己黑著玩,後來發現友商時不時的來黑咱們,合作夥伴也時不時的來黑咱們,甚至自稱是內部同事也開始在秘密這樣的平台爆ZAO料YAO

黑著黑著,我發現兩個驚天大結論:

1. 雲計算不再是泡沫,是真的要火
2. 好好乾的話,我雲是很有希望的,各位友商也是有希望的

先認真答題,再繼續扯蛋

首先我嘗試讀題,『雲計算』作為本世紀互聯網行業三大泡沫技術之一,被各位技術站隊專家、天使投資人、傳統行業大老闆賦予了太多的含義,好在題主有了『阿里』和『騰訊』兩個關鍵字,我理解對應的是『騰訊雲』和『阿里雲』,那我就限定本題的主旨是討論『類似於AWS的公有雲託管雲台(IaaS)』,並且強調於利用雲作為生產平台,而非內部系統。下面統一用『公有雲』表示

然後討論三個方面:

1. 我所認為的 公有雲平台在中國的發展情況。
2. 我所認為的 公有雲平台對用戶的意義。
3. 我所見的 行業內的互黑現象。


1. 我所認為的 公有雲平台在中國的發展情況。

我這幾年基本都在悶頭寫代碼,對技術的關注遠多過於市場。直到有一天我參加本廠的通道評審,評審官最後跟我說:我看你說得挺厲害的呀,為啥咱們騰訊雲的外部口碑不如阿里雲和某友商還有某友商呢?(於是沒讓我過)

痛定思痛,我下來一看,今日的公有雲市場已經火熱起來,互聯網上的新聞、評測、推廣鋪天蓋地,跟三四年前我們啟動騰訊雲項目時已經完全不同了

可是我也看到問題了,這些信息各有強烈的傾向性,且不說我雲頻頻被黑導致我升級無望,單是各種槽點滿滿的評測就把嚇傻了。某友商模擬GAE(據個人情報是基於CloudFoundry)搞了個PaaS就能拳打AWS,腳踢國內幾巨頭了,這完全不是一碼事的好嗎。還有些『雲』的新聞集中在某幾個月之內,各種活動做盡,xx到手之後就沉寂下來。也有社交網路里突然頻發負面消息,最後才知是某友商來挖人搞的動作……

然後在騰訊雲支援微眾銀行的慶功宴上,我遇到了做市場的S姐,S姐說:你傻啊,除了阿里雲,X友商和Y友商你還沒有底氣?她給我分析了一些市場數據,可惜的是據說這是商業機密,我大致說下有這樣幾點:

1. 2014年整個公有雲市場的發展非常快,比起前幾年是一次爆發。可以預期2015年也還會是這個態勢。
2. 除了網站、遊戲等開發商的持續進入,金融企業、傳統行業大公司、政府機構也逐漸開始使用公有雲(而且他們還普遍沒有遊戲開發商那麼高的要求,即市場增長但對產品的挑戰沒那麼大)
3. 原來的IDC行業也在轉型做公有雲。這是OpenStack及相關項目的挺好的機會
4. 工信部對公有雲也十分看好,我雲架構師去參加工信部『可信雲』評審時才發現國內已有至少幾十個從事公有雲的團隊。

2. 我所認為的 公有雲平台對用戶的意義。

在技術上看,公有雲又大又雜,其實匿名用戶已經說得很貼切(希望他能私信我,讓我關注他)

誰強誰弱不發表意見,搞過雲計算的都知道,雲計算拼的從來不是技術先進程度,而是基礎設施及運營能力

真正做雲的底層,遠不如想像中那麼高大上。雲計算要體現出革命性的突破,是需要挑戰到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堅信和死守的運營實踐和技術基礎。

簡單的說,雲計算給技術帶來的挑戰就是——『堆疊』。虛擬化使計算、存儲、網路資源堆疊起來,從扁平化到有層次性,同時問題和故障也就堆疊起來了。我們需要事無巨細,把新架構帶來的新問題逐一攻破,比如存儲堆疊我們要用走網路的塊存儲,網路的堆疊要用sdn/vpc來代替vlan,kvm里影子表影響性能只能靠cpu的硬體特性來解決。

總的來說,所有的公有雲廠商做的事情都是——填坑。坑有無數個,有的坑淺,只是在扁平化時不重要;有些坑深,必須要集中力量將其填起,還要在長期的運營過程中不斷優化不斷改近;有些坑一眼望去怎麼也解決不了,那又要想辦法從它旁邊繞過去,最好還對用戶無感知。

運營是個苦差事,要把臟活和累活都干好,在公有雲裡面,還得比用戶先發現臟活和累活,最好在他還沒發現的時候就給幹了。當技術還不成熟時(其實技術永遠成熟不了),運營能力意味著一個團隊直接的競爭力,這是基於踏坑無數的經驗和捨我其誰的勇氣。

那麼,對用戶來說,公有雲的意義是什麼呢?是幫用戶把坑填了,幫用戶把運營上能簡化的都簡化好了。用戶使用可靠的公有雲就相當於站在了可靠的運營能力和實踐經驗上。雲就是互聯網的水和電,用戶不用再自己購買劣質煤修建發電廠,甚至他都不用關心電廠在哪裡,從此他的生命中與此相關的就只有電網公司年薪百萬的抄表工了。

用戶選擇公有雲平台其實選擇的不是Xen或KVM,更不是感冒於創始人的星座血型,而是對這個平台運營能力的信賴和對待問題的坦誠態度

3. 待續

相關回復:

在雲計算公司工作是什麼樣的體驗? - 李力的回答


謝邀,一晃回國6年了,也恰好見證了國內雲計算增長最快的6年。看到此題,感覺一定要寫點什麼,又無從說起,就只能想到哪裡寫到哪裡了。


2010年,雲計算在國內的境遇和今天是天壤之別。一方面,國內認真搞雲計算的廠商不多,有點技術實力的都還在喝電信的湯,要麼做IDC賺的風生水起,要麼趁著視頻網站的紅利期搞搞CDN。當時,雲計算領域二梯隊的成員Ucloud,七牛還沒成立,而阿里雲也剛剛上線。另一方面,真正能用到雲計算的地方也沒那麼多。2010年的雙11,規模還沒有現在那麼大。在美國,當時最經常用到雲計算的是科研院所和高校實驗室,上百台計算機一起做Data center,或者搞一些並行計算,至於商業應用則八字沒一撇。當年7月還有一件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Rackspace、AMD、Intel、戴爾這些廠商共同宣布「OpenStack」開放源代碼計劃。直到現在,很多私有雲還在用這套標準,不過這是後話了。


對於我而言,回國完全是一個偶然。我當時供職的公司有一個資料庫的項目,中國區缺一個Senior Support Engineer,於是黃皮膚的我就成了那個當仁不讓的人選。當時原本打算在矽谷長期待下去,但想到這個項目不過一年半載,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結果是:回去不到半年,客戶那邊出了問題,項目提前終止。而我又很偶然地在國內交了女朋友,再加上看到國內的趨勢不錯,就選擇留下來,並加入了某A字頭互聯網公司的雲計算部門。


談國內的雲計算市場,阿里雲是繞不開的。在阿里雲的兩年,也是我職業生涯發展最快的兩年。給我記憶最深的是兩件事,一個是12年的雙11,阿里雲算是跌跌撞撞地扛住了百萬次的高並發;到13年雙11,350億的成交數字,80%的交易都是通過雲端搭建的「聚石塔」完成,這時候人們對雲計算的認知漸漸清晰起來,國內雲市場的格局漸明。另一個是13年初,當時我已經快離職了,傳來了阿里雲和萬網正式整合的消息。後邊的很多事情證明,這是一個挺正確的選擇,萬網的域名業務對於互聯網從業者們而言是一個有概念的東西,在早期給了「看不見摸不著」的阿里雲很大的幫助。


13年5月,我回歸了外企的懷抱,但是卻發現再也適應不了那種氛圍。13/14兩年是雲計算創業的一個紅利期,另一方面,亞馬遜入華也標誌著高潮真正開始了。於是我也就順勢加入了一家雲計算創業公司,當上了技術總監。這家公司現在還活著,只不過一直徘徊在第三梯隊的門檻上,鮮有人知,就不提名字了。Ucloud和七牛也是這兩年成立的,前者注重基礎計算服務,後者存儲起家,現在都是二梯隊的玩家。Ucloud的模式可玩性比較強,再加上融資一直走在前邊,未來算是一個挑戰者的角色;七牛比較奇葩,一直號稱「雲存儲」,本質卻是個CDN二道販子。隨著BAT殺進CDN行業,未來路會越來越難走。不能不提的還有杭州的又拍雲,他們的幾個技術老大我都比較熟,從2010年起家到現在恰好也是6年時間,算是真雲CDN裡邊做的還不錯的。


2014年開始,各家的競爭就開始真正激烈起來了,年初阿里雲第一次降價時,我還有些驚訝,結果一年六次降價就完全措手不及了,當時對老東家真的是有些恨恨的感覺。阿里雲價格戰的風格一直保持到了現在,前些日子的雙11搞促銷,一天收入就是1.9億。而在阿里雲的帶動下,行業競品基本上都開始降價。我們那家公司原計劃14年盈利,結果到現在也只是盈虧平衡。我也在14年底再一次離職。


2015年明顯感覺這一塊真的火起來了,第一個月我的電話就被各路獵頭打爆了。當時有兩家的offer記得比較清楚,一個是百度,我和他們的一個leader相談甚歡,幾乎入職。很可惜,最後算是擦肩而過,至於百度的開放雲,後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被傾注資源,直到最近才替換了「百度網盤」,成為正宗的「百度雲」。BAT里技術實力最強的百度卻在雲計算時代落後,令人唏噓。


另一個就是騰訊。騰訊在雲計算領域的風格有點讓人琢磨不透,一方面一直高舉高打,另一方面該開放的地方卻開放不起來。騰訊開放平台號稱從2010年開始接入,實際上一直都是騰訊自己的產品。等到2013年,終於「面向全社會開放」,但是實際上真正接入的基本上也都是那些騰訊投資的項目,相當於左手倒右手。


以雲安全為例,騰訊的安全技術什麼水平業內大家都清楚,很多地方甚至還不如360。尤其是DDoS的「智能防護」,在微博上都被吐槽得體無完膚。

再比如說前些日子「Sort Benchmark 2016年排序競賽上打破記錄」,也在知乎上被打臉,具體大家可以看一下如何看待騰訊雲在Sort Benchmark 2016年排序競賽上打破記錄和其意義?,我就不評論了。


之所以說這麼多關於騰訊雲的「壞話」,是為了解釋為什麼我當時放棄了騰訊雲的高薪offer。我很看好騰訊,但是真的不看好騰訊雲這一塊業務。號稱國內第二,實際據德銀的報告說,15年全年營收是2.5億,只比行業老大阿里雲雙11一天的營收高一點。

個人看法:作為一個一直以來沒有B端基因的企業,騰訊未來除了將這一塊業務變得更加邊緣化,已經別無選擇。


至於我最後的選擇,是加入了另一家主攻細分的雲計算創業公司,然後只拿了之前一半出頭的工資。出於保密,這家公司的名字我就不透露了,但是融資已經到了B輪,而且也實現了盈利。轉過年來,期權也該成熟了。如果下一輪融資時有機會能賣出去一部分,估計換套大點的房子之後還能剩個換車的錢。如此想來,兩年前也算是做了正確的選擇吧。


故事講得差不多了。其實歸根結底,國內做雲計算的不過是以上三類:第一是大公司系,除了上邊提到的還有360雲、樂視雲、京東雲等等,除了BAT三家,大多以服務母公司為主;第二是Ucloud之類的創業公司,未來面對BAT的夾擊,最好的選擇只能是做好自己的細分,等待被收購;第三類是AWS、Azure之類的外來戶,技術上確實有一定優勢,但是由於政策的限制,很難有真正的發展空間。未來三五年,這三類公司的大混戰,在行業里還是有的看的。


不知不覺居然也寫了這麼多,還是匿了吧。


2016年餘額不足1%了!終於等到今天可以來回答這個問題了!!!

我就以一個普通公有雲從業者的視角,用一個字談一談我眼中的2016年中國雲計算市場格局。

——————

一言以概之,亂,依然很亂。

但與2015年的亂又有很大的區別。遙望15年,各路雲廠商大會一場接一場,頗有一起搭台唱大戲的感覺,共同開拓教育市場,其樂融融,這種亂更多的是熱鬧。到了2016年,隨著阿里雲的強勢發力,行業發展到了需搶灘登陸的關口,大家短兵交接,只得咬牙廝殺,重壓之下的亂局,就顯得有些蒼涼,不卯足了勁的往前沖,就隨時可能倒在血泊中。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我分別也用一個字,來評價公有雲市場各個玩家2016年的表現。此為本系列的上篇,關注互聯網巨頭轉雲的廠商。


阿里云:狂

2016年,阿里雲姿態相當高調強勢。

回首阿里雲一整年的市場動作,從年初的小AI成功預測《我是歌手4》的冠軍,年中的企業形象升級,再到「飛天 · 進化」雲棲大會,再到年末海外數據中心相繼開服,爆點接二連三,高頻的市場宣傳相當瘋狂。不得不佩服阿里雲市場同學強大的業務水平,今年績效S應該妥妥的。但阿里雲的驕傲也是有底氣的,畢竟已經連續六個月的營收同比增長超100%了,2017年阿里Q2的財報顯示,阿里雲在該季度的營收達14.93億人民幣,利潤數據未公布。

也不得不承認,洗腦式的市場營銷是有效的,「對標AWS」的印象相信已經種植在很多吃瓜群眾深深的腦海里了。然而事實是,同一季度,AWS的營收32.31億美元,利潤高達8.61億美元,顯然跟阿里雲不是一個量級的,但阿里雲全球前三,對標AWS的PR到處都是,只得嘆一句,年少輕狂。

市場部門一路攻城略地、高歌猛進,阿里雲的後端服務跟進就顯得異常吃力。「IT之家遷移」事件暴露其伺服器資源緊張的問題,超賣現象日漸嚴重,同時,客戶量的激增對其服務穩定性也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光16年下半年,有報道的阿里雲大規模宕機事件就出現了三次。

與這些技術架構問題對應的,是其服務體系的效率問題,工單響應不及時,問題處理效率的低下,給了用戶非常不好的體驗,在V2EX(一個頗為活躍的技術社區)里,阿里雲已經被戲稱「爸爸雲」- 服務態度像爸爸,或者「千萬雲」- 千萬不要買。

不管怎麼說,今年仍是阿里雲的豐收年,一系列的市場動作後,其戰略布局也日漸清晰,

1:國際化戰略和人工智慧將是其接下來重點抓的兩大方向;
2:強勢主導市場遊戲規則,借阿里雲日漸成熟的技術生態,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

但是站在從業者的角度,筆者還是希望阿里雲能腳踏實地,帶著初心前行,畢竟中國的雲計算市場還剛剛起步,未來路還很長。


騰訊云:穩

2016年,騰訊雲走的還算穩當,年中的「雲+未來」峰會上,馬化騰親自為騰訊雲站台,第一次公開提出:「對騰訊來說,互聯網+的基礎設施第一要素就是雲。」這標誌其把騰訊雲業務提到了戰略高度上,騰訊雲在整個騰訊架構體系中的地位得到了肯定。

騰訊雲也還算爭氣,11月份還拿下了Sort Benchmark排序演算法大賽GraySort和Minutesort的冠軍(雖然網傳其用的是IBM的伺服器)。營收方面,騰訊雲趕上了今年視頻直播的浪潮,視頻雲和CDN業務發展得頗為順利,營收平穩增加。在騰訊2016年Q3季度的財報中,騰訊雲以「支付相關服務和雲服務」的名義被提及,財報中稱該部分營收達49.64億(顯然支付業務的營收佔了相當一部分)。

騰訊雲缺乏的,是系統的戰略布局,軟肋依然明顯。一直在採取亦步亦趨的追隨策略,打折、全球節點部署,永遠都慢一步,在競爭中顯得十分被動。但是誰知道呢,說不定集團對騰訊雲的野心也僅僅是坐上並坐穩市場老二的位子,畢竟說到底,馬化騰六年前根本不看好雲計算:)

當然現在態度不一樣了,今年令我記憶最深的金句,是老馬在「雲+未來」峰會上的那句:「未來主體是傳統行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在雲端用人工智慧的方式處理大數據。」

一句話把 傳統行業轉型、互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概念完美融合!包裝水平之高,讓人嘆服!就沖老馬這覺悟,未來騰訊雲彎道超車的機會還是有的——抱住微信的大腿,緊跟微信小程序的風口。只是,像2016年這麼穩當地走下去可不行了。


AWS: 困

外資互聯網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向來不容易,AWS的中國之路也很艱辛。早在兩年前,AWS就開始嘗試在華開展業務,其間經歷了兩種擦邊球的運營模式——「前店後廠」和「有限預覽」模式。在牌照問題上糾纏了兩年後,今年9月份AWS終於突破身份的桎梏,以光環新網代運營的方式在中國獲得了合法身份。

尤記得9月份消息剛宣布的時候,圈內還興奮地憧憬AWS的進入將給國內雲計算市場帶來怎樣的改變,然而小半年過去了,想像中的變化並沒有發生。在掙脫了身份問題的困境後,光環新網又成了AWS新的束縛。這種由光環新網代運營的模式,讓AWS技術能力無法得到完全釋放,AWS中國目前共開放了5類產品,共26種產品,基礎產品線還算完備,但論豐富度,尚達不到AWS國際通行版的一半。

再者,由光環新網代運營的機房,AWS無權進行管理。數據中心所有的安裝,部署,排錯,包括後續的運維,技術支持等工作均由光環新網來處理,但光環新網往往並不具有現網處理問題的技術能力。技術支持不給力,也給AWS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掣肘。

AWS的中國之路很坎坷,在可以看到的未來,依然會很坎坷。


更多AWS信息可參考我的另一篇回答:AWS在中國正式擁有合法身份(詳見題注),這可能對當前國內雲計算格局造成怎樣的影響? - 辣筆小新的回答 - 知乎


百度云:追

2016年的百度是個失意者,2016年的百度雲是個遲到者。

遲到了六年,百度終於開始在7月份的「風雲際會 · 百度雲計算戰略發布會」上正式宣布進軍雲計算領域,打造三位一體的雲計算平台,並一下子發布了天算,天像,天工三個平台級解決方案,看得出蓄勢待發之勢。

不得不承認,百度雲(原百度開放雲)的業務拓展速度是讓我驚嘆的,短短半年時間,已經發展出了11條產品線,30餘款產品,還新增了「天智」平台級解決方案,技術開發能力可見一斑。但問題是,天算、天像、天工現在看來更像是自己原有業務——百度搜索、百度視頻、百度外賣的技術開放版,真正能否適應企業用戶需求,還有待檢驗。

要想挽回頹勢,百度雲還需要奮起直追。


更多百度雲信息可參考我的另一篇回答:BAT 三家在雲計算上的實力各自如何?

——————


以上就是上篇的全部內容,奮筆疾書5個小時,實在寫不動了, 求贊。

下篇我將同樣用一個字,來評述一些公有雲創業公司,如UCloud、青雲,傳統巨頭轉雲的廠商,如Aure、華為、金山的2016年市場表現。

什麼時候更看心情,有人點贊說明5個小時努力沒白費,心情會好一點:)

Anyway,敬請期待!


利益相關:本人UCloud - 專業雲計算服務商員工,專業吐槽。


謝邀
在互聯網時代,市場從落地到成熟的時間會越來越短,中國的雲計算市場份額的增速也會越來越快。但在公有雲市場,中國與美國相比至少有 5 年的差距,當中國雲服務剛落地的時候,美國已經實現了從企業到公眾的成熟應用階段,公有雲應用的市場規模更是天壤之別。
先貼幾張IDC剛剛出爐的報告(2016年5月)

我們看到中國公有雲服務總市場規模達到 14.42 億美元,比 2014 年同比增長 53.8%。

這張圖裡可以看出,aaS 市場依然是規模最大並且增速最快的基礎市場:2015 年 IaaS 市場總規模達到 8.37 億美元,年度同比增長率高達 70.7% 。

隨著頭部客戶轉型的示範效應顯現,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加入到這次雲計算浪潮中來。在不久的將來,這依然是 VC 青睞的投資領域。IDC預計,2020 年之前企業對 IaaS 的需求依然強烈,複合年增長率達到 36.6%,PaaS 平台的複合年增長率為 38%,SaaS 為 28%,整個公有雲市場以每年 32.2% 的速度增長,2020 年規模將超過 50 億美元。

再來看看2015年的中國雲計算市場概況,IDC給了一個IaaS層面的市場報告

從報告里可以看出,阿里雲一家獨大佔據第一梯隊,聯通、電信、世紀互聯(微軟)第二梯隊,剛轉正的亞馬遜,金山及其他第三梯隊。

先說說阿里雲。

作為中國互聯網的代表,阿里雲在2009年就開始在雲計算上布局,已經連續5個季度保持三位數增速了。這次雲計算成為阿里Q2財報亮點,股價走高,也有雲計算的一份功勞。

更重要的是,不僅雲計算,阿里雲在人工智慧方面也緊跟谷歌,連續發布了預測歌王的小Ai和後來的速記機器人,現在統一更名叫ET了。

馬云:嗯?手下員工公然調侃我

BAT里另外兩家做雲計算比較晚,2010年的深圳IT峰會上,馬化騰覺得雲計算要幾百年後才,李彥宏說雲計算是新瓶裝舊酒,馬雲說不做雲計算就會死,可以說現在的格局在當時就已經定下了基調。

之前德銀做過估計,阿里巴巴雲計算規模是騰訊的10倍,百度的30倍。跟這次IDC的報告也是比較吻合的。

作為從業者,很遺憾看到阿里一家獨大的局面,騰訊百度思想和行動上的落後給了阿里太多的機會去擴大領先幅度。對於我們來說,也相當於失去了選擇的機會,只能削減腦門往阿里擠。

第二梯隊里,作為基礎供應商的聯通電信還是有不少的份額的,作為國企能做到這樣已經算不錯了。這裡,單獨表揚下微軟,納德拉大刀闊斧改革微軟還是起到了不錯的成效,其雲計算部分營收增速達到華爾街驚嘆的102%,讓微軟股價一掃低迷,算是再一次抓住了時代的脈搏,期待微軟儘快進入第一陣營。

第三梯隊里,3年前就入華的AWS上個月才拿到「居民身份證」,此前一直水土不服,現在增速很快,不久後應該就會進入第二陣營,甚至跟阿里雲交鋒。

一份Gartner的報告顯示,亞太地區的伺服器廠商表現顯得非常搶眼——銷售額和出貨量分別增長了9.7%和8.4%,其中中國撐起了強大的需求市場,年增長率為14.9%,營收19億美元,浪潮、聯想、華為分列前三。

目前英特爾的伺服器業務約有30%提供給雲計算公司,而且增長很快。在英特爾的200個客戶中,前7家雲計算領域公司的晶元需求量佔到了三分之一,這7家公司分別是谷歌、亞馬遜、微軟、Facebook、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

對於經歷了雲計算從0到1過程的人,應該不難感覺到,全球雲計算市場已經越來越往亞太地區傾斜,歐洲是最排斥雲計算的地區,美國的大型科技企業又自信到不屑用雲計算,唯獨亞洲這個新興市場,對雲計算有強烈的需求。

高盛最近有一份研報,指出AWS的競爭對手不在美國,而是中國的阿里巴巴。如果說幾年前你還沒有這種體會,你現在只要想想,僅一個雲棲大會就有2萬多人參加,200多家海外企業參展,因特爾、英偉達、軟銀、SAP、富士康、新加坡電信這些巨頭悉數出席,可以不客氣的說,中國的雲計算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潛力、最具活力、最富價值的市場。

希望更多有志之士能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一起見證時代的改變。


簡單說一下。

一、IasS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和格局:

近兩年,國內公有雲IaaS廠商保持高速發展,其中阿里雲連續多季度同比翻翻增長。公有雲服務的穩定性和雲平台的安全保障穩定提升。

能看出IaaS層目前在國內的發展情況並不樂觀,主要市場份額來自於阿里云為首的互聯網公司,創業公司並沒有很好的市場佔有率。而且國外的運營商受制於政策的影響,並不能在國內擴大規模。目前營收較多的還屬運營商和IDC。而且laaS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規模效應。所以短期內還得靠大量的投入來擴大規模,提高壁壘。所以說IaaS層未來新進入的創業者將會很難得到發展,現有的創業公司未來可能向私有雲、混合雲轉型,部分甚至直接關停或轉型。傳統IDC將以為國際廠商提供代理運營的形式進行轉型。

從阿里雲近幾年在國內的發展,可以很明顯的看出IaaS在國內的發展情況:阿里雲的服務非常廣泛,整個生態包含:雲市場(基礎軟體/服務市場/網站建設/企業軟體/雲安全/數據市場)、互聯網能力(移動辦公/lbs服務/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營銷/智能物流/電商平台),並能為遊戲、多媒體、金融、政府等行業提供解決方案。

2016年第三季度阿里雲營收14.93億元,同比增長130%,持續保持三位數的增長。

2016年8月,阿里雲發布了人工智慧品牌阿里雲ET。隨著計算能力提升、大數據和深度學習的發展,人工智慧迎來了新的春天——數據智能時代。集合多年數據智能技術、代表領域最先進水平的阿里雲人工智慧ET,在各行業進行創新、變革、數據化和智能化。

二、SaaS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和格局:

雖然SaaS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國內的SaaS仍然不夠開放,企業採購後很難集成,更無法採用類IFTTT的方式做簡單對接,在企業內部仍形成眾多信息孤島;這些問題都是不夠開放,暴露API不足夠多造成的。雖然SaaS最貼近用戶,但是國內的用戶尚沒有付費的習慣,加上版權問題,軟體易用性問題等等原因,導致SaaS行業沒有巨頭出現,但這也跟中國的軟體行業本身就缺乏巨頭有關。其實本土企業做好SaaS還是要比「外來戶」有很多優勢的,尤其那些為企業提供各項服務的廠商,會更加了解本土企業的需求,能開發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

以常年為中小企業提供ERP支持的金蝶為例,最近幾年也開始從傳統的軟體廠商轉型雲計算,其基於對市場需求了解而開發出的雲產品分成五個板塊。雲ERP系統主要針對大中型企業,在線企業數已達5000多家;針對小微初創企業的精斗雲業務企業用戶數100萬家;作為移動工作平台的雲之家,上線企業數280萬,註冊用戶數3000萬,據《IDC2016中國社交化移動辦公軟體市場跟蹤報告》顯示,截止2016年末,中國社交化移動辦公軟體大中型企業市場(企業員工人數在250 人以上),金蝶雲之家繼續引領市場,以81.8萬家用2016年雙11承載20%的天貓淘寶交易,獲得阿里官方「企業內部管理類目」第一名。

羅列以上數據想闡明的是:本土化企業轉型雲計算還是帶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的,並且本土企業在探索雲轉型也做出一定的成績。

三、IaaS、PaaS和SaaS的融合:

最近幾年IaaS、PaaS和SaaS都在爭論自己才是未來,PaaS層作為連接層,聲稱自己能夠承接未來;SaaS企業則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看另外兩層,聲稱自己是主角,其他均為配角;但增長最快的卻又是IaaS。其實隨著不斷的發展這三者也越來越難清晰的界定了,現在的劃分更多的是創業和投融資還存在意義。

從商業角度看,每一層服務商都希望給客戶/用戶更好的操作體驗和更全面的增值服務,這就導致他們主動向其他層滲透:不斷有剛需性質的上層服務成為下層標配,如資料庫;也不斷有下層服務集成打包升級為上層服務,如融合了CDN、存儲而又增加了美化、鑒黃等功能的視頻雲。

雲計算的未來影響:

得益於互聯網公司的大數據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且憑著阿里的龐大的基礎用戶數量,將來在IaaS層面很長一段時間內阿里雲一家獨大的局面很難被打破。雲服務的核心是通過技術變革,降低了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的門檻。在阿里雲服務的政企大客戶的名單上看,阿里雲已經在能源、製造、醫療、金融、相關政企等核心領域紛紛建立了標杆客戶.

再說SaaS,個人認為前邊提到的金蝶將來很可能發展成為SaaS行業的巨頭。前些天去了餐飲連鎖企業春滿園,以他們用的金蝶雲ERP系統來說:

目前大部分的餐飲行業還是較傳統的服務員手記客戶的菜單,然後傳達給後廚,後廚再製作,這一套流程下來效率不高,但使用雲ERP系統下單,可能這邊的顧客剛點完最後一道菜,那邊廚房已經做好了顧客點的第一道菜,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客戶滿意度;

如果你是某家店的會員,你肯定深有體會,每次店裡搞活動,你都會糾結到底選擇會員卡直接折扣還是參加店面優惠活動合適,而雲ERP系統的超強運算能力可以實現多種折扣邏輯系統自動執行,大大提高了用戶體驗和節省了人力成本;

由此可見,雲計算解決的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程序優化的問題,之所以能做到如此,得益於本土企業長達十幾年的產業深耕,更了解需求,才能更好的滿足需求。

其實雲計算的核心優勢就是能夠集合分散的計算能力,為接入雲的企業分配相應的計算能力,這無疑大大提升了計算的效率。企業不僅是付出了較少的成本而獲得了較強的計算能力支持,更節約了自己購買伺服器、機房、寬頻和管理團隊的龐大成本,所以說雲服務的發展對傳統企業、互聯網企業是一次巨大的發展機遇。

雖然雲計算的應用範圍很廣,但畢竟屬於新興技術產業,所以大型企業對雲服務的態度一向謹慎,但這並不妨礙很多敢於冒險、動作敏捷的大企業加入雲服務,尤其是那些對技術安全性、穩定性要求較高的企業。這些領域超大型客戶對雲計算的青睞,一方面說明雲計算已經日趨成熟;另一方面說明這些金字塔尖的客戶,對於新技術的使用的嗅覺是相當敏銳的。

雲服務是未來的趨勢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更簡單便捷的雲服務才能提升傳統行業的產業變革效率。就這一點來看,雲服務的未來還需要很多路要走。所以,基於開放、互通、計算力,最終變革企業和產業,這才是雲服務對於行業最終的價值。


誰強誰弱不發表意見,搞過雲計算的都知道,雲計算拼的從來不是技術先進程度,而是基礎設施及運營能力


阿里雲在中國經過了5年沒有競爭對手的成長之後應該跟AWS和Azure有一起競爭的實力,畢竟阿里更接地氣,其實你們都懂的接地氣是什麼意思,微軟也許也能接點地氣,亞馬遜應該不可能。我覺得雲計算也就這樣了,三分天下。如果google雲還有機會的話,沒準可以四足鼎立。至於騰訊雲,百度雲,新浪雲,他們只能算APP引擎,離雲計算還有距離,用一句AWS構架師說的話「騰訊雲你們也敢用?」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了。

最後,期待AWS北京區正式商用,應該能跟國際市場一樣,AWS的規模比其他雲計算公司的規模加起來還大~


只知道3A, aws, aliyun,azure 估計未來就是3a 的天下 aws國外市場份額大,但是全球最大的市場機會仍是中國。


真名高航,畢業後在TX混跡兩年,第1年搞數據中心規劃(攻城獅),第2年搞基礎雲虛擬網路(產品狗),沒有什麼大視野大戰略,就根據眼前所見所觸,隨意在互聯網圈Iaas層面隨意發表些見解,見笑。

國內雲計算的市場可以用這樣幾句話概括:
1、總需求爆發性增長,計算存儲網路資源虛擬化勢不可擋
2、阿里市場份額最高,其他服務商快速成長(反正Qcloud飈得還是十分驚人)
3、所有Iaas雲服務商都是賠本賺吆喝,有錢的灑錢血拚(AWS、阿里、騰訊)、沒錢的忽悠投資血拚(Ucloud、Qingcloud等)
4、技術差距隨時間逐步補齊,3~4家大供應商寡頭壟斷中小服務商淪為炮灰


第一個結論無需詳細介紹。什麼互聯網+,什麼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什麼O2O,什麼移動互聯網,朋友圈、網站上滿哪兒都是。

第二個結論只是一個現象,阿里起步早,拿到的市場份額也早,AWS起步更早,拿到的份額也更早,技術比晚起步的同學稍好,都是必然的。但而在總蛋糕不斷增長的大背景下,只要是你的雲服務沒有特別差,足夠滿足85%用戶的需求(其實很多看起來很nb的功能,用戶根本用不到,主要是用著爽不爽),大幅穩步的業績增長是必然的。毫不謙虛的講,Qcloud的增長就是很快,看著我自己都不相信,可蛋糕漲得就是那麼快,你有什麼辦法...這也是為什麼百度、金山等起步更晚的同學依舊奮不顧身投入到雲計算行業原因。

第三個結論不用太吃驚,目前我知道的這幾個做Iaas的廠家都是賠本在玩,包括AWS。可互聯網現在就是這個狀態,只要有用戶,只要有市場,你的股票就會漲,沒錢就可以融到資,所有人都知道當年QQ、淘寶這樣賠錢的平台後面用流量變現的故事,所以在雲計算這個互聯網時代的「電網公司」、「水利公司」,未來的流量是可預期的,目前的市值就是居高不下的,AWS還不是賠本做流量把市值做上去的,什麼JD啊、滴滴快的啊都差不多是這個套路。
從市值來看,國內互聯網有錢的公司阿里第一,燒著電商的錢來搞Iaas;國內互聯網有錢的公司騰訊第二,燒著遊戲的錢來搞Iaas;那Ucloud、Qingcloud這種沒有親生土豪爹的公司,就是各處認乾爹燒投資人的錢來搞Iaas。誰在這場血拚中堅持到寡頭壟斷的時候,誰才能像某電網公司某手機公司一樣,嘗到寡頭壟斷的甘甜。
堅持不下去的,燒不下去的,就是炮灰,都是沒辦法的事。

第四個結論就反映到目前國內Iaas雲計算廠商的雲計算功能差異了,先起步的功能多一些,少起步的功能少一些,so 這又如何呢?最多最多一年左右的技術差距,而技術差距所區分出來的用戶只是這個膨脹大蛋糕中很小一部分。是AWS有幾個功能我Qcloud還沒有,可這並不影響我去招攬那些只用雲主機的對weixin、qq有深度熱愛的互聯網青年啊。更何況從技術角度來講,國內並沒有說誰誰誰多牛逼,這個功能只有你AWS做得出來,我Qcloud就做不出來,大不了把你牛逼的程序員挖過來唄,你給年薪50w,我給年薪100w照挖不誤,這都不是事兒,更何況有多少程序員的工作是不可以替代的?你就這麼有自信?
所以,在未來Iaas層面上功能的東西一定是逐步補齊的拼到最後拼的是基礎設施的穩定性,也就是架構設計層面上的優劣和運維服務的好壞。


既然最後已經說到了功能補齊後,拼的是基礎設施的穩定性,而我還搞了一段時間數據中心規劃,索性也就說一下我看到的TX基礎設施規劃和運維。

不是我說TX數據中心有多牛逼,不過無論從總量(具體數字不方便透露)、技術發展程度(網路架構、供電製冷架構)、運維水平都是國內的number one。你說我吹牛,可以呀,那為什麼阿里沒事兒就來我們這兒挖基礎設施架構師,挖完基礎設施架構師挖網路設計架構師,挖完網路設計架構師再挖運維專家,還不是因為我們NB。

那騰訊的基礎設施設計和運營是如何變NB的?因為這個團隊早就被公司的遊戲部門、微信部門虐過無數遍了。穿越火線掉線1小時賠多少錢?LOL掉線1小時賠多少錢?微信掛1小時賠多少錢?微信如果1天不能用,都得上新聞聯播,我們可真沒給新聞聯播送錢啊,你說這值多少錢?

是白花花的黃金白銀,才磨礪出足夠nb的基礎設施設計和運維團隊。至於雲計算?不過是在我們良好的運維體系下,因而有一個良好的保障而已,要不誰會因為一個賠錢的產品在去賠更多的錢來來把運維搞得這麼好,想想都不可能。。

話說多了都說我是拖兒,我就是tx的,我也知道qcloud現在功能還不夠齊,體驗還不夠好,但我感覺這都不是問題。短期超過阿里可能有難度,不過只要堅持到寡頭壟斷時候,笑到最後的一定是我們。
當然前提是:小馬哥沒有賣騰訊雲(soso、易迅這種)

最後上幾張媒體中發過的圖,看看那些年我參與設計過的機房(其實我只是幫著搬一下圖紙。。。)

圖片補充ing...


樓上提到的雲計算很多都是IaaS基礎服務的內容,其實雲計算還包含SaaS和PaaS,這裡我們簡單補充幾點。

我們創始人陳諫從2005年開始做SaaS,理才網成立後在IaaS、SaaS和PaaS幾大塊都有深耕。作為從業者,我們觀察到的表象是:

1、國內雲計算蓄勢待發,和國外還有一定差距。

近幾年國內雲計算產業奮起直追,增長速度有趕超之勢。但從市場體量看,國內外還不在一個量級,而且國內高調對標國外,宣傳先行,影響力、盈利能力還存在一定差距。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外雲計算市場規模接近2000億美元,而國內還在100-200億徘徊。體量上的差異,和國內起步晚,市場成熟度不高、市場資源分散、海外市場布局較為局限、前期盈利能力等密切相關。

包括亞馬遜AWS,微軟Azure,Salesforce,workday在內的很多雲服務商,營收來自海外,本土貢獻度只佔部分,不過國內雲計算目前大部分營收還取決於本土,很容易受市場接受度、企業付費意願、議價能力影響。包括阿里雲、騰訊雲、樂視雲、理才網在內的雲服務商已經有出海行動,但整體滲透程度有待提高。

2、市場「多玩家,少大家」。

以IaaS為例,就有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樂視雲、百度雲、京東雲、網易雲、青雲等多家群舞。大小玩家並存,市場競爭趨於白熾化,導致營收空間有限。阿里雲營收一枝獨秀,可成本同樣不菲。

建立在底層服務基礎上 SaaS應用層,近3年得到突飛猛進式發展,還湧現出釘釘這類頭部玩家。阿里有心栽樹,目前用戶體量突破300萬,中國企業數號稱超過7000萬,不到5%的市場佔有率,加上整體營收並不好看,基本還屬於高投資。

BAT系外,還有早期一批玩SaaS的,如理才網;傳統軟體轉型雲業務的,如金蝶雲之家以及新入行者。基本局面是:高增長者發展越快,低增長或無增長者被市場洗牌。

IaaS、SaaS至少湧現出來了幾位頭部玩家,PaaS是新的戰略發展方向,目前包括daydao、銷售易、ucloud等都有布局,不過基本上還處於大混戰的階段,大家都在自行摸索。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還處在政策紅利期。在市場有待開掘,行業還沒有形成壟斷性玩家的前提下,頭部玩家將有挺大的生長空間。


BAT同時發力,雲端市場為何吸引力這麼大?


在阿里巴巴最新發布的財報中,阿里雲的收入已經達到了30億人民幣,同比增速138%,成為阿里巴巴四大新興主營業務之一。與此同時,馬化騰開始親自出來為騰訊雲站台,表示騰訊雲其實非常強大,但過去只是內部使用,現在終於要徹底開放了,今年騰訊雲的增速也超過了100%。而麻煩纏身的百度,在雲端市場居然也不甘落後,李彥宏甚至特地發表演講聲稱百度作為一家搜索公司,其實本質就是一家做雲的公司。現在有很多大小規模廠商競爭,除了阿里雲和亞馬遜雲等競爭,還有新致雲、青雲、七牛、ucloud等。


為何國內巨頭突然齊齊加大了在雲端市場的投入?


很顯然,雲服務對c端的用戶來說,並不是什麼使用互聯網的「入口」或者說第一需求,由於雲並不涉及具體的業務,因此BAT必然不是懼怕有某家雲服務公司會突然切走自己的主營業務,才發力雲端市場的。


綜合來看,主要有這麼三點原因。


一、 雲在互聯網的世界裡,一直是一種「水電煤」般的存在。大公司旗下的垂直業務一般是自己獨立發展壯大,自己撐起一條獨立的業務線。而雲的邏輯與此不同,大公司對雲端市場的投入可以成為旗下所有的業務發展的加速器以及業務邊界的拓展器;

二、 在促進自己家業務的同時,發力雲端讓大公司有機會對其他公司的業務施加影響力,這點特別符合熱衷布局和生態的大公司的口味。AWS的發展歷程證明了,通過網站託管(web hosting)起家讓上萬家各類企業通過它的雲計算資源來服務上億用戶,這個生態形成後的護城河極高;

三、 而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的資本市場來看,雲都是一個價值巨大(上萬億)又容易理解的故事,這點對上市公司來說尤其重要。

借著國內雲服務市場比較火爆的當下,我嘗試簡單梳理一下這個市場當前的格局,包括一些過去的來龍去脈,以及一些未來的展望。


雲服務有三大分類,邊界卻越來越模糊


這些年,圍繞「雲」,其實出現過很多名不副實的概念,雲服務主要分為三大類,從底層向上依次為:IaaS、PaaS和SaaS,每一類服務解決的問題都不太一樣。這三大類里,都有一大群公司在向著不同的方向努力著。

IaaSInfrastructure ass Service

基礎設施即服務,是雲服務里最重也是最基礎的一塊,經常提到的雲計算,雲存儲和CDN加速等等,都屬於這個領域。由於這個領域本身是資本密集型的領域,巨頭相對中小公司的雲服務公司,在這一塊的優勢是極其明顯的。國際市場上亞馬遜的AWS佔據了這一塊比較大的份額,國內是阿里雲。在美國基本上IaaS的業務競爭已經結束了,在中國基本也是這個趨勢,阿里雲可能有70%的市場份額。


而AWS和阿里雲之所以能佔有這麼高的份額,我認為和它們的母公司都是電商公司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由於電子商務在海量數據、實時支付等的處理上對速度有極高的要求,且對失敗的容忍度較低,同時,涉及到真金白銀的交易還對安全性有嚴格要求,因此,電商公司公司內的許多部門在處理業務時,會首先在不知不覺間產生各種對雲服務的需求。

而內部首先嘗試雲服務的另一個好處是,相比其他巨頭不停嘗試和關停各種雲項目的時候,AWS和阿里雲的項目幾乎很少失敗,因為這些工具內部已經被使用過若干年無數次,需求早以非常明確,工具也被打磨的很完善了。


在現在的IaaS市場,大的流程化的雲服務廠商會更多的提供基礎模塊化服務,由於巨大的前期投入,這一塊不是一般小公司能隨便玩的。但還是有部分創業公司,如七牛雲、新致雲和青雲等,選擇從存儲、金融和遊戲等一些細分垂直領域切入,並做精做深,加上B端市場先付費的特性,因此仍然有一個不錯的現金流。


這些中小創業公司雖然難敵巨頭,但是商業模式依然非常健康,這裡的健康並不意味著企業一定要馬上盈利,而是說,已經有了一個可持續的現金流,在達到一定的量以後,再探索一個有效的盈利模式。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平台即服務,這個分類下已經誕生了上市公司Twilio, 2015年營收達1.669億美元,今年一季度營收大增78%,上市首日即大漲92%,市值已經突破了35億美金。


由於不管是國外還是國內市場IaaS的競爭都已經差不多了,雲服務市場的變數可能更多會發生在PaaS和後面要提到的SaaS領域。PaaS的價值在於,它可以提供軟體開發(包括APP)所需的基礎功能模塊,特別是非核心,但又有普遍需求的模塊例如通訊、存儲、推送等。


這對一些創業公司來說,尤其有幫助。按需使用雲端的功能模塊既能夠免去繁瑣的開發維護工作,又能提升客戶體驗,幫助企業專註於自己核心業務。Twilio的業務里,就包括為Uber提供司機和乘客之間的匿名電話溝通服務,也有為Whatsapp數億用戶提供簡訊驗證碼的服務。


但是,相對於發展時間較長的IaaS和SaaS來說,國內的PaaS發展程度相對比較低,市場仍需時間培育。並且不像AWS這樣的底層雲服務,客戶的數據存儲在亞馬遜的伺服器上,一旦開始用,很少會再進行遷移,這就是所謂的數據忠誠度。而之前提到的Uber、Whatsapp等公司,在使用Twilio的服務的同時,也會使用多家公司服務,一旦一家出問題,可以立馬換人。


但不論如何,由於對於「雲」的需求服務開始像水電煤一樣變得常見和必須,即插即用式的接入網路就可以直接使用的定製化的「雲模塊」依然有很大的市場需求,提供更多技術場景的綜合類PaaS公司,將有機會迅速發展。

SaaSSoftware as aService

軟體即服務,這一領域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雖然主要還是面向企業的服務,但是由於是可以讓企業里的員工個人能夠直接使用到的,所以不少產品大家都用過。國外比較有名的是做CRM起家的Salesforce,國內比較有名的比如做企業通訊的釘釘和企業銷售管理的紛享銷客等等。


與PaaS仍處在初期發展不同,SaaS已經紅火數年,並且關注度持續升溫。之前提到的PaaS領域的Twilio的市值才剛達到35億美金,而Salesforce已經突破500億美元了。


並且,除了CRM,SaaS領域裡還有許多細分的領域,相對於OA、ERP和團隊協作軟體,由於CRM涉及銷售,是企業營收的根本,所以不論國內還是國外,都是最早進入紅海競爭的產品門類。

但是,雲服務市場發展到今天,這三個分類的分界線,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比如說,做SaaS業務的Salesforce會收購一些PaaS的公司,這樣一來,它從定製化的軟體開始,就開始涉及定製化的介面模塊業務了;而做IaaS的AWS,也在原來的業務上也疊加了PaaS甚至SaaS的業務,國內的阿里雲也是如此,推出YunOS,包括旗下的釘釘,開始進軍整個三大類雲服務的生態鏈裡邊。


這其中,可能大家已經發現了,PaaS創業企業的境遇要最尷尬一些,一方面面臨著SaaS企業基於優勢業務拓展PaaS服務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IaaS巨頭公司持續開放自家產品的功能形成平台效應成為PaaS創業企業的挑戰。


不過,PaaS領域的很多公司,也開始選擇向集成多種功能的應用商店發展,比如,原本提供IM模塊的廠商開始順應市場需求,試水視頻直播的服務;以推送服務為主的PaaS平台也開始提供企業數據分析服務。這裡的趨勢是,PaaS公司去做IaaS比較難,但可以利用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技術優勢向SaaS領域發展,這樣更靠近用戶之後,不但豐富了自己的產品線,也提升了自己的盈利能力。

雲服務領域可能還有哪些機會?

如果和國外的雲服務市場對比的話,國內的雲服務市場的差距可能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大了,因為大家都是從計算、存儲、網路等最基礎的設施開始構建,最終目的是把大數據相關的處理能力結合到一起,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不過在SaaS領域,國外的成熟度要比國內高很多,不論是美國,還是亞洲的日本,包括歐洲的絕大多數國家,B端市場的規模都要比C端市場的規模大得多,這個B端市場主要就是指企業服務,在中國C端市場可能現在佔90%,企業服務有巨大的機會。


除此之外,國外的公司更,特別是美國的雲服務公司,更早做全球化的布局,在2013年亞馬遜、微軟和IBM的雲服務都已經全部落地中國,而中國的雲服務平台才剛剛開始做全球化。這兩個方向可能也開始中國大勢所趨,主要的原因是,在中國的人口紅利所剩無幾的情況下,也就是互聯網的普通用戶的增速已經趨於平緩,能做的要麼是開拓全球市場,要麼就是服務國內不斷迅速擴張的企業客戶。


全球化如何做我不敢妄言,做企業服務我認為有如下兩方面的優勢:


1)巨頭和創業公司是同一起跑線

我們知道c端業務,不管你提供什麼服務,都容易受困於流量和入口的因素,因此很容易被BAT收割,而B端業務技術門檻和行業壁壘相對較深,並且依靠服務直接盈利,巨頭在抄襲你的業務的時候,就會吃力很多,由於無法靠自己的流量獲得優勢,又沒有業務協同合力夾擊你,剩下唯一的優勢也就是錢了。

2)信息化程度高的公司越來越多

這一點還是需要感謝政府的互聯網+概念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to B業務的大發展,有賴於信息化程度比較高的公司越來越多。大公司方面,金融、醫療和航空領域的不少公司信息化水準已經很高,面向他們提供服務利潤不會少。而中小創業公司雖然錢不多,但如果雲服務公司能夠提供基於他們普遍的需求的開發定製化模塊,那麼邊際成本降低的情況下,依然有可能找到商業模式。


綜合來說,下一波的投資機會,我認為一個是在垂直領域的SaaS服務,除了CRM和企業通訊,還有很多值得探索的領域,比如團隊協作,這個在2016上半年已經有所體現,只不過沒有內容和直播兩大概念那麼火而已。另一個就是模塊化的PaaS服務,如何打造成一個定製化的平台,讓企業更容易的在上面打造屬於自己的定製化的SaaS服務,這裡面的需求很大,是一個值得持續探索的方向。

技術驅動 or 銷售驅動?雲服務還是要回歸B端市場的本質

當30年前雲這個概念剛出現的時候,大家都感到很新鮮,有些人覺得是這個東西是未來,有些人覺得只是曇花一現的偽概念。但是不管是哪種人,大部分都會認可在這個領域屬於高難技術領域,不但需要牛逼的工程師,而且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

事實也確實如此,但是在全球雲市場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之後,技術已經不再是可以讓你保持優勢的競爭壁壘了。比如,大部分IT從業人員都認為,雖然AWS的份額很大,但他家的技術能力並不及微軟和谷歌。但是由於前面提到的數據忠誠度的問題,亞馬遜的份額優勢反而越來越大。

特別對於一些創業公司來說,由於技術上的投入無法形成直接的商業模式,並沒有投入產出比,傻傻堅持只有死路一條。與此同時,一些面向特定行業的雲服務開始在原先搭建的基礎框架上運轉,解決不同行業的不同需求,比如很多公司為現在火熱的直播推出了直播雲的服務。所以在這個階段,技術不再是第一勝負手,產品能力才是。


在類似AWS和阿里雲這樣的標準化IaaS服務廠商出現之後,近年來,傳統行業客戶衍生的雲服務需求變得越來越業務場景化,由於標準的IaaS「故事」無法應對複雜業務場景的落地需求,從一個側面證明了雲計算並非是一個全新的互聯網「物種」,而是傳統IT服務交付模式的一次互聯網迭代。


因此,像新致雲這樣的更貼近業務場景的雲計算解決方案集成商異軍突起,服務對象多為資金雄厚的傳統行業頭部客戶,旨在幫助客戶「用好雲計算」,真正意義上將賦能落於實處,主要表現為新致雲能夠為金融、電信、醫療傳統行業客戶上雲提供模塊化的IaaS產品,還能一站式地基於具體業務應用提供架構諮詢遷移和運維服務,甚至結合自身積木拼裝式PaaS組件重新定義Cloud APP開發流程。

最終達到雲計算服務在客戶業務生態中的真正落地,進一步加強客戶對於雲計算「服務」而非標準化產品的黏性。這樣的公司常常有一個特點,它從不糾結於公有雲、私有雲或是混合雲的「意識形態牢籠」,啟動速度非常快,很快就會有現金流,第一筆生意開始就是一個掙錢的公司。

在雲計算髮源地的美國也證明了這樣的邏輯,標準化產品能力可能已經不是第一勝負手了,現在矽谷基本上大部分的雲服務公司,它的研發成本和它的營銷及後續服務成本的比例是1:3,因為市場推廣和服務落地的成本特別特別大,尤其在大家的產品類似的情況下,所以雲計算售賣的還是一種服務而並非是虛擬化後的標準硬體產品

雲服務的三大分類之間的區別越來越小,不同的公司從IaaS、PaaS和SaaS的某一類切入開始縱向拓展到其他的分類里,其實就是這樣一個產品不斷趨同的過程。在雲端市場的發展完全成熟後,各家旗下的產品線也都差不多,有點類似寶馬奧迪賓士在汽車市場的品牌之爭,雲端市場會進入銷售驅動的階段,也就是真正的紅海競爭開始的時候。


14年前,亞馬遜成為全球最早涉足雲計算的電商公司。但亞馬遜征服中國市場的過程卻不太順利,其海外IT服務商的身份,也讓它遭遇來自中國政府對於數據安全性等敏感問題的拷問,導致其雲產品遲遲不能在中國落地。

而這在客觀上則給了以阿里巴巴、騰訊為代表的一批國內基礎雲服務提供商一個非常有利的時間窗口

中國的雲計算市場在醞釀了8年後,大約在2015年前後才有所升溫。根據IDC的數據,2015年國內公有雲市場總規模達到14.42億美元,同比增長53.8%。

整體布局是阿里雲處於領跑位置,但後面有很多企業都在追逐,大公司比如騰訊和華為,小公司比如青雲。現在主要都集中於公有雲領域,但是也在往私有雲發展。

入局最早的阿里雲已經搶得了先機,佔據了公有雲IaaS市場31%的份額。2009年,也就是在亞馬遜推出AWS 6年後,阿里巴巴集團成立了阿里雲。產品重心首先選擇在標準化的公有雲,從最擅長的領域切入,展開圈地運動。、服務的對象,都是與自己同類型的企業——各種社交、遊戲、電商、音視頻網站和各種新興的App。

天貓、淘寶以及支付寶的即時支付產品,都成為阿里雲最重要的技術「練兵場」。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每年雙11的海量訂單,可以說是在全球互聯網產品中極為罕見的「高並發」案例,它們首先會直接倒逼其自身雲計算技術的不斷完善。

成立於2013年、但一直處在低調觀望位置的騰訊雲,看到亞馬遜和阿里雲已初步探明了雲計算產業的含金量,在2015年突然公開發力,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社交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在2015年9月表示,2016年騰訊公司將為騰訊雲投入20億元,未來5年將保持每年投入20億元的水平,預計將投入超過100億元。騰訊整體在雲計算領域「自我啟蒙」比阿里晚了幾年。但它在社交、遊戲、視頻以及移動支付等多個領域,擁有多個與阿里巴巴相同量級的top流量入口,所以也完全不缺雲計算的技術練兵場

2015年騰訊雲上線了視頻雲解決方案。轉年,直播行業進入爆發期,這讓騰訊針對互聯網視頻的雲解決方案找到了用武之地。加上騰訊遊戲業務的加持,鬥魚和龍珠等遊戲直播平台和快手這樣的綜合直播平台,都成為騰訊雲的視頻產品用戶。

在騰訊和阿里巴巴之外,國內還有一家實力雄厚、對雲計算產業覬覦已久的技術公司,就是華為。但華為對雲技術的態度似乎一直有些搖擺不定。相比來說,針對公有雲從純軟體層面看,華為的技術經驗和人員儲備都是不夠的。差不到直到今年年初,華為才終於下定決心,要大舉加入公有雲領域的競爭,並為此成立了獨立的事業部——Cloud BU。

華為的優勢在於它有多年企業級IT市場的豐富經驗,更重要的是,國內國外很多運營商都是它的「老朋友」。早在2014年,中國聯通就和華為合作,完成了沃雲軟體定義網路(SDN)的部署,而中國電信在2016年7月也和華為聯合推出了天翼雲3.0,主打政府企業客戶的私有雲,也就是「政務雲」。華為其實是為這些雲的搭建提供了基礎架構的解決方案。

但云計算也並非巨頭才玩得起,青雲上線之後只用了三年半的時間便實現盈利,今年6月青雲獲得了10.8億元的D輪融資。

接下來,阿里和騰訊瞄準的會是私有雲,在私有雲領域,華為比阿里和騰訊有更多優勢。多年深耕企業級IT服務,特別是服務於政府、國企背景的大客戶,讓華為直接擁有很多現成的客戶資源,同時華為手握硬體資源和網路資源。相比之下,阿里雲明顯側重於提供軟體層面的解決方案。要打動這些傳統產業或者政府類型的大客戶,騰訊雲的員工說得很直接,看的主要就是「各家的BD能力」。為此,騰訊雲專門設置了一個兼職崗位叫「佈道師」。


全球範圍,AWS一騎絕塵;中國範圍,阿里雲一騎絕塵。全球範圍內的排行,很像瓦崗傳奇裡面的排名,第一個李元霸比從第二到第十八加起來還多。但是,這種情況正在改變。。。。。雲市場空間潛力巨大,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路過... 感覺了看了一電線杆子廣告


  • 先是亞馬遜在AWS Re:Invent大會上高調錶示其雲計算業務價值在1000億美元以上,納德拉也在微軟年度股東大會上以2018年雲計算業務營收達到200億美元誓師。與此同時,阿里雲加緊數據中心的全球化布局,騰訊、百度、網易、金山等一眾互聯網巨頭們在雲計算領域動作頻頻。
  • 不同於創業者在直播、VR等領域熱鬧,雖然國內外雲計算領域出現了UCloud、Salesforce等知名創業公司,可回顧整個2016年,雲計算市場更像是一場巨頭之間的戰場。在此,筆者從雲計算的現有格局、全球化策略、未來趨勢等維度進行盤點。
  • 有趣的是,在近一年的布局中,相比於運營商和IT巨頭們對基礎設施服務的青睞,蜂擁而上的互聯網巨頭們已然表現出了三種不同的選擇。
  • 一類是以阿里云為代表主要提供IaaS服務的廠商。
  • 得益於阿里一貫的平台式思維,2016年阿里在雲計算領域終於選擇平台化作為商業模式。簡單來說,阿里雲主要提供網路、計算、存儲等服務,並以此來吸引PaaS和SaaS類的合作夥伴,同時自身又扮演者「應用超市」的角色,將自家及合作夥伴的PaaS或SaaS服務在其所建立的雲計算平台上按需售賣給需要的客戶。
  • 另一類是以網易、京東為代表提供場景化雲服務的廠商。
  • 對於此類商業模式,各家有著不同的說法,或是解決方案或是垂直化服務,而「場景化」似乎是在2016年比較流行的說法。舉個例子來說,京東雲選擇了電商雲、物流雲、智能雲、金融雲等作為主要服務,不難發現針對特定場景的定位。無獨有偶,網易雲已經上線的網易蜂巢、雲信、七魚、易盾等有著同樣的打算。
  • 第三類可以看作是前兩類的合二為一,畢竟「通吃」早已是互聯網巨頭們熟悉的策略。這一類的典型代表就是騰訊和百度。
  • 一方面試圖追趕阿里而在數據中心節點上動作頻繁,有了這個基礎,網路、存儲、計算等自然而然的成了核心服務。另一方面,在國內雲計算「一超多強」的布局下,騰訊和百度也看到了場景化雲服務的商機,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發力的百度雲,針對娛樂、金融、營銷等行業推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
  •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平台化還是場景化,多半是互聯網廠商在早期進入市場的不同選擇,尤其是在阿里雲一家獨大的情況下,百度、京東、網易、金山等避免與之直接競爭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
  • 可以肯定的是,阿里雲等平台式玩家對PaaS和SaaS類合作夥伴的扶持必然會損害到其他互聯網巨頭的利益。,阿里雲等平台式玩家對PaaS和SaaS類合作夥伴的扶持必然會損害到其他互聯網巨頭的利益。
  • 其實針對市場格局來說,一直有一家做私有雲做的很好的一家公司, 鑒於Cloudin的其他同學都忙得根本沒有時間來答題...那就由我來臉不紅心不跳地說一說Cloudin吧。
  • 「比較低調,性能很好,服務很贊。「
  • 這應該是業界絕大多數人對它的印象了。
  • 其實,從一個Cloudin員工的角度說,如果讓我來總結對它的印象,大概就是低調、用戶需求、快速迭代。
  • 記得有一次,有人提出說,好像大家對Cloudin的印象是,服務好,技術優勢不明顯,這裡我們是不是在宣傳上強化一下。
  • 非常快地得到響應。他們講了一個讓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小例子。
  • 一個公司能否成功,核心是能否解決用戶的問題,而不僅僅是技術是否先進。像騰訊,剛開始大家覺得並不特彆強,騰訊也沒有特別對外說。當某一天把幾年前的技術拿出來說的時候,發現比現在其他公司的技術還強出很多,就如Icezhuang 之前演講的《1.4億在線背後的故事》。所以我們公司要關注的核心還是解決用戶的問題,技術僅僅是幫助用戶解決問題的手段而已。
  • 另外讓我發現的一點是:Cloudin的UI其實並不優秀,相對於一些競爭對手來說,甚至還比較簡陋,但是很少有人說,Cloudin的產品或者後台不好用,都覺得產品上手很舒服,也說不出來為什麼。
  • 後來我才知道,像Cloudin的用戶後台,每周都是有很多更新和迭代的。這周來自用戶和大家試用的反饋和需求,有時候下周就會被迭代出來。而這些,很多都是深入到用戶公司挖掘到的非常本土化的需求。同時,又由於Cloudin是專註於遊戲和互聯網行業,所以才能把該行業的基礎共性需求在產品和功能中實現出來,而這種實現方式,對於不是服務於細分行業的雲服務商來說,很可能就是災難了。
  • 所以說,Cloudin在滿足用戶需求的特質上,非常好的把握住了兩點:
  • 努力做到像用戶公司的支撐部門一樣,去服務用戶。
  • 用戶的需求,就是Cloudin的下一個產品。
  • Cloudin很少對外說什麼豪言壯語,這大概源自在員工面前很少拉起架子的老闆本身的和氣謙遜。但是我能非常真切地感受到Cloudin團隊骨子裡的用心,以及因為其他人的努力而帶給自己的信心。
  • 歡迎小夥伴和我多多交流,也請大家關注Cloudin,我們做私有雲絕對最好,哈哈,強行打了一波廣告,當然感興趣的大家可以了解一下CloudIn雲英 - 專業的雲主機,雲伺服器,雲硬碟,雲安全等IaaS及PaaS服務提供商。

在企業使用比例方面,IaaS使用比例最高,達到56%;PaaS其次,為38.9%;SaaS比例為5.1%。與2012年相比,PaaS使用比例增長明顯。

近年來,我國雲計算,特別是物聯網等新興產業快速推進,多個城市開展了試點和示範項目,涉及電網、交通、物流、智能家居、節能環保、工業自動控制、醫療衛生、精細農牧業、金融服務業、公共安全等多個方面,試點已經取得初步的成果,將產生巨大的應用市場。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達到1174.12億元。2010-2013年三年間,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91.5%。

2013年,我國公共雲服務市場規模達到47.60億元,同比增長36%,增速有所放緩。2014年,產業規模有望超過80億元。具體而言,國內IaaS市場呈現高增長態勢,市場規模突破10億元,同比增長105%。PaaS與SaaS市場規模分別達到2.2億元與34.9億元,同比增長均超過20%。

在企業使用比例方面,IaaS使用比例最高,達到56%;PaaS其次,為38.9%;SaaS比例為5.1%。與2012年相比,PaaS使用比例增長明顯,表明企業用戶採用公共雲服務的重點正在從基礎設施租用轉向針對自身業務的開發平台。

前瞻網雲計算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私有雲市場規模達30.7億元,同比增長189.2%。自2011年以後,中國私有雲市場迎來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00%的爆髮式增長。2012年,私有雲成為中國雲計算市場的主要增長點,其市場規模約為383億元,2013年,中國私有雲市場規模突破400億元,達到507億元,預計2014年中國私有雲市場將達到649.73億元,中國私有雲計算基礎架構市場還將保持高速發展,增長率約在50%以上。

混合雲把公共的外部雲和內部私有「雲」整合成更具功能性的解決方案。而混合雲的「秘訣」就是處於中間的連接技術。為了更加高效地連接外部雲和內部雲的計算和存儲環境,混合雲解決方案需要提供企業級的安全性、跨雲平台的可管理性、負載/數據的可移植性以及互操作性。

2013年,「混合雲」的使用方式在理解用戶需求的基礎上被擴展了,即虛擬伺服器與物理伺服器的混合部署。2013年以來,PaaS平台的重要性愈加凸顯。2013年,Microsoft Azure平台使用量激增了200%,IBM收購了softlayer也加入了混合雲的市場競爭中。VMware發布其混合雲解決方案vCloud Hybrid Cloud Service;Rackspace在基於OpenStack之上推出混合雲服務;RedHat則在混合雲的跨平台管理層面推出Cloud Forms工具來敲開混合雲市場大門。雖然百度、騰訊、阿里都開放了自己的平台,但是目前主要吸引的還是互聯網應用、移動應用,還不能完全滿足企業級市場的要求。未來,這個市場的競爭也將進一步加劇,據預測,未來混合雲將佔據整個雲市場的67%。


水軍多

技術排位

joyent aws azure

其它的都是浮雲


說同樣做3D渲染,視頻點播比租節省多少成本就實際


要說目前國內的雲計算,有兩個很大的方向:分別是公有雲與私有雲。
公有雲咱們都懂得,就Iaas,Paas,Saas。私有雲和公有雲最大的區別就是自己搭建所有的設備,給自己內部特定用戶群使用。
為何此處提出私有雲呢,公有雲,中小型用戶對此接受程度還是很高的,但是銀行、國有大企業,政府,你腳的他們會信你嘛,所以這些用戶都將自建私有雲,比如HZ政府與阿里雲合作建設了政務雲,阿狸出技術,ZF出資金,比如愛存不存(ICBC)哥們自己有強大的IT團隊,購買一個好的私有雲軟體提供商,然後在上頭搞一朵雲就好了。
阿里云:公有雲由於搶佔了技術和市場先機,名氣最大,實力么也排名靠前,不過其技術團隊呢最近發展不如預期的那麼好,但是用戶起碼有較大的認可。私有雲講過了,阿狸以後提供技術支持服務也是一個方向。阿里最近也一直在招雲計算的銷售,開拓政府市場的,開拓互聯網市場的,中小企業接受度挺高的。
Azure:微軟的雲計算,公有雲真心不賴,我說的是界面的友好型,畢竟是做操作系統起家的,虛擬化Hyper-v,資料庫有自個的SQL,其他的有大批優質高級工程師做貢獻,再加上大土豪,論實力資金都很牛,但是在中國,必須依靠世紀互聯來運營,政策規定,沒辦法(這也是外來雲計算廠商的痛點),目前在上海與北京兩個數據中心。很多企業開始使用了,我覺得如果真是考慮安全可靠和易用性,Azure非常不錯。最主要微軟在國內的雲布局很早就開始了,杭州就有不少雲sales呀
AWS:無疑在北美佔有率高,產品也是最豐富的,EC2、RDS、S3,還有各種大數據應用,奶奶的連高性能運算他都有。所以他理所當然牛了。但是,但是在中國,就去年的時候北京有說過招人,薪水不低,但沒多少人去,估計要求太高,任務太艱難。數據中心貌似只在甘肅那邊建立了一個。不過線上線下的技術交流資源很豐富。我用了段時間,感覺非常不錯,他們目前已經有VPC的模塊了,這可是一個很重要的東東啊(只知道阿里現在VPC還在嘗試做,看來國內的技術還需要進一步)。
騰訊云:實話不太清楚了,只知道最近雲博會,說是投資6個億建立雲數據中心,大概上十萬的主機建設。我看了看,主要的用戶還是傾向於手游移動端。其他不清楚
運營商:想必各位都忘記了中國移動、聯通、電信這三家吧,他們也在建設雲計算中心呢。電信是在內蒙古有了機房,不過具體製作的怎麼樣了還不是清楚。我覺得運營商最大的優勢就是,網路流量源頭有掌控力,不太缺錢,國家政策優勢。缺點就是國企嘛,動作慢,效率低。現在也沒見什麼出來的公有雲產品,起碼市場上沒動靜。

以上都是我認為實力比較靠前的幾家,剩下的就是國內資本新起來的。
比如Ucloud:創立三年,創始人是盛大高管出來的,經過了A,B融資,目前第三輪近一個億美金。仔細想想一個億美金,對於雲計算來講,還是不夠燒的,因為技術人員、基礎設施,那都是非常昂貴的,一個億美金真心不太多。目前ucloud業內名聲不錯,他們偏向於垂直的特殊用戶群體,比如手游,還專門針對這些公司做了一些產品,也是要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
七牛雲存儲:創立三年,人數不多。主要做的是存儲方面的,如存儲加速。創始人有金山公司的背景。但是最近沒看到什麼消息。

我覺得,雲計算現在真不是泡沫了,已經是實打實的未來三年的發展方向,不少公司都會來參與一把,這對傳統的IT廠商有很大的挑戰,這就是為何IBM把硬體賣掉了,HP也逐漸向雲計算靠攏,包括一系列拆分與收購。至於未來如何,個人猜想,國內市場幾家獨大,剩下的小雲計算廠商在自己細分的領域有自己的用戶。


推薦閱讀:

雲計算如果真的成熟了,還會有獨立的操作系統么?或者說,還會有人賣獨立的操作系統么?
VPS 與虛擬主機有什麼異同?
雲計算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你對雲平台怎麼看?你以後的產品是選擇自己架設伺服器還是使用雲平台?
小米雲服務現在是不是不能每月領取免費會員了?

TAG:雲計算 | 市場份額 | 雲計算平台 | 大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