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普通話的四個聲調稱為「一聲、二聲、三聲、四聲」,是不是錯的?
為什麼我認為應該說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如果是錯的,那為什麼我的小學初中高中語文老師都這麼教我們?
這種將普通話的三聲四調稱為四聲的做法,直接導致了SHE的那首歌裡面的這句歌詞
「讓我們卷著舌頭學,平上去入的變化」
我想不止我,很多人曾經都認為平上去入就是所謂的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
好吧,題主,請堅定地相信你的小學初中高中語文老師。
陰平陽平上(shǎng)聲去聲,(簡稱「陰陽上去」)的說法是對的。
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的說法也沒錯。
唯一錯的,是你把「陰陽上去」和「平上去入」,混為一談了。
————————————————————————————
先說為什麼「陰陽上去」和「第X聲」的說法都沒錯。
因為他倆描述的其實是一個東西——普通話的調類(四個聲調)。
用五度標記法來表示的話,是這樣的。
一種記錄漢語聲調的方法。由趙元任發明。先畫一個縱座標,表示音高,後從最低到最高分成五個音高標準點。每點為一度,自下而上分別用「1、2、3、4、5」標記。各點名稱依次為「低、次低、中、次高、高」五等。最低的音度1度,次低音記 2度,次高音記4度,最高音記 5度。聲調如是直線型,只需記起點與終點的度數,如是曲線型,須加記曲折起落的度數。如國音的四聲調值就是:陰平:55;陽平:35;上聲:214;去聲:51。
通俗地說,聲調是以相對的 音高(的變化)來表現的,五度標記法用12345來表示由低到高的音高。(五度標記法標記了具體的調值,而陰陽上去和第X聲只是區分了調類)
舉個例子感受一下,以下幾個字的聲調,我可以這麼表示
媽:55,也是第一聲,也叫陰平
麻:35,第二聲,陽平
馬:214,第三聲,上聲
罵:51,第三聲,去聲
相當於 我想描述一個人高矮的時候,可以說他180cm(具體數值),也可以說「高」,也可以說「tall」(區別於矮,歸類)。
這裡沒有對錯,叫法不一樣而已。
————————————————————————————
但是,題主的問題是 混淆了「陰陽上去」和「平上去入」。
這裡涉及到中古漢語到現代漢語的聲調變化。
截一段呼老師《漢語史》的教案,嚶嚶嚶老師我就拿這個做個科普不要怪我么么噠。
如上圖所示,聲調的變化規律可以歸納為四句話:平分陰陽;濁上歸去;入派三聲;去聲不變。
你看,平分陰陽,平聲分為陰平陽平兩類,
入派三聲(平、上、去三聲),所以入聲在普通話中(大部分北方方言也一樣)沒有保留下來。
簡單地說,也就是中古的時候,我們的老祖宗說話還是按照「平上去入」四個聲調的,但是現代漢語普通話則演變為「陰陽上去」。
————————————————————————————
看到這裡,題主再回頭看看自己的提問:
這種將普通話的三聲四調稱為四聲的做法,直接導致了SHE的那首歌裡面的這句歌詞
「讓我們卷著舌頭學,平上去入的變化」
我想不止我,很多人曾經都認為平上去入就是所謂的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
《中國話》的這句歌詞,完整是這樣的:多少年我們苦練英文發音和文法/這幾年換他們卷著舌頭學平上去入的變化
歌詞里說的是老外學中文,照常理,他們基本上是學普通話的,如果是這樣,是應該描述成「陰陽上去」。
但是也不排除人家入鄉隨俗學說方言,水平更高的,研究詩詞學中古音,念的就是平上去入。
沒什麼好爭辯的,說白了,歌詞嘛,人家願意附庸風雅,就隨他去吧。
最後總結一句,「平上去入」確實不等於普通話的聲調,但是「陰陽上去」和「第X聲」倒真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
序數就是標個號,不涉及先後次序的情況下,是不會錯的。
把「一二三四」依次對應到「平上去入」是錯的。
它們只是恰好都是四個字而已。
別想當然了。
沒錯。
聲調的叫法本身就有好幾種:語音學的,平、升、凹、降;音系學的,一、二、三、四;音韻學的,陰、陽、上、去。
小學教學,包括對外漢語教學,都重在普及和應用,強調共時層面是合理的。要是小學教的是陰陽上去,智商和思維邏輯正常的小學生都會問爲什麼衹有平聲有陰陽,而上聲、去聲沒有陰陽。你讓老師怎麼回答?回答原來就沒有,那明顯是騙人。
要回答原來是有的話,是個正常人都會百度,下面就會出現一系列天朝教育部門不希望學生問的問題...咳咳...不說了
一二三四聲對應的是古漢語言中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入聲,現在的普通話里並沒有,只在一些方言里會有。
所以一二三四聲沒錯。
粵語、閩南語都有調類編號,你覺著有什麼問題嗎?對於只想學習現代語言而不需要了解從古到今演變的人來說,用編號明顯比用傳統名稱方便,也避免了一些難以解答的疑問,例如燕語、閩南語的陽平為什麼是升調,粵語的陰平、陽平又為什麼可以讀降調~~
當然沒錯。
為什麼以平上去入來代表四聲?
無他,只是因為這四個字就是如此發聲而且常見。古人拈出這四個字作代表而已。
興許古人腦子一抽,用天子聖哲代替這四聲呢。天子聖哲和平上去入的聲調一一對應。
同理可看平水韻,也不過是挑一個字代表一個韻。如一東韻,以東字代表整個韻部。
到詞林正韻的時候,就不挑字了,而是直接說第一部,第二部……
至於平上去入和第一聲第二聲的區別,是古今音的區別。講清楚就好了,這點對應關係也不難。不講也行。
當然,如果挑陰陽上(改廠吧,這字簡單)去四個字作四聲的名字,未嘗不可。不過我覺得必要性不大。
如果你這輩子從小學到大學教你的的語文老師不想額外講一些和考試無關的知識的話,一般人根本都不會接觸到「平上去入」這個詞,你說的「很多人曾經認為」根本就不成立。
只是個編號吧,不喜歡的話可以改成a b c d聲,甲乙丙丁聲 都可以
推薦閱讀:
※關於「普通話發音不準」是不是對廣東人的一種偏見?
※佛教經文和咒語為什麼不用普通話發音?
※崑曲為什麼會用普通話進行念白和演唱?不應該是吳語嗎?
※老國音的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