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毐」字的本意是什麼?
說起毐字,一般人只知道嫪毐。字典中對毐的介紹僅僅是「僅用於人名,秦國時有人名嫪毐。多用以指男子品行不端」。但對毐字本意並無解釋。清代段玉裁的說文段注中說「(毐) 士之無行者。各本作人無行也。今依顏氏五行志注所引正。士之無行者、故其字從士毋。古多叚毋爲有無字。毋卽無。婁之訓空也、亦從毋會意。毐之本義如此。非爲嫪毐造此字也。」他也說到「非為嫪毐造此字也」,那毐的本意是什麼呢?如果毐真是為貶義,為什麼要給嫪毐取這個名字呢?這從邏輯上顯然說不通呀?
這個問題真的可以說是很難說。
從字形看,「毐」似乎和「毒」有一定關聯;但依據我手頭的資料,「毒」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已佚,戰國簡帛文字當中才始見「毒」的身影(當然,其字形尚與「毐」分不出區別)。
這樣一來我也不敢隨便猜測了。坐等更專業的來荅疑解惑。
孟蓬生師課上說過一下,嫪毐二字都是喜歡的意思,嫪婟互訓,河北武安方言把女子的心上人叫婟嫪(音姑姥,不過這個詞已經類似於地下情人了)。
毐則和喜同源。嫪毐應該是綽號,就是所愛的男子。士聲,是在母上加聲符的雙聲符字,後來又加了屮用作毒字。
嫪字應該像其他答案所說是樛的訛誤。說文說毐是古文娭,大概下面是女,上面是矣的簡化部件之類的。娭主要的用法是等於嬉,語音上都沒問題。不能排除是外號,但已經比較像人話了。
我先來拋磚。
不僅毐字特別,連嫪也是一個特別的字。雖然《說文》解釋了嫪,是愛戀的意思,但是是和婟相互註解的。而且從歷史資料中並沒有找到別的以嫪為姓的人。
所以呢,一個可能的理解為嫪毐是音譯字。所以其實也談不上什麼具體的含義。
不過,這裡面有一個重大的問題:毐的字形是士、毋,但是為什麼是讀烏改切或烏開切,就是是影母字。這個問題可能討論起來更難。
關於毐的解釋樓上各位已經引的差不多了,
用 毐 古籍全文檢索_國學大師 全文檢索,結果顯示除了「嫪毐」以外, 「毐」字沒有其他用法,可疑。
毒 「從屮從毐」,古文「從刀?」 戰國簡帛中「毒」,更接近隸書秦隸
而毒和毐的小篆字形差別很小。
如果說「毐」是為嫪毐而造的, 那麼「毒」《說文》解釋就不通了。
以下是胡扯
「毐」就是為嫪毐而新造的 「毒」或「毐」小篆字形有誤
說文解字裡面也說
但據師古五行志注云。摎毐、許愼作嫪毐。與今史記、漢書本不同。摎當依本字讀居虯反。然則許自作嫪。史漢自作摎。今本史、漢改同許作嫪。非古也。其人本姓邯鄲摎氏之摎。
嫪毐本姓邯鄲摎氏之摎,據說有可能是出自秦國惠文王年間第一任相邦樛游家族。想想也挺合乎情理,不然嫪毐光憑一個太后面首的身份就能封長信侯還能和呂不韋分庭抗禮么?
這麼一想樛家更不可能給自己家孩子取名「毐」了吧?這得多糟心童年陰影該多大啊
我大膽地猜想,可能鬥爭失敗之後,秦始皇帝清算,其人本名沒有流傳下來,始皇帝恨毒了這個假父,給他改了一個意味「士無行」的毐這個名字。就好比雍正把自己的兄弟改名阿期那塞斯黑一樣?
拋磚引玉僅供方家一笑。
話說樛家最後也沒被秦始皇帝清算,一直到西漢年間孝武皇帝時期還出了個南越國太后,身為太后和漢朝使臣安國少季私通,還曾經試圖自己操矛去刺殺南越國丞相呂嘉,這大膽程度不亞於嫪毐邪?
來源:
說文解字毐的解釋|說文解字毐的意思|漢典「毐」字的說文解字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8%9B%E6%96%BF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8%9B%E5%90%8E
這個毐字不知秦時字形怎樣,現在看倒是真像垂下來那一根大什麼似的……
毋者,從女,一者,指束衣之事也。會意。
女者,象人跪坐形。婦人也。凡女之屬皆從女。
一者,指束衣之事也。
毋者,謂女束衣,不可交合也。
故,毋者,禁制之女也。
毋字之一,蓋同於卒字之一也。
毋者,禁制之女也。
中國本無宗教傳統,固無聖女、貞女之類。所謂禁制之女,當是戰國、秦漢之際,先王、先帝之未亡姬妾也。
既爲禁制之女,固當止之也。故,毋者,引申爲止之也。
毐者,從士從毋。會意。
士者,有責任者也。凡士之屬皆從士。
毋者,禁制之女也。
毐者,謂士與禁制之女淫亂也。
故,毐者,淫邪之事也。
嫪毐,與先王嬪妃有淫邪之事也。
嫪者,從女從翏。會意。
女者,象人跪坐形。婦人也。凡女之屬皆從女。
翏者,發黴也。凡翏之屬皆從翏。
嫪者,謂發黴之女也。
故,嫪者,先王嬪妃也。
許叔重引賈侍中說,秦始皇母與嫪毐淫,坐誅,故世罵淫曰嫪毐。
當是:或與秦始皇母嫪毐,後世乃以嫪毐名之也。
推薦閱讀:
※請問如何怎麼增加自己閱讀古文的能力,無障礙或最小阻礙的讀懂古文?
※「句讀」有無明確的產生時間,產生於於何時,歷史沿革怎樣?
※古代漢語里,是否存在使用兩個專有字的名詞?
※牛則有皮,焉哉乎也。下聯是什麼意思?
※有沒有可推薦的甲骨文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