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合利華工作是一番怎樣的體驗?


聯合利華在職員工不請自來。超長慎入。

鄙人2011年7月大學畢業加入聯合利華,客戶發展部(customer development,以下簡稱CD)管理培訓生,現工作3年零4個月。第一年做品類營運(trade marketing),第二年在外地做經銷商銷售代表(field sales),第三年做重點客戶管理(key account),三年輪了三崗,分屬CD的三個function。跨部門來說和MKT的同事接觸最多(marketing又分brand building和brand development,其中又以BB居多)。和供應鏈(supply chain)及研發部門(RD)不熟,就不comment了。支持部門(財務、HR、後勤、法務)應該和其他公司大同小異,也不討論。

想問如何進U家的請移步寶潔和聯合利華怎麼進?有求職經驗的大牛求教!hr及在職員工更好! - 霸爺的回答,這一篇只談體驗。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聯合利華是一家很大的公司,即使作為管培生擁有輪崗和更多跨部門合作的機會,我也不可能體驗出所有的味道。所以我也不準備嘗試用全能視角來答好這道問題,我只會從我這一個小小的點來談一些所見所思。

(排名不分先後,純粹想到什麼寫什麼)

不縮寫不幸福
單以文章第二段為例,U家人從不說「客戶發展部」,只說CD;管理培訓生只叫MT;FMCG公司標配的Trade marketing部門在我們公司叫CM(customer marketing 念咔嗎);下面又分COM(category operation management)、TCM(trade category management)和CMM(customer marketing management 念咔媽媽,後改名SMM shopper marketing management 念sho媽媽);FMCG公司標配的key account在我們公司叫KC(key customer),總監叫KCD(director)經理統統叫KCM(manager),副經理統統叫AKCM(assistant,簡稱AK);MKT的品牌建設部brand building要叫BB、品牌發展部brand development要叫BD。除了部門的縮寫還有時間的縮寫,年至今叫YTD(year to date),第一次看到CNY我在想這一定是Chinese Yuan的縮寫吧,其實是Chinese New Year的縮寫。不止片語要縮寫,單詞也要縮寫,target一定要寫成TGT,forecast一定要寫成fcst,真的是能省則省啊!就當我以為已經得到了縮寫真諦的時候,一大波人名的縮寫正在襲來,James Huang一定要寫成JH,潘大明一定要寫成PDM——這樣的縮寫只針對總監以上。

這一段雖然不斷中英文切換很累,但為了後面長久的省力,應該是值得的。

公司架構
FMCG的核心部門是市場部和銷售部(在聯合利華叫做客戶發展部,簡稱CD)。marketing分為BB和BD,BD負責品牌的創新、建立(通常是國外引進)、定位(如何打廣告等),BB負責品牌的建設和運營,更多地要和CD共同確定市場銷售方案,提升銷量和市場份額。CD架構就複雜了,大的層面分為3大function,客戶營銷(CM)主要從品類和品牌的維度制定生意計劃和營銷方案;重點客戶KC主要負責重點零售商的客戶管理、營銷方案賣進、聯合生意計劃等等;區域銷售(field sales)主要負責在終端渠道、門店的執行,比如新品快速上架、提升店內可見度等等。區域銷售又分傳統通路(general trade,主要是distributor DT客戶)和現代通路(modern trade,主要是key customer KC客戶)。

從編製上來講,MKT要比CD精鍊的多,畢竟很多設計、製作、發運的工作都可以外包給agency。MKT以brand來劃分部門,一個中等規模品牌的team可能就是1個director帶2個manager,每個manager再各自帶2個人。CD的話總部和區域的編製又是雲泥之別。總部平均1個manager帶5-8個人,1個director帶3-5個manager,1個VP帶10-13個director;區域則是1個manager可能要帶10-15個銷售代表,而每個銷售代表下面還有5-20不等的業務員(以前王老吉加多寶的業務員為搶終端大打出手,一般就是這批人),1個區域的總監獨霸一片區域(比如整個華東),下面有8-12個manager。

以前開玩笑就說MKT的D手下寥寥6個人,區域銷售總監同樣work level 3一次可以拖出上千號人,高下立判。但密集度決定工作價值。從這一點上,即使有些不情願,但還是要承認MKT確確實實才是FMCG最核心的部門。

晉陞體系
Unilever是一個全球布局的大公司,人員架構從work level 1一直到work level 7。普通員工就是1,manager就是2,director就是3,區域性的部門VP(比如北亞區市場部的VP)就是4,區域的head是5或6(根據區域的重要性來排),全球的VP、CFO、CMO啦都是6,全球的CEO是7。同一個work level還分1A、1B、1C、1D,2A、2B(不知道會不會跳過)、2C……以此類推。可以說等級還是非常森嚴的。晉陞會遵循所謂的performance culture,但performance是由你的line manager以及line director來認證的,所以你一定要追求QQ棋牌那種精確的積分晉級制度在這樣的公司也是不現實的。但至少標榜的是performance culture,那好好工作一定還是有希望升職加薪的吧。

work level 1-7就好像金字塔底到塔尖,人數是遞減的,每一層都有固定的head count,所以晉陞只能是等到有位子空出來了,你再遞補。好在FMCG行業的人員流動率很高,外面的獵頭對U家的人也總是盯得很緊,沒準哪天你的老闆被挖走或者跳走,你就可以上位了。但從上面的編製你可以猜到,MKT的流動率會更高於CD。

對於通過MT program被招募的應屆生,在公司內的發展前景是大大優於normal staff的。MKT的MT通常3-4年晉陞經理,CD的MT通常4-5年晉陞經理,身邊的例子屢見不鮮。我第一崗的總監78年生人,升到總監只用了不到10年,人稱MT中的翹楚。相比之下,normal staff的處境明顯堪憂,坑就那麼多,每年還有固定數量的新鮮MT進來,重要崗位重要工作也會傾斜給MT,排名不佔優、想表現也沒機會,所以對於普通員工來說,除非是進來養老混日子或者刷光環接著往外跳,不然真沒啥大意思。

工作內容
三年輪完CD的三崗,對於評價CD的工作我應該還是有發言權的。總結來說就是瑣碎、重複,需要細緻和耐心。FMCG的低門檻其實是由FMCG工作的低技術含量決定的。CM的工作主要在於協同BB制定後面幾個月甚至全年的營銷方案、預估銷量和產能、分配促銷費用、然後就是每天追蹤銷量、push銷售、更新報表、分析達成情況、以及各種雜七雜八的事情。從技能上來講,只要會一點Excel和PPT,有一定溝通能力即可。

KC的工作主要是和CM align營銷方案、在客戶處賣進、搞好客情來更好執行我們的方案、push區域銷售做好銷量和執行、應收應付賬款管理、以及各種雜七雜八的事情。從技能上來講,和CM無差。你大概不會做PPT也問題不大。

第二年在區域做經銷商的銷售代表反而是我覺得相對激動人心的一崗。同樣是客戶管理,但KC客戶的採購只是一個執行者,他遵循他們公司的規範和標準,雖然我們有談判,但仍然是僅限在一個很小的框架里。說直白點,我們就是兩家公司的傳聲筒,其實沒有什麼自主權。我第二年管理的經銷商的老闆是中部一個四線城市的地頭蛇,江湖氣十足,我上任第一天灌完我白酒就說了一句「你記住我的手機號,只要不是殺了人,都可以打給我「。曾經也因為意見不合,和我前任的銷售代表大打出手過,就這麼一號人。他是這家經銷商的唯一決策者,能影響他也就能影響全盤生意,亦即生意要做好還是做壞,很大程度上和我的sell in是相關的。這就讓我一下子興奮起來了,欣然接受這樣的挑戰。而且做經銷商的銷售代表是要帶人的,我手下8個業務員都要向我彙報,年紀都比我大,對渠道都比我熟,所以怎樣可以管好他們就成了我每天需要思考的問題。這段經歷可能是我在Unilever三年最寶貴的經驗了吧。

回到總部,你又成為公司業務流水線上無足輕重的一環,而放出去,雖然仍然受到公司框架的制約,但你畢竟擁有了一定的自主權,感覺是在做一些銷售、做一些生意,而不只是執行流程。總部的人,言必及「生意」,「這月生意怎麼樣?」「最近生意不好做啊」,每次聽到這類對話,只能呵呵了。

同事氛圍
很多人聽到這裡肯定會問,所以這是一家有大公司通病(流程複雜、精細分工導致員工螺絲釘化)、工作內容還相當無趣的快消公司,那為什麼還要去?為什麼不儘早離開?能和優秀的人共事是主要原因之一。

以前聽一個資深HR說過,職業技能的習得10%靠定向的培訓、20%從工作中習得、70%從同事處習得。和一群優秀的人共事的體驗一定是不同於和一群平庸的人共事的。Unilever從98、99年開始管理培訓生項目,至今15年有餘,公司現在的核心骨幹全是當年的MT,公司每年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也都是MT。而MT的選材標準都是幾百里挑一的,如果不是硬實力卓越(比如PKU本碩、海龜名校),軟實力方面也必然有過人之處。你身邊的同事都是一群這樣的人,你對自己的評價也會提升,畢竟能和他們同公司同部門某種意義上意味著你也是和他們同樣優秀的人。而從這些優秀的同事身上可以學到的東西更是數之不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優秀的人待在一起你不自覺就會奮發圖強,至少不能拖後腿被甩開吧;而和平庸的人待在一起你可能就容易怠惰,因為你失去了被淘汰的危機感——除非你有更強烈的外部壓力和動力,但那種一般很難,還是自甘墮落居多。

和我同期進來的CD MT還有8個,3個復旦的本科、1個復旦本科英國碩士、1個交大本科、1個交大本碩、2個上外。沒有誰可以碾壓誰,大家各懷絕技各有所長。大家背景相似操一種語言,因為工作屬性,大家肯定具有某些共同點才會被召集到一起,比如在大學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比我智商高的沒我情商高、比我情商高的沒我智商高,但在這群人里你已毫無優勢可言了。大家是如此的相似,所以會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又因為如此相似,對抗競爭也就在所難免。你不想輸,那你只能自強。

這裡又要感慨一下,FMCG行業里第一個想出MT項目的人還真是wise。明明是重複無聊枯燥的事業,卻找來那麼多明明over-qualified的白紙來獻策獻力精益求精。

為什麼需要白紙?因為這是一個內向的環境,是不開天窗的溫室。所謂的企業文化其實都是溫床,而白紙是最初形態的胚芽,是最有可塑性、可以澆灌成任意形態的種子,企業的基因需要這些最根正苗紅的種子去傳承。

一份工作能帶給你無非是生存的需求(錢)、安全的需求(500強)、社交和尊重的需求(世界知名)、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激動人心的工作和事業讓你認同自己創造的價值)。而對於快消公司來說,員工自我實現的需求其實是較難滿足的——尤其對於優秀的MT必然是心比天高那就更難滿足。所以公司需要苦心打造「文化」的東西來影響員工的選擇(洗腦太難聽),而白紙進去就好像葫蘆娃里蛇精用迷藥催化未出生的七娃——這相對更容易一些。

樓主剛畢業的時候認為錢多=自我實現,所以毅然投身U家MT,現如今終於覺醒——其實在這樣一個溫室里覺醒是不易的,決定到外面去感受更大的世界、體驗更激動人心的生活。已交辭職信,月底離職,後往電商方向創業,寫這篇文章也算是給自己做個總結。

薪酬福利
上一段說了,所以這是一家有大公司通病(流程複雜、精細分工導致員工螺絲釘化)、工作內容還相當無趣的快消公司,那為什麼還要去?為什麼不儘早離開?能和優秀的人共事是主要原因之一。另一大原因就是——錢。

其實很簡單,employer都比employee精。行業大佬的待遇一般都會低於同行小公司,因為大公司認為他除了錢還能教你技能。但對於MT,快消公司如果沒有洗腦成功的話是滿足不了其自我實現的需求的,那為了留人,只能給錢了,所以在這一塊我只能說是非常給力的(不然HR要打我)。而對於普通員工,薪酬的多少更多只是意味著對你辛苦勞累的補償,而不是什麼真實價值的高低。

說點邊邊角角

  • 北亞區總部坐落在上海外環邊上。地鐵2號線淞虹路站下來還得坐接駁車(公司有班車固定班次往返接送)
  • 現在有三棟樓,LK1(臨空1,不縮寫真是不舒服)、U66(研發部門)和LK3(新開的),外觀很棒,又洋氣又好用,空間大,停車方便。
  • 上下班有三十幾輛免費班車接送到全市各個角落。在上海地面上,這算是非常無敵的員工福利了。
  • 彈性工作制。一般9點半前到,不要晚得太過分只要說得過去就行。不打卡。有VPN,下班可以回家加班。平時也可以申請在家辦公。周五4點下班。加班多不多分部門和工作來看。忙是一定的,但work hard,play harder,是可以分開的。
  • 總部女人多gay多。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八卦多。U家號稱「沒有秘密」,東窗一事發,公司全知曉。
  • 每天有免費水果供應,先到先得。
  • 公司食堂價廉物美(我覺得還行)。大概公司女人多又作,各種嫌難吃,導致風評一般。
  • 辦公室格局非常open,一如公司的整體氛圍,相當透明和諧。有明爭暗鬥,但沒那麼誇張。如果你只想做一枚安靜的美男子,那你應該會比較滋潤。
  • 歐洲公司,老闆對下屬還是比較溫和的,經常能打成一片,peer pressure也沒那麼大。做好手頭的事情,是個老實打工的好去處。每年評上最佳僱主前幾名是有道理的。
  • 畢竟外企,英文算半個工作語言。如果是市場部,那就要做好和老外上司、老外同事飆英文的準備。平時往來一半英文郵件、說話不夾英文不舒服——真不是裝逼,有時候是真的溝通習慣了,而且久而久之你會認同這樣確實逼格比較高。
  • 每年一次大的outing,半年一次小outing,季度一次team building,每月小團隊的team building無數,這些是標配。Unilever的領導都很會玩,你不用擔心不好玩。抱著U家的大腿,三年多基本把中國跑遍了。
  • 同事都是比較有趣的人,沒勁的都已經淘汰得七七八八了。年輕人居多,跟你同級的小巴辣子里,除去養老節奏的,其餘正負三歲之間。不管工作上怎麼樣,生活中都是很nice的人。到底是因為企業文化還是倉廩足而知榮辱,我不知道。
  • 公司每年有年會,還有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家庭日(family day),雖然我一次都沒參加過……本來我們的slogan就是有家就有聯合利華,家庭日應該也是旨在提升員工忠誠度和歸屬感吧。
  • 這樣的公司極其適合女生。要不是我女朋友已經拿到更大的offer而且也頗有ambition,我肯定極力慫恿她進Unilever。

最後的最後
從大四那年宣講會上第一眼相中,認定為dream company,到現如今準備離開,其實對Unilever的感情從未改變。這不是一個激動人心的行業,但她也在努力完善,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她有各種大公司的通病,但這是這種體量的企業無法逃脫的屬性,更何況她在努力補償員工的感受。

分手只是因為不合適,只是因為我意識到我有全新的路要走,也許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但這是我必須要邁出的一步,哪怕遍體鱗傷。感激你讓我成長、給我力量、也無數次溫暖了我的心。曾經炙熱的感情從未冷卻,多久都不會,畢竟,真的愛過。

有問題歡迎到值乎上問我https://www.zhihu.com/zhi?__pathname__=%2Fzhi%2Fpeople%2F723274743259631616

2014.11.11寫於上海


答主是聯合利華2017屆管理培訓生(供應鏈方向),2017年2月份加入聯合利華,工作10個月,現已離職,不請自來。

聯合利華是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也正是它take me to Shanghai。依稀記得當初(也就是去年)在準備聯合利華面試的時候,在知乎上看到此話題,對於排名靠前的幾個回答,我真是猶獲至寶般捧在手心裡,反覆閱讀和思考。如今回來分享一些感受,算是對此貼的回報,也作為自己第一段職業生涯的總結吧。

(長文預警)

===========================Before Unilever=================================

這一部分其實更應該放到校招麵筋筆筋中,但是考慮到搜索此問題的人會有相當一部分是想通過MT program進入Unilever,故順帶在此分享一下。不需要的可直接跳過。

在拿到校招offer之前,所有申請者基本上會經歷這幾個環節:網申小遊戲、網上自主面試以及discovery center。

  • 網申-pymetrics小遊戲,莫名刷掉很多人。這裡說一下我的經驗,這個小遊戲的設計,我認為實際上就是把別家公司校招網測中的行測部分和工作風格測試,整合到了小遊戲當中,既考察申請者的基本IQ(記憶力、data-sensitivity、logic thinking),又考察申請者的性格特質,或者說大一點,價值觀,是否與快消行業匹配。IQ不說了,性格特徵,我認為快消行業比較prefer可以take risk,有執行力和有ownership的申請者,反映在遊戲測試題目上就是例如game theory,你是否願意冒更大的風險獲取更高的利益。
  • 網上自主視頻面試-幾個短問題,以不同形式呈現,此環節的篩選系統是後台AI。對於此環節,我的建議,一是回答問題時多說一些與你申請部門業務相關的辭彙,比如Supply Chain的 縮短訂單提前期、提高客戶服務水平、運輸路徑優化等。二是分一二三點,不同方面或者層層遞進回答,體現出你的邏輯性。
  • Discovery Center-一般是一整天在酒店裡,面試官一般是每個業務單元的director,進行3-5輪的面試,最後根據一整天的綜合表現來擇優錄取。簡單來說,這一整天會非常刺激,你會經歷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商業案例分析、mentor coaching等幾個部分。(據我所知,除了PG家只有兩次單面外,其他的大快消例如百威 Mars Loreal 達能等,校招面試都基本上是這一系列套路)。答主這裡著重講一下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都需要快速的英文閱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角色扮演是在你快速閱讀一份英文事件描述後,有HR扮演客戶、供應商或承包商來找你協調解決問題。你要做的就是:拿出你的莫名自信和氣場,說我們會如何如何靠譜,您應該如何如何信任我們,我們的目標是一切為了品牌為了環境好,blablabla,anyway靠專業知識也好,親和力也好,純靠氣場也好,你能說服別人,就是牛逼的。

-案例分析則是一份英文材料帶著問題,由郵件、數據圖表、說明等組成,你需要快速閱讀問題後從材料中找出關鍵信息,進行分析、計算、整合後,得出答案,並進行英文presentation。(聽起來很tough,但實際上不用太害怕,答主自認為閱讀能力也很一般,當時材料也並沒有消化得很好,基本處於懵逼狀態,但還是靠著莫名的自信和氣場通過了。建議各位在面試前多了解一些與你申請部門相關的信息,比如Supply Chain分為哪些基本環節,Supply Chain基本的一些理念比如全局最優而不是局部最優,一個brand的推廣有哪些套路等,答主基本上仔細閱讀了問題,了解了材料的大致意思後,就開始套用自己的邏輯和知識積累,因為我,看不完。

*Pre的時候,記住一點就好:體現你說話、思考的邏輯性。pre是純英文的,但是不用擔心,事先看看一些consulting casebook然後提煉幾個英文pre模版,實在不行就跟面試官說這一點很重要我可以用中文表述嗎,還是那句話,無論什麼方式,只要能讓面試官覺得你有道理,你就是牛逼。

-小組討論和mentor coaching都是跟常規的群面、單面差不多,正常發揮就好,在此不贅述。

一些乾貨:每年進入到discovery面的一般300-500人,8-12人一小組,最後選出50-100人(每年名額不同),分到各業務單元,其中MKT, CD, Supply Chain人數最多。2017屆一共錄取60人左右,Supply Chain, MKT都分別達到10人以上。每個業務單元下面又有諸多sub units,比如Supply Chain又分生產和非生產,往下還有Planning, Logistics, Quality等,MKT下面則是按brand/categry分,所以分到每個sub unit的也就1-3個人。具體分到哪個sub unit,很大程度上depends on你被分到哪位面試官,不出意外的話,基本上你的面試官覺得你qualified,接受offer之後ta就是你的mentor。這裡涉及到一些組織架構和MT培養的知識點,之後再詳述。

如果面試官覺得你是同組中最qualified,那麼恭喜你,不出意外你一周以內就會收到HR的電話offer。如果既沒有收到電話又沒有收到郵件拒信,那麼你可能是被列入了pending list,之後如果前面有人拒掉offer,那麼你還是有希望的。

以上是MT校招的經驗,除了MT program,應屆生還可以通過DE program(direct employee)進入Unilever,DE的培養方式與MT類似,但面試的競爭壓力小一些,比較多的是CD和Supply Chain部門,每年招聘時間與MT同步。有工作經驗的可申請社招的職位,建議優先找到內部員工幫忙內推,會比直接在外網投遞高效很多(甚至如果可以找到你意向部門的員工,他能直接把你的簡歷給老大看,你們懂的)。

==============================In Unilever=================================

大家都知道快消行業的MKT和CD是最核心的部門,但是從員工人數上來看,Supply Chain卻毫無疑問是最大的部門。關於MKT和CD,之前 @霸爺 的回答已經很詳盡了,答主是Supply Chian的MT,藉此機會說一說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大方向可分為manufacturing, GTM(go to market), and others。manufacturing包括全國各工廠(北京、天津、太倉、金山、眉山、從化等),GTM包括planning、Logistics和Customer Service三個function,是Supply Chain的核心。Others有包括Quality,Procurement,Engineering,SHE等support functions.

Unilever幾大業務單元的協作模式,大致是這樣的(答主個人理解,經驗有限,不妥之處歡迎批評補充)

首先MKT當中的BD(Brand Development)會先跟CMI(CustomerMarket Insight)一起腦暴一下,看看Unilever global有沒有產品值得引進中國,中國消費者們最近又在跟些什麼風或者未來又會跟什麼風,然後確定新品策略,之後RD(ResearchDevelopment)開始進行產品研發,等測試完全ok後,MKT當中的BB(Brand Building)則會制定一系列把這個產品推向市場的plan,並跟SC溝通, SC就開始安排生產,製造出來的新品由CD(Customer Development)和EC(E-commerce)向各渠道以及各平台鋪貨,然後消費者們就會在超市/屈臣氏等直營店/各電商平台等看到這個產品啦。當然這只是順利把這個baby生下來了,之後要讓這個baby茁長成長則需要更多的branding和promotion,SC則需要實時掌握baby的動態及時供給產品,保證客服水平的同時還要想想怎麼做cost saving.

如果把產品看作一個孩子,簡單粗暴一點的比喻就是:

RDMKT-BD:確定孩子的構造生孩子

MKT-BB:為孩子量身定製life plan(上什麼學校跟誰結婚)

CDEC:幫孩子聯繫好幼兒園初中高中找好對象找好公司,保證孩子在學校里要坐第一排,去了公司要受領導重視

SC:孩子的批量化生產,保證所有的幼兒園初中高中都有並一直有我們家的孩子(...)

在孩子的批量化生產過程中,我們還需要保證生孩子的原料都有(Procurement),決定誰來生(Manufacturing),多久生一次(Planning),生出來的孩子是不是能上學(Quality),以及能上學的孩子怎麼送到學校去(Logistics),定期要問問各學校都還需要多少孩子(Customer Service),以及批量生產的過程中,怎樣保證媽媽爸爸身體棒棒(Engineering),安全健康(SHE)等。

Supply Chain的工作看似需要專業知識,但實際上對所有工/商/理科同學們都很友好,所以校招時大家可大膽放心投。

SC的MT program為期三年,根據大方向的不同培養計劃會有差異,但是所有的SCMT都會至少有一崗輪到工廠,每崗時間6個月到一年不等。比如Manufacturing的MT第一年可能會在X工廠,第二年會rotate到非Manufacturing的不同functions,時間不定,之後又會rotate回到工廠,program結束後崗位定下來,MT就算畢業啦。 如果優秀,當然還要足夠幸運(有head count)的話,MT畢業後,就會promote成manager。當然也有一年多就promote的,也有四五年也promote不了的,這個就看命看個人了。總的來說,MT的晉陞資源和表現機會肯定是要優於其他渠道的staff。畢竟MT program有另一個名字叫做UFLP(Unilever Future Leaders Program)。

更優的資源和機會,也必然面臨這更嚴格的考察。Unilever每年/半年都會進行MT的performance review panel, SC的MT是每半年panel一次,所有MT都要將你這一周期內的gains向你的mentor彙報,mentor和line manager要對你這半年的performance進行打分。然後最重要的來了,panel之後,MT的薪水會漲,且漲幅可觀。

聯合利華的整體氛圍說來,還是比較外企的,which means 相對open,相對平等

當然不同部門由於工作性質不一樣,culture也不一樣。MKT需要耐撕,CD需要social,SC分function,planning這樣需要總體指揮調控資源的,需要aggressive和powerful,但是大部分部門和function,比如像答主所在的XXX這樣的養老部門,則好好當個小可愛就好了。(但本人並非小可愛,這也是離職原因之一,後面詳述)。

之前前輩們也說到,整個公司由於女生多,公司上上下下透露著一種陰柔的氣氛。這一點我是離開了聯合利華到了一家以大直男居多的互聯網公司以後才更有感觸,但是陰柔還不全面,還有ummmm,人都很活潑,很健談,信息sensitive,八卦sensitive,段子sensitive,呆著呆著久而久之會有一種獨特的「快消氣質」,就是,很快,恩。

員工福利方面,也是HR到校園裡宣講時的重點。上下班不打卡,可在家agile working,免費班車,健身房,健身課,每年旅遊卡、節假日購物卡、生日蛋糕卡隨便發,每年family day,年會,員工福利大禮包可保證一年的洗護用品供給,performance好的team(比如E-commerce)每年還會有數次team building,每周的52 inspiration講座會請到很多業內大咖分享經驗。

總的來說,如果你喜歡peace and love,追求大公司的名和穩,那麼聯合利華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大多數人追逐的終點,都是peace and love.

===========================Out of Unilever=================================

Why i leave Unilever?

其實我認為這並不重要。凡是要成長的人,總會思考,總會對自己不同階段的人生產生新的認知,所以總是處於選擇中。

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如果一開始你就很清楚自己喜歡什麼,那麼恭喜,just fight for it

如果你像當初的我一樣,對於who i want to be只是一片茫然,那麼從你踏進職場的大門時開始,驚喜,沉澱,陣痛,頓悟,猶豫,懷疑,釋然,這一系列心態上的變化必然是周期性重複的。That`s how we feel alive.

說實話,答主進入U家完全是恍恍惚惚,想著去上海面試提供機票和住宿,不去白不去,也沒抱希望會進。之後運氣比較好,拿到了offer。由於本人研究生專業是logistics相關的,剛畢業時也很懵,對於以後自己想從事什麼行業,career path是怎樣,人生的布局是怎樣,完全no ideas,所以便乖巧地接受了Unilever Supply Chain的offer。

進了U家之後,第一崗base到了XXX,隨後又被告知,不僅是第一崗,我的home function就是這裡。對於此部門工作內容不作過多的評價,但是workload可以說是相當輕鬆愉快了,從來不加班,也不需要撕逼,上司和同事都很nice。可謂真正的comfort zone。

在enjoy了一段時間之後,我開始漸漸意識到:我要的不應該是這樣的。原因有三

  • 其一,此部門非快消公司,甚至非supply chain的核心,接觸不到核心業務,發展前景局限。具體體現在,我對此公司,此行業運營流程,商業模式的大部分認知,都來自於我同屆的其他部門/function的MT小夥伴口中,從本職工作中收穫的行業知識和技能,相當有限。長此以往,會逐漸失去競爭力;
  • 其二,自己的性格當中充滿了不安分因子,與傳統的生產製造業不匹配,長此以往,會磨滅掉天性;
  • 其三,Unilever是一個擁有end to end產業鏈的公司,從產品的研發、生產、分銷、市場、銷售,當中大部分環節都可以自己own(銷售、採購、MKT等需要與客戶/供應商/agency打交道的部門除外),答主所在的部門尤其如此,換句話說,大部分的時間,我都接觸不到公司以外的人和事,再加上無敵福利之一的上下班班車和員工食堂,讓我免於擠地鐵公交,免於出門吃飯/叫外賣。所以我在聯合利華的工作日常,是非常的close的。長此以往,會限制格局和眼界;

於是決定離開,轉而加入互聯網行業,成為一名運營小可愛。到目前為止,非常開心。

沒有了免費班車,我需要每天自行通勤上下班。

但是在麥當勞里,在公交車站,在地鐵站,在奔走的路上,看到匆忙過往的人群,看到這個城市緩緩醒來的早晨,看到每天不一樣的天氣時,我覺得很幸福。

我很驕傲自己有走出comfort zone,有大膽放棄,大膽選擇的勇氣。

正如我在farewell letter中寫到的:it is tough to figure out who i want to be, but nothing to lose so everything to win for me.

對Unilever,我心存知遇之恩。畢竟在我畢業求職季最忐忑,最迷茫,最不知所措的時候,是U家為我打開了一扇門。

如今選擇離開,是為了星辰大海。

=======================================================================

這些瑣碎的所謂learnings,獻給我的2017,也希望對你們有價值。

願大家一直有好故事可以說。

2017.12.24 於上海


謝兩位邀請,我其實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但我是強迫症重度患者,這個邀請一直出現在我的首頁。
霸爺已經回答得很全面了,我就挑他沒說的,結合自己的體會說說:

1. 加入到現在我最滿意的一點:有機會按自己的想法設計自己的成長路線
我是Marketing的管理培訓生,正如前面霸爺講的,會輪3個崗:Brand Building(品牌建議部,15個月), Customer Development (銷售部,6個月),和Brand Development(品牌發展部,15個月),共3年。
首先我要說,這三個崗輪換的設計是我見過的業內最佳的實踐,沒有之一。所以可以在職業生涯的早期,給管培生一個相對快速的方式成長為職業經理人。

但是,其實上面霸爺沒提到的是,輪什麼崗位、有什麼老闆是非常非常關鍵的。同樣是輪Brand Building,在一個每年二十億生意的牌子,和一個每年幾千萬生意的牌子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樣是輪銷售,銷售下面有起碼十幾個部門,在每個部門你學到的東西、你的視野和對生意的理解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職業發展過程中,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我的職場我做主。即是說,不是根據今年公司這個位置有空缺了,你就去頂上,也不是根據我15個月或6個月的輪崗時間到了,你就得去下一崗。最重要的事情是把握自己成長的節奏。

我比較幸運,到目前為止,做到了這一點,這也是我到目前對聯合利華最滿意的地方。當然這是我的體驗,不一定適應於所有人。

2. 成長是邊際遞減的,用更快成長的權利換更高的薪水。

和第一崗的老闆關係很好,他是在這個行業做了7年以上的人。他和我說,在這個行業,聰明的人用2-3年就可以摸索的差不多了,而現在我的經歷也讓我有類似的感覺。
如果真的用心的規劃自己的每一崗,從每一崗中盡量得到更多,你會在開始的2-3年成長的很快,但也會慢慢發現,收穫是邊際遞減的。我一直覺得那些在公司待了4年以上的人,很多時候都在重複自己。
他們越來越有經驗,工作做得越來越順手,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家人孩子。但他們收穫卻越來越少,越來越將自己限定在這個行業,甚至這個公司。
外表光鮮的大公司,都在努力招聘學校里最優秀的學生,讓他們做很多隻要高中畢業就能做的工作,當然,在每一個細小的領域,這群優秀的人都能做到更好,但他們往往因此失去了更大成就的機會。

花更高的薪水,買斷你更快成長的權利。

3. 從上到下,透著一股陰柔
作為一個標準的北方人,一個直男,我骨子裡還常有和兄弟把酒言歡的哥們義氣。我悲哀的發現,在這裡很難存在。
可能也和我是Marketing的有關,我看到的70%以上都是女人,剩下的30%的男人中,有10%已經是你的老闆,剩下的20%同齡人中,可能10%是gay,或起碼是很陰柔的。 我對gay也好,女人也好,沒有任何不滿意的地方,我只是很難找到一個直爽、有義氣的好哥們。
我很喜歡team的同事,但每天吃飯看一群女人嘰嘰喳喳,我偶爾會想出去散散心,偶爾會反思我是不是來錯地方了,偶爾會為我不感興趣她們的話題而鬱悶,當然,只是偶爾。
正如在2中提到的,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我一直覺得聯合利華(或快消)更適合女生多一點。

這就是我在聯合利華工作的體驗。一定不全面,興之所致,隨便說說。
不保證客觀,只保證真實。

以上。不說太多,有問題可以私下聯繫。


霸爺回答得非常深入了。作為一個進入U家一年時間的normal staff,從normal staff 的角度來回答,對題主及想要進去U家的夥伴可能也能有一定參考價值。
本人2014進入U家,職位是銷售代表,地域性輪過一次崗(U家人以輪崗為榮,地域性和部門性,總之就是不停地換,尤其是新人),現在還在盡職盡責地工作中。
聯合利華的培訓系統非常給力,從入職開始,一整套非常完善的培訓系統,大致包括在線和實地培訓兩種方式。對於快速熟悉和掌握工作很有幫助。
如霸爺所說,我對聯合利華最滿意之處在於,能擁有一群優秀的朋友。且不說進入聯合利華後工作技能必能提高多少,但是你會發現,跟很多同齡孩子相比,慢慢的就會產生一些差距。體現在生活態度,思維方式,行為模式,甚至穿著打扮各方面,總之是上進和積極。懶散和懈怠,在U家是無法生存的。跟這麼一群小夥伴相處,你必須也是不斷進步不斷優秀才行,否則都不敢出來混。雖然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很多小夥伴最多也就是在培訓中見一兩次,但是,因為優秀的他們,你對這個社會的態度和看法是不一樣的。
有很多朋友跟我說,我在聯合利華工作一年了,他都不知道我具體工作究竟是啥,其實不是不願意分享,實在是感覺說了他們也難以理解。實話連我男票在內,因為經常聽到,他知道一些DT KC CD SM ASM,等等的英文縮寫,但是並不知道啥意思。至於公司渠道,部門,運行流程之類的,壓根沒辦法讓他理解。我發誓,不置身其中並經過成百上千的報表數據和各種作業的千錘百鍊,根本吃不消。廢話多了,回到具體工作。實習是至少三個月,想起來這段經歷,我覺得比失戀悲壯多了。跟一個DSR學習了一個星期,老闆就給我划了一個大地盤,這個地盤裡的每一條街道巷子,每一家便利店批發商鋪都屬於我,但是卻沒有一家是有合作基礎的。所以,我要做的工作就是搞定每一個老闆,讓他進聯合利華的貨。五六月份,這座城市天氣只有兩種,傾盆大雨和炎炎酷暑。我只能風雨無阻。有時候曬得頭暈眼花,有時候被大雨困在某條巷子里,突然想起一句詩,你在巷子里看雨,商鋪里的人在看你,好在就算哭死也沒人看得到你的眼淚。更虐心的,是被各種門店老闆呵斥並拒之門外,人格和靈魂被丟在大街上,任人踐踏,最要命的是,為了達到公司的覆蓋率和銷量指標,你必須得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回去求踐踏。其實心理落差特別大,好歹也是985出來的孩子。每天擠公交車,把汪峰的《怒放的生命》單曲重複,總之,我是非常敬佩那些沖在一線的DSR們的。
但是,其實理性滴說,這種生理和心理上帶來的磨練,對我們的成長是必要的,畢竟踏出校園大門,我們面對的就是生存。所以我想說的是,如果你要進U家,心理承受能力一定要非常強,否則待不下去。
開始負責客戶以後,工作很自由,理論上是工作完成就可以。但實際上,你會變成表哥或者表妹,在安靜的凌晨,穿梭在各種數據和報表裡。除此之外,門店工作非常瑣碎,周末還沒睡醒,門店經理課長啥的就會電話不斷,一會工商局檢查出問題,一會促銷員出問題,一會檔期換擋讓做陳列。然後最後摔一句話,你要是不馬上過來處理,以後有啥事別來找我之類的話。我來幫你把門店管理好了,你是來吃素的嗎!!!真想爆粗口沒有!!!我想說的是,一線銷售人員,工作是非常瑣碎的,周末或者休假,電話都從來不間斷,常常加班,陪家人的時間幾乎沒有。工作和生活不分,常常因此跟男票吵架。可能在跟不同的人接觸,處理不同的臨時狀況確實非常能鍛煉人,但是會心力憔悴。所以如果你夠強大,來U家是不錯的選擇。
在發展空間上,我只想說,比我高三界的哥哥現在還沒有升,他升了還有比我高兩屆和一屆的,至少也得五六年吧。當然也有normal staff 三四年升職的,但得天時地利人和,那就是命了。所以上一段那句話,我想改成,所以如果你夠強大,並且抱著成長和鍛煉的心態,來U家是不錯的選擇。等你覺得你翅膀夠硬了,飛到別處去覓食就好了。
現在,我正準備辭職。太繁雜的工作,讓我覺得我的整個生活都不好了,畢業時的激情也在繁瑣中消磨殆盡。沒有工作動力,是痛苦的最大來源。每個人對生活的期望是不一樣的,也可能我的選擇錯誤,但是不試試怎麼知道對錯。年輕的時候,本來就是不斷定位自己的時候。
希望我的經歷,能給到小夥伴們一些參考。


剛結束兩個月的暑期實習,等待著下一份工作的入職,想到知乎自己曾經無數次查過在聯合利華工作的體驗,覺得應該寫一點什麼。可能這個回答或多或少帶著一點本人對實習生活的一些失望,或許我也讓U家失望了。

申請流程

關於整個暑期實習生的申請,雖然沒有MT那麼繁瑣,但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今年HR給出的數據是,MKT 3000多人選出了15個,分布在不同的brand, 第一輪網申就是基礎的信息填寫,個人經歷介紹,有點像linkedin 模式,大概過了一個多月,在某個清晨,收到了U家的電話面試邀請,外包給了第三方,中華英才網,一個聲音很好聽的小姐姐,大概25分鐘的phone Interview (這一點必須表揚U家,第一次沒接到電話,還會不斷發郵件溝通時間),整個面試,有一個英文問題,其他的都是中文,有兩道八大問問題,不過不難,英文就是Why Unilever,Why marketing? 還有最喜歡的U家廣告一類的,要對brand有些了解!大概過了一周,就收到了AC面的通知,在總部上海,於是做了連夜的國際航班,帶著還沒有倒過來的時差,就來到了U家總部,福泉北路33號。

Ac面分為上下午,上午是群面,一個多小時,八個人一組,幾乎每組都是1男7女模式,U家男女比例恐怖的驚人,面試全英的case,20Min閱讀,很長,不可能每一頁都讀到,這裡建議將每一頁的重點寫到頁面上面,並且可以挑自己強項的部分多做準備,今年的case是一個更類似於PR問題解決的案例,U家整體來說不是一個很A的企業,所以也並不是leader一定能進下午的面試,主要還是看是否有邏輯的發言,注意,不要太多廢話,反覆的說,要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可以幫助團隊做筆記啊,總結啊,也很好。

中午U家食堂的免費午餐,是至今我覺得在Unilever吃過最好吃的一頓飯,吃過午飯,回到大台階,等待著通知,下午將會是Line manager `單獨面試,基本上是8進4,我們組是8進2,很殘酷,沒有叫到名字的就say goodbye了,我是一號,所以下午也是第一個面試,基本上這時候面試你的manager也就是你接下來帶你的brand manager (BM),面試問題是一些基礎的簡歷問題,不過也要看面試官風格,我的面試官就拿出了幾個packshot 讓我為新品上市選包裝,並做市場推廣,不要緊張,我覺得一個很好的邏輯很重要。大概25分鐘,面試結束,可以坐著免費班車離開了,大概面試之後的兩到三天,就會接到offer 通知,比例大概是,每組的8個人會有一個人進入最後offer pool,所以還是挺難的,由於今年summer 可以直接拿到mt offer,所以可能挑選會更嚴格一些。

U家是個男人很少的地方,今年MKT 實習生只有三個男生。

實習體驗

不得不說,U家的確對summer 要著重培養,大部分實習生都會在兩個月時間單獨的完成一個project, 並且經常會有一個講座啊,HR的career service 等服務,每周五的50 Ins也是很棒,雖然我一次也沒有完整的聽過,還有每個人buddy 都會耐心的教你,還是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工作環境,每天上下班的30多條通往上海各地的班車,這在大上海可是好的福利,便宜的食堂,雖然很多人吐槽難吃,但是我覺得還是可以的,以及周五可以4點下班(不過從來沒有準時過),至於宣講時說到的免費水果,和冰淇淋,除了在面試當天吃到了免費的可愛多,這兩個月我是沒有遲到過免費的可愛多,即使看到,冰箱的柜子也是鎖著的。

究竟兩個月幹了什麼?重點來了

上面一位比我在MKT呆的更長的匿名用戶也提到,有什麼老闆是非常非常關鍵的,在什麼樣的brand 的,甚至你做offline 和online 也是完全不同的,由於每個brand不同,有的可能分為線上線下團隊,有的是BB(brand building)和BD(brand development),今年U家大改革,將其改為了global 和local team,導致今年也有極高的turn over rate, 接下來會詳細談談個人體驗。

同樣是暑期實習生,在不同的brand,你能接觸的campaign 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大牌子,捨得花錢在做活動,也有著接連不斷的project 由你來lead ; 我的一個小夥伴,在兩個月就獨自領導了一個很大的campaign ,也是收穫頗豐。還有的小夥伴,可以自己設計購物寶貝頁面的視頻,每天和agency brief idea

相反的另一面,對於一些小牌子,甚至新牌子,你完全沒什麼自主權,畢竟都是定好的東西,也沒有什麼太多的project 讓你去lead ,甚至可能很多活動的launch date 都在11月,你完全不可能自己在實習期完整做一個項目,加上現在線下日用快消品的難做,LZ這兩個月聽到的最多的詞就是cost saving,從頭到尾saving ,沒錢做TVC投放,沒錢彩印outer case, 如何減少barcode進場費,每天都要考慮。至於新牌子,可能你剛進去team還有十個人,當你工作半個月,可能就剩5個了,當你離職,可能j就只剩ABM了,究其原因,還是難做。

所以,各位,第一年輪崗,包括實習,一定要選個好的brand還有一個給力的director,一個好的領頭人,真的太重要了,否則你每天加班到十二點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discourge you 的那種感覺,真的很難過。雖然worst case 早見到也好,但是第一年,真的還是要一個大的team ,有耐心的領導來帶你,一個全新的team ,全是freshman 的team ,大家真的很忙,對流程什麼的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只能「共同進步」了。

MKT在做什麼

這個可能也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兩個月,並不能讓我多了解整個市場部幹什麼,但是一個大的框架還是可以和大家說說,marketing分為BB和BD,BD(global)負責品牌的創新、建立(通常是國外引進)、定位(如何打廣告等),BB(local)負責品牌的建設和運營,更多地要和CD共同確定市場銷售方案,提升銷量和市場份額, 這個就是很泛泛 的說了,是不是覺得很有趣,MKT 是一個每天都在創新,每天都在想如何打廣告的部門,可以像電視劇一樣,用自己的idea帶動整個部門的成長,我想說,這真的是沒MKT10%不到的工作。甚至很多廣告創意都是london ,India 那面的東西。

你每天可能,小到一個條形碼的申請,這裡不得不吐槽,公司流程的複雜,Du code,Cu code,PM code, barcode, DO code,IO code, 到現在我還沒完整的了解整個流程,一個完整的barcode 出來,還要搭什麼BOM,你以為很多code 和你沒關?大錯特錯,你這面不搞定,R D不給你生產,也沒人告訴你,因為每個人都很忙。終於搞定了·code, 你發現,又出問題了,不同SKU的barcode 又出了問題,那麼,就再申請一輪吧,從package,催到finance,再到supply chain ,中間不下10個人的流程再來一遍吧,恰巧你有個同事這周離職了,去開會了,人家不理你,你就得去找其他人。該問誰呢,一 個個 去問吧,可能恰巧你問的人這個月來大姨媽了,不幸,怒對你一頓,告訴你,他也不知道。

一筆訂單的領用,一個財務的審批,下一個季度promotion calendar 的預定,一個外包裝和Artwork 去溝通,哪裡沒有達到你的要求,簽樣,可能一個SKU從packsbot 到瓶子都要你簽,幾百份。

終於,5點下班了,你把所有的雜事解決了,會也開完了,agency 也撕完了逼,總結說,就是擦好了屁股,五點之後,你真正的工作開始了,開始做deck ,找領導看deck ,改deck ,一忙,可能就12點了,這一點是好的,21點之後打車,U家給報銷。

兩個月最大的感受,整個聯合利華的各種品牌,都在進行的一項舉措,升級換代,說白了,就是產品更新,漲價,換一個新的概念,給你漲點價錢,Lux出了高端線,clear馬上就跟上,OMO也出吧,甚至market share 很高的牌子,也要給你換個概念,牌子也漸漸focus 在北上廣的大城市,拋棄很多三四線城市,為什麼?因為需要好的performance ,整個中國,早已不在對這些外資品牌買單,更多去海淘,去香港買,沒辦法,便宜的商品margin 低,小城市投入沒有產出,怎麼才能拿到預期的target,升級換代達到更大的margin, 可是升級換代也沒有很快被市場買單,一個很好的例子,某發水,在日本賣的 超級好,那麼引進過來吧,生產地變成了合肥,銷量卻十分不樂觀,一直處於隕落的邊緣,也是為什麼快消越來越難做。

直覺得,一個好的品牌,long term 的發展一定要deliver consistent image, 這一點,從一個小白來看,我認為清揚做的很好,一直是小S代言,主攻男士洗髮,並且最近做的幾款商品結合也很成功,無疑,清揚是聯合利華2000年以來,最成功的牌子。為什麼每個牌子不能一致保持同一個concept 呢?可能和其極高的turnover rate 有關吧,不斷的品牌經理更換,每個人的風格都不同,不經我今年坐上去就好,誰知道明年我會去哪裡呢,我喜歡這個明星,可能在budget 之內,我就簽了你,下一個領導可能喜歡男人,我就找一個帥的。

碎碎念念

  • 不裝X不開心,不縮寫不開心,忘了從哪裡看到,這就是一份讓你拿著月薪2萬,活出20萬的工作(求勿噴)。不中英間雜不開心,我suppose 你這個沒問題,which 我覺得XXX,somehow ,我覺得你要這樣,anyway ,XXXX。導致我寫篇文章也要間雜。
  • U家環境真的很好,沒有隔斷的工作環境,坐落在大工業區,很多司機一直認為我定錯了位置。
  • gay真的很多,即使不是,最起碼,也是很柔,我從來不排斥,甚至很多好朋友都是gay, 但是當我想半夜去喝一杯啤酒,high 一high 的時候,找不到那樣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
  • ROI很低,這是一份很適合女孩子的工作,也很適合,上海本地人,還有那些不用愁著房子的二代,總覺得,做著並不輕鬆的工作,拿著沒有同樣預期的return ,多少會有些失望。
  • 我一直是一個outcome driven 的人,也是一個沒有那麼細心的人,我覺得,如果想在這種流程化比較嚴重的企業做MKT,這幾點很重要,Passion,·multi-task 能力,邏輯思維,沒有什麼叛逆的想法,還有就是耐心和撕逼的能力。
  • 有些部門的某些人,有一萬個MMP要說,懟你千百遍,你還得熱臉對著冷屁股,從這一點來說,我一直有種它是國企的外資的錯覺;也不得不承認,U家的好心人,耐心幫助你的小哥哥小姐姐也真是很多,幫著你一個看數據,一點點知道你的人。
  • 不要以為外企沒有那麼重的人際交往,真的也很重要,一直開玩笑說,在U家辦事順利的一個秘訣,可能你要每天閑著的時候,拿著零食去各種部門social 一下,讓大家認識你。
  • 個人覺得,聰明人,兩年足可以摸清這個市場,接下來發展的如何,真的靠insight。
  • 做了兩個月,讓我以後不再相信廣告,不在相信什麼不同的variant。

Finally,

兩個月,排除工作來說,認識了一群優秀的小夥伴,可能是我最大的收穫,聚餐吐槽,很開心,一肚子的苦水沒人吐槽的時候,那我們就去high吧,去任何bar.

對了,忘了說怎麼留用了,看運氣和努力吧,至於這個運氣如何界定,我覺得從你被分到品牌的那一刻,決定了70%,你要祈禱的是,LM不會 中途跳槽。

至於我為什麼沒有留下,與其說我發現了自己更想要什麼,不如說,是U家淘汰了我吧,我承認自己不夠優秀,無數個加班到深夜的夜晚,我一直在問自己,究竟今天做了什麼,忙了什麼?發現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答,覺得這樣沒有目的的忙,這樣不斷的back and forth 真的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一直是一個不討厭加班的人,最起碼,你要讓我知道這些加班的意義吧。

從去年網申悲劇,到summer inter 結束,我對u家的感情從未變,當看到福泉北路33號這個地址,我仍舊會銘記,會感動。

從高中一直設定的目標,到真正的擁抱你,就像追妹子終於成功,最後妹子,告訴你,對不起,我們不適合。

有人問我,校招會再申請嘛,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適不適合Marketing,只是因為我意識到我有全新的路要走,無論如何,我感謝這兩個月的恩賜,感謝U家兩個月給我的一切。甚至現在每天早上起來,彷彿還覺得自己要趕緊去追班車,回頭來看,哦,結束了。

這就是我在聯合利華實習的體驗。不保證多客觀,覺對是自己的真實體驗,吐槽也好,感想也罷。

可能很多人也認出了我,嘿嘿,認出我的人,謝謝你們的照顧,我們江湖再見。


正在準備聯合利華一面,看到樓主這篇寫於昨日的文章也算有緣~祝樓主前程似錦!

不過看到樓主說同年8個MT都是上海院校出來的我苦悶了……感覺U家和歐家都偏愛本地人= =


門檻低是真的(相對其他大公司),辦公室里五花八門的專業,五花八門的學校學歷,看得出來,對學校學歷專業其實並不是很看重,但是面試的時候,要有表現力才能讓HR為你轉身也就是你如果「老實巴交中規中矩」他們可能不怎麼喜歡你。不過話說回來,HR也有眼瞎的時候,英語口語好可以加很多分甚至可以忽略某些缺點,當年應聘u家暑期實習生的時候,口語準備不充分表現不好,最後拿到了實習生offer(可能是學歷加分了)後來主管一直到我離職還吐槽我英語差,逮住機會就說我英語差,即使我書面表達等其他方面表現挺好的,讓我有段時間有點怕英語了,自卑,後來離開後來到另一家外企,沒人說我英語差(我老闆這種刻版印象思維真是挺操蛋的)。
還有次親耳聽到一句關於招聘的:只要英語好就行,反正我們缺幹活的。嗯,是原話。
有個好的老闆非常重要:願意教你,會教你的老闆要珍惜,我老闆就屬於那種就算教你也要先損你幾句那種,讓人覺得自我價值感很低,什麼都做不好。
還有說什麼辦公環境好之類的我覺得都沒什麼用,硬體設施都是可以花錢買的,人文環境企業文化才是主要的,說U家同事之間關係好,可能是我命苦,老闆就是個很八卦的人,聽過她很多抱怨。。
對了,公司女的太多了,即使有男的很多也很娘,比如抹護手霜後還要聞一下說…嗯,甜甜的!

當年有次實習生們跟HR的幾個女的一起吃飯,裡面就一個男實習生,一幫HR圍著這個男生問東問西,相聊甚歡,我們四五個女生全程懵逼臉看HR老女人勾搭小男生。性別真是硬傷。。。。

總之,適合的就是最好的。吧。。
溜了溜了~


社招入職,WL 1c,製造。
入職U之前,在一家外企呆了五六年,那種boss是外國人,天天能跟你吹半小時牛的企業。 因為地域,家庭原因跳槽到U家。
先說缺點:
第一感覺是,口號大過實幹。
第二感覺是,官僚。
第三感覺是,晉陞機會全在MT,作為社招人員無機會晉陞。
再來說說優點:
壓力十足,可以讓人成長。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已經經過聯合利華的一面,什麼都不說,薪資待遇也不會跟你說,直接先給你各種表格進行考試,通過再談下一步,最後也不會跟你說薪資待遇,不過這種公司比較正規,不會差到哪裡去,這是一個對工作要求及其嚴苛的公司,正如樓上所說的,如果你內心足夠強大,想鍛煉自己學到更多東西,你可以選擇聯合利華


聯合利華研發工作簡單的點在於你可以根據絕對強勢的框架來順勢而為,因為制度健全,按流程一步步做就行;
同樣困難的點也在於絕對強勢的框架,你很難跳出框架做事,因為沒人希望擔風險,這也是為啥我們很難做行業創新,而是跟著大潮去靠體量佔據市場。


本人沒有聯合利華工作或就實習的經驗,只是有一個關係較好的前輩現在聯合利華做飲食策劃的管培生。作為快消行業數一數二的企業,待遇、發展什麼的自然是極好的,但是這種大型的外企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員工內部成長空間一般不會太順暢,如果沒有留學背景或者管培經歷的話,在內部繼續成長發展有點不現實。


也在準備U家RD的一面,看到樓主的文章,感覺可以有另一種角度來看待快消,看待U家,非常感謝。也祝樓主在新的旅程里走的更快更穩,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自我滿足吧!


如留的下,升的上去,亞太區域注意防gay防人渣!!!!


先mark一下 有空來回答~也有可能太懶忘記回答了哈哈哈


貌似很開心啊 我姐在上海的聯合利華里 老是搞活動的 帶家屬。然後上次我家狗傷到她了 看了1500 第二月全報銷…


只想說,今年聯合利華招的基本都是性別限男性。然後我就成為一名黑粉了。


一個企業好不好不是看員工多享福,而是看付出與得到是否正比,是否合理,我所知道的合肥聯合利華一名員工,多年前想去北京就申請去了,後來因私事想回合肥就回來了,兩年前吧,公司還給培訓升職機會,到了上海培訓沒幾天,聽不懂又吵著回,原崗位都有人了。她能又回來了。收入可不低幾十萬一年!想上班就去,不想就隨便編個理由看倉庫去了什麼的就不去了。在家睡覺逛街回家帶孩子。在北京與合肥這麼多年一直如是。不信可查證。我不知道這樣的企業是否是好的,對別的員工是否公平。如果大家都這樣,我不知道公開於是後,他們的產品利潤有多高,產品是否可信。合作夥伴是否放心。


管培生有得熬!華東RSD飄過,整個CD都比較殘酷!只能說進去後在出來有個好的資歷,外招進入,待了一年多,現在想來,印象最深應該還是方瑋!


推薦閱讀:

TAG:外企工作經驗 | 快消 | 聯合利華 | 工作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