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早期的非主流勢力的謀士能力如何?和魏蜀吳的頂級謀士比起來如何?

三國早期有很多讓人覺得很厲害的謀士,比如董卓的李儒,呂布的陳宮,甚至還有袁紹帳下的田豐等人,只是出場時間較短,想問下他們的能力如何?


謝邀。

首先,李儒可以排除。
理由?你去搜《三國志》,沒有他的名字。他那些段子,都是《三國演義》編出來的。
史載事迹,僅有兩件:擔當了漢少帝的郎中令,然後去毒殺了漢少帝。僅此而已。此事見於《後漢書》,《資治通鑒》也採用了。當然,陰謀論的發揮,也可以說他其實是董卓的幕後軍師巴拉巴拉巴拉,但那樣沒意思吧?我還可以憑空吹牛說其實諸葛亮只是諸葛均的傀儡呢。
只能說,他在董卓軍中地位不低,但沒什麼直接證據說明他的謀劃,最多是下毒手段處置得當,而已。

陳宮在《三國演義》里之於呂布,簡直是范增之於項羽的角色。既剛正又多智,最後引頸受戮很有悲劇英雄之姿。但歷史上,他沒有捉放曹的經典傳奇。他的出場是以背叛曹操開始的。煽動張邈、張超們反了兗州。這事兒說難聽點,背後插自己主公刀子,不算太光明磊落。
之後他跟了呂布,也有過一次疑似叛逆事件,就是著名的郝萌謀反、呂布裸奔投高順事件,後來曹性(《演義》里射瞎夏侯惇那位)說這事陳宮有同謀,陳宮臉都紅了,呂布沒追究。
之後陳宮的著名謀劃,就是下邳被圍時的」呂布出城,我來固守,掎角之勢「,呂布沒採納。但說實話,呂布當時步騎出戰曹操,也沒贏過,所以這策略的成功率,我不太相信。
大體上論歷史,陳宮的智謀並不像《演義》里那麼神,但在幾個勢力之間的斡旋和私人勢力,其實是有的。有段時間他簡直不像臣從於呂布,而是個自己有班子的人物,我猜他在兗州、徐州和淮南間的人脈很是了得,也算個非常有性格的小梟雄,但未必是出色的謀士。

田豐和沮授在我看來,是三大勢力之外,最出色的謀士了。而且好有一比:
沮授好比袁紹的荀彧,田豐好比袁紹的郭嘉。

沮授如荀彧,在於他給袁紹做大規劃,佔據冀青幽並四州,再擁立天子——聽上去很荀彧吧?
他勸諫而袁紹不聽的那些,也集中在人事和大規划上。
比如袁紹讓兒子袁譚去掌青州,沮授勸過,不聽。結果袁家就敗在兒子們內戰上。
沮授勸袁紹迎立漢天子,袁紹沒依。結果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沮授認為袁紹不該跟曹操追求大決戰,而應該慢慢來,廣域襲擾,袁紹不聽。
沮授認為應該留守延津,不該讓顏良獨自領軍,袁紹不聽,於是顏良文丑都完了。
沮授認為應該跟曹操打持久戰,袁紹不聽,於是官渡了。
沮授的宗族和威權頗重,這點很像荀彧在曹家的地位,也因此,郭圖和淳于瓊們對他一直不算友好,袁紹也是慢慢分他的權,最後完全不用他的。

田豐如郭嘉,在於他更偏重戰術謀劃,而且了解袁紹內心——一如郭嘉了解曹操的內心。
比如界橋之戰扶袁紹進矮牆,說明田豐是直接上戰場的那種——都手扶主公了,多親密。
比如田豐曾經勸袁紹襲許都劫天子——這風格就比沮授的犀利。
袁紹平公孫瓚,田豐居間用策很多。
曹操東征劉備時,田豐勸袁紹打許都,不聽。
最後官渡敗回來,田豐在獄中一聽這消息就知道袁紹必然要殺他——猜中了。

沮授是整體規劃,田豐是戰術細節。大致如是。
他倆不見用,未必是袁紹多蠢——獻了計策不用,不聽就是,幹嘛貶黜呢?因為袁紹那裡太雜亂了。郭嘉誇過曹操那兒簡單,好,其實曹操那裡就好比延安,結構相對簡單,都團結在以魏武為核心的中央,荀彧日理萬機,郭嘉永遠健康什麼的;袁紹那裡好比國府,各勢力來回傾軋。袁紹的地盤夠大,吞得夠多,四個兒子各一個州,再加上各類亂七八糟的勢力,內部意見太難統一。所以沮授和田豐提提意見都能提監獄去——說到底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有資格和田豐、沮授並列的非三大勢力謀士,是下面這倆:蒯良,蒯越。
190年,劉表單騎下荊州。那時荊州被袁術窺伺,當地還有群土霸王臭流氓。蒯良和蒯越算當地士人。
劉表問計,蒯良說應該施以仁義——這個聽上去就非常的冠冕堂皇。但不是廢話,沒完呢。
然後蒯越補充,先說了句酷斃了的話:
」治平者以仁義為先,治亂者以權謀為先。「
簡單說:我哥哥剛才說了些政治正確的,咱現在要開始說陰險的招了。
什麼招呢?蒯越有人脈,認識當地黑白兩道,就邀請了些當地宗賊勢力來,殺了——這套路很像商鞅破魏吧?——然後收編當地人眾。

劉表一介書生,而最後能震服荊襄近二十年,割據一方,一方面是他自己帥,有魅力,有學問,一方面也就是靠蒯良和蒯越這對貨。蒯良和蒯越是三國很早就意識到亂世局勢,懂得營造輿論氛圍,吸引人才,同時下狠手整治當地豪強的人物。有謀略,有手段,黑白兩道,軟硬兼施,厲害。蒯良代表光明正大那一面,蒯越代表陰謀詭計那一面。缺一不可。
當然,後期他們這一族和蔡氏一起,成了荊州的實際話事人。荊州被曹操襲取固然不保,但荊州這一族士人卻還活得好好的。從結果而論,蒯越有點小賈詡的意思。
所以曹操都說,不喜得荊州,喜得蒯越。
《通鑒輯覽》說:
」蒯良兄弟數語,當時所僅聞,昭烈偏安之業,有與此暗合者,表不能善用之耳。「
作為偏安割據,他們做得實在夠好了。


所以:三大勢力之外,沮授田豐,蒯越蒯良。陳宮和李儒比起這四位,稍微遜色一點兒。公孫瓚家的關靖是酷吏,劉璋家的法正嚴格來說算劉備的了。


大致如此。


=_=

嚴格來說,陳宮其實不算呂布的謀士。他算是袁術在兗州的代言人,和呂布更多是合作關係。
李儒在小說里儼然是董卓的謀主,但事實上這個人物正史中記載不多,很難判斷真實的實力。

沮授、田豐、蒯越、蒯良,這四個人都非常厲害,但得以發揮的舞台有限。
沮授和田豐因為袁紹那裡派系的複雜,一直無法施展全力表現。
蒯越和蒯良作為劉表的謀主,在初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蒯氏和蔡氏親曹的立場,導致他們沒有什麼更加精彩的出謀劃策。

既然題主問的是那些非主流的軍閥們手下謀臣的水平,那我就故意說個冷門的好了。
冷門人物的記載一般比上面六個人都更少,對他們的評論,也只能靠管窺一斑,輔以遐想。

韓遂心腹成公英,姓成公,涼州金城人。
此人中平末年就成為了韓遂的心腹,想來歲數也不會太小。
史載的事迹有兩件,第一件就是勸諫韓遂。
魏略:「建安中,約從華陰破走,還湟中,部黨散
去,唯英獨從。」
此時是建安十七年左右,韓遂與馬超反曹操,被打爆了,當時韓遂逃跑,隨行的只剩下成公英。

當時老賊骨頭韓遂情勢非常窘迫,他的女婿閻行居然要割了自己的頭去投降曹操。
話說這閻行非常厲害,年輕時就有點名聲,參與了韓遂早年和馬騰的較勁。
當時閻行以一根斷了的矛抽中了馬超脖子,差點要了錦馬超命。如果矛沒折,馬超恐怕就糟糕了。

曹操打爆韓遂後,扣了閻行家人,還特意給他寫信有意招攬。韓遂怕閻行反叛,把女兒強塞給了他。
結果人家閻行該反還是反了,一點沒留情,這事兒乾的是賠了女兒又折兵。
於是這會兒的韓遂發出了很無奈的嘆息:「今親戚離叛,人眾轉少,當從羌中西南詣蜀耳。」

這時候劉備已經入蜀協助劉璋防範張魯了,我估計他是想要鑽進蜀中去投靠老劉。
然後成公英勸他:「興軍數十年,今雖罷敗,何有棄其門而依於人乎!」
但韓遂有點心灰意冷,無奈的問他:「吾年老矣,子欲何施?」

成公英提出的策略是:「曹公不能遠來,獨夏侯爾。夏侯之眾,不足以追我,又不能久留;且息肩於羌中,以須其去。招呼故人,綏會羌、胡,猶可以有為也。」
曹操不可能親自追他們這麼遠,敵人也就一個夏侯淵。但以夏侯淵的情況,也拿他們沒辦法。
所以穩妥的辦法應該是跑到羌人的地盤,找老相好們再次聚集勢力,頑抗到底。

事實證明,這番判斷是完全正確的。曹操當時的狀況,確實無法常駐西線。
韓遂就帶著自己僅剩的男女數千人投靠了羌人,因為以前的交情,得到了羌人的庇護。
後來夏侯淵回軍,留下了叛徒女婿閻行,於是韓遂和成公英聯合羌胡數萬反攻倒算,閻行嚇尿了要跑路。
悲催的是當其時一輩子造反的韓遂終於咽氣了,成公英不得已投降了曹操。

曹操得到成公英後非常高興,以為軍師,封列侯。
某次出獵時,玻璃心曹操拉著成公英的手問他可以為韓遂盡節,難道不能給我盡忠嗎?
成公英哭著說要不是老主人掛點了,我都不會來這兒。
老曹估計心裡一邊碎碎念怎麼竟碰上這種得到肉體得不到心靈的事兒,一邊親敬之。

後來成公英再出場,就是曹丕時代的事兒了。
魏略裡邊說:「延康、黃初之際,河西有逆謀。詔遣英佐涼州平隴右,病卒。」
這事兒在張既傳里也寫了一筆。

「胡騎數千,因大風欲放火燒營,將士皆恐。既夜藏精卒三千人為伏,使參軍成公英督千餘騎挑戰,敕使陽退。胡果爭奔之,因發伏截其後,首尾進擊,大破之,斬首獲生以萬數。」
張既派時任參軍的成公英去詐敗,勾引敵軍追趕,然後兩頭夾擊,得到了很不錯的勝績。

根據曹操把他任命為軍師,還有作為張既的參軍兩件事來看,此人的本職就是軍謀。
結合勸諫韓遂的言論,可見成公英屬於頭腦非常清醒,對局勢判斷很準確的那類人。
最難得的就是他的忠貞,韓遂濃眉大眼的女婿都叛變的節骨眼,對老賊骨頭依然不離不棄。
他在西涼軍人集團里屬於非常少見的異類了。

可以想見,從中平末年開始,他就作為韓遂的謀士,為其造反叛亂的大計出謀劃策。
這個中平末年有多末,無法估計,就取最低值,中平六年好了。
從中平六年,到韓遂掛點的建安二十年,這中間是尼瑪長達二十六年的時光。
也就是說,韓遂在西涼和那一群凶神惡煞還有羌胡們相愛相殺的時光里,都有成公英的足跡。

後漢書記了件特別好玩的事兒,這件事兒韓遂表現的腦子非常好,而且特別不地道。
興平元年,馬騰帶著兵從隴右來朝,找李傕要條件,談崩了,於是打了起來。
以三國初期強者李傕可怕的戰鬥力,馬騰居然和他打了個相持不下,西涼武人的素質可見一斑。
韓遂聽到信兒後趕緊去調停,結果估計也談崩了,就和馬騰聯合到一處了。

然後強者李傕就卍解了,聯合侄子李利、郭汜、樊稠,跟馬騰等人在長平觀互相掄大寶劍。
毫無疑問區區馬騰和韓遂便是戰不下李傕口牙,被爆了主基地,斬首萬餘。
馬騰、韓遂捂著屁股往西涼跑,樊稠等人帶著兵馬就在後邊追。

這時候韓遂突然開竅了,派人跟樊稠傳了個話:「天下反覆未可知,相與州里,
今雖小違,要當大同,欲共一言。」
普通話:「這天下的局勢怎麼著還沒準呢,咱都是同一個地界出來的,今天小打小鬧,以後還得處呢不是,有幾句話想跟你老樊說說。」
樊稠就這麼上套了,在陣前跟韓遂駢馬交臂相加,笑語良久。

這事兒被李傕的侄子李利看個正著,回去就跟自己數數告狀去了。
利告傕曰:「樊﹑韓駢馬笑語,不知其辭,而意愛甚密。」
普通話:「樊稠、韓遂倆老小子並馬笑語,不知道說了啥,但那德行非常的情投意合。」
於是李傕就疑心了樊稠,後來興平二年,果然找了個茬口剁了老樊。
結局就是「(西涼)諸將各相疑異,傕﹑汜遂復理兵相攻。」直接導致了李郭最後的覆滅。

這事兒看著眼熟不?就是演義里曹操和韓遂套交情,馬超起疑心的橋段。
有理由懷疑,韓遂這突如其來的機智,很可能出自成公英的謀劃。
當然成公英其人事迹太少,這也僅僅是猜想而已。

不過韓遂能在西涼縱橫數十年,此人的謀劃恐怕確實是不可少的。
西涼這幫純軍人構成的武裝集團里腦子好的確實不多,成公英可謂稀有的奇形種。
如果在文藝作品裡描寫西涼軍的事迹,其人大有可著墨的地方。

若是和曹操、劉備那邊的人物比較,其實不太好說。
劉備在荊州之前,身邊真正出謀劃策的參贊可以說沒有,孫乾就是個秘書,糜竺能力有限。
曹操那邊的人物實力都太強,拿來和成公英這種邊緣人物比較,總不合適。
非要說的話,成公英之於韓遂的重要性,可能不亞於法正之於劉備吧。具體實力則無從判斷了。

除此以外,其餘擅長軍謀的人物,大多數在後來都成為了劉、曹、孫,三家之一的下屬。
譬如田豫、田疇、呂范,劉焉劉璋家的人物則更不用說,幾乎都被劉備打包了。
還有一些人,給人的印象似乎挺可靠,譬如閻象、閻圃。
但其事迹實在少的可憐,也就真的沒什麼好說了。


回答這個問題得先有一個定義,到底魏蜀吳的頂級謀士都有哪些?因為這波人都與曹操發生過交集,這裡我們就採用幾個幾乎大家都能接受的人選作為陳宮,田豐,李儒的挑戰對象吧。為了方便比較,我們假設魏蜀吳三國的頂級謀士都是一個水平,注意是假設!

魏國的頂級謀士:司馬懿,荀彧,荀攸。

好了先來說說陳宮,三國志記載的是有一句荀攸對陳宮的評價「夫陳宮有智遲。」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陳宮雖有智謀,但機變不夠。要知道荀攸作為曹操手下謀士集團的老二,曾經為曹操出過奇策十二記的,可以說是整個三國時期最優秀的戰術家的荀攸。他對陳宮的評價在我看來時沒什麼問題的,所以既然荀攸如此評價陳宮的,那麼陳宮自然是比不上荀攸這些頂級謀士的。

接著是田豐,荀彧:「田豐剛而犯上。」。即是說田豐本事是有的,但是不會說話,老是不給自己老大面子。在我看來這也是對田豐的最好的評價,本事不錯,情商不行。田豐最後死也就死在了這個犯上上面。田豐在獄中得知袁紹因為沒有聽從自己的建議失敗之後就知道自己死定了,後來袁紹果然就把他給殺了。所以在我看來,田豐的謀略水平未必在頂級謀士之下,可是其性格卻是比不上這群頂級謀士的,田豐這樣的人如果是在曹操手下估計未必就比郭嘉差,可惜跟錯了老闆,再加上自己作死,那就沒有什麼辦法了。

最後是李儒,三國志裡面是沒李儒什麼事兒的。但是在演義裡面,像董卓的進京勤王,遷都長安,等等後世看來的神來之筆都是李儒弄出來的,不客氣的說,演義里李儒絕對能算得上是三國第一謀士了,可惜的就是死的早。

所以綜上,這些人是比不過三國時期的頂級謀士的


關於陳宮
以下觀點來自性巴沙拉

初平三年,董卓死亡,同時黃巾軍也殺掉了兗州刺史劉岱,在陳宮的大力支持下,曹操入住兗州兵收降了三十餘萬黃巾軍,讓曹丞相的造反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第一是因為兗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第二就是這三十萬黃巾軍也就是後來號稱曹操第一精銳的青州兵。
雖然青州兵的戰鬥力以及其職能存在爭議,毫無疑問的是陳宮的出現讓曹操前期得到了很多地盤和剩餘勞動力,並且在修生養息的過程中吸引到了很多風滾草,應該說陳宮給予曹操的幫助有著無法估量的巨大價值,之後的事情就比較俗套了,曹操暴露出了殘暴的本性殺掉了才名遠播的邊讓,同時放縱軍人屠殺百姓,在士族階層和百姓階層都引起了恐慌,但老百姓明顯是見過大世面的,恐慌了一會就繼續關注娛樂圈,而士族階層的恐慌卻是深入骨髓,生怕下一刀就砍向自己,陳宮對於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疼在蛋上,鮑信死後他作為兗州士族集團的代表,自然要承受曹操行為所帶來的一切負面壓力,一方面是士族階層譴責他習習哈哈胡搞毛搞,整天想整個大新聞,現在出了事你是要負責的,另一方面就是群眾們也都紛紛高呼讓陳宮滾出娛樂圈。
這時的陳宮明白了兩個道理,第一,當時的普世價值觀就是誰會打仗誰就是好人,曹操無論對於兗州還是對於天下而言都是個好人,輔助他是明智的選擇;第二,他的那些朋友也就是所謂的士族階級智商很可能上不了60,。曹操用人一向是看能力而不是看名氣,而且其個人性格特別討厭君子,無論是真的假的都很看不順眼,陳宮想在曹操手底下混碗飯吃很簡單,但他那票朋友怎麼辦,於是一個選擇題就擺在了他的面前,是反還是不反。與其說這是正義和邪惡的抉擇,不如說他是在天下和家鄉之間的選擇,在仕途和朋友之間的選擇,在理性和感性之間的選擇,結果很明顯,他選擇了後者。之後的故事就很俗套了,他聯同張邈一起造反,將呂布引入兗州,之後被趕出兗州,取徐州守下邳,最後兵敗身死,留給所有的史書兩個蕩氣迴腸的評語--智遲(1有智 2遲發),這倆字一般存在著兩種解釋,第一就是陳宮反應慢,第二就是呂布反應慢,很多陳宮的飯都支持後一種說法,但呂布這個鍋背的確實挺怨,我覺得主要原因其實是第三種說法,陳宮在決定背叛曹操的時候為什麼不投降袁紹袁術劉表而是選擇了呂布,他戰敗後為什麼又選擇了正在曹操鋒芒覆蓋下的徐州,為什麼他跟呂布互相懷疑但又絕對的依賴對方,下邳之戰後他為什麼又在有機會活下去的時候選擇了主動求死,這些問題都並非是能用他反應慢或者呂布反應慢來解釋的,唯一的解釋他行為的四個字就是,他想回家。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兗州,所以他需要呂布的衝擊力,需要徐州的壓制力,同時也需要自己用死亡所表達的凝聚力,於是他智遲的真相併不是因為他反應慢,而是因為他的第一目的暴露的過於明顯,目的過於明顯就導致少了機變,沒有機變也就意味著行為可以被預測,行為可以被預測的後果基本上也就是反應慢。戰爭很大程度上打的就是心裡,逼著對方率先暴露第一目的,而陳宮性情耿直直接告訴了對面他想要什麼,哪裡還有不敗的道理。

那麼拋卻第一目的,陳宮作為謀士真實的戰略意識和戰爭素養是怎麼樣的呢,我個人的感覺是,如果陳宮一心一意跟著曹操干,其地位很有可能要跟荀彧比肩,主要原因我們來看下邳之戰,陳宮的建議是,呂布出城守據,跟主城形成犄角之勢,這個戰術以曹操的進攻作為核心前提,主打防守反擊,很多人都為呂布未採用而扼腕嘆息,實際上沒有必要,呂布就算出城,這一仗也贏不了,我們來看曹操的陣容,夏侯惇夏侯淵呂虔李典為先鋒,一閃而過的還有曹仁的身影,簡直就是曹操手下的CW陣容,我們可以稱之為C-STAR,呂布軍最強悍的一點就是衝擊力和機動性,C-STAR的側重點明顯也是大前鋒,曹操很樂意跟呂布硬碰硬,也就是說呂布出城並不會起到什麼實質性的作用,況且陳宮的戰術思路呂布出城也只是防守,完全忽略其最大優點的機動性,所以說這個戰術的目的並不是打贏,而是告訴某個人我們願意並且有能力跟曹操硬碰硬,這個某人,就是袁術,按照當時普世價值的標準來說,這是一個壞人。在下邳之戰的時候,袁術忙著稱帝而且遭遇了災荒,但陳宮的戰術思路無異於直接告訴了袁術,你只要出兵就能拿下徐州,所以呂布沒出城最嚴重的後果就是,袁術無法確定呂布抗操的決心,萬一老夫出兵出到一半你投降了豈不是浪費老子的一片真誠,更重要的是呂布的求助讓他認為他出兵的目的是為了救呂布而不是分徐州,作為一個把眼前利益看的比較重的人來說,救呂布毫無意義。所以說同樣是向袁術求助,陳宮的手段明顯要比呂布有用,而且顯得既強硬又高冷,我沒有求你,是你自己來的,我就是這樣洒脫的漢子。直接向袁術求助的後果就是袁術要求聯姻,我一直都覺得聯姻這種手段十分扯淡,董卓曾經要把女兒嫁給孫堅的兒子,但直到孫堅死了之後董卓還要扭臉問一下,孫堅到底有沒有兒子,曹仁的女兒嫁給了孫匡,曹彰娶了孫賁的女兒,但孫策依然隨時準備奇襲許昌,孫權把妹妹都嫁給了劉備,但依然堅定的殺掉了劉備的義弟關羽,由此可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並不是在這個時代才消失的,而是人類文明史上就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東西。但即使這種虛無縹緲的承諾,呂布也沒有做到,這也導致了下邳之戰的描寫必須非常的潦草,呂布一敗再敗,固守再敗,卒。但我們明顯能夠看到,陳宮的思路以及手段從曹操還未出兵之時就已經確立,那就是誘袁抗曹。如果這樣還不算是決勝千里,如果這樣還算是有謀而遲,那你告訴我什麼才是真正的謀士。在下邳即將告破之際,陳宮說了八個字:逆賊曹操,何等明公!這是史上記載他唯一一次最激烈的情感表達,有謀而遲憨厚耿直的陳宮理解這八個字用了六年,而王佐之才機鑒先識的荀彧參透這八個字卻用了一生,這實在是莫大的諷刺。

就把這當個故事吧。


照我的想法,能在亂世保住主公活下去的謀士才是好謀士。
爭霸天下也要看人脈關係,門庭機遇,沒前途的小勢力偏安一隅無異於天方夜譚,那麼毀滅,要麼被大勢力吞沒。
這樣一想張繡的賈詡不愧是三國早期的非主流勢力的第一謀士。
題主以為如何。


如果答主說的是《三國演義》,我貼一個策略遊戲三國志11的數值吧(日本人對三國還是比較了解的,可作參考)。

智力排行:

1.諸葛亮 100 所屬勢力蜀
2.郭嘉 98 所屬勢力魏
3.賈詡 97 所屬勢力魏
4.龐統 97 所屬勢力蜀
5.司馬懿 96 所屬勢力魏
6.周瑜 96 所屬勢力吳
7.陸遜 95 所屬勢力吳
8.荀彧 95 所屬勢力魏
9.法正 94 所屬勢力蜀
10.荀攸 94 所屬勢力魏
11.徐庶 93 所屬勢力蜀
12.田豐 93 所屬勢力其他
13.李儒 93 所屬勢力其他
14.魯肅 92 所屬勢力吳
15.劉曄 92 所屬勢力魏
16.曹操 91 所屬勢力魏
17.鍾會 91 所屬勢力魏
18.姜維 90 所屬勢力蜀
19.沮授 90 所屬勢力其他
20.諸葛恪90 所屬勢力吳
21.程昱 90 所屬勢力魏
總計21人 魏國9人。蜀國5人。吳國4人。其他3人

另外陳宮89、張松88、馬謖87


這些人主公都選不對 多少還是不及那些明智的吧!當然田豐沮授是明知道袁紹不如曹公 但為了忠義不事二主的。


我是來支持賈詡的,算無遺策並且能在亂世中安然無恙的賈詡是最好的一個了!


演義里給田豐的描寫簡直是把他捧到了郭嘉級別。
可惜遇人不淑啊!


王邑手下有個衛固。郭援手下有個祝奧。陶謙手下有陳珪。


推薦閱讀:

陸遜為何不用朱桓之計?
你是從哪個瞬間開始喜歡上的諸葛亮?
如何評價司馬昭?
如果曹操在白門樓沒有殺死呂布,而是收呂布為義子,故事將會如何發展(歡迎腦洞)?
三國時期的司馬懿的武力值如何?

TAG:三國 | 三國志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