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語能否恢復生命力?

近來一些城市和網路上開始出現滿語學習班,甚至有人提出「滿語復興」的口號。滿語復興是否可能?如果是,將通過什麼途徑,前景如何?


謝邀。

這是個非常犀利和難以簡單以「是」或「否」來回答的問題。我建議結合 學習滿語的目的是什麼?一種語言的傳承?研究清史的必要?還是就是一種討巧的謀生工作?一起討論。

在上面學習滿語目的的回答中,鑒於該問題題主的描述,我猶豫很久,還是沒有把個人的一些經歷和感受寫進去。但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可能我的經歷還是有一些價值的。或許下面內容有點心靈雞湯又略文不對題,我隨性一寫,大家也就姑且一讀好了。


滿語復興這個口號,其實是老黃曆了。08年的時候我大三,彼時的校內網(現在叫人人了)尚且可以個人建群(現在本功能已被閹割),當時有一個叫做「滿洲族大學生」的群,我點進去看了看,發現很神奇的,這個群居然不是滿族人網路聚集地中常見的「格格阿哥角色扮演YY型」組織——這在當年的網路上是多麼令我震驚的一件事啊!滿族人居然也有態度這麼正經的網站!不玩角色扮演!不YY!哦神吶……太陽一定是打西邊出來了……

於是我破天荒地加入了這個滿族論壇。

然後我看到了置頂帖上有一些關於滿語的帖子,以及一個滿語教學的博客鏈接……

我又深深滴震驚了!

作為一個魚唇的理科生,在當時我從來不知道原來滿族是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的(歷史老師我對不起你)。同時作為當時自認有一部分滿族血統的人,我認為我有義務了解一下滿族的語言和文字,於是點開該博客鏈接,開始了自學滿語的過程。

——後來我才了解到原來不是所有的滿族人(甚至包括後來學習滿語的滿族人)在一開始就這麼自動自覺的。

我覺得一定是因為我那時還是一個天然呆的理科生

後來寫博客的那位把我邀請進了一個純滿語學習的校內群,再後來他邀請我去北京民間的一個免費滿語班(彼時叫鼓樓滿語班,後來改名叫索倫珠滿語班一直至今),再再後來他成了我的老師……可惜我的大三的時候功課繁忙,星期六也沒時間去鼓樓上課(鼓樓好遠要早起誒&>&<...)於是在我上大四以前的大半年時光里,我自學完了滿文字母和滿文語法。

一上了大四,我閑了,所以我就去了當時還是叫鼓樓滿語班的……滿語班。第一天趕上字母班考試好嗎……儘管之前從未見過面,但是我的老師和組織考試的德克錦師姐以及胡克申師兄都知道我自學完了字母——他們殘忍的趕鴨子上架要求我也參加考試……最後一共2個人考過——我和另外一位非常文靜但是卻有一個很不符合性格的名字叫作烏蘭(意思是「回聲」)的姑涼。

現在想一想,我覺得我能考過的根本原因一定是……我當時是個天然呆的理科生- -b。

為嘛這麼說呢?因為08年的時候,滿語學習的資料跟現在相比,還處於一片荒蕪的狀態。我所有的只有我老師寫的一個網路教程,以及從學校圖書館好不容易翻出來的、瀛生先生的《速成自學滿語基礎講義》——這本書我昧著良心給自己眯下了(不要擔心圖書館還有另外一本),跟圖書館阿姨謊稱我弄丟了,15倍價格賠償一共花了16塊軟妹幣……

——可謂「讀書人竊書不算偷」的真實寫照。

為什麼要竊書?因為搜遍全網也買不到嘛~現在好了,網上一搜,這書連電子版都有了。可見彼時學習不像現在這般容易。滿洲族大學生論壇那個滿語教材置頂貼可能有上百個回復,多數人信誓旦旦要把滿語學穿,但能學到語法最後一章的人恐怕寥寥無幾——當時我以為這是因為彼時學習資料不易取得、學習路上太過寂寞的緣故。可我沒想到的是,隨著滿語資料逐漸披露,到如今百花齊放網上隨手一搜即可下載的時代,能學習到語法最終一章的人還是寥寥無幾,真是……萬萬沒想到挖!這當然是後話了。


言歸正傳。鼓樓滿語班當時提供免費滿語教學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滿語的復興。這一點我的老師說的很清楚,這個滿語班(除此之外有一些歷史上官方的滿語班是為了清史檔案開設的),主要還是為了滿族人學習自己的母語而開設的——當然我們也歡迎其他民族感興趣的人士,以及為了歷史而學習滿語的學生。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也認為我是為了滿語的復興——這個偉大又光榮,艱巨又悲壯的——使命而學習的


6年的時光讓我從一個菜鳥變成了一個……半老不老的鳥。

我參與了滿文資料收集、披露、建設網站、擴大交流的種種事件;抨擊過占著茅坑不拉屎反對鄙夷滿語學習的所有滿族著名網站(是的,那時候的著名滿族網站——不點名了——都那德行),夥同師兄聯手去踢館;舌戰群儒旗幟鮮明滴對戰所有認為「學這玩意有什麼用」的滿族人;亦師亦友的教導過專業知識不過關的皇漢(別這樣,我這麼喜歡漢族傳統服飾研究這個比研究滿語還早的人你好意思跟我爭嗎)……

我感嘆過從前資料匱乏到找也找不到,到如今豐富到看也看不過來(以網路而言);我目睹過各大滿族網站終於扭轉風氣,認識到學習滿語不應該受到嘲笑;我欣慰過能夠參與滿語討論的人數越來越多……但我也遺憾過最終能留下來學習的百無一二;我憤慨過絕大多數滿族人已經完全算不得滿族人卻還代表滿族人出來說母語不重要無意義;我嘲笑過那些嘴上說著冠冕堂皇的借口,說自己「不是不想學實在沒時間/沒教材/太難/沒老師教」的虛偽人士;我苦惱過滿語圈這麼點人居然能搞出「學派之爭」恨不得老死不相往來;我甚至也懷疑過滿語是不是真的能復興?


——如今我很少因為這些事情跟人爭辯或者斥責他人了。因為我逐漸明白每個人都有他們選擇的權利、想法和自由——我覺得正確和崇高的事情,不代表別人也一定要這樣覺得。他們錯了嗎?我不知道。我錯了嗎?他們也不知道。在學不學滿語這件事情上,誰都沒有資格去評判別人的選擇。

我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希望「他人」也能明白同樣的道理,別給我添堵(荷爾蒙正常時期我看見了可以淡然一笑,揮一揮衣袖,冷艷高貴——但最近我正走向荷爾蒙不正常的道路好嗎- -b 暴躁對身體很不好滴)。

「你唯一能做的,是做好你自己,成為一個榜樣」——我得感謝在我最為偏執的時間段里,我的一位朋友阿地力講述了一個他自己的故事,來扭轉我「那些不學滿語的滿族人根本不算我的同族」的這個想法,讓我徹底頓悟,保持了平常心。這個故事很好,順便也講一下好了:

當我說到:「那些不學滿語的滿人根本不是滿人,我不認為他們是我的同族」的時候,阿地力同學沉默了一會,用鏗鏘有力的新疆漢語對我說:「你這樣想是不對的。」

「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我以前跟你很像,有一次我和一位維吾爾族很著名的作家一起坐火車回新疆,車上遇到同座的另一個維吾爾人。他用漢語自稱姓『王』,覺得漢族很偉大,維吾爾族沒有文化沒有歷史,跟漢族比起來簡直一文不值——你知道嗎,說這樣話的一個人,他漢語說得還如我!(註:阿地力是民考民,在北京上預科時才大範圍學習了漢語)」

「到了吃飯的時候,他當著我們面點了豬肉,並且站著吃飯——維吾爾族認為站著吃飯是很下賤的——我很憤怒,對他說:『王先生,可能你們漢族喜歡吃豬肉,但是請你顧忌一下我們維吾爾族的民族習慣,到別處吃去』。我本來還想教訓他,但是那位作家攔住了我。」

「他吃完飯以後坐下來,作家拉著我開始用維吾爾語談起了維吾爾族的歷史,和著名的人物(註:對不起時間久遠我忘記阿地力當時提到哪些人了)。我們聊了一會兒,最開始那個『王先生』漫不經心,後來他聽得入了迷,再後來,他用維語對我們說:『不好意思,我可以加入你們的談話嗎』。」

後來阿地力對我說,那位作家後來告訴他,你要相信只要做好自己,你是可以影響一部分人的——他想法這樣偏激的人都可以因為我們的談話而改變。憤怒只會把人越推越遠。

我至今都記得那天晚上阿地力亮晶晶的眼睛,和他手裡的煙(咦?為什麼會有煙)。或許阿地力不知道,但這番話令我醍醐灌頂,徹底改變了我的做法。如今想來也是因為這句話,我不再被滿語是否能復興而困在籠子里,迷茫而看不見前方的路

6年後我回顧走過的歷程,我真的是為了滿語的復興才學習滿語嗎?不,不是的。否則可能我早就放棄,該幹嘛幹嘛了。6年來我所目睹和經歷的人和事,已經讓我足夠明白,或許我這一生,是看不見滿語復興的那天了——群眾基礎實在不能跟其他民族相比。但為什麼我,和我的一些朋友,還在甘之如飴學習、設想和努力著?因為我們只是在做我們認為正確的事情罷了。滿語能不能復興,和要不要學不學習有關嗎?其實根本沒什麼關係。

從一開始,我們就不是為了復興而學習的。覺得為了復興而學習,那是我們的錯覺。

結果不重要(儘管我們都希望看到好的結果),我們只是認為學習了解和保護母語這一過程是有意義的、對得起當下的。我們不見得是見證滿語復興的那一代人,但毫無疑問,我們樂於成為在滿語滅亡一瞬間,為未來像我們一樣,想要學習、了解、掌握和使用滿語的那些潛在用戶,保存最後的資料以及儘可能發展擴充架設滿語作為一門語言應有的框架的鋪路人。我們不希望這些未來潛在的學習者,到時候會面臨像我們當初學習滿語時一無所有的窘境。


如果有一天,我的後人問我,在母語滅亡的最後一瞬間你做了什麼?我。所。認。為。的。我絲毫不會愧對良心的一句話是:我盡了我最大的努力學習、了解並呼籲人們像我一樣使用滿語。我沒有明知不對和可惜,還無動於衷,坐視它滅亡。


(認為弱勢語言消亡是必然的歷史潮流的人們,我沒有抨擊你們的意思。只要是真心這樣認為的,我覺得你們的答案也是對得起你們的良心的。良心無所謂對錯,只是道不同而已。)

滿語會復興嗎?——可能會,也可能不會。但無論會不會,我覺得我都看不見了。
如果可能,將通過什麼途徑?——通過真心愛它的人熟練掌握並為之自豪的途徑。

前景如何?——唔,我不知道……我真不知道。

我只是做了我認為正確的事,至於我死之後,管他洪水滔天。我對得住我的當下就夠了。


-------------------------------------------------話題如此悲壯沉重的分割線----------------------------------------------------

總結一下我的中心思想吧……

BE A MAN, DO THE RIGHT THING.


語言復興運動有兩個相反的實例:希伯來語vs愛爾蘭語。二者分別受到以色列政府和愛爾蘭政府官方的極力推動,然而同樣是公權力主導、集中社會資源促進的運動,結果卻截然不同。希伯來語成功擺脫掉了死語身份,成了以色列人日常生活中的第一語言;愛爾蘭語卻依舊死氣沉沉瀕臨滅絕。
最主要的原因是,以色列建國起,其國民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母語各不相同,猶太人這一共同體在當時沒有共同體公用的語言,甚至彼此間無法交流,而這一局面恰恰為希伯來語復興創造了最好的條件。而愛爾蘭全民族已經在使用一個共同體公用語言-英語,替代成本和阻力大到權力也無法奏效。
滿族的情形顯然和愛爾蘭人是一樣的,漢語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公用語言,即使現在大清復活朝廷全力推廣估計滿語復興也是很難成功的。更何況現在所謂的滿語復活只是極少部分興趣者推動,連政府公權力投資源都做不到。而且由於現狀實在是太慘,大多滿語報班學習者學下來也難以達到日常完美使用的程度,只能說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另外,滿族雖然被列為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但我國有些少數「民族」今天還能不能算上社會學意義上的、文化意義上的「民族」還是存疑的。個人認為最典型的就是滿族。顯然今天的一千萬滿族已經不再是語言文化共同體,甚至絕大多數連空泛的民族自覺都丟掉了(網上的滿漢爭吵放大歪曲了人們的印象,現實生活中多數滿族平時不刻意提的話潛意識裡都會把自己當成漢族)。另外毫不誇張的說,現在的滿族青壯年裡滿族血統有四分之一都算血統較純的滿族了。這種生長背景下,滿族的現狀也是不難理解的。另外再結合現實經歷談談部分滿族人空泛的民族自覺,真的是非常空泛,多數只是受清代影視劇影響覺得那種酷酷的東西和耀眼的歷史和自己沾邊然後強調一下而已。不少人連自家的原姓和近世系譜都搞不清楚,上網百度自己的漢姓原來可能是什麼,然後從哪兒道聽途說就開始宣揚自己是什麼什麼旗,別的也一概不知了,這和真正的民族自我意識距離是非常遙遠的。不排除存在極個別精通母語基礎上*具備民族自我意識的人,但即使存在他們想必也是對現狀痛苦至極、早已放棄超脫的。
*註:這個基礎很重要,網上經常見到不止滿族的各漢化少民網友稱自己已不會母語但如何如何的,恕我直言,這就是扯談,語言這一血肉對維繫共同體情感的作用遠超我們的想像,尤其是世世代代傳承使用了千百年的語言,這種積澱和承載,有時一詞一句都有著巨大的力量。如果想拿長期無母語的猶太人和愛爾蘭人反駁,請先自問有沒有愛爾蘭人長達八百年的被隔離與壓迫和猶太人數千年的驅離與猶太教這種共同信仰。


馬馬虎虎學了一年多了吧 也認識了一些正在學習滿語的人 感覺這種語言很大程度上成為一種一部分滿族人的精神寄託 讓滿語重新成為滿族人的第一語言個人覺得不是很可能(甚至可以說很不可能) 但是讓有意願學習滿語的滿族人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滿文還是可以實現的
最後想說 作為一個滿族人 能夠學一些懂一些 也算對得起身份證上的那個「滿」字吧
_(:з」∠)_
沒想到一年多以前隨手寫的一個小回答還有人來點贊,射射各位知友姥爺。
滿語好學,滿文好寫,這樣優美的語言和文字,值得珍惜。
最後裝個(嗶……!)


深夜了,狀態相當不好,來答個題嘮嘮,寫哪兒算哪兒。

我關注這個問題有一陣兒了,但一直沒有仔細看,說白了,是我內心不敢看。

我閉著眼睛也能猜到,在「滿語復興」這樣的字眼下會出現怎樣的答案。果然,不出所料,有對此挖苦埋汰的非滿洲人,也有表示事不關己甚至流露出持反對意見的滿洲人,更有甚者提出滿洲威脅論。雖然,@橘玄雅@Hasuran Li等幾位大神依然表示她們在踐行著滿語滿文化的傳承,但不得不承認,這滄海之一粟的確擔不起「滿語復興」這麼厚重的字眼。

可我仍然固執地相信滿語可以復興。

我是新疆的錫伯族人,錫伯口語是和滿語極其相似的語言,或者說本來就是滿語的一個方言;而錫伯族所使用的書面語系統正是滿洲族在清朝時的書面語規範系統,學習滿洲語書面語等同於學習錫伯書面語——滿語幾乎等同於我的母語。

提起滿語,也許你們會聯想到冰冷的檔案,而當我說到「滿語」的時候,我想起的是在農忙後坐在田間樹下念唱古詞的老人,是慶典上無限的歡歌,是薩滿的引吭,是弓箭射出的一瞬,是山川河流,是我的祖父手把手的教給我「a e i o u v」......滿語對我而言承載了我所有能想到的關於我和歷史的聯繫,我與土地的聯繫。

當我第一次聽到網路上東北三家子和黑河的滿語視頻時,老人的每個熟悉的表達、熟悉的語氣、熟悉的停頓都讓我熱淚盈眶,這種感覺也許很難理解,那就好像是在廣漠的宇宙中找到了一顆相似的星星這種遙遠的相似性令我沉醉。它讓我想到我的祖父母,我所生活的家鄉,家鄉的人,還有我的祖先們曾經經歷的一切,他們曾經涉足的土地,他們的喜怒哀樂。我想,這一切都是真實的。這種感動是真實的,而這都是滿語帶給我的。

現如今,錫伯族中能講母語的人越來越少,很多家庭也並不支持孩子學習母語,原因是生活學習的壓力。但我看到的是仍然有人在堅持著學習滿語他們不為物質上的滿足而僅僅是憑著自己的熱愛鑽研著他們當之無愧地做到了傳承而只要傳承不斷隨著社會意識形態的發展總有一天人們將從繁雜的勞動中被解放出來他們將會重新思考文化的價值作為文化承載工具的語言的價值。他們將意識到滿族文化承載的樸素、忠誠、勇敢所具有的價值,他們將為這個東北亞最大的漁獵民族的古老風俗所傾倒,他們將重新讚歎於這個入關前人口數十萬的民族以何種魄力和智慧建立起一個龐大國家的盛世。他們將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了解到滿語辭彙表達的精微奧妙,了解滿語句法的變幻莫測,他們將再次從中感受到巨大的樂趣。而這一切開始於我們不計得失的傳承下去


我們所能做的,也許只是學好滿語,把滿語教會我們的下一代,把資源分享給同道者,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許扮演了「為往聖繼絕學」的角色,我們傳承的是滿洲這個民族曾經擁有過的所有精髓的觀念,所有精髓的哲學,有清一代歷史的真相,同樣也傳承的是我這樣的半母語者的珍貴記憶。

的確,也許我有生之年都看不到滿語復興的那天,而我仍然固執地相信它總會有復興的一天滿載著文化的光輝而非某些人所說的民族主義,走向更遠的遠方。

而所有主動接過接力棒的你們我想對你們說雖千萬人汝往矣豈不壯哉

2017-12-18

---------------------------------------------我是堅強的分界線---------------------------------

以下內容毫無乾貨,毫不煽情,完全吐槽。可能引起不適,體質脆弱者望請遠離。

.
.
.
.
.
.
.
.
.
.
沒成想寫了這篇以後,一個一年內都沒有十個人答題的題目,兩天內炸出了二三十個答案。

除了個別幾個較為理智的回答,畫風幾乎都是這樣的...

我的心理活動是這樣的...

還有這位...

嗯...你非要把學習語言文化跟子虛烏有的民族主義相聯繫,我也就不說啥了。

但...出現在我評論區的,這又是啥玩兒?

好吧……也許您知道狗這種生物救過老汗王的命,我權且當作褒獎了...

可秒刪又是個咋回事……

說到評論區...
我挑著回了一些...

然而事實是...評論區比答案區還要慘一點,幾乎所有的評論都表明了不論滿族還是漢族,絕大多數人對滿族文化的無知...甚至對「文化」這個詞兒的無知

上面這位仁兄我完全不明白他要表達什麼,是「漁獵民族的語言只能適應漁獵生活」,還是「只有農耕民族的語言才能適應網路時代」......說實話,我還沒有聽過哪種語言一定要和某種生產方式配套,外蒙古和哈薩克都是游牧民族也建立起了現代化的國家......況且,就拿錫伯部落來說,清朝初期開始就一直以農業為主,席北米一度成為清廷的貢米,從農業技術上講絲毫不遜色於附近的漢族朝鮮族。按照這位的邏輯,既然滿語可以適應農耕文明,那也一定能像農耕民族一樣適應任何一個時代......

還有這位...

不明白這位又想出啥幺蛾子......

他大概還是持有一個印象:凡是說會滿語的都是假的......

bi niyamangga gisun i arame suwe umai ulhirakv kai...yasa be telefi jalan jecen be sain i tuwa...

居然還有人給他點贊……

以及這位,又是對滿族文化毫無了解就開始誤解的...

滿族自古以來就是虛心向別的民族學習的,從渤海國到金朝到清朝,吸納了大量的漢族文化,而這種吸納並不是被迫吸納的而是主動去接納的。清朝時政府組織翻譯了大量的漢語典籍,底層人民也深知「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橋段,津津樂道堯舜孔孟(話說堯舜都不是當時中原的民族)的事迹。拿錫伯部來說,新疆蘇丹汗叛亂時錫伯打死也不入綠教,然而民間卻一直有人在身邊沒什麼漢族的情況下主動學習漢語,這也是錫伯族成為新疆建省初重要的翻譯人才選拔地的原因。換句話說,不論錫伯族還是滿族也好,都是認可漢族文化精髓的。至於起漢語名,這在清朝最強大的時期也有發生,可見不是由於所謂的「怕被人發現是滿洲人」才改的,而是對漢文化單純的喜愛。

還有,我翻了翻答案區,發現了這樣一個「代表普遍滿族人」的答案……
根本找不到槽點,這完全就是個洞……

首先,她把學習滿語的同胞描繪的凶神惡煞...不知道是以此來掩蓋什麼又或者是在找什麼合理性
她在旗...旗都沒了她還在旗
她有文化傳統...她聽著滿族故事長大...
ummmmm...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過有天一個只會說英語的漢族人告訴你他有著濃厚的漢族文化傳統...而這個傳統是...
long long ago,the heavens nvwa,who.......
然後她把nvwa(啊呸),把滿族,學習滿族文化,和分裂國家對等,這不是扣帽子啊,這是扣了一口鍋啊……
然後...她提出了更勁爆的觀點—全世界民族融合成一個才能永絕後患……
我猜她一定姿茲大東亞共榮

對此,我只想說...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至於多民族國家是異類的言論...
學點兒地理沒害處...

還有這位也可謂對滿洲文化一點兒了解都沒有...

且不說滿洲文化,就錫伯作為滿洲的一個小部,現在同化這麼嚴重,都仍然殘存著豐富的民間故事、音樂傳統、宗教傳統、舞蹈藝術...
至於滿族文化是否興盛過,這得看標準是啥...全世界那麼多民族,滿族相對於絕大多數民族而言都已經擁有了相當輝煌的歷史了。而如果按照單位人口所能造成的影響來看,在單位人口中滿族人曾經(有人說現在也是,個人不清楚)造成的社會影響遠遠勝於漢族。.
.
.
.
.
.
以上一系列言論,基本反映了許多人對於滿族文化的偏見,偏見來源於無知。不禁感嘆,要讓世人了解滿族文化,吾輩任重道遠。


我sefu @Hasuran Li已經在上面叨叨過了
我也就不因循她的那個回答了

僅對於我這個人而言,從我自己的定義來講,我從來沒盼望過滿洲語言能「恢復生命力」。

這裡有一個最基本的點,我覺得幾位回答者都沒有達到點子上,即是——什麼叫恢復生命力?什麼樣的叫「有生命力」?
跟「清朝」時候一樣就算有了?
跟「清中葉」時候一樣就算有了?
跟「入關前」時候一樣就算有了?
沒個標準的。
更何況,在同樣一個時點,不同的地域的旗人運用滿洲語言的情況都不一樣,更不要提到旗人里的不同劃分、不同階級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講,晚清時京旗已經不把滿語作為生活用的第一語言,但是東北的一些村屯和新疆等地的旗人,滿語依然作為第一語言使用。這就是發展情況不同,其標準也不同。
所以,討論的前提,是制定衡量標準。

在能否恢復生命力的角度上,我持完全否定的態度。我出身京旗,京旗從清中葉開始,滿語就不作為第一語言使用了,逐漸作為第二語言,乃至作為第一外語(比如說現代人的英語)或者工作語言而使用,在歷史的這種情況下,加上現代社會的信息特點,在廣範圍恢復「以滿語作為生活語言」這種三百年前的情況顯然是痴人說夢。
但是,我雖然認為滿語不能恢復生命力,但是我和 @Hasuran Li相同的一點是,我不認為、也不接受滿語滅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才成了師徒,雖然其實她沒怎麼教過我……

至於今天所謂「滿語圈」,也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不過以我的看法來說,至少認為滿語不會繼續平白的消亡,已經是很值得欣慰的事情了。

當然我順便吐槽一下,我對滿洲文化的理念也如同我對滿語的理念,我認為滿洲文化在以後也不會恢復生命力,而我現在做的旗俗有關的東西,說白了,就是畫個靠譜的句號,等多少年後有誰想要查詢這個族群曾經靠譜的情況,有個記錄,我就對得起列祖列宗了。


立場聲明:在下有比較明顯的華夏民族本位思想傾向。

-

題主的問題很好。

因為滿族曾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滿語文曾是斯土一種重要的工作語言。然而今天滿語文曾經的政治基礎消失了。再企望其他民族主動學習滿語已幾乎不可能;國家文件也不大可能必須有滿文版。(人民幣上有四種少數民族文字,滿文不與焉)

滿語文不可能恢復它鼎盛時期的「生命力」了。

那麼,滿族人本身該不該在民族內復興滿語文呢?或者先問:該不該復興?

坦誠地說,我不希望滿語文「復興」。它想從半死的語言復興為活的語言,必需付出很大的代價。人們看希伯來語在以色列的復活,固然可敬;可人們也該看到以色列復國給中東的擾動。

我怕語言復興和民族自覺拉著手來,怕民族自覺和地方分離拉著手來。不是今天明天,是數十年上百年後。

但是,我還是得說:滿族的同胞,你們應當復興滿語文。

語言承載文化,文化定位身份。

當你說「我是一個滿族人」的時候,你到底在說甚麼?「滿族人」是誰?他們在哪裡?

這些問題,我等作為外人,縱然關心,也沒辦法解決。

這些問題必須由滿族人自己來回答。

如果我們的回答是「應該」,那麼「能否」便非所慮也;「如何」才是該無所不用其極的問題。

毫無乾貨,一片抒情;僅作拋磚,以待方家。

-
拋磚的目的已經達到。請路過的知友移步@Hasuran Li 兄的答案。他的答案正是「滿族人的回答」。


多數滿族對滿語的認知是錯的,有很多人不知道有自己的語言,有的人認為已經快消亡了,只能挨著母語者才能學。

滿語現在網上的電子資料很多了,自己在家在店面散步遛彎時都可以學,適合比較閑的人學,學習非常容易,0基礎抄新滿漢大詞典就可以。家裡有上學小孩的,可以讓小孩了解滿語,對英語學習有著質變的作用。


滿文是以女真語建州方言為基礎方言而創製的音素文字體系,它規範和記錄了女真語建州方言,滿語文具有言文高度一致的特點。福格在其所著的《聽雨叢談》中說「滿文造字始於取聲成書,故單寫有音無意,必聯綴成之,始能成語。」《欽定八旗通志》中載「我國家肇興東土,創作十二字頭,貫一切音;復御定《清文鑒》,聯字成語,括一切義。」《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中乾隆皇帝也對滿文拼音的優點推崇備至,曰:「我朝創製國書,分十二字頭,簡而能賅,用之無所不備,而音韻尤得天地之元聲」。《御制清文鑒》跋中有「今聖主欽定滿文字書,音韻和諧,五聲相稱,勝於六律,且無些許相背,不可稍有挪移。宮商從此端正,鐘律從此清楚。縱使天涯僻壤之人,亦得堂正之音;抑或村民莊戶之語,亦入浩然之道。」《御制增訂清文鑒》在對滿洲書的定義和解釋中說:「太祖高皇帝創製滿文十二字頭,僅一千五百餘字,若使之相應拼合,一切語音(滿語)皆備,用之不盡。」在整個清代推廣與使用的正是這種「新滿文」及其所記錄的滿語規範語。現代滿語文也是在此基礎上增加現代滿語辭彙發展起來的。


這個「生命力」「復興」是什麼意思,我覺得需要先定義清楚

就拿漢語方言,比如閩南語,來說
這個方言有幾千首歌曲,上萬集的電視連續劇
任何想學閩南語的人,如果你會普通話,
電視劇看100-200集,肯定就學會了,而且是流利的口語(因為每集都有1個半小時)

所以我可以肯定的說,閩南語即便在未來也不會消失,
因為永遠有人可以通過定量的時間和簡單的方法,就這麼學會她

但是這又如何呢?會有多少人真的去學去用?答案是並不會
即便是那麼想獨立、那麼想跟大陸一刀兩斷的台灣天然獨,
在接受了普通話的教育後,對閩南語的走勢也並沒有多大興趣
閩南語的實際流通範圍,只會不可逆的縮小
語言復興愛好者往往因為情結,而誤以為自己可以影響大眾
但大眾是跟著時代走的,這個時代,是石油時代、工業時代、城市化的時代
如果愛好者試圖把語言的局面往木炭時代恢復,那肯定是徒勞

21世紀,可以說一個國家的多數方言、少數民族語言,都會逐漸走向式微
例外大概只有部分穆斯林族群,但只是部分,
青海甘肅的撒拉、東鄉、保安等民族,由於跟回族大面積通婚,
所以語言上也一樣在被漢語化(回族絕大多數是講漢語的)
朝鮮族、蒙古族,跟漢族通婚的比例進入21世紀快速上升
所以就算有民族學校、民族媒體,受眾範圍也還是在縮小
(許多人學韓語那是另一回事了)

石油時代就是如此了,未來也許有核聚變時代,那時人類社會會是什麼組織形式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中國在核聚變方面的研究進展,已經是世界前列的水平

所以語言復興愛好者的使命,確實就如同上面多個網友所說
就是讓語言在一邊式微的同時,一邊幫她留下儘可能多的痕迹,挖掘儘可能多的寶藏
讓後人能夠用更簡單的方式了解、學習這門語言
自己問心無愧、人生充實,就已經足夠


在中國這個層面上,沒有至少幾千萬人同時在用滿語滿文學習和交流的話,就談不上什麼的復興了。
如果學習滿文滿語,可以讓人在社會地位和收入層面高人一等的話,我想會有很多人去學的,但是遠遠達不到復興的地步——類似於葡語西語這些小語種,學會學精的人就業形式都不錯,但全國學這個的按比例來說還是少的可憐吧。滿語滿文現在的處境甚至還不如這些小語種呢。僅靠滿族的民族感情來牽動,試問,全國又有多少滿族人,其中又有多少人願意重拾本族語言文字?

語言這個東西,爭什麼你強我弱,你好我壞,都只是表層的現象。最終還是要看國家和民族實力的。若是中華民族又衰敗了,漢語也會積弱下去,國人皆學英法俄,說不定又要有人出來搞一出拼音化的大劇。若是中國仍能以現在的經濟發展速度再奔跑個三五十年的話,漢語就足以成為和英語分庭相抗的世界性語言,而字母文的範圍和地位必會下降。

連這樣的國家世界層面的語文都是如此,更何況除了民族感情、歷史研究之外別無它用的滿文滿語呢。


先佔個坑,以後會查點阿塔圖爾克消滅土耳其文盲、希伯來語復興的資料,作為論據。但在此我先把我的結論拋磚引玉:
我一直主張樹挪死,人挪活,粟特字母是好的,是有歷史傳承意義的,但如果想做到普及,應該像阿塔圖爾克改革學習,採納拉丁字母轉寫,吸納印歐語系尤其是希臘語、拉丁語族語源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辭彙納入我們這個古老的語言!
這是一個滿語文水平非常對不起自己滿洲正藍旗身份的人的鄙陋之見解。


繁體字都復興不起來,滿語?

呵呵。


滿語無可救藥的走向衰落這是無法改變的,但是要徹底絕了也是完全不可能。一是清代留下的大量滿文檔案有對滿文人才的客觀需求。二是八十年代開始,滿族在國內的待遇逐步改善,本民族有千萬人,至少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有感情的人在的。


滿語的「電腦」怎麼說怎麼寫?

現代辭彙都沒有?那你恢復滿語幹嘛用。

造個詞?那你還「恢復」滿語幹嘛?


滿族人路過……
所謂語言的生命力,那就是成為交流的選擇之一。顯然不可能了……
通過輿論或者道義譴責強迫滿族人去學滿語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讓她成為少部分愛好者的玩物吧。


滿語已死。

網上流傳的那些滿語教學,實際上是清朝上層滿人使用的標準滿語的書面形式。這個形式早就沒有說,沒人用,沒有口耳相傳,不是靠自然的方式一代代傳下來的語言形式。

網上流傳的那些滿語教學,是在其口頭語言形式完全斷層的情況下,後代學者是靠看著字母書寫的書面形式讀出來的滿語!學者都不知道書上寫的滿語的第六個母音的準確發音是什麼,各發各的!

網上流傳的那些滿語,其實質跟拉丁語一樣,已經是死了的語言,那些聽說教學所傳授的語音,是現代學者根據書面上的字母拼寫形式發出來的。

真正未死的滿語,即那種一代代靠自然傳承下來的滿語,只存在於東北幾十個老年人當中,這些滿語早就不是書面上那種標準的滿語,而是方言土語,而僅僅存在於這幾十個老年人當中的滿語,還有方言的分別!


如果所有人都說同一種語言,用統一的文字。

人們不再需要花數千上萬小時的額外時間用來把另外一門語言表達的接近母語一般流暢。

我們可以和地球上任何一個人流暢交談,雖然我們的文化或許有些差異,但是大多數梗我們都更容易揣摩出笑點。

意味著所有的書,文章,甚至再高深的論文都不會因為文字的問題而頭痛,即便我從來沒有聽說過什麼無脊椎動物語言學這樣的生僻名稱,可是還是很容易通過字面理解它的意思,而不是給我由拉丁文演變的二十幾個字母組成的拗口長單詞搞的一頭霧水。

其實真的不是很介意當年秦始皇統一的文字是哪種文字,雖然不同的文化的傳承因此受到影響,可世界本就是優勝劣汰的。

不得不承認,早在人類出現之前的數億年,恐龍已經統治了世界上億年最後又永遠的消失了。

個人的理解是,之所以會有剩者為王的話說,一定不是因為太失敗沒有任何優點而存活,一定是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但之所以沒能留存下來,一定是有不適合的理由,於是就永遠的消失了。

逝去並非偶然,需要一個長久的過程。

就像生命的存活與否一樣,今天活著,並不能保證明天繼續活著,但起碼可以證明今天沒打破死亡的底限。

存在即合理。

如果確實需要,星火可以燎原。

如果確實不需要,久病床前無孝子,該斷的誰也無力回天。

順其自然有時候並不是壞事。

接受現實,好了也不要妄為,壞了就隨它去吧。

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果說幾句內心便動搖,就會造反的子民,可能不用一石皇糧便打發了也不一定。


滿語復興,漢服復興,囗囗復興,〇〇復興……
民族的覺醒啊,好生熱鬧;文化的復興啊,多麼崇高!呵呵呵呵、、、
我曾經積極投身於漢服復興運動,後來愈發覺得這只是自娛自樂。
就讓她繼續自娛自樂下去吧,作為一項興趣愛好,挺好;但不要對她報以太大期望,尤其別給她賦予什麼神聖的意義,否則只會帶來無盡煩惱,甚至會被某些人利用。


不能。

你在知乎上看到會使用滿語的人貌似有很多,但基本上你到另一個平台上也還是這幾個人。他們人數太少了,何況連語言社區都沒有。他們學習滿語其實和學習英語沒什麼兩樣,工具而已。不管是研究也好,還是民族主義也好。


清朝覆滅之後,民國政府逐步提出五族共和等民族平等理論。國民政府歷時20多年,從未能全國範圍內強制規定說漢語。偽滿洲國又荼毒東北數載。
這麼長時間過去了(其實也不長),滿族人沒幾個會說滿語了。是政府逼迫嗎?不是。是被人欺負嗎?不是。是民族精英不夠努力嗎?更不是,偽滿反而推廣日語。
所以,滿文化消亡是滿族自身的問題,也是歷史的必然。沒必要復興滿語。滿族人自己拋棄了滿語,現在幾個憤青喊幾句復興就當真?不要被民族主義沖昏頭腦。
只有經歷過現代價值觀「裁減」的傳統文化才能得以保留,並進化為現代的民族文化。而對於落後於漢族地區的少民來說,漢化就是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站在維護統一的角度講。復興滿語只會導致大滿族主義抬頭、復辟滿清朝廷思潮復甦、製造民族隔閡;刻意製造差異,為分裂埋下禍根。加之大量東北漢族遷入關內,搞復興滿語就是把東北拉入分裂泥潭。網路上鼓吹滿語復興的滿族憤青中,10個人中9個都極端歧視漢族。
要堅決抵制大滿族主義。


推薦閱讀:

為什麼清朝統治中國267年,滿語卻沒有在中國普及開?
滿語為什麼如此之快地就要消亡了?
清朝時我國對外的國名是什麼?是叫中國還是大清國
孝庄太后說的是蒙語、滿語還是漢語?
清朝和元代為什麼不以滿文或蒙古文作為官方語言,而是用漢文?

TAG:滿族 | 滿語 | 語言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