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怎麼斷句?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是不能斷句的。
從明朝文獻里就可以看出,「奉天承運」是「皇帝」的修飾語。這點在明初的近似白話文的詔諭里特別明顯。如【洪武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諭西番罕東畢里等詔】,抬頭直寫【奉天承運的皇帝教說與西番地面里應有的土官每知道者……】證明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本身是一句整句。
至於清代滿文,也是從漢文翻譯過來的,滿文「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寫為「abkai hesei forgon be aliha hvwangdi i hese」,直譯為「接受了天的諭命的汗的禦旨」。至於當代人習慣四字一斷,可能是受到詔書整體多四六句的影響也說不定。又及,如@桃子的桃所說,文獻上的分段,基本上都是抬格的問題。抬格本身來說並不是特別嚴格,有些文獻里有的詞就抬,有的文獻里有的詞就不抬,要看具體情況。不過天、皇帝等經常抬格是沒問題的。對於抬格運用的最極端的似乎是清代玉牒以及1937年愛新覺羅宗譜,抬格可謂繁雜,有抬1字、抬2字、抬4字之分,簡單放個圖。
我圖中那個紅線實際上是正常斷句的基準綫……以及我p圖能力比較差,大家不要噴……
謝邀。
不需要太多解釋,直接上證據,一看即知。
洪武十年六月二十四,明太祖朱元璋頒布《諭西番罕東畢里等詔》:
奉天承運的皇帝,教說與西番地面里應有的土官每知道者,俺將一切強歹的人都拿了,俺大位子里坐地。有為諸般上頭,諸處里人都來我行拜,見了俺,與了賞賜名分,教他依舊本地面里快活去了。似這般呵,已自十年了也。止有西番罕東畢里巴一撒他每這火人,為什麼不將差發來,又不與俺馬匹牛羊?今便差人將俺的言語去,開與西番每知道,若將合納的差發認了,送將來時,便不征他。若不差人將差發來呵,俺著人馬往那裡行也者,教西番每知道,俺聽得你每釋迦佛跟前和尚每跟前好生多與布施么道那的是十分好勾當,你每做了者那的,便是修那再生的福,有俺如今掌管著眼前的福禍掌管著眼前的禍福俚,你西番每怕也那不怕,你若怕時節呵,將俺每禮拜著,將差發敬將來者俺便教你每快活者,不著軍馬往你地面來,你眾西番每知道者
-----------------------------------------------------------------------------------《高皇帝御制卷第一》
我找到了一份明孝宗時期的聖旨,貼出來給大家欣賞【大圖,請注意流量】
來源:Sina Visitor System
【東京大學珍藏明代聖旨】明中期聖旨存世稀少,東大特將珍藏的明弘治18年(1505)聖旨《明孝宗皇帝弘治敕命》上網共享。這件聖旨為封贈南京廣西道監察御使王欽父母的敕令。仔細研讀,可窺聖旨樣式,用辭,官制等文化信息。當時誥敕為南京染織局精製,綢面綉龍紋及奉天敕命四字。
葛巾的答案充滿了不合適的地方,這種攷證方法,我一般稱之為「衒奇」,其特點是為了與眾不同而不同,類似的還有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是形容地月日三者關係,說最毒婦人心是說女人寛厚,這些說法有一共同特點,找到了一個所謂的證據,對其他證據視而不見。
下面我說說她的答案和評論有什麼問題。
我的觀點:」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讀法並沒有錯,或許也可以讀作「」奉 /天承運 /皇帝詔曰「,而」奉天承運皇帝 ,詔曰「的斷句法沒有確實史料的證實(或許它確實存在過,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斷句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到了清末,就演變成"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了。)
對於「歷史學家」的一些看法我並不認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字怎麼斷句,並不是說朱元璋稱「奉天承運皇帝」,就能說「「奉天承運 皇帝詔曰」的斷句方式是錯的。
實際上在朱元璋時期有一類白話詔書,如《諭西番罕都必喇等詔》,第一句話就是「
奉天承運的皇帝教說與」,奉天承運是修飾皇帝的,是為明證。當然葛巾或許會說明代可能這麼讀,但到了晚清就不這樣讀了,妳當然可以提出這種觀點,但要有依據,葛巾寫了這麼多但依據只有一個,就是康德元年的即位詔書,這符合我所說的「找到了一個所謂的證據,對其他證據視而不見。」
且不說康德元年似乎太晚清了點(1934年),這個詔書也有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它是橫著寫的。我詁計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橫寫的詔書,「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字放在正中間,奉天的天字不挪抬,這在其他詔書中也是很罕見的,這種詔書不足為據。當然若非要勉強攷據,我也可以說幾句。皇帝前面的空格叫抬頭,表示對皇上尊敬,葛巾又說
證明是最近一個當過皇帝的中國人的登基聖旨,於1934年批量印刷,在中國全國廣為發放。由於是採用新式的橫寫法,不是豎寫,所以也沒有什麼抬格之類。
且不說這種說法讓台灣公文情何以堪(如下文中的貴座)
葛巾自己所引的證據中也有抬頭,如「朕以藐躬 乃承 天眷」「不敢不敬 天命」,她對此的解釋是
溥儀的登基詔書好就好在全部都是有斷句的,連「乃承,天眷」這樣很容易被連讀的都有明顯的分隔,所以,如果是「」奉天承運皇帝 ,詔曰「,在詔曰前一定會有分隔空斷,而不會單純地象現在這樣寫成」奉天承運 皇帝 詔曰「
讀後讓人大惑不解,沒人會斷成「朕以藐躬 ,乃承, 天眷」「不敢不敬 ,天命」而應斷成「朕以藐躬 ,乃承天眷」「不敢不敬天命」。至此我懷疑,她沒有認真讀這份詔書。
當然可能有人會問,奉天的天為何沒有抬頭,原夫天意的天為何沒有抬頭,其實葛巾自都發現了而下圖溥儀的退位詔書,倒數第三行前三字,便有」皇帝「兩字,」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閑「,」皇帝「二字處並未平抬。倒是同治皇帝詔書中只要出現兩宮皇太后就平抬。
雖然不太清晰,但可以看清,「皇帝」和「制」用了平抬,而且」天「抬兩格,」皇帝「抬一格,」皇帝「比」天「低。而@楊明 所貼的道光詔書中,」皇帝「抬兩格而」天「抬一格,皇帝比天高。
抬頭有所謂的習慣用法,但沒有所謂的定製,很多情況下是愛抬不抬。我的建議是這種詔書,我們就不攷證了。
那麼應如何讀呢,很簡單八字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中不斷句,不要讀成「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或「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其實像這樣的東西查下字典就明白了。moe.edu.tw 的頁面
皇帝詔書開首常用的詞語,表示天子承受天命而統治全國。明˙王世貞˙鳴鳳記˙第四十一齣:「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繩愆糾繆,臣道為先」
葛巾的評論中也有問題,
葛巾(作者) 回復 飛影
您看看大家貼出的各色聖旨,每份抬的都不同,有」皇帝「抬的,有」兩宮「抬的,還有」制「抬的,」宗廟「抬的,我貼出來的同治帝詔書中 第一行的皇帝是挪抬 兩宮倒是平抬,而平抬比挪抬更尊敬……這說不過去啊
兩宮是慈安與慈禧,一個是母后皇太后一個是聖母皇太后,從孝道的角道來看,我看不出來哪裡說不過去。
多謝妹妹,可如何解釋我在回答中貼出的兩份聖旨里其他出現的「皇帝」兩字都沒有空格跳格的情況呢。
平步青說的「遇皇帝」跳行,是指別人寫皇帝時要尊稱,皇帝自己寫詔書,還要對自己用尊敬,這個有點說不過去吧。
首先皇帝是不寫詔書,只是會過一下目,在唐代擬詔的是中書省,在清一般是軍機處。這裡皇帝是擬詔者對皇帝的敬稱,空二格很正常。例如張三讓我擬詔給李四,只有一句話「妳不過如此」,我的詔書最後是張三陛下曰妳不過如此,這稱張三為陛下,或空二格沒有什麼問題。但張三不能自稱是陛下,因為陛下是敬辭。內容上皇上自稱為朕不用抬頭。
葛巾 回復 秋夕慕白
徐州聖旨博物館
你看看這份聖旨,沒有兩宮皇太后,皇帝還是單抬,連「制」也是單抬。
制是皇帝下的詔書,總不能比皇帝本身還高吧……
這也解釋了為何單單一個制字可以抬頭,這是擬詔者對皇上的制的恭敬的寫法,在抬頭中,不僅對方的稱謂可以抬頭,和對方有關的東西如對方的書信,對方寫的制也可以抬頭。
詔書一般用文言寫,不斷句,但偽滿有幾份詔書都有斷句,如下面這份
很明顯可以看到這份康德八年的詔書中,奉天承運後沒有斷句,後面是賜詔爾眾庶曰,太長了賜前有斷句,若直接跟詔曰,不用斷句。奉天的天有抬頭,天日的天沒有抬頭,皇帝沒有抬頭,但言及日本天皇都有抬頭。
看到我的答案或許下面的人會開心的笑吧。
我的觀點都是現學現賣,都發在評論里了,我放到這裡總結一下我的觀點
順帶用一下各位的已有的聖旨圖
首先網上盛傳的理論是
明太祖初,定大朝會正殿為奉天殿,於皇帝所執大圭上刻「奉天法祖」四字,與臣下誥敕命中必首稱「奉天承運皇帝」,後相沿成為皇帝在重大場合所頒詔書中的套語。
太祖初定大朝會正殿曰奉天殿。門名亦如之。其後文皇營北京。遂仍其名。燬於火。世宗更其名曰皇極。而華蓋殿則曰中極。謹身殿曰建極。蓋取洪範之義。而議者以為洪範中更有六極。字面相同。意義不美。然上方親定禮樂。薄視百王。少忤即立糜。無救正者。至隆慶初元。而御史張檟請改仍太祖舊號。時高儀為大宗伯。以為皇考所定。且遺詔中多所釐正。獨不及殿名。乞存之。以存三年無改之義。遂不果易。按太祖奉天二字實千古獨見。萬世不可易。以故祖訓中雲。皇帝所執大圭。上鏤奉天法祖四字。遇親王尊行者。必手秉此圭。始受其拜。以至臣下誥敕命中。必首雲奉天承運皇帝。太宗繼之。一切封拜諸功臣。必曰奉天靖難。其次曰奉天翊衛、奉天翊運。至列聖所封者。無論為功勳。為恩澤。為文武。亦必奉天為號。至今不改。若皇極、建極本屬一義。而中極尤為無出。穆宗初元。未忍遽改。於聖孝宜然。今殿與門再罹祝融。鼎建在邇。仍用太祖初號。亦是機會使然。有識大臣。必有起而建明者。完顏氏上京宮殿。其正寢取名乾元殿。蓋襲唐世舊號。至天眷元年。改名皇極殿。則亡金先已稱之。尤為不典。張侍御疏後。原任山東副使王世貞。亦有復殿名疏。不允行。其與張侍御同時。則有太監李芳。請改南北郊合祀天地如國初典制。禮臣亦執不許。蓋以議出中官。其後。今上甲申議崇祀陳獻章於孔廟。禮臣為沈鯉。亦疑大璫張宏主之。不肯行。而內閣竟票發多官。會議允祀。由是與政府不協。其事與隆慶中李芳正相類。李芳者能讀書。喜諫諍。穆宗於裕邸。代滕祥柄事。益發舒。屢指上過舉。積久不能平。乃杖之百。下法司論斬。刑官毛愷等力爭之不能得。其人亦金英、覃昌之流亞也。張宏繼馮保柄事。亦有稱於時。
●野卷二_野(明)沈德符
以上是沈德符的話,提到為奉天承運皇帝,而非奉天承運,但是如@葛巾所說,這個人實在不是很權威。
邱閣老《世史正綱》:「唐德宗興元元年,書始賜有功將士以功臣名號。其目雲所謂奉天定難功世是也。然其所謂奉天者,以地言也。後世遂襲之,以為奉天命。失初意矣。」今按五代及宋、元,固皆襲唐號。若本朝功臣勛階,雖有奉天翊衛等字,然朝廷正殿正門皆名奉天,凡詔赦及封贈文武官誥敕起語,皆曰「奉天承運」,其主意正謂天子奉承天命以治天下。故事必稱天,非襲唐奉天之名也。
菽園雜記(明)陸容
於是我找到了第二份史料,來自陸容的 菽園雜記,他引了 世史正綱 里的話
這個邱閣老就是丘浚,與海瑞並稱「海南雙壁」,參與纂修《永樂大典》
陸容則為兵部職方清吏司郎中, 掌各省的輿圖,好歹也是個高級官員。
所以這一段里斷在奉天承運,且相對上文更有權威一些。
臣善長等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欽惟皇帝陛下奉天承運,濟世安民。建萬世之丕圖,紹百王之正統。大明出而爝火息,率土生輝;迅雷鳴而眾響銷,鴻音斯播。載念盛衰之故,乃推忠厚之仁。僉言實既亡而名亦隨亡,獨謂國可滅而史不當滅。特詔遺逸之士,欲求論議之公。文辭勿致於艱深,事迹務令於明白。苟善惡瞭然在目,庶勸懲有益於人。此皆天語之丁寧,足見聖心之廣大。於是命翰林學士臣宋濂、待制臣王禕協恭刊裁,儒士臣汪克寬、臣胡翰、臣宋喜、臣陶凱、臣陳基、臣趙塤、臣曾魯、臣趙訪、臣張文海、臣徐尊生、臣黃篪、臣傅恕、臣王錡、臣傅著、臣謝徽、臣高啟分科修纂。上自太祖,下迄寧宗,據十三朝實錄之文,成百餘卷粗完之史。若自元統以後,則其載籍靡存,已遣使而旁求,俟續編而上送。愧其才識之有限,弗稱三長;兼以紀述之未周,殊無寸補。臣善長忝司鈞軸,幸睹成書。信傳信而疑傳疑,僅克編摩於歲月;筆則筆而削則削,敢言褒貶於《春秋》。仰塵乙夜之觀,期作千秋之鑒。所撰《元史》,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三卷,表六卷,傳九十七卷,目錄二卷,通計二百十卷,凡一百三十萬六千餘字,謹繕寫裝潢成一百二十冊,隨表上進以聞。臣善長下情無任激切屏營之至。臣善長等誠惶誠恐,頓首頓首,謹言。
卷二百一十 列傳第九十七
上文取自宋濂的《元史》
奉天承運放在了皇帝的後面,我通俗的理解就是表示 皇帝奉於天承於運 ,不知各位怎麼理解。總之就是又一個權威史料里奉天承運不和皇帝連用的例子。
然而我記得曾經見過 「奉天承運XXX皇帝」 的說法,但苦於找不到原始資料
找到了一份新的,源自《滿文老檔》,中華書局1990年3月第一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共同譯制
文中提到「奉天承運寬溫仁聖汗制曰」如下圖
我學業不精,不知道這裡的「汗」是否是翻譯錯誤或者是可以代表皇帝
經過@吳森 說明,這裡的「汗」就是「皇帝」,也就是說這句等同於「奉天承運寬溫仁聖皇帝制曰」
不過由此可以推斷「奉天承運」應該是「汗」的定語,因為可以同時加些別的修飾詞
所以奉天承運(的)汗是可以理解的。
我的理解是,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應該不是太嚴格的要求斷句的
舉個通俗的例子
迎著耀眼的陽光,鳥兒快樂的飛走了
我們也可以說成是
迎著耀眼的陽光的鳥兒快樂的飛走了
。。 也可能是我英語學獨立主格學傻了,希望各位知友指正。
再者我說一下抬格的問題
我所找到的資料都是比較現代的說法。。但是切合的很准,所以我還是給各位分享一下
聖旨的圖我選那個抬格最亂的,如圖
暈。。。圖好小,我截取部分好了
我們可以看到有抬格的分別有
- 天(2)
- 皇帝(1)
- 兩宮皇太后(2)
- 皇考(2)
- 功德盛隆(2)
- 懿旨(2)
- 慈命(2)
- 地(2)
- 宗廟(2)
- 社稷(2)
首先我找到的資料是
葉問大師的入室弟子彭耀鈞的 抬頭格式的含混與漸趨失落
其中提到:
「一般來說,『三抬』、『雙抬』,是在文中提及受文者的父母或祖父母,乃至當
代的皇帝、政府時,都比尋常各行高出三或兩格;『單抬」指提及受文者及其尊長時高出尋常各行一格;『平抬』是指提及受文者及其相關人、事時另行頂格,與各行相平;『挪抬』則只是留在原行,只空一格。」
依照此理,受文者按理為皇帝,兩宮皇太后和慈命以及懿旨還有皇考均為對受文者父母祖父母一類的提及,所以雙抬
然後皇帝也就是受文者,單抬
至於社稷和宗廟以及天地肯定都被歸為大於皇帝,所以也雙抬
但是@葛巾 還提到制曰也有過抬格,類似此圖
我找到了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副教授彭礪志所寫的 尺牘書法中所見平闕書儀及藝術範式
「平闕之式,古金文中無有也。惟琅琊台殘石則遇『始皇帝』、『成功』、『盛德』及『制曰可』等字皆頂格書,此為平闕之始。此符左右各十二字,分為二行,『皇帝』二字,適在第二行首,可知平闕之制,自秦以來然矣。 」
「秦代題銘文字平闕內容在漢代章表類尺牘中大量出現,並明顯形成規律。除『皇帝』、『皇』、『帝』外,凡是涉及皇室成員所見如『太后』(《敦》188)、『高皇帝(E.P.T65:295),皇帝的政令『制』、『詔』、『制詔』等,皆須抬頭另行書寫, 有時還高出二三字的位置,如武威磨咀子出土的五杖詔書令冊中『皇帝陛下』、『制曰』即為例。與後代抬頭有所不同,為了突出所抬內容,以上諸字與正文間皆有意拉開一字左右的位置,這與唐宋時期的闕上尊下判然有別。」
皆引自 尺牘書法中所見平闕書儀及藝術範式
其中提到「制曰」,「詔」之類的都需要有抬格,雖說不是明清時期的資料, 引用的也是別的朝代的古籍,但是中華文化一脈相承, 抬格的規矩各朝代之間應該也是大同小異。
但是因為我是剛開始接觸抬格這個東西,所以還是有很多只是懂皮毛,請各位知友如果能有好的學習資料都評論在答案里。
應為:
奉天承運皇帝
詔曰
本來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但看到葛巾姐姐的回答,覺得有個地方我不認同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八個字里另起一行的「天」和「皇帝」並不是為了斷句,不是為了讀起來方便或者語意,而是按照書寫規矩一定要另起一行。包括溥儀那份也是。書寫從豎變橫,「皇帝」之前只好空格了,但這仍然不是為了斷句,是敬寫的規範。我的依據是:
舊時應制文字和表章等,遇到尊稱則另起一行抬頭書寫。
明方以智《通雅·器用》:「《春秋正義》引《魏晉儀注》,寫表章別起行頭者,謂之跳出。智以為即今之出格尊稱題式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跳出》:「故遇我國家我皇上,皆以國字皇字跳行,出格敬謹書寫。」
(這裡是說抬頭,內文不必出格——節省紙張嘛,也美觀一些~)
所以雖然葛巾姐姐說沒有證據證明斷句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但「皇帝」之前的空格也證明不了這就是為了斷句,按照語法來說,其實就應該是「奉天承運(的)皇帝,(在此)詔曰」巴拉巴拉。
===================================
後面因為葛巾姐姐的疑問,所以我去翻了下「霞外攟屑·論文」的「跳出」篇,上圖片,很大(主要是長,後有結論,非考據癖可跳過)
這段話主要說的是,清之前的人們在文中多以「我」字跳出,但清代則以尊稱跳出,注意這裡不限是「皇」,「後」也要跳的,所以是「尊稱」。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退位詔書中兩宮皇太后多次出格,那會兒她倆不是比皇帝還尊么,隆裕太后的道理也是一樣。哪怕不計實權,也是全天下僅次於皇帝的人了,跳出是應該的。
至於下面這篇碑文的話,除了抬頭和後方皇帝出格頂頭,再就是「大成至聖文宣王」出格了,這也是必然的,因為這碑文說的就是封孔子這個尊號呀,肯定要另起一行表示突出,而且孔子作為聖人突出尊號也是應該的——而且就算這樣也還是比皇帝低呢。
看了一遍我的答案,發現從斷句變成考據「出格」「跳出」了╮(╯_╰)╭
再次總結我的觀點:不管是正方還是反方,在這裡出格和跳出都不是斷句的意思,而是敬寫,就跟減筆避諱一樣。所以不能作為斷句的憑證。
那麼這八個字實際上應該是連起來寫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巴拉巴拉」,不受劇集影響去判斷這個句子的意思,我覺得的確就應該是「奉天承運的皇帝下詔說」,這樣。
不熟悉知乎,不知道怎麼邀請,所以在這裡圈一下二位@橘玄雅@Hasuran Li ,滿文化的靠譜人士(據我觀察)來解答~"奉天承運皇帝,
詔曰"
明太祖初,定大朝會正殿為奉天殿,於皇帝所執大圭上刻「奉天法祖」四字,與臣下誥敕命中必首稱「奉天承運皇帝」。
後相沿成為皇帝敕命中的套語。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其中一座規模最大的朝會大殿,取名為「奉天殿」。
這是朱元璋和大臣們議事的地方。為了向人們昭示他登上皇位是奉天的旨意,也就是進一步闡明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他把手拿的玉圭也刻上了「奉天法祖」字樣,而且還寫了《御制紀夢》一文,說自己夢遊天宮,見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士授以真人服飾和法劍,為「奉天承運」找到了事實根據和理論基礎。朱元璋便自稱「奉天承運皇帝」,所以他頒發的詔書前面都要加上「奉天承運皇帝」六個大字。
至於後邊的「詔曰」二字,是不能與「皇帝」連在一起讀的。
也許是後人為了念起來方便,便把「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字從中間斷開,這就是電視劇中常說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了。
至於清朝仍然沿用明代的稱呼,是因為它也想表明滿清發祥地盛京也有「奉天府」,它的皇帝也是天命所系。
所以清朝皇帝發詔書也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大字,一直用到辛亥**宣統皇帝退位才結束。 由此可知,明代以前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八個字,純粹是無稽之談。
補充:補充上古人「平抬」書寫習慣更好理解,皇帝是「天子」,「天」與「皇帝」寫一起時,皇帝換行頂格寫,在我們看來,就成了奉天承運 皇帝詔曰了。@木木
書寫格式:「奉」字放第一行,「天承運」放第二行頂格,「皇帝詔曰」放第三行,
斷句方式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制/敕)曰」
直譯:奉應天命承五德之運的皇帝,昭告天下說
其中:「奉天承運」是皇帝的修飾語 。
對事務的處理命令用「詔」,比如詔書
對官員任命等事情用「制」,比如誥命、制書
書寫和讀法是兩回事。雖然讀法要照顧語義,但並不是非得一致。
把「天、皇帝」出格寫應該是表尊敬
朱元璋親自動手寫聖旨的皇帝畢竟不多,他之後的大多數皇帝,都將這個工作交給大臣們去做。因此,聖旨的內容、格式和措詞越來越格式化。
比如,為了顯示「天」和「皇帝」的絕對權威,明朝中後期的聖旨開頭逐漸演變成了「奉」字放第一行,「天承運」放第二行頂格,「皇帝詔曰」放第三行比第二行「天承運」的「天」字低一格的固定格式。
清朝的皇帝們也想學朱元璋,表明入主中原是天命所系,所以將本族發祥地盛京改稱「奉天府」,同時在詔書中也採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作為開頭,一直用到宣統帝退位。值得一提的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正確斷句法應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不是影視作品中「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讀法。
多爾袞母子撤出廟享詔(順治八年二月二十二日)
咸豐皇帝遺詔(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
封贈沈鐸續順公世襲罔替誥(乾隆十九年至光緒十四年)
學習外語有助於理解母語。He who knows one, knows none. -- Max Muller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到底怎麼斷句,無非就是: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我用英語的語法給你們翻譯一下就好了: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 皇帝(who 奉天承運)詔曰
第一種是「奉天承運」做「皇帝」的定語,後面的「詔」是謂語動詞。但是這樣斷句,有個bug,沒見過主語和謂語動詞之間還用個逗號隔開的——這裡也沒什麼插入語,所以如果認為「奉天承運」是「皇帝」的定語,也應該是一口氣讀完,即「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類似於「美麗的你說:」,而不是「美麗的你,說:」。當然如果要說「奉天承運皇帝」這個主語太長,所以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加個停頓,倒是也可以理解,就類似於上面的He who knows one, knows none.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 奉ing天 and 承ing 運,皇帝詔曰
第二種是「奉天承運」做「皇帝詔曰」這個主句或者說動詞「詔」這個謂語動詞的狀語,其中「奉天承運」是非謂語動詞,可以還原為:「皇帝 is 奉ing天 and 承ing運」+ 「皇帝詔曰」——合併的時候省略相同的主語和be動詞。參考:怎樣讓學生從根本上理解非謂語動詞?
上面這兩種看起來不一樣,其實是大同小異。我曾經在一個回答裡面(與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相比,中文在語法上是不是有失「嚴謹」?)講過英語語法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嚴謹:
I saw a man on the road.
請問「on the road」的是誰,「I」還是「a man」,還是可以兩個都「on the road」?要翻譯的話,是「我在路上看見一個男的」還是「我看見一個男的在路上」呢?有沒有可能是「我(站在樓上)看見一個男的在(樓下的)路上」呢?從語法上說,「on the road」這個介賓短語結構是「a man」的後置定語,還是謂語動詞「saw」的地點狀語?從形式上是無法判斷的。
其實同理,漢語的語法也沒有那麼嚴謹。從形式上,真的不好區分「奉天承運」是「皇帝」的定語還是「皇帝詔曰」的狀語。但是這又有什麼要緊的呢?從語義上,「奉天承運」的邏輯主語一定是「皇帝」,這就行了。但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到底怎麼讀——也就是怎麼「斷句」,還要繼續討論。
上面有許多回答截了詔書的圖,比如:
以及:
這兩張圖當然可以說明「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怎麼寫,「天」「皇帝」要頂格,或者「天」比「皇帝」還要再高一格,也就是所謂「抬格」,類似於英文裡面的indentation(要反過來理解,「天」和「皇帝」抬格,也就相當於其他文字縮進嘛)。或者我簡單一點理解,這不就是Word裡面的首字下沉或者首字懸掛嘛,哈哈:
但是怎麼寫和怎麼讀,還是兩回事,不一定100%相關。即便是這種抬格的寫法,總不能讀成: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奉天承運」明顯是「奉天」and「承運」,總不能分開吧?
那到底怎麼讀呢?我個人覺得吧,怎麼寫歸怎麼寫,讀起來嘛,還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比較舒服——這裡的逗號表示讀的時候的停頓,而不是寫的時候寫個逗號上去。理由嘛, @Joubor 寫的很清楚了,我就引用一下吧:
奉天承運皇帝,
詔曰:
如此,才符合中文的文法,以及中國的歷史傳統、以及邏輯。
也許這些都符合,但是不符合中文語音特點。
中文在熟語成語上有一種追求對稱美的趨向,這是一種對語言節奏的把握,這種追求來自語言本身,可能來自詩詞和韻。如果讀成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就好像要斷氣一般。影響語言的不只有語義,還有韻律。語言的追求也不僅僅是邏輯正確而已。
總結一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應該
- 寫作:
皇天
帝承奉
詔運
曰
或者:
天
皇承
帝運奉
詔
曰
- 讀作:
奉天承運 皇帝詔曰
(再次說明:空格只是代表停頓,這樣讀比較舒服,不代表文法/寫法的邏輯)
或者一口氣讀作: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簡單來說,怎麼斷句都行。
北京國子監的展品中有某年科舉進士的皇榜,上面的斷句是「奉天/(另起一行)承運皇帝詔曰」
鄧小南老師說,這玩意本來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但是清中期以後皇家也不太講究這個,為了韻律好讀,也統統讀寫成「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既然皇家都在瞎搞,那我們就隨心情讀就好了。
所以諸位老鐵,瞎讀沒毛病。看了@葛巾的答案,還和知友討論了一下,再去看了很多資料,表示越來越糊塗了(╯‵□′)╯︵┻━┻
下面是原答案。好像在貼吧里,這問題討論很多年了……
------------------------------------------------------------分割線------------------------------------------------------------------
"奉天承運皇帝,
詔曰"
把「天、皇帝」出格寫應該是表尊敬,如圖
我的觀點:
1、」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讀法並沒有錯,有直接史料證明
2、八字聯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奉 /天承運 /皇帝詔曰「,」奉天承運皇帝 ,詔曰「的讀法可能存在過,但是因為古代詔書沒有斷句,所有根據語法、習慣的推測只是旁證,沒有強有力的史料直接證明。有可能隨著時間的變化,斷句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到了清末,就演變成"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了。
關於1的直接史料證明是最近一個當過皇帝的中國人-溥儀的登基聖旨,於1934年批量印刷,在中國全國廣為發放,並作為正式外交文件遞送給與偽滿洲國建交的義大利、西班牙、德國、葡萄牙等22個國家。由於是採用新式的橫寫法,不是豎寫,所以也沒有什麼抬格之類。有
有人懷疑此聖旨系偽物,然本圖攝於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院(國家一級博物院)。
由於此聖旨全篇有斷句,所以可以清楚的看到,斷句方式是」」奉天承運 /皇帝詔曰「,此處的空格並不是為了禮儀所用的空格,因為連「乃承,天眷」這樣很容易被連讀的都有明顯的分隔,所以,如果是「」奉天承運皇帝 ,詔曰「,在詔曰前一定會有分隔空斷,而不會單純地象現在這樣寫成」奉天承運 皇帝 詔曰「
作為一個皇帝最重要的聖旨,開國繼位聖旨,溥儀既然是這樣斷句的,那我們至少可以認為,在一個當過晚清皇帝的人看來,」奉天承運 皇帝詔曰「的斷句方式是沒有錯的,至於以前清朝,明朝皇帝的是怎麼宣讀聖旨的,既無聲音資料留存,也無有明顯斷句的文獻留下,僅從語法習慣和其他旁證上來考據,說服力並不足夠。
而在其他的清代聖旨中,可以看到空格的方式是 奉 天承運 皇帝詔曰 。由於當時沒有斷句,我們無法推論是不是就應當按」奉 /天承運 / 皇帝詔曰"來讀,或者是由於抬格的問題就應當是八字聯讀不停頓。但姑且也可以認為這是可能存在的讀法。但就是沒有看到「奉天承運皇帝」寫在一起 而「詔曰」兩字寫在一起的聖旨原件。
游叔說這份滿洲登基詔書前的」皇帝「是空兩格是加抬格示敬,並不是斷句,我也不太同意,因為這是橫寫,不存在抬格現象。此聖旨中別處還有」皇帝「字樣,但未有抬格,
而對照同樣的康德元年時憲歷上的豎寫登基詔,採用了「天」抬兩字,皇帝後並沒有加兩格表尊敬。
而下圖溥儀的退位詔書,倒數第三行前三字,便有」皇帝「兩字,」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閑「,」皇帝「二字處並未抬格。倒是同治皇帝詔書中只要出現兩宮皇太后就抬格。所以,很可能聖旨上的抬格在不同時刻的規定都不一樣。從這個角度去討論斷句,本身就很混亂。
奉
天承運
皇帝詔曰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答案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這一句話始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而朱元璋自己說是借鑒了元朝人的漢文詔書的,所以只需元、明兩朝的史料即可解決。(至於清朝,則完全照搬了明代聖旨,他們的斷句,從聖旨形式上來看,完全是沿襲朱元璋,參見下面。)
看看朱元璋本人是怎麼說的(《明太祖實錄》):上(朱元璋)以元時詔書,首語必曰「上天眷命」,其意謂天之眷佑人君故能若此,未盡謙卑奉順之意。命易為「奉天承運」,庶見人主奉若天命,言動皆奉天而行,非敢自專也。(《明太祖實錄》)
意思很明白了。朱元璋開國那年說,蒙古皇帝們的詔書,開頭總是說「上天眷命」四個字,他認為還不夠謙恭,自己要改為「奉天承運」,以顯示自己的決策,都是聽天命而不獨斷專行的——可惜,他日後的專製表現,和登基這會兒是判若兩人。
從朱元璋這句話可以看出,他自己就認為,這四個字是獨立的,如果像有些人以為的那樣「奉天承運皇帝」六個字相連,那他豈不是應該改口向下面這麼說:
「蒙古皇帝詔書總是『上天眷命皇帝』開頭,我想改成『奉天承運皇帝』開頭。。。」
其他證據:
- 明代、清代的聖旨書寫格式上,都是「奉-天承運」一行(或兩行)、「皇帝詔曰。。。。」另起一行。@楊明@葛巾
- 元代詔書,也是「上天眷命」一行、「皇帝聖旨。。。」另起一行(下圖)。
- 元代詔書,還有更加原始的版本(即不是這麼文雅的),是作「什麼什麼里、皇帝聖旨。。。」
例如:
一聖旨文曰:「長生天地氣力里、蒙哥皇帝福蔭里 海都太子令旨:張元帥俺根底奏告來,。。。。」
另一聖旨文曰:「長生天氣力里、大福蔭護住里 皇帝聖旨:宣。。。。」
此處,「什麼什麼里」,就是「上天眷命」的原始白話版(蒙古詔書譯作漢語,早期通常是用白話,後期則文言漸多)。那麼,「什麼什麼里」在句子成分上來說,它是一個狀語,後面的「皇帝聖旨」則是一個主謂結構。從這個角度來講,也應該斷成這樣:「狀語、主謂結構」。
綜上,符合朱元璋本意、且符合更早的蒙古詔書句意的斷句方案,只能是: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很不幸,電視劇對了一次,不知道是不是蒙的?)
翻譯過來看,就明白了。
奉天:奉天之命。承運:承五德輪轉之運。詔:發表講話。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奉應天命承五德之運的皇帝,發表講話說。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奉應上天之命,承合五行輪轉之運,皇帝發表講話說。
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 詔曰 奉天承運是修飾皇帝的 詔曰是謂語
奉天承運皇帝,
詔曰:
如此,才符合中文的文法,以及中國的歷史傳統、以及邏輯。
也許這些都符合,但是不符合中文語音特點。
中文在熟語成語上有一種追求對稱美的趨向,這是一種對語言節奏的把握,這種追求來自語言本身,可能來自詩詞和韻。如果讀成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就好像要斷氣一般。影響語言的不只有語義,還有韻律。語言的追求也不僅僅是邏輯正確而已。體會一下這個,注意停頓:
偉大的毛主席,他說:
偉大的毛主席,他告訴了我們:看了一下樓上各位的答案,說得比較靠譜的答案有如下兩種:
1.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2.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而至於有人根據詔書圖片斷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則屬於無稽之談了。
不過,竊以為,這兩種句讀都不對,
正確的斷句,應該為: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迷糊Yi 解釋了奉天承運皇帝的由來。這裡就不用再說了。
第一種斷句,詔書上首真呼皇帝名號,意義何在,在這裡停頓,顯得有些莫名。
第二種斷句,將「奉天承運」與「皇帝」斷開,也不符合語意。比第一種更加不靠譜。
「漢制,天子之書,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敕。」
詔,是一種文書,用於發布皇帝或「政府」的命令、政策,是一種公告形式的文。至於詔、制、俞、旨等的區別,這裡就不說了。
既然是公告形式的,就一定有受眾。文書開頭對受眾直呼皇帝名號,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所以文書開頭應該為「奉天承運皇帝詔」。作為文書的標題(參《改元開元元年大赦天下制》),或者用於說明文書的規格。「曰」,則表示文書的內容正式開始。
這裡來一個不太恰當的對比: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XXX--&>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內容為:xxx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XXX--&>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公告內容為:xxx
語義和讀法是兩回事。
雖然讀法要照顧語義,但並不是非得一致。印象中不知在哪兒看到過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推薦閱讀:
※為什麼電視劇中清朝官員參拜皇上時,都會用衣袖甩掉身上灰塵?
※列寧曾經提出過要歸還沙俄侵佔的中國領土,是真是假?出於什麼目的?
※有哪些歷史人物,小時候對他(她)的評價和現在對他的評價大相徑庭的?不同時期的印象又分別是怎麼樣的呢?
※辛亥革命和清末新政是什麼關係?
※怎樣看待「請別用現代的道德標準去評價古人」去為古代的軍事暴行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