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葉派跟遜尼派真的有不共戴天之仇嗎?
之前寫了一堆居然忘了保存,汗。現在簡單的說幾句吧。
什葉和遜尼的分歧一開始是上層的政治矛盾和下層的經濟利益衝突,與教義基本無關。
上層的政治矛盾指的是穆罕默德死後誰來擔任哈里發,教團的領袖(也就是阿拉伯帝國的領導者)。穆聖生前的老友是一派,擔任了前三任哈里發;阿里是一派;另外還有一派是麥地那新皈依的穆斯林(輔士)。
穆聖去世後,阿布.伯克爾和歐麥爾等人(也就是穆聖生前的老友)聯手阻止了教團分裂和輔士們奪取大權的企圖,前者當選了第一任哈里發,後者則是第二任。阿里當時好像在負責穆聖的喪事,所以沒有參與此至關重要的大事。
阿里其實和穆聖生前的老友也是長期合作,都是跟隨穆聖從麥加遷往麥地那的,也就是所謂的 「遷士」。但他身份太過於特殊所以單獨成一派。他是穆聖的堂弟,養子,女婿。10歲就皈依穆斯林,是罕見的沒有拜過其他偶像的教徒。穆聖去世時自己的兄弟,兒子都不在了,女兒也只有阿里的妻子一位,所以阿里是天生的繼承人身份。
阿里為什麼不能團結穆聖生前的老友,成為他們的領袖?原因很多。穆聖的老友們各個功勞極大,實權在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阿里年齡小很多,如果擔任的終身制的哈里發,那麼其他人完全沒機會問鼎了。結合後來的史實,阿里長期陪同在穆聖身邊,好像也沒展現出很出色的能力和功績,我估計其他人也不服他。
下層的經濟衝突主要是早期的麥加+麥地那伊斯蘭信徒和新征服地上的信徒(埃及,伊拉克東部,伊朗等地)之間的衝突。前者在征服戰爭中大大發財,後者沒得到什麼好處,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還在政策上偏袒前者,導致許多人不滿。這些反對派是什葉派的源頭,並分裂出了早期伊斯蘭教的另一重要支派——哈瓦力哲派。這兩部分看似都反對在位的哈里發,但其實彼此之間分歧也極大。什葉派反對是因為他們認為只有聖裔才能擔任哈里發,而哈瓦力哲派則相信任何穆斯林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擔任領袖。
最終反對派刺殺了第三任哈里發,擁立阿里成為第四任哈里發。四大哈里發時代被認為是阿拉伯帝國最為光輝的時期之一,也讓後來的無數穆斯林懷念。但是阿里並沒有能夠爭取到足夠的支持者,反而反對派也大規模分裂(次要矛盾轉變為主要矛盾了)。阿里死在了哈瓦力哲派手裡。他的大兒子繼位後沒什麼野心。次子海珊利用之後若干年的機會試圖東山再起,結果被殺。海珊是什葉派最重要的殉道者之一。此時可以認為什葉派與主流穆斯林(遜尼派)的仇恨正式確立。
也就是說,政治權力+經濟利益導致了矛盾分歧,矛盾分歧激化後引發了流血衝突,又導致了教派對立和分離,最終導致了一千多年來的仇恨。
以上兩大矛盾導致什葉派無法在阿拉伯半島的核心地區生存,只能轉向帝國東部遠離統治勢力的地方,恰好與對阿拉伯人不滿的當地人結合起來。上述歷史因素決定了現代什葉派的幾大特點:
1. 人數較少。阿里的追隨者原本就是佔少數的反對派,後來反對派還分裂了,人數更少。
2. 分布集中在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區。葉門,土耳其和中東地中海沿岸也有不少。
3. 信仰較為隱秘,激烈,但並不保守。
而教派一旦分裂,要想彌合就非常困難。在現代遜尼派看來,什葉派是妥妥的異端。比如:
1. 把阿里等伊瑪目放在極高的位置。什葉派認為伊瑪目的主張具有不謬性,可以作為立法的來源,是教團天生的領袖。而在遜尼派看來這些人連先知都不是,什葉派有個人崇拜嫌疑,和伊斯蘭教的根本信仰衝突。
2. 不認遜尼派的聖訓集。聖訓是伊斯蘭法的重要來源,這種分歧導致什葉派從意識形態到實際行為都與遜尼派差別很大。特別是什葉派脫離了聖訓以後,對「創製」依賴很大,因此很多政策相對遜尼派不那麼保守。比如伊朗名義上是政教合一的國家,但國會和總統選舉搞的有模有樣,憲法也明文保護其他宗教信仰者的合法權利,女性地位相對也高一些。而沙特,卡達等遜尼派政教合一的國家連民主的邊都還沒摸到。
所以你能看到,敘利亞反對派的遜尼極端分子發現了自己人當中居然有個什葉派,立刻將其斬首。
而什葉派自然也認為遜尼派走歪了。也許限於政治上的原因,不好直接說,但有可能的話絕不會放棄攻擊的機會。比如伊朗國家電台的中文版主頁,除了宣傳伊斯蘭教(什葉派,阿里,等等),其中有相當大的篇幅在抨擊瓦哈比派,近100年來發展最猛烈的遜尼派分支。
最後,有一點可以說明兩派的特點與關係:針對什葉派的恐怖襲擊數量和造成的傷亡人數要多於針對歐美國家的。
公元7世紀,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宣揚「萬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主之使者」,此後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統一了阿拉伯半島,然而僅僅半年之後,穆罕默德病逝。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後,他的岳父艾卜·伯克爾被推舉為新一任領導人,稱哈里發,意為安拉使者的繼承人。這個稱呼一直延續到1924年土耳其凱末爾革命宣布成立共和國廢除哈里發。在阿布·伯克爾的領導下,叛教的部落重返信徒行列,阿拉伯人也開始了對外征服之戰。阿布·伯克爾在與波斯薩珊王朝和拜占庭帝國的戰爭中均取得了勝利。
中東地區各主要板塊——阿拉伯半島
勉強找到的一張第一任哈里發照騙
在他去世後,另一岳父歐麥爾·本·赫塔卜,女婿奧斯曼·伊本·阿凡及另一女婿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相繼繼承了哈里發的職責。他們繼承了前任的基本政策,宣揚伊斯蘭教並對外擴張,到阿里時,阿拉伯騎兵已經佔領了伊拉克,敘利亞,埃及等前拜占庭帝國的地盤,滅亡了波斯的薩珊王朝,還攻佔了塞普勒斯和部分高加索地區,阿里遷都庫法。這段時期是後人一直懷念的阿拉伯黃金時期。
654年,正統哈里發國鼎盛時期(深綠),包括附庸國(淺綠)。
四大哈里發後期的分歧已經非常明顯,656年,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被害,阿里繼任哈里發,得到大多數人的承認,但包括當時敘利亞總督倭馬亞家族的穆阿維葉在內的一部分人,拒不承認阿里的哈里發地位,並以為奧斯曼報仇為由,對阿里興師問罪。於是,雙方發生隋芬之戰。
隋芬之戰又被稱為駱駝之戰
657年,在隋芬之戰中,勝利明顯地屬於阿里一方,但他接受了對方以《古蘭經》裁決的和談要求,阿里隊伍中約有12000人堅決反對,從而脫離了阿里的領導,形成哈瓦利吉派。(意為出走者)
661年,阿里被一名哈瓦利吉派信士所殺。在倭馬亞王朝時期,該派曾舉行過35次武裝起義,866年還領導了巴士拉鹽場奴隸武裝起義,反對阿拔斯王朝哈里發,這場武裝起義先後持續達14年之久,最後失敗告終。
如今的哈瓦利吉派僅殘存一個小教派艾巴德派,圖為遜尼派、什葉派及艾巴德派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淺藍色為艾巴德派。
在早期的鬥爭中,有些人不願參與派別之間的爭鬥,在巴士拉產生了穆太奇賴派(統一公正派),著重發展伊斯蘭教的哲學意涵,9世紀曾在阿拔斯王朝盛極一時,但最終在與遜尼派的鬥爭中幾乎消失。
阿里遇刺後,哈桑曾接受伊拉克庫法地區穆斯林的擁戴就任第五任哈里發,但不久就在奧斯曼的堂弟、敘利亞總督、僭稱哈里發的穆阿惟葉一世的威逼利誘下放棄哈里發稱號,引退麥地那,但被什葉派尊為繼阿里之後第二任伊瑪目(領拜人),數年後被毒死,由其弟海珊·本·阿里·本·阿比·塔利卜繼承伊瑪目之位。而穆阿惟葉創建了倭馬亞王朝,中國史書稱白衣大食。
倭馬亞王朝版圖
公元680年葉齊德世襲穆阿維葉的哈里發,從此哈里發成為世襲的皇帝,海珊拒絕效忠,避居麥加。在前往庫法的途中在卡爾巴拉遭帝國軍隊包圍,200餘人全部戰死,從此什葉派和遜尼派正式分裂,這一天是伊斯蘭教曆的1月10日,便成為什葉派的阿舒拉節(意為10日)。
緬懷阿舒拉日的穆斯林民眾
甚至有些更極端的類型.....
卡爾巴拉事件引起了一系列在什葉派思想影響下的暴動,規模最大者為685~687年在庫法爆發的穆赫塔爾起義。此後什葉派的起義和暴動一直伴隨著伊斯蘭教的歷史,什葉派認為阿里是唯一正統的哈里發,阿里及其後代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血脈,奉他們為伊瑪目,拒不承認其他的僭位的哈里發,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什葉派的伊瑪目又出現差別,於是什葉派又分出一些支派,
庫法所在地
如今的庫法大清真寺
例如:
740年,海珊的孫子栽德·本·阿里在庫法發動起義並戰死,所部後來形成栽德派。
750年,阿拔斯人藉助什葉派的力量推翻了倭馬亞王朝,建立阿拔斯王朝,中國史書稱黑衣大食。但仍奉遜尼派,又懾於什葉派影響的擴大,對其採取了各種壓制、瓦解措施,引起內部進一步分化。
公元800年,哈倫.拉希德時期的阿拔斯王朝極盛時的領土疆域
765年賈法爾·薩迪格死後,少數人則擁護其長子伊斯瑪儀之子穆罕默德·本·伊斯瑪儀為伊瑪目,形成伊斯瑪儀派,亦稱七伊瑪目派。多數人擁護其次子穆薩·卡孜姆為伊瑪目,後形成十二伊瑪目派。
9世紀末和10世紀初,什葉派的武裝起義極為頻繁,伊斯瑪儀派、栽德派、十二伊瑪目派及伊斯瑪儀派的尼扎爾派、努賽爾派和德魯茲派等,均在武裝起義中得到發展;其中尤以伊斯瑪儀派為最,其教義主張傳播遠至印度次大陸,成為什葉派中最有影響的力量。
伊斯瑪儀派
909年,什葉派的首領賽義德·伊本·海珊在突尼西亞以法蒂瑪和阿里的後裔自居,自稱哈里發,建都馬赫迪亞,征服摩洛哥,並進而佔領整個馬格里布。973年遷都開羅。故稱法蒂瑪王朝,中國史書稱綠衣大食。
法蒂瑪王朝奉什葉派伊斯瑪儀派為國教,到第六任哈里發哈基姆(Hakim,996年–1021年),放棄了前任的宗教寬容政策,殘酷迫害猶太教徒和基督徒,自稱真主化身,一個新教派奉之,即為德魯茲派,並於1010年拆毀耶路撒冷的聖墓教堂,直接導致了十字軍東征。
10-11世紀的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綠衣大食(法蒂瑪王朝)、白衣大食(後倭馬亞王朝)
十字軍東征
奪取耶路撒冷標誌著首次十字軍東征的勝利
與十字軍的戰爭大大消耗了國力,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大部分屬地先後被塞爾柱王朝和十字軍佔領。十字軍入侵埃及後,西亞贊吉王朝蘇丹努爾丁應法蒂瑪王朝末代哈里發阿迪德之請,派部將希爾庫及其侄子薩拉丁率軍往援。公元1171年庫爾德人薩拉丁推翻法蒂瑪王朝,自立為蘇丹,建立阿尤布王朝,從此在埃及恢復了伊斯蘭教遜尼派地位。
之後什葉派的影響長期低迷,除栽德派和十二伊瑪目派尚保持一定力量外,伊斯瑪儀派及其尼扎爾派均大大削弱。
兩大天國的對決?
薩拉丁
強盛時期的阿尤布王朝
由上可見,什葉派就是在與哈里發的不斷鬥爭中形成的,什葉派最基本的特徵就是只承認阿里為合法的哈里發,而遜尼派認為眾人擁戴即可成為哈里發,包括阿里之前的三任和之後的哈里發。
歡迎關注我團微信公號:
地球觀察團
ID:diqiuguanchatuan
http://weixin.qq.com/r/BTr95TzEhmH5rXiG928X (二維碼自動識別)
簡單說來,歷史淵源只是背景。真正的衝突矛盾焦點,其實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輸出和沙特瓦哈比派王權兩大勢力之間的對立。簡單說來,本質上是伊朗和沙特的對立,社會革命和貴族王權的對立。
可以試想,一旦伊朗伊斯蘭革命輸出成功,沙特和阿聯酋的阿拉伯王子還能扮土豪裝逼?到時候財產都得被革命政權充公,巴列維國王的下場。所以沙特貴族千方百計阻擋伊朗革命輸出計劃,包括支持伊拉克打兩伊戰爭、反對敘利亞什葉派政府等,都是為了維護宗教貴族統治。
上面O H 兄 說的是歷史淵源和兩派的區別,我來補充兩句當代的:作為什葉派代表當
紅炸子雞伊朗,伊朗經歷了原來巴列維王朝壓迫 、殘暴、腐敗及奢侈,經濟改革的失敗
,終於爆發了伊朗伊斯蘭革命。一個原本不被政府、社會主義派、其他反對派重視的「伊朗人
民的大救星」半神的霍梅尼在1979年3月31日莊嚴宣布伊斯蘭共和國成立啦~~~ 從此,什
葉派站起來了,半神的霍梅尼上台後,反過來壓制一切反對派包括革命的盟友。反對黨被
取締,攻擊其他武裝派系,查封報紙,鞏固什葉派政權。這次革命上個世紀動蕩的80有著
巨大的影響,伊朗的革命輸出全世界擋都擋不住呀~(他也不想擋=_=)伊朗周圍都是遜尼派
當政的國家,且周圍國家中的什葉派都是被打壓被邊緣化的少數派,都想跟著伊朗老大哥
幹革命呀~拿起鞭子抽敵人呀~ 使周邊國家對伊朗敵視,對本國的什葉派進一步打壓(日
防夜防,就怕家賊難防啊)。這使一個宗教的兩個派別的教義歷史衝突問題,變成周圍伊
斯蘭國家當權遜尼派的政權能否牢固的問題(這個必須維穩呀~)。加之周圍國家民族組
成複雜,民族問題、宗教問題、教派問題、與西方國家的關係、近幾年伊斯蘭極端主義興
起使得原本的宗教派別問題複雜化,政治化。說到政治嘛~無非就是:不是東風壓倒西風
,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斗個你死我活~!!!!
遜尼派是穆斯林的主流。即早期臣服於穆聖的阿拉伯沙漠貴族,他們在穆聖逐漸壯大起來後,決定不再反對他,而是加入他。隨後他們支持穆聖統一半島,殺向兩河新月等中東的黃金地區。早期伊斯蘭集團,核心是穆聖的和他的信徒教團,但實力派卻是這些不那麼虔誠的但握有軍隊和人口的貴族。
什葉派是兩股勢力的合流。上層是穆聖的第一批信徒,他們團結在穆聖周圍,最終壓服了沙漠貴族。只不過帝國穩定後,封建勢力逐漸抬頭,宗教力量削弱,三大哈里發之後,最終沙漠貴族之一的倭馬亞家族還是崛起,並向第四個哈里發阿里發起挑戰。
沙漠貴族們代表了在伊斯蘭擴張中獲利的半島人,他們雖不那麼虔誠,但在帝國中掌握實權。他們擊敗阿里,本來是代表封建勢力取代宗教教團,屬於半島人內鬥。但新征服地區,如兩河,新月,波斯等新穆斯林卻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在宗教上是和半島人一樣的穆斯林,按照教義是平等的,但實際上,他們是被半島人征服的被統治者。阿里派是偏向於教義的,對待他們更平等,所以在和貴族派鬥爭中他們支持阿里,組成了什葉派的下層。
於是阿里派和貴族派的鬥爭,從宗教勢力和封建勢力的鬥爭,發展為半島老穆斯林和被征服的新穆斯林的鬥爭。
最終阿里派失敗,伊斯蘭教大分裂。貴族派演化為遜尼派,他們掌權並繼續擴張,遜尼派最終世界各地傳播並成為主流。阿里派的上層,堅持只承認阿里及其後代為宗教領袖。演化為什葉派。他們在阿巴斯王朝時期,因為支持阿巴斯家族反對倭馬亞家族,站隊成功,發展下來。勢力範圍仍然是當初的第一批被征服的,伊拉克,敘利亞,伊朗。阿里派的下層,就是當初決定支持阿里的新穆斯林們,他們本來就是利用阿里反對半島人,在阿里和半島貴族議和時,認為阿里背叛了他們,就刺殺阿里,另立山頭。最終演化為出走派。因為始終反對半島人,也就是始終反對帝國上層,所以始終被打壓,越來越勢弱,現在沒幾個人了。
其實什葉派和遜尼派的衝突,主要是宗教勢力和封建勢力的衝突。次要是老根據地和新征服地區的衝突。所謂教義矛盾,都是「六經注我」式,為了各自利益服務的。
放到現代本沒多大宗教意義。依然是當權派鬥爭工具而已。比如沙特,有伊朗在,他敢放任什葉派在國內發展么?
雙方仇殺了上千年,對於現在的雙方來說,原因根本就不重要了,哪怕是當年倆農民為了塊地呢!參照當年吳越因倆採桑女吵架發展而來的滅國戰爭。
身為回民,有件有趣的事情要說下。回民出生後除了取個漢字名字平時用外,還會請寺里阿訇起個經名,就是穆罕穆德、海珊等等。我的經名是阿里,就是那個兩派打了上千年的那個阿里! 不知道當年那個阿訇給我取這名字時是什麼個想法啊,哈哈
不是 仇不仇的問題 而是 正統性問題。
信錯了無法上天堂 ┑( ̄Д  ̄)┍分裂的過程中很長很複雜,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政權,經濟利益,個人認為兩個教派就是打著大荒子來為自己派系的少數人謀取利益
我理了一下整個脈絡,供大家參考
兩派之間的矛盾,其實有深厚的歷史政治淵源。
首先要分清波斯人與阿拉伯人,這兩個民族並不是一個民族。
遜尼派主要是阿拉伯帝國早期的勝者,同時也是遜尼派帶領阿拉伯人建立了帝國,並對佔領的波斯帝國境內的波斯人進行殘酷的壓迫。
波斯人為了生存被迫改宗信奉伊斯蘭教,但是他們不願意信遜尼派,就找了之前失敗的什葉派做自己的信仰,什葉派和遜尼派的矛盾其實更大程度上其實也是波斯民族和阿拉伯征服者的矛盾。
本人親自問過中東同學這個問題,希望能夠起到參考作用吧。因為我們和石油專業是一棟教學樓的,其中不乏來自伊朗(什葉派)和沙特(遜尼派)的同學。據我個人了解他們對彼此的態度是比較看不慣對方,甚至是敵視。主要是對先知默罕默德去世後,哈里發的繼承權問題以及對古蘭經教義的理解差異,導致了問題與分歧變得越來越嚴重。簡而言之,如果把伊斯蘭教比作武俠小說中的丐幫,那麼遜尼派就是丐幫凈衣派(貴族路線),什葉派就是烏衣派(平民路線)。由於近期的ISIS和敘利亞內戰,原來遜尼派主導的國家逐漸倒向什葉派,形成什葉派之弧。可想而知伊朗作為什葉派領袖在這之後必然有一定作用,只是鑒於ISIS的反人類性質沒人敢跳出來支持它。當然阿拉伯人一向有不團結的傳統(被只有800萬人口的以色列胖揍n次),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兩個教派的裂痕會進一步加深。
穆斯林,伊斯蘭,阿拉伯,波斯,突厥,土耳其。。。。真ta媽的亂啊,歸根結底就是幾波人互相看不順眼,但是又不得不在同個屋檐下呆著
我覺得樓上諸位寫的都很好但是我就是看不懂不知道為什麼
推薦閱讀:
※世界三大宗教中都有哪些歧視女性的內容?
※如何評價賽義德魯霍拉·穆斯塔法維·穆薩維·霍梅尼?
※一貫道是怎麼樣的宗教?
※聖經有哪些句子適合刺青?
※金剛經和道德經到底哪個更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