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益現值法裡面,選擇自由現金流量而不是稅後利潤,這是為什麼?以及自由現金流量是不是等於營業現金流量?
12-27
自由現金流的定義是支付有息負債利息前,滿足再投資之後的現金流。
為什麼要這樣定義,其實很簡單,假設你有一台機器(類比為公司),每年他消耗材料100元(期間費用成本),產生200元(賣出價)的貨物,每年你要給他升級軟體或者更換一些小配件啥的(資本化的支出)50元。那麼對這台機器進行估值的時候,其每年自由現金就是200-100-50=50元。
假設這台機器能運行10年,那麼它的現金流加總就是500元。如果不存在貨幣時間價值的話(不折現),你這台機器就估值500元。
如果一個市場足夠透明的話,賣這台機器給你的人,知道你未來大約可以靠他賺500塊的,所以他賣給你的時候,不會便宜過這個價格很多,也許是450,也許是480.
所以你看到這個機器未來收益,大過480的話,你就會買這個機器了。當然你也考慮了機會成本,化480,5年才賺20塊,是不是不合適呢?存銀行可能都不止了。所以你要對未來每年的500塊收益進行「打折」,這個「打折」的過程,就是折現!如果打折之後,加起來還多於480,那麼你就很愉快地投資這台機器了。
所以我們把剛才計算自由現金流的過程做一個分級:
機器收入:200
減:使用材料支出 100
經營利潤:100
以上這部分就是我們簡化之後的利潤表嘛!!!沒有稅的情況的話,這100塊就是「凈利潤」了。
但自由現金流的計算還沒有萬呢!還有升級軟體和更換小配件的50元,這個不會出現在利潤表裡!因為他是資本化的項目,但自由現金流還要繼續減!
減:再投資 50元
自由現金流 50元
為什麼不能直接用凈利潤,因為它沒有包括再投資的部分。
懂得這個基本原理,那麼「現金流量表裡的經營產生的現金」就更搭不上關係了。
把這台機器換成企業的話,如果要以凈利潤為基礎計算自由現金流,還應該要做更多調整
例如,你要把折舊加回來,他不是你「實實在在」的支出,折舊過程實際上是把資產化的東西費用化,這類東西是非付現成本,得加回來。還有財務費用里核算的各種利息,你也得加回來,因為這部分是在後面折現里考慮了……
自由現金流的計算確實有很多方法和口徑,但這不是亂來的,要符合現金流折現模型的基本原理,上面機器的例子就很直觀地體現現金流折現估值的一個內在邏輯。
最後就可以回答你的問題了,稅後利潤和現金流量表裡的經營產生的現金流由於根本不是自由現金流,當然就不能直接使用了。
謝謝1樓評論里的朋友提醒,刪除自己的錯誤答案。
利潤容易操縱,報表粉飾
利潤容易通過會計政策的選擇操縱,現金流對反映企業的業務情況相對有效。不是。
推薦閱讀:
※如何給一個互聯網公司估值?
※搜狗估值40-50億美元準備上市,有哪些看點?
※為什麼在談天使的過程中要涉及到估值的問題?估值都是怎麼估出來的?
※Facebook 對 WhatsApp 的收購價為什麼高達 19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