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術雜誌論文很貴,而作者又沒有從論文下載中受益?

版權是為了促進知識傳播而鼓勵和保護原創者的權益,而大家更喜歡選擇免費(不直接付費)資源,例如學術論文需要購買資料庫,而且有些雜誌每一篇文章都要15-30美元,而作者並沒有從中獲取額外的權益,這是否公平呢?


世界上最大的出版商愛思唯爾集團擁有《細胞》和《柳葉刀》在內的2000多家學術期刊。任何學術從業者都很難避開這些期刊。2008年以來,愛思唯爾等國際出版商提高了針對中國訂戶的價格。幾乎每一次提價,都會引起圖書館界的爭議。
當時,愛思唯爾中國區負責人對中國青年報表示,該公司在中國的定價,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每篇論文下載價格為46美分,還不到同期全球均價的17%。但是,該公司將逐漸減少對中國的高折扣,最後與全球定價持平。
據悉,北京大學圖書館2008年購買愛思唯爾科技期刊電子資料庫的費用為54萬多美元,2009年漲到57萬,2010年是61萬。

著名的蘋果公司的利潤率,在2011年為23.4%左右。而在過去的10年里,愛思唯爾的利潤率從來沒有低於過30%,2011年高達37.3%。
出版商不是不可以獲利,而是要考慮市場的耐受程度。「當你花37.95美元下載一份愛思唯爾的雜誌,有13.56美元直接進了愛思唯爾股東的口袋裡。」

問題的實質是,通過傳統的同行評議期刊進行學術交流和傳播的模式,已經成為阻礙科學交流和發展的因素。
學者是知識的創造者,但他們無償地將研究論文轉給了出版商,又有無數學者義務為期刊做論文評審。而學者要想看到論文,還要花大價錢將他們創造的知識買回來。出版商從中獲取高額利潤。
另一方面,大部分情況下,知識是納稅人投資產生的,現在卻只有付得起錢的大學圖書館、少數讀者可以利用,這在道義上也是講不通的。

目前已知本文最早出處:科學界與出版界再燃戰火


受邀。但本人一向答非所問。

一、

有很多這類問題:
文章署名為什麼是這個原則?
為什麼研究結果一定要發到那些期刊上?直接在網上放出來不行嗎?
什麼是同行評議?現在的同行評議還有效嗎?
影響因子重要嗎?為什麼?
……
然後也包括本問題。

在僅有6平方米的小屋裡,陳景潤堅持埋頭於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成就。在「文革」剛剛結束的那個「科學的春天」里,陳景潤成為激勵廣大青年向科學進軍的旗幟。
http://www.gmw.cn/01ds/1998-03/25/GB/191%5EDS609.HTM

這些問題的產生原因是今時今日科學研究的建制(infrastructure)已經跟法拉第時代很不一樣了。它發展到今天這一步,也可以說是「悄悄地」,因此公眾(尤其是深受八十年代「科學的春天」報告文學影響的中國公眾)並不了解這個發展過程。研究生是從公眾角色進入科研角色的一個過程,但是,很少課題組會正式地給新進來的研究生概述現代科學研究組織模式的全貌。我們都明白,很多行業都有理想與實踐的區別。但是,對於醫生警察律師掃大街等大眾十分熟悉的行業,理想的情況是什麼,大家都很清楚。因此,一旦身為醫生或警察,雖受制於現實的不完美,但心中至少很清晰那個盡量要達到的理想狀態是什麼。但現代科研事業的情況有點不一樣。研究生們很可能一直都沒有被正式的呈現一個完整的是非觀和分寸(理想的),他們只能看自己的導師和別人的導師、自己的師兄師姐、其他課題組的同學等等來模糊地定位。因此就造成了,研究生群體中關於科研事務和與科研有關的人際關係的是非價值觀非常混亂。他們嚮導師提出的期望和要求,很可能自己都不清楚理由在哪兒;同理,他們想拒絕導師的期望和要求,也不清楚是否有理。對於不同的研究生,覺得怎樣算合理,十分依賴於他們的經歷和見聞。的而且確,科學研究的優良傳統的傳承非常依賴於導師到學生這條路徑。往往導師在大談科學研究之道時,引用最多的還是他當初的導師如何。尤其是在科學研究的模式嚴重異化了的現代,那種舊時的傳統的傳承就更加脆弱了。因此,優秀的研究生院和實驗室,都會撰寫一些當前科學研究模式和角色扮演的常識性內容,供初入科研大門的研究生學習,並作為一種是非參考座標來比對他們將來在實踐中看到的人與事。例如中文網路上一度流傳甚廣的麻省理工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編寫的「如何做研究」:How To Do Research In the MIT AI Lab。你可以看到作者是「a whole bunch of current, former, and honorary MIT AI Lab graduate students」。這說明,在新的形勢下,到底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合適,無非不過是大家形成的一種共識。固然有一定程度的空間可以供你問「為什麼」,但無限問到底的話,也就只能是「共識」而已。凡這類資料,裡面很可能會包括「發表論文」這一章,「導師」這一章、「師兄師姐」這一章、「會議報告」這一章,其實是一些FAQ,用於回答本文開頭列舉的那一大堆「為什麼」。

二、

現代科學研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它是一項職業。是職業,就要考核績效,就要評級分高下。於是,影響因子、H因子等等事情就都出來了。因此,在當今科學研究圈子裡,publish or perish是一個無奈但難以破解的主題。其實,若不是因為這個,論文大可以一稿多投,而且也應該一稿多投。我發現了一個新現象,為了最多的人能夠最快看到,不就一稿多投了么。我一稿多投傷害了誰嗎?無非是因為發表的論文數是評價科研能力高下的重要參考——於是也是決定科研人員升遷的重要參考,所以才使一稿多投行為變成一種不公平的行為,變成拼升職可以不拼原創工作積累,而是去把一稿N投的N最大化了。事實上,科學論文的讀者只關心論文的內容,及其真實性,它並不關心作者本人能力是否高,是否教授——這無非是作者本人才關心的事情。

科研的職業化還造成很多其他的無奈的扭曲,但這些扭曲都還沒嚴重到危害科學研究的結果。因此大家在目前的科學研究模式中都處一種兩難中找平衡的狀態。這就更要求從業人士對科學研究本身的寶貴傳統和理想情況十分清晰,否則很容易失衡(中國的情況)。

三、

現在才稍微談談本問題的話題。期刊是從紙時代發展過來的模式。在當時,你必須訂閱,才能看到發表在期刊上的論文。為節省金錢,既有課題組集體訂閱,也有圖書館訂閱的方式。個人訂閱也是可以的,特別是像Science這種。

科學研究成果很講究儘快發表,所以從傳統上除了full articles之外還有letters、communications等體裁。這是害怕自己失去了第一發現權。為此除了要快之外,也希望能盡量廣地宣傳,讓大家知道這個已經做出來了。所以從科學研究的初衷(理想)來講,為何更傾向於論文能發表在Science或者Nature,最初都是因為這些期刊的發行量夠大。而作為這些期刊的編輯,自然會比其他發行量少的期刊收到更多的投稿。很自然,期刊是要以保住訂閱數為第一原則的(這跟電視台要保住收視率相似),因此,遴選稿件的原則就是選擇足夠重要的研究成果予以發表。何謂「重要」,據JACS主編的說法,那就是具有「broadest interest」的研究成果,越是能讓更多其他研究方向的人對你的研究成果感興趣越好;那些具有深入的analysis但只興趣範圍局限於行內的paper,非常好,鼓一百個掌,但不夠「重要」(JACS主編觀點,相信也代表著很多高影響期刊主編的觀點)。可以看到,這樣定義「重要」,是純粹有利於期刊的一種定義,broad interest的結果直接就是訂閱數量的提高。訂閱數量提高了,就使得更多人願意把稿件投到該雜誌,該雜誌能夠選出更「重要」的研究,「檔次」於是也越來越高了。

假如科研沒有職業化,沒有publish or perish定律的統治,這樣的情況也無甚不可。紮實的,對本專業研究有基礎性貢獻的常規研究成果,雖沒辦法發表在Nature/Science,但也不會對作者造成什麼損失。在很多研究領域的內部,一些發表此類常規論文的期刊,更受業內人士的尊重(例如高分子領域之對於Macromolecules)。但是在publish or perish的統治下,情況就有所扭曲了,特別是在中國。因為大家不得不盡量使得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是更深入,而是更花哨。商業期刊也樂於發表這樣的論文。影響因子上去了,是作者和出版商都皆大歡喜的事情。但是這就帶動了一大批參考性有限、為發表而發表的論文充斥在當今的論文海洋中。我們發現,發表的paper真是越來越多,還真幸虧有了RSS和Google Reader,且哪怕如此那個inbox的計數還是長期顯示1000+——已經堅持每天敲空格消滅一批了。所以我們今天是很難想像在那沒有網路和搜索引擎、更沒有RSS的時代,研究人員如何進行literature survey。只能說在那個時代,大家只會關注行內幾個重要期刊,也只希望自己的成果發表那幾個期刊上,至於在世界的角落還有哪個論文可能已經論述某問題,人們實在關心不了,也就等於沒發表了。

四、

所以,期刊的存在,幫助了研究人員更快更廣地宣傳自己的研究成果。滿足了這一需求,就相應收一筆錢。收多收少,完全看市場。這也是無可厚非的(我的經濟觀念比較右傾)。還要考慮到期刊還承擔了同行評議過程的組織工作,校對、排版、印刷都要人力和物資成本。所以是不能要求免費白乾。問題只能是為何今天一些大的出版商能夠把這筆費用收取到如此高的地步。這裡有幾個原因。

一是,無論費用多低,大家都願意省錢。

由於論文與論文之間的內容差別會非常大,所以一本期刊,你很少是以從頭逐篇讀到尾的形式去閱讀的,往往是直接了當地去翻到那篇論文,看完就放回去了。這樣的閱讀模式,使得期刊更適合大家集體訂一份。你看你要的那篇論文一般不會與我看我要的那篇論文發生衝突(不像書,你要看福爾摩斯,我也要看,就必須有兩本才不衝突)。這甚至可以全校師生只靠圖書館訂的那一份,只要圖書館提供複印機。這對出版商是不公平的,但又是公益性的(「科學研究」是一個很難抵毀的道德高地),所以只能提價來補償。今時今日,要看論文是只有通過圖書館購買許可權共享才划算的。學術圈之外的人士貿然想看什麼「學術論文」,看到單篇下載價格,當然要吃驚。

二是,出版商幫作者推高了期刊的影響因子

在publish or perish的統治下,很多(中國)作者投稿對期刊有著超出專業之外的選擇性,那就是純看影響因子。大的出版商在經營高影響因子期刊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ACS、RSC這幾年新開了這麼多期刊,都無往而不利。這得益於他們不斷投錢建設和緊跟互聯網發展潮流的電子期刊網路系統,以及他們為期刊的宣傳做的各種公關活動,這些都提升了期刊的IF,是高價值的服務,這些錢當然也是要收的,問題是向誰收。以往都是向讀者(圖書館)收。現在許多期刊都嘗試Open Access,改向作者收。其實,無論向哪方收,都有說不通的道理。你把影響因子抬高的努力,滿足的是作者的利益,大可以向作者收費啊,肯定是作者才願意回報你這方面的努力,怎麼會是去向讀者收?但如果向作者收費,也有問題。一個高影響因子的期刊,拒稿率也會很高。如果收益是來自作者,一個期刊就不必要維持過高的影響因子,即無需維持過高的論文質量。可以使影響因子降低,只要不低到影響投稿量就行了。如果都是這樣的期刊,市面上只會充斥著清一色的平庸產物。不用等到所有期刊全變成Open Access,自覺的科研工作者對僅存的傳統模式期刊的青睞程度,就已經讓OA寸步難行了——這也是目前真實情況。所以,壓力還是只能落在高校圖書館這頭。

有很多幼稚的口號,例如納稅人交錢投資科研,成果不應該再收費。其實,你完全可以嫌已有的出版商要價過高,自己組織一些同行辦期刊,維持相當的同行評議,然後不收費(假設你有足夠的辦法)。但是有一點:影響因子上不去,你就沒有好的稿源,大家都更願意投到高影響因子的期刊上。說到底,這個出版商的超高價格,其實是publish or perish造成的代價,也就是當今科研職業化的併發症。誰讓大家為了職業生涯不得不選擇高影響因子期刊來發表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呢?你單單指責科研成果要收費查閱,不去指責科研人員拿納稅人的錢來做科研又以研究成果來掙生活,那就是片面的。如果後者合理,你就很難指責前者。這是不能再問「為什麼」的地步,如我前文所說,到了一定程度,就是大家的共識。學術圈仍然是一個自治色彩濃厚的圈子。圈內覺得這樣沒問題,圈外人就不應多加指責。雖說納稅人納了稅,但這個錢只是用於支付成本和代理的勞務費,不是用於購得專業上的控制權。專業人士代公眾完成專業性強的公益性工作,收取勞務費;但專業人士的專業操守,只能靠成立行業協會(如律師協會)來有效監督,公眾至多去監督行業協會在專業問題之外的程序問題之類。

五、

以上道理,現在的公眾也不是不清楚了。但是,他們會繼續直接攻擊科研職業化本身。似乎科研是否要職業化,是可選擇的;竟然走向了職業化,代表著人的一種腐朽和墮落。誠然,publish or perish長期以來也是科研工作者討論的熱點,但無論怎麼討論,這麼多年了,沒法破。畢竟這是一個近百年來歷史發展的結果,提到戰爭的因素也好也好,國家轉變發展戰略的重點也好,互聯網的出現也好,這些因素,都是硬梆梆的歷史,而不是某人的自私自利。公益性事業到底是私營還是公營的問題,實在是太大了。但凡涉及到這一問題,爭論是不會休止的。總有人希望打著公益性的旗號讓一切免費,也總有大資本家盡傾創業艱難史和強調貢獻與回報。如果在認識到前文介紹的一切之後,還要繼續討論要不要「全民免費PDF全文下載」的問題,那就相當於明明深諳「看病難看病貴」體制癥結之後仍然還要繼續討論要不要「全民免費醫療」一樣——耍賴。不是說看病難看病貴很合理,但也不等於說必然要搞全民免費醫療。

Arron Swartz是個大帥哥,我確實為他的自殺而傷心。但若論他的主張,我是不同意的。我也是薩切爾夫人的支持者。所以這個問題如果是討論到了左派和右派互罵的層面,就完全可以停止了。因為這樣的互罵網上已經很多,不需要在這裡又重複。

六、

無論如何,還是要承認目前的現狀是不理想的(雖合理),如何稍微理想一點?跟所有無法破的大局一樣,只能自欺欺人地、無力地倡議所謂的「從我做起」了:盡量不要追逐影響因子,盡量逃開publish or perish的統治。尤其是,當你拿到tenure之後(在國內,似乎可以對應為拿到「傑青」之後?),請做紮實的研究,投在受眾興趣比較集中的專門期刊上。你的研究努力,應該是致力於滿足研究領域內的好奇,回答領域內的問題,優先為本領域作出一點貢獻;而不是去追求所謂的broad interest,做一些力求讓不同領域的人都能理解、但卻沒有什麼貢獻的論文,只為了發表在高影響因子的期刊上。假如每個人都這麼做,那麼市場的供需重點就不再在於影響因子上,在出版商的優勢就不那麼明顯,它自然就沒有繼續維持高價的市場資本了。當然,跟所有其他的「從我做起」們一樣,這隻能是一種理想。你不扔垃圾,不闖紅燈,並沒有改善衛生和交通,說到底這隻能算是自我修養。同理,前面說的做研究的原則,也只能說是自我修養。跟所有人的修養一樣,它的培養是不可能僅靠社會歷煉的——恰恰相反,社會歷煉只會不斷地為拋棄個人修養提供強大理由。修養的形成最依賴的,還是在成長初期長輩的教育。挪到科研方面來講,那就是研究生階段導師的言傳身教。如果導師本身不追逐影響因子,不受publish or perish的束縛,一貫專註於研究課題的內在價值,那麼學生將來也才能形成足夠強大的信念來堅持這些。這就又回到我文章開頭說的,要先對什麼是理想情問十分清晰,才能在現實中努力地找到平衡;什麼是理想都不知道,必然會失衡。

我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因為我的導師就是這樣的導師,又因為他的導師是這樣的導師。因此,我個人甚至有一種偏見,那就是讀研不要選擇年輕教授。tenured都不算,最好emeritus!


受邀,簡述兩句。

首先想請大家先思考一下,為什麼學術期刊收版面費,作者還去投稿交版面費並尋求發表?

個人認為,學術出版不是一個「純粹」的商業出版行為,至少從目前讓大家費解的作者交版面費得不到稿費收益這方面來說是這樣的。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呢?大致如下幾個因素推動形成了這種局面:

第一、一般來說,曲高和寡,學術研究論文著作,往往獨立受眾很小,很難成就純粹的商業出版。
第二、科學學術研究活動的開展,十分依賴思想交流。學者個人和團體都有客觀交流的需要,以及有主導交流以尋求在業界立足、尋求影響力、甚至取得研究先發優勢等各種願望和衝動。
第三、出版促進交流傳播,出版商介入學術出版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術交流。但因為上述兩個原因,造就了獨特的學術出版業務模式——即大家感到很奇怪的模式(不僅沒稿酬,還要交版面費)。
第四、這種獨特的出版模式,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之處。需要關注的是,當前一些畸形異化的學術研究水平成果考核模式會推動獨特的出版模式走的更遠。
第五、雖然一定程度上合理,但不表明永遠合理下去。當前OA出版等模式正在試圖改變這一點。但是也需要關注的是,OA出版革的也不是出版商的命,也只是傳統學術出版模式的革命。學者從學術著作中得到最大的回報還是學術影響力。學者(作者)、出版商、讀者還是在一個舞台,各自為這個舞台建設出力,也各有所取。收穫孰多孰少?合作模式仍在發展、箇中滋味各有所品。


這些出版商都是強盜。投稿,審稿,刊文都是不給任何稿費的,審稿專家很多都是無償的,論文在發表前還需要簽版權轉讓協議。但是他們卻將論文賣得這麼貴,問過我南圖書館電子資源採購的老師,像Elsevier ,WOS這些大資料庫商,每年都是20%的漲價。 所以才有科學家集體抵制Elesevier事情發生,Elsevier利潤率超過蘋果的,希望科學家們能堅持下去。科學網—上千名科學家抵制Elsevier期刊


國內的期刊雜誌並不是靠讀者養著的,而是靠作者養著的!


作者沒有從下載中收益? 嚴格來說是不準確的。
下載提供的潛在的被引,被應用等的幾率,這些都是非報酬類的收益。
再者說了,科研論文的發表所話費的版面費基本沒有個人自掏的,項目經費可以明確報銷的,如果有實際報酬那麼是不是也應該歸在項目收益里?(實際情況大家都懂的哈)
所以原作者沒有收到實際報酬並不表示沒有收益。


科研人員在發表文章的時候需要付費
某些雜誌,比如ASM旗下的雜誌,論文除了要收版面費之外,對論文中的每張彩圖竟然要收取500美元的費用
而科研人員在下載自己發表的論文時 竟然要再給錢
與此同時 科研人員為雜誌審稿時 不僅分文不取 而且許多科研人員都是帶著極高的榮譽感去完成這件事的
除了Ridiculous我想不出任何辭彙來形容了
這些出版巨頭真是把科研人員人性中的弱點掌握得一清二楚
說穿了
科研人員所花的每一分錢都不是自己的
而無論發表文章還是作為知名雜誌的審稿人都能為科研人員帶來學術上的聲望 以及隨之而來的經費等等
所以科研人員就算對這種不合理的制度有怨言 但實質上自己也是受益人
某些知名雜誌社為了迎合科研人員的這一需求 甚至專門推出了一些灌水雜誌 比如Nature旗下的Nature Communication(雖說相對水平還是可以,但實在對不起Nature的名號) Plos旗下的Plos One(呵呵)Elseview旗下的多數雜誌 JVI雜誌中的announcement欄目(該欄目500美元一篇,數百詞的用以報道病毒基因序列的短文 審稿通常一周內 最快24h 很少拒稿 極大滿足了許多水平不夠的病毒學家想發JVI的虛榮心 現在已被中國科學家瘋狂灌水灌壞了 取消了) 以上光Plos One在去年就瘋狂圈了數千萬美元——這些錢本應找到更好的利用方式來推動科學的進步
目前出現這種現狀 我認為科學界氛圍的日益浮躁是很重要的原因
我想 改革是必然推動的 至少——你收了版面費就該open access,下載要收費就不要再向科研人員收費了


只說一個自己知道的事。

最近所里辦個學術會議,為了讓會議論文有ISBN號,聯繫了學校的出版社,初定10萬元(會議論文已經投了100多篇,全文還沒開始收,不知道去談的老師是按多少篇算的)

不知道這裡的錢怎麼算,前期評審是老師們做的,格式我們嚴格要求按模板來,不行估計也會找我們這些學生來改。出版社的工作量,至少我現在還沒看到。

如果不為這個ISBN號,我們就直接在網上掛出來了,之前掛的宣傳Flyer(PDF格式),Google一樣能檢索到。現在國外不少研究機構的研究論文也是可以直接從網上下的。10萬元,能幹不少事了。


看了下之前的回答,覺得探討的地方答非所問,做下更正。

我問過業內人士類似的問題,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同業審核。一篇論文要發表,必經的階段是同業審核,這個過程需要獨立第三方專業機構來做,牽涉到行業資源整合和網路利用,學術界不是不能做,而是做不到專業機構這麼好,這才是核心競爭力,也是雜誌期刊出版商掌握定價權的一個很重要原因。雖然學術出版業也承認這個不是完美的方法,但是目前確實找不到比這個更好的。

至於題主提到的知識產權和利潤分配問題很好解答:有研究表明世界上論文的平均閱讀量是8個人,其中還包括作者的媽媽。知識產權肯定是論文作者的,而靠這麼小的閱讀量贏取大量讀者是不可能的,做學術的很少聽說誰靠論文收益致富(特別牛的除外)。其實很多作者願意免費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在自己的渠道中找不到某篇論文,直接寫郵件給作者,告訴他/她你想讀,用於做什麼,大多數情況下是能收到免費論文的,還能和作者討論下。至少我個人這種事情做過幾次,基本上沒有問題。

---------------------------------------------------------------------------------------------------

剛好上周在荷蘭和Springer的CEO有過交流,也問了這個問題,分享一下他的見解吧。

科學出版界是一個很特殊的行業,做到前三基本上就是壟斷了。而且行業利潤率很高,一般是20%-30%。為了維持高利潤,當前普遍的商業模式是每年漲價20%,但這個是無法持續的,在行業內部有個笑話:總有一天期刊資料庫會賣到100萬一份,然後只有一個買家,其餘所有的人都用影印版。

當前Springer的模式是按照購買機構來劃分的:機構越大,使用人數越多,付費越多;反之亦然。較小的機構可以花較少的錢接觸到同樣的期刊內容,雖然看起來對大的機構不大公平,但是平攤到每個使用者身上是合理的。最主要的是需要用到這些期刊的人都能獲得訪問許可權。而且Springer基本上不出版紙質書,大部分都是在線內容,所有期刊打包賣出,對其成本也沒有多大影響,但是用戶能接觸到的資料庫內容比以前多。

個人看來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模式,將所有期刊打包,每年按照機構性質定價,用戶能獲得的內容多了,價格也沒有漲很多。


看了樓上很多好的分析和回答,有從知識版權角度來討論的,有從科研人員資金來源和待遇來討論的。但是個人覺得,科學研究,本來就應該是卡文迪許這樣的高富帥+智商爆棚+宅男來開展的,如果想通過科研掙錢,本質上就成了商人了。當你投稿的那一刻,都要簽署版權轉讓協議,文章版權就跟你沒關係了,就別想著分紅了。
Elsevier花錢做資料庫,做運營,找高水平教授審稿拒稿保證雜誌質量,人家只是選擇了一個高回報的行業而已,無可厚非。你投越高IF的雜誌獲得的名望越大,這也是回報。IF高建立的基礎,不也是要狠心拒掉很多文章嘛(文章不一定爛,可能只是他們覺得沒那麼贊)。像"Science"這樣的雜誌,也要美國
AAAS 的扶持,這樣才能保證相對獨立,進而保持高品質。也許這就是知識的高價值的體現吧。有錢了,再談理想,學術雜誌也一樣。很難相信一個窮得砸鍋賣鐵的雜誌能憋出很多好文章。


受邀回答,純屬胡扯 :)

  1. 大部分論文作者從來不指望賣論文賺錢,就像他們從來不會自掏腰包買別人的論文一樣;
  2. 大部分資料庫廠商也不指望賣版權賺錢,你看到的明碼標價再高,其實根本沒賣多少;
  3. 前面第1點的原因是大部分論文作者都是賣身(地位)不賣藝(論文);
  4. 前面第1點的更深層原因是大部分「藝(論文)」是根本賣不出去也不是為了賣的,其最大的價值是為了幫作者裝裝門面,獲得更好的「以色事人」的「賣身」機會;
  5. 前面第2點的原因是因為第1點的存在,所以資料庫廠商轉而發明了更賺錢的賣「吆喝」;
  6. 前面第5點的原因是某些單位有太多錢要花,而市場上沒那麼多「藝」可買,於是轉去買「吆喝」了;
  7. 前面第4點,造就了一個比「藝(論文)」更大的市場——「裝門面」市場,這個市場的真正的消費者不是讀者,而是作者,這個市場里乾的是門臉房出租的生意(版面);
  8. 為了把門面做的更好,「裝門面」的市場按門臉房的地段位置劃分成了三六九等(核心、非核心),並有城管治理;
  9. 資料庫廠商發現,買吆喝的市場和裝門面市場的密切相關(有心的你也終於發現了,這根本就是同一個市場,唯一的不同是你走前門進還是後門進 ;)
  10. 於是,賣身的買身的、賣吆喝的買吆喝的、賣門面的買門面的多方共贏、皆大歡喜!
  11. 唯一有點兒不太高興的,是賣門面的,因為他們發現,現今最具潛力的地段在新興的商業區(互聯網),而資料庫廠商早在那蓋了更好的門臉房了,不過好在有城管治理 :)
  12. 而最苦逼的,除了堅持賣藝不賣身的,可能就是那些掏自己錢給別人裝門面的了!

.


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一下。假設文章每被下載一次(比如IEEE一篇文章得二三十美元),作者就會收取相應的提成。那麼結果是什麼?其一,大家想瘋狂的發文章,雖然有些文章引用率很低,但是做科研的人一般也還是會下載來看看,至少看看摘要、分析和結論,一篇文章一年可能被下載幾百次(至於牛文,那更多了),如果一個科研人員一年灌上五六篇文章,在中國,這些錢足夠日常開銷了。這樣勢必導致文章的水平的降低,而功利性本身就是科研的忌諱。其二,如果發文章和「收入」聯繫起來了,那麼評審過程是不是會有貓膩?可能有些人評審過程就不那麼公正了。所以作者拿提成可能會造成一些負面效果,而這些負面效果可能直接損害科研的質量。對於損失一些「錢」和損失科研的質量,我選擇前者。如果確實要給作者的科研成果以收益,我想最好是第三方來給,比如高校或者政府機構。但是堅決反對資料庫「漲價」!

如果國內能夠提高科研人員的待遇,以及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這樣給科研人員帶來的收益可能會更現實一些。至於國外,感覺這邊的faculty沒什麼物質上的壓力,本身職位是終身的,各種保險都有,可能對收取下載文章的提成沒太大興趣吧,就多幾千刀的收入(我猜的)。但他們對知識產權保護特別好,都會申請專利。所以我覺得,如果收取下載文章的提成,對國內的科研人員來講能緩解很多物質上的壓力,對國外的faculty來講可能沒特別大的收益;但是可能會影響科研和文章的質量。


我發文章(5頁)的時候,IEEE給我2個合同。

第一個是我給錢(約100美元)給IEEE出版社,他幫我把文章放IEEE網站上,以後免費提供給讀者閱讀。

第二個是我不用給錢,他幫我把文章放IEEE網站上,以後付費提供給無法獲得免費授權的ip下載(下載一次約20美元)。我不得在其它網站上散布正式版本(有IEEE編號和頁碼)以及我最後一次提交的版本的拷貝(預列印版本不受限)。

題主顯然是想要個中間版本合同,想讓我也能得到分成。可惜,學術界缺乏淘寶,優酷,youtube。

其實我想要的版本是,頭10000份下載免費(擴大文章影響力),後續收費,我和IEEE二八分成。


收費下載學術論文是一種較為傳統的出版模式,也許其下載量和引用量可以側面反映其文章質量,即有一定的含金量,比較受官方認可。不過,好的研究成果應該與世界分享,它不僅經得起出刊前少數同行的評審,更經得起來出刊後多數讀者的查閱(反映為更廣泛持久的閱讀量、下載量、引用量)。

個人所知,現在有一種開源的出版模式,即文章經同行評審錄用後,作者需付一定的版面費,而文章在網上發布後,讀者可以免費下載全文。在這種模式下,投稿作者應該是願意與世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而出版社則致力於這些研究成果的推廣,讓世界各地的讀者可永久免費查閱全文。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不管是傳統的還是開源的,各有利弊,而我們也可以各取所需。

附:對於有經費支持並用心做研究的作者,如果有意發表英文學術論文,建議優先選擇比較成熟的開源期刊。


發學術論文按規定不但不應該收錢,而且還應該給稿費的。如今雜誌社之所以收費高而貴,無外乎兩個原因。1、傳統媒體出版行業不景氣,人又不能遣散,總要找幾個外快活下去;2、數目巨大的,既沒學問,又沒經驗的人都要評職稱,造成了多頭對寡頭現象。這兩方面的一拍即合,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至於說作者沒有從下載論文收益的問題,涉及面比較廣,不是幾句話能說清的,簡單一句話,你沒有話語權。道理和農民賣地很便宜,買房子卻貴的要死是一個道理


對於選擇導師,不敢苟同樓主的觀點;從大牛實驗室出來的年輕導師因為有大牛的言傳身教,自身素質信念夠高,對自己的學生引導也是按照自己當年的引導方式來進行的;而且年輕導師多數是在親自做科研,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指導。


科學出版界好多人在悶聲發大財啊。
該有幾個「二貨」來攪亂這片地方,可那些二貨對這裡沒什麼興趣也是現實。


推薦閱讀:

心理學界的學術造假一般是如何被發現的?
為什麼學術中老是用「我們」來做觀點的主語?
怎麼才能高效的檢索文獻?
別人是怎麼發表出 SCI / EI 論文的?
以前沒有計算機以及辦公軟體的時代怎麼寫畢業論文?

TAG:雜誌 | 學術 | 經濟學 | 學術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