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 MBA 到底有沒有用?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是否有用,有多大用,取決於職業發展甚至是個人成長的瓶頸和痛點。

就我的經驗而言,如果有以下五種中的一種甚至幾種需求,那麼MBA一定是有意義的:
1、圈子僅限於同事和專業同學,行業固化,階層固化,需要豐富圈子和社會資源,無論是行業還是層次,甚至是跨行業交流合作;
2、發展路徑模糊或者遭遇瓶頸,業務升級和管理晉陞阻礙,需要知識技能類系統學習,無論是財會投資金融等硬知識,還是管理戰略領導力等軟技能;
3、格局、思維、意識、戰略需要提升,尋求在職業規劃、人生布局上的高維度靈感,以及不甘心溫水煮青蛙現狀,渴望與同樣優秀的人碰撞思想、交流分享、共同進步;
4、需要名校學歷或者是留學經歷,以解決情懷、門檻、短板等問題;
5、擴大交際圈,尋找知己或另一半。

至於這些收益是否匹配學費成本和時間機會成本,決策要不要做,則需要自己權衡。


感謝知乎圓桌的邀請。只對美國MBA有一點了解。

在我的第二場Live里提到了這個問題,在這裡再總結下:

MBA最直接的作用是提供一個找工作的平台。沒有這個平台,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可能永遠得不到某些公司的面試。

美國很注重校友文化。招聘的人喜歡招和自己一個學校的;校友願意幫自己的學弟/學妹遞簡歷。久而久之,美國的大公司都有一些固定的「target school」。每年的招聘季,這些大公司會去自己的「target school」招聘,搞「on-site interview」。如果你在某個大公司的「target school」讀MBA,拿到面試的機會,會比其他人多得多。

即使你的學校不是某個大公司的「target school」,沒有「on-site interview」。如果你聯繫到了裡面的校友,他/她也有可能幫助你拿到面試。你會發現,如果你不聯繫校友,在招聘網站上硬投,幾乎沒人理你。美國的招聘文化就是這麼詭異。

當然,拿到面試之後,你的學校光環就只能幫你到這了。大部分美國公司都很實際,不會只因為你是哪個學校的而招你。面試開始之後,就靠真本事了。


實際上,商學院招生就相當於幫助公司,按照公司招聘的標準,提前篩了一遍人。

MBA的招生過程和企業招聘非常像:看你聰不聰明(GMAT,GPA,本科學校);業務能力行不行(過去工作的公司,有沒有升職的經歷);是不是正常人(MBA申請文書里的關於teamwork,leadership,communication skills,strength and weakness的問題的回答);目標明不明確,知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申請文書里的short-term career goal 和 long-term goal);networking的能力(有沒有在申請之前聯繫校友,對申請的學校了不了解);以及表達能力怎麼樣,和申請材料里體現的是不是一個人(MBA 面試)。


說完了MBA最實際的作用,再說說「形而上」的作用。

MBA教給你的不是具體的知識,甚至也不是學習的方法,而是在一個成熟商業社會工作,所需要的必備「軟技能」。

每個讀MBA的都有這樣的經歷:寫不完的作業,開不完的會,回不完的郵件,做不完的「presentation」,參加不完的「happy hour」。打開Outlook的Calendar,基本看不見空白的地方。到了你真正上班工作的時候,反而會覺得,怎麼這麼輕鬆!

不知不覺,商學院教會了你,如何寫規範的商業文書;如何處理多任務,按照事情的重要性辦事;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日程和時間;如何利用其他的資源;如何和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工作;甚至如何穿衣服,如何抹髮膠。

帶領團隊的時候,如何了解每個人的特點,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如何鼓舞士氣,給團隊畫餅;如何給自己的團隊爭取利益,和其他團隊協同工作;如何帶領團隊克服困難,達成目標。

身為隊員的時候,如何給整個團隊增加價值(add value);如何和其他隊員一起工作;如何在該站出來的時候,站出來表現自己。


其實,美國MBA就是伴隨著美國大型跨國企業的發展而興起的。巨型美國企業需要大量的中層管理人才。對,是中層管理人才,頂級的人才是培養不出來的。

舉個例子,筆者坐過兩次迪士尼郵輪(大部分郵輪不是什麼奢侈品,實際上比自己坐飛機,找旅館,找飯店,找玩的地方要便宜)。

一個郵輪三千多乘客,一千多船員,每天郵輪提供三頓飯,早上是自助餐,中午有多種快餐選擇,每天晚上是標準的四道菜晚餐,七天晚上吃飯不重樣,而且晚餐會根據郵輪所在的位置,提供不同的主題。開到了加勒比海,晚餐是海盜主題;開到了坎昆,晚餐是墨西哥菜。整個郵輪有四個大的食堂,裝潢不亞於四星級酒店,每個食堂也有著自己不同的迪士尼故事。

由於坐船的遊客來自於世界各地,可能是為了讓每位遊客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船上的船員也來自於世界上的幾十個國家,服務過我們桌的船員來自泰國,馬來西亞,希臘,和義大利。這麼多船員,如何招聘,如何培訓;這麼多飯菜,如何做的美味有特色,同時,完全符合衛生標準?對了,船員會根據每天主題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著裝。

說完了吃,還有玩。每隔一兩天,郵輪會來到一個新的地方,三千多人浩浩蕩蕩的下船玩,怎麼保證所有人按時回來,一個不丟?或者要求更低點,怎麼知道是否所有人都上了船?

除了下船玩,船上也可以玩。船上配有電影院,游泳池,健身房,籃球足球乒乓球場。每天晚上,郵輪里的劇院有「文藝演出」(想不出別的詞了)。

在你出去玩和吃飯的時候,每天你的船艙會被打掃兩次。每次你回到船艙,會看到明日的日程,疊成各種動物的毛巾,紅酒或者巧克力。

我描述的這些細節,也就是實際細節的一半。整個船這麼多人,每天都井井有條,身為遊客,你幾乎不會有任何被束縛的感覺。

這樣的郵輪,迪士尼有四條同時在跑,盛夏去阿拉斯加,其他時間在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地區。同時,還有兩條郵輪在建,每條的造價都在十億美金以上。

那郵輪業務占迪士尼公司所有業務多大的比重呢?

郵輪甚至單獨都不是一個部門,而是歸在「主題公園(parks and resorts)」部門下。「主題公園」部門只佔迪士尼公司收入的30%多。迪士尼最大的業務是ESPN,abc電視台和迪士尼電視台所在的「媒體網路(media network)」部門,佔總收入的40%多。

像迪士尼這種市值超過1000億美金的公司,美國有三十多家。

大家想像一下,這麼多商業帝國,需要多少價值觀類似,工作方法一致,擅長金融,財務,市場營銷,人力資源,供應鏈或信息系統的中層管理人員?


我以前在天涯問過這個問題,希望鬱悶的村長的答案對你有幫助吧~

ID鬱悶的村長:看到這個標題忍不住進來羅嗦兩句,我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03年小本,07年上的IMBA,和復旦的一樣是和MIT合辦的國際項目,具體哪個學校不想說,脫產兩年09年畢業,現在在一家法國公司做採購經理
  
  先說國內MBA項目的現狀,國內現在做得比較好的MBA項目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上海有兩個中歐管理學院(入試考GMAT)的IMBA、復旦和MIT合辦的IMBA,北京有兩個清華和MIT合辦的IMBA、北大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合辦的IMBA,廣州一個中大嶺南學院和MIT合辦的IMBA,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僅供參考,當然除此之外國內還有許多其它的MBA項目,甚至還有很多不需入學考試,只要交錢就能上的單證MBA項目,由於MBA項目高價的特性,很多學校是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把MBA純粹當作一個撈錢的項目來作,我曾經看到過一些單證的MBA項目上課要用禮堂,上千號人擠在一起,另外還有很多所謂教學點的MBA項目,比如清華北大等都在深圳設有MBA的教學點,採用所謂遠程教育加現場指點的方式培養MBA,以上所有的人畢業以後在社會上都有個一統一的頭銜MBA,這導致了國內的MBA在經歷最初幾年的被人供上神桌後很快就被相當一部分人唾棄,打翻在地並踏上了一萬隻腳。

第二個我想說一個讀MBA的目的,我個人讀MBA的目的是為了改行,我身邊很多同學都是抱著這樣的目的來的,能選擇脫產班的人大都是對自己目前的職業或者崗位不太滿意,想有所改變,但是又不願重頭開始累積經驗的人,如果希望在自己目前的職業或崗位上繼續做下去,只是想通過MBA重新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強化自己某方面的技能,又或是為自己晉陞撈資本的人強烈建議讀在職,脫產兩年對第一種人來說機會成本很小,但是對第二種人來說機會成本相會大很多

第三說說MBA教育學什麼,個人覺得MBA是個比較萬金油的東西,它什麼都教,公司運營的方方面面,財務、會計、市場、人力資源、供應璉、生產運營等等,基本上公司運營的各個方面都有涉獵,這樣的好處是你畢業以後不管你做什麼,在你和公司內部別的部門的人打交道的時候你都大概知道他們部門的日常業務怎麼運作,他們會找你要哪些方面的信息,和別的部門溝通起來會比較順暢,因為你明白他們在說什麼,他們想要什麼,不好的地方就是對於一些對自己將來職業規劃不是那麼明確的人,會不知道選什麼課程好,以我所讀的項目為例,上面所說的幾個大項各有一到兩門的必修課,每個學期還有修四門左右的選修課程(選修的課程教學要求和必修課是一樣的),職業規劃不清楚的同學往往會在選修是比較難以取捨,所以在讀MBA之前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是很有必要的,本科畢業後你可以說自己擔心找不到工作,先找一份工作做著,所謂的先就業再擇業,但是如果你意識到自己不喜歡當前的工作,下決心改行,然後你又告訴自己你不清楚自己喜歡做什麼的話,讀MBA純屬浪費你的時間

說實話書本里的知識是死的,我喜歡MBA的很大的原因就是案例,雖然它曾經把我折磨得死去活來,一般而言一堂典型的課是這樣的,上課前老師會通過email把下節課要講的內容:教材的第幾章,還有相關的案例發給要上課的人,在上課之前你要做的是通讀教材,因為老師在課上基本不會再講教材的名詞解釋,定義之類的東西,讀透案例,和小組的人做好案例分析,準備好相關的PPT,上課的時候老師會大概說一下他想強調的知識點,然後就開始抽小組上去做案例分析的演示,沒有演示任務的人可以就別人的方案提出自己的疑問,建議並要求演示方做出回應,因為班上各種行業和崗位背景的人都有,經常會遇到正好演示那組沒有相關專業背景的人被底下的專業人事問道啞口無言的情況,但是好處是你可以從專業搞這個東西的人口中知道實際工作中的情況是怎麼樣的,你應該怎麼處理,我以前是做審計的,就是因為我選修供應璉的時候無數次在台上被人問得下不來台,才讓我之後在面試採購職位的時候能夠應對自如

說到MBA教育能教會你什麼?除了我上面說的專業方面的知識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語言能力,我所讀的國際項目算上留學生和交換生班裡大概會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國際生,大都完全不會說中文,所有教材、案例和材料都是英文,老師也大都是外教(中教也不能說中文,會被國際生投訴),平均每周八節三個小時左右的大課,每節課需要閱讀15-30頁課文,加20頁左右案例,花一個半小時左右時間和小組討論案例,然後分工準備十五分鐘左右的PPT(30頁左右),在校期間只要你願意還可以申請出國交換半年到一年(免學費,生活費自理)因此兩年高強度的鍛煉下來,只要你能堅持,你基本上不會再有語言上面的任何困擾,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在一家美資公司,回紐約彙報的時候和我同事去酒吧玩,我同事和邊上的人打賭我在美國呆了多久,基本上沒有人能從我的口音里猜出我剛到美國不到一周,而我在入學之前的英文只能勉強通過四級測試;
  第二,做presentation的能力,這個詞我不知道用哪個中文詞表述比較合適,但是個人覺得在工作中這是個很實用的技能,因為你經常要向別人推銷你的想法,彙報你的工作,展現你的優秀,這所有的一切都和這個能力有關,基本上每周都會有兩次以上的案例演示,隨之而來的就是底下一幫人對你「不懷好意、無微不至」的詰問,被人收拾多了你就會大概知道,哪個崗位的人對哪個方面的信息和數據感興趣,這點我個人覺得很重要,而且被人收拾多了你就不會怯場,在我畢業以後的工作經歷中,我經常要面對各個部門的總監、VP還有諸如COO、CFO之類的鳥人去present我的工作和我的想法,經常被各種問題伺候,但大多情況下我都能全身而退;
  第三,跨文化的溝通,團隊的凝聚和為了共同目標的妥協,我曾經和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尼泊爾、巴勒斯坦、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法國、冰島、義大利、德國、芬蘭、俄羅斯等等不同國家的人組成過團隊,一次次的案例討論,你會發現有的人很固執,有的人你很想把他從窗戶扔出去,但是事情還要做,在他的屁股被人踢的時候你一定要第一時間就站出來反擊,因為一個團隊只會有一個成績,你不想自己死你就要讓團隊所有人都活,MBA可以給你一個在短時間內和各種各樣不同的人組成團隊的機會,在以後的工作無論你要和怎樣的人合作,多數情況下你都可以找到原型,回憶一下你當初是怎麼和他們共事的,你就會知道你該怎麼和那些你遇到的人共事;個人覺得如果你想在外企長期發展,讀一個國際項目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不管什麼外企,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肯定要和老外打交道,MBA可以讓你少走許多彎路;
  
  最後想說的就是MBA不是太上老君的仙丹,它不會讓你馬上就成仙成佛,它也不會讓你在找工作時被人像橄欖球一樣搶來搶去,但是我花兩年時間和二十萬人民幣讀它我並不後悔,本科畢業時我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從普通職員做到審計主管,我的MBA經歷幫助我用一年半時間從供應商開發專員做到了採購經理,所以給想讀MBA的筒子們的建議就是,如果想讀就找個好的項目認真的讀,真正學到點東西,如果有人認為花錢買個學位,然後就可以憑MBA三個字出去得瑟的話,你會發現這三個字的含金量其實真的很有限。
  


大家都說了很多。也很全。我就不重複了。

我就拿我自己的個人經歷來說吧。

工作三年半,已經開始讀復旦MBA在職。由於本科華東政法大學讀法律的,學歷雖然不算差,但在金融行業汗牛充棟的名校面前還是比較遜色的。

在之前的一次跳槽中,吃了點虧,被一些hr和獵頭說「你不是碩士呢,有點可惜」「不是名校背景,僱主比較挑剔,希望清北復交或者C9的」「你是學法律的,我們部門老闆希望商科背景或者經濟、金融類」「恭喜錄取。但你的薪資要求我們定級滿足不了,除非碩士」等。自然心中一陣怒罵「媽賣批」,其實又何嘗不是自己的無能。既然知道自己短板就要去提升啊!

現在面對不少獵頭和公司人事問我的學歷問題,我都會很簡單的回復「本科華政學法律,碩士復旦MBA」。不用多一個字,無需任何解釋,沒人會再對你的學歷說三道四。這個社會很講究效率,你的公司不是big name,你的學歷不是名校,就會被argue。誰都沒必要花額外的時間去深入了解你。但你又不得不費勁去解釋、推銷自己。如果你讀了MBA,特別是名校MBA,你將會少去很多和別人解釋自己的時間,一句X校MBA就會打給一扇大門讓你去面試讓你去展示自己,而不必去苦苦謀求一個面試機會讓別人了解你。

就說這麼多吧。畢竟社會就這麼現實。

本人LIVE已開通,在LIVE中MBA相關有問必答。

LIVE的主題是「如何備考復旦大學MBA並被錄取」、「如何高效突破全國管理類聯考」。

有具體與MBA、管理類聯考相關問題與事宜請聯繫我的助理小黃,小黃微信vq353895041。


說實話,充分利用MBA這件事因人而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付出多少,收穫就有多少。就我個人而言,MBA學位改變了我的一生——在分享我自己的MBA歷程時,我總會說到這句話。它使我從研發工程師成功轉型成為商務人士,促使我來到中國,建立起自信,勇敢追求熱愛的事業。MBA學費早就賺回來了——這麼說一點兒也不過分。

我為什麼要讀MBA?

其實,在決定要讀MBA時,我的工作很順利。我隔一定時間就能得到晉陞,在一個不錯的行業(玩具行業)工作,公司優質(世界頭號玩具公司Mattel),老闆好,同事也好,做的工作富有挑戰性,也充滿趣味(給孩子設計玩具)。

可是,工程師工作不適合我的個性,也不是我想做的事情。我感到沒有鬥志,每天上班時,對自己的工作打不起精神。哪兒出錯了?因此,我採取了個重大舉措,決定讀MBA,追求完全不同的事業。

我是如何充分利用MBA的?

早在進入UCLA就讀MBA項目前,我就知道它會重新定義自己和未來。然而,當初在做研發工程師時,我覺得無法在這方面出人頭地。我缺乏自信,害怕面對新情形,擔心自己會失敗,會落入尷尬。

不過,我更害怕一份工作做了一輩子,卻根本沒有在這個領域好好鑽研的慾望。因此,我急切希望能從MBA中得到巨大收穫。雖然商學院可以給我提供優質資源和機遇,但我知道,這也不是百分百的事。因此,為了能充分利用這次MBA機會,我一直在項目過程中,以及項目結束後,努力做四件事。

1) 確定自己的標準——我和許多想要換職業的人的一樣,知道自己不想從事某份職業,但不知道接下來該進哪一行。儘管如此,我還是得做好決定,朝正確的大方向前進。為此,我確定了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三點。確定完這三點之後,無論碰到哪種情形和機遇,我都會將它們與這三點放在一起考量。

我想到的三點是——1)商務,2)幫助他人,3)中國。我知道這三點聽起來很空,但它們的確幫到了我,使我更好地做決策,更接近目標。所以,在商學院畢業後,我做的所有事都與這三點有關。

你目前做的事是否符合你的標準?如果MBA對你職業的幫助與你的理想情況有出入,那麼首先要衡量這一點。

2) 確定差距——儘管在就讀MBA期間,我常常感到迷茫、不確定,但至少我明白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有優秀的分析能力和項目管理技能,但軟技能不夠。其中包括溝通技能、主動性、面臨新情形時的責任心、領導技能、大局觀。

商學院畢業後,我想做市場方面的工作。在與這方面的專業人士溝通過後,我清楚明白到要想進入這一行,需要哪些能力。其中包括培養消費者和市場意識、戰略性思考、溝通時要向對方施加影響。

簡單來說,你必須清楚了解到自己需要培養哪些能力,否則,就很難實現職業目標。

3) 確定平台——我一直認為,加入Wang Computers是我做過最明智的職業決策。然而,這一決定並不容易。那時,已經有兩家國際頂尖快消公司給了我市場經理的offer。老實說,任何想要做市場營銷的人都會選擇進入快消公司,而不是IT公司。

Wang Computers給我的職位(管培生)不如快消公司,薪水也少30%,還得接受四個半月的銷售培訓。但他們給的是亞太分部的offer。因此,考慮到之前我提到的三點,我選擇了它,因為它能使我最快地來到亞洲。進公司十五個月後,我被派到台北。如果我沒有選擇Wang Computers,不知道要到哪年哪月才能來到亞洲。

選擇正確的工作情形十分重要,因為一旦你加入的平台有局限性,不能給你想要的,你也就很難實現自己的目標。

4) 確定方法——為了從MBA項目中得到最多收穫,我採取了十分簡單的方法——更加主動,邁出舒適區,勇敢做之前不擅長做的事情。無論發生什麼,我都不會輕而易舉地讓機會溜走。

在商學院中,我第一次領導了一個社團(「亞洲管理學生協會」),我飛到台北找暑期實習(儘管之前我從未去過台北),進行兩項獨立市場項目研究。商學院畢業後,我成了Wang Computers新一屆管培生的「班長」,建立了一家職業協會(「美籍華裔工作黨在台灣」),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去到香港、上海和北京。

你採取的是什麼方法呢?為了接近目標,你在如何提高能力,積累所需經驗呢?

無論你的職業目標是什麼,要想改變自身現狀,更進一步,這並不容易。為了做到這一點,你要告別保守和被動,克服疑慮和恐懼,變得更加主動,不斷拓展自己,做好優秀的職業決策和行動。

如果MBA收穫並未如己所願,那請認真、坦誠地審視自身情形,了解在目標領域達成成功究竟需要哪些元素。歸根結底,MBA本身不會對你的職業有太大影響,你從MBA中得到的收穫完全取決於你自身的行動

-----------------------------------------------------------------------------

點擊鏈接訪問 職商網:http://www.zhishangwang.com

更多職業發展的精彩內容和專業知識,遠見和建議,請關註:

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Larry聊職商(LarryWangABC)


順便,我的知乎Live可以幫助你更好的提高你的職場意識和英文!

三場單次知乎Live:

如何有效地用英語與外國人溝通?

如何拿下重要的「英文面試」?

職場之路快速晉陞指南

知乎系列Live:職場英文溝通,這樣最有效: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

----------------------------------------------------------------------------

Honestly, it depends. Like most situations and opportunities, what you get out of it depends on what you put into it. In my case, getting an MBA changed my life. This is what I always say when telling my own MBA story. It helped me to transition from an RD engineer to a business person, bring me to China, and build my confidence to pursue something I feel passionate about. You could say that I really got my money』s worth out of my MBA.

Why I decided to get an MBA

Actually, when I decided to get an MBA, I was doing pretty well in my career. I was getting regular promotions. I worked in a great industry (the toy industry) and great company (Mattel, the world』s #1 toy company), had a great boss and great colleagues, and did something challenging and interesting for a living (designing toys for kids).

Unfortunately, engineering work just didn』t fit my personality or idea of what I wanted to be. I felt uninspired in my career. I』d go to work every day and wasn』t excited about what I did. That didn』t seem right. So an MBA was my big move to pursue something completely different.

What I did to fully leverage my MBA

Even before starting my MBA program at UCLA, I knew this was my chance to redefine myself and my future. However, as an RD engineer, I felt inadequate to be a successful at anything else. I lacked confidence. I was afraid to face new situations where I could fail or embarrass myself.

But even more, I was afraid of settling for a career that I had no real desire to become very good at. So I felt almost desperate to get the most out of my MBA. While business school would offer me great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 I knew there were no guarantees. So to make sure I got everything I could out of my MBA, I always tried to do four things, both during and after my MBA program. I shared these with MBA Club members last Friday evening.

1) Confirm your alignment – Like many people who want to make a career change, I knew what I no longer wanted to do, but not what I should be doing instead. Still, I needed to make choices that could help me head in the overall, right direction. To do this, I identified three elements that are most important to me. After doing this, I would assess every situation and opportunity I faced relative to these elements.

The three elements I came up with were 1) business, 2) helping people, and 3) China. I know they sound very general, but they helped me make important choices that got me closer to what I wanted to be. So if you look at my career since business school, these elements run through everything I』ve done and every situation I』ve been in.

How much of what you』re currently doing aligns with what is most important to you? If your MBA isn』t benefiting your career as you expected, this is the first thing you need to assess.

2) Confirm your gaps – Although I often felt lost and uncertain during my MBA, I was at least clear on what I was, and what I wasn』t. I had good analytical and project management skills, but very weak soft skills. These included my communication skills, initiative and accountability when facing new situations, leadership skills, and big picture view of many things.

After business school, I wanted to do marketing. From talking to other marketing professionals, I also got a clear sense of the capabilities I needed to become one. These included developing my consumer and market sense, strategic thinking, and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impact.

Simply put, you always need to have a clear idea of what you need to develop. Otherwise, you』re not going to achieve your career objective.

3) Confirm your platform – I always describe joining Wang Computers as the best career decision I ever made. At the time, however, it wasn』t an easy or obvious one. I had marketing manager offers with two leading FMCG companies. Frankly, anyone pursuing a marketing career would have chosen one of them over an IT company.

By going to Wang Computers, I also took a lower title (management trainee), 30% less money, and had to go through 4 ? months of sales training. But their offer came from their Asia Pacific division. So based on my three elements, it was the fastest way for me to get to Asia. Fifteen months after joining the company, I was sent to Taipei. If I hadn』t chosen Wang Computers, I』m not sure how long this would have taken.

Choosing the right job situations is huge. Because if your platform has limitations providing you what you want, they』ll be your limitations for achieving what you want as well.

4) Confirm your approach – My approach to getting the most out of my MBA wasn』t complex or strategic. It was simply to be more proactive and courageous to do things beyond my comfort zone. No matter what happened, I wasn』t going to let opportunities pass by easily.

So in business school, I led an organiz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AMSA, or Asian Management Students Association). I flew to Taipei to find a summer internship (although I』d never been there before) and pursued two independent study, marketing projects. After b-school, I became president of Wang Computers』 new class of sales trainees. I founded a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 (CAPT, Chinese-American Professionals In Taiwan), started my own company, and made moves to Hong Kong, Shanghai and Beijing.

What about your approach and what you』re doing to build the capabilities and experience you need to get you closer to what you seek?

Whatever your career goals, becoming a lot different or better than what you are now isn』t easy. To make that happen, you can』t be passive or conservative. You have to overcome your doubts and fears. You need to be proactive, stretch yourself, and make good job choices and moves.

So if you』re going to make a big investment with your time, effort, and money to get an MBA, then I』ll encourage you to look honestly at your situation and be realistic about what achieving the success you seek will actually take, and what you』re doing about it. At the end of the day, an MBA itself won』t have a big impact on your career. Ultimately, it』s what you do with it that will determine the value you get out of it.

------------------------------------------------------------------------------

For more great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areer success-related expertise, insights, and advice, follow Larry Wang"s personal account on Wechat, at Larry聊職商&

To get to get to know Larry Wang better personally and access his latest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areer success-related articles, follow him on Weibo, @ &.

---------------------------------------------

大家好,我開通了值乎。掃一掃我的二維碼就能上我的值乎啦。上面有我回答過的問題,以及大家有任何關於職場和職業發展的困惑都可以在值乎上提問。希望大家多多捧場!

值乎 - 說點兒有用的 (二維碼自動識別


國內最好的MBA項目之一在讀。

工作中的人想到進修,很容易做出讀MBA的選擇。然而大家的目的各不相同。除開為了學習這一標準例子,我知道的小眾原因還包括:找另一半、獲得戶口、比碩士容易考,等等。

每個人都用自己不相同的邏輯,得出了相同的結論。我的目的,有三個。

第一個目的,是製造複合。工作幾年之後,我逐漸發現,原有的專業是看家的本領,然而想讓看家本領用槓桿方式得到更大的價值,就必須自己創造「複合」的能力。在一個領域中的競爭是相對激烈的,更重要的是,路會越走越窄。而跨界的能力,可以使你贏得更加輕盈。「複合」是需要自己製造的,商科的教育是我自己選擇的製造「複合」的機會。

第二個目的,是補齊短板。商業、金融的知識在現代社會是必備技能,和英語是一樣的。如果不懂得國家的貨幣政策,不懂得M2,如何保護自己的資產?如果看不懂三張表,如何做投資?如果不懂得營銷,如何保證不被各種媒體忽悠?

第三個目的,是打開交際圈子。我這裡沒有用「人脈」這個詞,因為這個詞已經被用濫了。我認為,自己沒有價值,就沒有人脈可言。但是如果自己有價值,適當的交際圈子是必要條件。

讀MBA就像所有投資行為一樣:如果你沒有想清楚你的原因,不要著急行動。

我開了一個公眾號,專門寫我在MBA讀書過程中的一些感悟和記錄。歡迎關註:Sean的MBA日記。

http://weixin.qq.com/r/6ylgeG-EezIErSsb93z5 (二維碼自動識別)


MBA到底學什麼?覺得MBA學習內容寬泛、雜而不精,符合很多MBA學習者的主觀感受與體驗,很多人都有類似結論。個人覺得,這是因為很多人沒有搞清MBA老師到底教什麼、學生到底學什麼。MBA是教管理的,而管理的核心是決策,簡言之:MBA是教決策的!如果一定要全面一點,再加上「執行」二字,教「決策及其執行」(以下簡稱「決策」)。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關於MBA的很多爭議瞬間清爽,整個邏輯鏈乃形成閉環、圓滿自洽。

先來捋捋MBA的學時。標準的中、美全日制MBA要學2年,Part Time MBA要學兩年半、甚至三年,但是親,標準的歐洲mba只要學一年,準確的說,10個月。歐洲mba是不是很水?如果認同MBA其實學的是決策,那麼10個月足矣,甚至都嫌多!So,歐洲MBA不水!可能那些需要讀兩年、三年的MBA才兌水稀釋了——當然,有人覺得這樣口感更好。

MBA不是學那十幾門課程的每一門的。有的答主已經說了,那每一門課,都可以是一個獨立的學科、專業,深不見底。但這些學科都只是MBA的工具,MBA利用它們來做決策。實務中,企業管理者們,亦如是。

MBA不培養會計師,不培養市場營銷專家,不培養投資專家,它培養的是管理者,管理者最核心的職能是決策、及其執行。

學的如此「淺、泛」,能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嗎?能!即便不能,也只好如此了。MBA的教學,已經對管理者的決策情境做了太多美化和虛構了。真實的決策情境里,根本沒有那麼完善的信息。管理者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置身在茫茫的迷霧裡。要想獲得完善的信息,要麼時間來不及,要麼獲取信息的成本太高,更多時候是根本得不到足夠豐富而真實的信息。

並且,MBA沒打算、也不可能把學員培養成精通企業各個方面業務的通才——很多人認為MBA是培養通才的,這個……值得商榷。MBA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是一套標準化課程,全球商學院極盡一致,覆蓋企業管理及其決策的各個主要方面。選修課的學習,最好與學員已有的行業經驗相結合。通過General+Concentration這種模式的學習,將學員本已熟稔的方向夯實、深化、拔高,同時又對企業管理的其他方面都有通盤的了解和認識。一橫一縱,T型知識結構!

如果因為MBA必修課部分涉及了多門商科,就認為MBA學員學完了都應該很精通那些學科,這種認識本身就不科學——怎麼可能在那麼短的學時內精通那麼多門課程?何況本來教學目標就不是為了精通,而是為了輔助決策。

那麼,一個學成了的MBA應該精通什麼?——理所當然應該是管理,尤其是決策!管理是一門藝術,受先天個人稟賦、和後天環境等因素影響,通過MBA的學習進化成優秀的管理者,很多時候靠運氣……但如果一個商學院沒有教會您決策,那麼您可以去索賠、要求退還2/3的學費。但目測很多商學院都是應該退還大半學費的……[手動苦笑]

為什麼竟然連決策都沒有教會? 1、教學方式有問題。有很多不算Top的商學院,教學竟然是以授課為主的,老師講、學生聽,台上放PPT、台下記筆記,本科生教學的加強版……台上台下都輕鬆愉悅,但用那麼昂貴的學費和無價的青春去學完全可以自學的東西…… 2、案例教學沒做好。案例教學不是噱頭,案例相對最真實地模擬了現實的商業環境。中國很多商學院里,案例教學有,但並不算多,前面講了:大把精力花在知識講授上了。即便開展有限的案例研討,也是教與學都不到位,敷衍了事、浮皮潦草(可能中歐等不一樣)。做好每一個案例研討,學生和老師都要脫幾層皮的,不脫幾層皮,何來飛躍與提升?但是好像雙方都怕辛苦……3、經驗不足。老師和學生都管理經驗、商業經驗不足。老師,很多都是學院派的,並沒有真正在商海里撲騰過,雖然很多老師也號稱開著公司、或在大公司干過,但其實都是學院派、搞理論研究為主。學生,越來越年輕化,很多缺乏管理經驗,甚至缺乏基本的商業經驗,良莠不齊……
Brief一下:

—— MBA培養的是管理者,教的是管理的核心:決策。

—— 不是MBA課程水,這是一套很好很美的管理教育知識體系,問題在於很多商學院沒教好、學員沒學好……

—— 而同時,招生宣傳過於誇大,商學院的「承諾」與學員的期待過於美好,報考熱情過猛,學費過高。

—— 但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碩士,這孩子是無辜的!


另外,關於CPA, CFA,筆者有一點淺見,歡迎指正!

把自己的青春時光大量花在學習 CFA 和 CPA 上好嗎?

謹供參考

有所啟發?不吝點贊,手有餘香!(點左下角的上箭頭)

————————————————

提供:職業諮詢、職業規劃、職業教練

收費友善,有意者請加微信:willwang021


(完成更新)
第一、思考模式
MBA培養的是思考模式!
MBA培養的是思考模式!
MBA培養的是思考模式!
重要的事說三遍。

首先,先了解一下商學涵蓋的範圍,移步我另外一個回答
商學、經濟學、金融學與管理學有哪些相似與不同之處,如何具體區分? - CFMars 的回答

MBA的課,基本上就是涵蓋了商學下,金融、會計、管理、運營、營銷等各個方面的內容(不同的專修側重不同)。每一個方向,除了學習專業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思考從這個方向解刨商業問題,做出商業決定的思維模式。

比如你一直有一個小供貨商,為你提供上游服務/產品。現在你有很多選擇,你可以(a)繼續問他買產品/服務(Outsourcing);(b)把它收購了(Vertical Integration / MA);(c)和互相持股(Inter-holding);(d)自己造一個一模一樣的部門提供相同的服務(Greenfield);等等等等。你可以簡單粗暴地說,哪個決策最優就選哪個。但是如何決定最優?如果缺乏系統的切入思考模式,你很難保證你沒有漏掉關鍵的細節。最優是成本最低,還是利潤最好,還是市場佔有率越大,還是風險最小,還是業界風評最好?就算是利潤,是短期利潤還是長期利潤?亞馬遜從成立到現在幾乎沒有盈利過,但並不影響它成為FLAG,被視作最成功的企業,被投資者追捧。

就拿「(b)是否收購」來說,從會計的角度,你可以思考資產變化引發的稅務變化;從金融的角度,思考現金流變化帶來的金融風險,以及收購企業的資產價值;從運營的角度,思考產能統籌帶來的優化;從管理的角度,思考企業文化差異、領導團隊整合、組織架構整合、綜效(Synergy)帶來的1+1&>2、知識產權整合帶來的潛在效益……

現代商業已經完全不是當年「賣的多,成本低,利潤高」的簡單粗暴模式了。激烈的競爭迫使企業必須在每一個環節都最優化才能生存下來,或者用千奇百怪的方式存活下來。而現代企業動輒上萬人的規模、上下游成百上千的供貨商/經銷商、若干個國家/幾十個個城市的布局、輻射廣泛的產業結構,造成企業管理是一個複雜系統(Complex System),而非單一系統,牽一髮動全身。比如,諾基亞在操作系統上的布局失誤(塞班),直接葬送了一個帝國,這個失誤背後展開又能牽涉到更多細節。MBA教你的就是從各個角度庖丁解牛,用系統的思考方式來看待商業問題和決策。這裡並不是說MBA的思考模式就是最優、最全面的,但是起碼,你那些從商學院畢業的競爭對手可以使用這樣的思考模式,而你不能的話,你就處於了下風。當然,如果你是大牛,你能跳出大眾的商業思考模式,開發出新的想法,那是更好,然後商學院就會研究你。但是,那是萬里挑一的商業天才、先驅者;商學院培養的是「商業技術工」。而且就算你想成為商業先驅者,如果你不了解大眾的商業思考模式,你又怎麼找到你競爭對手的思考缺陷和盲點,開發出新的商業方案?

第二、寬泛性
MBA的學生來自各行各業、各個工作種類,各自領域的專業技能和知識都應該已經非常純熟。但是跨工種、跨行業的知識又有多少呢?

崗位寬泛性。假設,一個學生本身是HR,如果只是低層的HR,那熟悉一些薪酬結構、基本的人力資源開發知識,就已經足夠應付日常工作了。但是如果要升職成為HRBP / HR Director,就需要更高層次、更寬泛的技能。比如,你的一個高級工程師以辭職威脅要加薪,傳統低層次的HR思考模式:綜合此崗位的行業標準薪水、此人在職時間、績效、上級的反饋等,給予薪資匹配。但是上升到高級的層次,你就需要綜合考慮:該高級工程師所在項目團隊對公司總體的戰略重要性(戰略管理),該高級工程師手上拿的限制性股權價值能抵多少潛在工資(大概算金融?),該高級工程師在團隊中起到的粘合劑作用(組織行為),該高級工程師跑去敵廠造成的知識產權、戰略布局泄漏(知識產權管理、戰略管理),等等。如果你只能從一般HR角度思考,你永遠做不到HRBP,因為你無法站在企業最頂層的角度看待HR問題。這並不能完全怪你,因為你作為一個HR officer,每天有處理不完的普通HR任務,哪裡有時間停下來琢磨,也沒有人聽你的想法;你的上司HRBP也不會和你解釋他的思考模式,他沒有時間、也沒有利益(貓不教老虎上樹這個寓言故事,留一手)。怎麼辦?MBA就是一種在工作之外為你提供提升的途徑。所以很多工作5、6年,遇到升職瓶頸的人通過MBA來提高思考的格局。

行業寬泛性。同樣的這個HR,現在在一家石油公司。可是(假設)現在油價大跌,石油公司大不如前,你想跳去蒸蒸日上的BAT或者製藥公司?對不起,你不是這個行業的。MBA某種程度上可以彌補行業的局限性。第一,課上的各種案例是跨行業的;第二,你的同學來自各行各業,就算他們不能給你Internal Referral,至少和他們交流中你就能耳聞目染各個行業的基本知識。所以很多想跨行業跳槽的人把MBA當成一種途徑。當然,如果你想去諮詢、投行這種需要跨行業管理知識的,更是毅然。

但是,這也造成了MBA的一個問題:雜而不精。

第三、雜而不精
某種意義上講,MBA是一種快餐式的培訓。我們來看看當今的全球教育體系:小學-初中-高中,每個人受到的教育大同小異,同樣的基礎課程。大學分系後,每個人專攻某一個學科。畢業之後,職場上又受到更細分的、專屬於某一行業、某一企業、某一崗位的特殊技能。現在,五湖四海的人回到商學院上MBA,大家的背景五花八門,知識結構也各有不同,造成課程無法深入。比如,一個大學沒有接觸過高數和統計學的文科生,來上運營課,老師是要怎麼教排隊論(Queuing Theory,銀行排隊,是一支隊伍取號好,還是每個窗口一支隊伍好?)里的各種分布?來上金融課,老師是要怎麼教隨機漫步(Random Walk)和時間序列(Time Series)?

商學的各個分支,一個本科生,可能上了四年課也只能算是初出茅廬,現在要把各個分支的課全部壓縮到一年~兩年的課程里,還要照顧學生背景的不同,唯一的辦法就只能把內容壓縮再壓縮、精簡再精簡。即便這樣,MBA的強度還是非常可怕,趕起Project來,學生一天睡4-5個小時非常正常。這就造成了各個分支都只能做到淺嘗即止。所以,才會有第一部分,MBA教的是「思維方式」,而非知識本身;因為就那一點知識,只是塊敲門磚;要做到能實際運用,還差得很遠。在MBA上學了排隊論,並不是說你就能優化排隊系統了。課上的案例都是無限簡化了的,實際情況中,你可能還需要調研客戶出現分布,研究員工效率分布,複雜的情況可能需要數學建模或者計算機模擬。

除了MBA課程設計上的硬傷,還有兩個重要原因造成了對MBA課程使用性的質疑。一方面,學校和老師有負很大的責任。很多商學院的老師要麼是象牙塔里的學術派,和現實應用脫節嚴重;要麼是業界退休的經驗派,他們把自己曾經的經驗不加整理地灌輸給學生,殊不知一個行業中的Best Practice可能在另一個行業中並不適用,也缺乏了理論依據,純粹是倖存者偏差。頂級的商學院會強調學術派和經驗派之間的平衡,但是三流的商學院不論是老師質量還是項目本身的整合都存在巨大的欠缺。同時,即便是頂級商學院,各個院校的長處各有不同,比如Chicago Booth金融很強,但是如果你想進諮詢,Insead才是首選;如果你想創業,Stanford才是首選。

另一方面,學生本身也要負很大的責任。有的學生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吃的是閹割版本的「快餐」,而覺得是「十全大補丸」,生搬硬套那一點皮毛,而不知道在應用之前還需要進行深入的閱讀、學習、思考。讓我來掛名反對一個從MBA學生高票回答 @峰哥何峰

在他的回答里,吐槽了一個Stanford教授的三步戰勝Complexity:定義你想幹什麼、選擇瓶頸、制定規則。扎眼一看,我也覺得這是什麼鬼理論,但是我又想,這篇文章很有可能是快餐文,會不會可以深挖背後的知識呢?我首先做的是看看是誰寫的(因為即便Stanford也是有渣渣教授的,看看人過去的論述就知道他的水平了)。一看,我去,Kathleen Eisenhardt。這教授可不是泛泛之輩,如果你了解她的研究(Dynamic Capability,Agency Theory等等,雖然我個人非常不感冒她的定性式qualitative研究),知道她在其領域的泰斗地位(這麼說吧,她來亞洲任何一個商學院都是妥妥院長的節奏),和她交談過,你就會猜測這三步戰勝Complexity是閹割過的快餐,背後很有可能有一大套論述。

果不其然,她寫了一整本Simple Rules的書,並且有多篇論述發在頂級管理學期刊上[1][2][3],詳細闡述Simple Rules的概念。背景介紹一下,之前有很多論述,關於在未知下決策(decision under uncertainty)的嚴謹性。一派說(比如Tversky Kahneman 1974年發在Science,直接誕生了史無前例的諾獎經濟獎頒給心理學學者),決策必須得是科學、嚴謹的,而不能是啟發式的(Heuristic,這裡其實沒有準確的中文翻譯);舉個例子,傳統籃球理論有個經驗法則(Rule of Thumb),離籃筐越近得分越容易,教練就按照這個法則制定戰術,在過去似乎也沒有問題——但這個經驗法則本身是不科學的、不完善的,沒有考慮空間拉開和三分戰術等等,直到有教練挑戰這個經驗法則(比如最近的勇士)。另一派說(比如Gigerenzer Gaissmaier 2011年發在Annu.Rev. Psychol),啟發式的決策,有時候也是蠻精確的,大差不離,但是大大降低了決策的制定成本。舉個例子,研究飛機的工程師基本不需要考慮相對論的影響(當然衛星工程師就需要考慮了),相對論對飛機的影響微乎其微,加入對相對論的考慮大大增加工程師的工作量,卻沒多大好處。這兩派的爭辯不光在管理理論存在,在計算機理論、進化理論當中是一個很大的分歧。

Eisenhardt支持的是第二派觀點,(按我的理解)她的主要觀點是企業是一個複雜系統(Complex System,如在第一部分所闡述),因此管理者在決策是會遇到信息不對稱性、時間緊迫性和信息處理能力局限性等限制,需要使用Simple Rules來作為一種啟發式(Heuristic)的決策模式。而這三步,只是一個框架。比如第三步「制定規則」,又可以細分「Boundary / How-to / Priority / Timing / Exit」,@峰哥何峰所讀的快餐文里並沒有具體闡述:比如,早早地制定好退場機制(Exit Rule),可以防止你在複雜的處理當中迷失方向;很多股民越陷越深,就是因為在處理複雜的股票信息當中忘記了止血的退場機制。

做個總結,我舉這個例子,並不是給Eisenhardt洗地;我本人也對Heuristic持反對態度;@峰哥何峰的直覺也是正確的,這篇快餐文本身並沒有多少應用價值。我舉這個例子只是想從第三部分「雜而不精」返回到第一部分「思考方式」,MBA學習的並不是知識,這點皮毛快餐知識根本不夠用。相反,MBA學習的是思考模式,知識只是敲門磚,以便你更深入的學習和思考:當你明白Heuristic Decision Making這個概念、知識的時候,你就會去做更多的閱讀,思考什麼時候應該去做全局的決策,什麼時候應該做泛泛的決策。

References:
1. Bingham Eisenhardt. 2011. Rational heuristics: the simple rules that strategists learn from process experience. SMJ
2. Eisenhardt Sull. 2001. Strategy as simple rules. HBR
3. Davis, Eisenhardt, et al. 2009. Optimal structure, market dynamism, and the strategy as simple rules. ASQ

P.S. 在某學術圈公眾號上看到介(chui)紹(peng) Eisenhardt,有興趣的可以參(mo)考(bai)一下:
http://mp.weixin.qq.com/s/KWNZYouh0iW2lZewvfe0Uw


說實話,我讀MBA完全是偶然,當時想移民去加拿大,能夠給3年工作簽證的項目只有MBA了。於是當時自己想的很美好,MBA嘛,不就是課堂上使勁BS,下課後大家使勁party嗎?去了之後才知道是噩夢的開始。我讀的是加拿大的約克大學-Schulich商學院,在加國的商科教育中可算是比較有名的四大商學院之一(其它三校為多大Rotman,Western-Ivey,女王Smith)。

在受盡了MBA一年半的折磨之後,我拿了一個加拿大所謂名校的MBA學位,回過頭看那段歷盡艱辛的歲月,覺得自己還是潛移默化的有些收穫:

1. 商業敏感度增強了(Business Acumen):我是搞財務報告的,以前完全對企業的Business嗤之以鼻,覺得我根本不需要懂,也沒興趣懂你們的business在做些什麼。以至於別人問我你們企業盈利嗎,我的回答是「不知道」,只要搞好每月的報表合併關賬就好了。在MBA期間,自己要被迫去閱讀很多企業的很多商業結構,運營,然後分析成因,結果,預測等。我的MBA方向是會計,在學習非常技術性強的會計課程,都包含大量的會計與商業結合的案例分析,來做出最合適的會計判斷。通過MBA學習,會不自己覺得更加關心當下商業的發展,困境和機遇,也對感興趣的行業會主動的去搜集資料分析。以前的自己是完全不會做的。

2. 團隊合作:團隊合作是MBA不可迴避的一道坎。基本上每個課都會有小組作業+團隊陳述,在合作中,有時候撕逼不斷,有時候又互相激勵創新的點子,並且被逼的提高了自己的總結陳述的能力。在優秀的團隊合作中,每個人可以發揮自己的潛能,並且能夠發展自己的領導能力。

3. 專業知識:因為我讀的學校的特色是可以有20個專業方向選擇,那這樣的MBA讓我對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領域的理解進一步增強,並且難能可貴的是,培養了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專業探索精神。讓我更加的了解自己的興趣領域是什麼。

4. 社交能力:MBA會從一開學就逼自己去社交,學習如何與人交談,如何發掘共同點,如何尋找新的機會助人助己。從一開始的awkwardness 變得慢慢遊刃有餘。而且也迅速提高了自己的英文能力。

另外,在MBA生涯中,遇到了很多很amazing的盆友,有了一個異國他鄉非常獨特的體驗和經歷,這些都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經歷。


2012~2014年復旦大學在職MBA就讀,沒有那麼強大的海外名校商學院留學經歷,強答一下這個問題。

先說點實在的,再談人生觀價值觀這類虛的。

  • 學歷、證書:雖然不是什麼高大上的世界知名商學院,但我把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提供給我行HR時還是被羨慕了一會,無他,2012參加研究生統考入學的在職MBA,復旦大學發的是全日制研究生畢業證書。相當於我在沒有斷絕生活來源的情況下,拿了全日制研究生學歷。然而我現在還不知道有啥卵用。
  • 跳槽、轉行:和大多數人不同的是,我是在入學前的2012年5月剛完成了跳槽,因為現在的崗位上發展的都還可以,現在做的信貸審批是我非常喜歡的工作,老闆對我很很好,短期內也沒想過要挪窩;
  • 升職、加薪:這兩年該升職加薪的,我從來沒有拉下過,但我認為和讀MBA沒啥特別關係,你的領導最關注的還是你在公司里的表現和能力,而不是MBA這張證書帶來的。
  • 知識和能力
  1. 其實國內MBA課程學習的知識里,必修課對我來說只不過update了本科所有學過的知識點,無論是深度和廣度而言,並沒有讓我太滿意。
  2. 選修課可以學習一些目前比較熱門的領域知識。比如互聯網,比如創投;
  3. 每節課老師給出的參考書目比教科書和上課本身更有價值。
  4. 對我而言更有吸引力的是復旦的各種人文講座,無論是管院的還是其他學院的。
  5. 還有大學圖書館,書真的是非借不能讀。
  • 人生經歷:沒有耽誤人生大事,能帶著老婆參加畢業典禮的感覺還是有成就感的。期間該休假休假,該出國旅行就出國,玩也沒耽誤。
  • 社交平台:在MBA學習的2年多時間裡,交了很多真正的好朋友。但畢業後這種社交強度會顯著下降。我承認我這個人當年出發點就是為了文憑去的,平台真的是其次。維護人際關係平台的能力也太差……

談完俗的,再來談談價值觀。我想借用里程碑的概念來說說。

  • 所謂「人生里程碑」,我所總結的定義是:為了達成長遠的人生目標而設下的可以細化並可以完成的目標。舉一個例子:
  • 終極人生目標:幸福圓滿;
  • 第一層:為了幸福圓滿,我要實現「財務自由」
  • 第二層:為了財務自由,我需要提高薪資收入
  • 第三層:為了提高薪資收入,我需要在職場上提升;
  • 第四層:為了在職場上提升,我需要提高人力資本;
  • 第五層:為了提高人力資本,我需要讀MBA;

那麼讀MBA這件事,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個我需要的里程碑 ,有清晰的開始和結束,你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行動力;

  • 獲得MBA學位,可以視為一個人生的關鍵里程碑。什麼叫人生關鍵里程碑?就是那些即便與你在不同領域的人也能看懂的階段性成果,比如公司上市,在頂級期刊發表論文。你需要用關鍵里程碑倒逼自己集中心力完成這些任務。
  • 對大多數普通人而言,人生的第一個關鍵里程碑是高考結果,大學畢業後的就業會是第二個;
  • 讀MBA可以成為人生的第三或者第四個關鍵里程碑;
  • 在職場上,潛在僱主對候選人的認識,無論通過簡歷、內部推薦還是朋友介紹,最終的印象都是標籤化的,也就是會濃縮成關鍵詞,無外乎:本科大學、研究生大學、獎學金、實習經歷、工作年限、職級職位、CPA/CFA/MBA。在一個被關鍵詞固化了刻板印象的招聘市場,拿到一個MBA證書至少讓你多了一塊敲門磚。你會發現,所謂的關鍵詞,其實就是你曾經經歷過的里程碑

在這個意義上,剔除其他形而上的東西,我認為MBA在實現自己的價值觀上,還是有那麼一些微小的作用的。


MBA的價值在於,逼你停下來,去想你的墓志銘問題。

簡言之就是你死了以後想如何被人記得~

INSEAD的教授寫了一篇文章「The Epitaph Question」, 非常非常喜歡 -

Thinking about how you would like to be remembered can be a catalyst for radical change.
想想你死了以後墓志銘要寫啥

http://knowledge.insead.edu/blog/insead-blog/the-epitaph-question-4898#cCLhgEeLSuqcRSu3.99

MBA的價值還在於,給你一種信心,無論自己多奇葩,多麼「少數派」,一定可以找到跟你一樣瘋的人。

比如一群跟我一樣愛運動的人在法國冬天的早上4點爬起來在樹林里跑步。

現在想想真的非常幼稚非常神經病。

但就是這樣的MBA經歷,讓你相信自己不孤單,無論想要做什麼,都可以找到方法,以及找到一路同行的夥伴。

更多諮詢求職乾貨,可以看我的專欄和諮詢求職公眾號(搜索FasTrakCareer)


「念 MBA 到底有沒有用,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首先肯定是有用的。為什麼?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我來分三個方面解答下,不長,最多3分鐘讓你一目了然。這裡是中國,我們還是要立足你目前腳下的土地和水泥地,扯啥美國的MBA理念和習慣,美國的國情,那還不如看遊記。

【歷史告訴我們什麼?】

1995年,人才市場上,中專學歷就夠了。大家可能不知道,全國各地有一個標誌性的時刻,那就是1996年的中考,從那一年開始,全國各地的重點高中分數線開始超過最好的中專分數線。也就是在1996年之前,最優秀的學生初中畢業之後,是進了中專。這個轉變,看起來是國家教育政策引導,實際上是經濟發展的需要。

那麼,1995年時市場是個什麼狀況呢?此前,每年市場需求數百萬中專生,但對大學生也有了上百萬的需求,但學校能供應的大學生不足。所以,實際上高中在1996年的一次大擴招,才有了高等教育在1999年的大擴招,隨後才有了2003和2004大學生畢業人數直接接近300萬的數值。

這個增幅大概是什麼程度呢?實際上2000年大學生畢業人數才大幾十萬,不足百萬,但三四年後,就接近了300萬。四年增長四倍,比一線城市後來瘋狂的房價上漲速度,還要快。結果就是大學生過剩,難就業。大家也可以看得出來,所謂「今年是大學生就業最困難的一年」這句話,也大致是從2005年開始的。整個過程我們的陳至立女士是執行者,但不是主導,主導來自亞洲金融危機的需要,所謂擴大內需。

2005年後,大學生畢業人數繼續增長,增幅超過了社會對他們的需求,所以每年都是最難就業季。真正要算年份的話,2005是元年。至於直到2017年的795萬大學生,甚至以後幾年超過1000萬怎麼辦?這個過程中自然會有類似2008年末開始的四萬億,類似2013年初的大學生創新創業,以及各種村官下鄉等等輔助政策去幫助大學生就業。所以,你放心,最後工作還是能找得到的。

但是,如上表,這個歷史曲線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我們看下時光軸,1996-1998的高中迅速擴容,自然會變成1999-2001年的高校人數三年接近三番,他們2003-2005畢業,從此開啟了本科最難就業季。這裡是個重點,2005年你本科畢業時,市場價值類似五年前的大專生,約等於十年前的中專生,因為跟你競爭的同類人(本科)太多了。這個時候,如果你有個碩士學位,則自然佔據就業市場的高地。所以,2005年,開啟了碩士更搶手的時代。

大家一看,碩士這麼搶手,那趕緊去讀。所以,碩士生畢業競爭的白熱化時代就是三年後的2008年。不巧更大的金融危機不期而至,這次不是光亞洲,而是全球的。所以,2008年-2009年開始,碩士畢業但因為就業機會萎縮,所以名牌碩士和MBA才走上了前台。此時對於在職人士而言,怕失業,也為了增加自己在職場上加薪晉級、求職跳槽的籌碼,所以在2008-2010年他們才一窩蜂去報考在職碩士了,包括這種MBA在內。

這部分人三年後,也就是2011-2013畢業,MBA拿到手,確實加薪晉級了,也容易高就跳槽。從2013年往後,那些沒有讀MBA的一直在觀望的人,開始著急了。歲數從30歲,到40歲,到50歲的,都開始報考在職碩士特別是MBA了。國家也成人之美,此間開始發放雙證。高校更是開心,原來是個不賺錢的副業,結果在職MBA成了個賺錢的主業。

比方這家名牌大學的MBA,每年可以接受1千人報名,大致可以讓他們大部分拿到證書。但是賺錢是多麼好的事!不如擴大報名人數讓他們達到1萬人,但畢業證書可不能發這麼多,每年發給2千人頂多了。於是,在職MBA的畢業率自然由高往低,比方說原來有80%,往後能有個20%就不錯了。

對於報名MBA的人而言,十年前你獲得證書十拿九穩,到了比方說2020年,你能拿到證書能順利畢業的概率,能有20%就不錯了。有很多方法可以壓低這個畢業率,從時間限制、基礎考試、論文選題、盲審階段,從專利和期刊要求,以及論文最終的審核要求,等等,各個角度,控制到10%的畢業率都不是問題。這裡提醒還沒報的人,你先評估下你能不能畢業。

【當下情況如何?】

所以,在2017年的當下,問念MBA有么有用,已經是個比較弱智的問題,MBA這是時代的需要,就好比2005年的本科,2000年的大專,1995年的中專;就好比男孩的房子,你沒有房,你結婚試試看。你還在問「買個房子到底有沒有用?」你是不是傻?這「房子」在我們職場上代表的是什麼?代表的就是主流的社會看好的學歷需求:1995年的中專≈2000的大專≈2005年的本科≈2010年的MBA≈2015年的名牌MBA,更進一步,可能≈2020年的博士≈2025年的「殿士」,未來誰也不知道,我只是提醒你時間緊迫。

到了這裡,大家都明白了吧!?

人活在世上,要把握主流,你得與時俱進,別人都用塞班手機的時候,你去買個BP機;別人都用智能手機時,你還捨不得丟棄小靈通直到電信公司告訴你小靈通停止服務了;別人都買蘋果和Ipad了,你還在猶豫要不要丟了塞班手機換成智能手機......你怎麼始終就是晚一個年代呢?一個年代可不是慢一拍,而是錯失了時代,一個你該擁有的時代。

一個機會,你要善於提前去捕捉,當你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都去做的時候,你已經來不及,這就是趨勢的力量。2017年報考名牌MBA,那麼你2020能畢業不?

【2021如何?】

以上學歷的歷史演進,我們用表格演示成下,市場上的主流的有競爭力的學歷人群,實際上從2017年已經進入博士的時代。隨著經濟發展和知識的裂變加快,某個主力學歷的時期會越來越短,未來是最難預測的,但我們可以借鑒歷史。

姑且將博士之後的學歷需求定義為「殿士」,那麼,如果幾年後博士不流行了,自然有殿士等等更高學歷的需求。當你站在2017年的檔口,還在猶豫名牌MBA要不要去讀的時候,你已經來不及了,至少職場上已經被競爭對手超過。

當然,每個主流學歷流行期間,總有特殊的光環人群,這種光環人群就是傲視群雄,超出眾多競爭對手的人群,就是那些已經擁有指環而你還在爭取的人。

我們見下圖,如果1995年的中專學歷已經讓位於大專畢業生,則很快本科就接過了這個市場上的光環;如果說本科還持續了好幾年的競爭優勢,則人無我有,碩士在2002年有了無可匹敵的更大優勢;接著2009年趁著金融危機MBA殺進來成了市場的優先選擇對象;那麼,人有我優,海龜的碩士和名牌大學的MBA則在後面已經躍躍欲試;2017年博士還是光環期,但很快也將讓位於其他證書和硬資產。

可見,當下你再去考慮MBA,已經算晚的了,但有總比沒有好啊!

另外,MBA等更高學歷的好處,還體現在升職、加薪、跳槽等事業發展層面,除此,還有戶口、相親、面子、悟性等等生活層面的好處。

以上三張圖,不是打擊題主或者大家,而是告訴你,學歷以及各個方面,都要早行動,早比晚好。

--------------------------------------------------------------------------------------

(實踐出真知,助您事業一臂之力,任何問題可加微聯繫作者youge2016;有私人諮詢可迅速點擊 值乎--幽哥

本命題,屬於職場系列七大主題的第四個--最新跳槽秘笈。您可以評論或者一起探討,也可以點擊參與LIVE,便於資料下載、保存和轉發,以備不時之需。

  • 一,簡歷製作秘籍:知乎 Live - 如何做完美的簡歷?
  • 二,城市選擇秘籍:知乎 Live - 就業城市選擇法
  • 三,應屆生求職秘笈:知乎 Live - 應屆生求職的[黑技巧]全攻略
  • 四,跳槽是門藝術:知乎 Live - 2017最新跳槽秘笈
  • 五,裸辭後失業後,如何找工作:知乎 Live - 裸辭後,失業後,如何找工作?
  • 六,轉行訣竅:立足職業規劃,來談如何轉行?
  • 七,財務自由之道:知乎 Live - 打工,如何實現財務自由?

上面有很多答主已經回答了很多,我目前正在讀浙大的mba,聊聊MBA 給我的感受吧

本人由於高中讀書筆記笨,考了一個大專院校,只能通過後期努力來改變自己

一、思維方式的提升升級

  • 多科學思維

對於一個具體的問題,如果僅用一種思維方式進行分析和思考,只會得到一個狹隘的結果,就好像美國的那句諺語,「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看來,世界就像一顆釘子」(當然,很多時候這樣的思考方式更有助於我們快速解決某一問題)。

  • 模型思維

模型思維即把我們知識點以及處理工作中,思維的過程提煉為模型的能力。

企業里常用的SWOT模型分析法:S (strengths)是優勢、W (weaknesses)是劣勢,O (opportunities)是機會、T (threats)是威脅。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對研究對象所處的情景進行全面、系統、準確的研究,從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按照企業競爭戰略的完整概念,戰略應是一個企業「能夠做的」(即組織的強項和弱項)和「可能做的」(即環境的機會和威脅)之間的有機組合;又比如:在企業管理中,常用的5W1H分析法也稱六何分析法,是一種思考方法,也可以說是一種創造技法。對選定項目、工序或操作,都要從原因(WHY)、對象(WHAT)、地點(WHERE)、時間(WHEN)、人員(WHO)、方法(HOW)等六個方面提出問題進行思考。

  • 系統思維

牛人都注重關係分析而不是元素分析。一個事物總是同時處於兩個維度的集合,內部元素的關係集合,以及它自身一個更大系統里的組成元素。系統化思考,就是要認清這兩個維度的關係。從系統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統和環境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中總和考慮。它具有整體性、結構性、立體性、動態性、綜合性的特點。

  • 槓桿思維

很多人喜歡用阿基米德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來描述槓桿效應。而在牛人的眼中槓桿不止可以撬動地球。所有的信息、物質和能量都是可以用槓桿來撬動的。比如:財富投資中的房產投資,就是很簡單的槓桿效應,只要付30%的首付槓桿就可以撬動100%的房產,甚至流行過透過規則實現0首付的方式,最終獲得資產的增值。

各種商業模式的很多核心就在於槓桿的運用,比如小米雖然雷軍一直強調互聯網思維,但是100億的估值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槓桿。巴菲特強調看不懂科技行業也是因為這個行業所擁有的巨大槓桿,一堆神奇的企業,市盈率高達100以上。

  • 認知思維

認知思維即培養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強的自我價值認同感,不以外界環境為轉移。很多時候,我們活在世上,總是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任何行為動機都是為了滿足自己虛弱的自尊心,這是一種自我認同感很低的表現。我們平常生活中顯擺,奢侈消費,經不起誘惑,淺嘗輒止這些表現都說明了這一點。然而,一些比較成功的人士,他的價值認同感完全來自內部,比如李嘉誠在年輕的時候,為了偷學,排除了一切干擾,內心價值高很強,不受任何外界的影響,他們認為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為了未來的自己。這一類人,深刻學會了世界的運行規則,反而能夠做到自律,獨立思考,和很強的目標感。

  • 價值思維

看待事物時,永遠不要對事實發火,而是思考事件本身的價值。正所謂:小孩看對錯,大人看利益。不要盲目地做價值判斷。例如了解新聞媒體的,就知道很多媒體的初衷,就是吸引眼球,刺激精神。所以你完全沒必要要為一些博人眼球的新聞事件,義憤填膺。又比如以知乎的牛人,提到的對於事情的評價方法論舉例:用二維的思維來考慮,

一是收益值,該事件將給我帶來的收益大小(認知、情感、物質、身體方面的收益皆可計入)
二是收益半衰期,該收益隨時間衰減的速度,半衰期長的事件,對我們的影響會持續地較久較長。

我們更多的應該集中於做高收益值、長半衰期和低收益值、長半衰期的事。而對於收益值和半衰期的判斷就源於我們內心對自己的價值認同判斷。

  • 進步思維

「舒適區」,對於你來說是沒有學習難度的知識或者習以為常的事務,自己可以處於舒適心理狀態。中間一圈,「學習區」,對自己來說有一定挑戰,因而感到不適,但是不至於太難受。最外面一圈,「恐慌區」,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太多的事務或知識,心理感覺會嚴重不適,可能導致崩潰以致放棄學習。

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 : 由美國人Noel Tichy提出的理論

李笑來老師的《把時間當做朋友》一書里,提出我們為什麼不進步,是因為

我們習慣性地除外在「舒適區」看待問題,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自尊上的認可。然而,其實對於一個人來說,最理想的狀態是處於「學習區」,學習具有適當挑戰性的東西, 一段時間後,「學習區」會慢慢變為「舒適區」, 「舒適區」越變越大, 而一部分的「恐慌區」 也會相應變成「學習區」。

  • 批判性思維

從決策管理學上判定,對的和錯的都有可能是對的。對和錯,有事只是立場不同。我們看待一件事物,往往不是先看見,再去定義,而是先定義後再去看見。由於,我們思維上的漏洞,我們受媒體和外界的干擾產生了太多的偏見。客觀認識事物,我們要有批判性的思維去分析問題。

  • 對隱藏世界的洞察思維

要學會培養對隱藏世界的洞察能力,例如我們閱讀的過程中往往只是看到一些文章的表面,而牛人們會現在「作者模式」中去思考問題:寫作的背景、寫作的動機、寫作的手段、寫作的策略等,一旦熟練掌握這種技能,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MBA的這些思維方式對於我們以後自己去創業有很大的幫助

二、朋友圈人脈擴展 (本人性格內向)

我在選擇讀MBA的時候,讓我糾結了很久。很大周圍的朋友問我讀MBA 為了什麼,我回復為了朋友圈人脈。可能很多人認為人脈圈只是在朋友圈點贊,吃飯喝酒裝逼一起玩耍而已。通過MBA同班同學的思想的交流,等價值的交換讓我認識很多不同行業的大牛,讓自己的整體價值觀提升了一個等級。

三、升職加薪翻倍

MBA確實是很多人在職場發展進程中遇到瓶頸的最快捷的方式,有的是因為學歷文憑低,很難在職場生涯中升職,通過在職讀MBA 提高自己的文憑來獲得升職加薪機會。但是這也不是絕對條件,要根據每個人發展狀況來決定的。

想讀MBA就去做,不要總找借口

一是帶著問題以求知的心態去讀MBA的人。

這些人從未系統學過管理學知識,他們大都是憑藉自己的專業技術知識獲得了企業管理崗位的職位,並且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時,這些企業管理人員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也遇到了許多問題,遇到了許多憑經驗無法解決的問題,他們感到有必要去學習,去充電,以便更好地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二是一些在工作中不太順利的年輕人。

為了給自己一個新的起點,給自己一個新的希望,他們也選擇了MBA。他們對MBA的期望值往往高於其他人。這群人期望以MBA作為一個跳板,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是一些因為自己的學歷原因,而對自己工作待遇或者職位不理想的人。

當他們從各種媒體上看到MBA的有關資料時,認為MBA是一個通向黃金殿堂的黃金大道,於是他們也義無反顧地選擇了MBA。

四是看中了MBA這個龐大的同學群體的人。

他們並不需要再學習什麼,他們既有了現代的管理知識,又有了管理的實踐經驗,他們認為學MBA最重要的是在學校結識一批未來的管理精英,結一張碩大的關係網,作為自己未來的資源庫,使得自己能在商場上左右逢源,立於不敗之地。


「」作為一個比較現實庸俗的人,我想說一下我的觀點,本人90後,應該代表了一部分考生。本人本科畢業於一所普通的非211高校,考研失敗,錯過了校招。畢業三年,做銷售,換了好幾家公司,都是小公司。工作三年,工資不高,得到的培訓非常有限。自己的視野,資源,見解,感覺被限制住了,而且生存環境極其惡劣,有的時候公司半年或一年就垮掉了,或者自己完不成公司的業績指標,直接掛掉,沒有一個很好的成長環境。於是想去大公司工作,也想換一個行業,換一個職位。但是大公司基本上只要校招生,只要211以上的學校,所以我考MBA和商業無關,完全就是洗一下自己的學歷,找一份工作,轉型罷了。這有錯嗎?沒有。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考量,所以應不應該,適不適合,只有自己知道。

目前已經考上暨南大學全日制MBA,同學質量明顯不一樣,就業的很多限制一下子消失了,有點孫悟空從五行山下解放出來的感覺,繼續努力吧。


先說相關性,國內MBA P班在讀。
說說我讀之後的感受,哪些是意料之中的,哪些是意料之外的。
之所以讀MBA,有幾個初衷,感覺生活逐漸常態化有點無聊,感覺新知識吸收的不夠系統,想要拓寬人脈。所以報了名,實際讀下來的感受:
1、知識學習方面,可以拓寬思路,但系統學習全靠個人
在學習知識方面,和來之前預想的不同。僅憑周末那點時間學到的東西其實仍然零散,能不能系統學習全靠個人,想學得好需要平時花大量的時間,想偷懶也可以臨時抱佛腳。
另一個之前沒有預想的是來之後確實有很多課程非常開拓思路,即便學的沒那麼深入,也非常有利於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或者解決一些平時沒有考慮清楚的疑問。
2、豐富生活
和來之前想的一樣,讀MBA還是很能幫助豐富生活的,各種活動很多,許多是平時自己很少有機會去參與的。想來玩的的人和想來學習的人一樣能找到自己的需要。
3、拓寬人脈
MBA是一個可以拓寬人脈的地方,這個和預想的一致。
4、職業機會
這個在入學前其實是沒有想到的,讀MBA以後,大部分人都在學習期間換了工作。原因可能有幾個,一是學校就業中心提供的職業機會非常多,二是同學、校友的招聘需求也很多,三是見得多了以後思路也更加開闊。所以,對於現在工作遇到瓶頸,希望有機會換換工作的人,MBA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5、出國留學
對許多人來講總是希望去國外學習一段時間的。工作以後專門出國留學2年機會成本太高,MBA的交換留學可能會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一般半個月到3個月的選擇都有,不耽誤工作也體驗了國外留學生活。其實是一個比較顧及各種需求的選擇。
總之,我覺得讀個MBA還是很值得的。


任何一個社會,精英集團都需要互相了解、接觸、建立聯繫、溝通、交流、溝通統治技巧、達成妥協和一致的平台。

這種平台可以是俱樂部、會員制的會所、協會、教會、各種慈善機構,也可以是比較臨時性的論壇、酒會,甚至是茶話會、飯局。

可以說,這種平台就是精英集團的聯席會議。 大家定期不定期地通過這種平台聚在一起,既不突兀,也不尷尬,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形成合力。

最強有力的平台,就是學校。

未成年時期的學校平台,是父母搭建的,比如伊頓公學,比如藤校。

成年以後的平台是自己擠進去的。比如當年的莫斯科中山大學東方大學,比如燕山腳下的某學校,比如長江商學院。

(色戒中,易先生遇到了自己以前的同學。易先生的同學,估計在軍統、中統估計也是少將、上校一級的軍官,往往兼任某地警察廳長。)

MBA是類似會員制的學校,能進入人,必須達到一定的社會階層,入學資格替學員們篩除了不夠格的人。

大家歡聚一堂,學點詞兒,認點人兒,養養神兒。

如果你抱著學東西的目的去MBA,那麼你可能要失望了。

如果你抱著拓展人脈的目的去MBA,那麼你找對地方了。

不過,如果你自己不是精英,那麼去MBA,也沒多大意思。即使能擠進去,肩膀不齊,不是兄弟。穩拿到這個地方來,不是為了認識盧瑟的。

當然,二、三流女明星去MBA釣魚還是可以的。所以,EMBA的某些功能與高級會所放熱某些功能頗有相似之處。

讀MBA是否有用,冷暖自知吧。


看完下面這個表,徹底打消讀在職MBA的念頭了。幾乎等於重新高考一次不說(還要背政治),最後是和一幫工作了8-9年,年薪才20萬上下的人一起讀書,兩年學費也要20萬。這不拿人當猴耍嗎?


好巧啊,昨晚上剛跟我的本科同學旁聽了她MBA課程的一堂講座。她在中山大學讀在職MBA,剛好昨天碰到了她好幾個同學,某著名投資公司的財務總監,某報社的總編,華裔富二代,感覺圈子逼格好高,將來抱抱大腿也方便啊。
講座討論的是一帶一路帶來的機會,本來我看大家全程英文交流,像是能人輩出的樣子感覺自己好low。結果提問環節,有個男士一直追著老師問,您說一帶一路有巨大機會,那麼到底哪些行業才能賺到這麼多錢呢?
老師回說中國有句話叫做行行出狀元。
他接著問,總有行業賺錢更快一些吧!
老師回說,中國還有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他又問:投行的薪酬到底有多少啊?職位級別怎麼分類?要多少年才能升上去?
老師解釋完後補了一句,it all depends on how good you are.


答一個吧,答案一句話:因人而異。
我的MBA同學中,做的好的,有管幾百億投資的,有做到廳級幹部的,千萬資產已不新鮮。做的差的,還居無定所,甚至消失在班級群中。


我經常調侃 MBA 無用。

商學院教的很多都是似是而非,或者全然不實用的東西。當然這也不能怪這些學校和教授們。峰哥學習 MBA 的時候,教授就曾說:「學校教你們這些無用的東西,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那些真正有用的東西應該怎麼交給你們。

今天看到 Stanford 商學院教授發的一個文:conquering complexity with simple rules (用簡單的規則戰勝複雜性)

Conquering Complexity With Simple Rules

文中說通過以下這三個步驟,就能夠找到 」戰勝複雜性「 的規則,並且號稱Stanford 的橄欖球隊,小偷、以及美聯儲主席 Janet Yellen 都是這麼做的(把小偷和美聯儲主席相提並論這是啥意思?)

- 定義你想幹什麼
- 選擇瓶頸
- 制定規則


really?

這使我想起所謂的 「費曼解題法」。美國物理學家費曼的解題法也分三步驟:

1、寫下題目 write down the question
2、用力思考 think very hard
3、寫下答案 write down the answer


Stanford 商學院教授的這些建議也沒什麼不對的,只不過全然無用罷了。「定義你想幹什麼」 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很多人花了大多數20-30歲的生涯來回答這個問題)。如何去找到自己想幹什麼?怎麼知道這是合適自己做的?是應該自己做的?

但我猜這些問題正是教授當年所說的,「我們不知道如何教你們那些真正有用的東西」。

======
簡單心理
www.jiandanxinli.com


推薦閱讀:

自由職業者如何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
你如此努力的意義是什麼?
個人發展潛力包括哪些方面?怎樣不斷提高或者發掘或者培養?
。。。???
讀書時感覺很著急,總覺得自己讀書少了,怎麼治?

TAG:職業發展 | 工商管理碩士MBA | 企業管理 | 個人發展 | 管理學碩士 |